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3424B - 医用氧气阀 - Google Patents

医用氧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3424B
CN112843424B CN202011624646.9A CN202011624646A CN112843424B CN 112843424 B CN112843424 B CN 112843424B CN 202011624646 A CN202011624646 A CN 202011624646A CN 112843424 B CN112843424 B CN 112843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mber
bypass
gas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46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3424A (zh
Inventor
王立新
陈慧敏
陈小英
王立胜
戴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igh Tech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igh Tech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igh Tech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igh Tech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46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3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3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3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3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1Controlled val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医用氧气阀,包括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以及相应的出气口,所述医用氧气阀包括气流方向相反的出气通路和充气通路,所述出气通路和所述充气通路共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通路自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依次设有总阀门、减压装置、流量阀门以及允许出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充气通路自所述出气口至所述进气口依次设有允许充气的第二单向阀和所述总阀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阀体内部的管路设置,在设置了减压装置的同时实现了同一个出气口的充放气,在有效控制了阀体体积的同时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

Description

医用氧气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医用氧气阀。
背景技术
医用用氧在医院里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用氧保健、急救、治疗等也是非常方便。近年来,针对家用呼吸与供氧用、以及医院救护车用的小瓶子的供氧装置需求不断增加,而在这类小瓶子的供氧装置中,医用氧气阀是极为重要的部件,对于提供医用稳定供氧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市面上常见的氧气阀根据是否有减压仓分为两类。未设置减压仓的氧气阀需要靠旋转手轮调节出口的氧气流量供呼吸使用,其主要优势是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可以实现充气口和出气口可共用。设置有减压仓的氧气阀因为其具有减压装置,因此其出口的氧气流量稳定。
发明人发现,未设置减压仓的氧气阀存在流量会随着瓶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问题,导致氧气的流量不稳定;设置有减压仓的氧气阀存在体积大、重量也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减压仓的设置,出气口和充气口不能共用而分开设置,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医用氧气阀,包括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以及相应的出气口,所述医用氧气阀包括气流方向相反的出气通路和充气通路,所述出气通路和所述充气通路共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所述出气通路自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依次设有总阀门、减压装置、流量阀门以及允许出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充气通路自所述出气口至所述进气口依次设有允许充气的第二单向阀和所述总阀门。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本申请还公开了医用氧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
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源;
总阀腔,用于安装总阀门且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口和汇流腔的连通或封闭;
减压室,用于安装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一端连通所述汇流腔,另一端通过第一旁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孔上设有在气体向所述出气口运动时开启的第一单向阀;
旁通室,一端通过第二旁通孔与所述汇流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旁通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旁通孔上设有气体向所述汇流腔运动时开启的第二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阀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流量阀门的副阀腔,所述流量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旁通孔的开闭程度。
可选的,所述阀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压力表的仪表室,所述仪表室与所述汇流腔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孔一端与所述仪表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总阀腔和所述进气口共轴设置且所述汇流腔设置在两者交接处,所述仪表室和所述减压室共轴设置且两者分别从两侧与所述汇流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总阀腔、所述进气口、所述仪表室以及所述减压室的轴线位于汇流平面上,所述第一旁通孔减压室在汇流平面处连通。
