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9523A - 液力变矩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液力变矩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9523A
CN112879523A CN201911201440.2A CN201911201440A CN112879523A CN 112879523 A CN112879523 A CN 112879523A CN 201911201440 A CN201911201440 A CN 201911201440A CN 112879523 A CN112879523 A CN 11287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torque converter
shell
converter assembly
for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14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凤龙
张辉明
龚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14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9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04Combined pump-turbin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24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分别与发动机和变速箱传动连接。包括壳体和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位于壳体外,且减振装置的一端与壳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传动连接。由于减振装置设置于液力变矩器壳体的外部,可以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在传递同样大小扭矩的条件下,弹簧刚度更低,更有利于提高减振能力。减振装置可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因此具有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液力变矩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
背景技术
自动挡汽车传动系统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动力传递主要通过柔性盘和液力变矩器进行。柔性盘通过螺栓和发动机曲轴及液力变矩器壳体连接,液力变矩器由盖总成、泵轮、涡轮、导轮和锁止离合器等构成,经过变矩、减振后再将动力通过输入轴传递到变速箱,完成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现有技术中的液力变矩器具有减振、锁止、液力传动等功能,其中,减振机构的设计受液力变矩器壳体限制,弹簧分布半径较小,不利于减振性能的优化,且应用动力总成改变不易调整结构,平台化实施困难等缺点。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液力变矩器存在减振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力变矩器存在减振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具有减振性能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包括壳体和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减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减振装置由于设置于液力变矩器壳体的外部,可以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在传递同样大小扭矩的条件下,弹簧刚度更低,更有利于提高减振能力。
另外,壳体内去除减振机构后,轴向空间可以更加紧凑,易于平台化。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传力盘、减振机构和传力板;其中,
所述传力盘和所述传力板通过所述减振机构弹性连接,所述传力盘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壁面上,所述发动机将动力通过所述传力盘、所述减振机构和所述传力板传递于所述壳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减振装置包括传力盘、减振机构和传力板;其中,传力盘和传力板通过减振机构弹性连接,传力盘与曲轴固定连接,传力板固定连接于液力变矩器的壳体上,发动机将动力通过传力盘、减振机构和传力板传递给液力变矩器。这种结构的减振装置可通过传力板与液力变矩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减振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传力盘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力盘通过所述螺纹孔螺栓连接于所述曲轴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和弹簧架;其中,
所述减振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架上,且所述弹簧架分别与所述传力盘和所述传力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减振弹簧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架设置有导槽;其中,
所述减振弹簧放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导槽的两端,以限制所述减振弹簧脱离所述导槽,进而将所述减振弹簧固定于所述弹簧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传力板的外圈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卡入所述导槽并与所述弹簧座接触,所述传力板的内圈设有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螺栓孔,所述传力板通过所述螺栓孔螺栓连接于所述壳体。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传力盘上设置有多个去重孔,多个所述去重孔绕所述中心贯通孔环绕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还包括液力锁止装置,所述液力锁止装置包括泵轮、涡轮、导轮,所述泵轮、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轮传动连接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之间,所述泵轮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
所述传力板将所述动力传递于所述壳体上,经所述泵轮、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变矩后,通过所述涡轮传递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液力锁止装置还包括限位卡环、密封垫圈、密封油封和限位轮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通孔;并且,
所述限位卡环、所述密封垫圈、所述密封油封和所述限位轮毂均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其中,
所述限位卡环和所述密封垫圈对所述输入轴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密封油封和所述限位轮毂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传力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并且,
所述涡轮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锁止离合器,所述锁止离合器对所述涡轮进行锁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减振装置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因此具有减振效果好的特点,液力锁止装置去除减振机构后轴向空间更加紧凑。液力变矩器模块化后,减振弹簧的售后维护方便,成本低,可通过调整减振装置的传力板轴向距离来适用不同轴向空间要求的动力总成,易于平台化。这种结构的液力变矩器总成不仅适用于传统动力总成,而且能应用于新能源动力总成,可拓展性强。
