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6415B -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6415B
CN112896415B CN202110173529.3A CN202110173529A CN112896415B CN 112896415 B CN112896415 B CN 112896415B CN 202110173529 A CN202110173529 A CN 202110173529A CN 112896415 B CN112896415 B CN 112896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bous
catamaran
sheet bodies
bow
passenger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35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6415A (zh
Inventor
晏志清
郑俊毅
沈辉
赵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long Boa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long Bo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long Boa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long Bo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35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6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6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6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6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46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02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 B63B1/1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with multiple hulls
    • B63B1/12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with multiple hulls the hulls being interconnected rigidly
    • B63B1/121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with multiple hulls the hulls being interconnected rigidly comprising two hu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两个片体,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片体对称设置于船体的两侧,船体的前部为船艏;两个球鼻艏,分别凸出设置于两个片体靠近船艏的一端,球鼻艏呈左右对称并沿片体的外板的两侧向后延伸,球鼻艏的后部与片体的外板光滑过渡,球鼻艏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球鼻艏的下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弧形板,连接板自靠近片体的一端至远离片体的一端向下倾斜,连接板在垂直于片体外板的竖直截面内呈直线,弧形板与球鼻艏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本发明中的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更能适用于双体客船,可提高压浪效果并可减小双体客船航行时的兴波阻力。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背景技术
双体客船具有两个片体,具有稳定性好、单位排水量大等优点。
船只在水中航行时,都会受到一定的兴波阻力。双体客船的航行速度要大于传统的单体客船,双体客船高速航行时产生的兴波阻力也会远远大于传统的单体客船。如图1所示,传统的单体客船克服兴波阻力的方法是在船艏位置设置球鼻艏,现有球鼻艏形状为水滴形或球形,体积较大。为了克服双体客船航行时的兴波阻力,需在两个片体靠近船艏的一端分别设置球鼻艏,但双体客船的片体的长宽比较大,即片体较为瘦长,现有球鼻艏的形状对于双体客船上的片体而言,体积过大,会增加过多的船艏重量且现有球鼻艏形状克服兴波阻力的效果及压浪效果在双体客船上并不理想,尤其当双体客船高速航行时,现有球鼻艏无法满足双体客船克服兴波阻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能够适用于双体客船,能提高压浪效果并可减小双体客船航行时的兴波阻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包括:船体;两个片体,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片体对称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船体的前部为船艏;两个球鼻艏,分别凸出设置于两个所述片体靠近船艏的一端,所述球鼻艏呈左右对称并沿所述片体的外板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所述球鼻艏的后部与所述片体的外板圆滑过渡,所述球鼻艏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球鼻艏的下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片体的外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折角线,所述片体两侧的所述第一折角线在所述片体前端相交,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弧形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折角线,所述片体两侧的所述第二折角线在所述片体前方相交,所述连接板由上至下呈扩口状,所述弧形板的前部与所述球鼻艏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连接板与片体的外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折角线,连接板与弧形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折角线,此外,连接板由上至下呈扩口状,以上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在双体客船的航行中可增强压浪效果,当双体客船航行中激起海浪时,海浪会首先经第二折角线处的弧形板进行压浪,对于高度更高的海浪,第一折角线处的片体外板会对海浪进一步压制,因此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可对海浪起到双重的压制作用,可有效压浪,进而可防止海浪溅到驾驶室前妨碍驾驶视野,且双重压浪效果下的海浪会对双体客船本身起到更大的抬升作用,进而可提高航速。具体地,压浪作用是指,当海浪被激起并沿球鼻艏向上攀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折角线和第二折角线的存在,会中断海浪向上攀爬的过程。当此外,由于连接板由上至下呈扩口状,因此本发明中的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相较于传统单体客船的水滴形或球形的球鼻艏结构,体积更小,更适合设置于双体客船上较瘦长的片体结构上。同时,由于弧形板的前部与球鼻艏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在双体客船航行中,可较传统客船的球鼻艏进一步减小海水对双体客船的兴波阻力。综上,本发明中的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更能适用于双体客船,可提高压浪效果并可减小双体客船航行时的兴波阻力。