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3575A -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3575A
CN112803575A CN201911108961.3A CN201911108961A CN112803575A CN 112803575 A CN112803575 A CN 112803575A CN 201911108961 A CN201911108961 A CN 201911108961A CN 112803575 A CN112803575 A CN 112803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monitoring machine
circuit break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89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万祥
梁泽华
杨焱兴
郭威
杨泽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89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35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859 priority patent/WO2021093570A1/zh
Priority to EP20886949.5A priority patent/EP404778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803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3575A/zh
Priority to US17/743,294 priority patent/US2022027156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8Electronic means for switching from one power supply to another power supply, e.g. to avoid parallel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对多路电源供电场景中电源布置的优化。在该换电控制系统中,断路器包括控制器和通断装置,控制器根据监控机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换电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进行换电过程相比,简化了电源输入部分的结构,易于实现电源的灵活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供电,通讯电源一般可以采用多路供电系统,常见的有双路供电系统,即从两个不同的电源接线到电源插框,通过电源插框中两个不同的断路器来分别控制不同电源的通断,互为备用,但电源插框一般只能从其中一路取电,如果两路同时接通,两个不同电源短路,则可能会产生双电源进线并网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通信电源双路供电互锁功能的方案可以通过使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ATS)来实现,其中,ATS是包含互为闭锁的两个开关用以实现换电功能的装置,其开关是不具有短路电流分断能力的接触器或闸刀,两个开关之间的互为闭锁通过机械连杆实现。
然而,在使用ATS的方案中,每一路电源还配备有一个独立的输入断路器,相当于断路器和ATS中的开关串联连接,使得ATS中通过机械连杆实现的两个开关被封装在一个ATS壳体内,从而仅当两路输入电源的相对位置满足ATS中机械连杆指定的位置关系时,才可以实现换电功能,对其连接的两个输入电源的相对位置存在一定的限制,导致布线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对多路电源供电场景中电源布置的优化。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一般来说,为保证供电连续不中断,该多路电源中存在当前工作的工作电源和应急辅助使用的备用电源,具体来说,对于多路电源中的任一路电源来说,若该路电源当前正在供电即为工作电源、若该路电源当前未供电即为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两者互为备用,其中,该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断路器通断和第二断路器通断的监控机;其中,第一断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通断装置,第一控制器连接监控机;第二断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控制器和第二通断装置,第二控制器连接监控机;当监控机自身生成或者接收到换电指令时,该监控机会根据该换电指令生成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并分别将分闸信号发送至用于控制工作电源所在第一断路器的第一控制器、将合闸信号发送至用于控制备用电源所在第二断路器的第二控制器,此后,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控制第一断路器中的第一通断装置将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控制第二通断装置将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对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来说,具体是根据监控机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换电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ATS进行换电过程相比,简化了电源输入部分的结构,不会受到机械连接的空间限制,易于实现电源的灵活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其中,多路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的数量分别为a和b(a、b均为大于0的整数),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工作环境对其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可以为单路电源、两路电源、多路电源等,此处不做限定。此外,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备用电源数量较多时,可以根据备用电源的供电质量来优选其中的供电质量较好的电源。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在该换电控制系统中工作电源关断之后再接入该备用电源,该换电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逻辑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控制器通过逻辑控制装置连接监控机,第二控制器也通过逻辑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监控机,也就是说,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分别接入该逻辑控制装置之后,该逻辑控制装置连接监控机;该逻辑控制装置在确定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逻辑控制装置将该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发送至该第二控制器,其中,该逻辑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是硬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是软件模块来实现,例如,可以逻辑电路来实习先,也可以通过可编程芯片配合逻辑软件的方式实现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逻辑控制装置只有在确定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逻辑控制装置才会将该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发送至该第二控制器,使得第二控制器根据该合闸信号控制第二通断装置将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从而,通过逻辑控制装置的设置确保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接入的并网事故,此外,具体该逻辑控制装置确定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中,逻辑控制装置用于将监控机发出的控制信号仅发送至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之一,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分闸信号或合闸信号,也就是说,监控机下发的信号中,分闸信号只能发送至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之一,合闸信号也是只能发送至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之一。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监控机由于故障对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同时发出分闸信号导致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断电的情况,并防止监控机由于故障对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同时发出合闸信号导致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网事故,可以通过逻辑控制装置来加强信号的控制,保证用电安全。