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546B -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546B
CN112911546B CN202110139554.XA CN202110139554A CN112911546B CN 112911546 B CN112911546 B CN 112911546B CN 202110139554 A CN202110139554 A CN 202110139554A CN 112911546 B CN112911546 B CN 112911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data
resources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95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546A (zh
Inventor
卢前溪
林晖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07205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153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避免非周期性的业务在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Description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16日,申请号为2019800360845,发明名称为“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1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PCT/CN2018/095961,发明名称为“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PCT/CN2018/096531,发明名称为“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PCT/CN2018/114613,发明名称为“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车联网或称车到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是基于D2D通信的一种侧行链路(Sidelink,SL)传输技术,与传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在车联网中,终端设备可以自主选取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资源或通过侦听方式确定资源。
在LTE系统中,业务是具有周期性的,终端设备可以预测下一个业务到达的时间,因此可以采用预留资源的方式避免其他用户占用这个资源,以达到避免资源冲突的目的。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中携带其预留的资源,且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与终端设备的数据资源是频分的。但是在NR系统中,业务通常不具有周期性。例如,业务可以是随机到达的,或者业务的到达时间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因此,当终端设备的业务不具有周期性时,如何避免资源冲突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在传输非周期业务时避免资源冲突。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可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资源,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多个第一资源中的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其中所述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中的每个第一资源上发送一次所述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的业务不具有周期性时,终端设备通过在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传输资源之前,发送指示该数据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以使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知该终端设备预留了该数据传输资源,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3是LTE系统中控制信道资源与数据信道资源在频域相邻的资源示意图。
图4是LTE系统中控制信道资源与数据信道资源在频域上不相邻的资源示意图。
图5A是资源侦听和选择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资源侦听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信道资源与数据信道资源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信道资源与数据信道资源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等。
图1和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能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等其他网络实体,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D2D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进行D2D通信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D2D链路即侧行链路(Sidelink,SL)直接进行通信。例如图1或者图2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通信。在图1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侧行链路通信,其传输资源是由网络设备分配的;在图2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侧行链路通信,其传输资源是由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不需要网络设备分配传输资源。
D2D通信可以指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V”)通信或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在V2X通信中,X可以泛指任何具有无线接收和发送能力的设备,例如但不限于慢速移动的无线装置,快速移动的车载设备,或是具有无线发射接收能力的网络控制节点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V2X通信的场景,但也可以应用于任意其它D2D通信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车联网中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即传输模式3(mode 3)和传输模式4(mode 4)。模式3(简称为模式3)的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分配的,终端设备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传输模式4(简称为模式4)的终端设备如果具备侦听能力,采用侦听(sensing)和预留(reservation)的方式传输数据,如果不具备侦听能力,则在资源池中随机选取传输资源。具备侦听能力的终端设备在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获取可用的资源集合,终端设备从该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由于车联网系统中的业务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终端设备通常采用半静态传输的方式,即终端设备选取一个传输资源后,就会在多个传输周期中持续的使用该资源,从而降低资源重选以及资源冲突的概率。终端设备会在本次传输的控制信息中携带预留下次传输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其他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该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判断这块资源是否被该终端设备预留和使用,达到降低资源冲突的目的。
在LTE的车联网系统中,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和相应的资源调度信息的传输采用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的方式。具体地,用于传输资源调度信息的资源池与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池有两种配置方式,即频域相邻(adjacent)和非相邻(non-adjacent)的方式。
例如图3所示的频域相邻(adjacent)的情况,用于传输资源调度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与用于传输数据信道的数据信道资源在频域上是相邻的,整个系统带宽以子频带(也简称为子带)为粒度,每个子频带包含多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每个子频带中的第一个PRB和第二个PRB可以用来传输资源调度信息(即控制信道资源在频域上占据子频带中的两个相邻的PRB),其余的PRB为可用的数据信道资源,数据信道资源和控制信道资源的是一一对应的,并且数据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由其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的位置决定。数据信道资源可以占用一个子频带(例如子帧2上示出的终端设备使用的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子频带1),也可以跨过多个子频带(例如子帧4上示出的终端设备使用的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子频带2和子频带3)。当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多个子频带时,数据信道资源在多个子频带内是频域连续的,可以占用其他子频带内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数据信道资源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位于该数据信道资源所在的第一个子频带中的控制信道资源中,例如图3中子帧4中示出的数据信道资源占据了两个相邻的子频带(子频带2和子频带3),其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在这两个子频带中的第一个子频带(子频带2)的控制信道资源内。
例如图4所示的频域非相邻(non-adjacent)的情况,控制信道资源和其对应的数据信道资源在频域上是不相邻的,数据信道资源和控制信道资源是独立配置的。但是数据信道资源的位置和控制信道资源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数据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可由其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的位置决定。数据信道资源可以占用一个子频带(例如子帧2上示出的终端设备使用的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子频带1),也可以占用多个子频带(例如子帧4上示出的终端设备使用的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子频带2和子频带3)。当数据信道资源占用多个子频带时,数据信道在多个子频带内是频域连续的,数据信道对应的资源调度信息位于第一个子频带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中,例如图4的子帧4上示出的数据信道占据了两个相邻的子频带(子频带2和子频带3),其数据信道对应的资源调度信息位于第一个子频带(子频带2)对应的控制信道资源内。
在LTE的车联网系统中,终端设备在进行资源侦听时例如可以执行图5A所示的方法。其中,每个侧行链路进程(sidelink process)中(一个载波可以包括两个进程),当时刻n附近有新的数据包到达时,终端设备需要进行资源选取或者资源重选,终端设备根据对前1s(即1000ms)侦听窗的侦听结果,在时间间隔[n+TA,n+TB]ms中进行资源选取,[n+TA,n+TB]ms这一时间段称为选择窗,其中TA和TB例如可以满足TA≤4、20≤TB≤100。后面所述的前1s都是指针对n时刻而言的前1s。具体的资源选取过程如下,这里以图2中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为例,描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侦听和资源选取的过程。
(0)假设选择窗内的所有资源组成候选资源集合S_A,假设最初的该候选资源集合S_A中的资源数量为A。
(1)如果侦听窗内的某个子帧上没有侦听结果,与该子帧之间按照一定传输周期分布的被预留的另一子帧落在选择窗内,那么选择窗内的该另一子帧上的资源被排除在该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并且,第一终端设备按照某个传输周期为自己预留的传输资源所在的子帧上的资源,也会被排除在该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该传输周期可以是传输周期集合中的元素,该传输周期集合例如可以为{20,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ms。例如图5A所示,如果终端20在侦听窗内资源A上没有侦听结果,并且与该资源A对应的下一个传输周期上的资源是选择窗内的资源A1,那么终端20将资源A1从候选资源集合S_A中排除。
