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639B -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639B
CN112912639B CN201980069189.0A CN201980069189A CN112912639B CN 112912639 B CN112912639 B CN 112912639B CN 201980069189 A CN201980069189 A CN 201980069189A CN 112912639 B CN112912639 B CN 112912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vibration
hub
disc
ann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91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639A (zh
Inventor
金世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2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driving arrangements, e.g. clutches, transmissions or multiple dr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27/112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1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interengaging jaws or gear tee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22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ulley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旨在提供通过在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中减小振幅从而以低噪声和低振动进行操作的压缩机。

Description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并且更详细地,涉及选择性地对驱动源与旋转轴进行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中设置有用于室内的冷暖风的空调装置(Air Conditioning;A/C)。这种空调装置包括将从蒸发器供给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且输送到凝缩器的压缩机。
压缩机分为根据活塞的往返运动而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往返式、以及在进行旋转运动期间执行压缩的旋转式。往返式分为根据驱动源的传递方式而使用曲柄传递到多个活塞的曲柄式、传递到设置有斜板的旋转轴的斜板式等,并且旋转式划分为使用旋转的转轴和叶片的叶片旋转式、使用绕动涡卷和固定涡卷的涡卷式。
所述压缩机通常包括将旋转力传递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的旋转轴,并且包括选择性地对所述压缩机的驱动源(例如,引擎)与旋转轴进行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并且配置成选择性地从所述驱动源接收动力以进行操作。
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将旋转力从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驱动源(例如,引擎)传递到所述压缩机构的旋转轴、以及选择性地对所述驱动源与所述旋转轴进行连接和分离的离合器。
参照韩国注册专利公布第10-1339809号,所述离合器设置有紧固到旋转轴从而可与所述旋转轴一同旋转的轮毂、紧固到所述轮毂从而可与所述轮毂一同旋转的盘、以及从驱动源接收动力以进行旋转的滑轮。
此外,设置有弹性部件,其中,弹性部件使所述轮毂与所述盘紧固,而所述盘可以所述轮毂为基准在接近或远离所述滑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随着所述轮毂与所述盘紧固,使所述盘在远离所述滑轮的方向上施加弹性力。
此外,包括励磁线圈组件,其中,励磁线圈组件在电源施加时被磁化,从而使所述盘朝向所述滑轮侧移动,进而使所述盘与滑轮接触。
此处,所述轮毂、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盘形成盘轮毂组件,并且根据这种配置的压缩机如下所述地进行操作。
所述滑轮从所述驱动源接收驱动力以进行旋转,并且当电源施加到所述励磁线圈组件时,通过因所述励磁线圈组件的自感的吸引力而使所述盘朝向滑轮侧移动并接触到滑轮。
随着所述盘与所述滑轮结合,所述驱动源的动力通过所述滑轮、盘、弹性部件和轮毂传递到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通过接收到的动力使所述压缩机构进行操作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作为一实例,当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组件的电源施加中断时,不再产生因所述励磁线圈组件的自感的吸引力,并且通过所述弹性部件,所述盘在远离所述滑轮的方向上移动以与所述滑轮分离。
即,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旋转轴的动力传递被中断,所述压缩机构的操作被中断,并且制冷剂的压缩被停止。
然而,在这种传统的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中,因所述滑轮与所述盘之间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噪声和振动,但是存在着无法使之衰减的问题。
即,存在着当所述滑轮与所述盘冲撞时,产生相当的噪声和振动,而在所述滑轮与所述盘接触的状态下一同旋转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传递到所述压缩机,并且在所述滑轮与所述盘分离时因所述盘的排斥力而产生相当的噪声和振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通过减小因在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振幅从而以低噪声进行操作的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包括滑轮100、轮毂200、盘300、励磁线圈组件400、弹性部件500和阻尼部件600,其中,滑轮100可轴旋转地结合到压缩机的旋转轴3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轮毂200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100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盘300与所述轮毂200结合并且一同旋转,励磁线圈组件400定位在所述滑轮100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300可朝向所述滑轮100相对移动,弹性部件500定位在所述盘300的外侧面处并且以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防振部510以减小因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时传递的振动而产生异常噪声的频带的振幅(amplitude),并且阻尼部件600介于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500包括第一环形部520、桥接部530和第二环形部540,其中,第一环形部520与所述轮毂200构成同心圆且形成为环形板形态,并且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d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02并结合到所述轮毂200,桥接部530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20的边缘彼此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并且第二环形部540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20构成同心圆,与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的桥接部530的端部构成一体并紧固到所述盘300,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环形部520大的环形,其中,所述防振部510将所述第一开口部502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形成在第一环形部处并且在轴方向上突出。
所述防振部510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并且所述第一长度b延伸得比所述第二长度a长,以防止因通过增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stiffness)而随着使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与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期间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彼此一致而产生的谐振(resonance)而导致的震颤。
所述防振部510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并且所述第二长度a延伸得比所述第一长度b长。