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中,该第一通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头,该第一触头用于检测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该第二通断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头,该第二触头用于检测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其中,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指示工作电源接通或者是关断,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指示备用电源接通或者是关断。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可以通过在断路器中的通断装置中设置的触头来确定电源的通断状态,即通过第一通断装置中的第一触头检测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并通过第二通断装置中的第二触头检测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中,该换电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该工作电源和该备用电源,用于采集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该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该监控机,用于将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发送至该监控机。
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来说,该传感器用于采集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并将其反馈至监控机,使得监控机可以获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其中,该传感器可以是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由此,该供电参数可以包括电压值、电流值、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或者是其他的供电参数,此外,监控机也可以根据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来分别确定出该工作电源和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母排,其中,该监控机通过该母排分别连接该第一控制器和该第二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与该第一控制器和该第二控制器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此处限定其是通过母排连接,提供了方案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此外,若该系统中还包括有硬件实现的逻辑控制装置和/或该传感器,该逻辑控制装置和/或该传感器也可以是集成在母排上。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一般来说,为保证供电连续不中断,该多路电源中存在当前工作的工作电源和应急辅助使用的备用电源,具体来说,对于多路电源中的任一路电源来说,若该路电源当前正在供电即为工作电源、若该路电源当前未供电即为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两者互为备用,其中,该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断路器通断和第二断路器通断的监控机;对于该监控机来说,换电控制方法包括:监控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自身生成或者是获取人为输入的换电指令,该换电指令用于指示需要将多路电源中的工作电源关断、并接入备用电源;该监控机根据该换电指令生成用于控制工作电源关断的分闸信号和控制备用电源接通的合闸信号;此后,该监控机向第一控制器发送该分闸信号,该第一控制器包含于该第一断路器,该第一断路器包括第一通断装置,该第一通断装置用于在该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即将当前供电的工作电源由接通状态调整为关断状态;该监控机向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该第二控制器包含于该第二断路器,该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通断装置,该第二通断装置用于在该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即将当前未供电的备用电源由关断状态调整为接通状态。从而,对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来说,具体是根据监控机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换电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ATS进行换电过程相比,简化了电源输入部分的结构,不会受到机械连接的空间限制,易于实现电源的灵活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其中,多路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分别为a和b(a、b均为大于0的整数),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工作环境对其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可以为单路电源、两路电源、多路电源等,此处不做限定。此外,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备用电源数量较多时,可以根据备用电源的供电质量来优选其中的供电质量较好的电源。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换电控制方法还包括: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其中,该分闸反馈信号用于指示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当该监控机确定收到该分闸反馈信号后,即监控机确定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监控机才会执行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
本实施例中,仅有当该监控机确定收到该分闸反馈信号后,即监控机确定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监控机才会执行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从而可以防止在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尚未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的时候就向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避免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接通所产生的并网事故。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中,该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包括:该监控机接收第一触头发送的该分闸反馈信号,该第一触头包含于该第一断路器,该第一触头用于检测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一断路器中的第一触头来获取,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中,该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包括:该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该分闸反馈信号,该传感器连接该工作电源,用于采集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传感器所采集的供电参数来获取,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施例至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监控机向该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校验码,该分闸校验码用于该第一控制器验证该分闸信号的合法性;和/或,该监控机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校验码,该合闸校验码用于该第二控制器验证该合闸信号的合法性。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通信故障导致的误动作,增加分闸校验码和/或合闸校验码,在监控机发送给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的信号中包含若干固定的校验位,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自动检测核对校验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执行分合闸命令,如果不正常则拒绝执行分合闸命令,保障在监控机故障(掉电)或通信故障时,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能维持第一断路器和/或第二断路器正常的接通/关断状态,继续供电。