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3840A -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3840A
CN105953840A CN201610475904.9A CN201610475904A CN105953840A CN 105953840 A CN105953840 A CN 105953840A CN 201610475904 A CN201610475904 A CN 201610475904A CN 105953840 A CN105953840 A CN 105953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collecting
tank
circulat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59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安
赵巨东
贾建军
刘建林
陈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4759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3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3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3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具有试验运行时间短、运行条件可控、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开放式、可根据设置参数自动运行等特点。本发明可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实验室内动态模拟试验,采集实际运行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在本装置上进行阻垢、杀菌及金属挂片的抗腐蚀动态模拟试验验证,取得基本试验数据后再推广应用于实际工业循环冷却水。本发明可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循环冷却水的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Description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内陆地区严重缺水。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的电力发展只能以火力发电为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迅速,经历了跳越式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发电,新建了大批的风电厂和太阳能电站,但由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季节性和稳定性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应用,因此短期内我国的电力供应仍以火电为主。
火电厂是较大工业耗水企业,许多设备都需要用水冷却,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循环冷却水,约占火电厂用水总量的80%以上。据估算,一台300MW的水冷机组,循环冷却水用水量约为30000~40000t/h,一台1000MW水冷机组,其耗水量约为一个中小城市的用水量。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循环冷却水不仅用量大,对水质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在敞开式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循环冷却水流经冷却塔中与外界空气接触,冷却塔内部的循环冷却水不断地蒸发而损失部分水量,水中各种物质和离子浓度不断浓缩。同时,循环冷却水中还会混入空气中的大量灰尘颗粒和氧气、散失部分二氧化碳,水质逐渐变差,其结果会导致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滋生。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有机和无机杂质,在高浓缩倍数下水质变差,在凝汽器铜管的表面形成水垢等沉积物,由于水垢的热传导系数很低,造成凝汽器的真空度下降、传热端差上升,从而降低凝汽器的传热性能,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导致生产能耗增加。另外,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会使凝汽器铜管腐穿孔,冷却水漏入凝结水中,从而影响火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阻垢、缓蚀和杀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工业规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水量十分巨大,加之循环冷却系统过于庞大,因此各种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一股要在实验室内先进行小规模动态模拟试验,在取得试验效果和使用安全的基础上再扩大到工业中试。
实验室规模的动态模拟研究,主要采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模拟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模拟运行,测定污垢热阻值、污垢的附着速度、挂片失重和微生物的杀灭情况,得出传热状态下的阻垢率、缓蚀率和杀菌率等参数,用来判断所采取的措施对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效果,分析处理措施的安全性。可以说实验室内所进行的动态模拟试验,是对循环冷却水进行阻垢、缓蚀及杀菌处理的必要步骤,也是较接近实际运行工况的一种实验方法。其中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是进行循环冷却水处理研究的重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以下简称试验台)。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结构上,试验台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六大部分。
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换热器、集水池、冷却塔、球状多面空心聚丙烯填料层、循环水喷头、轴流风机、循环水泵、集水池内的电加热棒、挂片筒、循环水电动流量调节阀、循环水电磁流量计、位于换热器铜管进水、出水口端的循环水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位于集水池中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及连接水管所组成。其中换热器内置换热铜管并与循环冷却水相连接。冷却塔安装集水池上部,集水池内盛装有待处理的循环冷却水。
所述加热水系统包括换热器、恒温水槽加热器、电加热棒、加热水泵、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加热水电磁流量计、位于换热器进水口、出水口端的加热水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位于恒温水槽加热器中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及水管。换热器上有加热水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换热器中加热水与换热铜管中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
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包括玻璃补水槽、进水浮漂、进水阀和连接水管。玻璃补水槽位于集水池上方,端面处装有刻度尺,可以直观读出液面降低的数值,折算成补充水的体积值。玻璃补水槽底部用连接水管与集水池连接,连接处装有进水阀,进水阀与进水浮漂以杠杆连结,通过进水浮漂控制进水阀的开闭;自动补水系统可补充蒸发损失的循环冷却水量,使集水池中的循环冷却水液面不变。
所述自动补药系统包括补药桶、蠕动泵、硅胶管和固定夹。补药桶为容积25L敞口塑料桶,内盛装有准备补充的化学药剂。蠕动泵的流量控制范围0.002~380mL/min、精度0.002mL/min。通过硅胶管将补药桶、蠕动泵和集水池相连接,硅胶管为耐腐蚀抗磨硅胶管,硅胶管的出口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在集水池内壁上。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屏蔽线、采集器、直流稳压电源、计算机系统等部件。可根据一体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标准电压值,自动计算温度、污垢热阻和阻垢率的数据,并绘出上述各量的变化曲线,本发明中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开关、智能PID温控仪、数显PID调节器、固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所组成。可自动控制两个通道集水箱内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使之保持恒定;自动控制恒温水槽加热器内加热水的温度,使之保持恒定;自动控制循环冷却水、加热水的流量,使之保持稳定,并使两个通道的流量保持平衡;自动控制冷却塔顶端轴流风机的开、闭,加快或减缓循环冷却水的降温,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线路连接。
