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987B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987B
CN112887987B CN201911202735.1A CN201911202735A CN112887987B CN 112887987 B CN112887987 B CN 112887987B CN 201911202735 A CN201911202735 A CN 201911202735A CN 112887987 B CN112887987 B CN 112887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forwarding
forwarding device
frequenc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2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987A (zh
Inventor
刘星
罗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2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异频转发设备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利用所述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一频点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的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时隙的同频中转方案在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本申请的通信范围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专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通信安全越来越重视,因此专用通信网即专网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网通信作为公用通信网的一种补充,是指在一些行业、部门或单位内部,为满足其进行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等需要所建设的通信网络。一般只对内部提供非经营性电信服务,不承担社会普遍服务的义务。例如,专用通信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冶金和交通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个时隙的同频中转方案在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例如,转发设备固定信号传输频点,并使用时隙1接收源通信终端发来的信号,再使用时隙2将信号发送至目的通信终端。
但是这种同频中转方案中仍然存在单个转发设备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例如,狭长的隧道或无法供电的广阔户外山区等,由此仍然存在通信范围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通信范围较小的问题。
其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异频转发设备,包括:
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
利用所述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二频点与所述第一频点不同。
以上方法,优选地,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包括:
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由所述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终端。
以上方法,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得到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标志位表明所述第一信号为异频转发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所述异频转发队列用以存储需要进行异频发送的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异频转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并利用所述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
第一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二频点与所述第一频点不同。
以上异频转发设备,优选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由所述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终端。
以上异频转发设备,优选地:
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得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其中,所述第一标志位表明所述第一信号为异频转发信号,且所述异频转发队列用以存储需要进行异频发送的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异频转发设备或同频转发,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如果是,发送激活请求,所述激活请求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所述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基于所述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并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所述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
上述方法,优选地,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包括:
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其中,所述定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长;
如果所述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否则,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处理器,用于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如果是,通过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激活请求,所述激活请求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所述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
上述转发设备,优选地,还包括:
定时器,用于记录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在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时,具体用于:
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其中,所述定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长,如果所述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否则,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的第二通信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目标频点上的信号;
判断所述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所述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或第一通信终端;
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异频转发设备且需要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传输,则设置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在信号传输结束后,重新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同频转发设备,则设置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记录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处于所述目标频点的频点时长,在所述频点时长超过频点时长阈值时,重新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呼叫接收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目标频点上的信号;
