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220A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220A
CN113993220A CN202010942994.4A CN202010942994A CN113993220A CN 113993220 A CN113993220 A CN 113993220A CN 202010942994 A CN202010942994 A CN 202010942994A CN 113993220 A CN113993220 A CN 113993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priority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s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29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072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0223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3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每个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然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这样,能避免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一个资源被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了多次所带来了开销。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传输数据的场景中,设备与设备传输数据所需的资源可以由网络设备调度,或者也可以是发送数据的设备感知资源。
现有技术中,作为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可以为发送数据的发送端推荐资源,发送端可以在接收端推荐的资源中结合发送端的干扰确定发送数据的资源。具体地,接收端可以在某个资源上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号并获取该信号的信号强度值,该信号用于预约至少一个资源,且该信号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所预约传输的优先级。接收端需要结合发送端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以及被其他终端设备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确定信号强度门限值,接收端根据该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以及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预约的至少一个资源是否可用,从而接收端将可用的推荐资源推荐给发送端。由于接收端并不知道发送端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则接收端会假定发送端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接收端可以基于这种假定分别向发送端推荐两组资源。由于发送端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越高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有比较多的资源容易满足要求,接收端可以推荐的资源较多。发送端要发送的数据优先级越低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低,有比较少的资源满足要求,接收端推荐的资源就越少。因此,某些资源上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值既满足较低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也会满足较高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因此这些资源会被接收端向发送端推荐了多次,从而使得资源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可以降低资源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可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的。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每个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然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每个资源支持的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以及要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传输第一数据的第一资源,并且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确定的第一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数据。这样,能避免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一个资源被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了多次所带来了开销。
可选地,第一资源集合是选择窗口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资源组成的集合。
可选地,第二资源集合是第一资源集合的子集或者真子集。
可选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包括的优先级是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换句话说,优先级范围所包括的优先级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优先级且任一相邻两个优先级之间不存在其他的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资源确定的第三资源上发送的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在上述方案中,若一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指示信息需要指示多次该最低优先级所带来的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和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结合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以及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资源考虑了第一终端设备周围的干扰,有利于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资源时考虑了第一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上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是第二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门限值组成的集合。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上述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是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第二优先级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门限值组成的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每个优先级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所述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和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上的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大于第一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第三优先级,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最接近第一信号强度值且比第一信号强度值大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将该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的第三优先级确定为第二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这样,第二资源上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第三优先级以及比该第三优先级高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除了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之外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于第一资源集合中剩余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这样,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资源时,优先级范围大,优先级范围包括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的可能性越大,这样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被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利于增加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选择的资源的数量,从而有利于第二终端设备选择传输第一数据的第一资源,有助于传输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第三资源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指示信息提供了可能。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也可以是预设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以及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时隙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的第一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以及第三资源包括的时隙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第一数量,例如,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越多和/或时隙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越多,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第一数量越大;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越少和/或时隙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越少,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第一数量越小。