循环冷却水由循环水泵泵出集水池,经循环冷却水流量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后到达换热器,与来自恒温水槽的加热水进行热量交换,再经冷却塔喷头喷淋、填料层冷却后回到集水池中形成循环。试验台设计成双通道,一个通道用于试验组,另一个通道用于对照组。
实验室内所进行的动态模拟试验一股耗时较长,短则数天,长者达数月,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工的测试过程。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设计为双通道式,一个通道为试验组,另一个通道为对照组。两个通道使用的材料、形状和外部条件完全一致,控制条件和设置步骤也一致。在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组通道采取阻垢、缓蚀或杀菌处理,对照组通道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一次试验即可得出试验结果,极大地缩短了试验测试时间。
为了节省人力,试验台设计成为自动运行形式。在设置好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加热水流量、循环冷却水温度、加热水温度、循环冷却水电动流量调节阀和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的调节范围,以及温度、流量的采集时间间隔等试验参数后,在玻璃补水槽中加满补充水的情况下,一股可连续运行6~8h左右,期间不需要人工干预。如运行时间超过6~8h,可在玻璃补水槽中再次加满补充水即可。运行期间可实现自动平衡流量、控制温度,自动采集试验数据并实现数据储存,自动绘出污垢热阻和阻垢率曲线等功能。
本发明还设计有补药系统,根据试验运行过程中水中离子的损失率,精确并连续地补充水中损失的离子成份,保持循环冷却水中的离子浓度恒定,与工业上实际运行的循环冷却水工况相近。因此,循环冷却水不再是封闭系统,可视为一个开放式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各符号说明;
附图3a为本发明的循环冷却水对照组(通道II)回路流程图;
附图3b为本发明的循环冷却水试验组(通道I)回路流程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加热水回路流程图;
附图5a为本发明的换热器示意图;
附图5b为本发明的换热器剖视图;
附图6a为本发明挂片筒主视图;
附图6b为本发明挂片筒俯视图;
附图6c为本发明挂片筒侧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面板图。
附图1序号说明:换热器1、集水池2、冷却塔3、填料层4、喷头5、轴流风机6、循环水泵7、电加热棒一8、挂片筒9、恒温水槽加热器10、加热水泵11、电加热棒二12、补水槽13、进水浮漂14、进水阀15、补药桶16、蠕动泵17、硅胶管18、阻垢处理器19、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接口一20、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接口二21、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22、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自动补水系统进水管道五24、加热水进水管道接口三104、加热水出水管道接口四105、自动控制系统A、数据采集系统B。
附图5序号说明:换热器外壳101、换热铜管102、密封接头103、加热水进水管道接口三104、加热水出水管道接口四105。
附图6序号说明:进水管90、出水管91、活结92、挂片钩93、放气阀94、顶盖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1中为“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整体示意图,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A和数据采集系统B等六大部分,自动控制系统A和数据采集系统B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由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通道的配置完全相同,仅对其中一个通道说明)。在试验组(通道I)的循环冷却水回路中,可以使用串联方式接入阻垢处理器19。
一、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包含换热器1、集水池2、冷却塔3、填料层4、循环水喷头5、轴流风机6、循环水泵7、循环冷却水电加热棒8、挂片筒9、电磁流量计、电动流量调节阀、位于换热器内换热铜管102的进水口(管道接口一20)、出水口(管道接口二21)端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位于集水池中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及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22、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所组成。填料层4优选为球状多面空心聚丙烯。
集水池2中的循环冷却水经循环水泵7泵出,经过电动流量调节阀、电磁流量计和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22,从管道接口一20进入换热器1的换热铜管102中与加热水进行热量交换后,从管道接口二21流出换热器,通过挂片筒9,从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进入冷却塔3,经喷头5喷入填料层4进行散热,回到集水池2中完成一次循环。
冷却塔3顶部装有轴流风机6,当高于循环冷却水的预设温度时,轴流风机6启动,通过增大蒸发量使循环冷却水降温。
集水池2中装有电加热棒一8可以对循环冷却水加温,当循环冷却水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电加热棒一8启动加温,如此保证了循环冷却水温度在实验过程中恒定。
换热器
图1中,换热器1是整个试验台的关键设备,其具体结构如图5。换热器1由换热器外壳101、换热铜管102及密封接头103等组成。本发明中采取加热水与循环冷却水对流换热方式,循环冷却水通过换热器1的换热铜管102内(走管程),加热水通过换热铜管102外(走壳程),加热水与循环冷却水通过换热铜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1)换热器外壳:
换热器外壳101长期在腐蚀环境下工作,为了避免其锈蚀,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制作,换热器1两端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接头与不锈钢法兰盘连接。换热器外壳101设计为长572mm,在距两端法兰盘内侧25mm处布置加热水的进水口三104(即三通管的分管道与换热器连接处)、出水口四105,换热器1外壳包裹20mm厚的聚氨酯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或烫伤工作人员。
(2)换热铜管:
换热铜管102置于换热器内并与循环冷却水相连接。换热铜管102采用工业上常用的H68A或HSn70-1A铜管,铜管DN20mm×2mm,长度663mm,有效换热长度572mm,外壁光滑,内壁无麻点、裂纹、锈蚀等缺陷。换热铜管两端与密封接头103连接处使用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密封,避免循环冷却水与加热水相混合。同时换热铜管的两端形成循环冷却水的进水口20、出水口21,分别形成循环冷却水进水口和出水口。
(3)换热器密封接头:
换热器密封接头103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将循环冷却水与加热水隔开,避免循环冷却水与加热水相混合;二是将换热铜管102牢固固定在换热器1中央,同时将换热铜管102与循环冷却水管路连接,避免循环冷却水泄露。为了确保密封接头103的密封及耐热性,密封接头103由具有隔热作用的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加工制作,在密封接头103与换热铜管102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圈,密封接头103端口用活结与循环冷却水管路(即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22和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相连接。
(4)一体化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在加热水的进水口(管道接口三104)、出水口(管道接口四105)处安装两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加热水进水、出水口端的温度。在换热铜管102的进水口(管道接口一20)、出水口(管道接口二21)安装两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循环冷却水的进水、出水口端的温度。
