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7205B - 投影主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7205B
CN112817205B CN202110302809.XA CN202110302809A CN112817205B CN 112817205 B CN112817205 B CN 112817205B CN 202110302809 A CN202110302809 A CN 202110302809A CN 112817205 B CN112817205 B CN 112817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ovable bearing
bearing housing
movable
bea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28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7205A (zh
Inventor
杨长明
李建军
黄永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1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7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主机,属于投影技术领域。该投影主机包括:光源系统,光源系统用于出射光束;光机系统,光机系统位于光源系统的出光侧,光机系统用于接收光束并在调制后出射调制光束;镜头,镜头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镜筒;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和第一控制组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连接在光机系统的出光侧,第一控制组件固定在光机系统的出光侧,且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传动连接;镜筒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连接,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具有第一透光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组件带动镜筒移动,以保证镜筒的移动精度,进而保证镜头投影区域移动后位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投影主机的投影效果。

Description

投影主机
本申请实施例要求于2020年3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0206877.1、发明名称为“投影主机”,以及申请号为202010207094.5、发明名称为“投影主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主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投影主机中主要包括光源系统、光机系统和镜头,光源系统用于出射光束,光机系统用于对光源系统出射的光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光束出射至镜头,镜头用于接收光机系统出射的处理后的光束并在投影区域进行成像。而在投影主机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使用环境对镜头的投影区域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对镜头的投影区域进行调节。
相关技术中,镜头包括镜筒支架、镜筒和调节组件,镜筒支架的第一侧与镜筒固定连接,镜筒支架的第二侧通过调节组件扣合在光机系统的出光侧。其中,调节组件主要包括调节螺钉。这样,通过旋紧或旋松调节螺钉,以控制镜筒支架移动,进而带动镜筒移动,实现对镜头投影区域的调节。
然而,旋紧或旋松调节螺钉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无法保证镜筒的移动精度,进而对镜头的投影区域控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影响投影主机的投影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主机,可以解决投影主机对投影区域的调节存在误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投影主机,所述投影主机包括:
光源系统,所述光源系统用于出射光束;
光机系统,所述光机系统位于所述光源系统的出光侧,所述光机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光束并在调制后出射调制光束;
镜头,所述镜头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镜筒;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光机系统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光机系统的出光侧,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镜筒用于接收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孔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控制组件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驱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移动,因而能够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移动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第一移动承靠壳体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进而保证镜筒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同时,由于镜筒可以接收光机系统出射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因而可以精确地控制镜头的投影区域,从而提高投影主机的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镜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镜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的初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在第一方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在第二方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光源;2:光机系统;3:镜头;4:散热器;
31:第一移动组件;32:镜筒;33:第二移动组件;34:连接件;
311: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2:第一控制组件;313:第一移动导轨;
3111:第一导向孔;3112:第一固定件;3113:第一润滑件;3114:第三凸台;3115:第三凹槽;
3121:第一电机;3122:第一旋转件;3123:第一调节螺钉;3124:第一弹簧;
331: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2:第二控制组件;333:第二移动导轨;
3311:第二导向孔;3312:第二固定件;3313:第二套环;3314:第二润滑件;
3321:第二电机;3322:第二旋转件;3323:第二调节螺钉;3324:第二弹簧;
341:第一凸台;342:第一凹槽;343:第一固定支架;344:第一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镜头的侧视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投影主机包括:光源系统1,光源系统1用于出射光束;光机系统2,光机系统2位于光源系统1的出光侧,光机系统2用于接收光束并在调制后出射调制光束;镜头3,镜头3包括第一移动组件31和镜筒32;第一移动组件31包括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可滑动的连接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第一控制组件312固定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且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传动连接,第一控制组件312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驱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方向移动;镜筒32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连接,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具有第一透光孔,镜筒32用于接收穿过第一透光孔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控制组件312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驱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方向移动,因而能够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进而保证镜筒32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同时,由于镜筒32可以接收光机系统2出射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因而可以精确地控制镜头3的投影区域,从而提高投影主机的投影效果。
可选地,投影主机为超短焦投影主机,该投影主机为激光投影主机。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投影主机为短焦投影主机或长焦投影主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投影主机除了包括光源系统1、光机系统2和镜头3外,还包括散热器4,散热器4与光机系统2连接,散热器4用于对光机系统2进行散热。
可选地,光源系统1为三基色光源系统,光机系统2包括光机壳体、DMD(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透镜组件和棱镜组件,光源系统1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一开口端,镜头3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DMD、透镜组件和棱镜组件固定在光机壳体内,光源系统1出射的光束透过第一开口端的第一开口入射至棱镜组件,再由棱镜组件出射至棱镜组件,棱镜组件出射的光束经DMD调制后出射调制光束,并透过第二开口端的第二开口出射至镜头3。
