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2074A -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2074A
CN112852074A CN202110147707.5A CN202110147707A CN112852074A CN 112852074 A CN112852074 A CN 112852074A CN 202110147707 A CN202110147707 A CN 202110147707A CN 112852074 A CN112852074 A CN 112852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lass fiber
graphene
modified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77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2074B (zh
Inventor
李文华
余艳
刘万锦
王诗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sa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s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sa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s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77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2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2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2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2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通过对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通过用氟化钠、乳酸、硅溶胶组成的造孔剂处理石墨烯,再通过填充引入空心玻璃微珠,得到了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极佳的改性石墨烯。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在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电容器是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高水平、低价格的电子产品要求越来越迫切,电容器作为电子基础产品,因此对电容器要求越来越高。
电容器的密封部位均设有密封圈,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电容器需要极高的强度以及耐磨性能,因此对密封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制备得到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电容器密封圈成为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氟橡胶、24~30份三元乙丙橡胶、6~10份改性石墨烯、4~8份改性玻璃纤维、4~7份煤矸石粉、2~6份凹凸棒土、2~6份硬脂酸锌、2~5份三醋酸甘油酯、1~3份硫磺、1~2.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8~2份氧化镁、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1.5份氢氧化铝、0.5~1份促进剂TMTD、0.3~1份2-巯基苯并咪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2~40份氟橡胶、25~30份三元乙丙橡胶、6~9份改性石墨烯、5~8份改性玻璃纤维、4~6份煤矸石粉、3~6份凹凸棒土、3~6份硬脂酸锌、2~4份三醋酸甘油酯、1.5~3份硫磺、1.5~2.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氧化镁、1~1.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8~1.5份氢氧化铝、0.6~1份促进剂TMTD、0.5~1份2-巯基苯并咪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5份氟橡胶、27份三元乙丙橡胶、7份改性石墨烯、6份改性玻璃纤维、5份煤矸石粉、4份凹凸棒土、4份硬脂酸锌、2.5份三醋酸甘油酯、2份硫磺、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氧化镁、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份氢氧化铝、0.8份促进剂TMTD、0.7份2-巯基苯并咪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5~25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60~9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
S2、将1~3份氟化钠、0.5~2份乳酸、0.5~2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400~800rpm转速搅拌80~15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8~15份预处理石墨烯、1~4份空心玻璃微珠、0.5~1.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1~0.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0~30份去离子水,超声处理,以200~500rpm转速搅拌40~9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大量的研究中惊奇的发现,通过用氟化钠、乳酸、硅溶胶组成的造孔剂处理石墨烯,再通过填充引入空心玻璃微珠,得到了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极佳的改性石墨烯。
通过对石墨烯改性一方面改善了石墨烯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提高了其分散性能,同时石墨烯不会团聚,从而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本发明配方体系中。
同时发明人发现,当采用最常用的碳酸氢铵、氢氧化铝替换由氟化钠、乳酸、硅溶胶组成的造孔剂时,造孔效果不好,且进一步发现,采用空心玻璃微珠相比于其他增强相更加能够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0.5~2)配置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3超声处理功率为400~800W、处理时间为25~50min。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0~20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0~30份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2~6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6~12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0~30混合酸中,400~700W超声处理60~10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
S13、将8~15份预处理玻璃纤维、2~6份预处理碳纳米管、0.5~2份炭黑、0.2~0.5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0~50份去离子水中,以400~800rpm转速搅拌150~3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大量的研究中惊奇的发现,通过对玻璃纤维、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将碳纳米管包裹在玻璃纤维表面显著提高了改性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二者结合一方面碳纳米管可以防止碳纳米管团聚,碳纳米管吸附在玻璃纤维表面提高了与配方体系的结合力,二者联用,能够达到协同增效作用。
发明人在偶联剂的使用中发现,相比于使用单一的硅烷偶联剂KH550或硅烷偶联剂KH570或硅烷偶联剂KH560,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复配得到的复合偶联剂更加能够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0.5~2)配制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0.5~2)配制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8~15min,保持密炼温度110~135℃;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1~4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2~5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2)本发明通过对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通过用氟化钠、乳酸、硅溶胶组成的造孔剂处理石墨烯,再通过填充引入空心玻璃微珠,得到了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极佳的改性石墨烯;通过对玻璃纤维、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将碳纳米管包裹在玻璃纤维表面显著提高了改性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二者结合一方面碳纳米管可以防止碳纳米管团聚,碳纳米管吸附在玻璃纤维表面提高了与配方体系的结合力,二者联用,能够达到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特别声明,所述的份均为重量份,例如在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份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5份氟橡胶、27份三元乙丙橡胶、7份改性石墨烯、6份改性玻璃纤维、5份煤矸石粉、4份凹凸棒土、4份硬脂酸锌、2.5份三醋酸甘油酯、2份硫磺、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氧化镁、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份氢氧化铝、0.8份促进剂TMTD、0.7份2-巯基苯并咪唑。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2份氟化钠、1.5份乳酸、0.8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空心玻璃微珠、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2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5份摩尔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1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2混合酸中,500W超声处理8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S13、将12份预处理玻璃纤维、5份预处理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12min,保持密炼温度120℃;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2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3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实施例2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份氟橡胶、24份三元乙丙橡胶、6份改性石墨烯、4份改性玻璃纤维、4份煤矸石粉、2份凹凸棒土、2份硬脂酸锌、2份三醋酸甘油酯、1份硫磺、1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8份氧化镁、1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份氢氧化铝、0.5份促进剂TMTD、0.3份2-巯基苯并咪唑。