集水池
集水池2内盛装有待处理的循环冷却水。集水池容积一股为循环冷却水总量的1/3~1/5倍。因此,集水池的容积为:
V = Q × 1 3 = 800 × 1 3 = 266.7 L - - - ( 1 )
式(1)中:V——集水池容积,单位L;
Q——循环冷却水总量,单位L。
集水池2尺寸设计为976×550×500mm3=268.4L,采用12mm厚的PVC工程塑料板焊接制成。为了监测集水池2中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在集水池2边壁上安装有一体化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B监测集水池2中水温的变化,并反馈给自动控制系统A控制集水池2中的水温,使之稳定在预设值。
冷却塔
冷却塔3是一种塔形构筑物,热水自上而下喷散成水滴状,空气自下而上在塔内流动,气液两相进行逆流传热。冷却塔3的形状按通风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目前火电厂的冷却塔多为双曲线型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它是由通风筒、配水系统、淋水装置(填料)、通风设备、收水器和集水池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另外还有补水管、排水管等。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塔内外的空气温度差形成的压差来抽风的,因此冷却塔的尺寸一股很大,其外形和高度对气流的影响较大。
本发明模拟火电厂循环冷却塔系统,按比例缩小设计,冷却塔3安装在集水池2上部。由于场地有限,不能依靠压差抽风,故在冷却塔上方设置轴流风机6,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实现空气与循环水的对流换热,采用循环水喷头模拟冷却塔布水设备,增大气水接触面积。
冷却塔3的热力计算是以循环水的蒸发冷却原理为理论基础的。液体的蒸发冷却,是液体的自由表面与空气接触时,由于热交换与物质交换过程共同作用而使液体得到冷却,由于液体的表面蒸发、接触及辐射作用进行热交换。其中辐射散热对冷却塔影响不大,计算时可以忽略。当水温差ΔT<15~20℃时,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计算,采用平均焓差法计算较为精确。
已知本地干球温度θ=26℃、湿球温度τ=25℃,可知空气相对湿度考虑空气进入塔内温度升高并且分布不均系数0.98,则湿空气平均密度ρm=0.98ρ。计算得气水比λ=1.01、冷却数N=3.195×10-4,则塔面积为2.198m2。冷却塔设计选用PVC工程塑料管,直径D=40cm,塔高h=1.75m。
填料层
填料层4的设计是为了使循环冷却水布水更均匀,有利于循环冷却水与空气的热交换,达到快速降温目的。设计用气速高、阻力小、比表面积大、直径为50mm的多面空心状聚丙烯填料球作为填料层。填料层4位于喷头5下方,每个冷却塔内置300个多面空心状聚丙烯填料球,厚度20cm。
循环冷却水喷头
喷头5的作用是使进入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呈均匀分布状,有利于与空气充分接触。喷头采用渐伸线型不锈钢材质,连接管口直径20cm,喷水孔径2mm,喷水孔数200个,优选为循环水喷头。
轴流风机
轴流风机6位于冷却塔3的顶端,试验运行阶段,若循环冷却水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会开启轴流风机6,加快循环冷却水的降温。反之,则会关闭轴流风机6。根据进塔空气流量G=723.24L/h,故设计为功率250W、流量4000m3/h的立式轴流风机。
循环水泵
试验运行中,循环冷却水不断往复循环,需要一种性能可靠的水泵。采用扬程16m,转速2900r/min、流量15m3/h的铸铝单相潜水泵。为了维持流量稳定,设计有回流管,并安装回流调节阀,通过调节回流比,使循环冷却水流量稳定。
循环冷却水电加热棒
在试验运行开始阶段,由于集水池2中的循环冷却水温度较低,此时采集的数据误差很大。为了避免这种误差,需将集水池2中的循环冷却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否则,仅依靠加热水进行升温很漫长,约需要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因此,在两个集水池2中分别安装了一组3000W电加热棒一8对循环冷却水进行预热,达到预热温度后电加热棒一自动断电。
试验运行阶段,若集水池中的循环冷却水低于预设温度,电加热棒一8会再次启动加热,保证集水池中的循环冷却水恒温。
挂片筒
挂片筒9串接在循环冷却水管路中,即挂片筒9串接在换热铜管与连接喷头5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上,换热铜管102与挂片筒连通。挂片筒外径63mm,高度160mm,边壁厚度2mm,进出、水口间距65mm,PVC工程塑料材质,连接水管外径25mm。挂片筒9结构见附图6。其中挂片筒9上开设进水管90和出水管91,进水管90和出水管91自由端分别连接一个活结92,进水管90通过活结92与换热铜管102的出水口(管道接口二21)连通,出水管91通过活结92与连通喷头的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23连通,挂片筒顶部具有顶盖95,顶盖95底部具有挂片钩93。实验时待测试的挂片(即金属片)悬挂在塑料材质的挂片钩93上,挂片悬挂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中部。容器顶部侧面还设有放气阀94,放气阀94的作用是排除挂片筒中积存的空气。挂片筒9能够用于进行金属挂片的腐蚀研究。
电磁流量计
循环水流量的稳定与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测试精度,本发明要求精度在0.5%以上的高精度流量计,故选择淮安衡正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定制的具有自动零点校准功能的电磁流量计。基本参数如下:最高流量3000L/h,通径Φ25mm,精度±0.5%,环境温度-10~60℃,相对湿度5%~90%,单相185~250V AC供电,耗散功率小于20W,数字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RS-485,内衬聚四氟乙烯防腐材料、垂直安装、上下接口以法兰盘连接,四位液晶显示屏,可直观显示瞬时流量和总流量数值。
电磁流量计安装在循环冷却水管路中,位于电动流量调节阀之后,与电动流量调节阀配合使用。电动流量调节阀根据电磁流量计反馈的流量信号,自动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流量,使之达到稳定。
电动流量调节阀
受循环冷却水水泵的供电电压、转速等影响,循环冷却水流量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波动,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稳定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在循环冷却水管路中设置了电动流量调节阀。电动流量调节阀根据预设的流量值与电磁流量计反馈的实时流量值对比,将循环冷却水的流量稳定在预设值,减少试验误差。
对电动流量调节阀技术要求:具有伺服放大器电动执行机构,220V AC单相电源,功率50VA,输入、输出控制信号4~20mA DC,基本误差±1.0%,调节范围30∶1,具有等百分比和直线性流量控制特性,内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填料层,使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45%~85%。故选择市场上定型的3810LSB-08型电动小流量调节阀,满足要求。
二、加热水系统
如附图1和附图4,加热水系统包含恒温水槽加热器10、加热水泵11、电加热棒二12、加热水电磁流量计、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位于换热器进水口、出水口端的加热水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位于恒温水槽加热器中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及加热水连接管路所组成。
恒温水槽加热器10中的加热水经加热水泵7泵出,通过电动流量调节阀和电磁流量计后,分别进入两个通道的换热器中与换热铜管中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降温后的加热水返回恒温水槽加热器10中可再次加热循环。
(1)、恒温水槽加热器
恒温水槽加热器10为系统提供热源,加热介质可采用蒸汽、导热油或加热水等。由于蒸汽加热的温度高,换热需要再冷凝为液态水,故换热强度大,且试验过程中需要连续通以自来水来冷凝加热蒸汽,自来水浪费较严重,一旦停水便不能进行试验,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导热油加热具有加热温度高,可达到100℃以上,不需要冷凝等优点,但导热油粘附在换热铜管外壁上,当需要精确测量铜管重量时不易清除。由于水作为加热介质具有热容量大、流动性好、温度易控制和换热性好等优点,故本发明采用加热水作为加热介质。水作为加热介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加热温度不能超过当地沸点,另外一点就是在换热铜管的加热水璧面上会产生结垢现象。针对第一点,设计加热水温度93℃,低于当地沸点;针对第二点,设计采用电导率小于0.3μS/cm的高纯度蒸馏水,完全避免了加热水在换热铜管外表面的结垢。