此外,由于连接板由上至下呈扩口状,因此,当海水溅到连接板上时可快速顺连接板的倾斜角度滑落,可防止海水在球鼻艏处沉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球鼻艏位于设计水线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中龙结构,所述中龙结构凸出设置于所述弧形板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龙结构凸出所述弧形板的表面的距离为26mm,所述中龙结构的宽度为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球鼻艏的前端沿前后方向不超过所述片体的前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球鼻艏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船体的四分之一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片体的前端具有不大于69°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船体的上表面相对所述片体的底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球鼻艏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2.2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体客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片体100、船体200、球鼻艏300、连接板310、弧形板320、设计水线400、中龙结构500、第一折角线600、第二折角线 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包括船体200、两个片体100以及两个球鼻艏300。
其中,两个片体10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片体100对称设置于船体200的左右两侧,船体200的前部为船艏,两个球鼻艏300 分别凸出设置于两个片体100靠近船艏的一端,球鼻艏300呈左右对称并沿片体100的外板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球鼻艏300的后部与片体100的外板圆滑过渡,球鼻艏300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310,球鼻艏300的下部设置有弧形板320,连接板310与片体100的外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折角线600,片体100两侧的第一折角线600在片体100 前端相交,连接板310与弧形板320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折角线700,片体100两侧的第二折角线700在片体100前方相交,连接板310由上至下呈扩口状,弧形板320的前部与球鼻艏300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310与片体100的外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折角线600,连接板310与弧形板320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折角线700,此外,连接板310由上至下呈扩口状,以上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在双体客船的航行中可增强压浪效果,当双体客船航行中激起海浪时,海浪会首先经第二折角线700处的弧形板320进行压浪,对于高度更高的海浪,第一折角线600处的片体100外板会对海浪进一步压制,因此双折角线球鼻艏结构可对海浪起到双重的压制作用,可有效压浪,进而可防止海浪溅到驾驶室前妨碍驾驶视野,且双重压浪效果下的海浪会对双体客船本身起到更大的抬升作用,进而可提高航速。具体地,压浪作用是指,当海浪被激起并沿球鼻艏300向上攀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折角线600和第二折角线700的存在,会中断海浪向上攀爬的过程。此外,由于连接板310由上至下呈扩口状,因此本发明中的双折角线球鼻艏300结构相较于传统单体客船的水滴形或球形的球鼻艏300结构,体积更小,更适合设置于双体客船上较瘦长的片体100 结构上。同时,由于弧形板320与球鼻艏300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在双体客船航行中,可较传统客船的球鼻艏300进一步减小海水对双体客船的兴波阻力。综上,本发明中的双折角线球鼻艏300 结构更能适用于双体客船,可提高压浪效果并可减小双体客船航行时的兴波阻力。此外,由于连接板310由上至下呈扩口状,因此,当海水溅到连接板310上时可快速顺连接板310的倾斜角度滑落,可防止海水在球鼻艏300处沉积。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球鼻艏300位于设计水线 400以下。其中,设计水线指双体客船载客后的涉水线。球鼻艏300 位于设计水线400以下,可在球鼻艏300处形成低压,更有利于抑制首波的高度,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兴波阻力。
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板320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中龙结构500,中龙结构500凸出设置于弧形板320的表面。由于中龙结构500凸出于弧形板320的表面,因此在双体客船的航行中,中龙结构500可起到破浪的作用,可进一步减小航行中的兴波阻力,提高双体客船的航速。具体地,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龙结构500凸出弧形板320的表面的距离L3可为26mm,中龙结构500的宽度L4可为3mm。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球鼻艏300的前端沿前后方向不超过片体100的前端。虽然球鼻艏300的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克服兴波阻力,但球鼻艏300长度过长又会增加球鼻艏300的安装难度且会增加船艏重量,因此,球鼻艏300的前端需沿前后方向不超过片体100的前端。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310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有利于在保证球鼻艏300压浪效果的前提下减小球鼻艏 300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球鼻艏300沿前后方向延伸至船体 200的四分之一处,有利于球鼻艏300对双体客船前部溅起的水浪进行压浪。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310与片体100的前端具有不大于69°的夹角。连接板310与片体100前端之间的夹角过大则会减小弧形板320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进而会降低弧形板 320的压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船体200的上表面相对片体100的底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球鼻艏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2.2倍。即图2中L1处的尺寸为L2处的尺寸的2.2倍,球鼻艏300的设计高度需要与船体200的高度相匹配,球鼻艏300高度过高会增加双体客船船艏的重量,不利于双体客船的平稳航行;而球鼻艏300高度过小则会不利于抵抗航行中的波浪,会增加兴波阻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200);
两个片体(10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片体(100)对称设置于所述船体(200)的左右两侧,所述船体(200)的前部为船艏;
