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9344B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39344B CN106839344B CN201710214042.9A CN201710214042A CN106839344B CN 106839344 B CN106839344 B CN 106839344B CN 201710214042 A CN201710214042 A CN 201710214042A CN 106839344 B CN106839344 B CN 1068393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heat
- temperature
- controlling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该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2)是否达到除霜条件;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控制第二节流阀(8)关闭,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控制部分冷媒依次经旁通管路(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部分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2)、第一节流阀(7)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冷媒和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冷媒汇合后流回压缩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除霜带来的室内温度降低且温度波动性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冬季低温制热运行过程中,随着空调运行时间越长,室外机结霜越多,严重影响室外机换热,降低室内制热效果;目前产品都具有自动除霜功能,但缺陷就是在除霜过程中,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风扇关闭,如果除霜时间较长或者频繁除霜,会使室内温度降低且温度波动性较大,影响室内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除霜带来的室内温度降低且温度波动性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所应用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四通阀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并联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第一节流阀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第二节流阀设置在第二室内换热器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旁通管路连接至第二节流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旁通管路上设置有辅助节流装置,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是否达到除霜条件;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达到除霜条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控制第二节流阀关闭,辅助节流装置打开,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控制部分冷媒依次经旁通管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部分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一室内换热器,流出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和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汇合后流回压缩机。
优选地,第一室内换热器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上侧,第一室内换热器对应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一出风口,第二室内换热器对应设置有第二风机和第二出风口;当检测到室外换热器达到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控制第二节流阀关闭,辅助节流装置打开,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步骤包括:控制第二节流阀关闭;在t1时间后控制第一风机停止;t2时间后控制四通阀切换制冷模式;控制辅助节流装置打开,检测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其中t2>t1。
优选地,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高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中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小于T2且大于T3时,控制第二风机低风运转,其中T1>T2>T3。
优选地,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高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中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小于T2时,检测第二出风口的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出风口温度对第二风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其中T1>T2。
优选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器,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进行除霜时,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小于T3,则启动电加热器;在启动电加热器后,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温度高于T4,则关闭电加热器,其中T1>T2>T4>T3。
优选地,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空调室外机是否达到退出除霜条件;当空调室外机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时:控制辅助节流装置关闭;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关闭t3时间后控制四通阀切换制热模式;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关闭t4时间后控制第二节流阀打开,控制空调进行制热;控制第一风机运转;保持第二风机运转,其中t4>t3。
优选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可收展地设置有隔板,隔板具有将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从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的第一活动位置,以及使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形成整体的第二活动位置,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达到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一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二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成为整体。
优选地,除霜条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空调制热运行持续时间超过t5;制热工况下压缩机累计运转t8时间,且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A,且持续时间超过t6;以及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小于T5并持续t7时间。
优选地,退出除霜条件为除霜运行t9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通过多个分支管路分别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连接,当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制热除霜时,可以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并打开旁通管路,使得一部分冷媒不经过室外换热器直接流经旁通管路所连通的室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室外换热器同时进行制热除霜,由于旁通管路连通的室内换热器始终持续向室内制热,因此能够保证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避免了室外化霜给室内带来的温度波动,使得室内温度稳定,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部分冷媒仍然进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内进行制冷,因此制冷换热的冷媒会与制热换热的冷媒在换热之后交汇混合,然后流入压缩机的储液器,由于制热换热的冷媒具有较大压力和较高温度,因此能够提高流回至压缩机的冷媒低压,使得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有利于室内制热和室外化霜,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工作能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旁通管路;4、辅助节流装置;5、第一室内换热器;6、第二室内换热器;7、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二电子膨胀阀;9、隔板;10、壳体;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第一风机;14、第二风机;15、四通阀;16、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所应用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节流装置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多个并联的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2通过多个分支管路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连接,各分支管路上均设置有节流装置,至少一个分支管路上连接有旁通管路3,旁通管路3与室外换热器2并联后串联至分支管路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旁通管路3上设置有辅助节流装置4。为了进行制热和制冷的切换,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15,通过调节四通阀15的连通方向,可以方便地实现空调运行状态的调节。
