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7667A -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7667A
CN112857667A CN202110277339.6A CN202110277339A CN112857667A CN 112857667 A CN112857667 A CN 112857667A CN 202110277339 A CN202110277339 A CN 202110277339A CN 112857667 A CN112857667 A CN 112857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dynamic
excitation
forc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73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7667B (zh
Inventor
杨双龙
王俊翔
任杰
邵春莉
徐成亮
黄园民
徐科军
黄志云
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2773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7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7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7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7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7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2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rce,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采用混合激励的方式对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以降低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难度,并进行混合激励载荷辨识与频响函数计算以获取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首先,设计混合激励方向表使混合激励方向矩阵满秩;其次,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设计加载面并施加动态力以对传感器进行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获取数据;再次,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力和动态响应信号辨识出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中的各载荷分量;最后,根据传感器的全部动态标定实验数据和辨识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采用频域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各测量通道的频响函数,获得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通过混合激励降低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难度,通过载荷辨识分解动态混合激励获取传感器混合激励载荷中的各载荷分量,据此分析计算传感器的频响函数,从而为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提供更简单易行的动态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是生产、测试和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多维力传感器,能够将空间任意方向的矢量力沿传感器测量坐标系Oxyz的3个坐标轴x、y、z分解为3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力X、Y、Z和3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力矩MX、MY、MZ。以下为方便描述,将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简称为“六维力传感器”、“传感器”,将传感器的3个力X、Y、Z和3个力矩MX、MY、MZ测量通道按顺序依次标记为传感器的1、2、3、4、5、6通道。为了评价传感器的实际动态性能,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获取其动态输入、输出数据,据此建立其动态数学模型或计算其频响函数来获取其动态特性。对于六维力传感器,其动态标定实验通常要求对其3个方向力和3个方向力矩进行单元加载,即每次实验只在传感器的一个力或力矩方向施加动态激励载荷,而其它方向输入载荷为0,从而根据获得的单元加载实验数据分析传感器相应方向的主通道及其对其它方向的耦合通道的动态特性;据此,则需对六维力传感器的6个方向分别进行单元加载实验,以分别获取其全部的主通道和耦合通道的动态特性。因此,六维力传感器单元加载的实验精度决定了其动态性能标定的精度。为了使动态标定得到的传感器动态性能接近其工作时的动态性能,还要求动态标定实验中传感器的工装条件与其实际工作中的工装条件尽可能相近或相同。对于六维力传感器而言,复杂多样的工装机构就使得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单元加载实验的难度大幅增加。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所用的动态激励载荷主要有阶跃、冲击和正弦这三种形式。阶跃激励由于激励点坐标和激励方向可控性好,且易于通过辅助机构产生纯阶跃力矩,是目前多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在面对形状多样的传感器工装时,单元加载的加载点设置往往比较困难。冲击激励大多采用冲击力锤敲击来实现,方法简单,但敲击点位置和敲击方向可控性较差,且很难产生纯冲击力矩,因此对于多维传感器而言常只用于动态特性的初步评价;正弦激励法的设备结构复杂,存在联结机构影响等问题,也很难面对复杂多样的工装结构实施单元加载。因此,目前多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方法或可控性差、或难以满足单元加载要求,或无法适用形状多样的传感器工装结构。
本发明方法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激励的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方法,以降低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对实验的要求,并满足不同工装结构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工况标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方法要求对传感器进行单元加载并对激励点位置和激励方向控制精度要求高、且难以适用于工装结构复杂多样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工况标定等问题,提供一种简单的动态标定方法用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设计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混合激励方向表,使得方向表中的方向向量组成的矩阵满秩;其次,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设计加载面,按混合激励方向表的顺序依次在传感器工装的相应加载面上对传感器施加动态力以产生相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并采集相应的动态激励力信号与传感器的各通道输出信号;再次,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力和动态响应输出信号辨识出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中的各载荷分量;最后,根据传感器的全部动态标定实验数据和辨识得到的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采用频域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各测量通道的频响函数,从而获得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流程为: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2→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3→频响函数计算4,如图1所示。
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即为根据六维力传感器的多组不同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的加载要求,设计出多组不同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21
构成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所需的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22
以为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混合激励载荷的加载提供依据;其中,i=1,2,3,……,M,M为动态标定实验的组数;混合激励载荷Fi中,Xi、Yi、Zi、MXi、MYi、MZi依次分别为第i组激励载荷中的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混合激励要求Fi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力、力矩分量不为0;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23
中的εi1、εi2、εi3、εi4、εi5、εi6与Fi中的Xi、Yi、Zi、MXi、MYi、MZi一一对应,其值为1、0、-1,表示Fi中相应的分量为正向、0、负向。由于六维力传感器有6个载荷方向,所以取M≥6以提高动态标定的精度。混合激励方向表F@的设计原则如下:
①每组Fi的合力尽可能平行于Oxyz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以使Fi中的主分量可控,则每组Fi中只有一个主要的力分量和一个或两个主要的力矩分量不为零,而其它力分量和力矩分量近似为零;其中,主要的力分量为与Fi的合力近似平行的坐标轴向所对应的力分量,主要的力矩分量则为另外一个或两个坐标轴向的力矩分量;即Fi近似为单力-单力矩载荷或单力-双力矩载荷;则对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
中的各元素,当其对应的Fi中的载荷分量为主要的力或力矩分量时则该元素根据该主分量方向的正、负要求设为1、-1,否则相应的元素值取为0;
②依据上述①的原则构造6组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2
使其组成的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3
满秩,即矩阵秩为6,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4
的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5
上式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6
均为1或-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7
中至少有一个为1或-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8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9
