CN112923366A -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3366A
CN112923366A CN202110197012.8A CN202110197012A CN112923366A CN 112923366 A CN112923366 A CN 112923366A CN 202110197012 A CN202110197012 A CN 202110197012A CN 112923366 A CN112923366 A CN 112923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air inlet
ring
ga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70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建兵
王硕军
邢润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70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3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3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3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70Baffles or like flow-disturb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涉及分火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进气座,进气座上设置有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环、引流内环、引流板、进气组件;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均设置在进气座上,引流板设置在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开设有进气孔,引流板、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配合形成燃气进入的混合腔室,外燃烧环与混合腔室连通,进气组件设置在进气座上。本申请具有通过多个引流板对燃气进行引导,以此来使得燃气更加分散,从而降低了燃气进入外燃烧环内时的压力差,降低了出现外燃烧环上的燃烧火焰不均匀分布情况的概率,使得分火器加热时更加均匀,提高了分火器使用时的加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火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其中分火器也是燃烧器的一种。
目前现有的分火器包括进气座、设置在进气座上且呈环形的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上均开设有喷火孔,进气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连通的进气腔,燃气通过进气腔进入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上,最后燃气通过喷火孔喷出进行燃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进气腔一般设置为环形,而且外燃烧环的环形面积较大,因此燃气进入进气腔后通过喷火孔喷出的过程中,进气腔靠近进气管一端的压力较大而远离燃气输入一端压力较小,从而使得外燃烧环上的燃烧火焰不均匀分布,导致分火器进行加热的加热不均匀,降低了分火器使用时的加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分火器使用时的加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包括进气座、设置在进气座上的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所述进气座上设置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环、引流内环、引流板、进气组件;
所述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均设置在进气座上且引流内环位于引流外环内侧,所述引流板设置在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开设有进气孔并绕引流外环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引流板上沿引流外环的外环面圆周呈倾斜状态且靠近进气孔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进气孔一端的高度,相邻两个所述引流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引流板、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配合形成燃气进入的混合腔室,所述外燃烧环设置在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上且与混合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组件设置在进气座上且用于向进气孔和内燃烧环输入燃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通过通气组件输入内燃烧环,同时燃气通过通气组件进入进气孔内,然后燃气进入混合腔室后,燃气在引流板的作用下进行引导,同时燃气在多个进气孔和引流板的作用下,以此来使得燃气更加分散,从而降低了燃气进入外燃烧环内时的压力差,降低了出现外燃烧环上的燃烧火焰不均匀分布情况的概率,使得分火器加热时更加均匀,提高了分火器使用时的加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固定罩、通气管、固定通道、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所述固定罩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在进气座上且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均设置在固定罩上,所述通气管设置在固定罩上且位于引流内环内侧,所述内燃烧环设置在通气管上,所述固定通道设置在固定罩内侧壁上且与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设置在进气座上且与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设置在进气座上且与固定通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通过第一进气通道进入通气管,然后燃气进入内燃烧环内进行燃烧,同时燃气通过第二进气通道进入固定通道内,然后燃气通过进气孔进入混合腔室内,从而实现燃气同时通过多个进气孔进入混合腔室内,降低了燃气进入外燃烧环内后的压力差;
