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8644B -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8644B
CN112798644B CN202011578504.3A CN202011578504A CN112798644B CN 112798644 B CN112798644 B CN 112798644B CN 202011578504 A CN202011578504 A CN 202011578504A CN 112798644 B CN112798644 B CN 112798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pper wire
hollow copper
test pie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5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8644A (zh
Inventor
叶春松
王天平
王宇
贾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0115785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8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8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8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8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8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of met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由低压直流电源、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试件、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和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组成膜层热阻测定系统,测定循环油进出口温度、循环冷却水流量和进出口温度,据此计算空芯铜导线内表面膜层热阻,用于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的评价。本发明测定的膜层热阻,可从整体上评价空芯铜导线腐蚀的程度、氧化物膜酸洗的清洁程度和钝化成膜的完整程度,为决定空芯铜导线是否进行酸洗、优化酸洗及钝化工艺提供判据。

Description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 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腐蚀监测与化学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线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带走这部分热量、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通常将冷却水流经发电机的空芯铜导线,以水内冷的方式冷却发热定子线圈。因为发电机内冷水与空芯铜导线内表面是直接接触的,所以需要对内冷水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避免铜导线的腐蚀(叶春松.纯水中微量铜腐蚀控制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2;DL/T 1039-2016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然而,在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空芯铜导线仍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腐蚀。当系统状态符合化学清洗的判据时(DL/T 801-2010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需要采取化学清洗的方法去除空芯铜导线内表面的腐蚀产物。在对系统进行化学清洗前,需要先进行实验室的清洗小试试验,以确保所采用的化学清洗方法对定子冷却水系统无损害,并优化化学清洗的工艺条件(DL/T 801-2010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因此,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清洗效果评价方法对清洗小试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验室小试清洗试验研究中,常用的腐蚀程度和清洗效果评价方法有:①采用材料表面检测技术表征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与成分。以剖开后的空芯铜导线或从定子系统冲洗出的腐蚀产物为检测对象,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大型仪器观测其表面微观形貌和测定其表面组成,通过分析腐蚀产物的分布情况和化学组成,评价空芯铜导线的腐蚀程度,进而为化学清洗方法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酸洗钝化后的空芯铜导线与腐蚀空芯铜导线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组成,评价空芯铜导线的酸洗钝化效果(VOBODAR.Deposits and Corrosion in Water-Cooled Generator Stator WINDINGS:Part 1:Behaviour of Copper[J].PowerPlant Chemistry,2018,20(5);李良,刘国强,宋丽莎,等.发电机定子线棒堵塞问题分析及清洗预膜效果评价[J].清洗世界,2016,32(05):1-6);②通过腐蚀产物模拟试样溶解试验,观察所使用的化学清洗液对腐蚀产物的溶解情况。根据实际检测出的腐蚀产物的种类,准备对应成分的腐蚀模拟试样,通过比较不同化学清洗液对腐蚀产物模拟试样的溶解速率,评价化学清洗液的清洗效果,进而指导化学清洗液及其操作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吴俊杰,刘凯,周舟,等.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高含量单质铜垢的化学清洗[J].中国电力,2018,51(11):15-19;杨伟星,张剑,唐芳轩,等.秦山第二核电厂发电机定子绕组空心导线的化学清洗[J].中国核电,2013,6(04):352-355);③通过指示试片的腐蚀挂片试验,测定指示试片在化学清洗液中的腐蚀速率。以空芯铜导线试样或相同材质的试片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态挂片腐蚀试验或动态挂片腐蚀试验的方法(DL/T 523-2017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刘永兵,韩广威,龙国军,等.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化学清洗技术[J].热力发电,2012,41(08):104-106;宋小宁,冯礼奎,晏敏,等.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化学清洗[J].清洗世界,2012,28(10):12-15),测定在化学清洗过程中铜基底的腐蚀速率,确保铜基底的腐蚀速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DL/T 957-2017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HG/T 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然而,在现有小试清洗试验中,其评价铜导线腐蚀程度和清洗效果的方法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材料表面检测反映的是空芯铜导线腐蚀的局部微观特性,且操作比较繁琐。材料表面检测得到的是空芯铜导线内表面局部腐蚀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的信息,并不能从整体上反映空芯铜导线的腐蚀情况。而且,在进行材料表面检测分析前,需要经过空芯铜导线的剖管、观测试件喷金等预处理操作,操作过程比较繁琐;②腐蚀产物模拟试样的酸溶试验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清洗过程。腐蚀产物模拟试样只是腐蚀产物成分的模拟,并不能反映空芯铜导线内表面的实际状态,也无法体现化学清洗对铜导线换热性能的恢复情况;③指示试片的腐蚀挂片试验无法体现化学清洗对腐蚀产物的去除效果。腐蚀挂片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化学清洗过程中铜基底的腐蚀速率,并不能用于评价化学清洗对空芯铜导线内表面腐蚀产物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通过膜层热阻这一宏观指标从整体上评价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包括低压直流电源、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以及空芯铜导线试件,其中,
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两端;
所述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用用作恒温热流体的绝缘油,既作为维持试件温度恒定及其温度测定的导热介质,又作为防止铜导线外表面腐蚀和散热的防护介质;
所述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用作恒温冷却流体的低电导率微碱性水,作为试件冷却和进出口温度测定的介质,试件出水下游管路接有蛇形玻璃冷凝管,用以维持冷却水恒温。