第三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所述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或其他通信终端;
其中,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异频转发设备且需要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传输,所述第三处理器设置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在信号传输结束后,重新通过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同频转发设备,所述第三处理器设置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记录所述通信终端处于所述目标频点的频点时长,在所述频点时长超过频点时长阈值时,通过所述第三接收模块重新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所述传输来源为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所述第三处理器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呼叫接收处理。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中,通过将异频转发设备和同频转发设备相结合,避免单一频点的同频转发设备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通过对通信信号的传输中,在同频转发的基础上结合异频转发,从而利用异频转发来进一步增加传输范围,由此扩大通信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图3及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模式的示意图;
图5及图6分别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转发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终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模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空口时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的信号检测流程的示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模块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频转发设备的转发流程的示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转发设备的转发流程的示例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网判断的示例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份转发设备模块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份转发设备激活的示例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呼叫流程的示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设备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异频转发设备,这里的异频转发设备是指接收频点与发送频点不同的转发设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
其中,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是指异频转发设备当前进行信号传输的频点,例如,异频转发设备进行信号接收的频点,这一频点与异频转发设备进行信号发射的频点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异频转发设备在开机时,锁定当前时刻下进行信号接收或进行信号发射的频点。例如,异频转发设备预设在开机时以F1作为接收信号的频点,在开机后一段时长之后,切换至F2作为接收信号的频点,再过一段时长之后,重新切换回F1作为接收信号的频点,以此类推,由此,异频转发设备在F1和F2之间进行轮流切换进而监测空口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异频转发设备在每个频点的停留时长可以通过启动定时器进行判断。
另外,本实施例中异频转发设备所传输的信号可以为无线电信号等移动通信信号,这种通信信号能够被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通信终端等设备所识别,并进一步进行其他处理,如转发或建立呼叫连接等。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异频转发设备以第一频点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一通信区域,相应的,异频转发设备以第二频点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定义为第二通信区域。如图2所示,SFR为同频转发设备,DFR为异频转发设备,F1为属于第一通信区域的第一频点。
S102、利用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可以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或者,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信号也可以为第一通信终端直接利用第一频点传输的信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信号中是否有“同频转发标识”来判断出第一信号是否被同频转发设备转发的信号。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异频转发设备在锁定当前时刻的第一频点之后,利用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
S103、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信号进行解码、降噪、放大、判断、设置标记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以得到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即为经过信号处理的第一信号。
S104、利用第二频点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
也就是说,异频转发设备在第一频点上接收到第一信号之后,将经过处理的第一信号在第二频点上进行转发,进而将经过处理的第一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终端,完成信号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异频转发设备在信号传输中通过不同的时隙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例如,在接收第一信号时采用一个时隙,在发送第二信号时采用另一个时隙;同样,同频转发设备在转发时,对于时隙的利用方式和异频转发设备相同。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中,将异频转发设备和同频转发设备相结合,避免单一频点的同频转发设备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通过对通信信号的传输中,在同频转发的基础上结合异频转发,从而利用异频转发通信信号来进一步增加传输范围,由此扩大通信范围。
本实施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异频转发设备将第二信号利用第二频点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具体可以有以下实现:
异频转发设备可以将第二信号利用第二频点直接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如图3中所示,中间不涉及其他通信设备的参与;
或者,
异频转发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频点先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再由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在第二频点上将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终端,如图4中所示。
其中,第二同频转发设备与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具有不同的转发频点,即:第一同频转发设备的转发频点为第一频点,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的转发频点为第二频点,由此,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和第二同频转发设备以不同的转发频点对信号进行转发。