(2)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前1s的侦听窗内,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且该PSCCH所对应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的测量值高于PSSCH-RSRP门限,并且检测到的该PSCCH指示了发送该PSCCH的第二终端设备预留了后续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例如图5A中,第二终端设备预留的时频资源为,与侦听窗内资源B相对应的位于资源B之后100ms、200ms、300ms、……等时域位置的时频资源B1),那么第一终端设备会判断选择窗内被第二终端设备预留的时频资源,与自己在该选择窗内选择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资源(例如图5A中,第一终端设备预留的时频资源为,与侦听窗内资源A相对应的位于资源A之后的时频资源A1)是否重叠(包括全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如果重叠,即发生资源冲突,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将该选择窗内的该时频资源排除在候选资源集合S_A之外。此时,假设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资源数量等于B。
应理解,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为自己选择了用于传输数据的该时频资源,并且在按照时间周期T20分布的多个该时频资源上都需要传输数据,那么此时,如果第二终端设备预留了按照时间周期T30分布的多个该时频资源,且时间周期T20满足T20×M=T30×N,M和N为正整数,那么第一终端设备会将按照时间周期T20分布的多个该时频资源均排除在该候选资源集合之外。
(3)如果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资源数量B小于A×20%,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PSSCH-RSRP门限提高3dB,并且重复步骤(0)至步骤(2),直到B≥A×20%。
本申请实施例中,最终得到的该PSSCH-RSRP门限即为该侧行链路进程所在的载波对应的PSSCH-RSRP门限。
(4)第一终端设备对候选资源集合S_A中剩余的B个资源进行侧行链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idelink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S-RSSI)的测量,并且按照测量结果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信号强度最低的A×20%个的资源移到候选资源集合S_B中。
(5)第一终端设备在候选资源集合S_B中,等概率地选取一个时频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应理解,这里将某个控制信道对应的数据信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称为用于传输该数据信道的一个时频资源(或一个资源块),每个选择窗内的候选资源集合中可以存在多个时频资源用于传输该数据信道。例如图5A中的资源A1和B1均可以称为一个时频资源。
当第一终端设备选取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后,会在后续传输过程的各个传输周期中持续使用该时频资源,共计使用该时频资源C_resel次,其中C_resel为资源重选计数器(Resource Reselection Counter),每传输一次数据,C_resel的值减1,当C_resel的值减至0时,第一终端设备会产生一个位于[0,1]之间的随机数,并与资源保持概率(Probability Resource Keep,ProbResourceKeep)参数进行比较,该参数表示终端设备继续使用该资源的概率,如果该随机数的值大于该参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重选,如果该随机数的值小于该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该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同时重置C_resel的值。
从上面可以看出,由于LTE中的业务是具有周期性的,终端设备可以预测下一个业务到达的时间,因此可以采用预留资源的方式避免其他用户占用这个资源,达到冲突避免的目的。但是在NR系统中,业务通常不具有周期性。例如,业务可以是随机到达的;或者,业务的到达时间可以是一个均值加上一个随机量,例如,业务的平均到达时间是100ms,但是在100ms左右可以有一定偏差,如果随机量是[-20,20]ms,则业务的到达时间可能是在80ms至120ms之间。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当终端设备的业务不具有周期性时,终端设备通过在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资源之前,发送指示该数据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以使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知该终端设备预留了该数据传输资源,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0或终端设备30。如图6所示,该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62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和该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在63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并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对610和620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610可以先于620执行,或者620先于610执行,或者610和620同时执行。
一种情况下,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不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用于发送数据的第一资源与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在时频位置上可以不具有某种特定关系,例如,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可以不在同一个子帧或时隙中,第一资源的起始位置可以不是由其对应的第二资源的位置决定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独立地选择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第一资源时可以不依赖第二资源的位置,同样,终端设备在选择第二资源时,也可以不依赖于第一资源的位置。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第一资源后,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资源的信息,从而检测到该第一指示信息的其他终端设备就可以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已经预留了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数据,从而能够避免资源冲突。
这种情况下,可选地,在6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所述第二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资源。
或者,可选地,在6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是协议预定义或网络配置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的一个时间范围。例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进行资源选取,选取n+k1时刻的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范围[n+p,n+q]内选取第二资源,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参数p或者参数q是协议预定义的或者网络配置的,例如,p=0,q=5。可选的,网络配置的参数q是小于n+k1的整数。这样,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范围[n+p,n+q]内选取第二资源,可以使第一指示信息得到及时发送。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这种情况下,可选地,在6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应理解,该数据资源池中的数据资源与该控制资源池中的控制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数据资源对应一个控制资源,也可以是一个数据资源对应多个控制资源,或者是多个数据资源对应一个控制资源,这里不做任何限定。控制资源池中的每个控制资源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控制资源对应的数据资源。或者说,数据资源池中的每个数据资源可以通过该数据资源对应的控制资源上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来指示。
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该第一资源之后,可以根据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例如,当控制资源池中与第一资源对应的资源为一个时,该第一终端设备选取控制资源池中与该第一资源对应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又例如,当控制资源池中与第一资源对应的资源为多个时,可以在这多个资源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并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资源。又例如,当控制资源池中与第一资源对应的资源为多个时,可以将这多个资源均作为第二资源,即该第二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其中每个资源都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又例如,当控制资源池中与第一资源对应的资源为多个时,可以在这多个资源中任意选取两个时域位置不同的资源,并且将这两个资源均作为第二资源,即该第二资源包括两个资源,其中每个资源都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的该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协议约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并且通过广播信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控制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
该选择窗是该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范围。
该选择窗例如可以参考图5A中所示的选择窗,该选择窗内可以包括数据资源池和控制资源池,该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传输数据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用于传输其PSSCH的资源,该控制资源池用于传输控制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传输其PSCCH的资源。
可选地,该选择窗可以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数据的时延需求、业务传输周期、最大重传次数。
可选地,该第二资源位于该第一资源之前。
也就是说,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时分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PSSCH之前,发送该PSSCH对应的PSCCH,并通过该PSCCH中承载的SCI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用于发送该PSSCH的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指示信息的形式不做任何限定,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承载于SCI中的信息,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前导序列,或者称前导码(preemption)。可选地,当该第一指示信息为前导序列时,不同的前导序列与不同的PSSCH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前导序列,就可以知道第一终端设备预留的用于发送其PSSCH的资源的位置。
可选地,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该资源侦听的结果,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第一资源。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5A所描述的方法,在侦听窗内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在侦听窗内的侦听结果,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确定候选资源集合S_B,从而在候选资源集合S_B中选择用于传输数据的第一资源。
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侦听窗内通过检测PSCCH判断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的哪些资源已经被预留或者占用,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被其他终端预留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选择第一资源的候选资源,可以从这些候选资源中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进一步地,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持续时间内的侦听结果,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