本发明设计采用大功率恒温水槽加热器,恒温水槽加热器内、外胆夹层中填充有10cm厚的耐高温玻璃棉纤维保温层。恒温水槽加热器内胆容量30L,温度范围5~95℃±0.2℃可调。设计两个通道共用一个大功率恒温水槽加热器加热,加热水在加热水泵11驱动下通过三通管分流,分别从加热水进水管道接口三104进入到两个通道的换热器中,避免了两个通道加热水温度不一致引起测量误差。为了监控恒温水槽加热器中加热水的温度,在恒温水槽加热器中装有一体化温度传感器。
如附图4,加热水由恒温水槽加热器10中通过电加热棒二12加热,通过内置的加热水泵11泵出,经过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加热水电磁流量计和位于换热器进水口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后进入换热器中,与换热铜管中的循环冷却水换热,换热后的加热水通过加热水出水管道接口四105回到恒温水槽加热器10中,形成加热水的循环流动管路。
加热水管路采用Φ25mm不锈钢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加热水电磁流量计监测流量,通过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控制两个通道的流量一致,同时使加热水流量保持稳定。加热水管路外包裹20mm厚的聚氨酯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或烫伤工作人员。
(2)、加热水泵
加热水泵11为不锈钢叶片耐高温水泵,流量20L/min,220V AC供电,扬程6m。
(3)、电加热棒
设计三组电加热棒二,总功率3×2kW,三相交流电供电。其中主加热2×2kW,辅助加热2kW。通过数据采集系统B监测恒温水槽加热器中水温的变化,当加热水温度偏离预设值±0.5℃时,自动控制系统可分别关闭、接通辅助加热,使恒温水槽加热器中的水温稳定在预设值。
(4)、加热水电磁流量计
为了提高加热水管路流量测试精度,设计采用电磁流量计,其基本参数同循环冷却水管路的电磁流量计,也要求垂直安装、上下以法兰盘连接。
加热水电磁流量计提供的流量信号一方面提供给数据采集系统B供实时显示,以便于监测流量;另一方面提供给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的PID控制器,供电动流量调节阀控制加热水的流量平衡及稳定。
(5)、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
加热水电动流量调节阀的技术要求与循环冷却水管路的电动流量调节阀相同。其作用有二,一是稳定加热水的流量;二是平衡两个通道的加热水流量,使两个通道的加热水流量保持一致,减少试验误差。
三、自动补水系统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存在蒸发和溅落损失,集水池2中的循环冷却水处于不断减少状态,称水量损失。为了保证集水池内的水位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位,设置了自动补水系统。如附图1,自动补水系统由玻璃补水槽13、进水浮漂14、进水阀15和连接管道五24所组成。
(1)、玻璃补水槽
为了便于观察和记录损失的水量,补水槽13设计成玻璃材料的。玻璃补水槽位于集水池上方1.5m处,端面处装有刻度尺,可以直观读出液面降低的数值,折算成补充水的体积值。
玻璃补水水槽设计尺寸500×400×300mm3=60L,厚度1.0mm。可以提供6~8h的补水量,能满足夜间值守需求。
(2)、进水浮漂
进水浮漂14与进水阀15以杠杆连结,利用进水浮漂14的漂浮性能,在高水位时使进水阀15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降低时进水浮漂14降低,进水阀15开启,实现了自动补水。进水浮漂14直径90mm,浮动范围150mm,不锈钢材质。
(3)、进水阀
进水阀15安装在集水池边璧处,活动柱塞式阀孔,孔径20mm,阀孔柱塞与进水浮漂14通过不锈钢杠杆连接,连接杆长度150mm。
(4)、连接管道
连接管道24为Φ25mm耐折弯、钢丝筋的PVC透明软管,上端与玻璃补水槽底部出水口连接,下端与集水池连接进水阀15连接,利用重力作用进水。
自动补水系统补充蒸发损失的水量,确保集水池中的循环冷却水液面恒定。
四、自动补药系统
本发明设计有自动补药系统,根据水中主要离子Ca2+、HCO3 -的损失率,精确并连续地补充水中损失的离子成份,保持循环冷却水中的离子浓度不变。即:离子补充率=离子损失率。
一股在正式试验前,首先进行循环冷却水中主要离子损失速率测定试验,测出循环冷却水中Ca2+、HCO3 -离子的损失率,折算成分析纯CaCl2和NaHCO3的药量浓度,采用蠕动泵根据损失速率精确控制药量的补充率。
如附图1,所述自动补药系统包括补药桶16、蠕动泵17、硅胶管18等。
(1)、补药桶
补药桶16为容积2×25L两个敞口塑料桶,盛装待补充的化学药剂。
(2)、蠕动泵
利用蠕动泵精确控制液体输送量的特性,设计安装两台BT100-2J型蠕动泵17,分别向两个集水池种补充待补充的化学药剂。蠕动泵17流量范围0.002~380mL/min,转速分辨率0.1rpm,功率30W。
(3)、硅胶管
硅胶管18为耐腐蚀、抗磨、抗形变强专用硅胶软管,规格2.4×0.8、2.4×1.86、2.0×1.0、1.52×0.55mm等。硅胶管18的进口端放在补药桶中,硅胶管18的出口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在集水池2内壁上。
五、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B包括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屏蔽线、采集器、计算机等所组成,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根据一体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标准电压值,自动计算出流量、温度、污垢热阻和阻垢率数据,并绘出上述各量的变化曲线。下面简单的介绍下数据采集系统B中各部件的功能及其作用。
(1)、一体化温度传感器
如附图1,本发明共设计安装十一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分别是:对照组中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水口端、对照组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出水口端、对照组换热器加热水进水口端、对照组换热器加热水出水口端。试验组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水口端、试验组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出水口端、试验组换热器加热水进水口端、试验组换热器加热水出水口端、对照组集水池、试验组集水池、恒温水槽加热器共十一组。分别监测两个通道换热器1加热水进、出口的温度、两个通道换热器1循环冷却水进水口、出水口的温度、两个通道集水池的温度和恒温水槽加热器的温度。
选择SDYW系列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传感器为Pt100铂热敏电阻式,A类,供电电压DC24V,输出0~5000mV电压信号,使用环境温度-20~85℃。
(2)、数据采集屏蔽线
设计使用数据采集屏蔽线将一体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输送到采集器中。数据采集屏蔽线为信号电缆式,3芯0.5mm2,外径Φ6mm。
(3)、采集器
为了实现温度数据信号与计算机的通讯,采用数据采集器将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模拟电压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完成数据采集、存储及运算等功能。
实施中,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与采集器通道的对应关系如表1。
表1 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与采集器通道对应表
其中:“I循进”表示试验组换热器进水口端的循环冷却水温度;“I循出”表示试验组换热器出水口端的循环冷却水温度;“I加进”表示试验组换热器进水口端的加热水温度;“I加出”表示试验组换热器出水口端的加热水温度;“II循进”表示对照组换热器进水口端的循环冷却水温度;“II循出”表示对照组换热器出水口端的循环冷却水温度;“II加进”表示对照组换热器进水口端的加热水温度;“II加出”表示对照组换热器出水口端的加热水温度;“I集温”表示试验组集水池的温度;“II集温”表示对照组集水池的温度。
(4)、计算机
例如使用计算机中现有专用的模块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及运算等功能。本发明中各数据信号通过数据采集频蔽线传输传到计算机上,自动计算温度、污垢热阻和阻垢率数据,实时显示并绘出上述各量的变化曲线。
六、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开关、智能PID温控仪、数显PID调节器、固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组成。依据智能控制理念,设计了负反馈的闭环控制回路。
(1)、空气开关
电源总控制开关。采用SCML系列、额定电流100至630A三相五线制空气开关。当试验台线路出现短路或漏电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确保人身安全及用电设备的安全。
