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0384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0384A
CN112850384A CN202110246200.5A CN202110246200A CN112850384A CN 112850384 A CN112850384 A CN 112850384A CN 202110246200 A CN202110246200 A CN 202110246200A CN 112850384 A CN112850384 A CN 112850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area
image information
elevator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62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0384B (zh
Inventor
汤东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ekc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tekcit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tekcity Corp filed Critical Etekcit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462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0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0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0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0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0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4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taking account of disturbance factors, e.g. variation of load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继而通过图像信息计算电梯停靠时轿厢内的剩余面积,通过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比较,确定电梯仅响应轿厢内第一停靠请求还是同时响应第一停靠请求和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从而保证电梯不会在剩余面积不满足预设空间阈值的情况下中途开门,节省了乘客和候梯者的时间,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在升降运行过程中是否停靠一般是根据轿厢承载的重量和人数来确定的,当前电梯的工作流程被设置为:即使乘客已满,只要未超重,在有候梯者的乘梯需求时,电梯仍会执行中途停靠及开门的操作,这种情况下,因乘客已满,即使电梯执行了中途停靠及开门的操作,候梯者仍然是无法搭乘电梯的,导致电梯不必要停靠,从而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增加了电梯功耗,降低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电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无效停靠导致运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基于热信号的原理生成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基于超声波信号的原理生成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还包括物体对象,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生物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一面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三面积;
获取所述轿厢的总面积;
根据所述总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三面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以及各生物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生物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一面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
根据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
获取预设的人体舒适率;
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人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
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一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以及各物体对象在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在所述轿厢内的的第三面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图像中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
根据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
获取预设的物体舒适率;
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物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
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三面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设的霍夫变换算法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标准椭圆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一图像信息作为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
对所述第三图像信息进行规则矩形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三图像信息作为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为零,则拒绝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并复位所述轿厢内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对应的按钮。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电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人体舒适率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物体舒适率第三面积第三面积第三面积。
本申请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以及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轿厢顶部安装有第一采集装置和第二采集装置,所述第一采集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本申请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在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前提条件,通过第一采集装置和第二采集装置分别获取生物对象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并根据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来计算电梯停靠时轿厢内的剩余面积,计算简单,设备容易实现,并且通过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比较,确定电梯仅响应轿厢内第一停靠请求还是同时响应第一停靠请求和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从而保证电梯不会在剩余面积不满足预设空间阈值的情况下中途开门,节省了乘客和候梯者的时间,同时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轿厢内的映射示意图。