可选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副阀腔共轴设置,所述第三旁通孔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旁通室在所述出气口的径向延伸且另一端靠近所述仪表室。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内,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旁通室内。
可选的,所述旁通室背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开放以形成安装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经由所述安装口装配至所述旁通室内,所述旁通室还包括密封所述安装口的堵头。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阀体内部的管路设置,在设置了减压装置的同时实现了同一个出气口的充放气,在有效控制了阀体体积的同时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误操作导致减压装置损坏的问题。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医用氧气阀连通原理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中医用氧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医用氧气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的医用氧气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d和图2e为阀体在图2c中所示部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f为图2c中的医用氧气阀的AA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g和图2h为阀体各旁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医用氧气阀充气方式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阀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总阀腔;14、汇流腔;15、减压室;16、旁通室;17、副阀腔;18、仪表室;
2、出气通路;21、总阀门;22、减压装置;23、流量阀门;24、第一单向阀;
3、充气通路;31、第二单向阀;
41、第一旁通孔;42、第二旁通孔;43、第三旁通孔;44、压力表;45、堵头;46、充气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附图1,本申请公开了医用氧气阀,包括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11以及相应的出气口12,医用氧气阀包括气流方向相反的出气通路2和充气通路3,出气通路2和充气通路3共用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
出气通路2自进气口11至出气口12依次设有总阀门21、减压装置22、流量阀门23以及允许出气的第一单向阀24;充气通路3自出气口12至进气口11依次设有允许充气的第二单向阀31和总阀门21。
现有技术方案中,减压装置22和共用进气口11、出气口12是二选一的设置,当设置了减压装置22后,阀体1内部管路被分隔为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出气口12设置在低压部分上。该技术方案在充气操作时,需要直接与高压部分相连,从而需要增设单独的充气口。即由于出气口12输出的是减压后的气体,因此出气口12和充气口不能共用而分开设置,所以充气桥46与常见的医用氧气阀的充气桥46不能共用,使用感觉受到影响。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阀体1内部的管路设置,在设置了减压装置22的同时实现了同一个出气口12的充放气,在有效控制了阀体1体积的同时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误操作导致减压装置22损坏的问题。
从管路的连通原理上,可以在减压装置22前任一位置设置压力表44,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表44设置在充气通路3上。在出气过程中,由于第二单向阀31的关闭,压力表44也能够准确的获得气源的实际压力。
参考附图1至附图3,本申请还公开了医用氧气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
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用于连接气源;
总阀腔13,用于安装总阀门21且用于控制进气口11和汇流腔14的连通或封闭;
减压室15,用于安装减压装置22,减压装置22一端连通汇流腔14,另一端通过第一旁通孔41与出气口12连通,第一旁通孔41上设有在气体向出气口12运动时开启的第一单向阀24;
旁通室16,一端通过第二旁通孔42与汇流腔14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旁通孔43与出气口12连通,第三旁通孔43上设有气体向汇流腔14运动时开启的第二单向阀31。
阀体1内通过汇流腔14实现进气口11和减压室15的连通,结构简单紧凑。总阀门21在具体产品中可以选择通过阀杆封闭或开放汇流腔14来实现进气口11的控制。减压室15通过第一旁通孔41实现出气通道的建立,第一单向阀24能够实现出气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出气口12的气体反冲对减压装置22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充气工况下。第二单向阀31的作用在于避免出气工况下气体直接从进气口11进入出气口12,第二单向阀31能够在出气工况下封闭充气通路3从而确保气体经过减压装置22。旁通室16的设置简化了阀体1内的布局,方便各部件的安装。
在医用氧气阀的流量控制上,可以通过总阀门21来控制,也可以通过设置独立的阀门来实现精准控制。参考一实施例中,阀体1内还设有用于安装流量阀门23的副阀腔17,流量阀门23用于控制第一旁通孔41的开闭程度。
流量阀门23可以通过阀杆来封闭或开放第一旁通孔41来实现对于流量的控制。相较于单阀门的设置,总阀门21和流量阀门23配合能够会更好的控制医用氧气阀的流量,提高使用感受。
从管路的连通原理上,可以在减压装置22前任一位置设置压力表44,参考一实施例中,阀体1内还设有用于安装压力表44的仪表室18,仪表室18与汇流腔14连通,第二旁通孔42一端与仪表室18连通,另一端与旁通室16连通。
第二旁通孔42的主要作用在于配合第二单向阀31实现充气通路3,第二旁通孔42设置在仪表室18的优点在于仪表室18内的和减压装置22之间相隔一个汇流腔14,能够避免充气通路3中的高压气体对减压装置22产生影响。
在各腔室的布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总阀腔13和进气口11共轴设置且汇流腔14设置在两者交接处,仪表室18和减压室15共轴设置且两者分别从两侧与汇流腔14连通。
总阀腔13、进气口11、仪表室18以及减压室15为了方便加工以及后期装配,一般设置为圆柱形的腔室,但是在一些特殊产品中形状可能会相应调整。从原理上应存在一回转轴线,即上文中共轴设置中所指代轴。通过充分利用汇流腔14的周边空间布置各腔室,能够有效提高阀体1的集成度,控制阀体1的整体体积。
在几何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总阀腔13、进气口11、仪表室18以及减压室15的轴线位于汇流平面上,第一旁通孔41和减压室15在汇流平面处连通。
第一旁通孔41和减压室15在汇流平面处连通能够实现第一旁通孔41顺畅的实现减压后气体的输出,减少阀体内的气体运行阻力。
参考图中,不难发现,第一旁通孔41和第二旁通孔42的轴向与汇流平面相交。
第一旁通孔41和汇流平面的相互位置关系能够实现在三维空间中阀体1的紧凑布置,进一步提高阀体1的集成度,能够在保证各功能实现的同时控制自身体积和尺寸。进一步的,出气口12与副阀腔17共轴设置且轴线靠近汇流腔14,出气口12与副阀腔17的轴线相交于汇流平面。