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施例至第四种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监控机接收第二触头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该第二触头包含于该第二断路器,该第二触头用于检测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合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二断路器中的第二触头来获取,从而使得监控机可以得知第二断路器所连接的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施例至第五种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该传感器连接该备用电源,用于采集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合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二断路器中的第二触头来获取,从而使得监控机可以得知第二断路器所连接的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监控机,该监控机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获取单元、生成单元和收发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机,该监控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通信端口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控制器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七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第一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第二电源的第二断路器、监控机;第一断路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通断装置,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控制第一通断装置将第一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控制器和第二通断装置,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控制第二通断装置将第二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其中,在换电控制系统中,断路器包括控制器和通断装置,控制器根据监控机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换电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独立ATS进行换电过程相比,简化了电源输入部分的结构,不会受到机械连接的空间限制,易于实现电源的灵活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监控机的一个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监控机的另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对多路电源供电场景中电源布置的优化。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供电,通讯电源一般可以采用多路供电系统,常见的有双路供电系统,即从两个不同的电源接线到电源插框,通过电源插框中两个不同的断路器来分别控制不同电源的通断,互为备用,但电源插框一般只能从其中一路取电,如果两路同时接通,两个不同电源短路,则可能会产生双电源进线并网事故。在现有技术中,通信电源双路供电互锁功能的方案可以通过使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来实现,其中,ATS是包含互为闭锁的两个开关用以实现换电功能的装置,其开关是不具有短路电流分断能力的接触器或闸刀,两个开关之间的闭锁通过机械连杆实现。
然而,在使用ATS的方案中,每一路电源还配备有一个独立的输入断路器,相当于断路器和ATS中的开关串联连接,使得ATS中通过机械连杆实现的两个开关被封装在一个ATS壳体内,从而仅当两路输入电源的相对位置满足ATS中机械连杆指定的位置关系时,才可以实现换电功能,对其连接的两个输入电源的相对位置存在一定的限制,导致布线灵活性较差。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进行具体的描述,该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一般来说,为保证供电连续不中断,该多路电源中存在当前工作的工作电源和应急辅助使用的备用电源,具体来说,对于多路电源中的任一路电源来说,若该路电源当前正在供电即为工作电源、若该路电源当前未供电即为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两者互为备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100的第一断路器120、连接备用电源110的第二断路器130、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断路器120通断和第二断路器通断130的监控机140;其中,第一断路器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一通断装置1202,第一控制器1202连接监控机140;第二断路器1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控制器1301和第二通断装置1302,第二控制器1301连接监控机140;当监控机140自身生成或者接收到换电指令时,该监控机140会根据该换电指令生成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并分别将分闸信号发送至用于控制工作电源100所在第一断路器120的第一控制器1201、将合闸信号发送至用于控制备用电源110所在第二断路器130的第二控制器1301,此后,第一控制器1201用于根据监控机140发送的140分闸信号控制第一断路器120中的第一通断装置1202将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第二控制器130用于根据监控机140发送的合闸信号控制第二通断装置1302将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来说,具体是根据监控机140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140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100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140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110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100与备用电源110的换电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其中,多路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分别为a和b(a、b均为大于0的整数),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工作环境对其数量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定,与之对应的,用于控制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数量可以是与工作电源的电源数量相等,用于控制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数量也可以是与备用电源的电源数量相等。此外,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备用电源数量较多时,可以根据备用电源的供电质量来优选其中的供电质量较好的电源。
此外,具体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可以采用结构统一的断路器,具体该结构统一的断路器的示意图可参考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该断路器1包括用于接入电源的输入接线端子11、用于控制的物理按钮12、用于输出的功率输出卡槽13&14,用于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卡槽15、用于接通/关断电源的通断装置可以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机19、传动机构20与电磁脱扣器21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主触头19来实现、或者是辅触头20来实现,此处不做限定,该断路器1还包括传感器21及用于控制断路器1内各个部件的控制器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该换电控制系统中,监控机140分别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是无线连接向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二控制器1301发送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一般来说,由于信号传输的速度较快,第一控制器1201收到分闸信号和第二控制器1301收到合闸信号的时刻接近,使得二者执行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些接入电源的用电负载存在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可以使得该用电负载在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同时接入或者同时断开的情况下仍旧正常工作,但是对于电流电压敏感的用电负载来说,在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同时接入或者同时断开的情况下会导致用电负载发生故障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逻辑控制装置的设置对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进行互锁,具体实现过程来说,该逻辑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模块来实现该互锁过程,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描述。
