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540A -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540A
CN112866540A CN202110338311.9A CN202110338311A CN112866540A CN 112866540 A CN112866540 A CN 112866540A CN 202110338311 A CN202110338311 A CN 202110338311A CN 112866540 A CN112866540 A CN 112866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electronic component
hous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83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中
赖柏儒
谢良瓛
陈文章
邹兴保
程建彦
姚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83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6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6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1/0209External configura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e.g. lay-out of conductors,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摄像头模块包括安装有镜头的壳体、电路板组件和电子元器件。其中,壳体内设有容置槽;电路板组件容置于容置槽内,电路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且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电子元器件至少包括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该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性较好。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模块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终端设备上,例如车载摄像头设备、移动终端、监控设备等。以车载摄像头设备为例,车载摄像头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模块对外界环境进行拍摄识别,为用户提供便利。相关技术中,由于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的设置方式存在不足,导致电子元器件散热不充分,容易使电子元器件停止工作,同时印刷电路板上可设置电子元器件的面积也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块,该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性较好,便于摄像头模块稳定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块,该摄像头模块包括:
安装有镜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槽;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路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通过弯折所述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电子元器件,至少包括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该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性较好,便于摄像头模块稳定的工作。具体地,由于柔性电路板是柔性可折弯的,且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该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对该柔性电路板进行折弯,从而使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这样,当第一电子元器件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第二电子元器件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时,第一电子元器件与第二电子元器件会互相垂直或相互倾斜。当该摄像头模块工作时,电子元器件会因工作而开始发热,此时由于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互相垂直或相互倾斜,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通过各自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壳体进行散热,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
另外,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因此柔性电路板不会占用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从而提高了印刷电路板的利用率,此时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上可以设置较多电子元器件或较大的电子元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错开。
其中,第一元器件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错开,这使得第一元器件与第二元器件之间相对应的部分较少,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也就对彼此影响较少,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
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与第二电子元器件不会直接相对、而是相背设置,这样当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进行工作时,一个电子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不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电子元器件,也即二者的发热不会对彼此造成“互相加热”的影响效果,有利于二者更好的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
此时,可以使该电路板组件占用壳体空间小的同时,又能使第一电子元器件与第二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三印刷电路板,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第三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三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
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邻,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相邻;其中,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弯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通过弯折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同侧,且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间隔设置。
其中,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三印刷电路板连接,且第二印刷电路板和第三印刷电路板均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同时会与第二电子元器件、第三电子元器件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以及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同时,第二印刷电路板和第三印刷电路板间隔设置,可以使第二电子元器件与第三电子元器件相互远离,减小第二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第二印刷电路板和第三印刷电路板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同侧,既可以保证第一电子元器件、第二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同时可以使电路板组件整体的体积较小,便于将壳体的体积做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垂直,且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垂直。
此时,既可以使电路板组件占用壳体的空间小,又能使第一电子元器件、第二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
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第二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均不会直接相对,当第一电子元器件、第二电子元器件和第三电子元器件进行工作时,三者不会互相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形成的第一容置槽,设有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嵌入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的表面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
所述容置槽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相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且在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容置槽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嵌入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首先,由于第一容置槽与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垂直,第一印刷电路板嵌入第一容置槽中,且第一电子元器件的表面与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垂直,因此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与镜头之间的配合。其次,由于第二容置槽自第一容置槽朝远离镜头的方向形成,因此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不会将热量传递给镜头,从而避免镜头受到热量影响拍摄效果。最后,在垂直于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第二容置槽靠近壳体的外侧壁设置,缩短了第二印刷电路板与壳体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二印刷电路板将热量传递给壳体,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镜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容置槽自所述第二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