或者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第一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资源侦听的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资源重选。如果确定不进行资源重选,那么就使用该第一资源发送数据。如果确定需要进行资源重选,则使用重新选择的资源发送数据。进一步地,如果所述第一终端确定需要进行资源重选,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选择窗内重新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选择窗内重新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用于发送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新选取的第一资源。
例如图5B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侦听窗内通过检测PSCCH判断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的哪些资源已经被预留或者占用,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选择第一资源的候选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选取时刻n+m1的一个数据资源,并且在时刻n选取时刻n+m2的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该第二资源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或数据到达的时刻。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1之前,会持续进行侦听。第一终端根据这段持续时间内的侦听结果判断是否在时刻n+m1发送数据。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1之前没有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的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数据资源发生冲突,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m1发送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的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资源存在冲突,并且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低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优先级的值越低表示优先级越高),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1不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进行资源重选,重新选择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用来传输数据;如果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高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则第一资源即为该时刻n+m1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m1发送数据。其中,考虑到半双工的限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2需要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2可以不进行资源侦听。也就是说,在时刻n至时刻n+m1的时间内,第一终端设备持续进行资源侦听,但排除该时间内的时刻n+m2
或者,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持续时间内的该资源侦听的结果,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
或者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第一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资源侦听的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资源重选。如果确定不进行资源重选,那么就使用该第一资源发送数据。如果确定需要进行资源重选,则使用重新选择的资源发送数据。
例如图5B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侦听窗内通过检测PSCCH判断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的哪些资源已经被预留或者占用,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选择第一资源的候选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选取时刻n+m1的一个数据资源,并且在时刻n选取时刻n+m2的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该第二资源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进一步的,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即时刻n+m2之前,持续进行侦听。第一终端根据这段持续时间内侦听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在时刻n+m1发送数据。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2之前没有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资源存在冲突,则第一资源即为该时刻n+m1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m2时刻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并且在n+m1时刻发送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资源存在冲突,并且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低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优先级的值越低表示优先级越高),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1不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会进行资源重选,重新选择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用来传输数据;如果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高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则第一资源即为该时刻n+m1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m1发送数据。
或者,可选地,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的该数据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资源作为该第一资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的该第二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其中,可选地,该多个资源的时域位置不同,且每个资源用于传输一次该第一指示信息。
以图7为例,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都在子帧5的子频带3上选择了资源用来传输各自PSSCH,并且,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在子帧1上传输各自的PSCCH。第一终端设备在子帧1的子频带3上发送自己的PSCCH,其中承载第一终端设备的SCI,该SCI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在子帧5的子频带3上选择的用于发送其PSSCH的资源;第二终端设备在子帧1的子频带4发送的自己的PSCCH,其中承载第二终端设备的SCI,该SCI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在子帧5的子频带3上选择的用于发送其PSSCH的资源。如果考虑半双工的影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就互相收不到对方发送的PSCCH,因此,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达到避免资源冲突的目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资源池中的多个资源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来指示自己预留的用于传输PSSCH的资源。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子帧1上发送自己的PSCCH之后,还可以在子帧2上发送一次该PSCCH,两次发送的该PSCCH中承载的SCI中均包括用于指示其PSSCH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在子帧1上发送PSCCH之后,还可以在子帧3上发送一次该PSCCH,两次发送的该PSCCH中承载的SCI中均包括用于指示其PSSCH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
尽管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子帧1上无法检测到对方发送的PSCCH,但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子帧3的子频带1上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子帧2的子频带2上检测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知道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五子帧上预留了和自己相同的资源用来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PSSCH;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五子帧上预留了和自己相同的资源用来传输第一终端设备的PSSCH。因此,当发生资源冲突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是可以提前获知该情况,并执行相应操作以避免该冲突。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知道发生资源冲突后,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述方法避免该冲突。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若该第一资源与该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第一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这里,该第一资源与该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可以包括,该第一资源与该第四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SCCH中携带的优先级信息,比较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业务的优先级,传输高优先级业务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其预留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而传输低优先级业务的终端设备放弃该资源。
或者,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资源和该第三资源在时域上的先后顺序,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例如,先发送PSCCH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其预留的资源,后发送PSCCH的终端设备放弃该资源。如果第二资源在时域上位于第三资源之前,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自己的PSSCH,而第二终端设备放弃该第四资源;如果第三资源在时域上位于第二资源之前,那么第二终端设备在第四资源上发送自己的PSSCH,而第一终端设备放弃该第一资源。
这里应注意,为了防止图7所示的两个终端设备之间互相收不到对方发送的PSCCH的情况,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多次PSCCH用来调度相同的PSSCH资源时,多次发送PSCCH所使用的资源之间在时域上可以具有特定图样。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如果仅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一次PSCCH,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次检测到PSCCH的资源位置,以及该特定图样,确定出第二终端设备其他几次发送PSCCH所使用的资源位置,从而根据这些资源位置与自己发送PSCCH所使用的资源位置进行比较,判断谁最先发送的PSCCH,以便选择或放弃发生冲突的资源。
或者,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资源和该第四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例如,第一资源和第四资源冲突时,如果第一资源大于第四资源,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资源发送其PSSCH,而第二终端设备放弃该第四资源;如果第一资源小于第四资源,那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四资源发送其PSSCH,而第一终端设备放弃该第一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一资源与第四资源所占的频域大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也可以对该第一资源与第四资源所占的时域大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或者,还可以对该第一资源与第四资源所占的时频大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或者,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还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或者根据其他用于传输PSSCH的信息,判断是否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上述方法可以用于非周期业务的传输,对于非周期业务的传输,终端设备为待传输数据选择了第一资源后,不再预留其他资源。该第一指示信息仅指示该第一资源的位置,不再指示其他PSSCH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数据传输的一些时间需求例如时延需求或到达时间等,进行资源选取。下面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于该时间需求进行资源选取的方法。应理解,下面所描述的资源选取的方法可以用于上面所描述的非周期性业务的传输,也可以用于周期性业务的传输。可选地,传输非周期性业务的资源池与传输周期性业务的资源池是正交的。