当然,光源系统1也可以为单基色光源系统,光机系统2也可以为包括荧光轮的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均直接连接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也即是结合上述光机系统2的结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均直接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均间接连接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也即是结合上述光机系统2的结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均间接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
示例地,如图3所示,镜头3还包括连接件34,连接件34固定连接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可滑动的连接在连接件34上,第一控制组件312固定在连接件34上,连接件34具有第三透光孔,光机系统2出射的调制光束能够透过第三透光孔。这样,通过连接件34承载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的重量,避免了光机系统2的光机壳体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一控制组件312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可能,进而避免了光机壳体内光学器件连接松动的可能,延长了光机系统2的寿命。
其中,连接件34为矩形状的法兰结构,当然,连接件3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连接件34通过多个固定螺钉固定在光机系统2的出光侧,也即是结合上述光机系统2的结构,连接件34通过多个固定螺钉固定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当然,连接件3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
接下来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结构和第一控制组件312的结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为矩形结构,当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也可以为圆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为了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可滑动,以镜头3包括连接件34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组件31还包括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相互平行的固定在连接件34上,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可滑动的套在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上。
这样,通过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限定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只能沿第一移动导轨313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避免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在滑动过程中在其他方向出现的晃动。
可选地,如图5所示,连接件34上远离光机系统2的一侧具有多对第一凸台341,多对第一凸台341与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凸台341上远离连接件34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342,每个第一移动导轨3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对第一凸台341上的第一凹槽342内。这样,将第一移动导轨313的端部压紧固定在第一凹槽342内,从而能够保证第一移动导轨313的安装精度,进而可以保证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导向杆的移动方向的准确性。
其中,第一移动导轨313的端部焊接在第一凸台341上的第一凹槽342内。当然,第一凸台341上可以加工贯穿第一凹槽342的螺纹孔,这样可以通过压紧螺钉将第一移动导轨313的端部压紧在第一凹槽342内。当然,第一移动导轨313的端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凹槽342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可滑动的穿过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一对侧壁,从而保证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在第一移动导轨313上的可滑动。或者,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侧边具有多组第一套环,多组第一套环与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一一对应,且每组第一套环套在对应的第一移动导轨313上,从而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移动导轨313的可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镜头3不包括连接件34时,也即是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直接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时,多个第一移动导轨313相互平行的固定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具有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和与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固定件3112;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每个第一固定件3112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11与连接件34固定连接。
这样,在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的限位下,限定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避免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在滑动过程中在其他方向出现的晃动。
其中,为了便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滑动,连接件34上与第一导向孔3111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凸块,从而通过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对应的多个第一凸块支撑起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这样,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所受的外力只需要克服与多个第一凸块之间的摩擦力即可。
其中,第一固定件3112为沿自身轴向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进行固定,且不干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固定件。第一固定件3112可以为螺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固定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第一固定件3112为轴肩螺钉。
其中,第一固定件31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便于使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更加稳定得支撑在连接件34。
示例地,当第一导向孔311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不重合,且两个第一导向孔3111位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两个对角处,进而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孔3111构成的对角线,实现了连接件34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稳定支撑。当第一导向孔3111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第一导向孔3111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进而通过三个第一导向孔3111构成的面,实现了连接件34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稳定支撑。当第一导向孔的数量为四个时,四个第一导向孔为矩形的四个顶点,进而通过四个第一导向孔3111构成的面,实现了连接件34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当镜头3不包括连接件34时,也即是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直接连接在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时,每个第一固定件3112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11与光机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固定连接。