其中,由于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镜头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因此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会将热量通过第二壳体传递给外界,从而避免热量对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镜头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凸出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相等;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定位柱抵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依次穿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其中,由于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凸出有定位柱,定位柱具有第一固定孔,且第一印刷电路板对应定位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孔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第一容置槽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快速对位,便于通过第一固定件将第一印刷电路板固定在第一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定位柱抵接,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抵住所述第二面。
其中,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搭在定位柱上,且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与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面平齐,当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时,第一壳体和定位柱可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夹设住,以对第一印刷电路板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防止第一印刷电路板在工作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在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所述第一容置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
所述第二容置槽自所述第一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且所述第二容置槽靠近所述第一外侧壁设置;
所述容置槽还包括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自所述第二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三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三容置槽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容置槽靠近所述第二外侧壁设置。
其中,由于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均位于第一容置槽远离镜头的一侧,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将热量传递镜头,以及避免设置在第三容置槽内的第三印刷电路板将热量传递给镜头,影响镜头的工作。同时,第二容置槽与第三容置槽间隔设置,可以避免第二印刷板与第三印刷电路板之间互相传递热量,降低散热效率。另外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均靠近壳体的外侧壁设置,缩短了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三印刷电路板与外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三印刷电路板传递热量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镜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二壳体自本身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朝靠近所述镜头的方向内凹形成U型壳体,所述第二容置槽和所述第三容置槽分别位于所述U型壳体的相对两侧。
其中,由于壳体为U型壳体,且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分别位于U型壳体的相对两侧,因此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两个表面均与壳体的外侧壁距离较近,便于提高第二印刷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同样第三印刷电路板的两个表面也均与壳体的外侧壁距离较近,便于提高第三印刷电路板的传热效率。另外,此时第一印刷电路板远离镜头的一面也会与壳体的外侧壁距离较近,因此也便于提高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便于对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电子元器件和镜头等零部件进行组装以及检修。
进一步地,在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轴向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的第三固定孔;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穿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
其中,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以及在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二固定孔相对的第三固定孔,因此便于第二固定件穿入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牢固地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为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沿所述镜头的轴向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靠近所述镜头的一面。
由于感光芯片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靠近镜头的一面,且感光芯片位于镜头的轴向上,因此便于感光芯片处理进入镜头中的光信号。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第一个方面所述摄像头模块,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
将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以及将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通过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弯,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有所述镜头的所述壳体内。
其中,先将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起来,然后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第一电子元器件,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第二电子元器件的安装顺序,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组件的安装效率以及电路板组件与电子元器件的组装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在组装电路板组件时碰伤电子元器件,从而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另外,通过提前将柔性电路板折弯使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便于将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匹配安装在壳体内的容置槽。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摄像头模块。
其中,终端设备具有该摄像头模块,由于该摄像头模块的散热性较好且体积小,因此便于终端设备使用该摄像头模块进行拍摄或扫描,同时有利于减小终端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锐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4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钝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5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直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6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和β为锐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7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和β为钝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8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和β为直角,省略第一固定件);