这样,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还需要额外的指示第一数量所带来的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第一数量的资源,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过多过少的资源,从而是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资源数量满足第二终端设备的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不满足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增大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增大后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增大后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确定更多的资源,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不满足第一数量,则第一终端设备增大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增大后的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满足第一数量的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满足第二终端设备需求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等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不满足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数量或者第一终端设备自身确定的第一数量,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来多少资源就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多少资源,这样,能够避免第一终端设备为了确定满足第一数量的资源而导致确定出来的资源上的干扰大,不利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确定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和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每个优先级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所述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上的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大于第一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第三优先级,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除了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之外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三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以及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时隙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的第一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数优先级范围之前,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不满足所述第一数量,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增大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增大后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增大后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等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三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第一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例如,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的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收发器。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第二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例如,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的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收发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六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该计算机可以为通信装置。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该计算机可以为通信装置。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信装置。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感知窗口与选择窗口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传输数据的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另一格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又一格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又一格式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仅为了区分,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1是设备间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都可以与网络设备110进行通信,例如图1中,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1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21发送数据给网络设备110的链路称为上行链路(uplink),而终端设备121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数据的链路称为下行链路(downlink)。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之间传输数据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例如,终端设备121可以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数据给终端设备122,终端设备122可以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数据给终端设备121。侧行链路一般用于车辆对其他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等可以在设备间进行直联通信的场景。V2X通信可以看成是D2D通信的一种特殊情形。
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针对V2X业务特性及新的业务需求,可以支持更低延迟、更高可靠性的V2X通信。V2X是实现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V2X可以包括车到互联网(vehicle tonetwork,V2N)、车到车(vehicle to-vehicle,V2V)、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infrastructure,V2I)、车到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等。V2N通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联网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使车辆通过移动网络,连接到云服务器,使用云服务器提供的导航、娱乐、防盗等应用功能。V2V通信可以用于车辆间信息交互和提醒,最典型的应用是用于车辆间防碰撞安全系统。通过V2I通信,车辆可以与道路甚至其他基础设施,例如交通灯、路障等通信,获取交通灯信号时序等道路管理信息。V2P通信可以用于对道路上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的安全警告。
终端设备121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作限定。
在移动通信系统100中,终端设备121或终端设备122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可以是: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家庭基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NR系统中的gNB,或者,还可以是构成基站的组件或一部分设备,如汇聚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等。
该移动通信系统100中的终端设备121或终端设备122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还可以是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无人驾驶(self driving)、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智能电网(smart grid)、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智慧城市(smartcity)以及智慧家庭(smart home)等场景中的无线终端。本申请中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应用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应理解,图1中仅为便于理解,示意性地示出了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网络设备110,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可以更多数量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以V2X系统中的侧行链路(sidelink,SL)传输为例。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资源可以是基于网络设备调度的,或者,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22或者终端设备121自动感知的(sensing)的。
LTE Rel-14 V2X提出了感知机制。如图2所示,在确定传输需求的时刻n,终端设备121可以根据时刻n确定感知窗口(sensing window)和选择窗口(selection window)。感知窗口与选择窗口之间的间隔是固定的几个值。对于周期性传输的业务,终端设备121在感知窗口能够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终端设备12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值预约选择窗口(selection window)中的资源。感知窗口中的某些资源上可能有信号传输有些资源上可能没有信号传输,若终端设备121在某资源上没有检测到任何信号,则表示选择窗口中与该资源对应的资源没有被其他的终端设备预约,该资源可用;若终端设备121在某些资源上检测到信号,终端设备121获取检测到的这些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终端设备121可以根据这些信号强度值确定选择窗口中对应资源的干扰情况,如果干扰太大,则表示选择窗口中的资源不可用,如果干扰较小,则表示选择窗口中的资源可用。终端设备121可以根据资源的干扰情况确定向终端设备122传输数据的资源。