至少有一个为1或-1,不为1或-1的元素均取为0;其中,#为x、y或z,j=1,2,3,4,5,6,k=1,3,5;
③根据动态标定实验组数的需要,在上述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0
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原则①增加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1
至总计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此M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2
即组成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3
所述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2即为根据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所设计的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4
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工装上设计相应的加载面Si,并在加载面Si上对传感器施加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5
所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采集相应的实验数据,具体包括:工装加载面设计5、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7。
工装加载面设计5:即为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选取或设计制作与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6
相对应的加载面Si,原则如下:
①加载面Si均垂直于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317
所示的主要的力分量平行的坐标轴,从而使得混合激励载荷Fi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坐标已知;
②加载面Si所能提供的加载点应能确保混合激励载荷Fi中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③只要满足上述条件①和②,M组混合激励载荷Fi所对应的加载面Si可部分相同。
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即为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F@中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5
按顺序在传感器测量端工装的加载面Si上施加动态力,产生相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以对传感器进行混合激励的动态标定实验。动态力的施加方式采用冲击法或阶跃法,即在传感器的工装加载面Si上施加一冲击力或阶跃力,从而产生动态的混合激励载荷Fi。冲击力或阶跃力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的位置和加载方向无须严格控制,但须确保冲击力或阶跃力方向近似垂直于加载面Si,且加载点的位置能够保证混合激励载荷Fi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7:即为在对传感器施加动态混合激励的同时,同步采集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全部通道的动态响应输出yi。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即为施加的动态力信号,动态响应输出yi为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电压信号;连续采集的传感器动态输入、输出信号序列的点数相同,均为N,且N需确保信号在冲击或阶跃时刻前后均有足够的长度且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信号已进入稳态;ui为1×N的向量,yi为d×N的矩阵,其中d为传感器的电压输出通道数。
所述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3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动态响应输出yi辨识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力分量Xi、Yi、Zi和力矩分量MXi、MYi、MZi。依据所述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的方法分为: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8和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9。
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8的流程为:相干分析10→截止频率选择11→低频信号提取12→静态修正13→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14→正交分解15。
相干分析10:对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相干分析得到相干系数曲线ρ(f)。
截止频率选择11:考虑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测量误差小,所以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中的低频分量的动态误差小、相干系数大,而高频分量动态误差大、相干系数小,据此从相干系数曲线ρ(f)中确定相干系数大于阈值ψ的低频段的上限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
低频信号提取12:以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设计低通滤波器LF,以此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低通滤波得到其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1
静态修正13: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低频的电压信号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6
转换为力、力矩信号,此即由六维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3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44
依次分别为Xi、Yi、Zi、MXi、MYi、MZ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1
为6×N维矩阵,其动态误差和维间耦合误差即可忽略。
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14:即为辨识传感器动态冲击力ui在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具体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其中,αi、βi、γi依次分别为冲击力信号ui的方向在坐标系Oxyz中与坐标轴x、y、z的夹角。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一:采用内积运算的方法,将传感器的动态冲击力信号ui与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2
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分别做内积运算,并将内积结果除以信号的点数N,得到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3
的内积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4
为一个6×1的列向量,即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5
式中,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
步骤二:计算冲击力信号ui在坐标系Oxyz中的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6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7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8
步骤三:计算冲击力信号ui的冲击点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xi,yi,zi],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x轴垂直,则冲击点在x轴上的坐标x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9
②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y轴垂直,则冲击点在y轴上的坐标y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10
③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z轴垂直,则冲击点在z轴上的坐标z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511
正交分解15:根据冲击力信号ui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对冲击力信号ui进行正交分解,得到传感器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其为6×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1
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9的流程为:静态修正16→幅值计算17→归一化18→载荷转换19。
静态修正16: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静态误差可忽略,但包含有动态误差。
幅值计算17:计算传感器动态测量结果qi中各动态力、力矩的阶跃幅值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2
为6×1向量,其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3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4
依次分别为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的阶跃响应稳态值与阶跃前初始值的差值。
归一化18:将输入传感器的阶跃力信号ui先全部减去其阶跃前的初始偏置值,再除以其阶跃幅值,使其为零初始偏置、阶跃幅值为1的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5
为1×N向量。
载荷转换19:将幅值计算17的结果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6
与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7
相乘即得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具体算式为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68
所述频响函数计算4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输入、输出载荷计算传感器各通道的频响函数,以分析评价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其流程为:静态修正20→数据预处理21→离散傅里叶变换22→频响矩阵计算23→频响函数提取24,具体如下:
静态修正20:即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
数据预处理21:针对所述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不同,具体分别如下:
①针对冲击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然后,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2
均为6×N的矩阵;
②针对阶跃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其次,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然后,将Fi和qi中的各分量减去各分量自身的阶跃幅值并乘以-1,得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3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4
最后,分别将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5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6
中的各分量信号序列拼接至Fi和qi中对应分量信号序列的后面,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7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8
均为6×2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长度均为2N。
离散傅里叶变换22:即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别对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9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0
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频域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2
频响矩阵计算23:即针对频域离散分析的全部频率点,基于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来计算传感器在各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对于具体的频率点fk,其频响矩阵H(fk)的计算过程如下:
①取全部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在频率点fk处的频域信号值构成矩阵F*(fk)和q*(fk),即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3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4
上式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5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716
均为6×1的向量,则F*(fk)和q*(fk)均为6×M的矩阵;
②构造预矩阵P,对F*(fk)进行矩阵预处理得F^(fk),避免由于传感器某些方向载荷的量程远小于其它方向载荷量程造成后续矩阵求解时的矩阵病态问题;预矩阵P为6×6矩阵,默认为单位对角阵,即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其它元素全为0;传感器中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的通道序号依次分别为1、2、3、4、5、6;设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在数值上远远小于其它通道量程,就将预矩阵P中对角线上第j个元素设置为一较大系数λj,使得λj乘以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数值接近于其它通道的量程数值;j通道不限于一个通道;据此,预处理计算为
F^(fk)=P·F*(fk);
③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在频率fk处的频响矩阵H(fk),具体如下:
H(fk)=q*(fk)F^(fk)T[F^(fk)F^(fk)T]-1P
上式中,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上标“-1”表示矩阵求逆;则H(fk)为6×6的矩阵。
频响函数提取24:即根据全部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计算结果,提取传感器各主通道与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频响矩阵H(fk)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Hij(fk)即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之间在频率fk处的传递关系;将全部离散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H(fk)中的元素Hij(fk)按频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拼接起来即得传感器的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频响函数Hij(f);其中,i,j=1,2,3,4,5,6,i=j时Hij(f)为传感器第i通道的主通道频响函数,i≠j时Hij(f)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维间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设计满秩的混合激励方向表、采用动态混合激励的方式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降低了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对单元激励及其激励点和激励方向控制精度的要求;针对动态混合激励的冲击法和阶跃法,分别给出了动态混合激励输入载荷的辨识方法与传感器各通道频响函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动态混合激励情况下传感器动态特性分析的问题;从而,为六维力传感器及其在工装结构复杂多样的工况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动态标定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混合激励载荷各分量在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的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传感器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方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传感器频响函数计算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阶跃法实验数据预处理中Fi、qi分量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81
中对应分量及其拼接后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82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83
分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针对六维力传感器动态标定存在单元激励动态标定实验难度较高且单元激励在传感器工装结构形式复杂的情况下往往难以适用等问题,采用混合激励的方法降低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的难度,采用频域最小二乘的方法根据传感器混合激励输入和动态测量输出计算传感器的频响函数从而获得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首先,设计多组混合激励方案且使其激励方向矩阵满秩以确保动态标定实验数据包含传感器全部通道的动态信息,利用传感器测量端工装上现有符合条件的面或设计制作新的简易面作为混合激励的加载面并直接采用冲击法或阶跃法向加载面上某一局部区域施加近似垂直的冲击力或阶跃力来产生符合条件的动态混合激励,从而降低对混合激励点和激励方向控制的要求,使得对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方法简单、数据有效;然后,利用应变式传感器静态特性好的优点,直接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中的静态分量或低频分量来辨识混合激励点的坐标、方向或混合激励载荷中各载荷分量的幅值系数,从而对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中的动态激励力进行分解获得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中的各个动态载荷分量;最后,根据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和传感器实际测量输出经静态修正后得到的动态载荷测量结果,采用频域最小二乘的方法计算传感器各通道的频响函数,从而得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设计多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组成的方向表,使得方向表中的方向向量组成的矩阵满秩;其次,通过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2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设计加载面,按混合激励方向表的顺序依次在传感器工装的相应加载面上对传感器施加动态力以产生相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并采集相应的动态激励力信号与传感器的各通道输出信号;再次,通过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3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力和动态响应输出信号辨识出传感器各方向的动态激励载荷;最后,通过频响函数计算4来根据传感器的全部动态标定实验数据和辨识得到的传感器各方向的动态激励载荷,计算传感器各测量通道的频响函数,从而获得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即为根据六维力传感器的多组不同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的加载要求,设计出多组不同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91
构成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所需的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92
以为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混合激励载荷的加载提供依据;其中,i=1,2,3,……,M,M为动态标定实验的组数;混合激励载荷Fi中,Xi、Yi、Zi、MXi、MYi、MZi依次分别为第i组激励载荷中的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其各分量在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的方向示意图如图2所示;混合激励要求Fi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力、力矩分量不为0;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093