同时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位于固定罩内,因此燃气从而燃气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通气管、第二进气通道与固定通道之间的连接处溢出时,燃气位于固定罩内,因此内燃烧环和外燃烧环内上的燃气燃烧后,燃气燃烧后形成的压力差使得溢出的燃气回移至通气管和固定通道内,从而降低了燃气溢出分火器外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输气座、卡接块,所述输气座通过螺钉可拆卸设置在进气座上表面上且与第二进气通道和固定通道连通,所述固定罩上开设有与输气座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槽,所述输气座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块设置在第一卡接槽上且与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罩上的第一卡接槽与输气座卡接配合,且使得卡接块与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以此来将固定罩卡接安装到输气座上,同时向上抬升固定罩使得卡接块与第二卡接槽脱离,同时使得第一卡接槽与输气座脱离,以此来实现安装或拆卸固定罩;同时固定罩安装到输气座上,以此来将通过输气座将第二进气管道和固定通道连通,以此来便于通过第二进气管道箱固定通道输送燃气。
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均处于开口状态且设置有螺纹段,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燃气输入管,另外一个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封口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进气通道两端均处于开口,因此在铸造第二进气通道时安装和拆卸模具都比较方便,而且第二进气通道两端呈开口状态,因此燃气输入管可根据需要安装到其中一个螺纹段上,然后将封口螺钉螺纹连接到的另外一个螺纹段上进行封口,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的位置来安装燃气输入管,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分火器过程中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引流板包括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二引风板一体设置在第一引风板的一端上且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一引风板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引风板连接的封口板,所述第一引风板靠近封口板一端高度低于远离封口板一端的高度,所述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上且位于第二引风板下方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连接在一起,而封口板对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口,使得多个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引流外环和引流内环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降低了燃气移至分火器外侧的概率,降低了燃气的消耗,也提高了分火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空气通过引风孔进入引流内环内,然后空气进入通风管内的燃气混合,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时的效果,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封口板顶端位于第二引风板下方,所述封口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外燃烧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板顶端位于第二引风板下方,因此燃气在移至封口板处时不对对燃气进行阻挡,使得燃气分散的更加均匀;同时定位柱和定位槽插接配合,从而提高了安装外燃烧环时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通道靠近输气座的一端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输气座上螺纹连接有与文丘里管连通且与文丘里管之间留有空气进入空间的输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通过输入管进入文丘里管内,而在文丘里效应下,空气通过空气进入空间进入文丘里管内和燃气进行混合,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提高燃气燃烧时的燃烧效果,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文丘里管滑移设置在固定通道上,所述固定通道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两个夹紧板、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均滑移设置在固定通道上且第一滑杆滑移穿设在第二滑杆上,两个所述夹紧板设置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且呈圆弧形,所述夹紧板上设置有橡胶层且橡胶层抵压在文丘里管上,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二滑杆上且与第一滑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处于适宜比例时,燃气的燃烧效果最好,因此会需要对文丘里管的位置进行调节,而且输气管的一端伸至文丘里管内来降低燃气移动文丘里管外的概率,因此在安装固定罩时,文丘里管容易与输气管发生碰撞而损坏;
打开定位组件,移动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带动两个夹紧板远离文丘里管,然后移动文丘里管的位置,移动完成后,移动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带动两个夹紧板抵压在文丘里管上,然后锁定定位组件来对两个夹紧板进行定位;