所述弹性部件500处形成有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20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40之间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间隔开的第二开口部504。
所述防振部5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桥接部530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防振部510以表面为基准朝向外侧或内侧中的任一方向以多边形形态、倒圆角形态或三角形形态中的任一种形态突出。
在将所述防振部510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厚度假设为T2时,所述T1以比所述T2薄的厚度构成。
在将所述防振部510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朝向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突出的高度假设为H时,所述H以在1.1T1至2T1之间确定的任一个高度突出。
所述防振部510以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20的半径方向长度一致的长度延伸。
所述阻尼部件600在所述桥接部530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40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防振部510重叠。
所述弹性部件500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200的第一紧固部件10、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最外围边缘紧固到所述盘300的第二紧固部件20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200,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将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防振部5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定位成在半径方向上与所述防振部510彼此相对。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以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间隔开,并且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包括滑轮100、轮毂200、盘300、励磁线圈组件400、弹性部件500和阻尼部件600,其中,滑轮100可轴旋转地结合到压缩机的旋转轴3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轮毂200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100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盘300与所述轮毂200结合并且一同旋转,励磁线圈组件400定位在所述滑轮100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300可朝向所述滑轮100相对移动,弹性部件500定位在所述盘300的外侧面处并且包括以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第一防振部510a、以及沿着外侧面边缘布置的多个第二防振部520a以减小因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时传递的振动而产生异常噪声的频带的振幅(amplitude),并且阻尼部件600介于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500包括第一环形部530a、桥接部540a和第二环形部550a,其中,第一环形部530a与所述轮毂200构成同心圆且形成为环形板形态,并且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d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02以结合到所述轮毂200,桥接部540a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的边缘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并且第二环形部550a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构成同心圆,与所述桥接部540a的延伸的端部构成一体且紧固到所述盘300,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大的环形,其中,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处,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处。
所述阻尼部件600在所述桥接部540a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和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重叠。
所述弹性部件500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200的第一紧固部件10、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最外围边缘紧固到所述盘300的第二紧固部件20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200,并且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将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形成在所述阻尼部件600与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之间。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将旋转力从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的驱动源传递到所述压缩机构2的旋转轴3、以及选择性地对所述驱动源与所述旋转轴3进行连接和分离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器4。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减小在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中高频带的振幅从而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的产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通过同时减小在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中高频带和低频带的振幅从而以低噪声和低振动进行操作的压缩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通过增加对于在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的刚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弹性部件中产生的异常振动和异常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盘轮毂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平面图。
图5至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防振部的多种实施例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设置在传统的离合器中的盘轮毂组件中产生的轴方向振动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盘轮毂组件中产生的轴方向振动的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盘轮毂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防振部和第二防振部的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是示出图2的盘轮毂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进行描述。
参照随附的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通过增加刚性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振动的产生,以防止随着因在设置在车辆中的压缩机进行操作期间在所述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频率与构成所述离合器的弹性部件500的自身振动频率彼此一致而产生的谐振(resonance)而导致在所述弹性部件500中产生的异常振动。
本实施例在所述弹性部件500中通过改变刚性或者改变质量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的两种方法中旨在通过改变刚性来解决因谐振而导致的问题。
作为参考,改变质量的方法可改变大小或者可改变为密度不同的材料,但是考虑到因设置压缩机的布置空间而导致的制约和制造成本,适用前述的改变刚性的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刚性来控制固有频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弹性部件的振动噪声,并且更加详细的描述将在对弹性部件500进行说明的同时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将对压缩机的配置和离合器的配置进行优先描述。