进一步,所述空芯铜导线试件包括空芯铜导线和有机玻璃管,所述空芯铜导线用环氧树脂封装于有机玻璃管中,所述有机玻璃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芯铜导线长度,侧面设有恒温油进出支管,所述空芯铜导线超出有机玻璃管的两端与低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头和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进出水接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恒温绝缘油箱、油循环泵、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所述恒温绝缘油箱中注入绝缘油,所述恒温绝缘油箱通过管道连接油循环泵进口,所述油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进管,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出管连接所述恒温绝缘油箱顶部,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油循环泵进出口分别设置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
进一步,所述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循环泵、流量计、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和蛇形玻璃冷凝管,所述恒温水箱中注入内冷水模拟水样,所述恒温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水循环泵进口,所述水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芯铜导线进口,空芯铜导线出口连接所述恒温水箱顶部,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和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空芯铜导线进出口水温,水循环泵进出口分别设置水循环泵进口阀和水循环泵出口阀,空芯铜导线进口前端依次设有流量计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所述水循环泵出口阀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循环泵回流阀。
进一步,铜导线试件出水下游管路接有蛇形玻璃冷凝管,用以维持冷却水恒温,蛇形玻璃冷凝管与所述空芯铜导线出口之间设有铜导线试件出水阀。
进一步,所述恒温水箱顶部设有恒温水箱排气阀,底部设有恒温水箱底排阀。
进一步,所述流量计和铜导线试件应保持垂直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用固定支架将待测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的中心,用环氧树脂固定待测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中;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中的长度,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组装测定系统:根据上述的测定系统进行组装,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测定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根据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内冷水线流速,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准备相应体积的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中,设定恒温水箱的温度;向恒温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绝缘油的恒温温度;
旋开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启动油循环泵;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水循环泵进口阀、水循环泵出口阀、水循环泵回流阀;启动水循环泵;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粗调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定电流;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
S4.结束测定、退出系统: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铜导线试件出水阀;
关闭水循环泵,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水循环泵出口阀和水循环泵回流阀;
关闭油循环泵,待有机玻璃管中的恒温油流回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
待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将内冷水流量、待测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05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待测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待测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准备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准备一根与步骤S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S8.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
将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其中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包括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和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
进一步,所述步骤S8中,以膜层热阻及其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用于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的评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拟内冷水流速和空芯铜导线通电及换热条件,构建空芯铜导线膜层热阻测定系统,测得的膜层热阻可从整体上评价空芯铜导线腐蚀的程度、氧化物膜酸洗的清洁程度和钝化成膜的完整程度,为决定空芯铜导线是否进行酸洗、选择酸洗及钝化工艺提供判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试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恒温水箱;2-水循环泵;3-流量计;4-空芯铜导线试件;41-有机玻璃管;42-空芯铜导线;43-环氧树脂;5-低压直流电源;6-恒温绝缘油箱;7-油循环泵;8-蛇形玻璃冷凝管;9-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10-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11-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2-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3-恒温水箱排气阀;14-恒温水箱底排阀;15-水循环泵进口阀;16-水循环泵出口阀;17-水循环泵回流阀;18-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9-铜导线试件出水阀;20-油循环泵进口阀;21-油循环泵出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包括低压直流电源5、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以及空芯铜导线试件4。其中,如图2所示,空芯铜导线试件4包括空芯铜导线42和有机玻璃管41,所述空芯铜导线42用环氧树脂43封装于有机玻璃管41中,所述有机玻璃管41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芯铜导线42长度,侧面设有恒温油进出支管,所述空芯铜导线42超出有机玻璃管41的两端与低压直流电源5的正负极接头和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进出水接头连接。