可选地,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是根据协议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数据的第二参数确定,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数据的时延需求、业务传输周期、最大重传次数。例如,所述第二时间范围为[n+s,n+t],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s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用于选取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的最大时延确定的,t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确定的,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在时间范围[n+s,n+t]内选取第一资源,在时间范围[n,n+s-1]内选取第二资源。
可选地,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
其中,时刻n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高层的请求上报可用资源集合(例如图5A中所描述的候选资源集合S_B)以选择资源用于传输PSSCH的时刻。
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的时延需求T3=100ms,且T1=0,T2=T3=10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n+10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第一资源。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的时延需求T3=20ms,且T1=0,T2=T3=2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在[n,n+2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该第一资源。
又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的时延需求T3=100ms,且T1=10ms,T2=80ms<T3,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10,n+8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第一资源。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的时延需求T3=60ms,且T1=10ms,T2=T3=6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在[n+10,n+6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该第一资源。
这里,对[n+T1,n+T2]ms的选择窗中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不作任何限定。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不同时,[n+T1,n+T2]ms内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也可以不同。
存在一种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如果在[n+T1,n+T2]ms内选择或预留了一个资源作为传输数据的第一资源,但是在第一资源的时间位置之前到达了多个数据时,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传输其中的一个数据,并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传输其他数据。该第一资源可以按照一定周期被第一终端设备预留以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而单次传输的数据所使用的传输资源仅仅用来传输这次到达的数据,而不进行周期性的预留。其中,单次传输所采用的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通过侦听或者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的。
可选地,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4至时刻n+T5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
其中,时刻n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4≥0,T4≤T5≤T6,T6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高层的请求上报可用资源集合(例如图5A中所描述的候选资源集合S_B)以选择资源用于传输PSSCH的时刻。
这里,对[n+T4,n+T5]ms的选择窗中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不作任何限定。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不同时,[n+T4,n+T5]ms内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业务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6=60ms,业务的平均到达时间是100ms,到达时间可以在[-40,40]ms范围内变化。假设T4=0,T5=T6=6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n+6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第一资源,从而能够满足业务的传输需求。
但是,如果终端设备在[n,n+6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了第一资源,并且按照60ms的周期进行了预留,即预留了n+120ms、n+180ms等的时间位置,而业务到达的时间是n+80ms,那么该业务只能在n+120ms的时间位置进行传输。如果该业务的时延需求小于120ms-80ms=40ms,在n+120ms的时间位置上传输时无法满足其时延需求。
这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发送该业务,例如,可以在选择窗内基于侦听结果或者随机选择一个资源用来传输该业务且对传输该业务的资源不进行周期性的预留。
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例如,在610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选择窗内的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候选资源。该多个候选资源中包括该第一资源。并且,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此时,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多个候选资源。
可选地,该多个候选资源占用的频域大小相同,和/或该多个候选资源占用的时域大小相同。并且,可选地,该多个候选资源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hannel Busy Ratio,CBR)或者信道使用率(Channel Ratio,CR)确定相邻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多个候选资源的数量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
该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预留了多个候选资源,且这多个候选资源中的相邻的候选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无论在哪个时刻到达,均存在资源能够用于传输该数据且满足该数据的时延要求。
由于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这多个候选资源,其他终端设备检测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就能够获知第一终端设备可能会在该多个候选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上进行传输,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资源冲突。
进一步地,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该多个候选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
应理解,T7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9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大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优选地,T7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9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高层的请求上报可用资源集合(例如图5A中所描述的候选资源集合S_B)以选择资源用于传输PSSCH的时刻。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业务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为T7=60ms,最大到达时间间隔为T9=140ms,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为20ms。假设T8=T9=14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60,n+14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多个候选资源,且其中相邻的候选资源之间在时域上相隔20ms,例如选择的多个候选资源的起始位置可以包括n+60ms、n+80ms、n+100ms、n+120ms和n+140ms。这样,当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在[n+60,n+140]ms内的任一时刻到达时,均存在满足时延需求的资源用来传输该业务。例如,业务到达的时间是n+90ms,那么则可以在n+100ms的资源上传输该业务。
对于非周期性传输的数据,每次传输的数据并非是固定的,例如,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可以是不同的。可选地,当第一终端设备在610中选择的该第一资源无法承载待传输数据(例如第一资源仅能够传输100bit的数据,但待传输数据包括1000bit)时,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发送该待传输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传输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并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传输剩余数据。该第一资源可以按照一定周期被第一终端设备预留以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而单次传输的数据所使用的传输资源仅仅用来传输这次到达的数据,而不进行周期性的预留。其中,单次传输所采用的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通过侦听或者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的。
通过上面描述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在传输数据时,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的各种时间需求,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0或终端设备30。如图9所示,该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该多个第一资源可用于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92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该多个第一资源和该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该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可以为承载于SCI中的信息。
在93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并在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其中该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中的每个第一资源上发送一次该数据。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可用于传输数据的多个第一资源,并在这多个第一资源中的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中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会在该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中的每个第一资源上发送一次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对910和920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910可以先于920执行,或者920先于910执行,或者910和920同时执行。