本实施例将限定于接收在车辆中为了制冷剂的压缩而使用的压缩机的动力的离合器4来进行描述,并且所述离合器4以压缩机为基准结合到左侧端部处。作为参考,在图1中将以离合器4定位在滑轮的内侧处的情况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构成离合器4的部件中待后述的弹性部件500旨在通过改变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来预防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现象,以解决因使根据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的频率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自身振动数一致而产生的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问题。
此外,所述弹性部件500可通过补强刚性来改变谐振频率进而预防因谐振而导致的问题的发生。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包括构成外形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将旋转力从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的驱动源(作为一实例,引擎)传递到所述压缩机构2的旋转轴3、以及选择性地对所述驱动源(未示出)与所述旋转轴3进行连接和分离的传动机构。
所述压缩机构2包括在所述壳体1的孔内部设置成可在轴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的活塞21、以及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并且使所述活塞21进行往返运动的斜板22。
所述压缩机构2配置成包括所述活塞21和所述斜板22,并且可以如包括接收所述旋转轴3的旋转力而绕动运动绕动涡卷、以及与所述绕动涡卷啮合的固定涡卷的涡卷式的多种方式构成。
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部连接到所述压缩机构2,并且其另一端部朝向附图基准的左侧延伸且贯穿所述壳体1并突出到外部,并且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待后述的盘轮毂组件紧固。
所述传动机构可由在施加有电源时被磁化从而连接所述驱动源(未示出)与所述旋转轴3,并且在电源被关断时被消磁从而使所述驱动源(未示出)与所述旋转轴3分离的电磁式离合器(下文中称为离合器)4形成。
所述离合器4包括滑轮100、轮毂200、盘300和励磁线圈组件400,其中,滑轮100可轴旋转地结合到旋转轴3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轮毂200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100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盘300与所述轮毂200结合并且一同旋转,并且励磁线圈组件400定位在所述滑轮100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300可朝向所述滑轮100相对移动。
所述励磁线圈组件400在电源施加时被磁化以将所述盘300和轮毂200接触到所述滑轮100。
所述滑轮100形成为环形,并且在外周面处卷曲有从所述驱动源(未示出)向所述滑轮100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带(未示出),并且所述滑轮100的内周面与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之间可介入有支承所述滑轮100并使其能够旋转的轴承。
所述滑轮100的一侧面(附图基准的上面)处形成有可与所述盘300接触的摩擦面102,并且所述滑轮100的另一侧面(下面)处形成有供所述励磁线圈组件400被插入的收纳槽(未示出)。
所述盘轮毂组件包括轮毂200、盘300和弹性部件500,其中,盘300与所述轮毂200一同旋转并且选择性地与所述滑轮100接触和分离,并且弹性部件500定位在所述盘300的外侧面处并且以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防振部510从而减小因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时传递的振动而产生异常噪声的频带的振幅(amplitude)。
所述盘300形成为与所述轮毂200相对且紧贴的环形圆盘,并且在中央处以预定大小开口有孔以便所述轮毂200定位在中央处。
在所述盘300与所述轮毂200和所述弹性部件500彼此组装的情况下,以所述盘300为基准在内侧中央处定位有轮毂200,并且盘300的上面紧贴地组装有所述弹性部件500。
所述弹性部件500与所述旋转轴3结合从而以位置固定的所述轮毂200为基准对所述盘300进行支承以使得其可在靠近或远离所述滑轮100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弹性部件500形成为当对于所述励磁线圈组件400的电源被阻断时使所述盘300在从所述滑轮100远离的方向上施加弹性力的形态,从而使所述盘300与所述滑轮100分离。
此外,本实施例包括介于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之间以使噪声和振动衰减的阻尼部件600。
当所述滑轮100与所述盘300彼此接触时,产生因冲撞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并且因所述冲撞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可通过所述盘300、所述弹性部件500和所述轮毂200传递到压缩机。
此外,当从所述盘300接触到所述滑轮100的状态从所述滑轮100分离时,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之间可能发生因冲撞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这种盘300与所述滑轮100之间因接触和分离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不仅可能用户引发的不快,而且可能对压缩机的操作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通过试验确认前述的噪声、以及从所述压缩机在朝向所述轮毂200、所述盘300和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传递的多种频带范围内产生的振幅,并且防止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中特定频带中产生谐振现象,从而可确保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并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作为参考,关于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而产生的频带的描述将进行后述,并且优先进行具体描述。
所述弹性部件500包括第一环形部520、桥接部530和第二环形部540,其中,第一环形部520与所述轮毂200构成同心圆且形成为环形板形态,并且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d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02以结合到所述轮毂200,桥接部530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20的边缘彼此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并且第二环形部540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20构成同心圆,与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的桥接部530的端部构成一体并紧固到所述盘300,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环形部520大的环形。
第一环形部520和第二环形部540均形成为圆盘形态,并且以所述桥接部530为媒介彼此连接。
本实施例设置有第一环形部520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通过与旋转轴3连接的轮毂200传递的振动,从而可衰减在压缩机进行操作时通过所述旋转轴3和所述轮毂200传递的振动来防止震颤。
所述第一环形部520将直径形成为比所述盘300大以防止水分渗透到盘300中,从而防止水分或湿气流入或渗透到所述盘300中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弹性部件500处形成有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20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40之间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间隔开的第二开口部504。
所述第二开口部504将所述第一开口部502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彼此间隔开,并且开口为长方形槽。
防振部510将所述第一开口部502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在轴方向(以附图为基准的盘的上侧)上突出。
尤其是,防振部510以附图为基准在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突出。