图9是图1中从A处正视摄像头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散热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镜头、2-壳体、21-容置槽、211-第一容置槽、2111-定位柱、2112-第一固定孔、212-第二容置槽、213-第三容置槽、22-第一壳体、221-第一连接部、2211-第二固定孔、23-第二壳体、231-第二连接部、2311-第三固定孔、24-第二固定件、3-电路板组件、31-第一印刷电路板、311-定位孔、312-第一面、313-第二面、32-第二印刷电路板、331-第一柔性电路板、332-第二柔性电路板、34-第三印刷电路板、35-第一固定件、41-第一电子元器件、42-第二电子元器件、43-第三电子元器件、5-连接线、6-滤光片、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
摄像头模块作为一种常用的模块,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相关的摄像头模块,其内部的印刷电路板采用平行的叠放设置方式,且各层印刷电路板之间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电子元器件(例如: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串行器等)则设置在各层印刷电路板的上下板面上。采用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各层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互相对应,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之间互相加热,使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升高,进而使电子元器件停止工作。同时,采用这种设置方式,连接各层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器会占用一部分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从而使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上可设置电子元器件的面积较小,以及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上不能设置较大电子元器件。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摄像头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分解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摄像头模块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锐角,省略第一固定件),图4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钝角,省略第一固定件),图5是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α为直角,省略第一固定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块,该摄像头模块包括:安装有镜头1的壳体2、电路板组件3和电子元器件4。其中,壳体2内设有容置槽21;电路板组件3容置于容置槽21内,电路板组件3至少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柔性电路板,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通过弯折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电子元器件至少包括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一电子元器件41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
其中,由于柔性电路板是柔性可折弯的,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通过该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对该柔性电路板进行折弯,从而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这样,当第一电子元器件414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时,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也会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互相远离。当该摄像头模块工作时,电子元器件4会进行工作并因工作而散发热量,此时由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远离,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通过各自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壳体2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的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
同时,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端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因此柔性电路板不会占用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从而提高了印刷电路板的利用率,此时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上可以设置较多电子元器件或较大的电子元器件。
相关技术中的摄像头模块,各个印刷电路板通常采用平行的叠放设置方式,且各层印刷电路板之间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这样,会导致各层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互相对应,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之间互相加热,使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升高,同时连接器也会占用一部分印刷电路板的板面。而本申请中的摄像头模块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且通过将柔性电路板弯折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也即第一电子元器件41的表面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的表面不会对应或仅有部分对应,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摄像头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散热性较好,便于摄像头模块稳定的工作,同时印刷电路板的利用率高,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上可以设置较多电子元器件或较大的电子元器件。
需要得知的是,电路板组件3至少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柔性电路板,当然电路板组件3也可以包括第三印刷电路板34、第四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33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332等,本申请在此对印刷电路板的数量以及柔性电路板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得知的是,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设置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不应理解为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只能设置一种电子元器件,或理解为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只能设置一个电子元器件,当然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也可以设置其他电子元器件,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也可以设置多个电子元器件,本申请在此对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设置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和种类不作具体限定,同理,本申请在此对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设置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和种类也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地,电子元器件可以为感光芯片、串行器或图像处理芯片等。
另外,请参阅图3,可选地,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互相倾斜,具体可以是图3中的第一夹角α为锐角,也即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远离,从而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整体占用壳体2的空间较小,利于壳体2的体积小型化。
可选地,请参阅图4,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互相倾斜,具体可以是图4中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也即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因此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远离,且二者之间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从而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远离,且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也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进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最小。但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相对于二者之间夹角为锐角,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所占用的壳体2的体积较大。
优选地,请参阅图5,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互相垂直,也即图5中的第一夹角α为直角。此时,相比于二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的影响较小,相比于二者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所占用的壳体2的体积较小。因此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既可以使电路板组件3占用壳体2的空间小,又能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