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31还包括第一移动导轨313和多个第一固定件3112,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具有与多个第一固定件311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第一移动导轨313固定在连接件34上,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可滑动的套在第一移动导轨313上,且多个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移动导轨313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固定件3112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11与连接件34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移动导轨313的设置和第一导向孔3111的设置均可参考上述两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具有第一导向孔3111的两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至少一侧具有环绕第一导向孔3111的第一润滑件3113。这样,在第一固定件3112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11与连接件34固定时,第一固定件3112上远离连接件34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之间,和/或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与连接件34之间具有第一润滑件3113,进而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滑动时,可在第一润滑件3113的作用下减小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摩擦阻力,便于增强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的顺畅性和灵活性,进而增加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精度。
其中,第一润滑件3113为导向孔结构,且第一润滑件3113的长度和孔径均大于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和孔径,以便于第一润滑件3113环绕第一导向孔3111。第一润滑件3113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一侧,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润滑件3113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低,且具有良好的自润滑作用,因而可以有效防止磨损,从而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滑动的顺畅性和灵活性。当然第一润滑件3113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312为伸缩结构,此时第一控制组件312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连接,进而通过自身长度的变化控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滑动;或者第一控制组件312为旋转结构,此时第一控制组件312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自身的旋转带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滑动。
当第一控制组件312为旋转结构时,以镜头3包括连接件34为例,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控制组件312包括第一电机3121、第一旋转件3122和第一调节螺钉3123;第一电机3121与连接件34固定连接,第一旋转件3122可转动的限位在连接件34上,第一旋转件3122与第一电机312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一端沿第一旋转件3122的轴向与第一旋转件3122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螺纹连接。
这样,第一电机3121接收第一控制指令,进而在启动后带动第一旋转件3122同步旋转。由于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一端沿第一旋转件3122的轴向与第一旋转件3122固定连接,因而在第一旋转件3122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调节螺钉3123同步旋转。这样,第一调节螺钉3123旋转时,与第一调节螺钉3123螺纹连接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滑动,也即是实现镜筒32在第一方向上的调整。
可选地,如图5所示,连接件34上具有第一固定支架343和第一限位槽344;第一电机3121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343上,第一旋转件3122可旋转的支撑在第一限位槽344内,且第一限位槽344沿第一旋转件3122的轴向对第一旋转件3122进行限位。这样,第一固定支架343可以对第一电机3121进行固定支撑,第一限位槽344可以避免第一旋转件3122沿轴向的晃动。
其中,第一电机3121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长度方向垂直或者平行。第一电机312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343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343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一限位槽344上设置有旋转轴,第一旋转件3122固定在该旋转轴上,且该旋转轴上设置有凸起和挡圈,以将第一旋转件3122限位在凸起和挡圈之间,实现对第一旋转件3122的轴向限位。当然,第一限位槽344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只要可以对第一旋转件3122进行限位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电机3121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便于在接收到控制器传输的第一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机3121在第一时刻启动,并在第二时刻停止,从而保证第一电机3121通过第一旋转件3122和第一调节螺钉3123驱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的距离为设定的移动距离,保证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精度。第一电机3121为减速电机或其他电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当第一电机3121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长度方向垂直时,第一旋转件3122为带有涡轮的齿轮组;当第一电机3121的输出轴的轴向与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长度方向平行时,第一旋转件3122为直齿轮组。
示例地,当第一旋转件3122为直齿轮组件时,第一旋转件3122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啮合。第一齿轮沿轴向与第一电机31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可旋转的限位在连接件34上,第二齿轮沿轴向与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一电机3121启动后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之后带动第二齿轮同步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调节螺钉3123同步旋转。当然,第一旋转件3122也可以为带传动组件或其他类型的传动组件,只要可以将第一电机3121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第一调节螺钉3123,以使第一调节螺钉3123在原地旋转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导轨313的长度方向或第一导向孔3111的长度方向平行。结合上述第一旋转件3122的结构,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数量为一个。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数量为两个,此时两个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螺纹旋向相反。继续上述第一旋转件3122的结构,第一旋转件3122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可旋转的纤维在连接件34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另一个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一端与第三齿轮沿轴向固定连接。这样,通过两个第一调节螺钉3123带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控制组件312还包括第一弹簧3124,第一弹簧3124套在第一调节螺钉3123上,且第一弹簧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件3122和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抵接。这样,第一弹簧3124可以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移动时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进行缓冲,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控制组件312对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调节精度,避免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突然移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31还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固定在连接件34上,且位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方向上,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距离,且当移动距离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控制组件312,以控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停止移动。
其中,第一距离阈值为事先设定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值。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距离,由于第一感应器能够控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及时停止,因而可以避免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在移动至最大距离后继续移动,导致第一电机3121烧坏等不良后果。