(2)、智能PID温控仪
采用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智能PID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组成闭环控制回路,利用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控制循环冷却水和加热水的温度。
智能PID温控仪采用了具有超强自整定功能、超调自适应功能的XMT80X系列智能PID温控仪。主要技术参数:控制信号为1~5000mV DC标准电压信号,测量速度3次/秒,测量精度±0.5%,继电器触点容量AC 220V/3A,工作电源AC220V 50Hz,工作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85%RH。
设计采用五块智能PID温控仪,其中两块分别控制两个通道集水池中循环冷却水的电加热棒,根据两个通道集水箱内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水温信号,发送输出信号到固态继电器,接通或断开电加热棒电源,控制两个通道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两块分别控制两个通道轴流风机的开、闭,根据两个通道集水箱内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水温信号,发送输出信号到交流接触器,接通或断开轴流风机电源,加快或减缓轴流风机的降温;一块控制恒温水槽加热器辅助加热的开、闭,根据恒温水槽加热器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水温信号,发送输出信号到交流接触器,接通或断开辅助电加热棒电源,控制加热水的温度。
(3)、数显PID调节器
由电磁流量计、数显PID调节器和电动流量调节阀组成的负反馈闭环控制回路,控制循环冷却水和加热水的流量。
数显PID调节器采用具有数显功能的TY系列PID调节器,主要技术参数:控制信号为4~20mA DC标准电流信号,测量精度0.25%,工作电源AC 220V50Hz,工作环境温度0~55℃、相对湿度≤90%RH。
设计采用四块数显PID调节器,其中两块根据两个通道循环冷却水电磁流量计测得的循环冷却水流量信号,发送输出信号到电动流量调节阀的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流量;两块根据加热水管路电磁流量计测得的加热水流量信号,发送输出信号到电动流量调节阀的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加热水的流量。
(4)、交流接触器
由两个交流接触器和智能PID温控仪组成闭环控制回路,控制两个通道的轴流风机开、闭,加快或减缓循环冷却水的降温,控制集水池中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保持在预设值。
另由一个交流接触器和智能PID温控仪组成闭环控制回路,控制恒温水槽加热器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在预设值。
采用可供频繁启动的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220/380V,额定电流18A,主触头极数:三极,线圈电压220/380V,机械寿命100>万次。
“试验台”不确定度分析
本申请采用(ISO)的准则对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实验台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本试验台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换热器中冷却水进水、出水口端的温度、换热器中加热水进水、出水口端的温度、电磁流量计流量、电动流量调节阀的不确定度决定。因此,通过各测量仪器的精度水平,使用非统计方法的B类不确定度对试验台进行评定。
一体化温度传感器中Pt100铂热敏电阻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
μ T T = 0.09 93 = 0.9 × 10 - 3 - - - ( 2 )
电磁流量计测量的流量,换算成质量流量最大不相对确定度:
μ G G = 0.0125 2.5 = 5 × 10 - 3 - - - ( 3 )
电动流量调节阀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
μ g g = 0.01 - - - ( 4 )
因此,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最大B类相对不确定度为:
μ = 4 × ( μ T T ) 2 + 4 × ( μ G G ) 2 + ( μ g g ) 2 = 0.01008 = 1.0 % - - - ( 5 )
式(5)即为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最大B类相对不确定度。试验台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为1.0%。
实施实例1: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利用“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可以进行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本装置可以进行两种方法的阻垢效果评价。第一种方法,物理阻垢的阻垢效果评价;第二种方法,化学阻垢药剂的阻垢效果评价。
(1)试验方法
为了保持循环冷却水中影响水垢形成的两种主要离子Ca2+、HCO3 -浓度不变,需要向水中补充分析纯CaCl2和NaHCO3化学药剂。首先需要进行离子损失速率测定试验,测出循环冷却水中影响水垢形成的两种主要离子Ca2+、HCO3 -的损失率。
水中Ca2+、HCO3 -离子的损失,主要是由于试验初始阶段,随着水垢的生成,循环冷却水中钙硬度Ca2+和碱度HCO3 -离子大量粘附并沉积在管道、集水池内壁和填料层表面所致。随着试验的进行和循环冷却水的浓缩,水中的离子浓度会逐渐增大,故试验后期应逐渐减少离子的补充率。正确的办法是绘出离子损失率曲线,该曲线一股是非线性曲线,根据损失率曲线折算成分析纯CaCl2和NaHCO3的药量浓度,根据离子损失率曲线采用蠕动泵精确控制药量的补充率。每间隔一定时间调整蠕动泵的转速,逐步减少离子的补充量。
如附图1,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阻垢效果评价究时,将阻垢处理器19(如电磁场阻垢器、超声波阻垢器等)安装在“试验组”(通道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对照组”(通道I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不安装阻垢处理器。
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阻垢效果评价研究时,可将阻垢化学药剂一次性或分时段多次定量投加到试验组(通道I)的集水池中,对照组则不投加阻垢化学药剂。
(2)阻垢效果评价
为了观察阻垢效果,本发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阻垢效果评价。
①污垢热阻的计算和阻垢率
计算换热铜管的污垢热阻值,通过比较试验组(通道I)和对照组(通道II)的污垢热阻值的大小评价阻垢效果。也可利用试验组(通道I)和对照组(通道II)的污垢热阻计算得到阻垢率,通过阻垢率分析阻垢效果。
根据传热学的热平衡条件,当采用对流式热量交换时,可得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污垢热阻公式(6)、(7)。
R f , T r ( t ) = S m c c p c [ ( T h o , t , T r - T c i , t , T r ) - ( T h i , t , T r - T c o , t , T r ) ( T c o , t , T r - T c i , t , T r ) ln T h o , t , T r - T c i , t , T r T h i , t , T r - T c o , t , T r - ( T h o , 0 , T r - T c i , o , T r ) - ( T h i , 0 , T r - T c o , 0 , T r ) ( T c o , 0 , T r - T c i , 0 , T r ) ln T h o , 0 , T r - T c i , o , T r T h i , 0 , T r - T c o , 0 , T r ] - - - ( 6 )
R f , U n t ( t ) = S m c c p c [ ( T h o , t , U n t - T c i , t , U n t ) - ( T h i , t , U n t - T c o , t , U n t ) ( T c o , t , U n t - T c i , t , U n t ) ln T h o , t , U n t - T c i , t , U n t T h i , t , U n t - T c o , t , U n t - ( T h o , 0 , U n t - T c i , o , U n t ) - ( T h i , 0 , U n t - T c o , 0 , U n t ) ( T c o , 0 , U n t - T c i , 0 , U n t ) ln T h o , 0 , U n t - T c i , o , U n t T h i , 0 , U n t - T c o , 0 , U n t ] - - - ( 7 )
式(6)、(7)中:Rf,Unt(t)-对照组的污垢热阻值,单位(m2·K)/W;