同时在安装固定罩前,打开定位组件,移动文丘里管靠近固定管道,然后将固定罩安装完成后,移动文丘里管使得输气管的一端移至文丘里管内,固定定位组件对文丘里管进行定位,从而降低了安装固定罩时输入管与文丘里管碰撞的概率,提高了安装固定罩的便利性,同时也提高了文丘里管的寿命。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插接杆、拉板,所述插接杆滑移穿设在第二滑杆上且插接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便于插接杆插接安装到第一滑杆上的导向角,所述拉板设置在插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板带动插接杆与第一滑杆脱离,然后即能移动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带动两个夹紧板远离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移动完成后,移动带动两个夹紧板抵压在文丘里管上,拉动拉板带动插接杆插接安装到第一滑杆上,以此来对两个夹紧板进行定位,同时导向角对插接杆进行导向,因此提高了将插接杆插接安装到第一滑杆上时的便利性,而橡胶层减小了夹紧板对文丘里管的压力,降低了文丘里管受压过大而变形受损的概率,提高了文丘里管的寿命。
可选的,所述固定罩上且位于引流内环和通气管之间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上分别卡接设置有点火器和温度检测仪,所述固定罩与文丘里管轴线平行的侧壁上开设有便于空气进入和操作定位装置的入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器启动来点燃燃气,而且温度检测仪检测引流内环内的空气的温度,当火焰熄灭后温度下降,温度检测仪控制关闭燃气的输入,从而提高了分火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
空气通过引风孔进入引流内环内后,空气向上移动与通风管内的燃气混合,使得通过引风孔的空气更多的与燃气混合,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果;同时入气孔将空气导向到文丘里管内,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提高了外燃烧环的燃烧效果,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而且在对定位装置操作时可通过入气孔进行操作,提高了对定位装置进行操作时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多个引流板对燃气进行引导,以此来使得燃气更加分散,从而降低了燃气进入外燃烧环内时的压力差,降低了出现外燃烧环上的燃烧火焰不均匀分布情况的概率,使得分火器加热时更加均匀,提高了分火器使用时的加热效果;
2.通过燃气输入管可根据需要安装到其中一个螺纹段上,然后将封口螺钉螺纹连接到的另外一个螺纹段上进行封口,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的位置来安装燃气输入管,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分火器过程中的便利性;
3.燃气通过输入管进入文丘里管内,而在文丘里效应下,空气通过空气进入空间进入文丘里管内和燃气进行混合,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提高燃气燃烧时的燃烧效果,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引流外环、引流内环、第一引风板和固定罩进行了剖视,对其中一个燃气输入管和控制阀进行了爆炸;
图4是本申请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对两个输气座侧壁进行了剖视;
图6是本申请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气座;11、外燃烧环;111、定位柱;12、内燃烧环;13、喷火孔;14、封口板;141、定位槽;15、混合腔室;16、燃气输入管;17、控制阀;18、封口螺钉;19、支脚;2、引流装置;21、引流外环;211、引风孔;22、引流内环;23、引流板;24、第一引风板;241、进气孔;25、第二引风板;3、进气组件;31、固定罩;311、连接通道;312、第一卡接槽;313、安装孔;314、点火器;315、温度检测仪;316、入气孔;32、固定通道;321、避位孔;33、通气管;34、第一进气通道;35、第二进气通道;4、连接组件;41、输气座;411、第一输气孔;412、第二输气孔;413、第二卡接槽;42、卡接块;51、入气管;52、输气管;6、文丘里管;61、第一管体;62、第二管体;7、定位装置;71、第一滑杆;711、第一连杆;712、滑移杆;713、插接槽;72、第二滑杆;721、第二连杆;722、支撑板;73、夹紧板;731、橡胶层;74、定位组件;75、插接杆;751、导向角;76、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仪315的型号为WZP-187。
参照图1,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包括进气座1、安装在进气座1上表面上的外燃烧环11和内燃烧环12,外燃烧环11和内燃烧环12内部呈中空状态,且外燃烧环11位于内燃烧环12外侧,外燃烧环11和内燃烧环12上表面上、外燃烧环11内环面和内燃烧环12的外环面上均布开设有多个用于喷火的喷火孔13。
参照图2和图3,进气座1呈长方体状,进气座1的下表面上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用于支撑的支脚19;进气座1上设置有引流装置2,引流装置2包括引流外环21、引流内环22、引流板23、进气组件3;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均安装在进气座1上表面上,且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轴线重合并呈竖直状态,而引流内环22位于引流外环21内侧;引流板23固定安装在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引流板23绕引流外环2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两个。
参照图2和图3,引流板23包括第一引风板24和第二引风板25,第一引风板24沿引流外环21的外环面圆周呈倾斜状态,第二引风板25一体设置在第一引风板24的一端上,且第一引风板24靠近第二引风板25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第二引风板25一端的高度,第二引风板25呈水平状态,两个第二引风板25靠近下一块第一引风板24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封口板14,且封口板14位于第二引风板25的下方,同时封口板14与第一引风板24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引风板24靠近封口板14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孔241,因此两个封口板14、两个第一引风板24和第二引风板25、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配合形成燃气停留的混合腔室15,因此混合腔室15的底端处于封口状态且顶端处于开口状态,燃气通过两个进气孔241输入混合腔室15内,然后一部分燃气向上移动,且另外一部分燃气沿着第一引风板24和第二引风板25移动,以此来加快燃气的分散。