另外,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液力变矩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齿圈;12:传力盘;21:减振弹簧;22:弹簧架;31:传力板;41:限位轮毂;42:限位卡环;43:密封油封;51:壳体;52:固定块;53:锁止离合器;54:涡轮;55:泵轮;56:导轮;6: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该液力变矩器总成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分别与发动机和变速箱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51和减振装置(附图中位于左侧的部分),减振装置位于壳体51外,且减振装置的一端与壳体51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传动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减振装置设置于液力变矩器壳体51的外部,可以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51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在传递同样大小扭矩的条件下,弹簧刚度更低,更有利于提高减振能力。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51内去除减振机构后,轴向空间可以更加紧凑,易于平台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减振装置包括传力盘12、减振机构和传力板31。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力盘12和传力板31通过减振机构弹性连接,传力盘12与曲轴固定连接,传力板31固定连接于壳体51的外壁面上,发动机将动力通过传力盘12、减振机构和传力板31传递给壳体51上。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装置包括传力盘12、减振机构和传力板31;其中,传力盘12和传力板31通过减振机构弹性连接,传力盘12与曲轴固定连接,传力板31固定连接于液力变矩器的壳体51上,发动机将动力通过传力盘12、减振机构和传力板31传递给液力变矩器。这种结构的减振装置可通过传力板31与液力变矩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减振性能更好。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装置集成传力盘12、减振机构和传力板31于一体,能充分利用壳体51的径向空间,其弹簧分布半径不受壳体51限制,更利于提高减振机构减振性能,且结构简单,售后维护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传力盘12上设置有螺纹孔,传力盘12通过螺纹孔螺栓连接于曲轴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纹可将传力盘12与发动机曲轴更加牢靠地连接,进而可使得液力变矩器总成的使用可靠性更佳。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力盘12上设有用于启动电机的齿圈11,具体结构可参见附图所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21和弹簧架22。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弹簧21固定连接于弹簧架22上,且弹簧架22分别与传力盘12和传力板3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减振弹簧21设置有弹簧座(图中未示出),弹簧架22设置有导槽(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弹簧21放置于导槽内,弹簧座固定于导槽的两端,以限制减振弹簧21脱离导槽,进而将减振弹簧21固定于弹簧架22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传力板31的外圈设置有卡爪,卡爪卡入导槽并与弹簧座接触,传力板31的内圈设有与壳体51匹配的螺栓孔,传力板31通过螺栓孔螺栓连接于壳体51。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爪卡入导槽并与弹簧座接触,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便于根据动力总成空间布置需求调整传力板31,能应用于不同动力总成平台,降低应用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传力盘12上设置有多个去重孔,多个去重孔绕中心贯通孔环绕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去重孔可以设置3个,也可以设置4个,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去重孔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传力盘12的重量降低,应力释放降低其出现裂纹的几率,另一方面也为传力板31与壳体51连接螺栓的安装和售后维修设置了工具窗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还包括液力锁止装置,液力锁止装置包括泵轮55、涡轮54、导轮56,泵轮55、涡轮54和导轮56设置于壳体51内,泵轮55传动连接于涡轮54和导轮56之间,壳体51与减振装置中的传力板31固定连接,泵轮55与壳体51的内壁固定连接,涡轮54与变速箱的输入轴6传动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力板31将动力传递于壳体51上,经泵轮55、涡轮54和导轮56变矩后,通过涡轮54传递于变速箱的输入轴6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液力锁止装置还包括限位卡环42、密封垫圈(图中未示出)、密封油封43和限位轮毂41;壳体51上设置有通孔,输入轴6穿过壳体51上的通孔。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卡环42、密封垫圈、密封油封43和限位轮毂41均设置于输入轴6与通孔的连接处。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卡环42和密封垫圈对输入轴6进行轴向定位,密封油封43和限位轮毂41输入轴6与通孔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并且降低了液力锁止装置工作过程中对减振装置的影响,其轴向载荷变小,传力盘12和传力板31出现裂纹和轴向变形的风险降低,可选用非高强度材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壳体51上设置有固定块52,传力板31固定于固定块52上。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涡轮54和壳体51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锁止离合器53,锁止离合器53对涡轮54进行锁止。
更进一步,锁止离合器53设置有摩擦面,在压力控制下,可实现涡轮54锁止离合器53与壳体51摩擦面间的滑摩和锁止,能将动力直接由壳体51传递给涡轮54,再传递给输入轴6,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动力经曲轴螺栓传递给传力盘12,经由固定在盘体上的减振弹簧21架、减振弹簧21传递给传力板31,再通过螺栓传递到壳体51上,当需要液力锁止装置进行变矩工作时,动力则依次通过泵轮55、涡轮54变矩后传递给输入轴6;当需要液力锁止模块进行锁止工作时,通过锁止离合器53摩擦面与壳体51摩擦面压紧,动力经由壳体51直接传递给涡轮54,再传递给输入轴6。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分别与发动机和变速箱传动连接。其包括壳体51和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位于壳体51外,且减振装置的一端与壳体51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传动连接。由于减振装置设置于液力变矩器壳体51的外部,可以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51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在传递同样大小扭矩的条件下,弹簧刚度更低,更有利于提高减振能力。减振装置可充分利用变速箱前壳体51的径向空间,扩大弹簧的分布半径,因此具有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力变矩器总成,设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减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传力盘、减振机构和传力板;其中,
所述传力盘和所述传力板通过所述减振机构弹性连接,所述传力盘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壁面上,所述发动机将动力通过所述传力盘、所述减振机构和所述传力板传递于所述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盘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力盘通过所述螺纹孔螺栓连接于所述曲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和弹簧架;其中,
所述减振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架上,且所述弹簧架分别与所述传力盘和所述传力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架设置有导槽;其中,
所述减振弹簧放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导槽的两端,以限制所述减振弹簧脱离所述导槽,进而将所述减振弹簧固定于所述弹簧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板的外圈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卡入所述导槽并与所述弹簧座接触,所述传力板的内圈设有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螺栓孔,所述传力板通过所述螺栓孔螺栓连接于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盘上设置有多个去重孔,多个所述去重孔绕所述中心贯通孔环绕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力锁止装置,所述液力锁止装置包括泵轮、涡轮、导轮,所述泵轮、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轮传动连接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之间,所述泵轮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
