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2390B -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2390B
CN112902390B CN202110204736.0A CN202110204736A CN112902390B CN 112902390 B CN112902390 B CN 112902390B CN 202110204736 A CN202110204736 A CN 202110204736A CN 112902390 B CN112902390 B CN 112902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rosting
delta
time
compress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47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2390A (zh
Inventor
夏光辉
梁博
林金煌
李木湖
何振健
陈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2047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2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2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2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2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除霜方法包括:计算进入除霜模式至退出除霜模式的除霜时间t,检测进入除霜模式时和退出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温度降差△T;若除霜时间t<t1,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1,若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若温度降差△T≥△T1,同时降低除霜热量和除霜期间的室内供热的流量比例;若除霜时间t1≤t≤t2,保持当前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2,若△T≥△T2,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若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3,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可在除霜期间向室内供热,并调节室内供热量和除霜热量配比。

Description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在冬季制热工作时,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会达到零度以下,蒸发器的表面可能会结霜,厚霜层会导致空气流动受阻,影响空调器的制热能力,因而空调化霜会对空调产生损害。传统一般通过换向化霜和热气化霜。
换向除霜,室内换热器从室内空气吸收热量(类似制冷状态,室内换热器处于较冷状态),同时室内漏热的存在,导致室内空气温度大幅度降低,使人产生明显的冷感,引起不舒适。
热气化霜,虽然没有从室内侧吸热,但由于其内风机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几乎也不向室内供热。由于空气比热容较小,会引起室内的温降,舒适性下降。
无论是传统的换向除霜还是热气化霜,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的流程过长,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的近端盘管并进行除霜换热后,其温度明显下降,热量降低,换热器的除霜热量需求和室内制热的流量不能调整,会造成除霜热量的不匹配,除霜效率和室内温降不能兼顾,能量分配不佳。
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空调进行改进,以使除霜热量和正常室内制热量按需分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换热器的除霜热量和室内制热量不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霜方法,包括:
获取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除霜模式;
获取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退出除霜模式;
计算进入除霜模式至退出除霜模式的除霜时间t,检测进入除霜模式时和退出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温度降差△T;
若除霜时间t<t1,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1,若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若温度降差△T≥△T1,降低除霜热量和除霜期间的室内供热的流量比例;
若除霜时间t1≤t≤t2,保持当前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2,若温度降差△T≥△T2,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
若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3,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除霜时间t<t1,若温度降差△T≥△T1,降低除霜和除霜期间的室内供热的工质流量比例,包括以下步骤:
增大第一电子阀的预设开度以增大制热的工质流量;以及/或者,
减少第二电子阀的预设开度以减少除霜工质流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除霜时间t<t1,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温差率△Tx=(△T1-△T)/△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1×td0
根据温差率a≤△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2×td0
根据温差率△Tx<a,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3×td0
a和b为预设温差阈值,td0为预设延迟时间,f1、f2、f3为预设系数,且f1>f2>f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化霜模式,除霜时间t开始计时;
系统启动并调整至预设的除霜参数,经过启动时间ts后,开始化霜,运行时间t0
根据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系统复位,经过复位时间tr后,退出除霜模式;
除霜时间t包括启动时间ts、运行时间t0和复位时间tr,t=tr+t0+tr
则下一次除霜,运行时间tn0=t0+td,除霜时间tn=tr+tn0+tr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同时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R0
计算温差率△Tx=(△T-△T3)/△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的目标转速Rx=f4×R0
根据温差率c≤△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的目标转速Rx=f5×R0
根据温差率△Tx<c,计算下一次压缩机的目标转速Rx=f6×R0
c和d为预设温差阈值,f4、f5、f6为预设系数,且f4>f5>f6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的信号,获得压缩机的目标转速Rx
比较目标转速Rx与预设转速档R1、R2...Rn和预设最高转速RM的大小,分级调高压缩机(30)的转速:
若Rx<RM,获取与目标转速Rx最接近的转速档位Rn,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操作重复进行将转速提升至Rn,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压缩机(30)的转速提升至Rx
若目标转速Rx≥RM,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直至压缩机(30)的转速提升至R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霜装置,包括:
第一流路,连通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使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工质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释放,对室内空气制热,形成低温工质进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流路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一控制阀组;
第二流路,连通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以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工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并对所述第二换热器制热除霜,所述第二流路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二控制阀组;
计时组件,用于计量除霜时间;
测温组件,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及,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计时组件的除霜时间和所述测温组件的室内温度降差,以实现上述的除霜方法。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四通阀和第一电子阀,所述四通阀设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电子阀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设有第二电子阀和用于控制通断的电磁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多个并列的输入口,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别设有多个并排的输出支路,所述输出支路与搜书输入口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结构的除霜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除霜期间,根据除霜时间和室内的温降来调整除霜的运行参数。用于除霜的工质流量可以直接决定除霜热量,为了保证除霜的工质流量的高效利用,通过此次除霜的时间长短与预设时间对比来调整下一次除霜的工质流量,除霜时间过短,证明结霜量较小,通过延迟除霜来保证足够的结霜量,提高除霜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室内的温降过低,保证室内的温度在人体的舒适范围,通过调整除霜流量和制热力量的比例,或者直接增大压缩机的工质输出量来实现。因此,本申请将除霜时间和室内温降对除霜期间的运行参数结合考虑,使除霜流量和正常室内制热量趋于合理,并根据运行状态和环境进行实时调整。本申请可以调节室内侧供热及室外侧除霜的热量供应及配比,从而实现除霜热量的高效利用,将房间温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能耗,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本申请提供的除霜装置以及空调,可以在除霜期间向室内供热,并且采用旁通可调并行分流的第二流路进行除霜,可以调节室内供热量和除霜热量配比,实现除霜热量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室内温降,提高人体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换热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连接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第一流路;20、第二流路;30、压缩机;40、第一换热器;50、第二换热器;51、第一管段;52、第二管段;53、连接管路;61、四通阀;62、第一电子阀;71、第二电子阀;7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换热器的除霜热量和室内制热量不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霜方法,包括;
S10、获取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除霜模式;
S20、获取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退出除霜模式;
S30、计算进入除霜模式至退出除霜模式的除霜时间t,检测进入除霜模式时和退出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温度降差△T;
S31、若除霜时间t<t1,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1,若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若温度降差△T≥△T1,同时降低除霜热量和室内供热的流量比例;
S32、若除霜时间t1≤t≤t2,保持当前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2,若温度降差△T≥△T2,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S33、若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3,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其中,空调在冬季运行时,一般分为正常制热运行时期和除霜时期。正常制热运行时期,蒸发器由于运行原因,外侧会结霜,因此需要切入除霜模式进行除霜。在步骤S10中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和步骤S20中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可以根据空调自身的化霜条件来确定。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40在室内,在冬季用于向室内空气供热,第二换热器50在室外,在工作时容易结霜。化霜条件可以根据第二换热器50流出的工质温度、第二换热器50的工作时长来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除霜状态下,△T1、△T2和△T3可以根据运行参数分别设定,数值大小不作限定。上述工质代表空调中的换热介质,如氟氯碳化物等冷媒。
步骤S30中,针对不同的除霜时间,与预设的除霜时间阈值作对比,除霜时间t具有下限阈值t1和上限阈值t2
步骤S31中,除霜时间t<t1,证明除霜时间过短,可推知有两种情况:结霜量小,或者除霜的工质流量过大。这两种原因都说明除霜热量高于结霜所需的化霜热量,但是,由于除霜工作期间,会造成室内温降,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应当减少温降,因此空调除霜以减少除霜时间和除霜频次为首要考虑因素,所以此次的除霜工质流量不能降低,以防延长除霜时间,加强用户的不适感。因此,此时可认定结霜量过小,存在误除霜的问题。因此,在此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检测室内温降的程度,综合室内温降考虑,来调整下一次除霜的运行。若△T<△T1,证明在除霜前后室内温降在预设阈值内,符合室内温降要求,但结霜量较小,需要延长室内供热时间,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使结霜量增大;若△T≥△T1,证明除霜前后室内温降超出预设范围,用户会感觉明显的冷感,会造成明显的不适,此时结合前述原因(结霜量小)的考虑,要保证室内温降的舒适范围,应当将除霜工质流量降低,并用于室内的制热使用,因此降低除霜和制热的工质流量,可将工质流量合理分配在除霜和室内制热两处。
