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6892A - 电梯及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及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6892A
CN108466892A CN201810516111.6A CN201810516111A CN108466892A CN 108466892 A CN108466892 A CN 108466892A CN 201810516111 A CN201810516111 A CN 201810516111A CN 108466892 A CN108466892 A CN 108466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elevator
multiplying
cabin
multi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61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6892B (zh
Inventor
郭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61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6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6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6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6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6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及电梯系统,该电梯包括乘舱,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乘舱的底面上;处理器,用于监测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以及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当判断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时,进行报警提示。该电梯通过在电梯的乘舱的底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电梯的处理器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所感应的压力值,能够确定出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进一步能够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因此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梯,无法判断出电梯内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梯及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梯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智能电梯,通常具备能够感应梯内人员的总重力,当总重力超过可承载重力值时进行铃声提示的功能,另外有些电梯还具备了承载人员总重力达到满载重力范围时显示满载,在经过楼层没有人员出梯时则不再停梯的功能。
然而,实际使用中存在虽然梯内总重未达电梯所能承受的最高重力值,但梯内人员或物品已占据了整个梯内体积,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依据现有技术电梯控制方法对电梯满载的判断方式,会作出电梯未满载的判断,在经过楼层没有人员出梯的情况下依然会停梯,但实际梯外人员无法再进入,从而造成尴尬局面。
上述情况下,不但使得电梯的运行效率较低,而且还容易发生由于梯外人员向梯内拥挤,导致产生踩踏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及电梯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梯,无法判断出电梯内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包括乘舱,其中,所述电梯还包括:
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乘舱的底面上;
处理器,用于监测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以及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当判断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时,进行报警提示。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重力和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重力,确定乘载体的体积;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
根据所述投影覆盖区域,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每一所述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重力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时,具体用于:
确定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中,均检测到压力值的所述压力传感器;
在用于表示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底面上设置位置的排布模拟图上,生成检测到压力值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包络图形,其中所述包络图形内所围设的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检测到压力值,且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未处于所述包络图形内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未检测到压力值;
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包络图形为足底形状时,在生成所述包络图形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排布模拟图上,形状相一致且相隔距离小于预设值的两个包络图形为两个匹配图形;
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实际覆压区域为足底形状时,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重力和预先获得的人体密度,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将所述平均截面积与预设修正系数相乘,获得校正截面积;其中所述预设修正系数大于1;
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
确定所述底面上,以所述实际覆压区域的中心作为中心,长轴尺寸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短轴尺寸为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预设校正图形区域为所述投影覆盖区域。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足底长度;
根据所计算获得的足底长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高度与足底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
根据计算获得所对应乘载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时,具体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肩宽与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体的肩宽;
根据所述校正截面积和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计算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投影覆盖区域,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乘舱内每一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之和,获得总覆盖面积;
计算所述总覆盖面积与所述底面的面积之间的比值;
当所述比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当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未达到满载条件。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计算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作为提示消息显示。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中控设备。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电梯上还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电梯乘座指示;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梯乘座指示,确定用户终端的身份和所在楼层,将所述用户终端记录为所在楼层的等待用户;以及显示每一楼层的等待用户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梯。