在Rel-17 V2X中,终端设备121与终端设备122可以进行信息交互,终端设备122可以感知资源,终端设备122感知到的资源并不是终端设备122使用,而是将感知到的资源推荐给终端设备121,终端设备121结合自身的干扰在终端设备122推荐的资源中确定传输数据的资源,这样,可以保证终端设备121确定的资源既考虑了终端设备121的干扰也考虑了终端设备122的干扰。由于业务是有周期的,例如,终端设备121可以根据周期确定选择窗口中与感知窗口子帧1对应的资源上大概率也会有这个业务。同时,终端设备121推测这个业务的信号强度与感知窗口子帧1对应的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的一致。具体地,终端设备121在感知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在感知窗口中子帧1对应的资源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获取该信号的信号强度值,该信号用于预约选择窗口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换而言之,感知窗口中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与选择窗口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对应,并且该信号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预约传输的优先级。终端设备121结合其他终端设备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以及信号的信号强度值确定选择窗口中与感知窗口中子帧1对应的资源所对应资源是否会被推荐给终端设备122。如表1所示,表1的pi表示一个资源上被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表1中的pj表示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优先级,若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优先级为2,一个资源上被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所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为优先级3,则终端设备121确定信号强度门限值为C2,其中,表1示出的中优先级1是最高优先级,优先级8是最低优先级。终端设备121根据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与信号强度门限值C2进行比较,若信号强度值比信号强度门限值C2低,则终端设备121可以向终端设备122推荐该资源。由于优先级越高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从而选择窗口中有比较多的资源容易满足要求,终端设备121可以推荐的资源越多。优先级越低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低,从而选择窗口中有比较少的资源容易满足要求,终端设备121推荐的资源就越少。因此,表1中信号强度门限值的一列中从下到上依次递增,如表1中从大到小为A1、A2、A3、A4、A5、A6。
表1
Figure BDA0002674285670000101
终端设备121需要向终端设备122传输数据时,由于终端设备122为数据接收端,因此终端设备122并不知道终端设备121所传输数据的优先级。终端设备122在确定推荐资源时,只能先假设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所传输数据的优先级,再确定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从而确定推荐资源。假设数据的优先级一共有如表1所示的8个等级,优先关系是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3>优先级4>优先级5>优先级6>优先级7>优先级8。若终端设备122假定的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优先级较低,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低,终端设备122会向终端设备121推荐较少的资源。若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的实际优先级比终端设备122假设的优先级高,这样,会导致终端设备122向终端设备121推荐的可选的资源较少,无法满足传输性能。若终端设备122假设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优先级较高,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终端设备122会向终端设备121推荐较多的资源。若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实际优先级比终端设备122假设的优先级低,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的数据实际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比终端设备122假设的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低,这样,会导致终端设备121无法在终端设备122推荐的资源中确定哪些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是满足数据实际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从而导致终端设备121无法选择资源传输数据。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终端设备122可以分别假设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数据的优先级较高和较低分别推荐两组资源。比如,资源1的信号强度低于一个低优先级的信号强度门限,即符合该优先级对应的传输要求,同时,由于高优先级的门限比低优先级的门限值高,所以资源1的信号强度也低于该高优先级的门限,从而造成资源1既出现在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中,也出现在高优先级对应的资源中,导致传输辅助信息时浪费资源。
如上文所述,优先级越高,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符合推荐条件的资源也就越多。换而言之,如果一个资源符合低优先级的推荐条件,也就一定符合高优先级的推荐条件,则该资源会被终端设备122推荐了两次。例如,终端设备122可以假设终端设备121向终端设备122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为优先级1和优先级8,这样,终端设备122可以确定优先级1所对应推荐资源和优先级8所对应的推荐资源。例如,参考表2,当资源1、资源2和资源3符合优先级8的推荐要求时,也会符合优先级高于优先级8的优先级1的推荐要求。此时,如果分别按照优先级1和优先级8推荐资源,会存在重复推荐的问题。例如,资源1、资源2和资源3会分别推荐2次,即,一共有4个资源,却推荐了7次。这样,终端设备122推荐资源所使用的资源开销较大。
表2
优先级1 资源1、资源2、资源3、资源4
优先级8 资源1、资源2、资源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推荐资源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每个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然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来指示每个资源所支持的优先级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相同资源被重复推荐的问题,节省了推荐资源所需要的资源。
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
S3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当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候,可以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触发消息,用来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辅助信息。其中辅助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来指示推荐资源和/或推荐资源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反馈辅助信息的资源、反馈推荐资源的个数等信息。反馈辅助信息的资源和反馈推荐资源的个数信息可以通过同一个消息发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辅助信息的资源,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推荐资源的个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馈推荐资源的个数还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反馈辅助信息的资源的大小计算得出,不需要第二终端设备单独指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还可以同时包括触发消息和配置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物理直连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S301为可选步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其他条件确定是否向第二终端设备反馈推荐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足够数量的推荐资源时,可以主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息。
S302,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确定至少一个资源所述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有多种方式。
方式一:
a)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确定该信号所预约的资源对应的传输优先级和该信号的信号强度。例如,参考图2,第一终端设备在感知窗口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上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该信号预约选择窗口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传输优先级为优先级2。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选择窗口的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被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为优先级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选择窗口的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被多次预约,则确定被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为优先级最高的预约传输优先级。例如,选择窗口的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被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预约,其中第一信号所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为优先级3,第二信号所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为优先级2。而优先级2的优先级高于优先级3,则选择窗口的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被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为优先级2。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为该选择窗口的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所对应的信号强度。
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和信号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确定该资源所支持的最低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为pi,即可确定表1的某一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用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与各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SL-ThresRSRP_pi_pj进行比较,当预约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位于两个相邻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之间时,即:SL-ThresRSRP_pi_pj1<RSRP<=SL-ThresRSRP_pi_pj2,SL-ThresRSRP_pi_pj1和SL-ThresRSRP_pi_pj2表示表1的一列中两个相邻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确定则该资源能够承载传输的优先级为j2。由于优先级越高,对应的门限值越高。若该资源能够承载优先级为j2的传输,则该资源也能够承载优先级高于j2的传输,即可以确定该资源能够支持的传输最小优先级。示例性的,参考表1,假设预约子帧1上对应的资源的传输优先级为2,即pi为优先级2。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预约信号的信号强度依次与B1-B8以后对比。若信号强度大于B4小于或者等于B5,则可以确定该资源所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为优先级5。
