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3654B -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3654B
CN112873654B CN202110163269.1A CN202110163269A CN112873654B CN 112873654 B CN112873654 B CN 112873654B CN 202110163269 A CN202110163269 A CN 202110163269A CN 112873654 B CN112873654 B CN 112873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riving
plate
drive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3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3654A (zh
Inventor
温润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Rubber Che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ji Rubber Che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 Rubber Che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 Rubber Che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32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3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3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3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3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3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08Handling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座体,座体内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均包括两个传送辊、绕设在两个传送辊上的传送带和传送电机,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带面上设置有多个下模座,每个下模座内均设置有下加热板;座体上架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移动板,每个移动板上均设置有上模座,每个上模座内均设置有上加热板,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座靠近或远离下模座的升降装置,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移动板位于固定板上同时环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座体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移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对多个橡胶件硫化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橡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橡胶是指硫化过的橡胶,具有不变黏,不易折断等特质,橡胶制品大都用这种橡胶制成。也叫熟橡胶,通称橡皮或胶皮。胶料经硫化加工后的总称。硫化后生胶内形成空间立体结构,具有较高的弹性、耐热性、拉伸强度和在有机溶剂中的不溶解性等。橡胶制品绝大部分是硫化橡胶。
申请公布号为CN1095516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平板硫化机的橡胶硫化方法,将待硫化的橡胶件裹覆好胶料后依次放置到各个下加热平板上,停止输送机构,下加热平板安装于传送带上的底模座上;输送机构将下加热平板传送到硫化室内,底模座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带动下加热平板升起,底模座与上模座相契合,橡胶件被压紧在上加热平板与下加热平板之间;开启加热装置,进入硫化阶段,硫化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液压装置带动底模座朝向上模座移动,使得橡胶件被压紧在上加热平板和下加热平板之间时,需要等待正在加热的几个橡胶件加热一段时间完成硫化后,才可对下一组的多个橡胶件进行加热硫化,降低了对橡胶件的硫化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橡胶件的硫化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均包括两个传送辊、绕设在两个传送辊上的传送带和用于驱动其中一个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固定设置在座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带面上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模座,每个所述下模座内均设置有下加热板;
所述座体上架设有位于第二传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环向且均匀设置有多个移动板,每个所述移动板背离固定板中心的面上均设置有上模座,每个所述上模座内均设置有上加热板,多个所述上模座与多个下模座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座靠近或远离下模座的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移动板位于固定板上同时环向移动的移动装置;
所述座体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上连续输送的橡胶件依次放置在下模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装置可带动多个移动板同时环向移动,使得多个上模座位于固定板上同时环向移动,而此时传送电机可带动传送带传送,使得传送带带动多个下模座同时环向移动,使得上部的上模座和下部的下模座相对,通过升降装置可带动上模座朝向下模座移动,使得裹覆好胶料的橡胶件可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内加热硫化,上模座和下模座在移动的同时可对橡胶件进行加热硫化,使得多个橡胶件陆续的被完成加热硫化,提高了对橡胶件加热硫化的效率;操作人员将橡胶件持续的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转移装置可自动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橡胶件依次放置在下模座内,无需操作人员将橡胶件防止在下模座内,节省了人力。
可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板背离固定板中心的面上的电缸,所述电缸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上模座固定设置在连接板背离移动板的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座移动至下模座的正上方时,电缸可带动连接板移动,使得连接板带动上模座朝向下模座移动,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对橡胶件进行加热硫化,采用电缸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上模座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环向开设有导向槽,每个所述移动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卡接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的导向块,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沿固定板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环形齿条,所述移动板朝向固定板中心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环形齿条啮合的移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电机带动移动齿轮转动,使得移动齿轮位于环形齿条上移动,移动齿轮可带动移动板上的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移动,使得移动板带动上模座沿固定板的周向位置环向移动,采用移动齿轮和环形齿条的设置可实现多个上模座环向方向的移动,具备较高的传动精度,提高了对上模座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座体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之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转移杆,所述转移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移杆远离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取放橡胶件的取放装置,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带动转移杆朝向第一传送装置或第二传送装置转动的转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装置可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转移杆移动至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出端,取放装置可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橡胶件拿起,此时转动装置再次带动转移杆转动至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取放装置可将橡胶件防止在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模座内,采用取放装置和转动装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橡胶件的转移效果。