步骤S32中,若除霜时间t1≤t≤t2,则除霜时间在预设范围内,证明除霜热量和结霜所需的化霜热量基本相符,下一次除霜可保持当前除霜的工质流量。若△T<△T2,证明在除霜前后室内温降在预设阈值内,符合室内温降要求;若△T≥△T2,证明除霜前后室内温降超出预设范围,用户会感觉明显的冷感,会造成明显的不适,此时,由于除霜的工质流量为预设流量,且满足除霜需求,说明压缩机的输出流量不足,而为了提高室内制热的工质流量,需要增加压缩机30的输出效率,以增大室内制热的工质流量。
步骤S33中,若除霜时间t>t2,则除霜时间过长,证明除霜热量小于结霜所需的化霜热量,为了提高除霜效率,需要增大除霜工质流量。若△T<△T2,证明在除霜前后室内温降在预设阈值内,符合室内温降要求;若温度降差△T≥△T3,证明除霜前后室内温降超出预设范围,用户会感觉明显的冷感,会造成明显的不适,此时,除霜工质流量和制热的工质流量均需增大,因此应当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保证除霜和室内制热的流量所需。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除霜期间,根据除霜时间和室内的温降来调整除霜的运行参数。用于除霜的工质流量可以直接决定除霜热量,为了保证除霜的工质流量的高效利用,通过此次除霜的时间长短与预设时间对比来调整下一次除霜的工质流量,除霜时间过短,证明结霜量较小,通过延迟除霜来保证足够的结霜量,提高除霜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室内的温降过低,保证室内的温度在人体的舒适范围,通过调整除霜流量和制热流量的比例,或者直接增大压缩机30的工质输出量来实现。因此,本申请将除霜时间和室内温降对除霜期间的运行参数结合考虑,使除霜流量和正常室内制热量趋于合理,并根据运行状态和环境进行实时调整。本申请可以调节室内侧供热及室外侧除霜的热量供应及配比,从而实现除霜热量的高效利用,将房间温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能耗,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31中,根据除霜时间t<t1,若温度降差△T≥△T1,降低除霜和室内供热的工质流量比例,包括以下步骤:
增大第一电子阀62的预设开度以增大室内供热的工质流量;以及/或者,
减少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减少除霜工质流量。
本实施例中,若温度降差△T<△T1,除霜热量多于结霜量,结霜量较少,证明过早进入除霜,应当在下一次运行时延迟除霜。若温度降差△T≥△T1,通过第一电子阀62、第二电子阀71中的一个或者组合使用,使除霜流量降低,制热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结霜和室内供热的合理配置。利用电子阀的开度实现流量的调节,控制更方便,第一电子阀62、第二电子阀71为电子膨胀阀,能够调节流量的同时调节工质对管路的压力,进而调节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31中,根据除霜时间t<t1,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温差率△Tx=(△T1-△T)/△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1×td0
根据温差率a≤△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2×td0
根据温差率△Tx<a,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3×td0
a和b为预设温差阈值,td0为预设延迟时间,f1、f2、f3为预设系数,且f1>f2>f3
本实施例中,将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时间做了更为精准的设定。通过计算温差率△Tx来判断温差大小,温差率△Tx越高,则代表结霜量相比预设量越小,延迟进入除霜模式的时间更长。因此,温差率△Tx>b、a≤△Tx≤b、△Tx<a三种情况下,利用f1、f2、f3三个不同参数来计算延迟时间,实现阶段化差异和调整。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31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化霜模式,除霜时间t开始计时;
系统启动并调整至预设的除霜参数,经过启动时间ts后,开始化霜,运行时间t0
根据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系统复位,经过复位时间tr后,退出除霜模式;
除霜时间t包括启动时间ts、运行时间t0和复位时间tr,t=tr+t0+tr
则下一次除霜,运行时间tn0=t0+td,除霜时间tn=tr+tn0+tr
本实施例中,将除霜模式的时间进行细化,考虑到除霜模式的启动时间和复位时间,直接将延迟时间td添加到运行时间tn0,系统可以直接通过换热回路的电磁阀72、压缩机30的运行效率来直接启动,防止由于压缩机30的工作状态不稳定导致计时误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针对步骤S33,根据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除霜时间过长,若温度降差△T<△T3,室内温降在合适范围内,因此可单独增大除霜工质流量,若温度降差△T≥△T3,则室内温降超出预设范围,结合除霜流量和室内制热流量均不满足需求,在增大除霜热量的同时,增加压缩机30的整体工质输出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2和步骤S33中,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R0
计算温差率△Tx=(△T-△T3)/△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4×R0
根据温差率c≤△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5×R0
根据温差率△Tx<c,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6×R0
c和d为预设温差阈值,f4、f5、f6为预设系数,且f4>f5>f6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来调节其输出功率。将功率调整做了更为精准的设定。通过计算温差率△Tx来判断温差大小,温差率△Tx越高,则代表室内温降相比预设量越大,则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的提升幅度更大才能满足需求。因此,温差率△Tx>b、a≤△Tx≤b、△Tx<a三种情况下,利用f4、f5、f6三个不同参数来计算延迟时间,实现阶段化差异和调整。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的信号,获得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
比较目标转速Rx与预设转速档R1、R2...Rn和预设最高转速RM的大小,分级调高压缩机30的转速:
若Rx<RM,获取与目标转速Rx最接近的转速档位Rn,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操作重复进行将转速提升至Rn,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压缩机30的转速提升至Rx
若目标转速Rx≥RM,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直至提升至RM
