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9401A - 工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9401A
CN112879401A CN202011615906.6A CN202011615906A CN112879401A CN 112879401 A CN112879401 A CN 112879401A CN 202011615906 A CN202011615906 A CN 202011615906A CN 112879401 A CN112879401 A CN 112879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image information
coordinate system
glass
disp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59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华
魏志刚
向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59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9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9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Abstract

一种工件加工方法,适用于组装一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包括:提供一第一工件;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提供一第二工件;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得让工件进行第二加工。上述提供的工件加工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并通过将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比对以获取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精准加工位置,以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提高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工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增加,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化,消费电子产品在制造时,需要将面板、背板与边框点胶后贴合组装。而现有的点胶设备和贴合组立设备通常是分离式设置,无法实现点胶数据和贴合数据的共享。使得产品在点胶和贴合组立过程中,需要将产品在点胶设备和贴合组立设备之间来回搬运。并在点胶时需对产品进行定位以在指定部位点胶,在贴合组立设备中,需要对产品再次点胶,以实现产品的贴合组立。由于点胶设备和贴合组立设备的定位基准的差异,从而导致产品在点胶设备和贴合组立设备中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的工件加工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加工方法,适用于组装一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包括:提供一第一工件;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提供一第二工件;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得让工件进行第二加工。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包括步骤: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根据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生成第一工件的第一加工参数;根据第一加工参数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包括步骤:通过第一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为将第一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坐标系和第一加工工位所在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的第一坐标系。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提供一第二工件”包括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根据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生成第二工件的预加工参数;根据预加工参数对第二工件进行加工;其中所述预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包括步骤: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包括步骤: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包括步骤:通过第二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置参数为将第二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坐标系和第二加工工位所在的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第二坐标系。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包括步骤: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在第二坐标系下生成组装信息;根据组装信息移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其中所述组装信息至少包括组装位置。
上述提供的工件加工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并通过将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比对以获取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精准加工位置,以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提高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工件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点胶贴合组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中点胶贴合组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边框图像采集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边框点胶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玻璃翻转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翻转件和抓取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组立区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传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上料区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点胶贴合组立装置 100