为了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更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元器件41在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错开。如此设置,可以使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的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远离,且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之间相对应的部分较少,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之间不会互相加热或加热影响较小,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均能保持稳定的工作。
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电子元器件41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远离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面上(也即图3中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上方表面),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也即图3中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左侧表面)。
其中,由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之间隔着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不会直接相对、而是相背设置,这样当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进行工作时,两个印刷电路板能将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产生的热量隔绝开,并分别传递给壳体2进行散热,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不会互相加热。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电子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不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电子元器件,也即二者的发热不会对彼此造成“互相加热”的影响效果,有利于二者更好的散热。
另外,第一电子元器件41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远离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面上,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当将该电路板组件3容置在壳体2内时,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均会靠近壳体2的外侧壁,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壳体2的外侧壁,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电路板组件3还包括第三印刷电路板34,电子元器件还包括第三电子元器件43,第三电子元器件43设于第三印刷电路板34上;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33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32;在平行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板面的方向上(也即图6中左右的方向),第一印刷电路板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即图6中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左侧一端)和第二端(即图6中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右侧一端),第一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邻,第二端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邻;其中,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通过弯折第一柔性电路板331,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332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通过弯折第二柔性电路板332,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在垂直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板面的方向上(也即图6中上下的方向),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同侧,且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间隔设置。
其中,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第一端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连接,第二端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连接,且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均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41同时会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从而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414和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以及避免第一电子元器件41和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同时,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间隔设置,可以使第二电子元器件42与第三电子元器件43相互远离,减小第二电子元器件42和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影响彼此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垂直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板面方向上(也即图6中上下的方向),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同侧,可以同时保证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和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以及可以使电路板组件3整体的体积较小,便于将壳体2的体积做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邻的两端连接,且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第三印刷电路板34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如此,也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三者相互远离,从而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但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对设置的两端连接,相比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相邻的两端连接,散热更优。
可选地,请参阅图6,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倾斜、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互倾斜,可以是第一夹角α为锐角,第二夹角β也为锐角。因此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三者相互远离,从而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整体占用壳体2的空间较小,利于壳体2的体积小型化。
可选地,请参阅图7,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倾斜、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互倾斜,也可以是第一夹角α为钝角,第二夹角β也为钝角。因此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远离,且二者之间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从而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相互远离,且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也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进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最小。以及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互远离,且二者之间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从而可以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三电子元器件43相互远离,且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三电子元器件43也没有相互对应的部分,进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最小。
同时,也可以使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二电子元器件42与第三电子元器件43相互远离,减小二者互相影响。但第一夹角α为钝角、第二夹角β也为钝角,相对于第一夹角α为锐角、第二夹角β也为锐角,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整体所占用的壳体2的体积较大。