图3为生物对象对应的第一图像信息的示意图。
图4为生物对象和物体目标对应的第二图像信息的示意图。
图5为得到物体对象对应的第三图像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示例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具体地,该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梯或带有电梯的控制系统。该电梯包括轿厢,该轿厢至少包括轿底、轿壁、轿顶以及轿门。在所述轿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楼层按钮,该控制面板用于接收乘客按压目标楼层按钮产生的第一停靠请求并显示该第一停靠请求对应的目标楼层。其中,该第一停靠请求用于指示电梯运行过程中应当停靠的目标楼层。进一步地,目标楼层在该控制面板显示为点亮状态,非目标楼层在该控制面板显示为暗状态。该轿厢内部用于容纳人体和物体的空间的体积为V,其由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乘积得到。在该轿顶设置有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与电梯的控制装置即信息处理器连接。该采集装置用于感应目标对象并生成相关信号,并将相关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器,以使得信息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相关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生成对应图像。该目标对象至少包括生物对象,该生物对象指的是有生命体的人,如乘坐轿厢的成人,老人,儿童,婴儿等。该目标对象还包括无生命体的物体对象,如货物,婴儿车,箱子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采集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采集装置和第二采集装置,第一采集装置较佳为人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第二采集装置较佳为超声波传感器。该该人体传感器并非限制的,还可以是热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只要能够采集生物对象即人相关信息的设备即可。同样的,该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声波介质对被检测物进行非接触式无磨损的检测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不规则物体、透明物体、液体、任何表粗糙、光滑、光的密致材料等,其具有频率高、波长短、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等特点,因而推广容易。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超声波传感器采集目标对象,即不仅能够采集生物对象相关图像信息,还采集物体对象的相关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采集装置与超声波传感器均与电梯的信息处理器连接,以使得信息处理器接收到第一采集装置和超声波传感器各自对应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分别成像。其中,该信息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等。
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运行,同时也提高乘梯安全,电梯均设定有乘梯的额定信息。该额定信息至少包括额定人数和额定重量,其中,该额定人数为电梯所能容纳的最大乘载人数,该额定重量为电梯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通常,电梯配置有检测机制,该检测机制用于检测电梯轿厢内乘客超载和承重超重时预警:若电梯轿厢内的实际乘载人数超过额定人数,则会预警提示超载。若电梯轿厢内的实际乘载重量超过额定重量,则会预警并提示超重。其中,预警方式有多种,可以为LED灯闪烁、鸣笛,也可以为语音播报的方式预警提示,同时会将超载或超载信息发送至控制面板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通常在轿门开门时间达到预计时长时会自动触发关门机制,并产生关门信号告知电梯的信息处理器。因此,在检测到电梯关门时,信息处理器接收到该关门信号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该采集装置中第一采集装置识别轿厢内生物对象,获取生物对象的实际乘载数量。该采集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该称重传感器用于获取轿厢内的目标对象的实际乘载重量。这样,通过采集装置获取轿厢内目标对象的实际乘载人数和实际乘载重量,以判断轿厢是否超载或超重等,便于保证电梯正常且安全运行。
在本步骤中,实际运用中轿厢内的目标对象至少包括生物对象(比如人体目标),还可以包括物体对象中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采集装置即超声波传感器既可以识别生物对象,也可以识别物体对象,而第一采集装置仅识别生物对象。因此,第一采集装置基于热信号生成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而第二采集装置装置基于超声波信号的原理生成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其中,第一图像信息包含多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以及各生物对象在第一图像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该第二图像信息包含多个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及其各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可以确定轿厢内的剩余面积,具体包括步骤A1至步骤A5:
A1、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生物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一面积。
具体是,通过多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可以确定出各生物对象在轿厢内的占据位置,进而可标记出各生物对象在第一图像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接着可以计算出各生物对象的在轿厢内占据的第一面积。
A2、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
A3、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三面积;
针对步骤A2和A3,具体是,由于第一图像信息是关于生物对象的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是关于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图像信息,通过将两个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得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与步骤A1中根据图像信息计算面积的方式相同,进而可以根据第三图像信息得到第三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三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轿厢中没有物体对象,则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在理论上应该是相同的,实际也会是相当接近的,这一情况下,计算的第三面积将接近零。
A4、获取所述轿厢的总面积;
具体的,轿厢的总面积是控制装置根据用户输入的轿厢的地面长度与宽度确定的。可选,在计算得到轿厢的总面积后进行存储,用于后续其他次的电梯控制过程中。
A5、根据所述总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三面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具体的,总面积减去第一面积、再减去第三面积可以得到轿厢的剩余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的,在执行步骤102之前,通过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出当前轿厢内人数,接着判断当前轿厢内人数是否超过核载人数;若超过核载人数,则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且拒绝响应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若未超过核载人数,则执行步骤102及步骤102之后的其他步骤。
为了更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以所述轿厢内包括生物对象(以人体目标为例)和物体对象为例加以说明本步骤。