该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2通过多个分支管路分别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连接,当室外换热器2需要进行制热除霜时,可以控制压缩机1停止运行,并打开旁通管路3,使得一部分冷媒不经过室外换热器2直接流经旁通管路3所连通的室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室外换热器2同时进行制热除霜,由于旁通管路3连通的室内换热器始终持续向室内制热,因此能够保证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避免了室外化霜给室内带来的温度波动,使得室内温度稳定,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阀7和第二节流阀8,第一节流阀7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第二节流阀8设置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旁通管路3连接至第二节流阀8对应的分支管路上。
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在的分支管路上设置第一节流阀7,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设置第二节流阀8,能够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对室内换热器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各个室内换热器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使得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人体感受更加舒适。
优选地,旁通管路3连接在第二节流阀8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当需要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制热除霜时,就可以控制部分冷媒经旁通管路3直接进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进行放热冷凝,对室内进行制热,而无需再流经第二节流阀8,避免冷媒经第二节流阀8节流之后产生制冷效果,提高第二室内换热器6在室外换热器2进行制热除霜时的制热效果。
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排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5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上侧。将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并排设置,并使第一室内换热器5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上侧,其目的在于,当第二室内换热器6进行制热时,其周围的热空气受热上升,由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位于下侧,因此可以使空气由下而上加热,使得室内空气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更加符合热空气的分布特性,使得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室内制热效果更好,人体感受舒适度更高。当然,将第一室内换热器5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下侧也是可行的,只是在制热能量的利用上会略低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上侧的方案。
优选地,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之间设置有隔板9,隔板9将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其中第一室内换热器5对应第一出风口11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6对应第二出风口12设置,经隔板9隔开的空气,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换热之后经第一出风口11吹出,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换热之后的空气经第二出风口12吹出。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与室内机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13,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与室内机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14。在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处均设置有检测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温度以及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换热盘管上分别设置有检测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换热盘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可以方便地获取第一出风口11、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以及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换热盘管温度,为空调系统的控制提供控制依据。
隔板9可以在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2运行制热除霜时,将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区域,避免上下气流串流,使得经第二室内换热器6加热的气流从室内机下侧的第二出风口12流出,然后从贴近地面的位置上升,使得室内从地面到顶部都能够充满热空气,提高热空气的利用效率。隔板9不对出风区域隔离时,第一室内换热器5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加热的空气会在出风区域汇合,一方面第二室内换热器6换热的温度较高的空气与第一室内换热器5换热的温度较低的空气混合之后,会降低空气的整体温度,而且有可能由于冷热交汇而产生冷凝水,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空气温度较高,因此大部分会经第一出风口11流出,导致贴近地面位置处的空气很难被加热到,使得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通过设置隔板9,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隔板9可活动地设置,并具有将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的第一活动位置,以及使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形成整体的第二活动位置。通过对隔板9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根据空调系统的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出风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出风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出风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优选地,隔板9可收展,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是否对出风区域进行分隔。隔板9的收展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收卷式、翻转式等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当中,隔板9为分段式,隔板9包括可折叠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折叠时,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连通,第一段和第二段展开时,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隔开。