可选地,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
中控设备,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并将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梯的处理器;以及当所述电梯的处理器发送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时,获取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经过注册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中控设备发送注册信息,以及获取并显示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并通过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向所述电梯上设置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发送电梯乘座指示。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通过在电梯的乘舱的底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电梯的处理器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所感应的压力值,能够确定出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进一步能够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能够检测出虽然乘舱内总重未达预设最高重力值,但乘舱内人员或物品已占据了整个梯内体积,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多个压力传感器在底面上设置位置的排布模拟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的处理器所执行部分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足底长度与身高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表示投影覆盖区域在底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梯,无法判断出电梯内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通过在电梯的乘舱的底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电梯的处理器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所感应的压力值,能够确定出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进一步能够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能够检测出虽然乘舱内总重未达预设最高重力值,但乘舱内人员或物品已占据了整个梯内体积,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包括乘舱100,其中,所述电梯还包括:
多个压力传感器200,设置在乘舱100的底面110上;
处理器300,用于监测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乘舱100内乘载体的体积;以及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100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当判断乘舱100内达到满载条件时,进行报警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电梯的乘舱100的底面110上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200,该压力传感器200的设置密度以能够检测出具有不同脚部尺寸的乘员的踩压为准。
可选地,乘舱100的底面110上,呈阵列形式均匀分布多个压力传感器200,且相邻压力传感器200之间的间距均为已知,以方便后续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00可以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处理器300可以为集成于一体的单一构件,设置于乘舱100的任意一位置,能够与压力传感器200连接,从压力传感器200获取所检测的压力值;处理器300也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器件,分别设置于乘舱100的不同位置,每一器件实现不同的功能,多个器件相组合,能够从压力传感器200获得所检测的压力值,并实现上述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300在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乘舱100内乘载体的体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乘舱100内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和重力;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重力,确定乘载体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际覆压区域可以理解为乘舱100内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踩压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乘舱100的底面110上的压力传感器200,当被踩压时,压力传感器200能够感应该踩压压力,采集压力传感器200的检测压力时能够读取到压力值;当没有被踩压时,压力传感器200感应不到踩压压力,采集压力传感器200的检测压力时读取不到压力值;此外,乘载体在乘舱100内底面110上踩压,与底面110通常存在一定接触面积,因此乘载体与多个压力传感器200相接触时,该多个压力传感器200均能够检测到压力值,基于此原理,当压力传感器200在底面110上的设置密度满足要求时,依据检测到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200的排布形式,则能够确定出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另外,根据多个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即能够确定出相应乘载体的重力。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乘载体可以为人或物品,由于电梯中通常是用于人员乘座,而且由于乘载人员在电梯内可移动、相互挤靠占用体积可重叠等特点,对于在电梯内的占据空间的计算存在很大难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对乘载人员在电梯内的占据空间计算进行了研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压力传感器200的检测压力值,所确定的一个实际覆压区域,通常对应一个乘载体,本发明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将以根据所确定的一个实际覆压区域,确定与该实际覆压区域相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300在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乘舱100内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和重力时,具体用于:
确定多个压力传感器200中,均检测到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200;
在用于表示多个压力传感器200在底面110上设置位置的排布模拟图1上,结合图1和如图2所示,生成检测到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200的包络图形2,其中该包络图形2内所围设的每一压力传感器200均检测到压力值,且在排布模拟图1上,未处于包络图形2内的压力传感器200未检测到压力值;
根据包络图形2在排布模拟图1上的设置区域,确定乘舱100内与该包络图形2相对应的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根据该包络图形2内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包络图形2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具体地,上述的排布模拟图1可以为预先存储于处理器300中,且排布模拟图1内,通过多个阵列排布的模拟点11表示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200,每一模拟点11表示一个压力传感器200,且任意相邻两个模拟点11之间的间距与相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压力传感器20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均等于预设比例值,也即排布模拟图1形成为: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00的底面的110依据预设比例值缩放的模型图。