电梯在升降运行过程中是否响应电梯外部的停靠是根据电梯的轿厢内的实际乘载人数和实际乘载重量与预设的额定信息的大小来确定。通常,当电梯轿厢内的实际乘载人数或实际乘载重量均未达到额定信息,电梯在检测到轿厢外有乘客触发乘梯按钮所产生第二停靠请求,电梯会停靠在第二停靠请求对应的目标楼层,但由于不同人体目标或物体对象所占用的空间不同,使得轿厢内的剩余面积可能不足以容纳一个乘客甚至剩余面积为零,导致电梯的无效停靠,造成电梯无法响应该第二停靠请求。
因此,电梯是否能响应第二停靠请求,还需要通过电梯关门时该轿厢内的剩余面积来确定。也就是说,若剩余面积满足预设条件,则电梯响应第二停靠请求,若剩余面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电梯不响应第二停靠请求,不停靠该第二停靠请求对应的目标楼层,从而使得电梯仅仅响应电梯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轿厢内的剩余面积是基于第一图像信息及其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换句话说,通过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中的对象坐标信息,来计算各对象的占用面积。因此,轿厢内的剩余面积是通过轿厢的总面积减去对象的占用面积差值得到。
在一可行方式中,为了缩短电梯的响应时间,忽略人体的胖瘦和物体的大小不同,在计算生物对象中人体目标的第一面积和计算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时可以采用均值算法计算。具体为,将一个标准成人的占用面积作为所有人体目标的均值面积,此时,轿厢内人体目标的第一面积为标准成人的面积与实际乘载人数的乘积。同理,将一个标准矩形物体的占用面积作为所有物体对象的均值面积,此时,轿厢内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为标准矩形物体的面积与实际乘载物体数量的乘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误差,提高电梯响应第二停靠请求的准确性,考虑不同人体目标的体型不同以及不同物体的形状不同,使得计算得到的剩余面积更贴近于轿厢内实际,从而使得电梯更准确响应电梯外第二停靠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采用均值计算第一面积和第三面积,还是生物对应实际占用的第一面积和物体对象实际占用的第三面积,均为人与人之间没有间距或人与物体之间没有间隙场景,属于理想化场景。但在实际运用中,人和物体乘坐轿厢时往往保持一定间隙来达到彼此之间的舒适度,提高乘梯质量和提升乘梯体验。
因此,在又一可行方式中,引入生物对象的人体舒适率和物体对象的物体舒适率。人体舒适率指的是人与人或物之间的最佳距离比值。物体舒适率指的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最佳距离比值。因此,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为人体实际占用的面积之和与人体舒适率的乘积,或者每个人所占用的面积与人体舒适率的乘积之和。同样的,每个物体所占用的面积为每个物体所占用的实际面积乘以预设的物体舒适率。这样,使得更进一步提高剩余面积的计算精度,更符合实际运用,更利于推广。可以理解的是,人体舒适率和物体舒适率均大于1。
在本步骤中,由于电梯的空间是固定,即电梯的总面积确定且不变,且电梯、轿厢通常为矩形形状,第一采集装置置于轿厢顶部的正中间区域,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识别生物对象的热信号、第二采集装置如超声波传感器识别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超声信号,进而由信息处理器将热信号、超声信号等模拟信号转换生成对应的图像,从而根据对应的图像得到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图像信息。其中,轿厢内的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作为对应图像上对应区域的中心像素点。
进一步地,该剩余面积指的是轿厢内未占用的面积。因此,该剩余面积可以用于指示电梯是否响应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还可以用于指示电梯的轿厢内至多可容纳的剩余可容纳人数。
步骤103、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具体地,该预设的空间阈值可以配置为一个标准成人在轿厢内所占用的面积。当然,该预设的空间阈值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梯环境按需设定,例如,该空间阈值可以配置为(最小占用面积,最大占用面积)这样一区间,该区间中最小占用面积为一个标准成人在轿厢内所占用的标准面积,该最大占用面积为携带有一个标准物体的标准成人在轿厢内所占用的面积和。当然,该最小占用面积和最大占用面积并非限定的,最小占用面积也可以配置为一个标准成人在人体舒适率下所占用的标准面积,最大占用面积也可以配置为一个标准成人在人体舒适率下且所携带的标准物体在物体舒适率下所占用的面积和。可以理解的是,标准成人、标准物体以及对应的面积均为预先配置。
在本步骤中,通过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大小比较结果来确定电梯是否停靠。若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说明轿厢内的剩余面积无法容纳一个标准成人,通常为轿厢内空间占满,无法再多承载一个乘客。因此,若接收到该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电梯仅执行轿厢内所触发的第一停靠请求,不执行轿厢外所触发的第二停靠请求。也就是说,当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时,电梯在升降过程中中途不停止开门,仅使得电梯到达第一停靠请求的目标楼层。
其中,第一停靠请求为乘客乘坐电梯需要达到的目标楼层,具体表现为乘客按压轿厢内的控制面板上的楼层按键且处于点亮状态。因此,该第一停靠请求携带有一个或多个目标楼层。第二停靠请求为将要搭乘电梯的乘客所触发的起始楼层。因此,该第二停靠请求携带有一个或多个起始楼层。
步骤104、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
具体地,若电梯接收到剩余空间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比较结果,说明轿厢内空间未占满,至少还可以再搭乘一个乘客。因此,电梯不仅可以响应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还可以响应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会进行中途停靠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一旦获知剩余面积,必然可以通过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得到该剩余面积可容纳的剩余可容纳人数。因此,电梯在响应第二停靠请求时,会显示搭乘电梯的剩余可容纳人数。这样,通过该剩余可容纳人数可以预先提醒将要搭乘的乘客,避免将要搭乘的乘客无效等待,给电梯使用者带来方便,提升电梯搭乘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剩余可容纳人数为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商的最大正整数。也就是说,若剩余面积V1能够整除预设的空间阈值V0,即V1=nV0,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则该剩余可容纳人数为n。若剩余面积V1不能整除预设的空间阈值V0,存在余数b,即V1=mV0+b,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数,则该剩余可容纳人数为m,且m值为最大可容纳人数。
这样,基于步骤101至步骤104,通过实际承载重量小于预设的额定重量确定电梯停靠的前提条件,继而通过生物对象和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计算轿厢内的剩余面积,通过图像信息计算剩余面积,方法简单,计算复杂度极地,通过剩余面积与预设的空间阈值的比较,确定电梯仅响应轿厢内第一停靠请求还是同时响应第一停靠请求和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从而保证电梯不会在剩余面积不满足预设空间阈值的情况下中途开门,节省了乘客和候梯者的时间,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可行方式中,步骤102部分的细化步骤包括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的计算和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的计算,针对第一面积具体为:
步骤1021、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
步骤1022、根据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
步骤1023、获取预设的人体舒适率;
步骤1024、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人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
步骤1025、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一面积。
