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280B -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280B
CN112874280B CN202110143294.3A CN202110143294A CN112874280B CN 112874280 B CN112874280 B CN 112874280B CN 202110143294 A CN202110143294 A CN 202110143294A CN 112874280 B CN112874280 B CN 112874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oor
vehicle door
rubber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3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4280A (zh
Inventor
李喆
王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uatie Fluorine Rubber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uatie Fluorine Rubber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uatie Fluorine Rubber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uatie Fluorine Rubber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32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4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4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4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9/00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 B61D19/001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for wagons or v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装置设置于车门上,且与门框相接触,包括:连接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车门上;橡胶密封件,通过加热硫化工艺粘附于所述连接钢板上;其中,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多个密封部,该多个密封部分别对所述车门与门框或车厢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以实现对所述车门的多重密封。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不仅安装方便、更加牢固,而且便于更换,而且通过多个密封部的设置能够对车门与车体之间进行有效密封,防止货物撒漏,从而减小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共有敞车约50万辆,约占货车总数的53%以上。新造敞车的车门与门框有缝隙存在,新造设计和检修缝隙限度标准均为不大于6mm,但在车辆运用过程中,因受货物挤压、装卸作业损坏和车辆构件老化,导致车门外胀变形,车门与门框不密贴,产生较大的缝隙,缝隙宽度最大达到8mm,运输途中容易发生货物撒漏,存在击打沿线行人、行车设备或交会列车的风险,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货物撒漏不仅使货物损失,还污染环境。另外,在客货混跑线路上,列车交会时,相对时速可达每小时300公里以上,飞落的货物会打碎相向而来的机车玻璃,货物撒漏还会造成货车偏载偏重,可能引起列车脱轨颠覆,给列车运行和人员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车门状况不良的情况下,铁路运输部门虽采取了对敞车车门进行捆绑加固和使用堵漏条、泡沫填充剂、稻草把、编织布或几种材料混合进行填堵,防止货物撒漏,但效果都不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密封装置,设置于车门上,且与门框相接触,该装置包括:
连接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车门上;
橡胶密封件,通过加热硫化工艺粘附于所述连接钢板上;
其中,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多个密封部,该多个密封部分别对所述车门与门框或车厢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以实现对所述车门的多重密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车门的底边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车厢内,所述第一密封部在车厢内货物的挤压下能够与车厢内底面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内货物外移,以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一道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端部紧密接触,以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二道密封;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的外侧紧密接触,从而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三道密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车门的侧边或顶边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第四密封部和第五密封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端部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内货物的泄露;所述第五密封部位于所述车门与所述门框外侧之间,以实现所述车门与门框之间空隙的密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的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由70重量份天然橡胶、30重量份顺丁橡胶、60重量份N330炭黑补强剂、2重量份硫化剂和1.8重量份促进剂组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板的厚度介于2~5mm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应用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密封装置,该方法包括:
对连接钢板进行抛丸除锈操作,且时长介于5~8min之间;
通过水性去污剂对所述连接钢板进行去油去污,且水温介于60~80℃之间;
干燥所述连接钢板,并在干燥的连接钢板上涂刷胶粘剂;
将所述连接钢板与预设橡胶胚料放置于预热后的模具中,并对所述模具中的所述连接钢板和橡胶胚料进行加压硫化,其中,硫化温度介于150~155℃之间,硫化时间为20min,硫化压力为18MPa。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橡胶胚料通过混炼工艺制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车门密封装置,一方面,通过将橡胶密封件通过加热硫化的方式粘附于连接钢板上,并将连接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车门上,不仅安装方便、更加牢固,而且便于更换;另一方面,通过多个密封部的设置能够对车门与车体之间进行有效密封,防止货物撒漏,从而减小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车门密封装置中密封件设置于车门底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车门密封装置中密封件设置于车门侧边或顶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车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车门100;门框102;车厢101;连接钢板200;紧固件201;橡胶密封件300;第一密封部301;第二密封部302;第三密封部303;第四密封部304;第五密封部30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参考图1中所示,该装置设置于车门100上,且与门框102相接触,该装置可以包括连接钢板200和橡胶密封件300。