优选地,请参阅图8,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垂直,且第三印刷电路板34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垂直,也即第一夹角α为直角、第二夹角β也为直角,如此,既可以使电路板组件3占用壳体2的空间小,又能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和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
需要得知的是,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也可以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上下板面的两侧,此时虽然可以保证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和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各自产生的热量对彼此影响较小,但相比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同侧,电路板组件3整体的体积较大,占用壳体2内的空间较多。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元器件41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远离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面上,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第三电子元器件43设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
其中,由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之间分别隔着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因此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4、第三电子元器件43之间不会直接相对,当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进行工作时,三个印刷电路板能将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产生的热量隔绝开,并分别传递给壳体2进行散热,从而使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不会互相加热。
另外,第一电子元器件41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远离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面上,第二电子元器件42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第三电子元器件43设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的远离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上。当将该电路板组件3容置在壳体2内时,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均会靠近壳体2的外壁,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第二电子元器件42、第三电子元器件43直接将热量传递给壳体2的外壁,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9至图11,容置槽21包括沿垂直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形成的第一容置槽211,设有第一电子元器件41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嵌入第一容置槽211内,第一电子元器件41的表面垂直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容置槽21还包括从第一容置槽211的一侧朝远离镜头1的方向形成的第二容置槽212,第二容置槽212与第一容置槽211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第二印刷电路板32嵌入第二容置槽212内。
其中,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指的是图10中上下的方向。由于第一容置槽211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垂直,第一印刷电路板31嵌入第一容置槽211中,且第一电子元器件41的表面与镜头1的轴向垂直,因此便于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与镜头1之间的配合。其次,由于第二容置槽212自第一容置槽211朝远离镜头1的方向形成,因此放置在第二容置槽212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不会将热量传递给镜头1,从而避免影响镜头1的拍摄效果。
另外,当第二电子元器件42位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靠近壳体2的外侧壁的一面时,也即第二电子元器件42位于图10中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左侧面时,便于第二电子元器件42直接与壳体2的外侧壁接触,从而提高第二电子元器件42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壳体2包括沿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镜头1设于第一壳体22上,第一容置槽211自第二壳体23朝远离第一壳体2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容置槽212位于第一容置槽211远离第一壳体22的一侧。
其中,由于壳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镜头1设置在第一壳体22上,且第一容置槽211和第二容置槽212均设置在第二壳体23上,因此设置在第一容置槽211内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设置在第二容置槽212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32均会将热量通过第二壳体23传递给外界,从而避免热量对设置在第一壳体22上的镜头1产生影响。另外,第一容置槽211和第二容置槽212均设置在第二壳体23上便于将电路板组件3整体安装在第二壳体2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10,第一容置槽211的槽底沿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朝向第一壳体22设有凸出的定位柱2111,且定位柱2111具有第一固定孔2112,第一印刷电路板31对应定位柱2111的位置设有定位孔311,定位柱2111的外径大于定位孔311的直径,第一固定孔2112的直径与定位孔311的直径相等;电路板组件3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5,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与定位柱2111抵接,且第一固定件35依次穿入定位孔311和第一固定孔2112,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固定在第一容置槽211内。
其中,由于第一容置槽211内设有定位柱2111,定位柱2111具有第一固定孔2112,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对应定位柱2111的位置设有定位孔311,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孔2112与定位孔311的配合实现第一容置槽211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快速对位,便于通过第一固定件35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固定在第一容置槽211内,从而提高便于提高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安装效率。
另外,由于定位柱2111是从第一容置槽211的底面凸出形成的,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面与定位柱2111抵接,因此定位柱2111可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一容置槽211的底面间隔开,从而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靠近第一容置槽211的底面的一面上也可以设置电子元器件4,进而提高了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利用率。
需要得知的是,第一固定件35可以是螺栓、螺钉、插销等,只要能将第一固定孔2112与定位孔311固定在一起即可,本申请在此对第一固定件35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电路板31直接粘接或卡设在第一容置槽211中,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固定在第一容置槽211中。本申请在此对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固定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10,在垂直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板面的方向(即图10中的上下方向)上,第一印刷电路板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312和第二面313,第一面312与定位柱2111抵接,第二面313与第二壳体23靠近第一壳体22的表面平齐,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连接时,第一壳体22靠近第二壳体23的表面抵住第二面313。
其中,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第一面311与定位柱2111抵接,且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第二面312与第二壳体23靠近第一壳体22的一面平齐,当将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连接时,第一壳体22和定位柱2111可以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夹设住,以对第一印刷电路板31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从而防止第一印刷电路板31在工作中发生偏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第一容置槽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图10中第一容置槽211的左侧)和第二侧(图10中第一容置槽211的右侧),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壁(图10中壳体的左侧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图10中壳体的右侧外侧壁);第二容置槽212自第一侧朝远离镜头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容置槽211与第二容置槽21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且第二容置槽212靠近第一外侧壁设置;容置槽21还包括第三容置槽213,第三容置槽213自第二侧朝远离镜头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容置槽211与第三容置槽213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第二容置槽212与第三容置槽213间隔设置,且第三容置213槽靠近第二外侧壁设置。