一、逻辑控制装置通过软件模块实现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互锁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加软件模块来实现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互锁,该软件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监控机140中,本实施例中仅以该软件模块集成在监控机140中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来说,该软件模块的实现逻辑是,仅有当监控机140确定用于控制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即收到工作电源100对应的第一断路器120的分闸成功反馈之后,监控机再将合闸信号发送至控制备用电源110通断的第二断路器130中的第二控制器1301,作为一个可选步骤,监控机在确定接收到备用电源110对应的第二断路器130的合闸反馈之后,监控机可以已完成当前换电过程。
具体监控机的工作过程可参阅图4,其中,监控机执行的相关步骤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401、监控机判断当前工作电源供电质量,若合格则执行步骤410、若不合格,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2、监控机接收到换电指令时,触发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当监控机确定在步骤401中当前工作电源供电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在步骤402接收到换电指令时,启动换电程序;
步骤404、监控机发出在位断路器分闸命令,也就是说向当前的工作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发送分闸命令;
步骤405、监控机判断是否收到分闸成功反馈,若是,则执行步骤406,若否,则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若监控机确认收到分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发出备用断路器合闸命令,也就是说向备用电源所在的断路器发出合闸命令;
步骤407、若监控机未收到分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等待预设时长是否超限,若是,则确定步骤408,若否,则反馈至步骤405确认收到分闸成功反馈;
步骤408、若监控机等待预设时长超限时,即确定系统故障,此时可以通过故障灯/故障警报等提醒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人工排障;
步骤409、在步骤406监控机发出备用断路器合闸命令之后,监控机判断是否收到合闸成功反馈,若是,则执行步骤410,若否,则执行步骤411;
步骤410、当监控机在步骤401确定当前工作电源供电指令合格或者是当监控机在步骤409确定收到合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确定当前换电操作结束,可以退出换电程序;
步骤411、当监控机确定在步骤409未收到合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等待预设时长是否超限,若是,则确定步骤412,若否,则反馈至步骤409确认收到分闸成功反馈;
步骤412、当监控机机等待预设时长超限时,即确定系统故障,此时可以通过故障灯/故障警报等提醒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人工排障。
其中,监控机在获取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的方式即断路器的分合闸反馈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可以是通过设置在第一断路器120中的反馈部件来获取,也可以是通过工作电源的传感器来获取,下面将分别介绍:
(1)监控机140通过设置在第一断路器120中第一通断装置1202的第一触头来确定。
结合图2所示的断路器结构,对于其中的通断装置来说,具体实现电源通断控制的部件可以是通过触头控制、脱扣器控制或者是其他的部件来实现。此处以该通断装置为触头(例如图2中的主触头19和/或辅触头20)控制来说明,结合图1所示的换电控制系统中,该第一通断装置1202还可以包括第一触头,该第一触头用于检测该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并将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140。与之对应的,对于第二断路器1300来说,也可以设置类似的反馈部件,具体来说,在第二断路器1300中,第二通断装置1302还包括第二触头,该第二触头用于检测该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并将该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反馈至该监控机140,反馈过程可以是触头通过断路器中的用于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卡槽15与监控机140相连接(有线或无线)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中换电系统示意图及图2中断路器的示意图,监控机140具体可以通过在断路器1中的通断装置中设置的触头来确定电源的通断状态,使得监控机140可以得知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的工作状态。从而,当监控机140确定用于控制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时,监控机再将合闸信号发送至控制备用电源110通断的第二断路器130中的第二控制器1301,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同时接入的情况下会导致用电负载发生故障损坏,此外,监控机140在获知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之后,也可以确定触发其执行换电操作的换电指令已执行完毕。
(2)监控机140通过设置在工作电源的传感器来确定。
其中,该换电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该工作电源100和该备用电源110,用于采集该工作电源100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110的供电参数;该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该监控机140,用于将该工作电源100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110的供电参数发送至该监控机140。
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来说,该传感器用于采集工作电源100的供电参数和备用电源110的供电参数并将其反馈至监控机140,使得监控机140可以获知工作电源100的供电参数和备用电源140的供电参数。其中,该传感器可以是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由此,该供电参数可以包括电压值、电流值、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或者是其他的供电参数,从而,监控机140可以根据该工作电源100的供电参数和该备用电源110的供电参数来分别确定出该工作电源100和该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此外,参照图1所示的换电控制系统,检测工作电源100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工作电源100与第一断路器12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断路器120与监控机140之间,此处不做限定,类似地,检测备用电源110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备用电源110与第二断路器13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断路器130与监控机140之间,此处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监控机140分别与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的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此时,请参阅图5,具体该连接可以通过母排150来实现,例如通信背板母排150,其中,通信背板母排150分别连接监控机140与第一断路器120、监控机140与第二断路器130,此外,在图5所示示意图的基础上,可以如图6所示,将传感器160加载在该通信背板母排150上,此后,还可以通过整流器170将电源端连接至用电负载中。此外,常规断路器需要在每一个断路器内部布置电压、电流传感器,一方面增加了系统成本和体积,另一方面断路器燃弧室的高温和强电磁干扰会对传感器的精度、寿命和可靠性带来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可以将(电压、电流)传感器160布置在背板母排150上的合适位置,监控机140负责供电参数的采集、处理、计量、保护判断等功能。
图7为第一断路器(1-1)与第二断路器(1-2)与母排2的一种实现示意图,通信背板母排150包括功率端子23&24和控制信号端子25,功率端子23&24与整流器4连接,结合图2、图3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得知,在图8中,具体可以通过第一断路器(1-1)与第二断路器(1-2)的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卡槽15与通信背板母排150的控制信号端子25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分合闸指令信号和分合闸反馈信号可以如图8中设置专门的引脚,也可以使用通信数据包的形式实现,此处不做限定。请参阅下表1,为断路器中的信号卡槽15(母头)和对应背板金手指25(公头)的一种引脚定义方式:
Figure BDA0002272156600000101
表1