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2份氟化钠、1.5份乳酸、0.8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空心玻璃微珠、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2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5份摩尔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1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2混合酸中,500W超声处理8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S13、将12份预处理玻璃纤维、5份预处理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12min,保持密炼温度120℃;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2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3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实施例3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40份氟橡胶、30份三元乙丙橡胶、7份改性石墨烯、6份改性玻璃纤维、7份煤矸石粉、6份凹凸棒土、6份硬脂酸锌、5份三醋酸甘油酯、3份硫磺、2.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氧化镁、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氢氧化铝、1份促进剂TMTD、1份2-巯基苯并咪唑。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2份氟化钠、1.5份乳酸、0.8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空心玻璃微珠、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2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5份摩尔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1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2混合酸中,500W超声处理8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S13、将12份预处理玻璃纤维、5份预处理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12min,保持密炼温度120℃;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2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3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实施例4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2份氟橡胶、25份三元乙丙橡胶、6份改性石墨烯、5份改性玻璃纤维、4份煤矸石粉、3份凹凸棒土、3份硬脂酸锌、2份三醋酸甘油酯、1.5份硫磺、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氧化镁、1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8份氢氧化铝、0.6份促进剂TMTD、0.5份2-巯基苯并咪唑。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2份氟化钠、1.5份乳酸、0.8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空心玻璃微珠、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2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5份摩尔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1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2混合酸中,500W超声处理8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S13、将12份预处理玻璃纤维、5份预处理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12min,保持密炼温度120℃;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2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3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不含有所述的改性石墨烯,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用石墨烯替换改性石墨烯,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所述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3.3份碳酸氢铵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空心玻璃微珠、0.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所述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8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8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1配置而成;
S2、将2份氟化钠、1.5份乳酸、0.8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500rpm转速搅拌12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10份预处理石墨烯、2份二氧化硅、0.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8份去离子水,以500W超声处理40min,以400rpm转速搅拌8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不含有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6采用玻璃纤维替换改性玻璃纤维,其他都相同。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7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2份玻璃纤维、5份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对比例8
对比例8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8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实施例1,其他都相同。
S11、将12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5份摩尔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10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2混合酸中,500W超声处理8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1配制而成;
S13、将12份预处理玻璃纤维、5份预处理碳纳米管、1.2份炭黑、0.4份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35份去离子水中,以500rpm转速搅拌2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提供了以下测试方法:
1.拉伸强度按照GB/T 528-2009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2.阿克隆磨耗值采取阿克隆磨耗机测量,单位为m3/1.61km,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931291200000141
Figure BDA0002931291200000151
从表1中可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对比实施例1~4可知,不同配比能够影响电容器用密封圈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对比例实施例1与对比例1、2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改性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3、4可知,采取本发明所述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若所述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被替换后,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显著下降。
对比实施例1对比例5、6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能够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7、8可知,采取本发明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玻璃纤维能够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耐磨性能,若所述的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被替换后,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显著下降。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氟橡胶、24~30份三元乙丙橡胶、6~10份改性石墨烯、4~8份改性玻璃纤维、4~7份煤矸石粉、2~6份凹凸棒土、2~6份硬脂酸锌、2~5份三醋酸甘油酯、1~3份硫磺、1~2.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8~2份氧化镁、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1.5份氢氧化铝、0.5~1份促进剂TMTD、0.3~1份2-巯基苯并咪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2~40份氟橡胶、25~30份三元乙丙橡胶、6~9份改性石墨烯、5~8份改性玻璃纤维、4~6份煤矸石粉、3~6份凹凸棒土、3~6份硬脂酸锌、2~4份三醋酸甘油酯、1.5~3份硫磺、1.5~2.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氧化镁、1~1.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8~1.5份氢氧化铝、0.6~1份促进剂TMTD、0.5~1份2-巯基苯并咪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用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5份氟橡胶、27份三元乙丙橡胶、7份改性石墨烯、6份改性玻璃纤维、5份煤矸石粉、4份凹凸棒土、4份硬脂酸锌、2.5份三醋酸甘油酯、2份硫磺、2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氧化镁、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份氢氧化铝、0.8份促进剂TMTD、0.7份2-巯基苯并咪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S1、将15~25份石墨烯均匀分散到60~90份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液;