传送模块 110
第一点胶模块 120
第一图像采集单元 121
第一点胶单元 122
第二点胶模块 130
第二图像采集单元 131
第二点胶单元 132
翻转单元 133
组立模块 140
工作台 10
边框点胶区 20
边框图像采集单元 21
第一支架 211
第一驱动组件 212
第一驱动件 2121
第一导轨 2122
第一扫描组件 213
安装座 2131
旋转件 2132
连接件 2133
第一扫描件 2134
边框点胶单元 22
第二支架 221
第二驱动组件 222
第二驱动件 2221
第二传动件 2222
第二导轨 2223
点胶组件 223
第一移动组件 2231
第一滑座 22311
第三驱动件 22312
第三传动件 22313
第三导轨 22314
第二移动组件 2232
第二滑座 22321
第四驱动件 22322
第四传动件 22323
第四导轨 22324
点胶件 2233
玻璃点胶区 30
玻璃点胶单元 31
玻璃翻转单元 32
第三支架 321
第三移动组件 322
第五导轨 3221
第五传动件 3222
滑块 3223
翻转组件 323
翻转电机 3231
翻转件 3232
抓取件 3233
吸料孔 32331
组立区 40
第四支架 41
第二扫描件 42
贴合组件 43
第六驱动件 431
贴合件 432
传送单元 50
传送组件 51
第五驱动件 511
第六导轨 512
第一承载件 52
第二承载件 53
上料区 60
上料单元 61
边框放置区 611
玻璃放置区 612
移转单元 62
边框 200
玻璃 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加工方法,适用于组装一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包括:提供一第一工件;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提供一第二工件;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得让工件进行第二加工。
上述提供的工件加工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并通过将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比对以获取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精准加工位置,以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提高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定位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件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请参阅图1,一种工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第一工件;
S20: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
S30: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
S40:提供一第二工件;
S50: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
S60: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件加工方法主要运用于两工件之间的精准组装应用中。其中,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并对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进行比对、校准、校正或分析等作业,以精准的对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上的加工部位或者区域,从而提高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加工或组装的精度。其中,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可包括第一工件的外部轮廓、待加工部位和第一工件的位置信息等信息,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可包括第二工件的外部轮廓、待加工部位和第二工件的位置信息等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工为点胶,第二加工为贴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工和第二加工的类型不限于此,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结合,第一加工还可为冲压,第二加工还可为焊接,通过在第一工件上冲压形成一凸起,并将凸起焊接于第二工件指定位置。
为了使得第一工件的第一加工更加精准,构建了第一坐标系,其中步骤S20: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具体包括步骤:
S201: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
S202:根据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生成第一工件的第一加工参数;
S203:根据第一加工参数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且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其中,第三影像信息为第一工件在第一坐标系中的外部轮廓图和第一工件上特定的加工部位,比如点胶部位、冲压部位或者点焊部位等。第一设置参数为第一工件在第一坐标系中具体的坐标位置,通过将第一工件在第一坐标系中的具体坐标位置与第一工件的外部轮廓、待加工部位和待加工部位的加工路径等信息进行结合以生成第一加工参数,以使外部加工设备能通过第一加工参数精准的在第一工件上移动,并在特定的部位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避免了因人工校准而产生的位置偏差,提高了定位精度并提高了第一加工效率。
在对第一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便于采集第三影像信息,步骤S201:“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具体为:通过第一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其中,第一图像采集系统为3D相机,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凡设于第一工件上并可采集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的装置均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1中“第一设置参数”为第一工件在第一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和第一工件在进行第一加工时所在第一加工工位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的第一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首先对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和第一加工工位分别建立坐标系,获得第一工件在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中和第一加工工位坐标系中分别具有的坐标信息,以实现对第一工件能够精确定位,然后在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三影像信息的获取时,结合第一图像采集系统所在坐标系和第一加工工位所在坐标系并将其转换为特定的第一坐标系,以转换为第一工件在第一坐标系上的指定位置的坐标信息,并获取第三影像信息,从而实现第一工件在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下和第一加工工位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整合,以使得第一工件完成在第一坐标系下的信息获取和加工。