可选地,可以用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指示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例如,若一个资源所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为优先级5,则该资源所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优先级1-优先级5。
方式二,假设第二终端设备给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优先级是k,根据假定的优先级k在选择窗口中遍历所有的资源进行判断,确定选择窗口中的每个资源是否支持优先级k的传输,针对每个假定的优先级可以得到一个表格,如表3-表10所示。其中表3-表10中选择窗口的所有资源为4个资源,时隙1和子信道1对应的一个资源,时隙1和子信道2对应的一个资源,时隙2和子信道1对应的一个资源,时隙2和子信道2对应的一个资源。如表3中第二行第二列的“是”表示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1对应资源支持传输优先级是1的传输,表3中的第三行第二列的“否”表示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2对应的资源不支持传输优先级1。根据表3至表10可知,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1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1,2,3,4,5},时隙2和起始子信道1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1},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2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空,时隙2和起始子信道2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1,2,3,4,5,6,7}。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确定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结合表3-表10所示,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1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为5。时隙2和起始子信道1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最小优先级为1。时隙1和起始子信道2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为空。时隙2和起始子信道2对应的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为7。
表3
优先级1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4
Figure BDA0002674285670000121
Figure BDA0002674285670000131
表5
优先级3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6
优先级4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7
优先级5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8
优先级6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9
优先级7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表10
优先级8的判断结果 时隙1 时隙2
起始子信道1
起始子信道2
S3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息指示的资源的数量可以比S302中确定出来的资源的数量多或者少,或者辅助信息指示的资源的数量等于S302确定出来的资源数量。
示例性的,S302中确定M个资源中每个资源所支持的传输优先级范围,若S301中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了推荐资源的数量N,若第一终端设备在S302中确定的M个资源比S301指示的推荐资源的数量N多,则第一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中选择N个资源。M和N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资源为第一资源集合,N个资源为第二资源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中随机选择N个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中优先选择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大的N个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中优先选择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大的N个资源的情况下,若第一终端设备在M个资源中已经找到了N-1个资源,若剩余待选的两个资源的优先级范围相同,则可以根据这两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选择哪个资源作为第N个被选择的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信号强度值较小的资源作为第N个资源,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相同的优先级范围中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与某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差值较大的该资源作为第N个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资源中可能存在多个资源上支持的优先级范围相同,换句话说,一个优先级范围可以对应多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资源时,可以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资源,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可以对应不同的优先级范围,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多种不同优先级范围的资源,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资源范围变大,有利于提高第二终端设备选择资源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资源时,可以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资源情况下,可以存在至少三种选择方式,方式一,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随机选择资源,直至选择到满足N个资源。方式二,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按照每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选择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的信号强度值较小的资源;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每个优先级范围中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与信号强度值的差值较小的资源。
示例性的,S302中确定M个资源中每个资源所支持的传输优先级范围,若S301中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了推荐资源的数量N,若第一终端设备在S302中确定的M个资源比S301指示的推荐资源的数量N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推荐M个资源即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增加信号强度门限值,以便确定更多的推荐资源,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资源满足S301中指示的N个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S301中第一消息包括的反馈辅助信息的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每个资源以及与该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若多个资源对应的优先级范围是一样的,可以利用一个优先级范围对应多个资源的方式指示,这样,可以节省开销。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数量以及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例如,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字段用于承载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数量,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字段用于承载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按照每个优先级范围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序。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字段确定每个优先级范围所对应的资源数量,再根据资源数量确定第二字段承载的资源中哪些资源为哪个每个优先级范围所对应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最低优先级来指示优先级范围,例如,优先级范围为优先级1-优先级7,则可以用优先级7来指示优先级1-优先级7这个优先级范围。
示例性的,以最低优先级来指示优先级范围为例,如表11所示,优先级1-优先级8分别对应的个数为a1至a8,此时,优先级1指示优先级范围为优先级1,优先级2指示的优先级范围为优先级1-优先级2,依次类推,优先级8指示的优先级范围为优先级1-优先级8。第一字段可以指示优先级1至优先级8对应的资源的数量为a1至a8,第二字段可以指示优先级1至优先级8(从高到低)对应的资源,第二字段承载的资源的顺序是优先级1对应的a1个资源,优先级2对应的a2个资源,依次类推。这样,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字段的a1至a8确定优先级1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是a1个,优先级2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是a2个,依次类推,在第二字段承载的a1+a2+a3+……+a8个资源中确定,前a1个资源是优先级1对应的资源,接下来的a2个资源是优先级2对应的资源,依次类推。这种方式中,若某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为空,则对应的数量为0。
表11
最低优先级 1 2 3 4 5 6 7 8
个数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在方法300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反馈的辅助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与资源支持传最小优先级,这样,可以避免资源被重复推荐的问题,且能节省信令开销。例如,表2中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可以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子帧2对应的资源资源可以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子帧3对应的资源可以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子帧4对应的资源可以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资源时,只需要推荐这四个资源以及这四个资源支持最小优先级即可,可以避免重复推荐资源的问题,从而可以节省开销。
下面结合图4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400。如图4所示,方法400包括:
S4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物理直连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shared channel,PSSCH)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当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401是可选步骤,即发送S404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可以是预设的资源。