同样地,针对第三面积具体为:
步骤2021、获取所述第三图像中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
步骤2022、根据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
步骤2023、获取预设的物体舒适率;
步骤2024、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物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
步骤2025、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三面积。
具体地,利用第一采集装置扫描轿厢内的所有生物对象即人体目标,获取生物对象的热信号,并将该热信号发送给信息处理器,由信息处理器根据热信号生成生物对象的三维图。其中,热信号为生物热量散发产生的信号。同时,利用第二采集装置如超声波传感器扫描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接收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反馈的超声波信号,将该超声波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器,使得信息处理器基于超声波信号生成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超声三维图。
如图2所示,以轿厢底部左下角为原点建立二维直角坐标轴,将三维图映射到该二维直角坐标轴,得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该第一图像包含有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
同理,将超声三维图映射到该二维直角坐标轴,得到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第二图像,该第二图像包含有生物对象和物体对象的第二二维坐标信息。
如图3至如图5所示,超声波传感器能够同时识别生物和物体,因此,其得到的超声三维图包含生物三维图与物体三维图,且超声三维图中的生物三维图与第一采集装置扫描得到的生物三维图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得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具体地,第二图像即超声二维坐标图像的超声波数据至少包括生物对象数据和物体对象数据,第一图像包括生物对象数据,从超声波数据中减去生物对象数据,得到物体对象数据,进而基于该物体对象数据得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其中,每个生物对象在第一图像表示为一椭圆区域,每个椭圆区域的中心点即为该生物对象像素点。每个物体对象在第二图像表示为一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的中心点即为该物体对象像素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图像的各生物对象的椭圆区域可能是近似椭圆区域,为了方便计算和提高计算效率,需要将第一图像中近似椭圆区域转换为标准椭圆区域,降低后续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计算的误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预设的霍夫变换算法CHT(Circle Hough Transform)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标准椭圆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一图像作为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
这样,可从第一图像中获取各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然后根据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预设的人体舒适率以及生物对象的数量,计算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采集装置可获取电梯的实际承载和数量N,先计算各生物对象的实际占用面积Mn,以生物对象中的一个人体目标为例,具体地:获取该人体目标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通过该第一二维坐标信息获取第一图像上该人体目标的椭圆区域,计算该人体目标像素点到该椭圆区域的长轴距离a和短轴距离b,通过椭圆计算公式Mn=πab,计算该人体目标对应的椭圆面积。剩余人体目标实际占用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计算,分别得到M1,M2,M3……Mn.。那么,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为各生物对象的实际占用面积之和即Sn=M1+M2+……Mn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乘客乘梯体验质量,使得乘客感觉舒适,各生物对象占用面积会比各实际占用面积大,因此,配置人体舒适率f,此时其中一个生物对象的占用面积为M′n=Mn×f,f>1。那么,在人体舒适率f的环境下,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为Sn=(M1+M2+……Mn)×f=M′1+M′2+……M′n
同理,由于第三图像的各物体对象的矩形区域可能是不规则区域,为了方便计算和提高计算效率,需要将第三图像中不规则区域转换为标准矩形区域,降低后续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计算的误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规则矩形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三图像作为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
这样,可从第三图像中获取各物体目标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然后根据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预设的物体舒适率以及物体数,计算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可获取电梯的实际承载物体数K,先计算各物品实际占用面积Ck,以其中一个物体对象为例,具体地:获取该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通过该第三二维坐标信息获取第三图像上该物体对象的矩形区域,计算该物体对象像素点到该矩形区域的长度值h和宽度值w,通过矩形计算公式Ck=hw,计算该物体对象对应的矩形面积。剩余物体对象实际占用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计算,分别得到C1,C2,C3……Ck.。那么,物体对象的第三面积为各物体对象的实际占用面积之和:
Ck=C1+C2+……Ck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乘客乘梯体验质量,使得乘客感觉舒适,物体对象占用面积会比各实际占用面积大,因此,配置物体舒适率g,此时,其中一个物体对象的占用面积为C’k=Ck×g,g>1。那么,在物体舒适率g的环境下,生物对象的第一面积为Cn=(C1+C2+……Ck)×g=C’1+C’2+……C’k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运用中,物体更贴近于人体,因此,人体舒适率大于物体舒适率大于1。
接着获取轿厢内的宽度W和长度H,计算轿厢内的总面积S=W×H。然后根据所述总面积、第一面积以及第三面积,计算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T。具体为:T=S-Sn-Ck
在一可行方式中,为了减少计算误差,提高判断精度,还需要对计算得到的剩余面积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值对剩余面积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剩余面积更贴近于轿厢内实际剩余面积。具体为:配置修正值r,如r的区间范围为0~1,不含0,则剩余面积:
T=(S-Sn-Ck)×r。
接着获取预先配置的一个标准成人的实际占地面积Q,此时判断计算的剩余面积T与Q的关系:
若T<Q,则桥厢剩余空间无法进容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空间已经占满,电梯不响应第二停靠请求,仅响应第一停靠请求。