另外,第一感应器也可以检测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当检测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则表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可能与第一感应器发生碰撞等,此时第一感应器可以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控制组件312,以控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停止移动。其中,第二距离阈值指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其中,连接件34上具有第二凹槽,进而可以将第一感应器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相应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具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台,这样,在第二凸台移动的过程中伸入第二凹槽内时,第二凹槽内的第一感应器可以感应到第二凸台,以便于检测第二凸台的移动距离,也即是检测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移动距离。第一感应器可以是距离传感器,比如红外线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镜筒32直接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此时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带动下,镜筒32只能沿第一方向移动,也即是只能在第一方向上调整镜头3的投影区域。
其中,镜筒32可通过多种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连接。示例地,镜筒32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连接。
当然,为了增大投影区域的调整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镜头3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33,第二移动组件33包括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和第二控制组件332;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可滑动的连接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远离光机系统2的一侧,第二控制组件332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且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传动连接,第二控制组件332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以驱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方向移动;镜筒32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具有第二透光孔,镜筒32用于接收穿过第二透光孔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平行。示例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可选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也即是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也即是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镜筒32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参考上述描述的镜筒32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样,由于第二控制组件332可以接收第二控制指令,以驱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方向移动,因而能够实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移动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进一步地可以保证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连接的镜筒32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
接下来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结构和第二控制组件332的结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为矩形结构,当然,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也可以为圆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当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均为矩形结构时,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长边小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长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短边小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短边,这样,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可以嵌入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以使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和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配合更为紧密。
其中,为了实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可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移动组件33还包括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相互平行的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可滑动的套在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上。
这样,通过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限定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只能沿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避免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在滑动过程中在其他方向出现的晃动。
可选地,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导轨313的长度方向垂直,以保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这样可以基于标准的直角坐标系对镜筒32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然,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导轨313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成一定夹角,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9所示,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远离连接件34的一侧具有多对第三凸台3114,多对第三凸台3114与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一一对应,每个第三凸台3114上远离连接件34的一端具有第三凹槽3115,每个第二移动导轨33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对第三凸台3114上的第三凹槽3115内。这样,将第二移动导轨333的端部压紧固定在第三凹槽3115内,从而能够保证第二移动导轨333的安装精度,进而可以保证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导向杆的移动方向的准确性。
其中,第二移动导轨333的端部焊接在第三凸台3114上的第三凹槽3115内。当然,第三凸台3114上可以加工贯穿第三凹槽3115的螺纹孔,这样可以通过压紧螺钉将第二移动导轨333的端部压紧在第三凹槽3115内。当然,第二移动导轨333的端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三凹槽3115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一对侧壁具有惯穿孔,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可滑动的穿过惯穿孔,从而保证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在第二移动导轨333上的可滑动。或者,如图8所示,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侧边具有多组第二套环3313,多组第二套环3313与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一一对应,且每组第二套环3313套在对应的第二移动导轨333上,从而实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移动导轨333的可滑动。或者,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上靠近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一侧沿厚度方向具有与第一移动导轨313对应的凹槽,第一移动导轨313可以位于对应的凹槽,且能够在对应的凹槽内沿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在确保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可滑动时,可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具有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和与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固定件3312;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每个第二固定件3312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3311与连接件34固定连接。