可选的,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垂直于转移杆且固定设置在转移杆远离转动轴的端部上的杆体,所述杆体背离转移杆的面上且位于杆体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杆,两侧所述夹持杆相对的面上且位于远离转移杆的位置设置有夹持板,所述转移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侧夹持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持装置,所述座体上且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两侧夹持板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内的推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装置可带动两侧夹持杆相互靠近,使得两侧夹持杆带动夹持板对橡胶件进行固定,夹持装置可带动两侧夹持杆相互远离,使得两侧夹持杆将两侧橡胶件放下,采用夹持装置的设置便于对橡胶件取放,提高了对橡胶件的取放效果;因橡胶件在硫化时其外壁上涂覆了胶料,因此采用推料装置便于将夹持板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内,提高了对橡胶件的转移效果。
可选的,所述杆体上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两侧所述夹持杆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滑槽内的双向丝杠,两侧所述滑块套设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部上,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转动的夹持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因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使得滑块不会跟随双向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使得滑块位于双向丝杠上移动,两侧滑块可带动两侧夹持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两侧夹持杆带动夹持板对橡胶件取放,采用双向丝杠驱动两侧夹持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式,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两侧夹持杆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座体外壁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涡轮,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转动涡轮啮合的转动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蜗杆转动,转动蜗杆可带动转动涡轮转动,使得转动涡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可带动转移杆转动,使得转移杆带动夹持板朝向两侧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转动,采用转动蜗杆和转动涡轮驱动转动轴的方式,可带动转移杆转动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自动固定,提高了对转移杆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位于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用于阻止橡胶件跟随传送带的传送而移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留有用于供单个橡胶件移入的停留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阻挡装置将橡胶件阻挡,使得无需将传送带停下,带动置于传送带上的多个橡胶件连续传送,通过第二阻挡装置可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多个橡胶件中最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隔开,便于取放装置对最靠近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取放,此时第二阻挡装置可对后方的多个橡胶件阻挡,使得无需将传送带停下,便于依次的将橡胶件输送至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座体一侧外壁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垂直于安装板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杆,所述铰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铰接轴带动阻挡杆朝向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可带动铰接轴转动,使得铰接轴带动阻挡杆朝向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转动,使得阻挡杆阻挡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方,采用阻挡杆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多个橡胶件的阻挡效果。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铰接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铰接轴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驱动涡轮啮合的驱动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蜗杆转动,使得驱动涡轮带动铰接轴转动,铰接轴可带动阻挡杆朝向传送带的带面转动,采用驱动蜗杆和驱动涡轮驱动铰接轴转动的方式,可带动阻挡杆固定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提高了阻挡杆对橡胶件的阻挡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移动装置可带动多个移动板同时环向移动,使得多个上模座位于固定板上同时环向移动,而此时传送电机可带动传送带传送,使得传送带带动多个下模座同时环向移动,使得上部的上模座和下部的下模座相对,通过升降装置可带动上模座朝向下模座移动,使得裹覆好胶料的橡胶件可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内加热硫化,上模座和下模座在移动的同时可对橡胶件进行加热硫化,使得多个橡胶件陆续的被完成加热硫化,提高了对橡胶件加热硫化的效率;操作人员将橡胶件持续的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转移装置可自动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橡胶件依次放置在下模座内,无需操作人员将橡胶件防止在下模座内,节省了人力;
2.通过第一阻挡装置将橡胶件阻挡,使得无需将传送带停下,带动置于传送带上的多个橡胶件连续传送,通过第二阻挡装置可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多个橡胶件中最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隔开,便于取放装置对最靠近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取放,此时第二阻挡装置可对后方的多个橡胶件阻挡,使得无需将传送带停下,便于依次的将橡胶件输送至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转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转动轴和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座体;111、板体;112、螺杆;113、导向板;114、螺母;12、传送辊;121、传送带;122、传送电机;123、下模座;124、下加热板;13、固定板;131、架设杆;132、移动板;133、上模座;134、上加热板;135、电缸;136、连接板;14、导向槽;141、导向块;142、环形齿条;143、移动电机;144、移动齿轮;145、限位板;15、转动轴;151、转移杆;152、转动电机;153、转动涡轮;154、转动蜗杆;16、杆体;161、夹持杆;162、夹持板;163、滑槽;164、滑块;165、双向丝杠;166、夹持电机;17、推料气缸;171、推料板;18、停留空间;181、安装板;182、铰接板;183、铰接轴;184、阻挡杆;185、驱动电机;186、驱动涡轮;187、驱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参照图1,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四个支撑杆,架体1上设置有座体11,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1的横截面呈“U”形设置;座体11内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均包括两个传送辊12、绕设在两个传送辊12上的传送带121和用于驱动其中一个传送辊12转动的传送电机122,传送电机122固定设置在座体11的外壁上。