二、逻辑控制装置通过硬件实现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互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逻辑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通过增加硬件模块的方式来实现第一断路器120和第二断路器130互锁,该硬件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监控机140中,本实施例中仅以该硬件模块独立设置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来说,该硬件模块的实现逻辑是,仅当该硬件模块确定用于控制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时,该硬件模块才会将监控机140发送的合闸信号发送至控制备用电源110通断的第二断路器130中的第二控制器1301。
具体来说,在该换电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硬件模块;其中,第一控制器120通过该硬件模块连接监控机140,第二控制器130也通过该硬件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机140,也就是说,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二控制器1301分别接入该硬件模块之后,该硬件模块连接监控机140;该硬件模块在确定该工作电源100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才将该监控机140的合闸信号发送至该第二控制器1301,使得第二控制器1301根据该合闸信号控制第二通断装置1302将备用电源110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从而,通过硬件模块的设置确保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同时接入的并网事故。
此外,为了加强硬件互锁的可靠性,还可以对硬件模块进一步地设置,具体来说,限制该硬件模块将监控机140发出的控制信号仅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二控制器1202其中之一,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分闸信号或合闸信号,也就是说,监控机140下发的信号中,分闸信号只能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二控制器1202其中之一,合闸信号也是只能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01和第二控制器1202其中之一,从而,可以防止监控机140由于故障对第一断路器1201和第二断路器1202同时发出分闸信号导致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都断电的情况,并防止监控机140由于故障对第一断路器1202和第二断路器1302同时发出合闸信号导致工作电源100和备用电源110并网事故,通过硬件模块来加强信号的控制,保证用电安全。
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硬件模块可以通过硬件闭锁电路(例如:分立逻辑门硬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芯片(CPLD,complex programable logic device)等多种方式实现。此处仅以该硬件模块通过简单的硬件闭锁电路实现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9,此处以第一断路器(1号断路器)为255-1、第二断路器(2号断路器)为255-2为例,可以在1号断路器255-1和2号断路器255-2与监控机140的连接之间增加用电子器件搭建的硬件闭锁电路,实现其中任意一路是闭合信号(对应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时,另外一路被拉到关断信号,其实现的功能是通过硬件加强互锁的可靠性,在换电操作时,只有闭合的开关先改变为关断状态,另一个开关的接通信号才能够下发,以高电平为闭合命令,且高电平为闭合状态反馈为例说明,所述硬件闭锁电路实现的功能如图9所示,在其中,仅有对应于1号断路器的控制信号或者是仅有对应于2号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可以下发至对应的断路器。基于此,在有状态反馈线且采用硬件闭锁电路后,换电操作控制逻辑可以变更为图10形式,从而加快换电操作速度。
具体通过添加硬件逻辑控制装置时,监控机的工作过程可参阅图11,其中,监控机执行的相关步骤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101、监控机判断当前工作电源供电质量,若合格则执行步骤1106、若不合格,则执行步骤1103;
步骤1102、监控机接收到换电指令时,触发执行步骤1103;
步骤1103、当监控机确定在步骤1101中当前工作电源供电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在步骤1102接收到换电指令时,启动换电程序;
步骤1104、监控机发出在位断路器分闸命令、并发出备用断路器合闸命令,也就是说向当前的工作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发送分闸命令的时候,也向备用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发送合闸命令;
步骤1105、监控机判断是否收到分合闸成功反馈,即监控机判断是否收到当前的工作电源对应的断路器的分闸反馈以及备用电源对应的断路器的合闸反馈,若是,则执行步骤1106,若否,则执行步骤1107;
步骤1106、若监控机确认收到分合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确定当前换电操作结束,可以退出换电程序;
步骤1107、当监控机确定在步骤1105未收到分合闸成功反馈时,监控机等待预设时长是否超限,若是,则确定步骤1108,若否,则反馈至步骤1105确认收到分合闸成功反馈;
步骤1108、当监控机等待预设时长超限时,即确定系统故障,此时可以通过故障灯/故障警报等提醒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人工排障。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换电控制系统进行了描述,下面将从换电控制方法的角度来对该换电控制系统的换电控制过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换电控制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应用在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一般来说,为保证供电连续不中断,该多路电源中存在当前工作的工作电源和应急辅助使用的备用电源,对于多路电源中的任一路电源来说,若该路电源当前正在供电即为工作电源、若该路电源当前未供电即为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两者互为备用,其中,该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断路器通断和第二断路器通断的监控机,具体该换电控制方法包括:
12001、监控机获取换电指令;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自身生成或者是获取人为输入的换电指令,该换电指令用于指示需要将多路电源中的工作电源关断、并接通备用电源。
具体地,监控机获取换电指令可以是监控机自身在检测到现行供电电源出现故障(包括超出限制的频率波动、电压波动、不平衡、电压跌落、谐波等)时生成,或者其他操作发出换电指令(包括管理员远程登录监控机下发指令、现场作业人员输入的指令等)时获取,还可以是其它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12002、监控机根据换电指令生成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会根据步骤12001获取得到的换电指令生成用于控制工作电源关断的分闸信号和控制备用电源接通的合闸信号。
12003、监控机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信号;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信号,其中,第一控制器包含于第一断路器,第一断路器包括第一通断装置,第一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即第一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当前供电的工作电源由接通状态调整为关断状态。
12004、监控机向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信号;
本实施例中,监控机向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信号,其中,第二控制器包含于第二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通断装置,第二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即第二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当前未供电的备用电源由关断状态调整为接通状态。