中的εi1、εi2、εi3、εi4、εi5、εi6与Fi中的Xi、Yi、Zi、MXi、MYi、MZi一一对应,其值为1、0、-1,表示Fi中相应的分量为正向、0、负向。由于六维力传感器有6个载荷方向,所以取M≥6以提高动态标定的精度。混合激励方向表F@的设计原则如下:
①每组Fi的合力尽可能平行于Oxyz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以使Fi中的主分量可控,则每组Fi中只有一个主要的力分量和一个或两个主要的力矩分量不为零,而其它力分量和力矩分量近似为零;其中,主要的力分量为与Fi的合力近似平行的坐标轴向所对应的力分量,主要的力矩分量则为另外一个或两个坐标轴向的力矩分量;即Fi近似为单力-单力矩载荷或单力-双力矩载荷;则对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1
中的各元素,当其对应的Fi中的载荷分量为主要的力或力矩分量时则该元素根据该主分量方向的正、负要求设为1、-1,否则相应的元素值取为0;
②依据上述①的原则构造6组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2
使其组成的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3
满秩,即矩阵秩为6,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4
的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5
上式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6
均为1或-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7
中至少有一个为1或-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8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9
至少有一个为1或-1,不为1或-1的元素均取为0;其中,#为x、y或z,j=1,2,3,4,5,6,k=1,3,5。满足矩阵满秩要求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10
的两个示例如下:
示例一: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11
示例二: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012
③根据动态标定实验组数的需要,在上述方向矩阵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1
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原则①增加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2
至总计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此M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3
即组成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4
所述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2即为根据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所设计的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5
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工装上设计相应的加载面Si,并在加载面Si上对传感器施加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6
所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采集相应的实验数据,具体包括:工装加载面设计5、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7,如图3所示。
工装加载面设计5:即为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选取或设计制作与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7
相对应的加载面Si,原则如下:
①加载面Si均垂直于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8
所示的主要的力分量平行的坐标轴,从而使得混合激励载荷Fi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坐标已知;
②加载面Si所能提供的加载点应能确保混合激励载荷Fi中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③只要满足上述条件①和②,M组混合激励载荷Fi所对应的加载面Si可部分相同。
以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中的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9
示例一为例,参考图2所示传感器坐标系Oxyz:
加载面S1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x轴,且S1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1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z轴正半轴有交点;
加载面S2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x轴,且S2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2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y轴正半轴有交点;
加载面S3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y轴,且S3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3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x轴正半轴有交点;
加载面S4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y轴,且S4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4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z轴正半轴有交点;
加载面S5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z轴,且S5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5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y轴正半轴有交点;
加载面S6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z轴,且S6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6的加载力的作用线与x轴正半轴有交点。
以所述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1中的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110
示例二为例,参考图2所示传感器坐标系Oxyz::
加载面S1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x轴,且S1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1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yz平面的第一象限;
加载面S2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x轴,且S2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2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yz平面的第二象限;
加载面S3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y轴,且S3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3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xz平面的第一象限;
加载面S4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y轴,且S4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4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xz平面的第四象限;
加载面S5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z轴,且S5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5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xy平面的第四象限;
加载面S6应垂直于坐标系Oxyz的z轴,且S6应能提供加载点使得垂直于S6的加载力的作用线穿过Oxy平面的第三象限。
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即为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F@中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21
按顺序在传感器测量端工装的加载面Si上施加动态力,产生相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以对传感器进行混合激励的动态标定实验。动态力的施加方式采用冲击法或阶跃法,即在传感器的工装加载面Si上施加一冲击力或阶跃力,从而产生动态的混合激励载荷Fi。冲击力或阶跃力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的位置和加载方向无须严格控制,但须确保冲击力或阶跃力方向近似垂直于加载面Si,且加载点的位置能够保证混合激励载荷Fi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7:即为在对传感器施加动态混合激励的同时,同步采集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全部通道的动态响应输出yi。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即为施加的动态力信号,动态响应输出yi为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电压信号;连续采集的传感器动态输入、输出信号序列的点数相同,均为N,且N需确保信号在冲击或阶跃时刻前后均有足够的长度且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信号已进入稳态;ui为1×N的向量,yi为d×N的矩阵,其中d为传感器的电压输出通道数。
所述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3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动态响应输出yi辨识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力分量Xi、Yi、Zi和力矩分量MXi、MYi、MZi。依据所述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的方法分为: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8和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9。