结合图1和图2,座体11上架设有位于第二传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板13,座体11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多个架设杆131,固定板13固定设置在多个架设杆131远离座体11的端部上,固定板13通过多个架设杆131架设在座体11上,固定板13上环向且均匀设置有多个移动板132,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的带面上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模座123,每个下模座123内均设置有下加热板124;每个移动板132背离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均设置有上模座133,每个上模座133内均设置有上加热板134,多个上模座133与多个下模座123呈一一对应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驱动多个移动板132同时位于固定板13上环向移动,在固定板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移动板132位于固定板13上同时环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固定板13上环向开设有导向槽14,每个移动板132上均设置有用于卡接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4内的导向块141;在本实施例中,将导向槽14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导向块141与“T”形的导向槽14配合设置;移动装置包括沿固定板13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在固定板13上的环形齿条142,移动板132朝向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电机143,移动电机14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环形齿条142啮合的移动齿轮14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阻止移动齿轮144与环形齿条142脱离啮合关系,在固定板13上且位于环形齿条142的两侧均环向设置有限位板145,限位板145的高度高于环形齿条142的高度,从而使得移动齿轮144被限位在两侧限位板145之间。
通过移动电机143带动移动齿轮144转动,使得移动齿轮144位于环形齿条142上移动,此时移动齿轮144带动移动板132上的导向块141位于导向槽14内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32带动多个上模座133环向移动,此时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电机122可带动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传送,使得传送带121带动多个上模座133环向移动,从而使得上模座133和下模座123在环向移动的同时相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移动装置替换为链条,将固定板13固定设置在链条的链节上,通过带动链条位于固定板13上传动,同样可带动多个上模座133环向移动。
结合图1和图2,为了驱动上模座133朝向下模座123移动,使得橡胶件位于上模座133和下模座123内加热硫化,在移动板13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座133靠近或远离下模座123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板132背离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的电缸135,电缸135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36,上模座13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36背离移动板132的面上;通过电缸135带动连接板136移动,使得连接板136带动上模座133移动,使得上模座133朝向下模座123移动,从而对橡胶件进行加热硫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电缸135替换为气缸,采用气缸同样可带动上模座133朝向下模座123移动。
结合图1和图3,座体11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移装置,转移装置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上连续输送的橡胶件依次放置在下模座123内;转移装置包括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座体11内的转动轴15,转动轴15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之间,转动轴15上固定设置有转移杆151,转移杆151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转动轴15的长度方向设置。
结合图1和图3,为了驱动转动轴15带动转移杆151转动,在座体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5带动转移杆151朝向第一传送装置或第二传送装置转动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座体11外壁上的转动电机152,转动轴15的一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涡轮153,转动电机152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转动涡轮153啮合的转动蜗杆154;通过转动电机152带动转动蜗杆154转动,使得转动涡轮153带动转动轴15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5带动转移杆151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转动蜗杆154和转动涡轮153替换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将其中一个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5上,将另一个齿轮固定设置在转动电机152的驱动端上,同样可带动转动轴15转动。
结合图3和图4,为了将橡胶件固定在转移杆151远离转动轴15的端部,在转移杆151远离转动轴1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取放橡胶件的取放装置;取放装置包括垂直于转移杆151且固定设置在转移杆151远离转动轴15的端部上的杆体16,杆体16背离转移杆151的面上且位于杆体16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杆161,两侧夹持杆161相对的面上且位于远离转移杆151的位置设置有夹持板162;为了带动两侧夹持杆161滑动设置在杆体16上,在杆体16上沿杆体1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63,两侧夹持杆161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163内的滑块16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阻止滑块164沿垂直于滑槽163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63脱离,将滑槽163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滑块164与“T”形的滑槽163配合设置。
结合图3和图4,为了驱动两侧夹持杆161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两侧夹持杆161带动夹持板162对橡胶件固定,在转移杆1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侧夹持杆16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沿滑槽163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滑槽163内的双向丝杠165,两侧滑块164套设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165的两端螺纹部上,杆体1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165转动的夹持电机166;通过夹持电机166带动双向丝杠165转动,因滑块164滑动设置在滑槽163内,使得滑块164不会跟随双向丝杠16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滑块164位于双向丝杠165上移动,使得两侧夹持杆161带动夹持板16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夹持板162对橡胶件进行固定。