其中,由于第二容置槽212和第三容置槽213均位于第一容置槽211远离镜头1的一侧,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第二容置槽212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212将热量传递镜头1,以及避免设置在第三容置槽213内的第三印刷电路板34将热量传递给镜头1,影响镜头1的工作。同时,第二容置槽212与第三容置槽213分隔开,可以将容置在的第二容置槽212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与容置在第三容置槽213内的第三印刷电路板34分隔开,从而避免第二印刷板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之间互相传递热量,降低散热效率。另外,第二容置槽212和第三容置槽213均靠近壳体2的外侧壁设置,缩短了第三电子元器件43、第三印刷电路板34与外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第三印刷电路板34传递热量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沿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镜头1设于第一壳体22上,且第二壳体23自本身远离第一壳体22的一面朝靠近镜头1的方向内凹形成U型壳体,第二容置槽212和第三容置槽213分别位于U型壳体的相对两侧。
请结合图10和图11,由于第二壳体23为U型壳体,且第二容置槽212和第三容置槽213分别位于U型壳体的相对两侧,也即第二容置槽212和第三容置槽213分被位于图10中第二壳体23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此时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两个表面均与左侧壳体的外侧壁距离较近,便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二电子元器件42同时从左侧壳体的两侧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传热效率以及第二电子元器件42的散热效率,同样第三印刷电路板34的两个表面均与右侧壳体的外侧壁距离较近,便于第三印刷电路板34、第三电子元器件43同时从右侧壳体的两侧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第三印刷电路板34的传热效率以及第三电子元器件43的散热效率。
同时,第一印刷电路板31远离镜头1的一面也会与U型壳体中凹陷的一面(即图10中第一容置槽211的底面)靠近,从而便于提高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传热效率。
另外,U型壳体具有凹陷部(即图10中壳体的下方中部),也便于减小第二壳体23的体积,从而利于减小壳体2整体的体积。
进一步地,该摄像头模块还包括连接线5,通过该连接线5可以将摄像头模块与其他模块进行连接,此时可以将连接线5从该凹陷部引出,并通过固定件将连接线5的一端固定在凹陷部处,因此便于凹陷部将固定件容纳在凹陷部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23为U型壳体,也就意味着第二壳体23有两个支脚,通过这两个支脚也可以使摄像头模块稳定地放置,当然第二壳体23也可以自本身远离第一壳体22的一面朝靠近镜头1的方向内凹形成具有三个或四个支脚的壳体,本申请在此对支脚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如此,可以使该摄像头模块更加稳定地放置。另外,每个支脚的内部也可以为空腔,用来容置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从而使各个印刷电路板相互隔开,互不影响,进而使各个印刷电路板更好地散热。
在本申请实施中,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为可拆卸连接。由于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为可拆卸连接,因此便于对位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内的电路板组件3、电子元器件4和镜头1等零部件进行组装以及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回图2,在沿垂直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上,第一壳体22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连接部221,第一连接部221上设有第二固定孔2211,第二固定孔2211的轴向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平行;第二壳体2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221相对的第二连接部231,且第二连接部231上设有与第二固定孔2211相对的第三固定孔2311;壳体2还包括第二固定件24,第二固定件24穿入第二固定孔2211和第三固定孔2311,以将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连接在一起。其中,通过在第一壳体2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孔2211和在第二壳体2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固定孔2311,便于第二固定件24穿过二者的固定孔将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牢固地连接起来。
需要得知的是,第二固定件24可以是螺栓、螺钉、插销等,只要能将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的固定孔24连接在一起即可,本申请在此对第二固定件24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2的一侧与第二壳体23的一侧为转动连接,如通过转轴或合页连接,第一壳体22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23的另一侧卡接,如此可以使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在此对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元器件41为感光芯片,感光芯片沿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靠近镜头1的一面。其中,由于感光芯片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靠近镜头1的一面,且感光芯片位于镜头1的光轴的方向上,因此便于感光芯片处理进入镜头1中的光信号。另外,第二电子元器件42可以为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一柔性电路板331与感光芯片连接,第三电子元器件43可以为串行器,串行器通过第三印刷电路板34、第二柔性电路板332与感光芯片连接。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用于上文所述的摄像头模块,该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一端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步骤二:将第一电子元器件41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以及将第二电子元器件42安装在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
步骤三:通过将柔性电路板折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步骤四: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设置在安装有镜头1的壳体2内。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先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起来,然后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安装第一电子元器件41,在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安装第二电子元器件42的安装顺序,有利于提高电路板组件3的安装效率以及电路板组件3与电子元器件4的组装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在组装电路板组件3时碰伤电子元器件4,从而提高电子元器件4的寿命。另外,通过提前将柔性电路板折弯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便于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匹配安装在壳体2内的容置槽21。
进一步,该安装方法的步骤二为将感光芯片安装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上;将感光芯片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1引线键合;在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上分别贴装图像处理芯片、串行器。
该安装方法的步骤三为通过将第一柔性电路板331折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角α、将第二柔性电路板332折弯,以使第一印刷电路板31与第三印刷电路板34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角β,且使第二印刷电路板32和第三印刷电路板34位于同侧。
该安装方法的步骤四为将镜头1、滤光片6固定在第一壳体22内,以及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固定在第二壳体23内;在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的对接处涂布密封胶;将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固定在一起。
其中,将将镜头1、滤光片6固定在第一壳体22内,同时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电路板32、第三印刷电路板34固定在第二壳体23内,便于对各零部件分模块组装,便于提高组装效率。在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之间涂布密封胶,可以防止灰尘、水气等进入该壳体2内,从而可以提高该摄像头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块。其中,由于终端设备具有该摄像头模块,且摄像头模块的散热性较好且体积小,因此便于终端设备使用该摄像头模块进行拍摄或扫描,同时有利于减小终端设备的体积。