参照图2和图3,两个封口板14顶端开设有竖直的定位槽141,外燃烧环11卡接安装在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上,且外燃烧环11下表面挡住混合腔室15的顶端,同时外燃烧环11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混合腔室15连通的通风孔,且外燃烧环11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定位槽141插接配合的定位柱111。燃气从混合腔室15通过通风孔进入外燃烧环11内部,最后燃气通过喷火孔13喷出进行燃烧。
参照图2和图3,引流装置2还包括进气组件3,进气组件3包括固定罩31、固定通道32、通气管33、第一进气通道34、第二进气通道35,固定罩31安装在进气座1上表面上,且固定罩31呈正方体状,同时固定罩31下表面上呈开口状态,且引流内环22和引流外环21底端均一体设置在固定罩31上表面上。
参照图2和图3,固定通道32固定安装在固定罩31下表面上且位于固定罩31内,固定通道32呈水平状态并绕引流外环21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两个,同时两个固定通道32与两个进气孔241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通道32的一端与进气孔241连通,固定通道32两端位于引流内环22的轴线的两侧。
参照图2和图3,通气管33一体设置在固定罩31的上表面上,且通气管33位于引流内环22内侧,同时通气管33和引流内环22的轴线与固定罩31上下两表面中心连线重合,且通气管33顶端、引流内环22和引流外环21三者的顶端齐平。
参照图2和图3,内燃烧环12卡接安装在通气管33顶端上,且内燃烧环12内部与通气管33连通,同时内燃烧环12与通气管33之间留有空气进入的间隙;燃气通过通气管33进入内燃烧环12内部,然后燃气通过喷火孔13喷出进行燃烧。
参照图3和图4,固定罩31下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与通气管33连通的连接通道311,连接通道311与其中一个固定通道32远离通气管33的一端齐平且两者的轴线平行;固定通道32和连接通道311内壁开设有燃气通道,且固定通道32远离进气孔241的一端和连接通道311远离通气管33的一端均呈开口状态。
参照图2,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的引风孔211,引风孔211绕引流外环21轴线圆周阵列开设有两个,且引风孔211与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底端连通,引风孔211位于第二引风板25下方,引风孔211以便于空气进入引流内环22内部,然后空气和通气管33内燃气进行混合。
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进气通道34和第二进气通道35均一体设置在进气座1的下表面上,且第一进气通道34和连接通道311的轴线平行,第二进气通道35绕引流外环2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进气通道35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其中一个第二进气通道35的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二进气通道35外侧壁固定连接,同时两个第二进气通道35内部连通,两个第二进气通道35两端均处于开口状态。
参照图3和图4,位于第一进气通道34一侧的第二进气通道35与第一进气通道34轴线平行,第一进气通道34用于对连接通道311输入燃气,而第二进气通道35用于对两个固定通道32输入燃气。
参照图2,固定罩31通过连接组件4与进气座1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4包括输气座41、卡接块42,输气座41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可拆卸设置在进气座1上表面上,且输气座41设置有三个并分别与两个固定通道32和连接通道311一一对应设置,同时与连接通道311和与靠近连接通道311一侧的固定通道32对应设置的两个输气座41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4和图5,与连接通道311对应设置的输气座41靠近连接通道31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输气孔411,且第一输气孔411与第一进气通道34连通,同时第一输气孔411轴线与连接通道311轴线重合;与固定通道32对应设置的输气座41靠近固定通道3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输气孔412,且第二输气孔412与第二进气通道35连通,同时第二输气孔412轴线与固定通道32轴线重合。
参照图2,固定罩31上开设有与输气座4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槽312,第一卡接槽312与固定罩31底端连通,输气座41相背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与输气座41顶端连通的第二卡接槽413;卡接块42固定安装在第一卡接槽31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卡接块42与第二卡接槽413卡接配合。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输气孔411靠近连接通道311的一端、第二输气孔412靠近固定通道32的一端、第二进气通道35的两端上、第一进气通道34远离连接通道311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段。
参照图3和图4,位于第一进气通道34和靠近第一进气通道34一侧的第二进气通道35上的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燃气输入管16,燃气输入管16用于输入燃气,燃气输入管16上安装有控制阀17,位于第二进气通道35上的其他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封口螺钉18,封口螺钉18用于对第二进气通道35进行封口。
参照图4和图5,位于第一输气孔411上的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入气管51,入气管51的一端伸至连接通道311处,且入气管51轴线与连接通道311轴线平行,同时入气管51外径小于连接通道311上的燃气通过的通道的直径。位于两个第二输气孔412的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输气管52,输气管52一端伸至固定通道32处,且输气管52轴线与固定通道32轴线平行。