其中,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恒温绝缘油箱6、油循环泵7、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1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2,所述恒温绝缘油箱6中注入绝缘油,所述恒温绝缘油箱6通过管道连接油循环泵7进口,所述油循环泵7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进管,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出管连接所述恒温绝缘油箱6顶部,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1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12分别用于检测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油循环泵7进出口分别设置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1、水循环泵2、流量计3、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9、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10和蛇形玻璃冷凝管8,所述恒温水箱1中注入内冷水模拟水样,所述恒温水箱1通过管道连接水循环泵2进口,所述水循环泵2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芯铜导线42进口,空芯铜导线42出口连接所述恒温水箱1顶部,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9和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10分别用于检测空芯铜导线42进出口水温,水循环泵2进出口分别设置水循环泵进口阀15和水循环泵出口阀16,空芯铜导线42进口前端依次设有流量计3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所述水循环泵出口阀16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循环泵回流阀17。铜导线试件出水下游管路接有蛇形玻璃冷凝管8,用以维持冷却水恒温,蛇形玻璃冷凝管8与所述空芯铜导线42出口之间设有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恒温水箱1顶部设有恒温水箱排气阀13,底部设有恒温水箱底排阀14。流量计3和铜导线试件应保持垂直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用固定支架将待测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41的中心,用环氧树脂43固定待测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的长度,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组装测定系统:根据上述的测定系统进行组装,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测定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4传热热阻:
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根据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4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内冷水线流速,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准备相应体积的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1中,设定恒温水箱1的温度;向恒温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绝缘油的恒温温度;
旋开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启动油循环泵7;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13、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水循环泵回流阀17;启动水循环泵2;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17粗调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4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13;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设定电流;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
S4.结束测定、退出系统: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17,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
关闭水循环泵2,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和水循环泵回流阀17;
关闭油循环泵7,待有机玻璃管41中的恒温油流回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
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将内冷水流量、待测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09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待测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待测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准备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准备一根与步骤S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S8.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
将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在上述步骤S5中,基于空芯铜导线内表面氧化膜对传热的影响,设计膜层热阻测定动态模拟试验系统,模拟空芯铜导线通电和换热条件以及内冷水流速,连续监测内冷水流量和冷、热流体的温度,据此计算氧化膜对传热热阻的增量,即膜层热阻,以膜层热阻的大小间接表征空芯铜导线内表面氧化膜的状态,从而评价空芯铜导线腐蚀的程度、氧化物膜酸洗的清洁程度和钝化成膜的完整程度。
所述膜层热阻的计算式推导如下:
换热过程中的热流密度可用式(1)表示,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01
式中:
Q—热负荷,W;
A—换热面积,m2
ΔT—热流体和冷流体温度之差,K;
RHT—传热热阻,m2·K/W。
从式(1)可以看出,热流密度等于温差与传热热阻之比。温差为热流体温度和冷流体温度之差,传热热阻包括热流体对流热阻、空芯铜导线的热传导热阻以及冷流体的对流热阻。
因为沿着空芯铜导线轴向方向存在温度分布,即各截面冷-热流体的温差不同,式(1)中的温差应为平均温差: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02
根据空芯铜导线进出口水温的变化,通过式(3)计算换热过程的热负荷:
Q=GRCp(t2-t1) (3)
式中: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温度,K。
将式(3)代入式(2),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03
由此可得到传热热阻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11
当进、出口截面上冷-热流体的温度差的之比小于2时,平均温差可用算术平均温差表示,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12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换热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温度,K。
T1、T2—热流体进、出口温度,K。
如果空芯铜导线的内表面有氧化膜时,这层氧化膜会贡献一部分传热热阻。在相同的模拟换热条件下,内表面有氧化膜的空芯铜导线与内表面无氧化膜的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的差值,即为前者的膜层热阻。
实施例1
腐蚀空芯铜导线膜层热阻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
准备一根长约1.2m的腐蚀空芯铜导线;
用游标卡尺测量腐蚀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
准备一根长1m、侧面有进出支管的有机玻璃管41;
用固定支架将腐蚀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41的中心,用环氧树脂43固定腐蚀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
用卷尺测量腐蚀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的长度,计算腐蚀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组装测定系统:
如图1所示,依次连接恒温水箱1、水循环泵2、流量计3、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和冷凝管;
在连接过程中,流量计3和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应保持垂直固定。
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测定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按照系统水容积与腐蚀空芯铜导线总内表面积之比为20mL/cm2,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
根据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线流速为1m/s,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
准备相应体积的除盐水,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除盐水pH至8.0-9.0,将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1中,设定恒温水箱1的温度为40℃;