若T≥Q,则桥厢剩余空间至少还可以再进入一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空间还未占满。此时,在计算剩余可容纳人数A=T/Q的商。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f、g、Q,r都为常量,通过对社会人群和各类物品进行乘梯舒适度模拟实验,每次实验记录乘梯人员的舒适度、物品占地面积,人员数量、桥厢剩余空间等实验数据,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人与人之间的舒适率(f)、人与物之间的舒适率(g)、修正值(r)、标准成年人的实际占地面积(Q),且均在电梯出厂时预设。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梯接收到关门信号时,检测到电梯内没人如实际乘载人数为零或实际乘载重量为零,则若电梯轿厢内存在第一停靠请求,则拒绝响应该第一停靠请求,并将第一停靠请求对应的按钮进行复位。这样,降低电梯耗损,提高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梯接收到关门信号时,若检测到电梯内实际乘载人数和实际乘载重量中至少一个超过电梯设定的额定信息,则电梯拒绝响应第一停靠请求和第二停靠请求。这样,不会造成电梯无效停靠,节省了乘客和候梯者的时间,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如图6所示,该控制装置应用于电梯,该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11,用于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计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第一响应单元13,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第二响应单元14,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
基于上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梯,如图7所示,该电梯包括轿厢5、人体传感器3、超声波传感器4、信息处理器2以及控制装置1,其中,人体传感器3、超声波传感器4以及控制装置1均与信息处理器2连接,该控制装置1为如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展示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20;显示屏21;以及存储器(memory)2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23和总线24。其中,处理器20、显示屏21、存储器22和通信接口23可以通过总线2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显示屏21设置为显示初始设置模式中预设的用户引导界面。通信接口23可以传输信息。处理器20可以调用存储器2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通信接口23例如可以为人体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处理器20用于实现控制装置1执行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介绍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2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或模块。处理器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或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2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语音客服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20执行以实现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如上述方法所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轿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基于热信号的原理生成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基于超声波信号的原理生成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还包括物体对象,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生物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一面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三面积;
获取所述轿厢的总面积;
根据所述总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以及所述第三面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以及各生物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生物对象在所述轿厢的第一面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
根据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
获取预设的人体舒适率;
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人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
将每个生物对象的第一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一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以及各物体对象在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物体对象在所述轿厢内的的第三面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图像中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
根据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二维坐标信息,计算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
获取预设的物体舒适率;
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实际面积分别与所述物体舒适率相乘得到的面积作为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
将每个物体对象的第三舒适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作为所述第三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设的霍夫变换算法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进行标准椭圆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一图像信息作为所述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
对所述第三图像信息进行规则矩形转化,将转化后的第三图像信息作为所述物体对象的第三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为零,则拒绝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并复位所述轿厢内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对应的按钮。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电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轿厢的实际承载重量未超过额定重量且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生物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通过第二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轿厢内所容纳的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至少包括所述生物对象;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确定所述轿厢内的剩余面积;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小于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响应所述轿厢内的第一停靠请求;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剩余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空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停靠请求和所述轿厢外的第二停靠请求。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轿厢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轿厢顶部安装有第一采集装置和第二采集装置,所述第一采集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246200.5A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50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6200.5A CN11285038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6200.5A CN11285038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0384A true CN112850384A (zh) 2021-05-28