这样,在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的限位下,限定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避免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在滑动过程中在其他方向出现的晃动。
其中,为了便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滑动,连接件34上与第二导向孔3311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凸块,从而通过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对应的多个第二凸块支撑起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这样,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所受的外力只需要克服与多个第二凸块之间的摩擦力即可。
其中,第二固定件3312为沿自身轴向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进行固定,且不干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固定件。第二固定件3312可以为螺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固定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第二固定件3312为轴肩螺钉。
其中,第二固定件33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便于使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更加稳定得支撑在连接件34。
示例地,当第二导向孔331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方向不重合,且两个第二导向孔3311位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两个对角处,进而通过两个第二导向孔3311构成的对角线,实现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稳定支撑。当第二导向孔3311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第二导向孔3311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进而通过三个第二导向孔3311构成的面,,实现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稳定支撑。当第二导向孔的数量为四个时,四个第二导向孔可以组成矩形的四个顶点,进而通过四个第二导向孔3311构成的面,实现了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稳定支撑。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33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333和多个第二固定件3312,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具有与多个第二固定件331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第二移动导轨333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可滑动的套在第二移动导轨333上,且多个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固定件3312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3311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移动导轨333的设置和第二导向孔3311的设置均可参考上述两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具有第二导向孔3311的两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至少一侧均具有环绕第二导向孔3311的第二润滑件3314。这样,在第二固定件3312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3311与连接件34固定时,第二固定件3312上远离连接件34的一端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之间,和/或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之间具有第二润滑件3314,进而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滑动时,可在第二润滑件3314的作用下减小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摩擦阻力,便于增强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移动的顺畅性和灵活性,进而增加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移动精度。
其中,第二润滑件3314为导向孔结构,且第二润滑件3314的长度和孔径均大于第二导向孔3311的长度和孔径,以便于第二润滑件3314环绕第二导向孔3311。第二润滑件3314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一侧,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第二润滑件3314固定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二润滑件3314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低,且具有良好的自润滑作用,因而可以有效防止磨损,从而实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滑动的顺畅性和灵活性。当然第二润滑件3314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组件332的结构与第一控制组件312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示例地,第二控制组件332为旋转结构,此时如图8或图10所示,第二控制组件332包括第二电机3321、第二旋转件3322和第二调节螺钉3323;第二电机3321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连接,第二旋转件3322可转动的限位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第二旋转件3322与第二电机332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调节螺钉3323的一端沿第二旋转件3322的轴向与第二旋转件3322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螺钉3323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螺纹连接。
这样,第二电机3321可以接收第二控制指令,进而在启动后带动第二旋转件3322同步旋转。由于第二调节螺钉3323的一端沿第二旋转件3322的轴向与第二旋转件3322固定连接,因而在第二旋转件3322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调节螺钉3323同步旋转。这样,第二调节螺钉3323旋转时,与第二调节螺钉3323螺纹连接的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第二调节螺钉332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滑动,也即是实现镜筒32在第二方向上的调整。
其中,第二电机3321、第二旋转件3322的固定方式,第二旋转件3322的结构,以及第二调节螺钉3323的数量均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机3121、第一旋转件3122的固定方式,第一旋转件3122的结构,以及第一调节螺钉3123的数量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或图10所示,第一控制组件312还包括第二弹簧3324,第二弹簧3324套在第二调节螺钉3323上,且第二弹簧33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旋转件3322和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抵接。这样,第二弹簧3324可以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移动时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进行缓冲,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二控制组件332对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调节精度,避免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突然移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33还包括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且位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移动方向上,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移动距离,且当移动距离等于第三距离阈值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电机3321,以控制第二电机3321停止,进而控制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停止移动。
其中,第二感应器的固定方式和工作原理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感应器的固定方式和工作原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
接下来,结合上述所述的第一移动组件31和第二移动组件33对镜筒32的移动位置进行解释说明。