S402,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需要推荐的资源数量是第一数量。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SSCH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401和S402的顺序没有任何限制,S401可以在S402之前或者之后或者同时进行。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同一PSSCH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通过不同的PSSCH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方法400中也可以不存在S402存在S401,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和第三资源包括的时隙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第一终端设备需要推荐的资源数量为第一数量。换句话说,第三资源中包括的子信道数量越多以及第三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越多,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所占的资源越多,这样,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越多;相应的,第三资源中包括的子信道数量越少以及第三资源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越少,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所占的资源越少,这样,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就越少。
S403,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选择窗口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成第一资源集合。
可选地,S401中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触发第一终端设备执行S403。
具体地,S403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下面以选择窗口中的第二资源为例描述,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其他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的方式参见确定第二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方式一
a)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第二数据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感知窗口的一个资源上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获取该信号的信号强度,该信号用于预约选择窗口中的第二资源,且该信号包括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此外,可以将感知窗口的该资源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作为选择窗口中所预约的第二资源的信号强度值,这里称为第一信号强度值。
可选地,若第二资源上被多个终端设备预约,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上会接收到多个信号,每个信号对应一个传输优先级,则第二优先级为多个信号中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优先级。
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优先级在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例如,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包括表1多列中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二优先级为pi的一个取值,可以根据表1中的pi的一个取值第二优先级确定表1的某一列,该列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即为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如第二优先级为优先级2,则可以确定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为{B1,B2,B3,B4,B5,B6……}。
c)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是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大于第二资源上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小值。例如,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为{B1,B2,B3,B4,B5,B6,B7,B8},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B5,小于B4,则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B4。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B1,则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空。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B8,则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B8。
d)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的第三优先级。例如,根据表1可知,假设第二优先级为优先级2,当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B4时,可以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优先级为4。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B8对应的优先级为8。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B1对应的优先级为1。
e)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比第三优先级高的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若第三优先级为B4对应的优先级为4,则第二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包括{1,2,3,4}。若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空,第二资源上支持的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空,因此,第二资源不会被第一终端设备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若第三优先级为B8对应的优先级为8,则第二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包括{1,2,3,4,5,6,7,8}。若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比B1大,则第二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为空。
方式二
a)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第二数据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感知窗口的一个资源上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获取该信号的信号强度,该信号用于预约选择窗口中的第二资源,且该信号包括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此外,可以将感知窗口的该资源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值作为选择窗口中所预约的第二资源的信号强度值,这里称为第一信号强度值。
可选地,若第二资源上被多个终端设备预约,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上会接收到多个信号,每个信号对应一个传输优先级,则第二优先级为多个信号中所预约的传输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优先级。
b)第一终端设备假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每个优先级。例如,结合表1,第二优先级集合为{1,2,3,4,5,6,7,8}。当然第二优先级集合也可以为{1,2,3,4,5,6,7,8}的子集,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c)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每个优先级在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具体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一个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可以确定唯一的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结合表1,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包括表1多列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二优先级集合为{1,2,3,4,5,6,7,8},若第二优先级为优先级2,则可以确定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为{B1,B2,B3,B4,B5,B6,B7,B8……}。
d)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信号强度值与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进行比较,若第一信号强度值比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Bi大,则表示第二资源不支持Bi对应的优先级。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Bi,则表示第二资源支持优先级为Bi对应的优先级。从而可以确定第二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例如,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B1,则表示第二资源不支持优先级1的传输;若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B8,则表示第二资源支持优先级8的传输。
具体方式二参见表3至表10的描述。
S40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资源集合确定第二资源集合。
以下分三种情况讨论S404,以下三种情况中的第一数量可以是S402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三资源所包括的子信道数量和第三资源所包括的时隙中用于传输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的或者是预先配置的,或者第一数量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默认的子信道数量确定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默认的一个子信道数量确定第一数量。
情况一,若第一资源集合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则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在第一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二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是第一数量。其中,第一数量可以是S402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三资源确定的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
下面分a)、b)和c)三种情况描述情况一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如何在第一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二资源集合。