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伸缩机构,且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铰接,通过控制伸缩机构的伸缩,能够调节第一段和第二段展开或者是折叠,从而控制隔板9的收展。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这样设置,例如将第一段固定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或第二室内换热器6上,然后使第二段铰接在第一段上,并且可以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段上。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也可以设置电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能够有效控制第二段相对于第一段的转动位置,实现对隔板9结构的调整。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当中,隔板9为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之间的卷板,卷板具有将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区域的展开状态和使两个区域连通的收拢状态。卷板可以为弹性钢板等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板状结构,当控制卷板展开时,卷板的展开端向着出风口处延伸,从而将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部分。当控制卷板收拢时,卷板的展开端向着室内换热器所在侧收起,从而使出风区域形成一个整体。
隔板9可以仅设置在室内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也可以从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处,都可以实现上述的功能。
优选地,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转轴,卷板卷绕在转轴上,壳体10上还设置有导向滑道,卷板的活动端沿导向滑道运动。通过导向滑道可以对卷板的收展形成导向,保证卷板收展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保证卷板能够起到较好的分隔作用。
优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16,电加热器16设置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该电加热器16能够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可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不能向室内提供足够热量时进行辅助加热,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尽量地避免室内温度发生过大波动。当然,该电加热器16也可以在室外换热器2进行制热除霜时就开启,从而能够降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制热负担,同时减小温度的波动,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保证在室外空气较低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时,室内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优选地,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也设置有电加热器16,可以在室内温度较低时,通过两个电加热器16同时对室内进行加热,保证室内温度,避免室内温度出现较大波动。
优选地,两个电加热器16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功率,从而保证对于室内温度的灵活控制。
结合参见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2是否达到除霜条件;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控制第二节流阀8关闭,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控制部分冷媒依次经旁通管路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部分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2、第一节流阀7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冷媒和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冷媒汇合后流回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通过多个分支管路分别与多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连接,当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制热除霜时,可以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并打开旁通管路,使得一部分冷媒不经过室外换热器直接流经旁通管路所连通的室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室外换热器同时进行制热除霜,由于旁通管路连通的室内换热器始终持续向室内制热,因此能够保证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避免了室外化霜给室内带来的温度波动,使得室内温度稳定,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部分冷媒仍然进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内进行制冷,因此制冷换热的冷媒会与制热换热的冷媒在换热之后交汇混合,然后流入压缩机的储液器,由于制热换热的冷媒具有较大压力和较高温度,因此能够提高流回至压缩机的冷媒低压,使得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有利于室内制热和室外化霜,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工作能耗。
在旁通管路3上设置辅助节流装置4,可以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进行制热时,调节辅助节流装置4的开度,从而进行冷媒流量分配,使得进入到室外换热器2内的冷媒和进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量可以分配合理,既可以保证室外换热器2的除霜效果,同时又能够保证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制热效果,使得室内温度稳定,热舒适性好。辅助节流装置4、第一节流阀7和第二节流阀8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空调在开始运行时,处于制热运行状态,此时第一节流阀7和第二节流阀8均打开,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旁通管路3断开,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四通阀15之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进行制热,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的冷媒经第一节流阀7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冷媒,然后流回至压缩机1,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经第二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冷媒,然后流回至压缩机1,从而完成一个制热循环。
当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控制第二节流阀8关闭,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的步骤包括:控制第二节流阀8关闭;在第二节流阀8关闭t1时间后控制第一风机13停止;第二节流阀8关闭t2时间后控制四通阀15切换制冷模式;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检测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盘管温度,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其中t2>t1。
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外凝霜,影响到室内制热时,此时需要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由于之前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因此此时需要对空调系统切换工作状态,使其处于制冷状态,从而使室外换热器2向外放热冷凝,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化霜。在进行切换的过程中,由于从第二节流阀8流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为液态冷媒或者是气液混合冷媒,从压缩机1经旁通管路3排入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而且这部分冷媒需要向室内放热,因此需要首先截断从第二节流阀8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流路,避免在切换之后会有部分冷媒经室外换热器2之后进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进行制冷,影响室内温度。
在第二节流阀8关闭之后的t1时间之后,需要停止第一风机13的运行,避免在切换制冷之后第一风机13将冷风吹入到室内,造成室内温度变冷,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一风机13在第二节流阀8关闭之后直接关闭所造成的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中的t1例如为3s,t2例如为5s。