Rf,Tr(t)-试验组的污垢热阻值,单位(m2·K)/W;
Tci,0,Unt-对照组零时刻冷却水进口端温度;
Tco,0,Unt-对照组零时刻冷却水出口端温度;
Thi,0,Unt-对照组零时刻加热水进口端温度;
Tho,0,Unt-对照组零时刻加热水出口端温度;
Tci,0,Tr-试验组零时刻冷却水进口端温度;
Tco,0,Tr-试验组零时刻冷却水出口端温度;
Thi,0,Tr-试验组零时刻加热水进口端温度;
Tho,0,Tr-试验组零时刻加热水出口端温度;
Tci,t,Unt-对照组t时刻冷却水进口端温度;
Tco,t,Unt-对照组t时刻冷却水出口端温度;
Thi,t,Unt-对照组t时刻加热水进口端温度;
Tho,t,Unt-对照组t时刻加热水出口端温度;
Tci,t,Tr-试验组t时刻冷却水进口端温度;
Tco,t,Tr-试验组t时刻冷却水出口端温度;
Thi,t,Tr-试验组t时刻加热水进口端温度;
Tho,t,Tr-试验组t时刻加热水出口端温度;
S-换热铜管的换热面积,m2
cpc-循环冷却水的定压比热容,J/kg·K;
mc-循环冷却水的质量流量,kg/s。
式(6)、(7)中的S、cpc、mc均为常量。由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测得换热器进、出口上述各采集点的温度值,可得到试验组的污垢热阻值Rf,Tr(t)和对照组的污垢热阻值Rf,Unt(t)。
根据污垢热阻值计算出任意时刻的阻垢率:
η = R f . U n t ( t ) - R f . T r ( t ) R f . U n t ( t ) × 100 % - - - ( 8 )
式(8)中:η-任意时刻的阻垢率,%
由式(8)知,在换热铜管的换热面积S、循环冷却水的定压比热容cpc、循环冷却水的质量流量mc确定的条件下,只要分别测出循环冷却水和加热水的进、出口端的温度,带入式(8)中,可得到换热器的阻垢率值。
②重量法阻垢率
其二是对换热铜管称重,利用试验前后两个通道的换热铜管的重量差计算阻垢率(称为重量法阻垢率)。重量法阻垢率的计算:
η 2 = Δm 2 - Δm 1 Δm 2 × 100 % - - - ( 9 )
式(9)中:η2——重量法阻垢率,%
Δm2——对照组换热铜管的增量,g
Δm1——试验组换热铜管的增量,g
需要注意的是,称量换热铜管时,必须是干燥状态下的铜管重量。取出换热铜管后,放入95℃烘干箱烘干8小时后,使用万分之一位精密天平称量。
实施实例2:缓蚀效果评价研究
工业循环冷却水管道通常由碳钢制成,由于碳钢在水中是不稳定的,在周围液体和气体的作用下,碳钢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或受到物理作用,进而使金属受到破坏或性能恶化也就是发生腐蚀现象。引起腐蚀的原因比较复杂,可分为以下几种:溶解氧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氯离子引起的孔蚀和应力腐蚀破裂、溶解盐类引起的腐蚀及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等引起的腐蚀等。
利用“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可进行缓蚀效果评价研究。
(1)试验方法
利用“试验台”进行缓蚀效果评价时,需将待测试的金属挂片制作成规则形状,或购买成型的测试金属挂片。金属挂片可为A3碳钢、20#钢、不锈钢、黄铜、紫铜、铝、铸铁等金属片,尺寸为50×20×2mm、50×10×2mm、40×13×2mm等矩形,精度±0.1mm。
如附图6,将金属挂片牢固固定在挂片筒9的挂片钩93上。挂片筒是为了测试循环冷却水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试验专门设计的。以往的循环冷却水腐蚀测试,一股采用静态浸泡实验或旋转挂片失重法实验等,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测试条件与实际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的流动状态有很大差异,尽管旋转挂片失重法以金属挂片的旋转模拟水流运动,但烧杯中的水始终是静止状态,且实验测试过程中不便于补充水中损失的离子成分,也不能维持水中各种离子成分稳定,距工业上实际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环境差距较大。
本发明设计的挂片筒串接在循环冷却水管路中,可在进行阻垢测试过程中同时进行金属挂片的腐蚀测试,也可单独进行金属挂片的腐蚀测试,且测试时自动补药系统会连续补充水中损失的各种离子,测试条件与工业实际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环境基本接近,测试结果更符合工业实际运行的结果。
试验中运用挂片失重法来测试处理后的腐蚀速率,该法是基于将已知质量的挂片悬挂于挂片筒中并与循环冷却水相接触,经过一段试验时间后取出挂片,用腐蚀前后挂片的质量差来计算腐蚀量。
挂片表面处理:腐蚀是金属和循环冷却水间的介面反应,表面状态对腐蚀速度是有影响的。试验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打磨时注意每次挂片的粗糙度相同。然后对挂片进行脱脂清洗,用水洗并用毛刷清除表面上的油污残渣,再用无水乙醇清洗脱脂。洗净的挂片用滤纸吸干,存放于燥箱内烘干后称重。挂片安装时戴手套小心捏住挂片边缘进行安装。
(2)腐蚀率的计算
用以下方法计算挂片的腐蚀速率:
以mm/a表示的年均腐蚀速率B,按(10)式计算:
B = K ( m - m 1 ) A T D - - - ( 10 )
式(10)中:B-年均腐蚀速率,mm/a;
m-试验前挂片的质量,g;
m1-试验后清洗完毕的挂片质量,g;
A-挂片的表面积,cm2
D-挂片的密度,g/cm3
T-试验时间,d;
K-单位常数,3.65×103
试验时,可将缓蚀化学药剂一次性或分时段多次定量投加到试验组(通道I)集水池中,对照组(通道II)不投加缓蚀化学药剂,通过对两个通道挂片腐蚀速率的比较,进行缓蚀效果评价。也可以在试验组(通道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设置物理缓蚀装置(如高压静电场等),对照组(通道I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不设置物理缓蚀装置,通过对两个通道挂片腐蚀速率的比较,进行缓蚀效果评价。
实施实例3:杀菌率的评价研究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科、假单胞菌科、肠杆菌科和硫细菌科的细菌,常聚集在金属表面粗糙处或凹坑和构件缝隙处,产生致密的粘液,粘附水中细小的悬浮物和其它丝状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使管壁形成粘泥,粘泥大量积聚,造成管道堵塞、流量减少、降低传热效率等后果。同时由于细菌分泌酸性物质或在金属表面局部地区形成氧浓差电池,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为降低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危害必须进行杀菌处理。
杀菌率的计算,即杀菌后致死的细菌数与对照组细菌数的比值:
η 3 = c 0 - c 1 c 0 × 100 % - - - ( 11 )
式(11)中;η3-杀菌率,%;
c0-对照组细菌存活量平均值;
c1-试验组细菌存活量平均值。
试验时,可将化学杀菌剂一次性或分时段多次定量投加到试验组(通道I)集水池中,对照组(通道II)不投加杀菌剂,通过对两个通道集水池中细菌的检验分析、比较,进行杀菌效果评价。也可以在试验组(通道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设置物理杀菌装置(如高压静电场杀菌器等),对照组(通道II)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中不设置物理杀菌装置,通过对两个通道集水池中细菌的检验分析、比较,进行杀菌效果评价。
本发明具有试验运行时间短、运行条件可控、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开放式、可根据设置参数自动运行等特点。
本发明可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实验室内动态模拟试验,采集实际运行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在本装置上进行阻垢、杀菌及金属挂片的抗腐蚀动态模拟试验验证,取得基本中试数据后再推广应用于实际工业循环冷却水。