a)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中随机选择满足第一数量的第二资源集合。
b)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中优先选择资源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大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换句话说,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资源集合中除了第二资源集合之外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这样,将这些优先级范围大的资源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选择这些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第一数据的可能性就越高,从而可以保证准确的传输。
此外,若从第一资源集合中根据b)确定的资源数量即将满足第一数量,但是还没有满足第一数量的情况下,若待选的多个资源的优先级范围相同,则可以根据多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选择哪些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例如选择信号强度值较小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优先级范围中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与某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差值较大的该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举例来说,第一数量为10,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中已经选择了9个资源,这9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比较大,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中剩余的资源中能够选择到优先级范围相对较大的两个资源,这两个资源为第一资源集合中的剩余资源中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最大的两个资源,并且这两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相同,则可以根据这两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选择哪个资源作为第10个被选择的资源,一种方式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这两个资源中选择信号强度值较低的作为第10个被选择的资源;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终端设备将两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与这两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中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进行比较,将信号强度门限值与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与的差值较大的资源作为第10个被选择的资源。
c)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根据每个资源的支持的优先级范围选择满足第一数量的资源集合。具体地,第一资源集合中可能存在多个资源上支持的优先级范围可能相同,换句话说,一个优先级范围可以对应多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选择资源时,可以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资源,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的资源可以对应不同的优先级范围,换句话说,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多种不同优先级范围的资源,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资源范围变大,有利于提高第二终端设备选择资源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高传输性能。具体地,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1)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随机选择资源,直至选择到满足第一数量的资源,举例来说,第一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优先级范围1对应n1个资源,优先级范围2对应n2个资源,优先级范围3对应n3个资源,n1+n2+n3=n。第一数量为m,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优先级范围1对应的n1个资源中随机选择m1个,在优先级范围2对应的n1个资源中随机选择m2,在优先级范围3对应n3个资源中随机选择m3个,m1+m2+m3=m。其中,m1,m2,m3可以是随机设置的数量;或者m1,m2,m3是按照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数量的比例设置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n1:n2:n3确定m1,m2,m3的值,例如m1=3,m2=2,m3=1;或者m1,m2,m3与每个优先级范围的大小相关,例如优先级范围1越大,对应的m1越大,优先级范围3越小,对应的m3越小。
2)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按照每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选择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的信号强度值较小的资源;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选择每个优先级范围中最低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与信号强度值的差值较小的资源。结合1)的举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优先级范围1对应的n1个资源中选择的信号强度值最低m1个资源,或者优先级范围1中的最低优先级对应一个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1个资源中选择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与n1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的差值较大的m1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优先级范围2对应的n2个资源中选择的信号强度值最低m2个资源,或者优先级范围2中的最低优先级对应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2,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2个资源中选择信号强度门限值2与n1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的差值较大的m2个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优先级范围3对应的n3个资源中选择的信号强度值最低m3个资源,或者优先级范围3中的最低优先级对应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3,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n3个资源中选择信号强度门限值3与n3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的差值较大的m3个资源。m1+m2+m3=m。其中,2)中m1,m2,m3的设置可以参见1)的描述。
上述1)和2)的区别在于,1)是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随机选择资源,2)是第一终端设备在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中根据资源的信号强度值选择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情况一中的a)、b)和c)也不限于情况一,也适用于情况二和情况三。换句话说,不管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也优先选择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不同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的信号强度值选择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
情况二,若第一资源集合中的数量是数量2,数量2小于第一数量,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资源集合中的全部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换句话说,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资源的第一数量或者根据第三资源确定的资源第一数量比实际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来的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多,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多少资源就向第二终端设备推荐多少资源即可,可以不满足第一数量的需求。
情况三,若第一资源集合中的数量是数量2,数量2小于第一数量,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增大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增大后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者增大后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等于第一数量的第一资源集合,若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等于第一数量,则将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增大后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者增大后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的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大于第一数量,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数量的资源作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具体的选择方式参见情况一的描述。换句话说,在情况三中,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不满足第一数量,由于信号强度门限值越高第一终端设备能够推荐的资源越多,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或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等于第一数量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S403的描述,以第二资源为例,在情况三中,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为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对应的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为空,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增大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尽可能确定第二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不为空,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就可以将第二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推荐给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增加资源的数量。当然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这样,可以使得终端设备确定更多的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在情况三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增大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一个或多个值,或者预设值也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值,例如预设值可以为3dB,6dB或9dB,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量减去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数量的差值确定选择哪个预设值,若差值较大,则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预设值较大,若差值较小,则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预设值越小。