两个球鼻艏(300),分别凸出设置于两个所述片体(100)靠近船艏的一端,所述球鼻艏(300)呈左右对称并沿所述片体(100)的外板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所述球鼻艏(300)的后部与所述片体(100)的外板圆滑过渡,所述球鼻艏(300)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310),所述球鼻艏(300)的下部设置有弧形板(320),所述连接板(310)与所述片体(100)的外板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折角线(600),所述片体(100)两侧的所述第一折角线(600)在所述片体(100)前端相交,所述连接板(310)与所述弧形板(320)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折角线(700),所述片体(100)两侧的所述第二折角线(700)在所述片体(100)前方相交,所述连接板(310)由上至下呈扩口状,所述弧形板(320)的前部与所述球鼻艏(300)的对称平面的相交处呈尖角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鼻艏(300)位于设计水线(40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20)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中龙结构(500),所述中龙结构(500)凸出设置于所述弧形板(32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龙结构(500)凸出所述弧形板(320)的表面的距离为26mm,所述中龙结构(500)的宽度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鼻艏(300)的前端沿前后方向不超过所述片体(100)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0)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鼻艏(300)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船体(200)的四分之一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0)与所述片体(100)的前端具有不大于69°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200)的上表面相对所述片体(100)的底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球鼻艏(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2.2倍。
CN202110173529.3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Active CN112896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3529.3A CN11289641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3529.3A CN11289641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6415A CN112896415A (zh) 2021-06-04
CN112896415B true CN112896415B (zh) 2021-11-16

Family

ID=7612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3529.3A Active CN11289641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641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7518A (en) * 1989-04-12 1990-03-13 Tunis Iii George C Planing hull for multi-hull sail boats
CN2320525Y (zh) * 1997-06-16 1999-05-26 王伟 低兴波高速双体船
CN200967539Y (zh) * 2006-11-02 2007-10-31 王彩当 低波低阻快速双体货船
CN206813237U (zh) * 2017-05-27 2017-12-29 江门市海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穿浪船艏的高速单体船型
CN109572923A (zh) * 2019-01-21 2019-04-05 威海市金运游艇有限公司 一种槽道滑行艇
CN208882055U (zh) * 2018-09-20 2019-05-21 天津万美达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圆舭双折角引航船
US10518843B1 (en) * 2017-10-10 2019-12-31 Morrelli & Melvin Design & Engineering, Inc. Planing hull catamaran for high speed operation in a seaw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2234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Askew Robert A Boat hull with roll stability at low or high speed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7518A (en) * 1989-04-12 1990-03-13 Tunis Iii George C Planing hull for multi-hull sail boats
CN2320525Y (zh) * 1997-06-16 1999-05-26 王伟 低兴波高速双体船
CN200967539Y (zh) * 2006-11-02 2007-10-31 王彩当 低波低阻快速双体货船
CN206813237U (zh) * 2017-05-27 2017-12-29 江门市海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穿浪船艏的高速单体船型
US10518843B1 (en) * 2017-10-10 2019-12-31 Morrelli & Melvin Design & Engineering, Inc. Planing hull catamaran for high speed operation in a seaway
CN208882055U (zh) * 2018-09-20 2019-05-21 天津万美达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圆舭双折角引航船
CN109572923A (zh) * 2019-01-21 2019-04-05 威海市金运游艇有限公司 一种槽道滑行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6415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4401B (zh) 一种深v滑行艇艇型
AU2007329629B2 (en) Hybrid boat hull
US6666160B1 (en) High aspect dynamic lift boat hull
US7305926B2 (en) Ported tri-hull boat
RU2514964C2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носового бульба
US5265554A (en) Boat construction
CN206171714U (zh) 一种低波低阻双体船
CN111017129A (zh) 一种抗摇及加强航向稳定性的全回转拖轮
CN112896415B (zh) 一种具有双折角线球鼻艏的双体客船
CN108945280B (zh) 一种带球艏的m型消波滑行艇
US5188049A (en) Catamaran boat
CN109572923B (zh) 一种槽道滑行艇
CN208498721U (zh) 一种三体船
US10059405B2 (en) High stability low drag boat hull keel having inverted foil configuration
KR101654489B1 (ko) 선박
CN113291407A (zh) 一种利用气动升力原理的高速交通艇
US8726822B2 (en) Vessel
CN209581768U (zh) 一种槽道滑行艇
US8281730B2 (en) Watercraft with asymmetrical and symmetrical boat hull
CN110682995A (zh) 一种具有三槽道结构的滑行艇
CN211617980U (zh) 一种浅v型船艇
CN215098101U (zh) 一种船舷带折角的铝合金船舶
JPH0952591A (ja) 船体形状
CN211494406U (zh) 一种抗摇及加强航向稳定性的全回转拖轮
CN109895938B (zh) 一种鲨鱼鳍船艏结构及其球鼻艏船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