由此,本实施例中,异频转发设备将第一同频转发设备传输来的第一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将经过处理的第一信号再次通过第二同频转发设备以不同的频点进行转发,进一步增加传输范围,由此扩大通信范围。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一频点进行转发具体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
S501、以第一频点接收空口的通讯信号,对通讯信号中的信号帧进行解码。
其中,空口的通讯信号为无线电信号,是一种数字信号,可以被第一同频转发设备识别,并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空口的通讯信号中的信号帧可以为控制帧、语音帧等,控制帧用来标记空口的通讯信号是否被转发过,语音帧用来将空口的通讯信号进行转发。
S502、当解码成功时,判断通讯信号的呼叫业务是否为自己的呼叫业务。
具体的,如果通讯信号的呼叫业务为自己的呼叫业务,执行步骤S503;如果通讯信号的呼叫业务不是自己的呼叫业务,执行步骤S504。
S503、进入普通呼叫业务流程,按照普通呼叫业务流程进行处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对通讯信号进行解码成功后,且通讯信号的呼叫业务为自己的呼叫业务,那么就不再需要进行转发,直接基于通讯信号建立与呼叫发起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通信。
S504、对通讯信号中的控制帧进行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帧中携带着呼叫信息以及源目的地址的信息帧,所以,在转发设备每一次接收通信信号时,都会对信息帧进行标识,表明该信息帧被转发过,或者后续的语音帧被转发过。其中,对信息帧进行标识,可以是对呼叫信息中添加一个“同频转发标识”,代表着该通信信号被同频转发装置转发过。
S505、将非控制帧和标识过的控制帧填充至同频转发队列。
其中,非控制帧可以为语音帧,同频转发队列是用来存储需要进行同频转发的通讯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在将非控制帧和标识过的控制帧填充至同频转发队列后,同频转发设备会继续保持在当前时隙接收空口的通讯信号,并启动另外一个时隙进行发送空口的通讯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同频转发设备与第一同频转发设备的原理与实现方式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应内容。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103中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601、对第一信号设置第一标志位,得到第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志位表明第一信号为异频转发信号。
其中,在本实施例具体实现中,第一信号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传输来的信号,可见,异频转发设备只转发同频转发设备的信号。具体的,异频转发设备可以通过对所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已有标志位进行判断,进而在判断出信号为同频转发设备转发来的信号时,将该信号作为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行转发。例如:只有第一信号中包含“同频转发标识”的信号时,将第一信号中的“同频转发标识”替换成“异频转发标识”,即设置第一标志位,如果第一信号中不包含“同频转发标识”,则不进行第一标志位的设置,那么异频转发设备将不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及转发操作。
S602、将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
其中,异频转发队列用于存储需要异频发送的信号。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在将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后,异频转发设备继续保持当前频点继续接收其他通讯信号,启动另一个频点对异频转发队列中的信号进行发送。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信号设置第一标志位,进而表征该经过信号处理的信号为需要进行异频转发的信号,由此,将该信号填充到异频转发队列中由异频转发设备转发到通信终端或者其他同频转发设备,实现通信传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对信号设置标志位,以表征信号的来源,从而在异频转发设备中只转发同频转发设备传输来的信号,由此,将同频转发设备传输来的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以不同频点进行转发,进一步增加传输范围,由此扩大通信范围。
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异频转发设备的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并利用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
其中,当前信号为无线电信号,是一种数字信号,可以被转发设备识别,并转发;第一信号为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在本实施例具体实现中,第一频点为在第一通信区域中传输信号所使用的频点。
第一处理器702,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可以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一频点传输的信号,也可以为第一通信终端直接利用第一频点传输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一信号中是否有“同频转发标识”来判断出第一信号是否被同频转发设备转发过。
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利用第二频点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
具体的,利用第二频点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由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二频点将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讯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第二频点进行转发以及第一处理器7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应内容。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异频转发设备中,通过将异频转发设备和同频转发设备相结合,避免单一频点的同频转发设备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通过对通信信号的传输中,在同频转发的基础上结合异频转发,从而利用异频转发通信信号来进一步增加传输范围,由此扩大通信范围。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转发设备,如前文中所述的异频转发设备或同频转发设备,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当前转发设备可以定期向周围广播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接收到该当前转发设备的“转发标志”信号的其他转发设备是处于当前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内的,同理,其他转发设备也会定期向周围广播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由此,本实施例中,当前转发设备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转发标志”的信号来判断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范围。
具体的,如果当前转发设备超出了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执行步骤S802;
S802、向备份转发设备发送激活请求。
其中,激活请求是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向多个备份转发设备发送激活请求。其中,在同频转发设备中,通过自己所在的频点进行发送激活请求;在异频转发设备中,需要在两个频点内发送激活请求。
S803、接收至少一个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备份转发设备可以为同频转发设备也可以为异频转发设备,当进行转发设备的继承时,备份转发设备的功能要与当前转发设备相同,即异频转发设备继承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继承同频转发设备。