参照图3,固定罩31上表面上且位于引流内环22和通气管33之间开设有两个安装孔313,两个安装孔313上分别卡接安装有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器314和温度检测仪315,温度检测仪315与控制阀17电连接,温度检测仪315用于检测燃气燃烧的温度;当燃气出现熄灭的情况时,温度检测仪315检测温度下降,因此温度检测仪315控制控制阀17关闭煤气的输入,从而提高了分火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照图3和图5,两个固定通道32靠近输气管52的一端上均滑移安装有文丘里管6,且文丘里管6滑移方向与固定通道32轴线平行,文丘里管6两端的外径相同且为最大外径处,文丘里管6两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管体61和第二管体62,同时第一管体61和第二管体62外径相同且与文丘里管6两端外径相同,第一管体61位于靠近输气管52的一端上并位于固定通道32外,第二管体62滑移安装在固定通道32内侧壁上,且第二管体62外径与固定通道32内部直径相同。
参照图4和图6,固定通道32上设置上有对文丘里管6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7,定位装置7包括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两个夹紧板73、定位组件74,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水平滑移安装在固定通道32外侧壁上且位于固定通道32轴线的两侧;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滑移方向与固定通道32轴线垂直。
参照图4和图6,两个夹紧板73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固定通道32上开设有供夹紧板73通过的避位孔321,夹紧板73滑移安装在避位孔321上,因此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通过两个夹紧板73滑移安装在固定通道上。
参照图5和图6,两个夹紧板7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层731,且橡胶层731和夹紧板73均呈圆弧状,同时橡胶层731与第二管体62贴合,且橡胶层731抵压到第二管体62上并用于对第二管体62进行定位。
参照图3和图6,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远离夹紧板7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711和第二连杆721,第一连杆711和第二连杆721竖直向下伸至固定通道32下方,第一连杆711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滑移杆712,且滑移杆712的一端水平滑移穿设在第二连杆721上;定位组件74设置在第二连杆721上且与滑移杆712连接。
参照图6,定位组件74包括插接杆75、拉板76,第二连杆721背离第一连杆71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22,插接杆75竖向滑移穿设在支撑板722上,且插接杆75底端插接安装在滑移杆712上表面上,而滑移杆712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插接杆75插接配合的插接槽713,插接杆75底端开设有以便于插接安装到插接槽713上的导向角751。
参照图5和图6,拉板76固定安装在插接杆75顶端上,且拉板76以便于拉动插接杆75时着力。拉动拉板76使得插接杆75从插接槽713上脱离,然后即能拉动第一管体61来移动文丘里管6位置,移动完成后,拉动拉板76带动插接杆75向下移动,因此插接杆75上的导向角751抵触在插接槽713顶端上,然后继续施加向下压力,插接杆75在导向角751的导向作用下插接安装到插接槽713上,因此两个夹紧板73上的橡胶层731抵压在第二管体62上,以此来对文丘里管6进行定位。
参照图3和图4,固定罩31与输气管52轴线平行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入气孔316,且入气孔316与固定罩31底端连通,同时入气孔316从输气管52中部延伸至固定通道32与进气孔241连接处,入气孔316以便于空气进入文丘里管6内,而且手还可以通过入气孔316来操作定位装置7和移动文丘里管6,提高了调节文丘里管6位置时的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拨动拉板76带动插接杆75从插接槽713上脱离,然后即能拉动第一管体61远离输气管52,然后将固定罩31放置到输气座41上,使得输气座41与第一卡接槽312卡接配合,而卡接块42与第二卡接槽413卡接配合,然后拉动第一管体61移动文丘里管6位置,使得输气管52的一端伸至第一管体61内,文丘里管6位置移动完成后,拉动拉板76带动插接杆75插接安装到插接槽713上,以此来对文丘里管6位置进行定位,因此即能根据需要来移动文丘里管6的位置;同时也以便于将两个输气管52的一端分别伸至第一管体61内,降低了安装过程中输气管52与第一管体61发生碰撞的概率,接着将内燃烧环12卡接安装到通气管33顶端上,最后将外燃烧环11卡接安装到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上。
燃气通过燃气输入管16输入第一进气通道34内,然后燃气依次通过第一输气孔411、入气管51、连接通道311进入通气管33内,燃气通过通气管33进入内燃烧环12内,最后燃气通过喷火孔13喷出,点火器314启动点燃燃气进行燃烧,同时温度检测仪315检测温度,当火焰熄灭后,温度检测仪315检测温度下降,温度检测仪315控制控制阀17关闭燃气的输入,以此来提高了分火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而空气通过入气管51和连接通道311之间的间隙进入连接通道311和燃气进行混合,同时空气通过引风孔211进入引流内环22内部,然后空气与进入通气管33和通气管33内的燃气进行混合,从而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数量,提高了内燃烧环12的燃烧效果,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
同时燃气通过燃气输入管16输入第二进气通道35内后进入两个输气座41,接着燃气依次经过两个输气管52、文丘里管6、进气孔241进入混合腔室15,然后一部分燃气上升,另外一部分燃气沿着第一引风板24和第二引风板25移动,以此来使得燃气更加分散,分散后的燃气进入外燃烧环11内,最后燃气通过喷火孔13喷出进行燃烧,而空气在文丘里效应作用下通过输气管52与文丘里管6之间的间隙进入文丘里管6内和燃气进行混合,增多了与燃气混合的空气的量,以此来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果,也降低了外燃烧环11上火焰不均匀分布的概率,提高了分火器的加热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包括进气座(1)、设置在进气座(1)上的内燃烧环(12)和外燃烧环(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1)上设置有引流装置(2),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引流外环(21)、引流内环(22)、引流板(23)、进气组件(3);