一种情况下,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不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这多个第一资源与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在时频位置上可以不具有某种特定关系。例如,第一资源中的起始位置可以不是由其对应的第二资源的位置决定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独立地选择第二资源和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第一资源时并可以不依赖第二资源的位置,同样,终端设备在选择第二资源时,也可以不依赖于第一资源的位置。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后,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的信息,从而检测到该第一指示信息的其他终端设备就可以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已经预留了该多个第一资源,从而能够避免资源冲突。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分别在多个第一资源上发送多次该数据,因此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避免了半双工的影响,另外,尤其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即使在所选择的多个第一资源中的部分第一资源上发生资源冲突,也可以在另外一部分没有发生资源冲突的第一资源上传输该数据。
可选地,该多个第一资源占用的频域大小相同,和/或该多个第一资源占用的时域大小相同。该多个第一资源的数量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
这种情况下,可选地,在9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所述第二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资源。
或者,可选地,在9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是协议预定义或网络配置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是在所述第一资源所在的时刻之前的一个时间范围。例如图5B所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进行资源选取,选取n+k1时刻的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范围[n+p,n+q]内选取第二资源,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参数p或者参数q是协议预定义或者网络配置的,例如,p=0,q=5。可选的,网络配置的参数q是小于n+k1的整数。这样,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范围[n+p,n+q]内选取第二资源,可以使第一指示信息得到及时发送。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这种情况下,可选地,在920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的多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应理解,该数据资源池中的数据资源与该控制资源池中的控制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数据资源对应一个控制资源,也可以是一个数据资源对应多个控制资源,或者是多个数据资源对应一个控制资源,这里不做任何限定。
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之后,可以根据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例如,可以在与多个第一资源分别对应的多个控制资源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并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又例如,可以将与多个第一资源分别对应的多个控制资源均作为第二资源,即该第二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其中每个资源都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又例如,可以将与某个特定的第一资源对应的控制资源作为该第二资源,并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
可选地,在与多个第一资源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资源中,每个第二资源上发送的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均用于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或者,在每个第二资源上发送的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中与该每个第二资源对应的第一资源,也就是说,多个第二资源中每个第二资源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仅指示自己对应的第一资源。
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的该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协议约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并且通过广播信息、RRC信令或控制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
该选择窗是该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之后的一个时间范围。
该选择窗例如可以参考图5A中所示的选择窗,该选择窗内可以包括数据资源池和控制资源池,该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传输数据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用于传输其PSSCH的资源,该控制资源池用于传输控制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传输其PSCCH的资源。
可选地,该选择窗可以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数据的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数据的时延需求、业务传输周期、最大重传次数。
可选地,该第二资源位于该多个第一资源之前。也就是说,该多个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时分的。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该资源侦听的结果,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图5A所描述的方法,在侦听窗内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在侦听窗内的侦听结果,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确定候选资源集合S_B,从而在候选资源集合S_B中选择可以用来传输数据的多个该第一资源。
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侦听窗内通过检测PSCCH判断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的哪些资源已经被预留或者占用,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被其他终端预留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选择第一资源的候选资源,可以从这些候选资源中选取一个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持续时间内的侦听结果,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
或者说,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持续进行资源侦听,并根据资源侦听的结果,在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该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例如图5B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侦听窗内通过检测PSCCH判断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的哪些资源已经被预留或者占用,数据资源池中没有被其他终端设备预留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选择第一资源的候选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选取多个第一资源,其中,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某个第一资源的起始位置在时刻n+m1,并且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选取时刻n+m2的一个资源作为第二资源,该第二资源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进一步的,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即时刻n+m2之前,持续进行侦听。以该时刻n+m1的第一资源为例,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这段持续时间内侦听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在时刻n+m1发送数据。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2之前没有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的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第一资源存在冲突,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m2时刻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并且在n+m1时刻发送数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选择的数据资源和该时刻n+m1的第一资源存在冲突,并且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低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优先级的值越低表示优先级越高),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m1不发送数据,而是可以在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其他被选择的第一资源上发送数据;如果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高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的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m1的第一资源上发送数据。也就是说,在时刻n选择的该多个第一资源中,根据时刻n+m2前进行的资源侦听而确定没有发生资源冲突的资源可以用来传输数据,而发生资源冲突的资源需要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和/或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资源冲突的其他终端设备的数据优先级确定是否用来传输数据。
或者,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的该数据资源池中随机选择多个资源作为该多个第一资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半双工的影响,用于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的该第二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其中,可选地,该多个资源的时域位置不同,且每个资源用于传输一次该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知道发生资源冲突后,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述方法避免该冲突。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四资源,在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确定进行数据传输的至少部分第一资源。
其中,可选地,该至少部分第一资源包括:未与该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的第一资源;和/或,与该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但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资源。
这里,第一资源与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可以包括:第一资源与第四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