CN112850384B CN112850384B (zh) 2024-03-15

Family

ID=7599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6200.5A Active CN11285038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03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8689A (zh) * 2022-01-14 2022-04-2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控制电梯运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38220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摄像头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7211A (zh) * 2021-06-15 2022-12-1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停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8927A (ja) * 2003-12-16 200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7161417A (ja) * 2005-12-14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5712151A (zh) * 2016-04-27 2016-06-29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7235388A (zh) * 2017-07-14 2017-10-10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65213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CN108466892A (zh) * 2018-05-25 2018-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及电梯系统
CN110884971A (zh) * 2019-11-21 2020-03-17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群控电梯节能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1028272A (ja) * 2019-08-09 2021-02-2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8927A (ja) * 2003-12-16 200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7161417A (ja) * 2005-12-14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7265213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CN105712151A (zh) * 2016-04-27 2016-06-29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7235388A (zh) * 2017-07-14 2017-10-10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466892A (zh) * 2018-05-25 2018-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及电梯系统
JP2021028272A (ja) * 2019-08-09 2021-02-2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0884971A (zh) * 2019-11-21 2020-03-17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群控电梯节能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7211A (zh) * 2021-06-15 2022-12-1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停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7211B (zh) * 2021-06-15 2023-10-27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停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8689A (zh) * 2022-01-14 2022-04-2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控制电梯运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38220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摄像头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0384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038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JP6110396B2 (ja) 眠気推定装置、眠気推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非一時的な記録媒体
US11170522B2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mage processor
US1102974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W201224827A (en) Human interface device input filter based on motion
WO2016139203A1 (en) Multi camera load estimation
JP2013173595A (ja) エレベータ到着時間推定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3401277B2 (ja) エレベータ車両に乗り降りする乗客の数を求める方法
CN114283494A (zh) 一种用户跌倒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61908A (zh)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86248A (zh) 人体跌倒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07534A (zh) 一种用户乘梯引导方法及系统
JPH082661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内物体検出装置
CN113615166B (zh) 事故检测装置及事故检测方法
CN113910990A (zh) 一种车辆的可调装置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WO2021033453A1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5024690A (zh) 酒精代谢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26054B (zh) 电梯乘客检测方法、控制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208829044U (zh)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
JP2022024836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21033379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0201769A (ja) 物品識別システム及び物品識別システムを備えた会計処理システム
CN108514742A (zh) 基于位置识别的安全型旋转木马
KR102411882B1 (ko) 이미지를 이용한 비대면 체력측정 시스템
CN115973887A (zh) 一种信号优先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