参考附图2d至附图2h所示的实施例中,不难看出,出气口12与副阀腔17的轴线、总阀腔13与进气口11的轴线、仪表室18和减压室15的轴线三者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且三者在汇流腔14处相互靠拢,实现紧凑布局。
在功能的实现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三旁通孔43一端与出气口12连通,另一端与旁通室16连通。
第三旁通孔43的实际尺寸取决于旁通室16和出气口12的相对位置,参考图中,为了减少小尺寸孔径对于流量的影响,旁通室16的一端和出气口12贴靠设置,第三旁通孔43在该方案中表现为两者相邻侧壁上一个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旁通孔43也可能表现为类似于第二旁通孔在阀体中延伸的长条孔,第一旁通孔同理。
为了提供规整的外观,参考一实施例中,旁通室16在出气口12的径向延伸且另一端靠近仪表室18。
旁通室16通过自身延伸实现了管路的连通,结构简单且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减压装置22和自身体积控制之间的矛盾。
参考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出气口12与副阀腔17的轴线垂直于汇流平面的设置,提供了更为规整的外观,是合理的优选。
在单向阀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24设置于出气口12内,第二单向阀31设置于旁通室16内。
单向阀的功能在于按照预设方向开放管路并在特定方向上封闭管路,从而实现充气和出气的不同工况。具体产品中,单向阀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能够滑动的气芯,结构简单且密封性能好。
在装配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旁通室16背向出气口12的一侧开放以形成安装口,第二单向阀31经由安装口装配至旁通室16内,旁通室16还包括密封安装口的堵头45。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阀体1上多个封堵件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因为各管路在相对方向上均设置了相应的部件,因此能够在有效提高集成度的同时减少封堵件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2f至附图3,阐释本申请中医用氧气阀的工作过程:
当出气时,气源内的高压气体受到总阀门21的控制,当总阀门21开启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1进入汇流腔14并分为两路:
一路进入仪表室18并通过第二旁通孔42进入旁通室16,并驱动第二单向阀31封闭,该路结束;
另一路进入减压装置22降低压力后进入第一旁通孔41受到流量阀门23控制,当流量阀门23开启时,减压后的气体经由第一旁通阀打开第一单向阀24进入出气口12,出气通路2完成。
当充气时,外界气源的高压气体连接至出气口12上,气体进入出气口12后分为两路:
一路驱动第一单向阀24封闭,避免高压气体反向作用于减压装置22造成损失;
另一路自第三旁通孔43进入旁通室16并打开第二单向阀31,气体自第二旁通孔42进入仪表室18并经由回流阀进入汇流腔14直至进气口11,充气通路3完成。
本申请中技术方案通过管路的优化设置,能够实现减压的同时实现同口充放气,同时能够兼容更多充放气设备,其中包括附图3所示的充气桥46。单口的设置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因为接错接口导致的阀体1损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紧凑的布置,实现了功能不变的同时体积缩小,便于设置,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
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源;
总阀腔,用于安装总阀门且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口和汇流腔的连通或封闭;
减压室,用于安装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一端连通所述汇流腔,另一端通过第一旁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孔上设有在气体向所述出气口运动时开启的第一单向阀;
副阀腔,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用于安装流量阀门,所述流量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旁通孔的开闭程度,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副阀腔共轴设置且轴线靠近所述汇流腔;
旁通室,一端通过第二旁通孔与所述汇流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旁通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旁通孔上设有气体向所述汇流腔运动时开启的第二单向阀;
仪表室,用于安装压力表,所述仪表室与所述汇流腔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孔连通所述仪表室与所述旁通室;
当出气时,气源内的高压气体受到总阀门的控制,当总阀门开启时,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汇流腔并分为两路:一路进入仪表室并通过第二旁通孔进入旁通室,并驱动第二单向阀封闭,该路结束;另一路进入减压装置降低压力后进入第一旁通孔受到流量阀门控制,当流量阀门开启时,减压后的气体打开第一单向阀进入出气口;
当充气时,外界气源的高压气体连接至出气口上,气体进入出气口后分为两路:一路驱动第一单向阀封闭,避免高压气体反向作用于减压装置;另一路自第三旁通孔进入旁通室并打开第二单向阀,气体自第二旁通孔进入仪表室并经由汇流腔直至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阀腔和所述进气口共轴设置且所述汇流腔设置在两者交接处,所述仪表室和所述减压室共轴设置且两者分别从两侧与所述汇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阀腔、所述进气口、所述仪表室以及所述减压室的轴线位于汇流平面上,所述第一旁通孔和所述减压室在汇流平面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副阀腔共轴设置,所述第三旁通孔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旁通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室在所述出气口的径向延伸且另一端靠近所述仪表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内,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旁通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氧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室背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开放以形成安装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经由所述安装口装配至所述旁通室内,所述旁通室还包括密封所述安装口的堵头。
CN202011624646.9A 2020-12-31 2020-12-31 医用氧气阀 Active CN112843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646.9A CN112843424B (zh) 2020-12-31 2020-12-31 医用氧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646.9A CN112843424B (zh) 2020-12-31 2020-12-31 医用氧气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3424A CN112843424A (zh) 2021-05-28