为了使得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的第二加工更加精确,构建了第二坐标系,并可以先对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工件的预加工,其中,步骤S40包括步骤:
S401: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
S402:根据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生成第二工件的预加工参数;
S403:根据预加工参数对第二工件进行预加工其中所述预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其中,第四影像信息为第二工件的外部轮廓图和特定的加工部位。第二设置参数为第二工件在构建的第二坐标系中的具体坐标位置。通过将第二坐标系信息与第二工件的外部轮廓、待预加工部位和待预加工部位的加工路径等信息进行结合生成预加工参数,以使对第二工件进行预加工的设备能通过预加工参数精准的在第二工件上移动,并在相应部位对第二工件进行预加工,以更好的为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的第二加工做准备,避免了因人工校准而产生的位置偏差,提高了定位精度并提高了后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的效率。
为了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校准于同一坐标系内,步骤S30包括步骤: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即在第一工件加工完成后,将第一工件在第一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换算到第二坐标系下,从而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统一到第二坐标系内。
其中,步骤S50包括步骤: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既获取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中特定坐标位置处的第二影像信息。同时获取在第二设置参数下的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工件或者第二工件预加工后的第二影像信息,以便于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下的第二加工(比如组装)。
在对第二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便于采集第四影像信息,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包括步骤:通过第二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图像采集系统为2D相机,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凡设于第二工件上并可采集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的装置均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设置参数”为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第二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以及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的工位所在的第二加工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首先对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和第二加工的工位分别建立坐标系,获得第二工件在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中和第二加工的工位坐标系中分别具有的坐标信息,以实现对第二工件能够精确定位,然后在对第二工件进行第四影像信息的获取时,结合第二图像采集系统所在坐标系和第二加工的工位所在坐标系并将其转换为特定的第二坐标系,以转换为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上的指定位置的坐标信息,并获取第四影像信息,从而实现第二工件在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坐标系下和第二加工的工位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整合。
最后,仍然以第二坐标系为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在的最终坐标系,以完成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下的第二加工(比如组装)。
为了便于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步骤S60包括步骤:根据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生成组装信息;根据组装信息移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其中所述组装信息至少包括组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组装信息还包括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上相对应的组装部位等。步骤S60中,第一工件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均在第二坐标系下进行获取,并最后亦在第二坐标系下完成第二加工(比如组装),从而统一坐标系信息,完成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的精确校准。
实施例二
本申请提供的工件加工方法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边框200和玻璃300的点胶组装贴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工件为边框200、第二工件为玻璃300。边框200和玻璃300组装贴合的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对边框200进行扫描,以获取边框200的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并根据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对边框200指定部位进行点胶。通过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对玻璃300进行扫描,以获取玻璃300的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并根据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对玻璃300指定部位点胶并翻转点胶后的玻璃300。