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8的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为:相干分析10→截止频率选择11→低频信号提取12→静态修正13→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14→正交分解15。
相干分析10:对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相干分析得到相干系数曲线ρ(f)。
截止频率选择11:考虑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测量误差小,所以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中的低频分量的动态误差小、相干系数大,而高频分量动态误差大、相干系数小,据此从相干系数曲线ρ(f)中确定相干系数大于阈值ψ的低频段的上限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
低频信号提取12:以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设计低通滤波器LF,以此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低通滤波得到其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1
静态修正13: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低频的电压信号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2
转换为力、力矩信号,此即由六维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3
其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4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5
依次分别为Xi、Yi、Zi、MXi、MYi、MZ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6
为6×N维矩阵,其动态误差和维间耦合误差即可忽略。
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14:即为辨识传感器动态冲击力ui在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具体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其中,αi、βi、γi依次分别为冲击力信号ui的方向在坐标系Oxyz中与坐标轴x、y、z的夹角。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一:采用内积运算的方法,将传感器的动态冲击力信号ui与低频分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7
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分别做内积运算,并将内积结果除以信号的点数N,得到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8
的内积向量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9
为一个6×1的列向量,即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10
式中,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
步骤二:计算冲击力信号ui在坐标系Oxyz中的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11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12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313
步骤三:计算冲击力信号ui的冲击点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xi,yi,zi],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x轴垂直,则冲击点在x轴上的坐标x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1
②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y轴垂直,则冲击点在y轴上的坐标y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2
③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z轴垂直,则冲击点在z轴上的坐标zi已知,则: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3
正交分解15:根据冲击力信号ui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对冲击力信号ui进行正交分解,得到传感器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其为6×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4
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9的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为:静态修正16→幅值计算17→归一化18→载荷转换19。
静态修正16: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静态误差可忽略,但包含有动态误差。
幅值计算17:计算传感器动态测量结果qi中各动态力、力矩的阶跃幅值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5
为6×1向量,其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6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47
依次分别为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的阶跃响应稳态值与阶跃前初始值的差值。
归一化18:将输入传感器的阶跃力信号ui先全部减去其阶跃前的初始偏置值,再除以其阶跃幅值,使其为零初始偏置、阶跃幅值为1的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
为1×N向量。
载荷转换19:将幅值计算17的结果fi 0与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2
相乘即得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具体算式为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3
所述频响函数计算4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输入、输出载荷计算传感器各通道的频响函数,以分析评价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其流程如图6所示,具体为:静态修正20→数据预处理21→离散傅里叶变换22→频响矩阵计算23→频响函数提取24,具体如下:
静态修正20:即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
数据预处理21:针对所述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6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不同,具体分别如下:
①针对冲击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然后,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4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5
均为6×N的矩阵;
②针对阶跃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其次,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然后,将Fi和qi中的各分量减去各分量自身的阶跃幅值并乘以-1,得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6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7
最后,分别将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8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9
中的各分量信号序列拼接至Fi和qi中对应分量信号序列的后面,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0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1
均为6×2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长度均为2N;图7所示即为Fi、qi分量与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2
中对应分量及其拼接后的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3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4
分量的示意图。
离散傅里叶变换22:即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别对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5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6
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频域信号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7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8
频响矩阵计算23:即针对频域离散分析的全部频率点,基于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来计算传感器在各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对于具体的频率点fk,其频响矩阵H(fk)的计算过程如下:
①取全部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在频率点fk处的频域信号值构成矩阵F*(fk)和q*(fk),即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519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61
上式中,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62
Figure BDA0002977172120000163
均为6×1的向量,则F*(fk)和q*(fk)均为6×M的矩阵;
②构造预矩阵P,对F*(fk)进行矩阵预处理得F^(fk),避免由于传感器某些方向载荷的量程远小于其它方向载荷量程造成后续矩阵求解时的矩阵病态问题;预矩阵P为6×6矩阵,默认为单位对角阵,即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其它元素全为0;传感器中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的通道序号依次分别为1、2、3、4、5、6;设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在数值上远远小于其它通道量程,就将预矩阵P中对角线上第j个元素设置为一较大系数λj,使得λj乘以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数值接近于其它通道的量程数值;j通道不限于一个通道;据此,预处理计算为