作为一实例,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振部510设置为防止因通过增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stiffness)而随着使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与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期间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彼此一致而产生的谐振(resonance)而导致的震颤。
弹性部件500可在表面处附接有如肋部(rib)的额外的部件以增加刚性,但是形成有防振部510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与诸如盘300或轮毂200的相邻的部件的布置关系以及离合器4的体积增加,从而通过改变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谐振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不在第一环形部520处附接额外的部件,并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朝向外侧突出的防振部510,从而在根据弹性部件500的在轴方向上传递的多种频带的振动中减小高频带的振幅(amplitude),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问题。
所述防振部510以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20的半径方向长度一致的长度延伸。所述防振部510在第一环形部520的半径方向上形成是因为在所述弹性部件500中产生的振动中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小根据高频噪声的振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弹性部件500在高频带中因震颤而导致的振动噪声。
参照随附的图3至图4,使防振部510在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以减小本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轴方向振动并且减小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尤其是,所述第一长度b延伸得比所述第二长度a长。
所述弹性部件500在由第一环形部520和第二环形部540构成为环形板形态并且在轴方向上传递振动的情况下产生弯曲(Bending)。
所述防振部510通过补强因在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产生的万去而导致的刚性,并且为了通过增加刚性而使得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频率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不一致,所述第一长度b延伸得比第二长度a长。
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截面惯性矩(I)通过以下计算式进行计算。
I(截面惯性矩)=ba3/12
此处,b限定为横向长度,并且a限定为纵向长度,而所述截面惯性矩随着b和a变大而增加,因此可通过调节所述b和所述a1而调节为有利于刚性补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b值而不是a值,从而通过增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截面惯性矩来调节固有频率,进而防止因谐振而导致的弹性部件500的在轴方向上的震颤。
在将所述防振部510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厚度假设为T2时,所述T1以比所述T2薄的厚度构成。为了成型的便利性,所述防振部510的T1以比T2薄的厚度形成。
在将所述防振部510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朝向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突出的高度假设为H时,所述H以在1.1T至2T之间确定的任一个高度突出。
所述高度H与前述的第二长度a对应,并且最大高度H形成为2T以内。
所述阻尼部件600在所述桥接部530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40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防振部510重叠。
如上所述的布置是因为考虑到弹性部件500的稳定性设置、固有频率和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布置成如上所述。
所述防振部5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桥接部530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一实例,所述桥接部530以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平面图基准彼此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均形成在三处,因此保持以120度间距间隔开的布置关系。
所述防振部5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桥接部530的中间位置处,因此更加有利于在轴方向或半径方向上产生的振动和刚性补强。
所述防振部510以在与所述第一直径d1相当的圆周长度的5%至20%中选择的任一长度形成宽度w。作为参考,所述宽度w与第一长度b对应。
考虑到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和产生谐振的频率,所述宽度w形成为在前述的范围内设置的长度。
参照随附的图5,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防振部510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2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其中,所述第二长度a延伸得比所述第一长度b长。
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长度a延伸得比第一长度b长,因此可通过增加防振部510的截面惯性矩来补强刚性,并且由此可通过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改变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的产生。
参照随附的图6至图8,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振部510可以表面为基准朝向外侧或内侧中的任一方向以多边形形态、倒圆角形态或三角形形态中的任一种形态突出。
本实施例示出了防振部510的多种形态,并且为了补强刚性且改变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可配置成除了附图中所附的形状以外的多种形态。
所述阻尼部件600不与所述防振部510重叠,因此在环形的第二环形部540的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间隔开从而与盘300保持稳定的结合关系。
所述阻尼部件600可由橡胶形成或者其它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减小所述盘300与所述滑轮100彼此间隔开或者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阻尼部件600在不与所述防振部510彼此重叠的位置处以等间距间隔开,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轴方向上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所述弹性部件500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200的第一紧固部件10、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最外围边缘紧固到所述盘300的第二紧固部件20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200。
此外,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将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
在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中,在电源施加到所述励磁线圈组件400的情况下,在所述盘300与所述滑轮100接触时,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接触到所述盘300,因此可吸收从所述滑轮100经由所述盘300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噪声和振动。
此外,当施加到所述励磁线圈组件的电源被关断时,在所述盘300从所述滑轮100间隔开时,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接触到所述盘300,因此防止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冲撞。
在盘300与所述滑轮100接触或者接触被解除时,前述的阻尼部件600可进一步减小因所述盘300与所述滑轮100之间的冲撞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防振部5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定位成在半径方向上与所述防振部510彼此相对。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定位在前述的位置处是因为,其相当于可减小在第二环形部540的圆周方向上以及在第一环形部520和第二环形部540的半径方向上产生的振动的最适当的结合位置。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以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间隔开,并且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之间。