S804、基于所述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有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接收到多个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接收所有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并根据所有的应答信号进行判断信号的强度,选择应答信号强度最强的备份转发设备作为当前转发设备的继承者,即代替当前超出其他转发设备传输覆盖范围的转发设备继续进行转发工作。具体的,利用物理层信号载波强度算法,进行判断应答信号的强度。
S805、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目标备份转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801中的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
S901、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定时器,用于在接收到其他转发设备所广播的目标信号(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时长,直到下一次接收到其他设备所广播的目标信号时,再次重新从零开始计时。
其中,异频转发设备需要监测两个频点的广播,同频转发设备只需要监测自己所在的频点的广播;定时器是用于在监测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转发设备即使不在转发的工作状态,也会定期广播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其中,“转发标志”的信号可以为“同频转发标识”或“异频转发标识”。
S902、判断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是否超过广播时长阈值。
其中,广播时长阈值是转发设备预设的一个时长。
具体的,当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说明当前转发设备超出其他转发设备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当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没有超过广播时长阈值,说明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为了防止有多个备份转发设备同时反馈应答信号,备份转发设备会启动随机定时器,用于在定时器超时后发送激活请求,并在等待应答信号的过程中,如果等待时间过长,再次发送一次激活请求,防止转发设备没有收到。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通过对转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以及增加备份转发设备,来替代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的转发设备,并且能够自动判断转发设备覆盖范围的频点,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通信终端对频点进行扫描,从众多的信号中选择一个强信号接入,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在保证通讯范围更大的同时,需要接入语音的时间更短,通信更加可靠。
参考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转发设备的示意图,转发设备可以为前文中所述的异频转发设备或同频转发设备,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1001,第二处理器1002和第二接收模块1003;
第二处理器1002,用于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如果是,通过第二发送模块1001发送激活请求,所述激活请求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范围时,可以利用定时器来记录时长,通过没有接收到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的时长,与预先设定的定时器阈值对比,来判断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第二处理器1002具体用于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其中,定时器用于在监测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长,如果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确定当前转发设备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否则,确定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第二接收模块1003,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备份转发设备可以为同频转发设备也可以为异频转发设备,由于有多个备份转发设备,所以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可能会存在有多个备份转发设备同时反馈应答信号的情况。
其中,第二处理器1002还用于基于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并通过第二发送模块1001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目标备份转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备份转发设备具体的会分为同频转发设备和异频转发设备,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即异频转发设备继承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继承同频转发设备。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中,通过对转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以及增加备份转发设备来替代超出通信传输覆盖范围的转发设备,并且能够自动判断转发设备覆盖范围的频点,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通信终端对频点进行扫描,从众多的信号中选择一个强信号接入,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需要接入语音的时间更短,通信质量更好。
参考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第二通信终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1、接收第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信号为目标频点上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由于通信终端在开机时,不能确定所在位置被哪个转发设备覆盖,此时监测多个频点,来确定所在位置被哪个转发设备覆盖。其中,由于通信终端和转发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所以可以利用停留定时器维持通信终端在某一个频点继续接收或发送信号,即可以做到在两个不同的频点进行接收或发送信号。
S1102、判断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
其中,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可以是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或第一通信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通过第二通信终端进行举例说明,所以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可以为第一通信终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如果通信终端在第一通信区域时,那么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就可以为第二通信终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如果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且需要将第三信号进行传输,如判断出该第三信号属于对当前的第二通信终端的呼叫,那么执行步骤S1103;如果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为同频转发设备,执行步骤S1104;如果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为第一通信终端,执行步骤S1105。
S1103、设置第二通信终端在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说明通信终端在异频转发设备的覆盖下,所以可能处于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和异频转发设备的重叠区域,也可以为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和异频转发设备的重叠区域,所以不能确定异频转发设备的频点,因此不能停留在某一频点进行接收,如果此时要发送转发信号,如进行呼叫接收或回复,那么使用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点即第三信号的目标频点作为频点进行转发。