结合图2,通过监测多个压力传感器200是否采集到压力值,可以在排布模拟图1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包络图形2;该排布模拟图1上,包络图形2所围设每一模拟点11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均检测到压力值,未处于包络图形2内的每一模拟点11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未检测到压力值,因此该包络图形2能够展示出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踩压轮廓。
另外,根据以上,利用排布模拟图1上模拟点11与底面110上所设置压力传感器的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排布模拟图1上检测到压力值的多个压力传感器200所对应模拟点11所围设形成的包络图形2,可以确定出底面110上与该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以及根据该包络图形2内每一模拟点11所对应的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能够确定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由于当乘载体为乘载人时,在乘舱的底面110上站立时,会在底面110上形成两个实际覆压区域,如图2所示,也即形成为两个足底形状的包络图形2,因此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
当所述包络图形2为足底形状时,在生成所述包络图形2之后,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
确定所述排布模拟图1上,形状相一致且相隔距离小于预设值的两个包络图形2为两个匹配图形;
其中,所述处理器300根据所述包络图形2在所述排布模拟图1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所述包络图形2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1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所述处理器300根据所述包络图形2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根据上述方式,当确定实际覆压区域或者相对应的包络图形为足底形状时,结合图1,处理器300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重力和预先获得的人体密度,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
举例说明,具体地,根据重力和预先获得的人体密度,计算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为:
公式一:
其中,公式一中:V为所计算乘载体的体积,G为所计算乘载体的重力,也即重力值(kg),ρ为人体密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收集多个测试人体的重力、身高和人体每一部位的尺寸,可以计算确定人体密度数值,约为ρ=1.06kg/m3
因此,当处理器300通过采集底面上位于一实际覆压区域内多个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该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乘载体的重力之后,根据上述的公式一,可以计算获得的乘载体的体积V。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处理器300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投影覆盖区域;
根据该投影覆盖区域,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由于当乘载体为乘载人时,人体的不同部位的尺寸不同,脚部在底面110上的踩压面积通常小于人体的腰部、臀部和肩部尺寸,因此为了准确根据乘载体在乘舱内的体积确定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中,还进一步根据上述方式计算的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底面110上的投影覆盖区域,也即能够计算出乘载体的最大尺寸部位处在底面110上的投影覆盖区域,以据此确定乘舱内的乘载体是否占据了乘舱内的可乘载空间,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0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将所述平均截面积与预设修正系数相乘,获得校正截面积;其中所述预设修正系数大于1;
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
确定所述底面上,以所述实际覆压区域的中心作为中心,长轴尺寸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短轴尺寸为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预设校正图形区域为所述投影覆盖区域。
另外,所述处理器300在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足底长度;
根据所计算获得的足底长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高度与足底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
根据计算获得所对应乘载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处理器在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时,具体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肩宽与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体的肩宽;
将所确定的承载体的肩宽与预设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预设系数小于1且大于零;
根据所述校正截面积和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计算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
以下,将对处理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的具体过程进行举例,并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处理器300执行上述的过程具体包括:
S310,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足底长度;
其中,根据以上,实际覆压区域为乘舱内乘载体在底面上的实际踩压区域,通过监测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能够确定乘载体在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另外,该步骤S310中,根据所计算的实际覆压区域,并利用多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尺寸,可以计算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足底长度L。可以理解的是,当乘载体为乘载人时,实际覆压区域形成为足底形状,具有明显可辨认的形状,该实际覆压区域沿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即为足底长度L。
另外,在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多个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和相互之间的间距尺寸已知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确定出该实际覆压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在此不对足底长度L的计算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S320,根据所计算获得的足底长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高度与足底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
通过统计多个测试人员的足底长度和身高,测试人员的足底长度与身高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为图4所示的线性关系,经过分析,足底长度L与身高H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的公式二:
公式二:H=3.92527L+62.27253
因此,根据预先获取的上述关系式,当根据步骤S310计算获得乘载体的足底长度L时,可以估算出相对应承载体的身高H。
S330,根据计算获得所对应乘载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通常截面积、高度与体积之间的计算关系式,当将乘载体视为上下等截面的柱体时,截面积与高度相乘的乘积等于体积值,因此当确定出体积和高度后,可以确定出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人体通常并不是上下等截面的柱体结构,一般腰围、臀围或者肩部人体横截面最大,因此该步骤S330中,在根据计算获得所对应乘载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时,加入数值为小于1的修正因子α,以使所计算获得的平均截面积较接近于乘载体的实际平均截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分析多个测试人员的平均截面积与实际平均截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α约为0.875。