S2、将1~3份氟化钠、0.5~2份乳酸、0.5~2份硅溶胶加入混合液中,以400~800rpm转速搅拌80~15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S3、将8~15份预处理石墨烯、1~4份空心玻璃微珠、0.5~1.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1~0.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20~30份去离子水,超声处理,以200~500rpm转速搅拌40~9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由甲醇、二氯甲烷按照重量比1:(0.5~2)配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S3超声处理功率为400~800W、处理时间为25~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1、将10~20份玻璃纤维加入到20~30份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2~6h,过滤,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S12、将6~12份碳纳米管加入到20~30混合酸中,400~700W超声处理60~100min,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
S13、将8~15份预处理玻璃纤维、2~6份预处理碳纳米管、0.5~2份炭黑、0.2~0.5份复合偶联剂加入到30~50份去离子水中,以400~800rpm转速搅拌150~300min,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玻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酸由浓硫酸与浓盐酸按照重量比1:(0.5~2)配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按照重量比1:(0.5~2)配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容器用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改性石墨烯、改性玻璃纤维、煤矸石粉、凹凸棒土、硬脂酸锌、三醋酸甘油酯、氧化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氢氧化铝加入到密炼机中炼胶8~15min,保持密炼温度110~135℃;
(2)再加入硫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促进剂TMTD、2-巯基苯并咪唑混练1~4min,排料,用开炼机混练2~5min,压片机压制成型。
CN202110147707.5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852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707.5A CN11285207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707.5A CN11285207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2074A true CN112852074A (zh) 2021-05-28
CN112852074B CN112852074B (zh) 2023-06-30

Family

ID=75986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7707.5A Active CN11285207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20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3699A (zh) * 2021-10-28 2022-03-04 安能(广州)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无机莫来石氧化铝中空微珠的5g通讯用外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981A (zh) * 2013-10-28 2014-02-26 安徽祈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三元乙丙橡胶电容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891A (zh) * 2013-10-28 2014-03-05 安徽东方金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专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575A (zh) * 2013-11-29 2014-04-02 马鞍山市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复合密封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294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锦洋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导热氟橡胶材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981A (zh) * 2013-10-28 2014-02-26 安徽祈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三元乙丙橡胶电容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891A (zh) * 2013-10-28 2014-03-05 安徽东方金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专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575A (zh) * 2013-11-29 2014-04-02 马鞍山市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复合密封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294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锦洋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导热氟橡胶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天胜: "《表面活性剂应用技术》", 31 July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3699A (zh) * 2021-10-28 2022-03-04 安能(广州)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无机莫来石氧化铝中空微珠的5g通讯用外罩
CN114133699B (zh) * 2021-10-28 2024-02-06 安能(广州)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无机莫来石氧化铝中空微珠的5g通讯用外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2074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2074B (zh) 一种电容器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9936A (zh) 高伸长率阻燃型电缆料的制造工艺
US10633508B2 (en) Production of a master batch based on sulphur and carbonaceous nanofillers, the master batch produced, and uses thereof
CN102344638B (zh) 一种原位溶胶-凝胶法增强接枝的双烯类橡胶的方法
CN106832946A (zh) 一种环氧基改性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12159585A (zh) 一种高耐候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17813A (zh) 一种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2890B (zh) 一种具有抑烟功能的石墨烯基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0683A (zh) 一种耐磨电缆料及制备方法
CN111876131A (zh) 一种耐高温沥青复合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480A (zh) 汽车线束用电缆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6112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抗菌抗病毒聚丙烯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87349A (zh) 一种铝合金电缆用无卤阻燃电缆材料
CN114716748B (zh) 一种矿渣/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0369A (zh) 一种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3956513B (zh) 一种顺丁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86100452A (zh) 氯化聚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12375163B (zh) 一种适于制造辐照交联橡胶制品的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1363382A (zh) 一种碳酸钙/硅酸钙/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65841A (zh) 一种耐老化汽车门窗密封条
CN115304888B (zh) 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9226A (zh) 一种防腐耐磨有机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7401B (zh)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887B (zh) 一种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31224B (zh) 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