如图11所示,镜头3包括第一移动组件31和第二移动组件33,第一移动组件31驱动镜筒32在左右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33驱动镜筒32在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第一移动组件31和第二移动组件33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镜筒32在二维平面内的移动。
其中,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移动组件31包括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滑动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移动组件33包括的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的滑动方式可任意组合。
示例地,如图11所示,第一移动组件31包括的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具有第一导向孔3111,且第一导向孔3111的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移动组件33包括多个第二移动导轨333,且第二移动导轨333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其中,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的至少一侧具有环绕第一导向孔3111的第一润滑件3113,以通过第一润滑件3113减小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滑动时的阻力;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滑动时,通过第二移动导轨333保证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滑动的稳定性,避免了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3出现摆动的现象。
第一种情况,当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由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固定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上,此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和镜筒32共同沿水平方向移动。也即是,相较于图11,图12中的镜筒32在水平向左的方向上有一定移动距离。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由于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固定不动,因而只有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和镜筒32一同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也即是,相较于图11,图13中的镜筒32在竖直向下的方向有一定移动距离。
第三种情况,当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沿水平方向移动,且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承靠壳体311、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和镜筒32共同沿水平方向移动,之后第二移动承靠壳体331和镜筒32一同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也即是,相较于图11,图14中的镜筒32在水平向左的方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均有一定移动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在第一导向孔和/或第一移动导轨的导向作用下驱动第一移动承靠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带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和镜筒沿第一方向同步移动,第二控制组件在第二导向孔和/或第二移动导轨的导向作用下驱动第二移动承靠壳体沿第二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镜筒沿第二方向同步移动,这样即可实现镜筒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过程的自动控制,以保证镜筒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量和移动精度,进而保证镜筒调整后镜头的投影区域调整至预设位置,从而提高了投影主机的投影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主机包括:
光源系统,所述光源系统用于出射光束;
光机系统,所述光机系统位于所述光源系统的出光侧,所述光机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光束并在调制后出射调制光束;
镜头,所述镜头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镜筒;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光机系统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光机系统的出光侧,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接收第一控制指令,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镜筒用于接收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孔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
所述镜头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光机系统的出光侧,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三透光孔,所述光机系统出射的所述调制光束能够透过所述第三透光孔;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件和第一调节螺钉;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可转动的限位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旋转件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旋转件为带有涡轮的齿轮组,或,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旋转件为直齿轮组;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和第二控制组件;
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上远离所述光机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用于接收第二控制指令,以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
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镜筒用于接收穿过所述第二透光孔的调制光束并进行成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长度方向垂直或者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螺纹旋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移动导轨,多个所述第一移动导轨相互平行的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套在多个所述第一移动导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导向孔和与所述多个第一导向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固定件;
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均平行,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移动导轨和多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固定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导向孔;
所述第一移动导轨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套在所述第一移动导轨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一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的至少一侧具有环绕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润滑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移动导轨,多个所述第二移动导轨相互平行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上,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套在多个所述第二移动导轨上。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移动导轨和多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固定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导向孔;
所述第二移动导轨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上,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可滑动的套在所述第二移动导轨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与所述第一移动承靠壳体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承靠壳体的至少一侧均具有环绕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第二润滑件。
CN202110302809.XA 2020-03-23 2021-03-22 投影主机 Active CN112817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70945 2020-03-23
CN202010207094 2020-03-23
CN2020102068771 2020-03-23