可选地,该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该第二资源在时域上位于该第三资源之前;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的索引,大于或小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MCS的索引;该第一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大于该第四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口中选择的多个第一资源中,其中有一部分第一资源和第四资源发生冲突了,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不在与第四资源发生冲突的这些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信息、或者根据该第二资源和该第三资源在时域上的先后顺序、或者根据该第一资源和该第四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或者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MCS、或者根据其他用于传输PSSCH的信息,判断是否在与第四资源发生冲突的这些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而对于没有与第四资源发生冲突的那些第一资源,终端设备可正常在这些第一资源上发送该数据。
上面描述的方法可以用于非周期业务的传输,对于非周期业务的传输,终端设备为待传输数据选择了第一资源后,不再预留其他资源。该第一指示信息仅指示该多个第一资源的位置,不再指示其他PSSCH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数据传输的一些时间需求例如时延需求或到达时间等,进行资源选取。下面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于该时间需求进行资源选取的方法。应理解,下面所描述的资源选取的方法可以用于上面所描述的非周期性业务的传输,也可以用于周期性业务的传输。可选地,传输非周期性业务的资源池与传输周期性业务的资源池是正交的。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是根据协议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数据的第二参数确定,其中,所述第二参数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数据的时延需求、业务传输周期、最大重传次数。例如,所述第二时间范围为[n+s,n+t],其中,n是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s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用于选取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的最大时延确定的,t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时延需求确定的,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在时间范围[n+s,n+t]内选取多个第一资源,在时间范围[n,n+s-1]内选取第二资源。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数据的时延需求T3=100ms,且T1=0,T2=T3=10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n+10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
这里,对[n+T1,n+T2]ms的选择窗中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不作任何限定。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不同时,[n+T1,n+T2]ms内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也可以不同。
存在一种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在[n+T1,n+T2]ms内选择或预留了多个第一资源,并确定在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至少部分资源上传输数据。但是,如果在多个第一资源的时间位置之前到达了多个数据,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上传输其中的一个数据,其中每个资源上传输一次该数据,而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传输剩余的其他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中所选择的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每个第一资源可以按照一定周期被第一终端设备预留以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而单次传输的数据所使用的传输资源仅仅用来传输这次到达的数据,而不进行周期性的预留。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4至时刻n+T5内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4≥0,T4≤T5≤T6,T6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这里,对[n+T4,n+T5]ms的选择窗中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不作任何限定。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不同时,[n+T4,n+T5]ms内包括的子帧数目和大小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业务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6=60ms,假设T4=0,T5=T6=60ms,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n+60]ms的时间范围内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从而能够满足业务的传输需求。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该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且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T7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9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大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
由于在这多个第一资源中,相邻的第一资源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无论在哪个时刻到达,均存在第一资源能够用于传输该数据且满足该数据的时延要求。
可选地,在910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选择窗内的该数据资源池中选择K组候选资源,该多个第一资源为所述K组候选资源中的一组候选资源,其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组候选资源中的第一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组候选资源,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该K组候选资源中每组候选资源占用的频域大小相同和/或时域大小相同。例如,第i组候选资源中的第j个第一资源,与第i组候选资源中的第j个第一资源占用的频域大小和/或时域大小相同,其中0≤i≤K-1,j≥1且j小于或等于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选择的该多个第一资源的数量。
并且,可选地,该K组候选资源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组候选资源中的第一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是第一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BR或CR来确定。K的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是第一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
由于终端设备预留了K组候选资源,且在时域上相邻的两组候选资源中的第一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那么,终端设备的数据无论在哪个时刻到达,均存在一组候选资源,其中包括能够用于传输该数据且满足该数据的时延要求的第一资源。
进一步地,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该K组候选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
应理解,T7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9例如可以等于或者大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优选地,T7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T9等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
还应理解,上面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高层的请求上报可用资源集合(例如图5A中所描述的候选资源集合S_B)以选择资源用于传输PSSCH的时刻。
对于非周期性传输的数据,每次传输的数据并非是固定的,例如,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可以是不同的。可选地,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910中选择的该多个第一资源中的各第一资源均无法承载待传输数据(例每个第一资源仅能够传输100bit的数据,但待传输数据包括1000bit)时,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发送该待传输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多个第一资源发送该待传输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并通过单次传输的方式传输剩余数据。该多个第一资源可以按照一定周期被第一终端设备预留以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而单次传输的数据所使用的传输资源仅仅用来传输这次到达的数据,而不进行周期性的预留。其中,单次传输所采用的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在该数据资源池中通过侦听或者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的。
与图9相关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和示例,可以参考与图9相关的各个实现方式中的具体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进行资源选取、进行PSCCH和PSSCH的传输等,均是以子帧或毫秒为时间单位进行描述的,但并不限于此,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其他时间单位例如时隙等,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1000包括资源选择单元1010和收发单元1020。其中:
资源选择单元1010,用于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还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收发单元1020,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因此,当终端设备的业务不具有周期性时,终端设备通过在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传输资源之前,发送指示该数据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以使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知该终端设备预留了该数据传输资源,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
可选地,所述第二资源位于所述第一资源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中,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前导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侦听单元,所述侦听单元用于:进行资源侦听;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侦听的结果,在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侦听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或者,在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资源作为所述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可选地,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二资源包括多个资源,所述多个资源的时域位置不同,其中每个资源用于传输一次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或者,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和所述第三资源在时域上的先后顺序,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或者,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四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4至时刻n+T5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4≥0,T4≤T5≤T6,T6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候选资源,所述多个候选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其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候选资源。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0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所述多个候选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T9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