也可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循环冷却水的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以上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药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六大部分;加热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药系统分别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连通,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其中循环冷却水系统用于水介质的循环冷却,加热水系统用于水介质的加热,自动补水系统用于补充水介质蒸发损失的水量,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循环冷却水液面恒定,自动补药系统用于连续地补充水中损失的离子成份,保持循环冷却水中的离子浓度不变,数据采集系统用于监测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温的变化,并反馈给自动控制系统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温进行控制,使之稳定在预设值,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分别关闭、接通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使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温稳定在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集水池、冷却塔、换热器,其中冷却塔安装在集水池上部,冷却塔内部设有喷头、冷却塔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内盛装循环冷却水,同时集水池内安装循环水泵、调节水温的电加热棒及监测水温的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循环冷却水从换热铜管内流过,循环冷却水与换热铜管外的加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其中换热器中插入换热铜管,换热铜管的两端伸出换热器,其中换热铜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分别为循环冷却水进水管道接口一和循环冷却水出水管道接口二,其中管道接口一与集水池中的循环水泵连通,管道接口二与挂片筒、喷头连通;
其中,换热铜管的管道接口一端形成循环冷却水的进水口端,换热铜管的管道接口二端形成循环冷却水的出水口端,所述进水口端、出水口端均装有一体化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循环冷却水进水口端、出水口端的温度;换热器、冷却塔、喷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冷却水管路,所述循环冷却水管路具有两路通道,每路循环冷却水管路通道通过管道与独立的集水池连通,每路循环冷却水管路通道中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电动流量调节阀,自动调节两个管路通道的循环冷却水,使两个管路通道的循环冷却水流量保持平衡、稳定。其中两路通道循环冷却水管路分别为试验组通道和对照组通道,循环冷却水两路通道中分别串接有挂片筒,并且对试验组通道采取阻垢、缓蚀或杀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系统包括恒温水槽加热器、加热水泵,加热水泵安装在恒温水槽加热器内,恒温水槽加热器和加热水泵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其中恒温水槽加热器内的加热介质为电导率小于0.3μS/cm的高纯度蒸馏水,两路通道的换热器通过独立的管道连通并共用恒温水槽加热器,所述管道为加热水管道,所述加热水管道在换热器处形成加热水的进、出水口,分别为加热水进水管道接口三、加热水出水管道接口四;恒温水槽加热器上连接有三通管,其中三通管的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路通道的换热器连通,另一根分管道与恒温水槽加热器连通,与恒温水槽加热器连通的分管道形成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分别通过管道接口三与两路通道的各自对应的换热器相连接,恒温水槽加热器加热后的高纯度蒸馏水在加热水泵驱动下通过三通管
分流,通过管道接口三分别进入到两路通道的换热器中;
其中换热器中,加热后的加热水分别与换热铜管中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交换热量后的加热水通过各自的管道接口四经回水管道返回恒温水槽加热器中;
恒温水槽加热器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形成加热水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槽,其中补水槽位于集水池上方,补水槽底部连通有补充水的进水管道,为管道五,补水槽底部通过管道五与集水池连通,管道五与集水池连接处设置有进水阀,集水池内设置进水浮漂;补水槽端面处装有刻度尺,通过刻度尺直观读出补充水液面降低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药系统包括补药桶、蠕动泵、硅胶管。补药桶内能够盛装化学药剂,补药桶与蠕动泵之间连通,同时蠕动泵通过硅胶管与集水池连通,蠕动泵将补药桶内的化学药剂抽出,通过硅胶管流入集水池内;蠕动泵的流量范围在0.002~380mL/min之间;硅胶管的出口端通过固定夹固定在集水池内壁上,硅胶管为耐腐蚀抗磨硅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体化温度传感器、采集器和计算机,其中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屏蔽线分别与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和计算机连接,一体化温度传感器通过采集器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值传递给计算机。
7.根据权利要求1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顶具有端轴流风机,加大空气流动量,起到辅助降温作用,并且冷却塔内部设有填料层,填料层为球状多面空心聚丙烯填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内的换热铜管为能够拆卸更换式铜管。
9.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循环冷却水由循环水泵泵出集水池,经循环冷却水流量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后到达换热器的换热铜管,之后换热铜管内的水与来自恒温水槽的加热水进行热量交换,交换热量后的循环冷却水再经冷却塔喷头喷淋、填料层冷却后回到集水池中形成循环。
CN201610475904.9A 2016-06-27 2016-06-27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Pending CN105953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5904.9A CN105953840A (zh) 2016-06-27 2016-06-27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5904.9A CN105953840A (zh) 2016-06-27 2016-06-27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3840A true CN105953840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0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5904.9A Pending CN105953840A (zh) 2016-06-27 2016-06-27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384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3493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大连扬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胶装置的水套恒温系统
CN107527548A (zh) * 2017-10-16 2017-12-29 上海电力学院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综合教学实验平台
CN109557029A (zh) * 2018-12-14 2019-04-02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的双通道便携式胶体金试纸条光热检测装置
CN111398526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循环冷却水监测换热系统
CN111693399A (zh) * 2020-06-19 2020-09-22 沈阳艾柏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冷却水结垢速率、沉积速率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2798644A (zh) * 2020-12-28 2021-05-14 武汉大学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1281157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北京长兴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制剂的循环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CN114019122A (zh) * 2021-10-28 2022-02-08 乌海市泰美节能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
CN114061998A (zh) * 2021-11-10 2022-0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元氯化盐的高温光热循环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14858496A (zh) * 2022-04-24 2022-08-05 汉德森工业装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处理模拟系统及对比实验装置