S1104、设置第二通信终端在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在确定目标频点为第二通信终端进行信号接收及发送的通信频点后,还可以通过停留定时器记录第二通信终端处于目标频点的频点时长,当频点时长超过频点阈值时,说明超时,那么重新接收第三信号。
S1105、对第三信号进行呼叫接收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为第一通信终端,由于通信终端或转发设备是移动的,如果之前启动了停留定时器,则将停留定时器计时暂停,再将通信终端的信号按照普通呼叫业务流程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恢复停留定时器继续计时。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通信终端通过对信号来源进行判断,并对不同来源的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可以完全契合上述的信号传输方法,扩大了通信范围,并且仅需在通信终端上的软件进行改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参考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包括以下模块:
第三接收模块1201和第三处理器1202;
第三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为目标频点上的信号。
第三处理器12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三信号的传输来源,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同频转发设备或其他通信终端。
如果传输来源为异频转发设备且需要将第三信号进行传输,第三处理器1202设置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在信号传输结束后,重新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201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传输来源为同频转发设备,第三处理器1202设置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目标频点上进行信号传输,并记录第二通信终端处于目标频点的频点时长,并在频点时长超过频点时长阈值时,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201重新接收第三信号;
如果传输来源为其他通信终端,第三处理器1202对第三信号进行呼叫接收处理。如果第三处理器1202之前启动了停留定时器,那么第三处理器1202首先暂停记录频点时长,再对第三信号进行呼叫接收处理,之后再恢复记录所述频点时长。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应内容。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通讯终端中,通信终端通过对信号来源进行判断,并对不同来源的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可以完全契合上述的信号传输方法,扩大了通信范围,并且仅需在通信终端上的软件进行改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针对本实施例以上的实现方案,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由同频转发设备和异频转发设备组成,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方案中可以组建的最小的一个通信网络:
其中,SFR为同频转发设备,DFR为异频转发设备,F1为属于第一通信区域的第一频点,F2为属于第二通信区域的第二频点,S1和S2为转发设备的两个时隙,一个用于发送信号,另一个用于接收信号,且F1和F2为直通频点,即发射和接收同频。
1)F1通信覆盖的区域为A区;F2通信覆盖的区域为B区。
2)SFR1,DFR2,SFR3为该通信系统中的三个转发设备。
3)A,B为通信收发终端,A处于A区,使用F1频点通信;B处于B区,使用F2通信。
4)A发起呼叫时,使用F1频点发起,占用F1频点的时隙1(S1)。
5)SFR3作为转发设备的第一个节点,收到(F1,S1)的信号后,启动转发功能,使用(F1,S2)将收到的信号转发。
6)DFR2作为转发设备的第二个节点,收到(F1,S2)的信号后,启动转发功能,使用(F2,S1)将收到的信号转发。
7)SFR1作为转发设备的第三个节点,收到(F2,S1)的信号后,启动转发功能,使用(F2,S2)将收到的信号转发。
8)B终端守候在F2频点,即收到了A终端发出的语音信号。
9)同样B回呼时,信号反向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异频转发设备和同频转发设备相结合,避免单一频点的同频转发设备无法全面覆盖的情况,同时也解决了如果仅仅靠多个同频转发设备利用相同频点进行转发时造成的相互干扰,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问题。
其中,转发设备空口时序图如图14所示,转发设备使用两个时隙进行转发,一个时隙接收信号,一个时隙发送信号。
如图15所示,为转发设备的信号检测的具体流程图,其中虚线框的流程图为异频中转设备流程特有的过程,相应的,参考图16,为转发设备的信号检测过程中的具体结构模块:
(1)转发设备在开机时,会锁定在自己设定的频点(F1或F2)接收,具体的,转发设备通过射频接收信号监测模块,对自己设定的频点(F1或F2)进行接收;在接收到空口信号后利用解码/编码模块对接收到的空口信号进行解码/编码;
(2)如果是,异频转发设备,具体的,异频转发设备会在射频接收信号监测模块和解码/编码模块中间,增加一个频点切换模块,频点切换模块可以在F1和F2之间轮流切换监测信号,每个频点停留时间通过启动定时器判断。并将加定时器控制模块,当定时器超时前监测到有效信号,则停止定时器,利用射频信号发射控制模块进入中转转发流程;定时器超时,则切换频点继续接收。
(3)如果是,同频转发设备,则一直锁定指定频点,监测到有效信号后,则进入中转转发流程,具体的,可以利用空口信号转发控制模块对空口信号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中,转发设备在实时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监测两个不同频点的信号,实现时分多址的异频转发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同频同时隙干扰的问题,并且不会形成环路。
其中,如图17所示,为同频转发设备的转发流程:
(1)同频转发设备收到空口信号时,先判断解码是否成功,不成功则丢弃处理。
(2)如果,空口信号的呼叫业务是自己的(目的地址与转发设备相同),则进入普通呼叫业务处理流程,按照普通呼叫业务处理。
(3)如果,空口信号的呼叫业务是不自己的,则修改置位控制帧的“同频转发标志”,将该帧填充入转发队列,如果是非控制帧(语音帧)则直接填充如转发队列。
(4)保持当前时隙继续接收,启动另外一个时隙的发射。如果此前已经启动发射,则重复启动发射。
其中,如图18所示,为异频转发设备的转发流程:
(1)异频中转设备,开机待机情况下时,处于交替监测F1、F2两个频点的空口信号。
(2)当监测到F1或者F2频点的空口信号且解码成功时,则判断该信号是否来自同频中转设备。异频中转设备仅转发同频中转设备信号,非同频中转信号,不进行转发。
(3)监测到的空口信号为有效的同频中转信号,则将控制帧中的“同频转发标志”位复位(去掉),同时,置位“异频转发标志位”。
(4)将更改过的控制帧填充入转发队列,如果是非控制帧(语音帧)则直接填充如转发队列。
(5)保持当前频点时隙继续接收,启动另外一个频点(接收频点F1,则使用F2)且另外一个发射。如果此前已经启动发射,则无需重复启动发射。
如图19所示,为转发设备的脱网判断与激活备份设备的具体流程图,具体的,参考图20,为激活备用转发设备的具体结构模块:
(1)每个转发设备即使不在转发工作状态,也会定期广播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
(2)同时,每个转发设备持续监测转发设备广播的信号,或其他转发设备转发的语音,具体的,转发设备会通过射频接收信号监测模块对携带“转发标志”的信号进行实时监测。
(3)通过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确保转发设备知道自己是否处于其他转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4)异频转发设备需要监测两个频点的广播,具体的,异频转发设备利用携带的频点切换模块同时对两个频点的广播监测,同频转发设备监测一个频点即可。其中,在监测到空口信号后,可以利用编码/解码模块对空口信号进行解码/编码。
(5)每个转发设备都会定时周期广播“转发标志”的信号,同时利用定时器控制模块启动自己的“在网定时器”,且每个转发设备定时器时间相同。在定时器超时前广播“转发标志”信号。
(6)每个转发设备收到“转发标志”信号时,刷新定时器。
(7)如果定时器超时,可以超时达到一定次数N(N≥1),还未收到其他转发设备广播信号,说明可能已经超出其他转发设备覆盖范围,则启动激活备用设备流程,具体的,启动激活备用设备流程可以通过被激活/继承转发控制模块进行实现。
(8)进入激活备用转发设备流程后,转发设备连续多次发射激活备用转发设备空口信令。
(9)发射激活备用转发设备请求(异频中转需要在F1,F2频点都发射)后,则等待备用转发设备的应答。如果存在一个以上备用转发设备应答,则根据信号强度,选择应答(发射继承确认信令)信号强度最强者为转发设备继承者。