本实施例中,将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分成多个预设转速档,在调高压缩机30的转速时,逐级提高,并且在每一级预设转速档都平稳运行时间tR,使得压缩机30的转速逐级稳定提高。压缩机30有预设的最大转速RM,若目标转速Rx超过最大转速RM,则按照最大转速RM运行,有利于维持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在此种情况下,若压缩机30的输出工质流量不能满足要求,可以多次进入除霜模式,给压缩机30的运行提供缓冲。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霜装置,包括第一流路10、第二流路20、计时组件、测温组件和控制器。第一流路10连通压缩机30、第一换热器40和第二换热器50,以使压缩机30排出的高温工质经过第一换热器40的释放,对室内空气制热,形成低温工质进入第二换热器50,第一流路10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一控制阀组。第二流路20连通压缩机30和第二换热器50,以使压缩机30排出的高温工质进入第二换热器50,并对第二换热器50制热除霜,第二流路20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二控制阀组。计时组件用于计量除霜时间。测温组件用于测量室内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计时组件的除霜时间和测温组件的室内温度降差,以实现上述除霜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除霜装置,第一流路10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或制冷,在冬季结霜状态下,用于对室内制热,第二流路20用于将工质直接通入第二换热器50,使第二换热器50接收工质的热量融化掉自身外侧面的霜层。第一控制阀组用于调节压缩机30进入第一流路10的流量,第二控制阀组用于调节压缩机30进入第二流路20的流量,从而通过系统的控制根据除霜时间和室内温降合理配置第一流路10和第二流路20的流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包括四通阀61和第一电子阀62,四通阀61设于压缩机30和第一换热器40之间,第一电子阀62设于第一换热器40和第二换热器50之间,第二控制阀组设有第二电子阀71和用于控制通断的电磁阀72。本实施例中,四通阀61用于根据空调的工作模式调整工质的流向,第一电子阀62用于调节工质的温度和压强,以及工质的流量。第二电子阀71用于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50的工质流量,电磁阀72用于控制第二流路20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50设有多个并列的输入口,第一流路10和第二流路20分别设有多个并排的输出支路,输出支路与输入口一一对应连通。现有技术中,第二换热器50一般为盘管结构,流程较长,导致经过远端盘管进行除霜时热量不足,从而导致近端与远端盘管除霜程度存在不一致,导致近端盘管除完霜后管温过高,而远端盘管还正在除霜,从而加剧了散失到空气的热量损失,降低了除霜效率,从增加除霜时间,导致房间温降也较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流路10和第二流路20在不同的位置接入第二换热器50,能够使得第二换热器50的后段具有充足的热量补充,避免由于第二换热器50的流程过长引起后段的化霜能力减弱,能够有效解决第二换热器50的化霜程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整体化霜的均匀度。
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50包括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通过连接管路53连通,第二流路20与连接管路53连通。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换热器50划分为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连接管路53将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连通,在制热状态下,本实施例中,第一流路10的工质由第一管段51进入第二管段52,第二流路20直接通入第二管段52,并且为了减少接入位置,第二流路20和第二管段52连通,除霜工质和制热工质先汇合再进入第二管段52,也能够提高工质的温度均匀性,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热量浪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结构的除霜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具有上述除霜装置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除霜模式;
获取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退出除霜模式;
计算进入除霜模式至退出除霜模式的除霜时间t,检测进入除霜模式时和退出除霜模式时室内温度的温度降差△T;
若除霜时间t<t1,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1,若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若温度降差△T≥△T1,降低除霜热量和除霜期间的室内供热的流量比例;
若除霜时间t1≤t≤t2,保持当前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2,若温度降差△T≥△T2,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若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当前预设温差阈值△T3,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除霜时间t<t1,若温度降差△T≥△T1,降低除霜和除霜期间的室内供热的工质流量比例,包括以下步骤:
增大第一电子阀(62)的预设开度以增大制热的工质流量;以及/或者,
减少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减少除霜工质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除霜时间t<t1,温度降差△T<△T1,延长正常制热时间,延迟发出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温差率△Tx=(△T1-△T)/△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1×td0
根据温差率a≤△Tx≤b,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2×td0
根据温差率△Tx<a,延迟下一次发出进入除霜模式信号的时间td=f3×td0
a和b为预设温差阈值,td0为预设延迟时间,f1、f2、f3为预设系数,且f1>f2>f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进入除霜模式的信号,进入化霜模式,除霜时间t开始计时;
系统启动并调整至预设的除霜参数,经过启动时间ts后,开始化霜,运行时间t0
根据退出除霜模式的信号,系统复位,经过复位时间tr后,退出除霜模式;
除霜时间t包括启动时间ts、运行时间t0和复位时间tr,t=tr+t0+tr
则下一次除霜,运行时间tn0=t0+td,除霜时间tn=tr+tn0+t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除霜时间t>t2,增大除霜工质流量,若温度降差△T≥△T3,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
若温度降差△T≥△T3,增大第二电子阀(71)的预设开度以增大除霜工质流量,同时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R0
计算温差率△Tx=(△T-△T3)/△T0,△T0为预设的温差档;
根据温差率△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4×R0
根据温差率c≤△Tx≤d,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5×R0
根据温差率△Tx<c,计算下一次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f6×R0
c和d为预设温差阈值,f4、f5、f6为预设系数,且f4>f5>f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增大压缩机(30)的输出功率的信号,获得压缩机(30)的目标转速Rx
比较目标转速Rx与预设转速档R1、R2...Rn和预设最高转速RM的大小,分级调高压缩机(30)的转速:
若Rx<RM,获取与目标转速Rx最接近的转速档位Rn,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操作重复进行将转速提升至Rn,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压缩机(30)的转速提升至Rx