F^(fk)=P·F*(fk);
③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在频率fk处的频响矩阵H(fk),具体如下:
H(fk)=q*(fk)F^(fk)T[F^(fk)F^(fk)T]-1P
上式中,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上标“-1”表示矩阵求逆;则H(fk)为6×6的矩阵。
频响函数提取24:即根据全部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计算结果,提取传感器各主通道与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频响矩阵H(fk)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Hij(fk)即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之间在频率fk处的传递关系;将全部离散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H(fk)中的元素Hij(fk)按频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拼接起来即得传感器的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频响函数Hij(f);其中,i,j=1,2,3,4,5,6,i=j时Hij(f)为传感器第i通道的主通道频响函数,i≠j时Hij(f)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维间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

Claims (5)

1.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采用混合激励的方式对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以降低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难度,基于混合激励载荷辨识与频域最小二乘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频响函数,从而获取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技术流程包括: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频响函数计算,其特征在于:
首先,设计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混合激励方向表,使得方向表中的方向向量组成的矩阵满秩;其次,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设计加载面,按混合激励方向表的顺序依次在传感器工装的相应加载面上对传感器施加动态力以产生相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并采集相应的动态激励力信号与传感器的各通道输出信号;再次,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力和动态响应输出信号辨识出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中的各载荷分量;最后,根据传感器的全部动态标定实验数据和辨识得到的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载荷,采用频域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各测量通道的频响函数,从而获得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激励方向表设计,即为根据六维力传感器的多组不同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的加载要求,设计出多组不同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11
构成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所需的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12
以为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混合激励载荷的加载提供依据;其中,i=1,2,3,……,M,M为动态标定实验的组数;混合激励载荷Fi中,Xi、Yi、Zi、MXi、MYi、MZi依次分别为第i组激励载荷中的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混合激励要求Fi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力、力矩分量不为0;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13
中的εi1、εi2、εi3、εi4、εi5、εi6与Fi中的Xi、Yi、Zi、MXi、MYi、MZi一一对应,其值为1、0、-1,表示Fi中相应的分量为正向、0、负向;由于六维力传感器有6个载荷方向,所以取M≥6以提高动态标定的精度;混合激励方向表F@的设计原则如下:
①每组Fi的合力尽可能平行于Oxyz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以使Fi中的主分量可控,则每组Fi中只有一个主要的力分量和一个或两个主要的力矩分量不为零,而其它力分量和力矩分量近似为零;其中,主要的力分量为与Fi的合力近似平行的坐标轴向所对应的力分量,主要的力矩分量则为另外一个或两个坐标轴向的力矩分量;即Fi近似为单力-单力矩载荷或单力-双力矩载荷;则对于Fi @=[εi1i2i3i4i5i6]T中的各元素,当其对应的Fi中的载荷分量为主要的力或力矩分量时则该元素根据该主分量方向的正、负要求设为1、-1,否则相应的元素值取为0;
②依据上述①的原则构造6组方向向量Fi @,使其组成的方向矩阵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1
满秩,即矩阵秩为6,方向矩阵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2
的形式如下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3
上式中,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4
均为1或-1,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5
中至少有一个为1或-1,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6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7
至少有一个为1或-1,不为1或-1的元素均取为0;其中,#为x、y或z,j=1,2,3,4,5,6,k=1,3,5;
③根据动态标定实验组数的需要,在上述方向矩阵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8
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原则①增加混合激励方向向量Fi @至总计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此M组Fi @即组成混合激励方向表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即为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F@中M组混合激励方向向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10
的加载要求,在传感器的工装上设计相应的加载面Si,并在加载面Si上对传感器施加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11
所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采集相应的实验数据,具体包括:工装加载面设计、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
工装加载面设计:即为在传感器的测量端工装上选取或设计制作与混合激励方向向量Fi @相对应的加载面Si,原则如下:
①加载面Si均垂直于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与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12
所示的主要的力分量平行的坐标轴,从而使得混合激励载荷Fi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坐标已知;
②加载面Si所能提供的加载点应能确保混合激励载荷Fi中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③只要满足上述条件①和②,M组混合激励载荷Fi所对应的加载面Si可部分相同;
传感器动态混合激励:即为根据混合激励方向表F@中的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213
按顺序在传感器测量端工装的加载面Si上施加动态力,产生相对应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以对传感器进行混合激励的动态标定实验;动态力的施加方式采用冲击法或阶跃法,即在传感器的工装加载面Si上施加一冲击力或阶跃力,从而产生动态的混合激励载荷Fi;冲击力或阶跃力在加载面Si上的加载点的位置和加载方向无须严格控制,但须确保冲击力或阶跃力方向近似垂直于加载面Si,且加载点的位置能够保证混合激励载荷Fi包含所需要的主要的力矩分量;
传感器动态信号采集:即为在对传感器施加动态混合激励的同时,同步采集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全部通道的动态响应输出yi;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即为施加的动态力信号,动态响应输出yi为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电压信号;连续采集的传感器动态输入、输出信号序列的点数相同,均为N,且N需确保信号在冲击或阶跃时刻前后均有足够的长度且传感器各通道输出的信号已进入稳态;ui为1×N的向量,yi为d×N的矩阵,其中d为传感器的电压输出通道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激励输入ui和动态响应输出yi辨识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力分量Xi、Yi、Zi和力矩分量MXi、MYi、MZi;依据传感器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的方法分为: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和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
冲击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的流程为:相干分析→截止频率选择→低频信号提取→静态修正→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正交分解;
相干分析:对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相干分析得到相干系数曲线ρ(f);
截止频率选择:考虑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测量误差小,所以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中的低频分量的动态误差小、相干系数大,而高频分量动态误差大、相干系数小,据此从相干系数曲线ρ(f)中确定相干系数大于阈值ψ的低频段的上限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
低频信号提取:以频率fc作为截止频率设计低通滤波器LF,以此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输出yi进行低通滤波得到其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1