从而,对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来说,具体是根据监控机的信号来实现通断装置对断路器所连接的电源通断的调整,即根据监控机的分闸信号将正在工作的工作电源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并根据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将备用电源由关断调整为接通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换电过程,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对断路器进行控制实现的换电过程相比,不会受到机械连接的空间限制,易于实现电源的灵活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电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多路电源供电的场景,其中,多路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对应的电源数量分别为a和b(a、b均为大于0的整数),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工作环境对其数量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定,与之对应的,用于控制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数量可以是与工作电源的电源数量相等,用于控制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数量也可以是与备用电源的电源数量相等,此外,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备用电源数量较多时,可以根据备用电源的供电质量来优选其中的供电质量较好的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换电控制方法还包括: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其中,该分闸反馈信号用于指示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当该监控机确定收到该分闸反馈信号后,即监控机确定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监控机才会执行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具体监控机的执行步骤可以参考图4的执行过程。从而,仅有当该监控机确定收到该分闸反馈信号后,即监控机确定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该监控机才会执行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从而可以防止在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尚未由接通调整为关断的时候就向第二控制器发送该合闸信号,避免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接通所产生的并网事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过程有多种形式,可以是通过设置在断路器中的触头来获取,具体来说,该监控机接收第一触头发送的该分闸反馈信号,该第一触头包含于该第一断路器,该第一触头用于检测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从而,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一断路器中的第一触头来获取,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过程还可以是通过传感器来获取,具体来说,该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该分闸反馈信号,该传感器连接该工作电源,用于采集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该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该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从而,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分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传感器所采集的供电参数来获取,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换电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该监控机向该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校验码,该分闸校验码用于该第一控制器验证该分闸信号的合法性;和/或,该监控机向该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校验码,该合闸校验码用于该第二控制器验证该合闸信号的合法性。具体来说,在监控机向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分别发送分闸校验码和合闸校验码之后,对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来说,可以具体来根据该分闸校验码和合闸校验码来判断是否执行对应的分合闸信号对应的分合闸指令,如前述内容,对于设置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来说,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来实现,在此处也可以是使用类似的结构来实现,对于断路器中的控制器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监控机发送的分合闸信号之后,执行的过程如图13所示,具体来说,该过程可以包括:
13001、控制器接收监控机发送的分合闸信号及校验码,具体来说,对于当前工作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其接收到的是分闸信号及分闸校验码,对于当前备用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其接收到的是合闸信号及合闸校验码;
13002、控制器判断步骤13001中接收到的校验码是否与约定相同,即判断该校验码是否与预设的内容相同,若是,则确定该校验码对应的分合闸信号为合法信号并执行步骤13003,若否,则确定该校验码对应的分合闸信号为非法信号并执行步骤13004。
13003、若控制器在步骤13002中确定校验码对应的分合闸信号为合法信号时,则执行该分合闸信号对应的分合闸命令,具体来说,对于当前工作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其根据分闸信号执行分闸,对于当前备用电源对应的断路器,其根据合闸信号执行合闸。
13004、若控制器在步骤13002中确定校验码对应的分合闸信号不为合法信号时,则不执行该分合闸信号对应的分合闸命令,也就是说,此时,可能是监控机发出了错误指令、或者是控制器收到其它设备发送的恶意操作指令或者是其他的情况,此时控制器不执行对应的分合闸命令。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通信故障导致的误动作,增加分闸校验码和/或合闸校验码,在监控机发送给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的信号中包含若干固定的校验位,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自动检测核对校验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执行分合闸命令,如果不正常则拒绝执行分合闸命令,保障在监控机故障(掉电)或通信故障时,第一控制器和/或第二控制器能维持第一断路器和/或第二断路器正常的接通/关断状态,继续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可以为类似结构的断路器,即监控机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断路器中的第二触头来获取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具体来说,该监控机接收第二触头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该第二触头包含于该第二断路器,该第二触头用于检测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从而,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合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二断路器中的第二触头来获取,从而使得监控机可以得知第二断路器所连接的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可以为类似结构的断路器,即监控机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来获取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具体来说,该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该传感器连接该备用电源,用于采集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该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该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从而,提供了监控机获取该合闸反馈信号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可以通过第二断路器中的第二触头来获取,从而使得监控机可以得知第二断路器所连接的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增加方案的可实现性。
以上描述了通过监控机实现的换电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机。
请参阅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监控机1400,应用于换电控制系统,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监控机1400包括:
获取单元1401,用于监控机获取换电指令;
生成单元1402,用于根据换电指令生成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
收发单元1403,用于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信号,第一控制器包含于第一断路器,第一断路器包括第一通断装置,第一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向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信号,第二控制器包含于第二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通断装置,第二通断装置用于在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1401,还用于获取分闸反馈信号,分闸反馈信号用于指示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
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当监控机确定收到分闸反馈信号后,监控机执行向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