然后,将边框200的第一设置参数和玻璃300的第二设置参数标定至同一坐标系内。扫描位于同一坐标系内的边框200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玻璃300的第二影像信息,并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将边框200和玻璃300运输至指定位置组装贴合。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胶贴合组立装置100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2,点胶贴合组立装置100包括传送模块110、第一点胶模块120、第二点胶模块130和组立模块140。传送模块110用于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分别运输至相应的第一点胶模块120和第二点胶模块130处点胶并将点胶后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运输至组立模块140处组装贴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点胶模块130对第二工件进行预加工,可以使得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组装贴合更加精确。
为了对第一工件的待点胶部位精准点胶及便于获取第一工件的待点胶部位信息,第一点胶模块120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和第一点胶单元122。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用于采集经第一点胶单元122点胶后的第一工件的第一影像信息,以确定第一工件的具体位置。
为了获取点胶后第二工件的具体位置并使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能够组合,第二点胶模块130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第二点胶单元132和翻转单元133。第二点胶单元132用于在第二工件的待点胶部位点胶,翻转单元133用于将点胶后的第二工件翻转以使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组合面相对以便于组合。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用于采集点胶后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以确定第二工件的具体位置。
为了提高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组合的精度,需要将点胶后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定位于同一坐标系中。在一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工件而言,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位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坐标系中,第一工件点胶工位位于第一工件点胶工位坐标系中。然后将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坐标系和第一工件点胶工位坐标系合并为第一坐标系,使得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在第一坐标系内采集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完成对第一工件的点胶;
对于第二工件而言,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位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坐标系中,第二工件点胶工位位于第二工件点胶工位坐标系中。然后将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坐标系,以及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贴合的工位所在的坐标系,合并为第二坐标系,使得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在第二坐标系内采集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完成对第二工件的点胶;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组合的精度,将上述第一坐标系合并至第二坐标系内,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采集第一工件在第二坐标系内的位置信息和外部轮廓信息等信息作为第一影像信息,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采集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内的位置信息和外部轮廓信息等信息作为第二影像信息,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监控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具体移动位置,以完成组合。
本方案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传送模块110分别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运输至第一点胶模块120和第二点胶模块130处。第一点胶单元122对第一工件的特定部位点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21采集点胶后的第一工件在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一影像信息。第二点胶单元132对第二工件的特定部位点胶,翻转单元133翻转点胶后的第二工件,第二图像采集单元131采集点胶后的第二工件在第二坐标系内的第二影像信息。传送模块110根据第二坐标系下第一工件的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运输至组立模块140处组装。
实施例三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点胶贴合组立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3,一种点胶贴合组立装置100,用于组装玻璃300和边框200,包括工作台10、边框点胶区20、玻璃点胶区30、组立区40、传送单元50和上料区60。边框点胶区20设于工作台10一端,用于采集边框200的图像信息并对边框200点胶;玻璃点胶区30,设于工作台10另一端,用于采集玻璃300的图像信息并对玻璃300点胶;组立区40,设于边框点胶区20和玻璃300点胶机之间,用于组装点胶后的边框200和玻璃300;传送单元50,设于工作台10上,用于将边框200和玻璃300分别运输至边框点胶区20和玻璃点胶区30点胶,并将点胶后的边框200和玻璃300输送至组立区40组装;上料区60,设于工作台10一侧,用于放置并转运边框200和玻璃300至传送单元50上。
图4为图3所示的边框图像采集单元21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3和图4,为了在边框200指定部位点胶,边框点胶区20包括边框图像采集单元21和边框点胶单元22。边框图像采集单元21设于传送单元50上方,用于采集从上料区60放置到传送单元50上的边框200的图像信息。边框点胶单元22设于工作台10上,用于对边框200点胶。
为了扫描并复检边框200上的点胶部位,边框图像采集单元21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一驱动组件212和第一扫描组件213。第一支架211设于工作台10上,第一驱动组件212设于第一支架211并连接第一扫描组件213,用于带动第一扫描组件213运动以扫描并复检第一工件上的点胶部位。