静态修正: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低频的电压信号分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2
转换为力、力矩信号,此即由六维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4
Yi l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5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6
MYi l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7
依次分别为Xi、Yi、Zi、MXi、MYi、MZi中的低频分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38
为6×N维矩阵,其动态误差和维间耦合误差即可忽略;
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即为辨识传感器动态冲击力ui在传感器坐标系Oxyz中具体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其中,αi、βi、γi依次分别为冲击力信号ui的方向在坐标系Oxyz中与坐标轴x、y、z的夹角;激励坐标与方向辨识的具体流程为:
步骤一:采用内积运算的方法,将传感器的动态冲击力信号ui与低频分量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1
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分别做内积运算,并将内积结果除以信号的点数N,得到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2
的内积向量fi *,fi *为一个6×1的列向量,即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3
式中,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
步骤二:计算冲击力信号ui在坐标系Oxyz中的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4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5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6
步骤三:计算冲击力信号ui的冲击点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xi,yi,zi],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x轴垂直,则冲击点在x轴上的坐标xi已知,则: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7
②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y轴垂直,则冲击点在y轴上的坐标yi已知,则: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8
③若冲击加载面Si与坐标系Oxyz中的z轴垂直,则冲击点在z轴上的坐标zi已知,则: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49
正交分解:根据冲击力信号ui的激励方向余弦[cosαi,cosβi,cosγi]和激励点坐标[xi,yi,zi]对冲击力信号ui进行正交分解,得到传感器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Xi,Yi,Zi,MXi,MYi,MZi]T,其为6×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1
阶跃激励法的动态混合激励载荷辨识的流程为:静态修正→幅值计算→归一化→载荷转换;
静态修正: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静态误差可忽略,但包含有动态误差;
幅值计算:计算传感器动态测量结果qi中各动态力、力矩的阶跃幅值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2
为6×1向量,其中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3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4
依次分别为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的阶跃响应稳态值与阶跃前初始值的差值;
归一化:将输入传感器的阶跃力信号ui先全部减去其阶跃前的初始偏置值,再除以其阶跃幅值,使其为零初始偏置、阶跃幅值为1的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5
为1×N向量;
载荷转换:将幅值计算的结果fi 0与归一化阶跃信号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6
相乘即得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具体算式为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5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频响函数计算,即为根据传感器的动态输入、输出载荷计算传感器各通道的频响函数,以分析评价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其流程为:静态修正→数据预处理→离散傅里叶变换→频响矩阵计算→频响函数提取,具体如下:
静态修正:即采用六维力传感器自身的静态修正系数和修正公式将传感器动态响应输出的电压信号yi转换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的动态测量结果qi=[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T,为6×N矩阵;其中,qX_i、qY_i、qZ_i、qMX_i、qMY_i、qMZ_i依次分别为传感器对动态混合激励载荷Fi中3个力Xi、Yi、Zi与3个力矩MXi、MYi、MZi的动态测量结果;
数据预处理:针对传感器混合激励动态标定实验中采取的动态激励方式的不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不同,具体分别如下:
①针对冲击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然后,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2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
均为6×N的矩阵;
②针对阶跃激励方式:首先,分别对Fi和qi中的各力、力矩分量去初始偏置;其次,分别对Fi和qi做低通滤波以降低噪声并去除高频部分不关心的频率分量;然后,将Fi和qi中的各分量减去各分量自身的阶跃幅值并乘以-1,得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4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2
最后,分别将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3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3
中的各分量信号序列拼接至Fi和qi中对应分量信号序列的后面,即得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Fi *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4
均为6×2N的矩阵,其中各力、力矩分量的长度均为2N;
离散傅里叶变换:即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别对数据预处理后的信号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5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5
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频域信号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6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7
频响矩阵计算:即针对频域离散分析的全部频率点,基于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来计算传感器在各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对于具体的频率点fk,其频响矩阵H(fk)的计算过程如下:
①取全部M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数据在频率点fk处的频域信号值构成矩阵F*(fk)和q*(fk),即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8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9
上式中,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0
Figure FDA00029771721100000611
均为6×1的向量,则F*(fk)和q*(fk)均为6×M的矩阵;
②构造预矩阵P,对F*(fk)进行矩阵预处理得F^(fk),避免由于传感器某些方向载荷的量程远小于其它方向载荷量程造成后续矩阵求解时的矩阵病态问题;预矩阵P为6×6矩阵,默认为单位对角阵,即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其它元素全为0;传感器中力分量X、Y、Z和力矩分量MX、MY、MZ的通道序号依次分别为1、2、3、4、5、6;设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在数值上远远小于其它通道量程,就将预矩阵P中对角线上第j个元素设置为一较大系数λj,使得λj乘以传感器第j通道的量程数值接近于其它通道的量程数值;j通道不限于一个通道;据此,预处理计算为
F^(fk)=P·F*(fk)
③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传感器在频率fk处的频响矩阵H(fk),具体如下:
H(fk)=q*(fk)F^(fk)T[F^(fk)F^(fk)T]-1P
上式中,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上标“-1”表示矩阵求逆;则H(fk)为6×6的矩阵;
频响函数提取:即根据全部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计算结果,提取传感器各主通道与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频响矩阵H(fk)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Hij(fk)即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之间在频率fk处的传递关系;将全部离散频率点处的频响矩阵H(fk)中的元素Hij(fk)按频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拼接起来即得传感器的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频响函数Hij(f);其中,i,j=1,2,3,4,5,6,i=j时Hij(f)为传感器第i通道的主通道频响函数,i≠j时Hij(f)为传感器第j通道输入到第i通道输出的维间耦合通道的频响函数。
CN202110277339.6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Active CN112857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339.6A CN112857667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339.6A CN112857667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7667A true CN112857667A (zh) 2021-05-28