CN116046659A (zh) * 2023-01-28 2023-05-02 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监测换热器及其状态监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3087A (zh) * 2012-09-12 2013-01-09 内蒙古工业大学 磁电协同式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抑菌处理器
CN104483448A (zh) * 2014-12-02 2015-04-01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体化移动式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评价装置和方法
JP2015101965A (ja) * 2013-11-21 2015-06-04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水回収装置、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3087A (zh) * 2012-09-12 2013-01-09 内蒙古工业大学 磁电协同式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抑菌处理器
JP2015101965A (ja) * 2013-11-21 2015-06-04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水回収装置、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CN104483448A (zh) * 2014-12-02 2015-04-01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体化移动式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评价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旭: "电厂循环冷却水垢晶体分析及阻垢机理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3493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大连扬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胶装置的水套恒温系统
CN107527548A (zh) * 2017-10-16 2017-12-29 上海电力学院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综合教学实验平台
CN109557029B (zh) * 2018-12-14 2024-10-11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的双通道便携式胶体金试纸条光热检测装置
CN109557029A (zh) * 2018-12-14 2019-04-02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的双通道便携式胶体金试纸条光热检测装置
CN111398526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循环冷却水监测换热系统
CN111693399A (zh) * 2020-06-19 2020-09-22 沈阳艾柏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冷却水结垢速率、沉积速率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2798644A (zh) * 2020-12-28 2021-05-14 武汉大学 一种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程度和酸洗及钝化效果评价的膜层热阻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1281157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北京长兴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制剂的循环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CN114019122A (zh) * 2021-10-28 2022-02-08 乌海市泰美节能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
CN114061998A (zh) * 2021-11-10 2022-0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元氯化盐的高温光热循环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14858496A (zh) * 2022-04-24 2022-08-05 汉德森工业装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处理模拟系统及对比实验装置
CN114858496B (zh) * 2022-04-24 2023-10-13 汉德森工业装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处理模拟系统及对比实验装置
CN116046659A (zh) * 2023-01-28 2023-05-02 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监测换热器及其状态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840A (zh) 双通道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台
CN207294409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防垢自动加药装置
CN100578399C (zh) 循环冷却水净化再利用自动监控系统
CN104502532B (zh) 化工系统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装置和方法
CN104483448B (zh) 一体化移动式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评价装置和方法
CN106091797B (zh) 大容量循环冷却水塔补排水方法及系统
CN100545104C (zh) 臭氧处理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2631516U (zh) 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测及加药系统
CN104502556A (zh) 电力系统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装置和方法
CN101299000B (zh)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换热量测试仪
CN106950145A (zh) 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管道结垢的动态实验方法和装置
CN201273899Y (zh) 一种循环水阻垢剂评价试验装置
CN201190120Y (zh) 循环冷却水净化再利用自动监控装置
CN109931801B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塔池自动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CN114019122A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
CN207209988U (zh) 一种开放式冷却水加药装置
CN209543155U (zh) 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循环水静态模拟试验装置
CN203899617U (zh) 一种voc和甲醛释放量环境模拟试验箱
CN214040667U (zh) 一种海水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CN216117577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阻垢效果的快速评价装置
CN213482023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
CN112214044A (zh) 一种基于总量控制的循环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199462U (zh)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仿真系统
CN115078673B (zh) 一种循环水场试验平台
CN209649067U (zh) 水泥养护水池自动换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