在第一风机13停止运行之后,就可以对四通阀15进行切换,控制空调系统进入到制冷模式,同时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使得冷媒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后,一部分冷媒经室外换热器2进行换热之后,流经第一节流阀7进行节流降压,然后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5进行制冷,另一部分冷媒直接经旁通管路3进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进行制热,由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可以向室内提供足够的热量,可以抵消第一室内换热器5制冷所产生的冷量,因此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避免出现室内温度波动,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整个过程中也不用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因此可以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不停机除霜,避免频繁启停压缩机而造成的压缩机寿命减少的问题。
上述的除霜条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空调制热运行持续时间超过t5;制热工况下压缩机累计运转t8时间,且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A,且持续时间超过t6;以及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小于T5并持续t7时间。其中的t5例如为这些条件可以为单独满足,也可以为多个条件同时满足。其中的t5例如为60分钟,t8例如为300分钟,t6例如为20分钟,t7例如为10分钟,A例如为5℃,T5例如为48℃。
例如,当进入制热模式大概5分钟后,根据外机盘管温度和室内温度的最大差值,来判断是否需要除霜。当内盘管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减小5度以上并且持续3分钟以上,压缩机积累工作时间超过45分钟,室内盘管温度小于48度,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则开始进入化霜。
此外,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超过45分钟,并且连续运行超过20分钟且盘管温度小于室内温度16度超过5分钟则进入化霜状态。
压缩机累计运转超过3小时连续运转超过20分钟盘管温度小于室内温度16度5分钟则进入化霜状态。
外风机进入过载保护且外风机停转,在外风机下次启动连续运转时间大于10分钟,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超过45分钟或连续运转20分钟且至少一个室内盘管温度小于48度则进入化霜状态。
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高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中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小于T2且大于T3时,控制第二风机14低风运转,其中T1>T2>T3。其中T1例如为45℃,T2例如为35℃,T3例如为23℃。在空调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风机转速所参考的因素始终为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盘管温度。一般情况下,风机具有高风档、中风档和低风档,当风机处于高风档,则认为风机高风运转,当风机处于中风档,则认为风机中风运转,当风机处于低风档,则认为风机低风运转。
当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盘管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冷媒压力过大,影响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换热效果,因此需要加大第二风机14的转速,从而降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内部压力,提高第二室内换热器6与室内的热交换效率,保证室内的制热效果,同时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
由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上侧,且第一风机13停止运转,因此可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产生的冷量主要集中在空调内,避免对室内温度造成过大影响。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产生的的热风位于下部,因此可以使制热出风口较低,在热气体上浮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室内垂直温差,提高室内舒适性。即使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产生的冷空气流出空调外,也会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产生的热风上浮过程中发生混合加热,避免冷空气直接影响室内。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高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中风运转;当盘管温度小于T2时,检测第二出风口12的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出风口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控制,其中T1>T2。在本实施例中,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时,始终是根据盘管温度来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控制,只有盘管温度低于T2时,才会根据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控制,这是由于当盘管温度低于T2时,此时的盘管温度已经较低,不会导致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压力过大,可以使系统稳定运行,此时直接检测出风温度,就可以获取直观的室内温度,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当盘管温度小于T2时,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进行除霜时,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小于T3,则启动电加热器16;在启动电加热器16后,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高于T4,则关闭电加热器16,其中T1>T2>T4>T3。其中T1例如为45℃,T2例如为35℃,T3例如为23℃,T4例如为25℃。通过此种控制方式,可以通过电加热器16对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进行调控,保证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能够达到用户要求,避免第一室内换热器5制冷且第二室内换热器6制热造成的系统动能不足,室内温度下降的问题。当室内温度达到T4摄氏度时,如果继续通过电加热器16进行辅助加热,就有可能造成室内温度过高,导致用户不舒适,因此此时可以关闭电加热器16,使得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通过增加电加热器16对室内进行辅助加热,可以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提高室内温度调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温度的调节更加节能有效。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一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二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成为整体。由于在进行除霜时,第一室内换热器5换热之后的空气为冷空气,第二室内换热器6换热之后的空气为热空气,两者的出风区域如果互通,就会造成上下气流串流现象,使得出风温度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而不均匀,影响室内的舒适度。而通过隔板9将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出风区域隔开之后,就可以保证两者的出风互不干涉,由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对应的第一风机13停机,因此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交换的冷空气更多的停留在空调系统内,少量从第一出风口11处流出,而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对应的第二风机14运行,因此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产生的热空气被吹出空调系统并进入到室内,在室内上升,使得整个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空调室外机是否达到退出除霜条件;当空调室外机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时: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t3时间后控制四通阀15切换制热模式;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t4时间后控制第二节流阀8打开,控制空调进行制热;控制第一风机13运转;保持第二风机14运转,其中t4>t3。此处的t3例如为3s,t4例如为5s。当需要退出除霜时,就可以先关闭辅助节流装置4,避免从压缩机1处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直接进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使得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逐渐转换为低压,此时第二风机14仍然保持运行,辅助降低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压力。当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之后,就可以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切换四通阀15,打开第二节流阀8,使得空调系统恢复制热状态,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四通阀15之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进行制热,第一室内换热器5内的冷媒经第一节流阀7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冷媒,然后流回至压缩机1,第二室内换热器6内的冷媒经第二节流阀8节流降压,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冷媒,然后流回至压缩机1,开始运行制热循环。