本实施例中,通过能够自动监测信号覆盖的设备,自动判断转发设备覆盖范围的频点,可以有效地缩短语音接入时间。
其中,步骤(8)中的激活备用转发设备流程,如图21所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备份转发设备在待机时不转发也不处理任何信号;
(2)当备份转发设备收到转发设备的激活请求后,为防止多个备份转发设备同时应答,造成空口碰撞,备份转发设备启动随机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发射“激活应答”信令。发射后启动等待继承确认定时器;
(3)收到请求设备的继承确认信令后,则立刻继承转发功能,启动转发流程。继承转发设备的功能与请求的设备相同,即异频转发继承异频转发;同频转发继承同频转发。
(4)如果没有收到继承确认,在“继承确认定时器”超时后,重发“激活应答”信令。重发次数N(N>=1)。
基于以上同频转发设备和异频转发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实现方案,以下对通信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具体实现进行举例说明。具体的,通信终端的具体实现结构可以如图22所示,相应的,通信终端通过其结构模块实现如图23中所示的信号传输流程:
(1)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可以为普通通信终端(如图13中的终端A或终端B),通信终端开机时,由于通信终端或者转发设备是可以进行移动的,在不确定处于哪个转发设备覆盖时,监测多个频点,具体的,通信终端通过其内的射频接收信号检监测模块监测多个频点,并在监测过程中,利用频点切换模块切换到不同的频点,以监测不同频点上的信号,之后,通信终端在监测到信号后利用空口信号解码/编码模块对信号进行解密,并判断出信号属于哪种来源信号,如同频转发设备信号、异频转发设备信号或普通通信终端信号等;
(2)当监测到同频转发设备信号(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呼叫业务)时,说明处于该频点转发设备覆盖下,则停留在该频点进行后续的信号接收和信号发射。同时,通信终端在监测到同频转发设备的信号时,利用定时器控制模块启动“停留定时器”,每次收到同频转发设备信号则刷新定时器,并持续停留在该频点,直到定时器超时也没有收到同频转发设备信号,表明该当前频点上没有转发设备覆盖,此时回到(1)流程,利用频点切换模块切换到其他频点,重新监测信号;
(3)当监测到异频转发设备信号(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呼叫业务)时,说明处于异频转发设备覆盖下(可能处于SFR3、DFR2或SFR1、DFR2重叠覆盖区域),因为异频转发设备转发频点不确定(F1或F2),因此不能停留锁定在某一个频点接收。如果此时要发射,则使用最近一次接收到信号的频点作为发射频点,具体的,通信终端可以利用空口信号解码/编码模块进行信号编码后,利用射频信号发射控制模块在发射频点上进行信号发射。
(4)当接收到的是普通终端信号,此前如果启动了“停留定时器”则暂停。此时,利用呼叫业务处理模块按照正常呼叫业务流程处理该信号。呼叫结束后返回此前状态。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不仅相比原有通信系统扩大了通信范围;还可以做到接入语音的时间更短,通信更加可靠;并且,通信终端通过对信号来源进行判断,并对不同来源的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可以完全契合上述的信号传输方法,仅需在通信终端上的软件仅需改动,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异频转发设备,所述异频转发设备在信号传输中通过不同的时隙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在接收信号时采用一个时隙,在发送所述信号时采用另一个时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
利用所述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同频转发标识;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二频点与所述第一频点不同;
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得到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标志位表明所述第一信号为异频转发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所述异频转发队列用以存储需要进行异频发送的信号;
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包括:
将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频转发标识替换成异频转发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包括:
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由所述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终端。
3.一种异频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频转发设备在信号传输中通过不同的时隙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在接收信号时采用一个时隙,在发送所述信号时采用另一个时隙,所述异频转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确定用于当前信号传输的第一频点,并利用所述第一频点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通信终端通过第一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频点发送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同频转发标识;
第一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二频点与所述第一频点不同;
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得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填充至异频转发队列,其中,所述第一标志位表明所述第一信号为异频转发信号,且所述异频转发队列用以存储需要进行异频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器在对所述第一信号中设置第一标志位时,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中的同频转发标识替换成异频转发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频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同频转发设备,由所述第二同频转发设备利用所述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终端。
5.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异频转发设备或所述同频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如果是,发送激活请求,所述激活请求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所述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基于所述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并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所述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包括:
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其中,所述定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长;
如果所述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否则,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7.一种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为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异频转发设备或所述同频转发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处理器,用于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如果是,通过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激活请求,所述激活请求用于触发备份转发设备进行应答并反馈所述备份转发设备的应答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备份转发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应答信号,确定目标备份转发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继承确认指令给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所述目标备份转发设备被配置有与所述当前转发设备相一致的转发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时器,用于记录时长;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在监测当前转发设备是否超出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时,具体用于:
监测其他转发设备广播的表征设备在网的目标信号及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其中,所述定时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时从零开始记录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长,如果所述定时器所记录的广播时长超过广播时长阈值,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否则,确定所述当前转发设备没有超出所述其他转发设备的信号传输覆盖范围。
CN201911202735.1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2887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2735.1A CN11288798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2735.1A CN11288798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987A CN112887987A (zh) 2021-06-01
CN112887987B true CN112887987B (zh) 2023-01-17

Family

ID=7603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2735.1A Active CN11288798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4888B (zh) * 2020-07-21 2022-05-17 上海华虹计通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车载人员定位设备的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5473558B (zh) * 2021-06-11 2023-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中转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520A (zh) * 2012-06-01 2012-10-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备份lns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0381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N108809403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北京世纪东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双模货列尾中继器、用于该中继器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9274478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泉州市顺风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双时隙半双工数字通信中继方法
CN110475311A (zh) * 2019-10-12 2019-1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或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520A (zh) * 2012-06-01 2012-10-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备份lns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0381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N108809403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北京世纪东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双模货列尾中继器、用于该中继器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9274478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泉州市顺风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双时隙半双工数字通信中继方法
CN110475311A (zh) * 2019-10-12 2019-1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或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98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9963B2 (en)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100795279B1 (ko) 차량용 무선 중계 시스템
US9094944B2 (en) Dynamic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s
US9814041B2 (en) Communic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887987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0078561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ser equipment to a femtocell
CN105338513A (zh)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60802A (zh) 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KR20170072298A (ko)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rrc 재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JP2021119661A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480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WO1995026613A2 (en) Assigning of transmission turns to radio units
WO20140588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efficiently propagate emergency signals
JP2006121696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トラフィック伝送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1787589B (zh) 发射越区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及通讯系统
JP2009267911A (ja) レピータ、レピータ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レピータ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6097582A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921B (zh) 窄带数字集群系统中小区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5968571A (zh) 省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51570B (zh) 5g网络下视频直播方法和系统
JP2020036204A (ja) 無線通信端末、緊急速報通知システム、緊急速報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31953A1 (zh) 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2820922B2 (ja) Mca無線通信方式
US20220417828A1 (e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30074494A (ko)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