具体地,该步骤S330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三计算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公式三:
其中,S为所计算获得的平均截面积(cm2),V为计算获得的乘载体的体积V(m3),H为乘载体的高度(cm),α为修正因子。
S340,将所述平均截面积与预设修正系数相乘,获得校正截面积;其中所述预设修正系数大于1;
该步骤中,考虑人体的腰围、臀围或者肩部人体横截面最大,为了使所计算根据乘载体占用乘舱内的体积,确定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更加准确,这里根据所计算的平均截面积与大于1的预设系数相乘,确定出更接近于人体最大横截面的校正截面积。本发明中,预设修正系数可以为β,计算S1=S×β的数值即能够确定出平均截面积的校正截面积S1。
经过分析多个测试人员的身高与重力数据,可以确定上述的修正系数β与重力具有一定关系,具体可以为如下表所示:
β 3.0 2.75 2.60 2.5 2.4 2.25
重力/kg 90以上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S350,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
该步骤中,通过确定预设校正图形的面积为上述步骤S340所计算的校正截面积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确定出该预设校正图形的基本构成尺寸。
具体地,该预设校正图形可以为椭圆或者长方形,但并不以此为限,当预设校正图形为椭圆时,所确定的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即为椭圆的长轴方向的最大尺寸,所确定的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即为椭圆的短轴方向的最大尺寸;同理,当预设校正图形为长方形时,所确定的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即为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所确定的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即为宽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当然,上述确定预设校正图形在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时,不是以任意方式确定,而应该考虑基于人体各部位之间的尺寸关系。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处理器300在执行该步骤S350计算时,具体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肩宽与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体的肩宽;
根据所述校正截面积和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计算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
上述计算方式中,以承载体的肩部形成为人体的最大截面积为例,对肩部为该最大截面积,且肩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时,该最大截面的尺寸确定方式进行了限定。
举例说明,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为椭圆图形为例,人体的肩宽k与身高H之间通常具有对应关系:k=0.25H;因此,根据上述计算确定的乘载体的身高H,可以确定出乘载体的肩宽k,则所确定以校正截面积形成为椭圆图形时,所形成椭圆图形在第一方向(长轴方向)的最大尺寸为k,则长半轴尺寸a=0.5k;
进一步地,根据以校正截面积形成为椭圆图形时,长半轴尺寸a、短半轴尺寸b和校正截面积S1之间的对应关系式:S1=πab,可以确定计算短半轴尺寸b的方式为:
公式四:
也即预设校正图形在第二方向(短轴方向)的尺寸即为b×2计算获得的数值。
S360,确定所述底面110上,以所述实际覆压区域的中心作为中心,长轴尺寸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短轴尺寸为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预设校正图形区域为所述投影覆盖区域111,如图5所示。
基于上述的计算步骤S360,在确定乘载体在乘舱100的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和乘载体的重力的基础上,能够确定依据乘载体的体积计算的投影覆盖区域111,其中该投影覆盖区域111的确定含义可以理解为,假设乘载体的截面形状为预设校正图形,且截面积为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时,在乘舱的底面上的占地面积。因此,该投影覆盖区域111的大小,可以反映乘载体的体积大小,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能够检测乘载体的体积,并进一步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处理器300采用上述的步骤S310至S360计算能够反映乘载体的体积大小的投影覆盖区域的计算原理,上述的过程中,根据公式一至公式四,其中,各参数的确定可以根据乘载体的重力和足长推导确定,也即在步骤S350,当计算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时,可以设定a=0.5k,而k为人体的肩宽,且k与身高H之间通常具有对应关系:k=0.25H;
基于此,综合公式一至公式四,可以确定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2a)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2b)计算时,采用如下方式确定a和b的值:
a=0.25×0.5×(3.92527L+62.27253)≈0.5L+7.78(cm)
因此,根据上述计算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能够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200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100内乘载体在所述底面110上的实际覆压区域和重力,根据该实际覆压区域和重力,计算乘载体的足底长度L和重力,进而能够直接计算乘载体在乘舱内所占据体积在底面110上投影时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根据所计算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的大小,可以反映乘载体的体积大小。
举例说明,如下表格中记录了,当计算乘载体的足底长度和重力分别为如下不同数值时,依据上述方式计算确定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的数值。
基于上述方式,当计算获得的足底长度为计算获得的短半长轴的两倍或更多时,则证明该乘载体的腰围较小,可以将足底长度确定为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300在根据所述投影覆盖区域,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计算乘舱内每一乘载体在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之和,获得总覆盖面积;
计算所述总覆盖面积与所述底面的面积之间的比值;
当所述比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当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未达到满载条件。
进一步地,处理器300还用于当判断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时,进行报警提示,报警提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警铃提示、语音提示和/或在显示面板上显示。
由于上述计算过程中确定的投影覆盖区域111的大小,可以反映乘载体的体积大小,因此上述根据投影覆盖区域与底面的面积的比较,确定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的判断条件,实质上为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能够检测出虽然乘舱内总重未达预设最高重力值,但乘舱内人员或物品已占据了整个梯内体积,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乘舱内的乘载人为活动体,存在会在乘舱内行走的情况,一般都是先迈一只脚,之后再迈一只脚,最终站定时两只脚之间的间距为小于预设距离,也即应该为人体通常站立时的两脚间距值。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处理器实时采集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根据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乘载体在乘舱的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当实际覆压区域为足底形状时,则查找与该实际覆压区域形状一致的另一实际覆压区域,并进行跟踪,最终确定出两个形状一致的实际覆压区域为两个匹配图形区域,以进行乘载体的体积在底面上所形成投影覆盖区域的计算。