为了带动第一扫描组件213在第一驱动组件212上向靠近第一支架211方向运动以复检多个点胶部位,第一驱动组件212包括第一驱动件2121、第一传动件(图未示)和第一导轨2122。第一驱动件2121设于第一导轨2122上,第一传动件连接第一驱动件2121并位于第一导轨2122内,第一导轨2122固定于第一支架211上,第一扫描组件213伸入第一导轨2122并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件上。在第一扫描组件213扫描并复检第一工件的点胶部位时,第一驱动件2121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扫描组件213在第一导轨2122上沿靠近第一支架211方向运动。
为了精准定位边框200,首先对第一扫描组件213建立坐标系X1-Y1,以使第一扫描组件213获取边框200在X1-Y1坐标系中的具体的坐标位置。然后对边框点胶单元22的加工工位建立坐标系X2-Y2(参阅图5),以使第一扫描组件213获取边框200在X2-Y2坐标系中移动的具体坐标位置,以结合X1-Y1坐标系和X2-Y2坐标系中边框200的具体位置,实现对边框200的精准定位。
为了便于定位边框200和玻璃300的贴合位置,建立第一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坐标系为整合X1-Y1坐标系和X2-Y2坐标系而得的坐标系,以将边框200在X1-Y1坐标系中具有的坐标信息和边框200在X2-Y2坐标系中具有的坐标信息转换至第一坐标系中,并通过第一扫描组件213获取边框200在第一坐标系内的第三影像信息。
为了扫描并复检第一工件上其他的点胶部位,第一扫描组件213包括安装座2131、旋转件2132、连接件2133和第一扫描件2134。安装座2131连接第一传动件并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导轨2122上,旋转件2132连接安装座2131和连接件2133并可带动连接件2133相对安装座2131旋转,第一扫描件2134固定于连接件2133上。在第一扫描件2134扫描第一工件上其他点胶部位时,旋转件2132带动连接件2133及固定于连接件2133上的第一扫描件2134沿轴心旋转,以使第一扫描件2134在旋转过程中扫描第一工件上的其他点胶部位。
图5为图3所示的边框点胶单元22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4和图5,为了在边框200指定部位点胶,边框点胶单元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二驱动组件222和点胶组件223。第二支架221设于工作台10上,第二驱动组件222设于第二支架221上,点胶组件223设于第二驱动组件222上,并可由第二驱动组件222带动而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运动,以对放置于第二支架221下的多个边框200点胶。
为了带动点胶组件223向第二支架221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2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21、第二传动件2222和第二导轨2223。第二驱动件2221设于第二导轨2223上,第二传动件2222连接第二驱动件2221并位于第二导轨2223内,且点胶组件223连接第二传动件2222并可滑动地设于第二导轨2223上,第二导轨2223固定于第二支架221上。在点胶组件223向第二支架221方向运动以点胶位于第二支架221下的多个边框200时,第二驱动件2221带动第二传动件2222转动,第二传动件2222带动点胶组件223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运动,以点胶位于第二支架221下的多个边框200,增加了工作效率。
为了对边框点胶区20内的多个边框200点胶,点胶组件223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231、第二移动组件2232和点胶件2233。第一移动组件2231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传动件2222并可相对第二导轨2223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2232沿垂直于第二导轨2223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2231上,点胶组件22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2232上。在点胶组件223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以点胶多个边框200时,第一移动组件2231可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相对第二传动件2222移动,第二移动组件2232可向垂直于第二导轨2223方向相对第一移动组件2231移动,点胶件2233可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二移动组件2232移动,以使点胶件2233能相对第二传动件2222在向靠近第二支架221的各个位置移动,以对放置于第二支架221下的多个边框200进行点胶。
为了使第一移动组件2231能相对第二传动件2222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第一移动组件2231包括第一滑座22311、第三驱动件22312、第三传动件22313和第三导轨22314。第一滑座22311可滑动地设于第二传动件2222上,第三驱动件22312固定于第三导轨22314上,第三传动件22313连接第三驱动件22312并设于第三导轨22314内,第三导轨22314固定于第一滑座22311上。在点胶组件223相对第二传动件2222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时,第二驱动件2221驱动第二传动件2222转动,第二传动件2222带动第一滑座22311向靠近第二支架221方向移动。
为了使第二移动组件2232能相对第一移动组件2231向垂直于第二导轨2223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2232包括第二滑座22321、第四驱动件22322、第四传动件22323和第四导轨22324。第二滑座22321可滑动地设于第三传动件22313上,第四驱动件22322固定于第四导轨22324上,第四传动件22323连接第四驱动件22322并设于第四导轨22324内,第四导轨22324固定于第二滑座22321上。在第二移动组件2232相对第一移动组件2231向垂直于第二导轨2223方向移动时,第三驱动件22312带动第三传动件22313转动,第三传动件22313带动第二滑座22321向垂直于第二导轨2223方向移动。
图6为图3所示的玻璃翻转单元32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3和图6,为了对玻璃300进行加工,玻璃点胶区30包括玻璃点胶单元31和玻璃翻转单元32。玻璃点胶单元31设于工作台10上,为常用的点胶机,这里不再赘述,用于对玻璃进行点胶;玻璃翻转单元32设于工作台10并位于玻璃点胶单元31一旁,用于翻转点胶后的玻璃300,以使边框200和玻璃300在传送单元50上运送至指定位置时,仅需抓取玻璃300上下移动,即可将玻璃300放置于边框200上而实现边框200与玻璃300的贴合。为了便于翻转玻璃300,以使玻璃300的点胶面位于玻璃300的下方,玻璃翻转单元32包括第三支架321、第三移动组件322和翻转组件323。第三支架321设于工作台10上,第三移动组件322固定于第三支架321上并连接翻转组件323,以带动翻转组件323向靠近第三支架321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带动玻璃翻转单元32向靠近第三支架321方向移动,第三移动组件322包括第五导轨3221、第五传动件3222和滑块3223。第五导轨3221固定于第三支架321上,第五传动件3222设于第五导轨3221内,滑块3223可滑动地设于第五传动件3222上。在翻转单元向靠近第三支架321方向方向移动时,内设驱动装置驱动滑块3223在第五传动件3222上移动至指定位置。