所述传力板将所述动力传递于所述壳体上,经所述泵轮、所述涡轮和所述导轮变矩后,通过所述涡轮传递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锁止装置还包括限位卡环、密封垫圈、密封油封和限位轮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通孔;并且,
所述限位卡环、所述密封垫圈、所述密封油封和所述限位轮毂均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其中,
所述限位卡环和所述密封垫圈对所述输入轴进行轴向定位,所述密封油封和所述限位轮毂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力变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传力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并且,
所述涡轮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锁止离合器,所述锁止离合器对所述涡轮进行锁止。
CN201911201440.2A 2019-11-29 2019-11-29 液力变矩器总成 Pending CN112879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1440.2A CN112879523A (zh) 2019-11-29 2019-11-29 液力变矩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1440.2A CN112879523A (zh) 2019-11-29 2019-11-29 液力变矩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523A true CN11287952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3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1440.2A Pending CN112879523A (zh) 2019-11-29 2019-11-29 液力变矩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952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3622A1 (en) * 1986-11-06 1988-05-19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Lockup damper for torque converters
US4966261A (en) * 1988-07-07 1990-10-30 Atsugi Motor Parts Company, Limited Lock-up torque convert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N101988569A (zh) * 2010-11-16 2011-03-2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质量液力变矩器
CN202768771U (zh) * 2012-09-17 2013-03-06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手动自锁液力变矩器
CN206159360U (zh) * 2016-09-19 2017-05-10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扭转减振器和液力变矩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3622A1 (en) * 1986-11-06 1988-05-19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Lockup damper for torque converters
US4966261A (en) * 1988-07-07 1990-10-30 Atsugi Motor Parts Company, Limited Lock-up torque convert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N101988569A (zh) * 2010-11-16 2011-03-2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质量液力变矩器
CN202768771U (zh) * 2012-09-17 2013-03-06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手动自锁液力变矩器
CN206159360U (zh) * 2016-09-19 2017-05-10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扭转减振器和液力变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1060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with inner and outer elastic damping members connected in series
EP2300736B2 (de) Hydrodynamischer drehmomentwandler
CN110891850B (zh) 电动车桥组件的支架组件
US8434602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US11303192B2 (en)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assembly for hybrid module
WO2018230963A1 (en)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with lock-up friction clutch
JP2018531351A6 (ja) 直列接続した内側及び外側弾性減衰部材を有する流体動力学的トルク結合装置用ねじり振動ダンパー
US8752685B2 (e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CN107061524B (zh) 用于湿式离合器变速器的挠性板联轴器
CN110740891B (zh) 混合动力模块、混合动力单元及装配混合动力模块的方法
CN112105517B (zh) 多离合器装置及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
US10094459B2 (en) Torque-coupling device with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one-way turbine clutch,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281020B2 (en) Torque-coupling device with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oneway turbine clutch,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2879523A (zh) 液力变矩器总成
US20220388389A1 (en) Hybrid module with separating clutch which is optimized with respect to displacement friction
CN108431449B (zh) 用于液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器的频率动力吸收器
CN107054047B (zh) 混合动力系统
EP3869069A1 (en) Lock-up apparatus for torque converter
US20180283488A1 (en) Vibration damper and lock-up clutch for hydrokinetic torque-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18184860A1 (en) Vibration damper and lock-up clutch for hydrokinetic torque-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17440636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飞轮减振器总成
US10428926B2 (en)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with turbine made of lightweight material and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CN102099218A (zh) 用于将混合动力变速器装配在燃烧式发动机上的装置
US20200149620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lock-up clutch for hydrokinetic torque-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948030B2 (en) Clutch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