S405,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包括的每个资源时域位置、频域位置和周期中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SSCH在第三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SSCH在第三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在S405中,可以用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指示每个资源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地,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指示信息。
情况一,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第一指示信息中一个资源对应一个优先级范围,即使两个资源对应的优先级范围是一样的,也需要分别指示,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格式如图5所示,资源i对应优先级范围1,资源i+1对应优先级范围1,资源i+2对应优先级范围2,资源i+3对应优先级范围2,资源i+4对应优先级范围3。
可选的,在情况一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这样第二终端数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可以确定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第一指示信息中一个资源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即使两个资源对应的最低优先级是一样的,也需要分别指示,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格式如图6所示,资源i对应最低优先级1,资源i+1也对应最低优先级1,资源i+2对应最低优先级2,资源i+3也对应最低优先级2,资源i+4对应最低优先级3。
情况二,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优先级范围对应的资源。第一指示信息中一个资源对应一个优先级范围,若多个资源对应的优先级范围是一样的,可以利用一个优先级范围对应多个资源的方式指示,这样,可以节省信令开销,第一指示信息的格式如图7所示,优先级范围1对应资源i和资源i+1,优先级范围2对应资源i+2和资源i+3,优先级范围3对应资源i+4。
可选的,在情况二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第一优先级集合中的优先级是第二优先级集合中能够作为最低优先级的优先级组成的集合。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组成第二资源集合。第一指示信息中一个资源对应一个最低优先级,若多个资源对应的最低优先级是一样的,可以利用一个最低优先级对应多个资源的方式指示,这样,可以节省信令开销。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格式如图8所示,最低优先级1对应资源i和资源i+1,最低优先级2对应资源i+2和资源i+3,最低优先级3对应资源i+4。
具体地,在情况二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数量以及对应的资源。例如,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数量,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字段用于承载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对应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按照最低优先级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排序。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字段确定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数量,再根据资源数量确定第二字段承载的资源中哪些资源为哪个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S406,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资源,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第一优先级,第一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S406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资源集合中确定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第一优先级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作为待选资源。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待选资源中结合第二终端设备周围的干扰情况选择一个资源作为发送第一数据的第一资源,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确定传输第一数据的资源既考虑了第一终端设备周围的干扰情况也考虑了第二终端设备的干扰情况,从而可以保证准确的传输。
S407,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
具体地,S407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所在的时域位置、频域位置以及周期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发送第一数据的资源,并在确定的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在上述方法400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避免一个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值既低于低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也低于高的信号强度门限值时,该资源被推荐了多次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资源上信号强度值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P)或者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等。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为RSRP或者RSSI。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指的是信号所预约的传输,信号所预约的传输所对应一个优先级,信号所预约的传输所对应的一个优先级可以为数据的传输优先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感知窗口中的一个资源上接收信号,该信号所预约的资源为与感知窗口中接收该信号的资源存在固定间隔(gap)的选择窗口中的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图2中感知窗口中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上接收到信号,该信号所预约的资源为选择窗口中子帧1对应的资源,感知窗口中的子帧1对应的资源与选择窗口中子帧1对应的资源的时间间隔固定。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第一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下文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主要从各个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其它可行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单元910和收发单元920。收发单元920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91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92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该装置9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900可以称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收发单元9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9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9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单元9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单元92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9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单元9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收发单元92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操作。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9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发送单元可以由通信接口替代,接收单元可以由通信接口替代,其它单元,如确定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装置的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处理器可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基带相关处理,通信接口可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信息交互。上述器件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独立的芯片上,也可以至少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设置在同一块芯片上。例如,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模拟基带处理器和数字基带处理器,其中模拟基带处理器可以与通信接口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数字基带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独立的芯片上。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同一块芯片上集成的器件越来越多,例如,数字基带处理器可以与多种应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图形处理器,多媒体处理器等)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之上。这样的芯片可以称为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将各个器件独立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还是整合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上,往往取决于产品设计的具体需要。