通过转动电机152带动转动蜗杆154转动,使得转动涡轮153带动转动轴15转动,转动轴15可带动转移杆151朝向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转动,此时通过夹持电机166带动双向丝杠165转动,使得两侧夹持杆161带动夹持板162对橡胶件进行夹持,再次通过转动电机152带动转动蜗杆154转动,使得转动涡轮153带动转移杆151朝向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移动,通过夹持电机166和双向丝杠165带动两侧夹持杆161远离,使得两侧夹持板162将橡胶件置于下模座123内。
结合图3和图4,为了便于将两侧夹持板162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123内,在座体11上且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两侧夹持板162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123内的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架设在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输入端上方的推料气缸17,推料气缸17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推料板171;当转移杆151带动夹持板162转动至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输入端所在的位置时,通过推料气缸17带动推料板171将两侧夹持板162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123内。
结合图1和图3,在本实施中,为了将操作人员置于第一传送装置传送带121上的橡胶件导向至传送带121的中部,在座体11的两侧边缘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板体111,两侧板体111上均穿设有螺杆112,两侧螺杆112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导向板113,螺杆112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用于与板体111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螺母114,两侧导向板113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结合图1和图3,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第一阻挡装置位于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导向板113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端部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输出端之间留有用于供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容纳的空间,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用于阻止橡胶件跟随传送带121的传送而移动,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留有用于供单个橡胶件移入的停留空间18。
结合图1和图3,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座体11一侧外壁上的安装板181,安装板181上垂直于安装板181设置有铰接板182,铰接板182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铰接轴183,铰接轴183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杆184,铰接板18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铰接轴183带动阻挡杆184朝向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铰接板182上的驱动电机185,铰接轴183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186,驱动电机185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驱动涡轮186啮合的驱动蜗杆187。
通过驱动电机185带动驱动蜗杆187转动,使得驱动蜗杆187带动驱动涡轮186转动,驱动涡轮186可带动铰接轴183转动,使得铰接轴183带动阻挡杆184朝向传送带121上方转动,通过第一阻挡装置的阻挡杆184将橡胶件阻挡,使得无需将传送带121停下,操作人员连续的将橡胶件置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上,带动置于传送带121上的多个橡胶件连续传送,通过第二阻挡装置可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多个橡胶件中最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隔开,使得在不需要将传送带121停下的前提下带动取放装置对最靠近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橡胶件取放,此时第二阻挡装置可对后方的多个橡胶件阻挡,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配合使用,使得无需将传送带121停下,便于依次的将橡胶件输送至靠近第二传送装置输入端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裹覆了胶料的橡胶件置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上,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可带动橡胶件传送至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位置,此时通过转动电机152带动转动蜗杆154转动,使得转动涡轮153带动转动轴15转动,使得转移杆151转动至第一传送装置传送带121的输出端,此时通过夹持电机166带动双向丝杆咋混动,使得两侧夹持杆161带动夹持板162将橡胶件夹紧,再次通过转动电机152带动转动轴15转动,使得转移杆151带动橡胶件朝向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转动,通过夹持电机166和双向丝杠165带动两侧夹持板162相互远离,与此同时通过推料电机带动推料板171将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123内,移动电机143可带动移动齿轮144位于环形齿条142上移动,使得下模座123和上模座133相对移动,此时通过电缸135带动上模座133朝向下模座123移动,使得橡胶件在上模座133和下模座123移动的同时位于上模座133和下模座123内加热硫化,从而使得多个橡胶件依次完成加热硫化,提高了对橡胶件的硫化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座体(11),所述座体(11)内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均包括两个传送辊(12)、绕设在两个传送辊(12)上的传送带(121)和用于驱动其中一个传送辊(12)转动的传送电机(122),所述传送电机(122)固定设置在座体(1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的带面上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模座(123),每个所述下模座(123)内均设置有下加热板(124);
所述座体(11)上架设有位于第二传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环向且均匀设置有多个移动板(132),每个所述移动板(132)背离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均设置有上模座(133),每个所述上模座(133)内均设置有上加热板(134),多个所述上模座(133)与多个下模座(123)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移动板(13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座(133)靠近或远离下模座(123)的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移动板(132)位于固定板(13)上同时环向移动的移动装置;
所述座体(11)上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上连续输送的橡胶件依次放置在下模座(123)内;
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座体(11)内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之间,所述转动轴(15)上固定设置有转移杆(151),所述转移杆(151)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转动轴(1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移杆(151)远离转动轴(1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取放橡胶件的取放装置,所述座体(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5)带动转移杆(151)朝向第一传送装置或第二传送装置转动的转动装置;