在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以等间距分隔布置的情况下,考虑与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阻尼部件600的间隔距离,所述位置相当于最佳位置。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与所述阻尼部件600以等间距间隔开,因此可稳定地保持在第二环形部540的圆周方向上与盘300的结合状态。
作为一实例,所述阻尼部件600由NBR(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IIR(Isobutylene-Isoprene rubber)、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rubber)、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但是所述阻尼部件600的材料可根据压缩机的容量而进行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一实例,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由不锈钢(SUS)或钢(steel)形成,但是材料可被改变。
参照随附的图9,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弹性部件500中,在截取纵向剖视图而在侧面观察时,前述的防振部510朝向上侧(附图基准的右侧)突出。
在施加有在从附图基准的左侧朝向右侧方向上传递的轴方向振动的情况下,所述防振部510最大限度地减小振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弹性部件500在高频带中因震颤而导致的振动噪声。
所述防振部510减小轴方向振动并且通过相邻地布置的第一环形部520和第二环形部540减小在半径方向上的振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的产生。
随附的图10是示出在设置在传统的离合器中的盘轮毂组件中产生的轴方向振动的视图,并且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盘轮毂组件中产生的轴方向振动的视图。作为参考,X轴示出了振动频率,并且Y轴示出了振幅。
参照随附的图10至图11,传统的盘轮毂组件在轴方向上传递振动的情况下可知,随着在2KHz频带和3KHz至5KHz频带中产生谐振,高频振幅急剧增加。
在所述频带中产生谐振是因为传递到弹性部件500振动频率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一致,而本实施例可通过防振部510改变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现象而导致的噪声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可确认,随着在所述2KHz频带和3KHz至5KHz频带中高频振幅急剧减小,在弹性部件500中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显著减小。
因此可知,根据本实施例的弹性部件500在因防振部510而使高频带的谐振现象减少的同时减少振动噪声。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随附的图12至图13,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在待后述的弹性部件500处设置有第一防振部510a和第二防振部520a。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减少在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中与高频振幅相当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减少在弹性部件500中产生的振动中与低频振幅相当的部分,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致力于通过使所述弹性部件500同时减小高频振幅和低频振幅,从而减小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中关于特定频带的振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防止随着因在设置在车辆中的压缩机进行操作期间在所述离合器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频率与构成所述离合器的弹性部件500的自身振动频率彼此一致而产生的谐振(resonance)而导致的急剧的振动噪声。
本实施例在所述弹性部件500中通过改变刚性或者改变质量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的两种方法中旨在通过改变刚性来解决因谐振而导致的问题。
本实施例限定于接收在车辆中为了制冷剂的压缩而使用的压缩机的动力的离合器4(参照图1)来进行描述,并且所述离合器4以压缩机为基准结合到左侧端部处。
所述弹性部件500旨在通过改变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来预防因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现象,以解决因使根据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的频率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自身振动数一致而产生的谐振而导致的振动噪声问题。
此外,所述弹性部件500可通过补强刚性来改变谐振频率进而预防因谐振而导致的问题的发生。
为此,本实施例设置有滑轮100、轮毂200和盘300,其中,滑轮100可轴旋转地结合到压缩机的旋转轴3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轮毂200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100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并且盘300与所述轮毂200结合并且一同旋转。
此外,包括励磁线圈组件400、弹性部件500和阻尼部件600,其中,励磁线圈组件400定位在所述滑轮100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300可朝向所述滑轮100相对移动,弹性部件500定位在所述盘300的外侧面处并且包括以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第一防振部510a、以及沿着外侧面边缘布置的多个第二防振部520a以减小因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时传递的振动而产生异常噪声的频带的振幅(amplitude),并且阻尼部件600介于所述盘300与所述弹性部件500之间。
所述盘300形成为与所述轮毂200相对且紧贴的环形圆盘,并且在中央处以预定大小开口有孔以便所述轮毂200定位在中央处。
在所述盘300与所述轮毂200和所述弹性部件500彼此组装的情况下,以所述盘300为基准在内侧中央处定位有轮毂200,并且上部处紧贴地组装有所述弹性部件500。
所述弹性部件500与所述旋转轴3结合从而以位置固定的所述轮毂200为基准对所述盘300进行支承以使得其可在靠近或远离所述滑轮100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弹性部件500包括第一环形部530a、桥接部540a和第二环形部550a,其中,第一环形部530a与所述轮毂200构成同心圆且形成为环形板形态,并且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d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02以结合到所述轮毂200,桥接部540a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的边缘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并且第二环形部550a与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构成同心圆,与所述桥接部540a的延伸的端部构成一体且紧固到所述盘300,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大的环形。
此外,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的半径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的圆周方向上。
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和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均形成为圆盘形态,并且以所述桥接部540a为媒介彼此连接。
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将直径形成为比所述盘300大以防止水分渗透到盘300中,从而防止水分或湿气流入或渗透到所述盘300中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弹性部件500处形成有在所述第一环形部530a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之间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间隔开的第二开口部504。