退出除霜条件为除霜运行达到t9时间。在运行除霜之后,当持续t9时间后,可以确认室外换热器2已经完成除霜,因此此时就可以控制空调系统切换为制热模式,实现正常制热。此处的t9例如为7至15分钟,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可以选择经验数值,或者可以根据实测结果选择较大的除霜完成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所应用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节流装置、四通阀(15)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并联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阀(7)和第二节流阀(8),第一节流阀(7)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5)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第二节流阀(8)设置在第二室内换热器(6)所对应的分支管路上,旁通管路(3)连接至第二节流阀(8)对应的分支管路上,旁通管路(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节流阀(8)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旁通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2)和四通阀(15)之间的管路上,旁通管路(3)上设置有辅助节流装置(4),其特征在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上侧;第一室内换热器(5)对应设置有第一风机(13)和第一出风口(11),第二室内换热器(6)对应设置有第二风机(14)和第二出风口(12);
所述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室外换热器(2)是否达到除霜条件;
当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时,控制第二节流阀(8)关闭;
在t1时间后控制第一风机(13)停止;
t2时间后控制四通阀(15)切换制冷模式;
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打开,
检测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盘管温度,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
控制部分冷媒依次经旁通管路(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部分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2)、第一节流阀(7)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流出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冷媒和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5)的冷媒汇合后流回压缩机;
其中t2>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
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高风运转;
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中风运转;
当盘管温度小于T2且大于T3时,控制第二风机(14)低风运转,其中T1>T2>T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盘管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
当盘管温度大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高风运转;
当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2且小于或等于T1时,控制第二风机(14)中风运转;
当盘管温度小于T2时,检测第二出风口(12)的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出风口温度对第二风机(14)的转速进行控制,其中T1>T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室内换热器(6)的靠近第二出风口(12)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器(16),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空调进行除霜时,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小于T3,则启动电加热器(16);
在启动电加热器(16)后,若检测到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温度高于T4,则关闭电加热器(16),其中T1>T2>T4>T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空调室外机是否达到退出除霜条件;
当空调室外机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时:
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
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t3时间后控制四通阀(15)切换制热模式;
在控制辅助节流装置(4)关闭t4时间后控制第二节流阀(8)打开,控制空调进行制热;
控制第一风机(13)运转;
保持第二风机(14)运转,其中t4>t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之间可收展地设置有隔板(9),隔板(9)具有将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从第一室内换热器(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6)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的第一活动位置,以及使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形成整体的第二活动位置,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一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区域;
若检测到室外换热器(2)达到退出除霜条件,控制隔板处于第二活动位置,使得空调系统的出风区域成为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除霜条件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空调制热运行持续时间超过t5;
制热工况下压缩机累计运转t8时间,且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A,且持续时间超过t6;以及
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小于T5并持续t7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退出除霜条件为除霜运行t9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14042.9A CN106839344B (zh) | 2017-04-01 | 2017-04-01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14042.9A CN106839344B (zh) | 2017-04-01 | 2017-04-01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39344A CN106839344A (zh) | 2017-06-13 |
CN106839344B true CN106839344B (zh) | 2019-12-06 |
Family
ID=5914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14042.9A Active CN106839344B (zh) | 2017-04-01 | 2017-04-01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393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8499A (zh) * | 2017-07-31 | 2017-11-24 | 苏州大成有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CN107560094B (zh) * | 2017-10-09 | 2023-06-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