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器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以通过具有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的硬件平台执行程序指令来分别实现其在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一设计中涉及的功能,基于此,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10、通信接口1020和存储器1030。其中,处理器1010、通信接口1020和存储器1030耦合以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0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通信接口10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装置1000为第一终端设备,处理器1010用于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通信接口1020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确定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装置1000为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接口10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处理器10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所述通信接口1020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图9中的装置900可以通过图10中的装置1000来实现,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设计涉及的方法,流程,操作或者步骤,能够以一一对应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软件,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一一对应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比如,考虑通用性好成本低软硬件解耦等方面,可以采纳执行程序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又比如,考虑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采纳使用专用电路来实现。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此处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也可以互相结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解释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RAM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加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物理实体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对应一个物理实体,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物理实体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1)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和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上被预约传输的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每个优先级和所述第二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资源的信号强度值和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上的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为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大于第一信号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对应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的第三优先级,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二优先级集合中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除了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之外的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资源包括的子信道数量以及所述第三资源包括时隙中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符号数量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的第一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选择窗口中的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不满足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增大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或者增大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号强度门限值,增大后的第一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或增大后的第二信号强度门限值集合用于确定满足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等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14.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的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所述每个资源上支持传输的最低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支持传输的优先级范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集合中每个优先级作为最低优先级所对应的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的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资源的数量为第一数量。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42994.4A 2020-07-27 2020-09-09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3993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7247 WO2022022320A1 (zh) 2020-07-27 2021-07-20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4001 2020-07-27
CN2020107340014 2020-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220A true CN113993220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3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2994.4A Pending CN113993220A (zh) 2020-07-27 2020-09-09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3220A (zh)
WO (1) WO202202232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45295A1 (en) * 2014-10-16 2017-08-24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same method
CN109413744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设备
WO2019084926A1 (zh) * 2017-11-03 2019-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资源池共享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A3106043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294749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736B (zh) * 2017-12-27 2022-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66449A (zh) * 2018-03-12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45295A1 (en) * 2014-10-16 2017-08-24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same method
CN109413744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设备
WO2019084926A1 (zh) * 2017-11-03 2019-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资源池共享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A3106043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294749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320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3336B2 (en) Scheduling and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CN107710845B (zh) 无线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304993B1 (en) Resource pools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US11350389B2 (en)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 enhancement for V2X communication
US20210153170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90944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优先级发送、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JP2023082193A (ja) 自動車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キャリア選択方法及び端末機器
CN110830951A (zh) 配置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1526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1918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227993A1 (zh) 用于检测pscch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294749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4612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399322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69984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600550A (zh) 侧行链路中的资源抢占方法及侧行链路设备
CN11387357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1537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