可以理解的是,当乘舱内存在多个乘载体时,采用上述方式,计算获得与每一乘载体相对应的投影覆盖区域,将每一乘载体相对应的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相加,获得总覆盖面积,与乘舱的底面的总面积进行比较,即能够确定出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
另外,上述计算的多个乘载体的投影覆盖区域,可能存在区域交叠的情况,考虑人体在相互挤靠时有一定收缩性,上述交叠的情况也是合理的。
当存在上述投影覆盖区域交叠的情况时,在判断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可以计算两个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之和之后减去交叠部分的面积,与乘舱的底面的面积进行比较,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
判断乘舱内乘载体的总重力是否超过预设可承载重力值;
当乘载体的总重力超过预设可承载重力值时,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上述设置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当乘舱内乘载体的总体积和总重力的其中之一符合满载条件时,均能够进行报警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
根据所述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计算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作为提示消息显示。
举例说明,处理器300可以根据上述计算确定的乘舱内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的数量,确定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数量,也即为第一数量;可以根据底面上未被投影覆盖区域所覆盖的面积判断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数量,也即为第二数量,例如可以设定未被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与底面的总面积的比值达到8%时,可以再增加一个乘载体,当未被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与底面的总面积的比值达到16%时,可以再增加两个乘载体,依次原理,可以确定出乘舱内未满载时可以再增加的乘载体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电梯在每一楼层上设置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上用于显示“已有()人,可再上()人”,以用于显示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中控设备。
具体地,电梯上可以设置实时信息传输装置,处理器通过实时信息传输装置将上述所确定的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发送至中控设备。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还可以通过实时信息传输装置将电梯当前所处楼层发送至中控设备。
另外,基于上述向中控设备上传的数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向中控设备注册信息,例如对于公寓大楼内的住户、入住酒店的人员等,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和/或手机号码向中控设备申请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即能够从中控设备获取上述电梯向中控设备发送的信息,以实时了解电梯的乘载情况,并根据所获得的实时信息,提前判断所能够乘坐的电梯。
可选地,用户终端上可以安装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中输入自己目前所在的楼层和想要到达的楼层,应用程序会根据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并从中控设备获取电梯的运载信息、楼层信息以及运行方向后,通过语音导航方式,指示用户乘载最便捷、等待时间最短且有机会上梯的电梯。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如图6所示,所述电梯上还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装置103,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电梯乘座指示;其中该无线收发装置103可以设置于电梯的控制面板20上;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梯乘座指示,确定用户终端的身份和所在楼层,将所述用户终端记录为所在楼层的等待用户;以及显示每一楼层的等待用户的数量。
具体地,用户终端可以在所安装的应用程序上注册,并通过应用程序中的虚拟上、下按键输入上楼或下楼的指令,应用程序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所设置的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发送至电梯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
可选地,用户在通过应用程序注册时可以录入指纹,且所录入的指纹信息可以上传至中控设备并通过中控设备下发至各楼层的上行按钮101和下行按钮102,如图6所示,其中该上行按钮101和下行按钮102上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当用户按压时,对用户按压时的指纹进行验证,以确定该用户是否为可允许乘座用户及用户的乘载方向,可选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按压操作,对当前楼层的等待用户进行统计计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中,所述处理器300还用于对每一楼层的等待用户进行计数统计,并在各楼层的显示面板10(如图6所示)上显示,具体地,该显示面板10上可显示关于“剩余可乘人数及方向、当前楼层,该方向之前有多少人等待”等的显示信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中该电梯系统包括上述结构的电梯。
此外,根据图7,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
中控设备,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并将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梯的处理器;以及当所述电梯的处理器发送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时,获取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经过注册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中控设备发送注册信息,以及获取并显示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并通过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向所述电梯上设置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发送电梯乘座指示。
根据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向中控设备注册信息,例如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和/或手机号码向中控设备申请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即能够从中控设备获取上述电梯向中控设备发送的信息,以实时了解电梯的乘载情况,并根据所获得的实时信息,提前判断所能够乘坐的电梯。
可选地,用户终端上可以安装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中输入自己目前所在的楼层和想要到达的楼层,应用程序会根据移动终端所在位置,并从中控设备获取电梯的运载信息、楼层信息以及运行方向后,通过语音导航方式,指示用户乘载最便捷、等待时间最短且有机会上梯的电梯。
可选地,用户终端可以在所安装的应用程序上注册,并通过应用程序中的虚拟上、下按键输入上楼或下楼的指令,应用程序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所设置的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发送至电梯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
可选地,用户在通过应用程序注册时可以录入指纹,且所录入的指纹信息可以上传至中控设备并通过中控设备下发至各楼层的上行按钮101和下行按钮102,如图6所示,其中该上行按钮101和下行按钮102上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当用户按压时,对用户按压时的指纹进行验证,以确定该用户是否为可允许乘座用户及用户的乘载方向,可选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按压操作,对当前楼层的等待用户进行统计计数。