向恒温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恒温温度为80℃;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13、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水循环泵回流阀17;启动水循环泵2;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17粗调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13;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设定电流为2A;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
S4.结束测定、退出系统: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17,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
关闭水循环泵2,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和水循环泵回流阀17;
关闭油循环泵7,待有机玻璃管41中的恒温油流回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
待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计算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将内冷水流量、腐蚀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3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腐蚀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腐蚀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准备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准备一根与步骤S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
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8)计算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
将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测定酸洗空芯铜导线膜层热阻,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酸洗空芯铜导线:
配制4%的柠檬酸溶液,用乙醇胺调节溶液pH至3.5-4.0,制得腐蚀空芯铜导线酸洗液;准备一根长约1.2m的腐蚀空芯铜导线;在50℃条件下,用清洗液循环酸洗腐蚀空芯铜导线2h;
用除盐水将铜导线冲洗干净,以除去残留的化学酸洗液;
用热风将酸洗后的空芯铜导线吹干,制得酸洗空芯铜导线试样。
用游标卡尺测量酸洗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
准备一根长1m、侧面有进出支管的有机玻璃管41;
用固定支架将酸洗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41的中心,用环氧树脂43固定酸洗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
用卷尺测量酸洗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的长度,计算酸洗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测定系统组装:
如图1所示,依次连接恒温水箱1、水循环泵2、流量计3、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和冷凝管;
在连接过程中,流量计3和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应保持垂直固定。
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测定:
按照系统水容积与酸洗空芯铜导线总内表面积之比为20mL/cm2,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
根据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线流速为1m/s,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
准备相应体积的除盐水,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除盐水pH至8.0-9.0,将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1中,设定恒温水箱1的温度为40℃;
向恒温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恒温温度为80℃;
旋开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启动油循环泵7;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13、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水循环泵回流阀17;启动水循环泵;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17粗调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13;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设定电流为2A;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
S4.测定结束、系统退出运行: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17,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
关闭水循环泵2,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和水循环泵回流阀17;
关闭油循环泵7,待有机玻璃管41中的恒温油流回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
待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计算:
将内冷水流量、酸洗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5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酸洗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酸洗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制备:
准备一根与步骤(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
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测定: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S8.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的计算:
将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S9.酸洗方法及条件优化:
分别测定经过不同酸洗方法和条件处理后空芯铜导线的膜层热阻,以膜层热阻的变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酸洗方法及条件。
实施例3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测定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膜层热阻,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
配制4%的柠檬酸溶液,用乙醇胺调节溶液pH至3.5-4.0,制得腐蚀空芯铜导线酸洗液;
准备一根长约1.2m的腐蚀空芯铜导线;
在50℃条件下,用清洗液循环酸洗腐蚀空芯铜导线2h;
用除盐水将铜导线冲洗干净,以除去残留的化学酸洗液;
配制0.3%磷酸三钠,用氨水调pH至11,制得酸洗后空芯铜导线的化学钝化溶液;
在50℃条件下,对酸洗后空芯铜导线进行循环钝化2h;
用除盐水将铜导线冲洗干净,以除去残留的化学钝化液;
用热风将酸洗钝化后的空芯铜导线吹干,制得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样。
用游标卡尺测量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
准备一根长1m、侧面有进出支管的有机玻璃管41;
用固定支架将酸洗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41的中心,用环氧树脂43固定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
用卷尺测量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41中的长度,计算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测定系统组装:
如图1所示,依次连接恒温水箱1、水循环泵2、流量计3、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和冷凝管;
在连接过程中,流量计3和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应保持垂直固定。
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测定:
按照系统水容积与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总内表面积之比为20mL/cm2,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
根据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线流速为1m/s,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
准备相应体积的除盐水,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除盐水pH至8.0-9.0,将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1中,设定恒温水箱1的温度为40℃;
向恒温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恒温温度为80℃;
旋开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启动油循环泵7;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13、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水循环泵回流阀17;启动水循环泵;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17粗调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13;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设定电流为2A;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
S4.测定结束、系统退出运行: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5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17,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18、铜导线试件出水阀19;
关闭水循环泵2,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15、水循环泵出口阀16和水循环泵回流阀17;
关闭油循环泵7,待有机玻璃管41中的恒温油流回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20和油循环泵出口阀21;
待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计算:
将内冷水流量、酸洗钝化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41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BDA000286521610000018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制备:
准备一根与步骤(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
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测定: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S8.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的计算:
将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S9.酸洗钝化方法及条件优化:
分别测定经过不同酸洗钝化方法和条件处理后空芯铜导线的膜层热阻,以膜层热阻的变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酸洗钝化方法及条件。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举例和说明,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流通截面的长、宽和铜导线管壁厚度;用固定支架将待测空芯铜导线垂直置于有机玻璃管的中心,用环氧树脂固定待测空芯铜导线的两端,将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中;测量待测空芯铜导线封装在有机玻璃管中的长度,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总外表面积和总内表面积;
S2.组装测定系统:将测定系统进行组装,所述测定系统包括低压直流电源、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以及空芯铜导线试件,其中,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两端;所述导线外侧油循环恒温系统包括恒温绝缘油箱、油循环泵、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所述恒温绝缘油箱中注入绝缘油,所述恒温绝缘油箱通过管道连接油循环泵进口,所述油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进管,有机玻璃侧面的恒温油出管连接所述恒温绝缘油箱顶部,有机玻璃管进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和有机玻璃管出口油温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油循环泵进出口分别设置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所述导线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循环泵、流量计、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和蛇形玻璃冷凝管,所述恒温水箱中注入内冷水模拟水样,所述恒温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水循环泵进口,所述水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空芯铜导线进口,空芯铜导线出口连接所述恒温水箱顶部,铜导线试件进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和铜导线试件出水水温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空芯铜导线进出口水温,水循环泵进出口分别设置水循环泵进口阀和水循环泵出口阀,空芯铜导线进口前端依次设有流量计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所述水循环泵出口阀和铜导线试件进水阀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循环泵回流阀;恒温水箱顶部设有恒温水箱排气阀,底部设有恒温水箱底排阀,试件出水下游管路接有蛇形玻璃冷凝管,蛇形玻璃冷凝管与所述空芯铜导线出口之间设有铜导线试件出水阀;系统连接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
S3.测定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计算所需的内冷水模拟水样体积;根据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流通截面的面积,控制内冷水线流速,计算所需的内冷水体积流量;准备相应体积的内冷水模拟水样注入恒温水箱中,设定恒温水箱的温度;向恒温绝缘油箱中注入适量体积的绝缘油,设定绝缘油的恒温温度;
旋开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启动油循环泵;
旋开恒温水箱排气阀、水循环泵进口阀、水循环泵出口阀、水循环泵回流阀;启动水循环泵;
依次旋开铜导线试件进水阀和铜导线试件出水阀,调节水循环泵回流阀粗调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进水流量,调节铜导线试件进水阀,细调进水流量至设定值,关闭恒温水箱排气阀;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定电流;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内冷水流量、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
S4.结束测定、退出系统:
断开低压直流电源的电源;
全开水循环泵回流阀,依次关闭铜导线试件进水阀、铜导线试件出水阀;
关闭水循环泵,关闭水循环泵进口阀、水循环泵出口阀和水循环泵回流阀;
关闭油循环泵,待有机玻璃管中的恒温油流回恒温绝缘油箱后,关闭油循环泵进口阀和油循环泵出口阀;
待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冷却至常温后,取下试件;
S5.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传热热阻:
将内冷水流量、待测铜导线试件进出水水温和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代入下式,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Figure FDA0003540683530000021
式中:
RHT—传热热阻,m2·K/W;
A—待测空芯铜导线的外表面面积,m2
GR—内冷水流量,kg/s;
Cp—水的比热容,J/(kg·K);
t1、t2—待测空芯铜导线内冷水进出口水温,K;
T1、T2—有机玻璃管进出口油温,K;
S6.准备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准备一根与步骤S1长度相同的空芯铜导线;
以10%的稀H2SO4溶液对空芯铜导线进行化学清洗,以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量的清洗液并测定其中Cu2+含量;当Cu2+含量不再变化时,用除盐水将空芯铜导线冲洗干净,制得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