所述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均设置在进气座(1)上且引流内环(22)位于引流外环(21)内侧,所述引流板(23)设置在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开设有进气孔(241)并绕引流外环(2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引流板(23)上沿引流外环(21)的外环面圆周呈倾斜状态且靠近进气孔(241)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进气孔(241)一端的高度,相邻两个所述引流板(23)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引流板(23)、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配合形成燃气进入的混合腔室(15),所述外燃烧环(11)设置在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上且与混合腔室(15)连通,所述进气组件(3)设置在进气座(1)上且用于向进气孔(241)和内燃烧环(12)输入燃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3)包括固定罩(31)、通气管(33)、固定通道(32)、第一进气通道(34)、第二进气通道(35),所述固定罩(31)通过连接组件(4)可拆卸设置在进气座(1)上且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均设置在固定罩(31)上,所述通气管(33)设置在固定罩(31)上且位于引流内环(22)内侧,所述内燃烧环(12)设置在通气管(33)上,所述固定通道(32)设置在固定罩(31)内侧壁上且与进气孔(241)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34)设置在进气座(1)上且与通气管(33)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35)设置在进气座(1)上且与固定通道(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输气座(41)、卡接块(42),所述输气座(41)通过螺钉可拆卸设置在进气座(1)上表面上且与第二进气通道(35)和固定通道(32)连通,所述固定罩(31)上开设有与输气座(4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槽(312),所述输气座(41)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413),所述卡接块(42)设置在第一卡接槽(312)上且与第二卡接槽(413)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35)的两端均处于开口状态且设置有螺纹段,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燃气输入管(16),另外一个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封口螺钉(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3)包括第一引风板(24)和第二引风板(25),所述第一引风板(24)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二引风板(25)一体设置在第一引风板(24)的一端上且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一引风板(24)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引风板(25)连接的封口板(14),所述第一引风板(24)靠近封口板(14)一端高度低于远离封口板(14)一端的高度,所述引流外环(21)和引流内环(22)上且位于第二引风板(25)下方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风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14)顶端位于第二引风板(25)下方,所述封口板(14)上开设有定位槽(141),所述外燃烧环(11)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41)插接配合的定位柱(1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道(32)靠近输气座(41)的一端设置有文丘里管(6),所述输气座(41)上螺纹连接有与文丘里管(6)连通且与文丘里管(6)之间留有空气进入空间的输气管(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6)滑移设置在固定通道(32)上,所述固定通道(32)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6)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7),所述定位装置(7)包括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两个夹紧板(73)、定位组件(74),所述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均滑移设置在固定通道(32)上且第一滑杆(71)滑移穿设在第二滑杆(72)上,两个所述夹紧板(73)设置在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且呈圆弧形,所述夹紧板(73)上设置有橡胶层(731)且橡胶层(731)抵压在文丘里管(6)上,所述定位组件(74)设置在第二滑杆(72)上且与第一滑杆(7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4)包括插接杆(75)、拉板(76),所述插接杆(75)滑移穿设在第二滑杆(72)上且插接设置在第一滑杆(71)上,所述插接杆(75)上开设有便于插接杆(75)插接安装到第一滑杆(71)上的导向角(751),所述拉板(76)设置在插接杆(7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31)上且位于引流内环(22)和通气管(33)之间设置有两个安装孔(313),两个所述安装孔(313)上分别卡接设置有点火器(314)和温度检测仪(315),所述固定罩(31)与文丘里管(6)轴线平行的侧壁上开设有便于空气进入和操作定位装置(7)的入气孔(316)。
CN202110197012.8A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Pending CN112923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7012.8A CN112923366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7012.8A CN112923366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3366A true CN112923366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0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7012.8A Pending CN112923366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336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8304288A1 (es) * 1981-05-12 1983-02-16 Europ Equip Menager Perfeccionamientos en un quemador a gas principalmente para la coccion a baja temperatura.