CN202010206877 2020-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205A CN112817205A (zh) 2021-05-18
CN112817205B true CN112817205B (zh) 2022-05-13

Family

ID=758623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2809.XA Active CN112817205B (zh) 2020-03-23 2021-03-22 投影主机
CN202180023444.5A Pending CN115315659A (zh) 2020-03-23 2021-03-22 投影主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3444.5A Pending CN115315659A (zh) 2020-03-23 2021-03-22 投影主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2817205B (zh)
WO (1) WO2021190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458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主机
CN114236953A (zh) * 2021-11-29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14185236A (zh) * 2021-11-29 2022-03-1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343899A (zh) * 2022-08-26 2022-11-1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603A (zh) * 2007-08-28 2009-03-0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镜筒和成像设备
CN101398520A (zh) * 2007-09-25 2009-04-0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模块
CN105137560A (zh) * 2015-08-27 2015-12-0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支撑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06324960A (zh) * 2015-07-07 2017-01-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镜头模组
CN108072954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密封套、镜头模组、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08073019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微调装置、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0972547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与镜头模块
CN110673424A (zh) * 2018-07-02 2020-01-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3685B2 (ja) * 2003-02-12 2007-05-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フト機構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278422B2 (ja) * 2003-04-18 2009-06-17 チノ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鏡筒支持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6909560B2 (en) * 2003-10-15 2005-06-21 Sheng-Feng Lin Projection lens shifting mechanism
JP2005164819A (ja) * 2003-12-01 2005-06-23 Nidec Copal Corp 光源光調節用の絞り装置
CN102004368B (zh) * 2010-09-07 2013-09-04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位移调整装置
CN103890655B (zh) * 2011-10-13 2016-03-2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JP2013125169A (ja) * 2011-12-15 2013-06-24 Sharp Corp レンズシフト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838850B2 (ja) * 2012-02-20 2016-0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205896B2 (ja) * 2013-06-26 2017-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685693B2 (ja) * 2013-08-28 2015-03-1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の投射ミラー開閉制御方法
JP6379559B2 (ja) * 2014-03-24 2018-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013641B2 (ja) * 2016-09-29 2022-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9491183A (zh) * 2018-12-07 2019-03-19 合肥翰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镜头可调节装置
CN110531569A (zh) * 2019-08-29 2019-12-0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平移调节投影画面的装置
CN210924164U (zh) * 2019-09-30 2020-07-0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WO2021190458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主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603A (zh) * 2007-08-28 2009-03-0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镜筒和成像设备
CN101398520A (zh) * 2007-09-25 2009-04-0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模块
CN106324960A (zh) * 2015-07-07 2017-01-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镜头模组
CN105137560A (zh) * 2015-08-27 2015-12-0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支撑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08072954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密封套、镜头模组、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08073019A (zh) * 2016-11-15 2018-05-2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微调装置、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0972547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与镜头模块
CN110673424A (zh) * 2018-07-02 2020-01-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0458A1 (zh) 2021-09-30
CN115315659A (zh) 2022-11-08
CN112817205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17205B (zh) 投影主机
CN108508683B (zh) 一种投影装置
EP1950609A1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projection unit,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07255853B (zh) 一种转动调节装置、镜头组件和摄像装置
WO2018090767A1 (zh) 第一镜头调整机构、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WO2019154052A1 (zh) 一种变焦成像灯调焦结构
TWI345129B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with lamp moving system
WO2018090842A1 (zh) 镜头微调装置、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11399322B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其电动移轴结构
CN113884191B (zh) 红外探测器及红外成像装置
CN208780978U (zh) 一种可自动调焦的投影仪
GB2490893A (en) Angularly adjustable mounting
JP7442684B2 (ja) 調光機構、車両ランプモジュール、車両ランプ、及び車両
KR101173341B1 (ko) 빔 프로젝터의 초점 조절 장치
CN115016204B (zh) 摄像机
CN212723629U (zh) 显示器
WO2021063143A1 (zh) 镜头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JP4828159B2 (ja) 赤外線追尾装置
JP5339833B2 (ja) 撮像装置
CN210181362U (zh) 一种变焦激光照明调节装置及其激光照明镜头
CN213513297U (zh) 一种灯的变焦机构
CN115047691B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3222950A (ja) 雲台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CN217386017U (zh) 光学稳像机构及光学装置
JP2019070625A (ja) 距離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