CN112857667B CN112857667B (zh) 2022-10-14

Family

ID=75994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7339.6A Active CN112857667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766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292A (zh) * 2022-06-27 2022-09-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动支撑情况下力传感器的组合式动态补偿方法
CN115200916A (zh) * 2022-09-16 2022-10-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载荷解耦加载装置、方法、系统及控制系统
CN117348949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多通道测量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4192A (en) * 1976-09-20 1978-06-13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x degree of freedom force sensing
EP0177919A2 (en) * 1984-10-09 1986-04-16 Hitachi, Lt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ransformation matrix of a force sensor
CN1442682A (zh) * 2003-04-09 2003-09-17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维力传感器动态实验台及其方法
DE10334126A1 (de) * 2003-07-25 2005-02-24 3Dconnexion Gmbh Fehlerkorrektur bei Kraft-/Momentensensoren
CN101226094A (zh) * 2008-01-30 2008-07-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CN101571442A (zh) * 2008-05-01 2009-11-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用于中等量程的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WO2011093078A1 (ja) * 2010-01-29 2011-08-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多分力計のモーメント校正装置及びモーメント校正方法
CN103196591A (zh) * 2013-03-07 2013-07-10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正则化和奇异值分解的结构载荷识别方法
JP2014074587A (ja) * 2012-10-02 2014-04-24 Nissho Denki Kk 多分力計測方法
CN110057477A (zh) * 2019-05-09 2019-07-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多通道交/直流激励的信号测量系统
CN110390070A (zh) * 2019-06-28 2019-10-2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预矩阵的多维传感器迭代动态解耦的方法
CN111272335A (zh) * 2020-03-19 2020-06-12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时域迭代平均的机器人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动态特性辨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4192A (en) * 1976-09-20 1978-06-13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x degree of freedom force sensing
EP0177919A2 (en) * 1984-10-09 1986-04-16 Hitachi, Lt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ransformation matrix of a force sensor
CN1442682A (zh) * 2003-04-09 2003-09-17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维力传感器动态实验台及其方法
DE10334126A1 (de) * 2003-07-25 2005-02-24 3Dconnexion Gmbh Fehlerkorrektur bei Kraft-/Momentensensoren
CN101226094A (zh) * 2008-01-30 2008-07-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CN101571442A (zh) * 2008-05-01 2009-11-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用于中等量程的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WO2011093078A1 (ja) * 2010-01-29 2011-08-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多分力計のモーメント校正装置及びモーメント校正方法
JP2014074587A (ja) * 2012-10-02 2014-04-24 Nissho Denki Kk 多分力計測方法
CN103196591A (zh) * 2013-03-07 2013-07-10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正则化和奇异值分解的结构载荷识别方法
CN110057477A (zh) * 2019-05-09 2019-07-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多通道交/直流激励的信号测量系统
CN110390070A (zh) * 2019-06-28 2019-10-2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预矩阵的多维传感器迭代动态解耦的方法
CN111272335A (zh) * 2020-03-19 2020-06-12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时域迭代平均的机器人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动态特性辨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科军等: "多维力传感器静动态联合解耦补偿方法", 《应用科学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292A (zh) * 2022-06-27 2022-09-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动支撑情况下力传感器的组合式动态补偿方法
CN115112292B (zh) * 2022-06-27 2024-03-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动支撑情况下力传感器的组合式动态补偿方法
CN115200916A (zh) * 2022-09-16 2022-10-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载荷解耦加载装置、方法、系统及控制系统
WO2024055834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载荷解耦加载装置、方法、系统及控制系统
CN117348949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多通道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7348949B (zh) * 2023-12-05 2024-03-12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多通道测量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7667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7667B (zh) 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的混合激励动态标定方法
CN111027010B (zh) 一种钢构件圆柱体拟合方法
CN105424254B (zh) 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方法
Zabaras et al. Spatially regularized solution of inverse elasticity problems using the BEM
CN110333033B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灵敏度差异测力仪的标定方法
Yao et al. Isotropy analysis of redundant parallel six-axis force sensor
CN109141742B (zh) 一种用于车轮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解耦方法
CN107656227B (zh)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磁力计校准方法
CN105547235A (zh) 变截面梁结构拉压与弯曲复合变形场的测量方法
CN114123853A (zh) 一种原子力显微镜压电驱动器的多轴耦合迟滞预测方法
CN113094640A (zh) 一种频域下宽带多轴随机振动寿命预测方法
CN101696870B (zh) 轿车后横梁管平行度测量方法及测量仪
CN107860346B (zh) 一种测量坐标系配准方法
CN105022025B (zh) 基于稀疏处理的信号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CN112179550B (zh) 一种四支点压电测力仪的优化布置方法
CN111289801B (zh) 一种二维电阻阵列读出电路、方法及系统
CN114154370A (zh) 一种确定细长管路最大应力位移向量的快速分析方法
CN110222382B (zh) 一种飞机坐标系优化拟合方法
CN109900425A (zh) 一种压电矢量力测试装置的性能评估方法
Hong et al. A crosstalk compensation of a multi-axis forcetorque sensor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using LabVIEW
CN108225205B (zh) 一种基于光栅应变测量的筒结构形变解算方法及系统
CN111397788B (zh) 一种集成式五维力测量方法
Wu et al. Research on calibration system error of 6-axis force/torque sensor integrated in humanoid robot foot
CN108375337B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工艺设备相对位姿的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
CN116484528B (zh) 一种求解磁电弹性材料的界面裂纹尖端场的解析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