若目标转速Rx≥RM,先将压缩机(30)的转速增大至R1,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再将转速由R1提升至R2,然后持续运行时间tR,以此直至压缩机(30)的转速提升至RM
8.一种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流路(10),连通压缩机(30)、第一换热器(40)和第二换热器(50),以使压缩机(30)排出的高温工质经过第一换热器(40)的释放,对室内空气制热,形成低温工质进入第二换热器(50),所述第一流路(10)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一控制阀组;
第二流路(20),连通压缩机(30)和第二换热器(50),以使所述压缩机(30)排出的高温工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50),并对所述第二换热器(50)制热除霜,所述第二流路(20)设有用于调节工质流量的第二控制阀组;
计时组件,用于计量除霜时间;
测温组件,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及,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计时组件的除霜时间和所述测温组件的室内温度降差,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除霜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包括四通阀(61)和第一电子阀(62),所述四通阀(61)设于所述压缩机(30)和所述第一换热器(40)之间,所述第一电子阀(62)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0)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组设有第二电子阀(71)和用于控制通断的电磁阀(7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0)设有多个并列的输入口,所述第一流路(10)和所述第二流路(20)分别设有多个并排的输出支路,所述输出支路与搜书输入口一一对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0)包括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所述第一管段(51)和所述第二管段(52)通过连接管路(53)连通,所述第二流路(20)与所述连接管路(53)连通。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除霜装置。
CN202110204736.0A 2021-02-23 2021-02-23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Active CN112902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4736.0A CN112902390B (zh) 2021-02-23 2021-02-23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4736.0A CN112902390B (zh) 2021-02-23 2021-02-23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2390A CN112902390A (zh) 2021-06-04
CN112902390B true CN112902390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10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4736.0A Active CN112902390B (zh) 2021-02-23 2021-02-23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23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589B (zh) * 2015-11-20 2019-04-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101781A (ko) * 2017-03-06 2018-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6839344B (zh) * 2017-04-01 2019-12-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CN107702286A (zh) * 2017-10-02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08511A (zh) * 2019-09-16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制热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CN110736203B (zh) * 2019-09-25 2021-1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0736213B (zh) * 2019-09-27 2021-1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1503826B (zh) * 2020-04-29 2022-05-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2390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4219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地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0685341B1 (ko) 히트 펌프 급탕기
CN106524389A (zh) 一种空调器除霜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11076446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88449U (zh) 空调装置
JP2001059664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022642A1 (zh) 空调及除湿方法
CN113108497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68358A1 (zh) 一种多联机除霜控制方法
CN106871381B (zh) 空调器不停机除霜运行方法
CN107192012A (zh) 分体式热泵空调和用于延缓其结霜的方法
EP4354048A1 (en)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260416A (zh) 分区换热器组件、空调器及分区换热器组件的控制方法
CN113108498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0478A (zh) 一种具有延缓结霜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0103A (zh) 恒温制冷系统及储运设备
CN110822544A (zh) 一种提高室内舒适度的定频空调系统
CN112902390B (zh)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WO2023246037A1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757828B (zh) 一种四管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7529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7573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624718U (zh) 空调系统
JP338038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208458308U (zh) 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