所述第二开口部504将所述第一开口部502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彼此间隔开,并且开口为长方形槽。
本实施例可设置有第一环形部530a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通过与旋转轴3连接的轮毂200传递的振动,从而可衰减在压缩机进行操作时通过所述旋转轴3和所述轮毂200传递的振动来防止震颤。
第一防振部510a将所述第一开口部502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朝向外侧(以附图为基准的盘的外侧)突出。
尤其是,第一防振部510a以附图为基准朝向弹性部件500的外侧突出。
作为一实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防振部510a设置为防止因通过增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刚性(stiffness)而随着使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与在所述压缩机进行操作期间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振动数彼此一致而产生的谐振(resonance)而导致的震颤。
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设置为减小所述弹性部件500的高频的振幅,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设置为减小所述弹性部件500的低频的振幅。
由于第一防振部510a与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相似,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随附的图12或图14至图15,第一防振部510a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1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1,其中,所述第一长度b1延伸得比所述第二长度a1长。
如上所述的延伸是因为,通过补强因在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产生的万去而导致的刚性,并且为了通过增加刚性而使得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频率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固有频率不一致,所述第一长度b1延伸得比第二长度a1长。作为参考,弹性部件500的截面惯性矩(I)通过以下计算式进行计算。
I(截面惯性矩)=ba13/12
此处,b限定为横向长度,并且a1限定为纵向长度,而所述截面惯性矩随着b和a1变大而增加,因此可通过调节所述b和所述a1而调节为有利于刚性补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b1值而不是a1值,从而通过增加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截面惯性矩来调节固有频率,进而防止因谐振而导致的震颤。
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一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在弹性部件500的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谐振现象。
尤其是,同时考虑与盘300和弹性部件500的紧固状态和相邻的部件的布局,第二防振部520a在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三长度b2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四长度a2,其中,所述第三长度b2延伸得比所述第四长度a2长。此外,所述第三长度b2延伸得比所述第一长度b1长。
在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中,第三长度b2延伸得比第一长度b1长,因此通过改变产生谐振的低频带的特定频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谐振而导致的弹性部件500的振动噪声的产生。
第二防振部520a在第二环形部550a的圆周方向的部分位置处以等间距形成有多个,因此可与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一同增加根据在轴方向上产生的弯曲的惯性矩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弯曲应力(bending stress)。
在第二防振部520a中,如图中所示,所述第三长度b2因第二环形部550a的形态而延伸得充分长,因此即使在朝向外侧突出的高度比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低的情况下,也对刚性补强产生最低限度的影响。
如上所述地形成第二防振部520a是因为结合到盘300的弹性部件500以预定间距彼此间隔开或者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因此配置成如上所述以解决通过增加第四长度a2而对刚性进行补强而言不利的布局。
所述阻尼部件600在所述桥接部540a与所述第二环形部550a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和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最适当地减小根据在第一环形部530a和第二环形部550a的半径方向和圆周方向上产生的振动的振幅,从而可防止因谐振而导致的震颤。
所述弹性部件500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200的第一紧固部件10、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500的最外围边缘紧固到所述盘300的第二紧固部件20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200。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定位成在半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防振部510a相对。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定位在前述的位置处是因为其相当于可减小在第二环形部550a的圆周方向上以及在第一环形部530a和第二环形部550a的半径方向上产生的振动的最适当的结合位置。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以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间隔开,并且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之间。
在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以等间距分隔布置的情况下,所述位置相当于考虑与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阻尼部件600的间隔距离的最佳位置。
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与所述阻尼部件600以等间距间隔开,因此可稳定地保持在第二环形部550a的圆周方向上与盘300的结合状态。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10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将所述轮毂200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520a形成在所述阻尼部件600与所述第二紧固部件20之间。
第二防振部520a可定位在阻尼部件600与第二紧固部件20之间,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弹性部件500的半径方向或圆周方向上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本实施例包括构成外形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将旋转力从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的驱动源(作为一实例,引擎)传递到所述压缩机构2的旋转轴3、以及选择性地对所述驱动源(未示出)与所述旋转轴3进行连接和分离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由用前述的离合器4形成的压缩机构成。
在离合器4组合成前述的配置的情况下,所述压缩机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在轴方向上传递的振动而导致的振幅,从而提高振幅减小效果。
在上文中虽然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背离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在构成元件的附加、变更、删除或添加等的方面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并且这种修改和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产业可利用性
本实施例在离合器进行操作时能够以低噪声和低振动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安全性。

Claims (17)

1.一种离合器,包括:
滑轮,所述滑轮可轴旋转地结合到压缩机的旋转轴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
轮毂,所述轮毂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同旋转;
盘,所述盘与所述轮毂结合并且一同旋转;