连接钢板200,通过紧固件201固定于所述车门100上;橡胶密封件300,通过加热硫化工艺粘附于所述连接钢板200上;其中,所述橡胶密封件300包括多个密封部,该多个密封部分别对所述车门100与门框102或车厢101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以实现对所述车门100的多重密封。
通过上述车门密封装置,一方面,通过将橡胶密封件300通过加热硫化的方式粘附于连接钢板200上,并将连接钢板200通过紧固件201固定于车门100上,不仅安装方便、更加牢固,而且便于更换;另一方面,通过多个密封部的设置能够对车门100与车体之间进行有效密封,防止货物撒漏,从而减小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耗。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2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装置的各个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车门密封装置包括对车门100底边和车门100侧边、顶边密封的两种结构形式,且两者均是由连接钢板200与橡胶密封件300构成,并通过加热硫化的方式使得连接钢板200与橡胶密封件300粘附在一起,安装时用螺钉或铆钉等紧固件201将连接钢板200与车门100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密封装置与车门100的同时动作,在安装时可将螺栓与螺栓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40mm。在一个示例中,连接钢板200的厚度介于2~5mm之间。具体的,连接钢板200可由5mm厚,长度为1320mm的Q235-B钢板制成,具体连接钢板200的厚度、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另外,橡胶密封件300包括多个密封部,该密封部能够实现车厢101与车门100及门框102与车门100空隙的多重密封,例如,密封部可位于车厢101内,通过货物的挤压从而使得密封部与车厢101的底面紧密接触,避免了货物的泄露,以实现一重密封;密封部也可设置于门框102处,通过车门100与门框102的挤压,该密封部将车门100与门框102间的空隙进行填充,以实现二重密封,具体可根据密封件设置于车门100的位置而进行多个密封部的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密封件300设置于所述车门100的底边处。具体的,该橡胶密封件300设置于车门100的底边内侧,由于车门100底边受货物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形变,因此车门100底边处密封件的设置与车门100其他位置密封件的设置不同。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300包括第一密封部301、第二密封部302和第三密封部303,所述第一密封部301位于车厢101内,所述第一密封部301在车厢101内货物的挤压下能够与车厢101内底面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101内货物外移,以实现所述车门100的第一道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302与所述门框102端部紧密接触,以实现所述车门100的第二道密封;所述第三密封部303与所述门框102的外侧紧密接触,从而实现所述车门100的第三道密封。
具体的,第一密封部301从车门100处伸出处于车厢101内,且第一密封部301的厚度由与连接钢板200的连接处依次减小,最厚处设置为5mm,最薄处设置为2mm,且最厚处到最薄处圆滑过渡设置,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当装载货物时,货物将第一密封部301的前端部分压下与车厢101内底面接触,防止了车厢101内货物的外移,从而实现了车厢101与车门100之间的第一道密封;当车门100关闭后第二密封部302与门框102的端部紧密接触,以避免货物从此处泄露,从而实现车门100与门框102间的第二道密封,第二密封部302具有一导引斜面,以便于车门100关闭,该导引斜面的倾斜度可设置为10°,但不做具体限制;车门100关闭后第三密封部303将车门100与门框102外侧的空隙进行了填充,从而实现了车门100与门框102之间的第三道密封,第三密封部303的厚度由与连接钢板200的连接处依次减小,最厚处设置为5mm,最薄处设置为2mm,且第三密封部30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设置为15°,且向靠近门框102的方向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密封件300设置于所述车门100的侧边或顶边处。具体的,该橡胶密封件300设置于车门100的侧边内侧以及顶边的内侧,由于车门100的侧边和顶边受货物挤压较轻,因此车门100的侧边或顶边密封件的设置较车门100底边密封件的设置简单一些。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300包括第四密封部304和第五密封部305,所述第四密封部304与所述门框102端部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101内货物的泄露;所述第五密封部305位于所述车门100与所述门框102外侧之间,以实现所述车门100与门框102之间空隙的密封。
具体的,当车门100关闭后,第四密封部304与门框102端部紧密接触,由于第四密封部304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设置为10°,该种设置不仅便于车门100关闭,而且能够更利于车门100与门框102间的密封,以避免车厢101内货物的泄露,从而实现车门100的一重密封;车门100关闭后第五密封部305将车门100与门框102外侧的空隙进行了填充,从而实现了车门100与门框102之间的二重密封,第五密封部305的厚度由与连接钢板200的连接处依次减小,最厚处设置为5mm,最薄处设置为2mm,且第五密封部30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设置为15°,且向靠近门框102的方向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300的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具体的,橡胶密封件300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但不限于还包括其他成分。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橡胶密封件300由70重量份天然橡胶、30重量份顺丁橡胶、60重量份N330炭黑补强剂、2重量份硫化剂和1.8重量份促进剂组成。具体的,橡胶密封件300可由70重量份天然橡胶、30重量份顺丁橡胶、60重量份N330炭黑补强剂、2重量份硫化剂和1.8重量份促进剂组成,但不限于此,该种配比制出的橡胶密封件300延展性更好且阻燃性更佳。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车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参考图3中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密封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对连接钢板200进行抛丸除锈操作,且时长介于5~8min之间;
步骤S102,通过水性去污剂对所述连接钢板200进行去油去污,且水温介于60~80℃之间;
步骤S103,干燥所述连接钢板200,并在干燥的连接钢板200上涂刷胶粘剂;
步骤S104,将所述连接钢板200与预设橡胶胚料放置于预热后的模具中,并对所述模具中的所述连接钢板200和橡胶胚料进行加压硫化,其中,硫化温度介于150~155℃之间,硫化时间为20min,硫化压力为18MPa。
具体的,通过对连接钢板200的除锈、去油去污、专用粘合剂涂刷,然后按橡胶配方进行配料、混炼、下片工艺制备混炼胶,并对混炼胶进行性能检测、制胚,以及将连接钢板200与橡胶胚料放到专用模具中,通过共硫化的方法制造车门100底边密封件和车门100侧边、顶边的密封件。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橡胶为环保无毒材料,不会对如煤炭、矿石等货物的品质产生影响,而且材料易得,制造工艺简单成熟,加装操作容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橡胶胚料通过混炼工艺制得。具体的,该橡胶胚料可按橡胶配方进行配料,然后通过混炼工艺及下片工艺制备成混炼胶,并对该混炼胶进行性能检测最终形成橡胶胚料,具体可参考现有工艺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7)

1.一种车门密封装置,设置于车门上,且与门框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连接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车门上;
橡胶密封件,通过加热硫化工艺粘附于所述连接钢板上;
其中,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多个密封部,该多个密封部分别对所述车门与门框或车厢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以实现对所述车门的多重密封;