S7.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传热热阻:
按照步骤S1-S5,测定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
S8.计算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膜层热阻:
将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传热热阻减去内表面清洁空芯铜导线的传热热阻,即为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的膜层热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其中待测空芯铜导线试件包括腐蚀空芯铜导线试件、酸洗空芯铜导线试件和酸洗钝化空芯铜导线试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以膜层热阻及其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用于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的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铜导线试件包括空芯铜导线和有机玻璃管,所述空芯铜导线用环氧树脂封装于有机玻璃管中,所述有机玻璃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芯铜导线长度,侧面设有恒温油进出支管,所述空芯铜导线超出有机玻璃管的两端与低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头和内侧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进出水接头连接。
CN202011578504.3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798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04.3A CN11279864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04.3A CN11279864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8644A CN112798644A (zh) 2021-05-14
CN112798644B true CN11279864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580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504.3A Active CN11279864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8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8155B (zh) * 2021-01-21 2022-02-01 武汉大学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动态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4934269B (zh) * 2022-03-28 2023-05-16 武汉大学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在役钝化和酸洗自动调控系统和方法
CN114959676B (zh) * 2022-03-29 2023-05-16 武汉大学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加氧增强空芯铜导线在役自钝化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8475B2 (ja) * 1996-04-22 2004-02-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却水供給装置
CN2497304Y (zh) * 2001-10-10 2002-06-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式冷却水腐蚀速度和污垢热阻一体化监测仪
CN202614652U (zh) * 2012-04-23 2012-12-19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海水冷却腐蚀热阻一体化监测装置
CN103309327B (zh) * 2013-06-08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检测氢气漏入内冷水中并评估影响内冷水水质的监测装置
CN203811572U (zh) * 2014-04-21 2014-09-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电机铜线棒腐蚀速率电化学在线监测系统
KR101668361B1 (ko) * 2014-08-29 2016-10-24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습증기 침부식 모사장치 및 습증기 제조방법
CN105372172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空芯铜导线腐蚀在线监测装置
CN105953840A (zh) * 2016-06-27 2016-09-21 内蒙古工业大学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CN106006910B (zh) * 2016-07-19 2019-01-0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定冷水中监测和控制铜导线腐蚀的方法
CN107478567B (zh) * 2017-08-07 2020-08-07 武汉大学 模拟发电机空芯铜导线在内冷水中腐蚀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927052A (zh) * 2019-11-28 2020-03-27 武汉大学 紫铜的动态挂片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8644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8644B (zh)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08761022B (zh) 一种液态铅铋合金热工水力特性和腐蚀特性实验系统
CN104764985B (zh)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估计油纸绝缘系统低频介损方法
Xia et al. Fast evaluation of degradation degre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analyz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data
CN109078931A (zh) 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化学清洗的动态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285011B (zh) 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3588123B (zh) 一种定子绕组温度预警方法
CN110781611A (zh) 基于Lambert W函数的光伏组件温度实时计算方法
CN105202522A (zh) 一种直流锅炉腐蚀、结垢风险的诊断方法
CN103063963B (zh) 一种变压器容量测试方法
CN113935238A (zh) 一种基于电缆接头表面温度的绝缘老化程度评估方法
CN214585030U (zh)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膜层热阻测定装置
CN210511077U (zh) 一种供热机组换热管泄漏在线诊断装置
CN115329672A (zh) 一种基于改进topsis灰色关联的换流变压器状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2858155B (zh)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动态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8680052U (zh) 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化学清洗的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CN111007112B (zh) 一种基于电导率法的在线测量蒸汽湿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7290268B (zh) 一种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的电力复合脂老化的预测方法
EP28893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ng heat transfer elements at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s
CN206146677U (zh) 带恒温装置的取样架系统
CN105954181A (zh) 一种模拟冷凝环境的腐蚀试验箱及其使用方法
Somerscales Corrosion fouling: liquid side
CN101813716A (zh)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电热老化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1451899A (zh) 充油变压器内部进水的检测诊断方法
CN218512283U (zh) 一种用于冷却水腐蚀结垢模拟动态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