可选地,T7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600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1100包括资源选择单元1110和收发单元1120。其中:
资源选择单元1110,用于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第一资源,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可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还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资源,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收发单元1120,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多个第一资源中的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其中所述至少部分第一资源中的每个第一资源上发送一次所述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在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传输资源之前,发送指示该数据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以使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知该终端设备预留了该数据传输资源。由于终端设备分别在多个资源上发送多次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避免了半双工的影响,另外,尤其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数据传输时发生的资源冲突,即使在所选择的多个资源中的部分资源上发生资源冲突,也可以在另外一部分没有发生资源冲突的资源上传输该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资源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资源之前。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SCI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侦听单元,所述侦听单元用于:进行资源侦听;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侦听的结果,在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侦听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随机选择多个资源作为所述多个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控制资源池中随机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可选地,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对应的多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二资源包括多个资源,所述多个资源的时域位置不同,其中每个资源用于传输一次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112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多个第一资源中确定所述至少部分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第一资源包括:未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的第一资源;和/或,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但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资源。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上位于所述第三资源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的索引,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MCS的索引;所述第一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大于所述第四资源占用的资源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4至时刻n+T5内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4≥0,T4≤T5≤T6,T6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T9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且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K组候选资源,所述多个第一资源为所述K组候选资源中的一组候选资源,其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组候选资源中的第一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组候选资源,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资源选择单元1110具体用于:在时刻n+T7至时刻n+T8内选择所述K组候选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7≥0,T7≤T8≤T9,T9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大到达时间间隔。
可选地,T7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最小到达时间间隔。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200示意性结构图。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10,处理器12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20。其中,处理器1210可以从存储器12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2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2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10中。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230,处理器12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2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2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2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3所示的芯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3所示,芯片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2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1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3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33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3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3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34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3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
若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中,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前导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侦听的结果,在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资源侦听,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4、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2、4、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候选资源,所述多个候选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其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资源选择单元,用于在选择窗内的数据资源池中选择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资源选择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控制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位置不同;
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第四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中,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前导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侦听单元,所述侦听单元用于:进行资源侦听;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侦听的结果,在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所述第一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侦听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前进行资源侦听。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资源池中的资源与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资源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控制资源池中的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资源中,选择所述第二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发生资源冲突,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与所述第四资源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判断是否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13、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在时刻n+T1至时刻n+T2内选择所述第一资源,其中,时刻n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到达的时刻,或者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开始进行资源选取的时刻,T1≥0,T1≤T2≤T3,T3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13、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选择窗内的所述数据资源池中选择多个候选资源,所述多个候选资源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其中,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候选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时延需求。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39554.XA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2911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8/095961 2018-07-17
CN2018095961 2018-07-17
PCT/CN2018/096531 WO2020014985A1 (zh) 2018-07-17 2018-07-20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PCT/CN2018/096531 2018-07-20
PCT/CN2018/114613 WO2020015256A1 (zh) 2018-07-17 2018-11-08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PCT/CN2018/114613 2018-11-08
PCT/CN2019/072052 WO2020015345A1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980036084.5A CN112262601A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6084.5A Division CN112262601A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546A CN112911546A (zh) 2021-06-04
CN112911546B true CN112911546B (zh) 2022-10-25