需要得知的是,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载摄像头设备、监控设备、移动终端等,只要使用该摄像头模块即可,本申请在此对终端设备的种类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有镜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槽;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路板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通过弯折所述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电子元器件,至少包括第一电子元器件和第二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三印刷电路板,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第三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三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
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邻,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相邻;其中,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通过弯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通过弯折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同侧,且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垂直,且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电子元器件设于所述第三印刷电路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形成的第一容置槽,设有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嵌入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的表面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
所述容置槽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且在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容置槽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嵌入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镜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容置槽自所述第二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凸出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印刷电路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相等;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定位柱抵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依次穿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定位柱抵接,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抵住所述第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所述第一容置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
所述第二容置槽自所述第一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且所述第二容置槽靠近所述第一外侧壁设置;
所述容置槽还包括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自所述第二侧朝远离所述镜头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三容置槽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三容置槽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容置槽靠近所述第二外侧壁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镜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二壳体自本身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朝靠近所述镜头的方向内凹形成U型壳体,所述第二容置槽和所述第三容置槽分别位于所述U型壳体的相对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轴向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的第三固定孔;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穿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为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沿所述镜头的光轴的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靠近所述镜头的一面。
17.一种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摄像头模块,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
将所述第一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以及将所述第二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通过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弯,以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有所述镜头的所述壳体内。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摄像头模块。
CN202110338311.9A 2021-03-30 2021-03-30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2866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8311.9A CN112866540A (zh) 2021-03-30 2021-03-30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8311.9A CN112866540A (zh) 2021-03-30 2021-03-30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540A true CN112866540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3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8311.9A Pending CN112866540A (zh) 2021-03-30 2021-03-30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65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500A (zh) * 2022-05-06 2022-09-06 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摄像头模组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500A (zh) * 2022-05-06 2022-09-06 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摄像头模组的生产方法
CN115022500B (zh) * 2022-05-06 2024-02-20 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摄像头模组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8677B2 (en) Detachable module connector
US7704082B2 (e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CN211348753U (zh) 连接器组件
US7850466B2 (e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CN112866540A (zh) 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15420422U (zh) 摄像头模块及终端设备
US7044778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hell which can readily be fixed to a connector housing
JP2013016810A (ja) 放熱装置
CN114979433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EP3686911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JP2023025642A (ja) Ledドライバ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含む車両
JP2003114364A (ja) 光コネクタとその組立方法
KR20180014411A (ko) 차량용 엘이디 램프 유니트
CN218788498U (zh) 支架组件、电控装置及割草设备
CN111258009A (zh) 一种光模块
JP2002303766A (ja) 光コネクタ
TWI772461B (zh) 卡緣連接器及其組件
CN214544470U (zh) 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344773U (zh) 电子设备和摄像头模组
CN210157301U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728193U (zh) 单通道点胶屏蔽光模块
CN218218043U (zh) Pcb固定结构、激光收发模块及激光雷达
CN210157302U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780498U (zh) 一种电路板固定结构
CN220234763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