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垂直于转移杆(151)且固定设置在转移杆(151)远离转动轴(15)的端部上的杆体(16),所述杆体(16)背离转移杆(151)的面上且位于杆体(16)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杆(161),两侧所述夹持杆(161)相对的面上且位于远离转移杆(151)的位置设置有夹持板(162),所述转移杆(1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侧夹持杆(16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持装置,所述座体(11)上且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两侧夹持板(162)之间的橡胶件推动至下模座(123)内的推料装置;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位于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用于阻止橡胶件跟随传送带(121)的传送而移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之间留有用于供单个橡胶件移入的停留空间(18);
所述固定板(13)上环向开设有导向槽(14),每个所述移动板(132)上均设置有用于卡接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4)内的导向块(141),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沿固定板(13)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在固定板(13)上的环形齿条(142),所述移动板(132)朝向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电机(143),所述移动电机(14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环形齿条(142)啮合的移动齿轮(144);通过移动电机(143)带动移动齿轮(144)转动,使得移动齿轮(144)位于环形齿条(142)上移动,此时移动齿轮(144)带动移动板(132)上的导向块(141)位于导向槽(14)内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32)带动多个上模座(133)环向移动,此时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电机(122)可带动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传送,使得传送带(121)带动多个上模座(133)环向移动,从而使得上模座(133)和下模座(123)在环向移动的同时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板(132)背离固定板(13)中心的面上的电缸(135),所述电缸(135)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36),所述上模座(13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36)背离移动板(132)的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6)上沿杆体(1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63),两侧所述夹持杆(161)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163)内的滑块(164),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沿滑槽(163)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滑槽(163)内的双向丝杠(165),两侧所述滑块(164)套设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165)的两端螺纹部上,所述杆体(1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165)转动的夹持电机(1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座体(11)外壁上的转动电机(152),所述转动轴(15)的一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涡轮(153),所述转动电机(152)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转动涡轮(153)啮合的转动蜗杆(1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和第二阻挡装置均包括设置在座体(11)一侧外壁上的安装板(181),所述安装板(181)上垂直于安装板(181)设置有铰接板(182),所述铰接板(182)上穿设且转动连接有铰接轴(183),所述铰接轴(183)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杆(184),所述铰接板(18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铰接轴(183)带动阻挡杆(184)朝向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1)转动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铰接板(182)上的驱动电机(185),所述铰接轴(183)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186),所述驱动电机(185)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驱动涡轮(186)啮合的驱动蜗杆(187)。
CN202110163269.1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Active CN112873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269.1A CN11287365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269.1A CN11287365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3654A CN112873654A (zh) 2021-06-01
CN112873654B true CN11287365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605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3269.1A Active CN11287365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365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450A (zh) * 2018-09-30 2019-02-1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料件转移装置
CN109551692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南京龙贞自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平板硫化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1692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南京龙贞自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平板硫化机
CN109319450A (zh) * 2018-09-30 2019-02-1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料件转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3654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6780A (zh) 一种拆垛设备
CN111531787A (zh) 全自动挂钩装配系统
CN110540062B (zh) 一种循环送料机构
CN112873654B (zh) 一种高耐磨橡胶硫化装置
CN209738156U (zh) 一种管状物注肩自动化设备
CN112547951B (zh) 一种送料机构和旋压装置
CN109399139B (zh) 一种工件间隔上料机
CN210453399U (zh) 全自动套膜机
CN212668506U (zh) 板材回转搬运设备
CN210286718U (zh) 一种自动灌装设备
CN207404506U (zh) 一种拆垛设备
CN110104449A (zh) 一种舟皿装料与码垛装置
CN109664462A (zh) 管状物注肩自动化设备
CN206142387U (zh) 一种自动化摆放装置
CN213975925U (zh) 一种石墨电极解组站
CN111696776B (zh) 一种变压器内部导电配件制造工艺
CN212374371U (zh) 送料装置
CN212384493U (zh) 一种六角螺栓滚丝自动上料装置
CN211768781U (zh) 快速上下料机
CN210389833U (zh) 全自动套膜机的上料装置
CN114772260A (zh) 环状金属结构件变距上料装置
CN211444279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卸车机
CN110355914B (zh) 全自动套膜机
CN115214951B (zh) 一种棉花圆模搬运开模装置
CN111302213A (zh) 一种辅助支撑卡旋取及轮胎带吊放一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