接收第一触头发送的分闸反馈信号,第一触头包含于第一断路器,第一触头用于检测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
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分闸反馈信号,传感器连接工作电源,用于采集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
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校验码,分闸校验码用于第一控制器验证分闸信号的合法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
向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校验码,合闸校验码用于第二控制器验证合闸信号的合法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
接收第二触头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第二触头包含于第二断路器,第二触头用于检测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403还用于:
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传感器连接备用电源,用于采集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监控机1400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5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监控机1500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监控机1500包括:处理器1501、通信端口1502、存储器1503以及总线1504。处理器1501、通信端口1502以及存储器1503通过总线1504相互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501用于对监控机15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例如,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图14中的生成单元1402所执行的功能。通信端口1502用于执行图14中的获取单元1401、收发单元1403所执行的功能,支持监控机1500进行通信。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监控机15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1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1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换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换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控制器实现上述换电控制方法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6)

1.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监控机;
所述第一断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通断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监控机,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机的分闸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通断装置将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
所述第二断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控制器和第二通断装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监控机,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机的合闸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通断装置将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由关断调整为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逻辑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逻辑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监控机,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逻辑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监控机;
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在确定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之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将所述监控机的合闸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监控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中的任一个,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分闸信号或所述合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用于检测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所述监控机;
所述第二通断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用于检测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并将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反馈至所述监控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用于采集所述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所述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
所述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监控机,用于将所述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和所述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发送至所述监控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母排;
所述监控机通过所述母排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
7.一种换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电控制系统,所述换电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工作电源的第一断路器、连接备用电源的第二断路器,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机获取换电指令;
所述监控机根据所述换电指令生成分闸信号和合闸信号;
所述监控机向第一控制器发送所述分闸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包含于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包括第一通断装置,所述第一通断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所述监控机向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合闸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包含于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断路器包括第二通断装置,所述第二通断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机获取所述分闸反馈信号,所述分闸反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由接通调整为关断;
当所述监控机收到所述分闸反馈信号后,所述监控机执行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合闸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获取所述分闸反馈信号包括:
所述监控机接收第一触头发送的所述分闸反馈信号,所述第一触头包含于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触头用于检测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获取所述分闸反馈信号包括:
所述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所述分闸反馈信号,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工作电源,用于采集所述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所述工作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所述工作电源的通断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机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分闸校验码,所述分闸校验码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验证所述分闸信号的合法性。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机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合闸校验码,所述合闸校验码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验证所述合闸信号的合法性。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机接收第二触头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头包含于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触头用于检测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合闸反馈信号,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备用电源,用于采集所述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所述备用电源的供电参数包括所述备用电源的通断状态。
15.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08961.3A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803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961.3A CN112803575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PCT/CN2020/123859 WO2021093570A1 (zh) 2019-11-13 2020-10-27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EP20886949.5A EP4047783A4 (en) 2019-11-13 2020-10-27 PSU SWITCH CONTROL SYSTEM AND PSU SWITCH CONTROL METHOD
US17/743,294 US20220271562A1 (en) 2019-11-13 2022-05-12 Power source switching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sourc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961.3A CN112803575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3575A true CN112803575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0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8961.3A Pending CN112803575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1562A1 (zh)
EP (1) EP4047783A4 (zh)
CN (1) CN112803575A (zh)
WO (1) WO2021093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586940U (zh) * 2022-07-08 2023-03-07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用于双电源系统的电路和双电源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465A (zh) * 2012-05-21 2012-09-1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电源转换功能的断路器控制器、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3872760A (zh) * 2013-12-31 2014-06-18 石家庄博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供电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US20150035358A1 (en) * 2013-08-05 2015-02-05 Ragingwire Data Centers, Inc. Electric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4583Y (zh) * 2008-12-30 2009-12-30 上海宝路通电器有限公司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JP7050409B2 (ja) * 2015-04-13 2022-04-08 ベドロック・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産業用制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安全な電源
CN204732962U (zh) * 2015-07-10 2015-10-28 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双电源切换系统
CN107958561A (zh) * 2017-11-23 2018-04-24 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矿物仓库安防系统
CN207819548U (zh) * 2017-12-29 2018-09-04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465A (zh) * 2012-05-21 2012-09-1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电源转换功能的断路器控制器、切换系统及方法
US20150035358A1 (en) * 2013-08-05 2015-02-05 Ragingwire Data Centers, Inc. Electric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72760A (zh) * 2013-12-31 2014-06-18 石家庄博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供电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1562A1 (en) 2022-08-25
WO2021093570A1 (zh) 2021-05-20
EP4047783A4 (en) 2023-01-18
EP4047783A1 (en) 2022-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21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centralized critical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switchgear and power equipment
US7747356B2 (en) Integrated prote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US6246928B1 (en) Electrical interrup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communication module
JP2010093806A (ja) モータ制御センター通信システム
US7834633B2 (en) Monitoring a protective device arranged upstream of a switching device
EA001174B1 (ru) Выдвижно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803575A (zh) 一种换电控制系统及换电控制方法
US7304406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safety-critical component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JP2006288142A (ja) 無停電電源設備および前記無停電電源設備の試験方法
CN101379577B (zh) 切换装置和包括此切换装置的系统
JP2008104108A (ja) 中継装置および障害監視方法
CN213270131U (zh) 一种变桨系统安全互锁装置
CN113759291B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储能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541208B1 (ko) 로드 피더의 연결 단자들에 연결하기 위한 연결 디바이스들을 갖는 제어 모듈 및 로드 피더
CN106486898B (zh) 一种核电厂开关柜二次回路中的电路安全设计方法
CN103701201A (zh) 实现稳控装置动作切负荷时闭锁备自投的系统
CN101477922B (zh) 一种控制保护电器的母板电气连接结构
JP2011060189A (ja) 電源断対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断対処方法
CN218940767U (zh) 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和供电电源
US20230073870A1 (en) Rail-mounted device, auto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 automation
CN114844529B (zh) 基于固态功率控制器的电力线通信电路及系统
CN216805344U (zh) 一种控制输出安全装置
KR102033751B1 (ko) 스위치가 구비된 전력량계
US11539204B1 (en)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with dynamic coordination system
JP2009055731A (ja) スポットネットワーク受電設備の自動復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