励磁线圈组件,所述励磁线圈组件定位在所述滑轮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可朝向所述滑轮相对地移动;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定位在所述盘的外侧面处,并且以所述轮毂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防振部;
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介于所述盘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
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并且结合到所述轮毂;
桥接部,所述桥接部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边缘彼此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以及
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部构成同心圆,与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的桥接部的端部构成一体以紧固到所述盘,并且形成得比所述第一环形部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
其中,所述防振部将所述第一开口部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部处并且在轴方向上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防振部从所述弹性部件(500)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
其中,所述第一长度(b)延伸得比所述第二长度(a)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防振部从所述弹性部件的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长度(b)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长度a,
其中,所述第二长度(a)延伸得比所述第一长度(b)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处形成有在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部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地间隔开的第二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防振部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桥接部的中间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防振部以表面为基准朝向外侧或内侧中的任一方向以多边形形态、倒圆角形态或三角形形态中的任一种形态突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在将所述防振部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所述弹性部件(500)的厚度假设为T2时,所述T1以比所述T2薄的厚度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在将所述防振部的厚度假设为T1并且将朝向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突出的高度假设为H时,所述H以在1.1T1至2T1之间确定的任一个高度突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防振部以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半径方向长度一致的长度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在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部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防振部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的第一紧固部件、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的最外围边缘结合到所述盘的第二紧固部件来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将所述轮毂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以及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防振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紧固部件定位成在半径方向上与所述防振部彼此相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以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间隔开,并且定位在间隔开的所述第一紧固部件之间。
14.一种离合器,包括:
滑轮,所述滑轮可轴旋转地结合到压缩机的旋转轴并且从外部驱动源接收动力;
轮毂,所述轮毂定位成在轴方向上与所述滑轮彼此相对,并且与所述旋转轴(3)一同旋转;
盘,所述盘与所述轮毂结合并且一同旋转;
励磁线圈组件,所述励磁线圈组件定位在所述滑轮的内侧处,并且通过根据电源的施加与否而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所述盘可朝向所述滑轮相对地移动;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定位在所述盘的外侧面处,并且包括以所述轮毂的中心为基准在半径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第一防振部、以及沿着外侧面边缘布置的多个第二防振部;以及
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介于所述盘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
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在中央处以第一直径(d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并且结合到所述轮毂;
桥接部,所述桥接部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边缘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延伸;以及
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部构成同心圆,与所述桥接部的延伸的端部构成一体并且紧固到所述盘,并且形成得比所述第一环形部大,
其中,所述第一防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部处,并且所述第二防振部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部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在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部连接的位置处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防振部和所述第二防振部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通过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处结合到所述轮毂的第一紧固部件、以及沿着所述弹性部件的最外围边缘结合到所述盘的第二紧固部件构成紧固以紧固到所述轮毂,
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件将所述轮毂的中心作为同心圆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开,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以及
所述第二防振部形成在所述阻尼部件与所述第二紧固部件之间。
CN201980069189.0A 2018-10-22 2019-10-17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Active CN112912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5894A KR102571471B1 (ko) 2018-10-22 2018-10-22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10-2018-0125894 2018-10-22
PCT/KR2019/013654 WO2020085717A1 (ko) 2018-10-22 2019-10-17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639A CN112912639A (zh) 2021-06-04
CN112912639B true CN112912639B (zh) 2022-10-11

Family

ID=7033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9189.0A Active CN112912639B (zh) 2018-10-22 2019-10-17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4532A1 (zh)
JP (2) JP2022504553A (zh)
KR (1) KR102571471B1 (zh)