可选地,所述电梯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每一楼层的等待用户进行计数统计,并在各楼层的显示面板10(如图6所示)上显示,具体地,该显示面板10上可显示关于“剩余可乘人数及方向、当前楼层,该方向之前有多少人等待”的显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梯和电梯系统,通过在电梯的乘舱的底面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电梯的处理器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所感应的压力值,能够确定出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进一步能够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梯无法判断出电梯内没有足够空间承载更多人员或物品的情况;此外,通过向中控设备实时传输电梯信息,以及中控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和电梯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够使用户设备及时地了解电梯承载情况,以方便地选择可乘座的电梯。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梯,包括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还包括:
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乘舱的底面上;
处理器,用于监测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以及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当判断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时,进行报警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体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重力和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重力,确定乘载体的体积;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
根据所述投影覆盖区域,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每一所述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所述乘舱内乘载体的重力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时,具体用于:
确定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中,均检测到压力值的所述压力传感器;
在用于表示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底面上设置位置的排布模拟图上,生成检测到压力值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包络图形,其中所述包络图形内所围设的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检测到压力值,且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未处于所述包络图形内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未检测到压力值;
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络图形为足底形状时,在生成所述包络图形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排布模拟图上,形状相一致且相隔距离小于预设值的两个包络图形为两个匹配图形;
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在所述排布模拟图上的设置区域,确定所述乘舱内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实际覆压区域;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包络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所述包络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时,
根据两个所述匹配图形内每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确定与两个所述匹配图形相对应的乘载体的重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覆压区域为足底形状时,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重力和预先获得的人体密度,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乘载体的体积,确定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将所述平均截面积与预设修正系数相乘,获得校正截面积;其中所述预设修正系数大于1;
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
确定所述底面上,以所述实际覆压区域的中心作为中心,长轴尺寸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短轴尺寸为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预设校正图形区域为所述投影覆盖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和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体积,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覆压区域,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足底长度;
根据所计算获得的足底长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高度与足底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
根据计算获得所对应乘载体的体积和高度,计算所对应的乘载体的平均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计算当以所述校正截面积形成预设校正图形时,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和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时,具体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实际覆压区域所对应的乘载体的高度和预先获得的乘载体的肩宽与高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体的肩宽;
根据所述校正截面积和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计算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投影覆盖区域,判断所述乘舱内是否达到满载条件时,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乘舱内每一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的面积之和,获得总覆盖面积;
计算所述总覆盖面积与所述底面的面积之间的比值;
当所述比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达到满载条件;当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则确定所述乘舱内未达到满载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乘载体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覆盖区域,计算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作为提示消息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中控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上还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电梯乘座指示;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梯乘座指示,确定用户终端的身份和所在楼层,将所述用户终端记录为所在楼层的等待用户;以及显示每一楼层的等待用户的数量。
13.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
中控设备,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并将用户终端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梯的处理器;以及当所述电梯的处理器发送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时,获取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发送至经过注册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中控设备发送注册信息,以及获取并显示所述乘舱内已有的乘载体的第一数量和可以增加的乘载体的第二数量,并通过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向所述电梯上设置的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发送电梯乘座指示。