Family

ID=6916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9554.XA Active CN112911546B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980036084.5A Pending CN112262601A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6084.5A Pending CN112262601A (zh) 2018-07-17 2019-01-16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2729B2 (zh)
EP (1) EP3806558A4 (zh)
JP (1) JP7357667B2 (zh)
KR (1) KR102536316B1 (zh)
CN (2) CN112911546B (zh)
AU (1) AU2019303436A1 (zh)
BR (1) BR112021000566A2 (zh)
CA (1) CA3106043A1 (zh)
MX (1) MX2021000540A (zh)
TW (1) TW202007196A (zh)
WO (2) WO20200149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15981B2 (en) * 2017-07-25 2021-09-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based on anchor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85885B (zh) * 2018-12-29 2023-08-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模式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835476B (zh) * 2019-04-22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1988850B (zh) * 2019-05-23 2021-11-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220140809A (ko) * 2020-02-13 2022-10-18 오피노 엘엘씨 리소스 검색 절차
CN113347592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V2x通信中资源分配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498170A (zh) * 2020-03-19 2021-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13747392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463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结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85620B (zh) * 2020-06-29 2023-01-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信道部分侦听方法、终端设备
CN113993220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92146A4 (en) * 2020-10-30 2024-0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SOURCE COLLISION IN NR V2X
US11706764B2 (en) 2020-11-25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election with sidelink receiver sensing
CN116508381A (zh) * 2020-11-25 2023-07-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发射机感测的资源选择
CN116472763A (zh) * 2021-01-04 2023-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US11729776B2 (en) 2021-01-14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control messages
US11871418B2 (en) * 2021-01-14 2024-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conflict resolution for overlapp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s
CN115173973A (zh) * 2021-04-01 2022-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资源推荐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52218A1 (zh) * 2021-06-04 2022-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取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79247A1 (zh) * 2021-07-05 2023-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重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6470A (zh) * 2021-07-26 2023-02-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52926B (zh) * 2021-09-09 2024-01-23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65328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965A (zh) * 2016-07-26 2018-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36062A (zh) * 2015-07-06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d2d通信的设备与方法
CN10788915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8916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令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986B (zh) 2014-01-16 2019-0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0582553B2 (en) * 2015-06-29 2020-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2D signals using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20170006586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resource po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925852A (zh) 2015-08-13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6470492B (zh) * 2015-08-14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占用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550317B (zh) * 2015-09-21 2019-11-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dmo下的单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708908B2 (en) * 2015-09-24 2020-07-0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justment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WO2017077976A1 (ja) * 2015-11-05 2017-05-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
CN106793092B (zh) * 2015-11-19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8476390B (zh) * 2016-01-22 2020-12-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到一切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冲突检测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69835A1 (ja) 2016-03-31 2017-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13891288B (zh) * 2016-04-11 2023-07-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终端的通信方法
EP3462792B1 (en) * 2016-08-11 2023-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11576015B2 (en) * 2017-01-23 2023-0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by terminal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method
CN115460697A (zh) * 2017-03-23 2022-12-09 苹果公司 用于传输侧链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574694A4 (en) * 2017-03-24 2021-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SELECTION PROCEDURE IN A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FOR IT
US11483800B2 (en) * 2017-08-10 2022-10-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1213424B (zh) * 2017-10-13 2023-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侧链路消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062A (zh) * 2015-07-06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辅助d2d通信的设备与方法
CN107659965A (zh) * 2016-07-26 2018-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8915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8916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令和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57667B2 (ja) 2023-10-06
EP3806558A4 (en) 2021-08-11
BR112021000566A2 (pt) 2021-04-06
US20210136744A1 (en) 2021-05-06
JP2021530901A (ja) 2021-11-11
US11582729B2 (en) 2023-02-14
EP3806558A1 (en) 2021-04-14
TW202007196A (zh) 2020-02-01
AU2019303436A1 (en) 2021-01-28
WO2020015256A1 (zh) 2020-01-23
CA3106043A1 (en) 2020-01-23
CN112911546A (zh) 2021-06-04
WO2020014985A1 (zh) 2020-01-23
KR20210021030A (ko) 2021-02-24
KR102536316B1 (ko) 2023-05-26
MX2021000540A (es) 2021-03-29
CN112262601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546B (zh)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565405B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1502742A5 (zh)
CN110731117B (zh) 侧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91143A1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43444B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277974B (zh) 载波选取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742598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3519177A (zh)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0741708B (zh) D2d通信中载波选取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015345A1 (zh)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17033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JPWO2019214301A5 (zh)
CN116889013A (zh) 边链路资源的重选方法及装置
CN10979272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460050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