CN112843424B true CN112843424B (zh) 2023-09-19

Family

ID=7599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4646.9A Active CN112843424B (zh) 2020-12-31 2020-12-31 医用氧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342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1701A (en) * 1968-02-06 1970-08-12 Alumasc Ltd Valve means for high pressure gas containers
JPH0694196A (ja) * 1992-09-09 1994-04-05 Neriki:Kk ガスボンベ用バルブ装置
US5309945A (en) * 1992-09-09 1994-05-10 Kabushiki Kaisha Neriki Valve assembly for gas cylinder
US5732735A (en) * 1995-11-16 1998-03-31 The Boc Group Plc Pressure reduction valve
KR200380316Y1 (ko) * 2004-12-20 2005-03-29 이대성 소형 가스공급장치
CN201688134U (zh) * 2010-02-10 2010-12-29 庄诸葛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容器阀多功能组合接口单元
CN203154528U (zh) * 2013-03-26 2013-08-28 绍兴百纳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气瓶用可调节流量的瓶头阀
CN111237639A (zh) * 2020-03-18 2020-06-05 无锡金都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一体化供氧阀门
CN211780172U (zh) * 2019-12-16 2020-10-27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充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6545B2 (ja) * 2010-02-10 2013-08-07 Smc株式会社 減圧切換弁
CN207213255U (zh) * 2016-11-17 2018-04-10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可调节出气流量的瓶头阀及便携式小容积高压气瓶
CN107975622A (zh) * 2017-11-20 2018-05-01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集成、机械开启式瓶口阀
CN111022923A (zh) * 2019-12-30 2020-04-17 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 一种氢气瓶的瓶口阀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1701A (en) * 1968-02-06 1970-08-12 Alumasc Ltd Valve means for high pressure gas containers
JPH0694196A (ja) * 1992-09-09 1994-04-05 Neriki:Kk ガスボンベ用バルブ装置
US5309945A (en) * 1992-09-09 1994-05-10 Kabushiki Kaisha Neriki Valve assembly for gas cylinder
US5732735A (en) * 1995-11-16 1998-03-31 The Boc Group Plc Pressure reduction valve
KR200380316Y1 (ko) * 2004-12-20 2005-03-29 이대성 소형 가스공급장치
CN201688134U (zh) * 2010-02-10 2010-12-29 庄诸葛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容器阀多功能组合接口单元
CN203154528U (zh) * 2013-03-26 2013-08-28 绍兴百纳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气瓶用可调节流量的瓶头阀
CN211780172U (zh) * 2019-12-16 2020-10-27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充氮装置
CN111237639A (zh) * 2020-03-18 2020-06-05 无锡金都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一体化供氧阀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3424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8835A1 (en) Rotary manifold syringe
US9084846B2 (en) Combination suction regulator for medical use
WO2001090611A3 (en) Fuel tank pressure control valve
WO2008030948A3 (en) Elbow plug external sleeve valve
CA2473904A1 (en) Needle free med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ed valv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luid flow control
JPH01220708A (ja) 油圧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01007102A3 (en) Needleless med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able valve mechanism
US20120080633A1 (en) Control valve
CN112843424B (zh) 医用氧气阀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EE04505B1 (et) Kuulventiil ja selle kasutamine aine voolu reguleerimiseks
CN103615582B (zh) 减压活门
CN215690827U (zh) 医用氧气阀
CN212389804U (zh) 导阀及具有其的四通换向阀
CN212389841U (zh) 节流阀
CN108691835B (zh) 液控-手动双控换向阀
CN109764019B (zh) 基于同轴集成的具有同体补油与过载功能液压锁的多路阀
CN114215960A (zh) 节流阀
CN209368970U (zh) 一种可增压的控制阀结构及具有该控制阀结构的座便器
CN211186564U (zh) 充排气系统及充气床垫
CN209499183U (zh) 整合多组充气阀组的供气装置
CN208997393U (zh) 一种控制阀结构及具有该控制阀结构的座便器
CN220102167U (zh) 一种三通阀及三通阀总成
CN2440990Y (zh) 膜平衡式压力调节阀
JPS5824676B2 (ja) ホウコウキリカエベ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