为了便于翻转指定位置的玻璃300,翻转组件323包括翻转电机3231、翻转件3232和抓取件3233。翻转电机3231固定于滑块3223上,翻转件3232连接翻转电机3231并可在翻转电机3231的驱动下沿轴向转动,抓取件3233固定于翻转件3232上,以在翻转件3232的带动下抓取玻璃300。
上述方案在玻璃300的抓取过程中,内设驱动装置带动滑块3223在第五传动件3222上向靠近第三支架321方向移动,滑块3223带动翻转件3232和抓取件3233向靠近第三支架321方向移动,以将翻转件3232和抓取件3233移动至指定位置。抓取件3233抓取玻璃300并在翻转件3232的带动下降玻璃300翻转并放置于指定位置,以实现玻璃300的翻转,且上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7为图6所示的翻转件3232和抓取件3233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6和图7,为了便于抓取玻璃300,抓取件3233上开设有吸料孔32331。吸料孔32331与内设吸附装置连通,以通过吸附装置将玻璃300吸附于抓取件3233上。通过在抓取件3233上开设吸料孔32331,以通过吸附装置吸取吸料孔32331内的空气,以形成低压环境,以将玻璃300吸附于抓取件3233上,避免了使用其他抓取设备抓取玻璃300时对玻璃300造成的损伤。
图8为图3所示的组立区40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8,为了将点胶后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贴合,组立区40包括第四支架41、第二扫描件42和贴合组件43。第四支架41设于工作台10上,第二扫描件42固定于第四支架41上,用于扫描玻璃300的影像信息,贴合组件43固定于第四支架41上,用于抓取点胶后的玻璃300并将玻璃300贴合于边框200上。
为了精准定位玻璃300,首先对第二扫描件42建立坐标系X3-Y3,以使第二扫描件42获取玻璃300的X3-Y3坐标系中的具体坐标位置。然后对贴合组件43所在的组装贴合工位建立坐标系X4-Y4(参阅图1),以使第二扫描件42获取玻璃300在X4-Y4坐标系中移动的具体坐标位置,以结合X3-Y3坐标系和X4-Y4坐标系中玻璃300的具体位置,实现对玻璃300的精准定位。
为了更好的定位边框200和玻璃300的贴合位置,建立第二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坐标系为整合X3-Y3坐标系和X4-Y4坐标系而得到的坐标系,以将玻璃300在X3-Y3坐标系中具有的坐标信息和X4-Y4坐标系中具有的坐标信息转换至第二坐标系中,并通过第二扫描件42获取玻璃300在第二坐标系内的第四影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坐标系为边框200和玻璃300贴合的最终坐标系。通过将第一坐标系中边框200的具体位置信息整合至第二坐标系中的边框200的具体坐标信息,以使边框200和玻璃300能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比对,以提高边框200和玻璃300贴合的精准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扫描件42用以拍摄玻璃3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并与第一扫描件2134拍摄的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比对,以确定边框200和玻璃300的贴合位置,以精准定位边框200和玻璃300,提高贴合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扫描件2134扫描的是在点胶时第一坐标系中的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和影像信息,第二扫描件42扫描的是玻璃300在传送单元50上位于第二坐标系的外部轮廓和影像信息。为了精准的定位边框200和玻璃300的具体位置,需要将边框200和玻璃300整合在同一第二坐标系中,以使边框200和玻璃300在同一基准内移动,更易校准边框200和玻璃300的贴合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坐标点位整合的方式将边框200在第一坐标系中的具体坐标转换为边框200在第二坐标系中的具体坐标。边框200在上述第一坐标系到第二坐标系转换时,通过第一扫描件2134采集边框200位于第一坐标系中的外部轮廓和影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外部轮廓和影像信息整合至第二坐标系内。
图8为图2所示的传送单元50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2和图8,传送单元50包括多个平行设于工作台10上的传送组件51和设于多个传送组件51上的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边框200放置于多个传送组件51上的多个第一承载件52上,玻璃300放置于多个传送组件51上的多个第二承载件53上,以同时对多个边框200和多个玻璃300进行点胶贴合。
为了能带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运动,传送组件51包括第五驱动件511、第六传动件(图未示)和第六导轨512。第五驱动件511设于第六导轨512上,第六传动件连接第五驱动件511并位于第六导轨512内,第六导轨512固定于工作台10上,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连接第六传动件并可滑动地设于第六导轨512上。以使第五驱动件511带动第六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移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第一承载件52上的边框200和放置于第二承载件53上的玻璃300先相对运动至边框点胶区20和玻璃点胶区30点胶,并能将点胶后的边框200和玻璃300运输至组立区40贴合。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在第六传动件上移动时,第五驱动件511带动第六传动件转动,第六传动件带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在边框200和玻璃300上料至传送组件51上时,传送组件51首先带动边框200和玻璃300运动至边框点胶区20和玻璃点胶区30点胶,然后将点胶后的边框200和玻璃300运输回组立区40贴合。
图9为图2所示的上料区60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3所示的上料区的立体示意图,请结合图2、图9和图10,为了便于上料,上料区60包括上料单元61和移转单元62。上料单元61设于工作台10一侧,用于放置多个边框200和多个玻璃300。移转单元62临近上料单元61设置,用于抓取上料单元61上的边框200和玻璃300并将边框200和玻璃300放置于传送组件51上。通过将多个边框200和多个玻璃300放置于上料单元61上,以使移转单元62能直接从上料单元61处抓取边框200和玻璃300并将边框200和玻璃300放置于传送组件51上。且仅要人工将多个边框200和玻璃300放置于上料单元61即可完成多个边框200和玻璃300的上料,避免了需单个零件上料的繁琐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防止将边框200和玻璃300装反,上料单元61包括临近设置的边框放置区611和玻璃放置区612。边框200放置于边框放置区611内,玻璃300放置于玻璃放置区612内。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工作时,首先,将需贴合的多个边框200和玻璃300相应的放置于边框放置区611和玻璃放置区612,移转单元62抓取边框200和玻璃300并将边框200和玻璃300放置于多个平行设置的传送组件51上的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上,以实现边框200和玻璃300的上料。