所述橡胶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车门的底边处;
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车厢内,所述第一密封部在车厢内货物的挤压下能够与车厢内底面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内货物外移,以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一道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端部紧密接触,以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二道密封;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的外侧紧密接触,从而实现所述车门的第三道密封;
所述连接钢板的厚度介于2~5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车门的侧边或顶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件包括第四密封部和第五密封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所述门框端部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所述车厢内货物的泄露;所述第五密封部位于所述车门与所述门框外侧之间,以实现所述车门与门框之间空隙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车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件的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件由70重量份天然橡胶、30重量份顺丁橡胶、60重量份N330炭黑补强剂、2重量份硫化剂和1.8重量份促进剂组成。
6.一种车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密封装置,该方法包括:
对连接钢板进行抛丸除锈操作,且时长介于5~8min之间;
通过水性去污剂对所述连接钢板进行去油去污,且水温介于60~80℃之间;
干燥所述连接钢板,并在干燥的连接钢板上涂刷胶粘剂;
将所述连接钢板与预设橡胶胚料放置于预热后的模具中,并对所述模具中的所述连接钢板和橡胶胚料进行加压硫化,其中,硫化温度介于150~155℃之间,硫化时间为20min,硫化压力为18MP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橡胶胚料通过混炼工艺制得。
CN202110143294.3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874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294.3A CN112874280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294.3A CN112874280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280A CN112874280A (zh) 2021-06-01
CN112874280B true CN112874280B (zh) 2022-11-25

Family

ID=7605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3294.3A Active CN112874280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42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0280A (ja) * 2006-02-28 2007-09-13 Toyoda Gosei Co Ltd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1602868A (zh) * 2008-06-11 2009-12-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组合物和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5155A (zh) * 2014-03-31 2014-07-02 北京航材百慕合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金属隔片橡胶弹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608034U (zh) * 2016-11-25 2017-11-03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多功能三温配送车高效保温侧门
CN107627824A (zh) * 2017-09-25 2018-01-26 青岛罗美威奥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密封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0280A (ja) * 2006-02-28 2007-09-13 Toyoda Gosei Co Ltd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1602868A (zh) * 2008-06-11 2009-12-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组合物和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5155A (zh) * 2014-03-31 2014-07-02 北京航材百慕合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多层金属隔片橡胶弹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608034U (zh) * 2016-11-25 2017-11-03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多功能三温配送车高效保温侧门
CN107627824A (zh) * 2017-09-25 2018-01-26 青岛罗美威奥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密封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280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12248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outer plate of side panels and outer corner post of container body and container body of refrigerated and thermal vehicle
CN201516849U (zh) 车体底架设备舱裙板结构
CN206264770U (zh) 一种汽车门洞密封条、汽车门洞密封条总成及汽车
CN112874280B (zh) 一种车门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9258028U (zh) 一种封闭式货车人货分离装置
CN206267693U (zh) 厢式货车车厢铰链
CN2160583Y (zh) 底开门漏斗车的车门密封装置
CN116853302A (zh) 铁路新造敞车车门整体密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20785566U (zh) 一种用于侧翻式货车厢侧门辅助落料的滑板结构
CN201071189Y (zh) 一种大型箱体侧壁用连接件和带有该连接件的箱体
CN205203024U (zh) 一种冶金铁道车辆车门防漏料的密封装置
CN201109431Y (zh) 轨道车辆可互换风挡联挂装置
CN208897184U (zh) 一种客车降噪隔热检修口盖总成
CN212289837U (zh) 一种用于铁路运输中敞车、敞顶箱箱门密封的密封装置
CN206589974U (zh) 汽车内门槛总成结构
CN20298677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密封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4450947U (zh) 铁路货运车厢门防漏胶质封条
CN207579971U (zh) 一种门槛总成及门槛与车门的搭接结构及车辆
CN210211614U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汽车门框密封条
CN220975325U (zh) 一种门槛结构和集装箱
CN218519761U (zh) 一种用于运输爆破器材的铝波纹板车厢
CN205298556U (zh) 水密封环冷机台车静密封结构
CN202319841U (zh) 货车货箱后门密封装置
CN201396039Y (zh) 复合门板
CN202716816U (zh) 一种汽车亮饰条高低配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