CN (1) CN112912639B (zh)
DE (1) DE112019005270B4 (zh)
WO (1) WO2020085717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6694A2 (en) * 2003-06-10 2004-12-15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Disc and hub assembly for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n a compres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8047A (en) * 1983-07-29 1986-10-21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Friction clutch with pivotable diaphragm spring on the clutch cover
JPS6319427A (ja) * 1986-07-10 1988-01-27 Sanden Corp 電磁クラツチ
JP3684702B2 (ja) 1996-09-13 2005-08-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KR100300390B1 (ko) * 1997-06-13 2002-11-1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클러치
JP4174896B2 (ja) * 1998-09-22 2008-1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JP2000145826A (ja) * 1998-11-10 2000-05-26 Nok Megulastik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用ダンパ装置
JP3911885B2 (ja) * 1998-12-15 2007-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KR100321677B1 (ko) * 1999-09-14 2002-01-23 김민박,라이문트하이넨 자동차의 도어록 액튜에이터용 원심클러치
JP4865173B2 (ja) * 2001-09-28 2012-02-0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3912137B2 (ja) * 2002-02-26 2007-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KR20040011069A (ko) * 2002-07-27 2004-02-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전자클러치용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KR101089560B1 (ko) * 2004-03-18 2011-12-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클러치리스 압축기의 동력전달장치
JP2006177502A (ja) * 2004-12-24 2006-07-06 Denso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KR101339809B1 (ko) 2007-06-04 2013-12-10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전자클러치의 디스크허브조립체
KR101224116B1 (ko) * 2010-06-16 2013-01-21 이종헌 자동차용 용량 가변형 에어콘 압축기의 안전장치
JP6521717B2 (ja) * 2015-04-23 2019-05-2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及び気体圧縮機
KR102013307B1 (ko) * 2015-05-11 2019-08-26 이래오토모티브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클러치의 허브-아마추어 어셈블리
JP2016223600A (ja) * 2015-06-03 2016-12-28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及び気体圧縮機
US10465755B2 (en) * 2015-07-13 2019-11-05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WO2017170431A1 (ja) * 2016-03-28 2017-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機構
CN106812825B (zh) * 2016-11-28 2019-03-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和离合器从动盘
KR102436354B1 (ko) * 2017-02-27 2022-08-2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102590950B1 (ko) * 2017-06-28 2023-10-19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JP6927140B2 (ja) 2018-05-11 2021-08-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クラッ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6694A2 (en) * 2003-06-10 2004-12-15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Disc and hub assembly for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n a compressor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湿振稳定性分析;张炜等;《机械传动》;20141215(第12期);全文 *
弹簧阻尼隔振器在海上平台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减振上的应用;李洁;《广东化工》;20170815(第15期);全文 *
膜式联轴器对透平压缩机轴系扭振的影响;盛颂恩,江帆;《流体机械》;19940530(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639A (zh) 2021-06-04
JP2022504553A (ja) 2022-01-13
US20210354532A1 (en) 2021-11-18
WO2020085717A1 (ko) 2020-04-30
KR20200045181A (ko) 2020-05-04
DE112019005270B4 (de) 2022-02-24
JP2023178286A (ja) 2023-12-14
KR102571471B1 (ko) 2023-08-29
DE112019005270T5 (de)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0950B1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CN112912639B (zh) 离合器和包括离合器的压缩机
US7213695B2 (e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KR102460908B1 (ko) 전자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US10941818B2 (en) Clutch and compressor comprising same
KR101629427B1 (ko) 전자클러치의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KR102170130B1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20230146894A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JP2016223600A (ja)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及び気体圧縮機
KR100926933B1 (ko) 전자 클러치
US11326814B2 (en) Linear compressor
KR101644320B1 (ko) 전자클러치의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KR20210147695A (ko) 압축기
JP6570313B2 (ja) 気体圧縮機用の電磁クラッチ及び気体圧縮機
KR20200001374A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20220157156A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20230060326A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101463254B1 (ko) 압축기용 동력전달장치
KR20210117573A (ko) 압축기
KR20040106070A (ko) 전자 클러치
JP2001241508A (ja) 電磁クラッチ用カップリング
KR101360130B1 (ko) 전자클러치의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KR20210019806A (ko) 클러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KR20040015862A (ko) 전자클러치용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