然后,第五驱动件511运行,带动第六传动件转动,第六传动件带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分别向边框点胶区20和玻璃点胶区30移动,在第一承载件52向边框点胶区2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扫描件2134扫描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及设置位置信息并将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传递至边框点胶单元22。在第二承载单件向玻璃点胶区3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扫描件42扫描玻璃300的外部轮廓和位置信息并将玻璃3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传递至玻璃点胶单元31。直至第一承载件52带动边框200移动至边框点胶区20,第二承载件53带动玻璃300移动至玻璃点胶区30。
此时,第一移动组件2231、第二移动组件2232相对第二支架221移动至边框200上方位置,点胶件2233在第二移动组件2232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贴合边框200以点胶边框200。玻璃点胶单元31点胶位于玻璃点胶区30内的玻璃300。抓取件3233向下移动直至贴合于玻璃300上,内设吸附装置吸取吸料孔32331内的空气以形成低压环境,以使抓取件3233吸附于玻璃300上。此时,翻转电机3231带动翻转件3232转动,翻转件3232带动抓取件3233转动,直至将玻璃300翻转180°,翻转件3232撤离并将玻璃300重新放置于第二承载件53上。
最后,第五驱动件511带动第六传动件反向转动,第六传动件带动第一承载件52和第二承载件53相向运动以向组立区40运动。此时,第一扫描件2134扫描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第二扫描件42扫描玻璃3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并在同一坐标系内与边框200的外部轮廓和设置位置信息比对分析。将同一坐标系内的边框200和玻璃300的待贴合部位运动至指定坐标位置,此时第六驱动件431驱动贴合件432向下抓取玻璃300,并将玻璃300贴合于边框200指定位置,完成边框200与玻璃300的贴合。
上述提供的工件加工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并通过将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比对以获取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精准加工位置,以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提高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定位精度。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件加工方法,适用于组装一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包括:
提供一第一工件;
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
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
提供一第二工件;
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
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
根据第三影像信息和第一设置参数生成第一工件的第一加工参数;
根据第一加工参数对第一工件进行第一加工;
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包括步骤:
通过第一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一工件的第三影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为所述第一工件在第一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坐标系和第一加工工位所在的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的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提供一第二工件”包括步骤:
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
根据第四影像信息和第二设置参数生成第二工件的预加工参数;
其中所述预加工参数包括加工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获取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包括步骤:
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一工件加工后的第一影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包括步骤:
获取第二设置参数下第二工件的第二影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包括步骤:
通过第二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第二工件的第四影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参数为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第二图像采集系统所在的坐标系和第二加工工位所在的坐标系进行合并所得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第二加工”包括步骤:
根据第一影像信息和第二影像信息,在第二坐标系下生成组装信息;
根据组装信息移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组装;
其中所述组装信息至少包括组装位置。
CN202011615906.6A 2020-12-30 2020-12-30 工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2879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906.6A CN112879401A (zh) 2020-12-30 2020-12-30 工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906.6A CN112879401A (zh) 2020-12-30 2020-12-30 工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401A true CN112879401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5906.6A Pending CN112879401A (zh) 2020-12-30 2020-12-30 工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940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5180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Davis William B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azing
US20160078681A1 (en) * 2013-04-24 2016-03-1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piece machining work support system and workpiece machining method