CN201810516111.6A 2018-05-25 2018-05-25 电梯及电梯系统 Active CN108466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111.6A CN108466892B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梯及电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111.6A CN108466892B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梯及电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6892A true CN108466892A (zh) 2018-08-31
CN108466892B CN108466892B (zh) 2019-10-29

Family

ID=6326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6111.6A Active CN108466892B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梯及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689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384A (zh) * 2021-03-05 2021-05-28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CN112960498A (zh) * 2021-02-03 2021-06-15 兰荣青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人性化电梯停靠控制系统
CN114314226A (zh) * 2022-01-04 2022-04-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显示电梯负载状态的感性交互装置
CN114572784A (zh) * 2022-01-27 2022-06-03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乘客人数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5611A (ja) * 1994-01-27 1995-08-1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混雑度検出装置
JP2010155658A (ja) * 2008-12-26 2010-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2012232807A (ja) * 2011-04-28 2012-11-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CN104444646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承载对象的重量检测方法和装置、电梯系统
CN104876073A (zh) * 2015-06-02 2015-09-0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梯轿厢满员运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6542390A (zh) * 2016-12-21 2017-03-29 宁波瑞曼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6966269A (zh) * 2017-05-05 2017-07-21 苏州盖恩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自检式电梯轿厢
CN107235388A (zh) * 2017-07-14 2017-10-10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5611A (ja) * 1994-01-27 1995-08-1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混雑度検出装置
JP2010155658A (ja) * 2008-12-26 2010-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2012232807A (ja) * 2011-04-28 2012-11-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CN104444646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承载对象的重量检测方法和装置、电梯系统
CN104876073A (zh) * 2015-06-02 2015-09-0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梯轿厢满员运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6542390A (zh) * 2016-12-21 2017-03-29 宁波瑞曼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6966269A (zh) * 2017-05-05 2017-07-21 苏州盖恩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自检式电梯轿厢
CN107235388A (zh) * 2017-07-14 2017-10-10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0498A (zh) * 2021-02-03 2021-06-15 兰荣青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人性化电梯停靠控制系统
CN112850384A (zh) * 2021-03-05 2021-05-28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CN112850384B (zh) * 2021-03-05 2024-03-15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存储介质
CN114314226A (zh) * 2022-01-04 2022-04-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显示电梯负载状态的感性交互装置
CN114572784A (zh) * 2022-01-27 2022-06-03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乘客人数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72784B (zh) * 2022-01-27 2024-04-0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乘客人数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6892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6892B (zh) 电梯及电梯系统
KR100923294B1 (ko) 유비쿼터스 환경에서의 실시간 위치 인식 방법 및 시스템
JP3247987B2 (ja) 放射線測定警報システム
CN102608564A (zh) 用于检测危险状况的基于位置的无线系统
JP2009044394A (ja) 無線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US947067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uman presence correlation using carbon dioxide
CN106304330B (zh) 一种减轻背景电磁波影响的射频层析成像定位方法
CN107580016A (zh) 智能传感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07677316B (zh) 自行车及用户姿态、用户使用状态识别和人车匹配方法
CN107945516A (zh) 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
CN107121140A (zh) 一种基于多源传感器的位置获取方法
Honnef et al. Zero-effort indoor continuous social distancing monitoring system
Kostopoulos et al. F2D: a location aware fall detection system tested with real data from daily life of elderly people
CN104092505B (zh) 一种检测和识别考场内开机手机的方法
CN106379788B (zh) 一种电梯乘客身份识别和人流统计装置及方法
Puspitaningayu et al. Application of fingerprint-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using IEEE 802.15. 4 to two-floors environment
JPH07187535A (ja) 交通流調査装置
TWM521858U (zh) 利用LoRa無線通訊技術之通訊系統
US101458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uman presence correlation using carbon dioxide
KR102173918B1 (ko) 멀티센서 기반 보행상태 분석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804546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KR20130098533A (ko) 모바일 단말 기반 유비쿼터스 헬스 헬멧과 신변안전 시스템
CN107811636A (zh) 一种ble脂肪秤流程化测试方法
JPH0543152A (ja) エレベータ負荷測定方式
CN107413035A (zh) 一种可以统计用户的数据的健身器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