JP6742634B2 (ja) * | 2017-12-11 | 2020-08-19 | 株式会社Fhアライアンス | 空調ユニット |
CN109668219B (zh) * | 2018-11-27 | 2023-06-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外机冷凝器、空调器及除霜方法 |
CN110469958A (zh) * | 2019-07-16 | 2019-11-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736203B (zh) * | 2019-09-25 | 2021-1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
CN110736213B (zh) * | 2019-09-27 | 2021-1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
CN110715425A (zh) * | 2019-10-21 | 2020-01-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1043714B (zh) * | 2019-12-31 | 2021-03-12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78450A (zh) * | 2020-04-13 | 2020-08-25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CN111609665B (zh) * | 2020-05-15 | 2021-1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4076383B (zh) * | 2020-08-17 | 2023-05-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880129A (zh) * | 2021-01-27 | 2021-06-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及用于空调除霜控制的方法、装置 |
CN112902390B (zh) * | 2021-02-23 | 2022-04-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除霜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
CN113188265B (zh) * | 2021-04-14 | 2022-08-02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空调防冷风控制系统、方法及空调 |
CN113375290B (zh) * | 2021-06-21 | 2022-09-02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228446B (zh) * | 2021-12-24 | 2023-10-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装置、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484910B (zh) * | 2022-01-17 | 2023-10-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旁通加热除霜装置、除霜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及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79913A (ja) * | 1998-12-18 | 2000-06-3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2147879A (ja) * | 2000-11-14 | 2002-05-22 | Hitachi Ltd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除霜制御方法 |
CN101256045A (zh) * | 2007-07-25 | 2008-09-03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智能除霜方法 |
KR20110001992A (ko) * | 2010-11-26 | 2011-01-06 |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성에제거방법 |
CN105004114A (zh) * | 2015-07-02 | 2015-10-28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
CN105371517A (zh) * | 2015-11-04 | 2016-03-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辐射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
CN105972773A (zh) * | 2016-05-31 | 2016-09-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N106152263A (zh) * | 2015-04-07 | 2016-11-2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4-01 CN CN201710214042.9A patent/CN1068393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79913A (ja) * | 1998-12-18 | 2000-06-3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2147879A (ja) * | 2000-11-14 | 2002-05-22 | Hitachi Ltd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除霜制御方法 |
CN101256045A (zh) * | 2007-07-25 | 2008-09-03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智能除霜方法 |
KR20110001992A (ko) * | 2010-11-26 | 2011-01-06 |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성에제거방법 |
CN106152263A (zh) * | 2015-04-07 | 2016-11-2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004114A (zh) * | 2015-07-02 | 2015-10-28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
CN105371517A (zh) * | 2015-11-04 | 2016-03-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辐射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
CN105972773A (zh) * | 2016-05-31 | 2016-09-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39344A (zh) | 2017-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39344B (zh) |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 |
CN111076446A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767876B9 (zh) | 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 |
CN101639258B (zh) | 除湿空调器及其除湿方法 | |
US20110100043A1 (en) | Air conditioning/ventilating system | |
CN20154799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3108497B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721149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726132A (zh) | 一种空调器 | |
EP2835589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1715534A (zh) | 制冷剂再加热回路和充注控制 | |
JP2011240725A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10015123A1 (en) | Constant temperature dehumidifying air-conditioner | |
WO2022022642A1 (zh) | 空调及除湿方法 | |
CN110953755B (zh) | 可调温除湿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777214A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56613A (zh)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108498B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882007A (zh) |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443999A (zh) | 一种空调器 | |
KR101045451B1 (ko) | 멀티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2620349A (zh) | 基站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该空调器的通讯基站 | |
CN211119681U (zh) | 空调系统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0939998A (zh) | 空调系统、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 |
CN107013977B (zh) | 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