DE102016114337A1 (de) * 2015-08-06 2017-02-09 Cognex Corporation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verknüpfen von koordinatenräumen maschinellen sehens in einer umgebung angeleiteten zusammenbaus
CN108100353A (zh) * 2018-01-29 2018-06-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膜片定位贴合方法及装置
CN108857191A (zh) * 2018-09-14 2018-11-23 高密鼎泰锅炉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焊接机及自动焊接方法
CN111251292A (zh) * 2020-01-13 2020-06-09 佛山缔乐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定位的工件装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00830A (zh) * 2019-01-03 2020-07-10 上海狮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毛坯工件的加工校准方法及装置
CN211217308U (zh) * 2019-08-06 2020-08-11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点胶贴合机
CN111539074A (zh) * 2020-03-31 2020-08-14 杭州数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加工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12083785U (zh) * 2020-04-24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贴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5180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Davis William B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azing
US20160078681A1 (en) * 2013-04-24 2016-03-1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piece machining work support system and workpiece machining method
DE102016114337A1 (de) * 2015-08-06 2017-02-09 Cognex Corporation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verknüpfen von koordinatenräumen maschinellen sehens in einer umgebung angeleiteten zusammenbaus
CN108100353A (zh) * 2018-01-29 2018-06-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膜片定位贴合方法及装置
CN108857191A (zh) * 2018-09-14 2018-11-23 高密鼎泰锅炉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焊接机及自动焊接方法
CN111400830A (zh) * 2019-01-03 2020-07-10 上海狮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毛坯工件的加工校准方法及装置
CN211217308U (zh) * 2019-08-06 2020-08-11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点胶贴合机
CN111251292A (zh) * 2020-01-13 2020-06-09 佛山缔乐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定位的工件装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539074A (zh) * 2020-03-31 2020-08-14 杭州数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加工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12083785U (zh) * 2020-04-24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贴装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洪涛: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 30 June 2007,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单岩等: "反向工程中三坐标测量重定位整合", 《模具工业》 *
杨传启等: "超大型工件的自动加工定位", 《机械与电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3429B (zh) 点胶贴合机
CN111761602A (zh) 端拾器、灯条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US20130068823A1 (en) Die Bonder and Bonding Method
CN211838803U (zh) 手机中框点胶检胶贴屏一体机
JP2003340658A (ja) 製品組み立て装置
JP6673794B2 (ja) 熱圧着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US6579057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for dies and small components
CN108855962A (zh) 一种用于压入电陶瓷微粒电容的治具板的检测机
CN114019356A (zh) 芯片外观不良识别设备及其芯片测试系统
CN214059171U (zh) 一种扫码设备
CN112548353A (zh) 一种双工位激光打码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16631664U (zh) 检测设备
CN112548350A (zh) 一种激光打码及扫码设备
CN112548352A (zh)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
CN111495693A (zh) 异步双阀点胶设备
CN110446424B (zh) 多功能双工位柔性焊头机构
JP6195008B2 (ja) ガラス板加工装置
CN113035719B (zh) 一种芯片贴装方法及装置
JP3497078B2 (ja) ダイボンダ
CN112879401A (zh) 工件加工方法
US20180243869A1 (en) Component mounted body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component mounted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5390403U (zh) 点胶贴合组立装置
CN216370994U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电芯组装机构
CN112366268B (zh) 一种高密度led固晶工艺
CN112366158B (zh) 一种高密度led固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