WO2016145744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109000230A (zh) * 2018-09-03 2018-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208566690U (zh) * 2018-06-04 2019-03-01 曾祥林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
CN209782622U (zh) * 2018-12-04 2019-12-13 曾祥林 一种可拆卸清洗引射管分向的灶具燃烧器
CN212378013U (zh) * 2020-09-10 2021-01-19 王瑜聪 一种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8304288A1 (es) * 1981-05-12 1983-02-16 Europ Equip Menager Perfeccionamientos en un quemador a gas principalmente para la coccion a baja temperatura.
WO2016145744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208566690U (zh) * 2018-06-04 2019-03-01 曾祥林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
CN109000230A (zh) * 2018-09-03 2018-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209782622U (zh) * 2018-12-04 2019-12-13 曾祥林 一种可拆卸清洗引射管分向的灶具燃烧器
CN212378013U (zh) * 2020-09-10 2021-01-19 王瑜聪 一种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74063C (en) Metods and apparatus for burning fuel with low nox formation
CA2712208C (en) Triple flame section burner
US20120216794A1 (en) Multi-channel burner assembly simulataneosuly accepting multiple different fuel-air mixtures
US7591648B2 (en) Burner apparatus
WO2008140301A1 (en) Burner system having premixed burners and flame transfer means
US5704778A (en) Gas burner
CN202109479U (zh) 一种鼓风式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11060111U (zh) 一种燃气混气进风调节结构
CN112923366A (zh) 一种上进风的一体式分火器
CN111256126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8764918U (zh) 一种可调节一次空气的上进风三环火大功率燃烧器
CN201180992Y (zh) 长明火助燃式预混燃烧器
CN111578280B (zh) 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KR100242970B1 (ko) 가스보일러용 예혼합버너
KR200210405Y1 (ko) 다중벤츄리관과 버너헤드가 착탈자재하게 되는 난방 및주방용가스버너구조
CN111256125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780170A (zh) 一种具有调节燃烧效率的燃气灶
CN112236619B (zh) 燃气燃烧器组件和包括至少一个燃气燃烧器组件的燃气烹饪器具
US20140020607A1 (en) Radial burner air inlet with linear volumetric air control
CN218154201U (zh) 一种同轴式三环火分体炉头底座
CN219473742U (zh) 灶具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4552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9222401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4745713U (zh) 一种分流盘及设有该分流盘的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312400 south side of No.2 factory building, 108 Da Da Road, Pukou street,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ddress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Shaoxing Zheniu Outdoor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400 south side of No.2 factory building, 108 Da Da Road, Pukou street,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ddress declaration)

Applicant before: Shaoxing zheniu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312400 3rd floor, building a, 108 Da Da Road, S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GZHOU FUHUA GAS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2400 south side of No.2 factory building, 108 Da Da Road, Pukou street,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ddress declaration)

Applicant before: Shaoxing Zheniu Outdoor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