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700A -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700A
CN112788700A CN202110209138.2A CN202110209138A CN112788700A CN 112788700 A CN112788700 A CN 112788700A CN 202110209138 A CN202110209138 A CN 202110209138A CN 112788700 A CN112788700 A CN 112788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network
area network
intellig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9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91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通信方法包括: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无需通过中继设备,即可通过邻近感知网络实现终端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彼此间的信息交互,在减少数据传输时间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电量,而且在邻近感知网络进行通信失败,利用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保证通信质量,有利于提升终端和智能设备的响应及时性,使得终端和智能设备通过更多链路进行更高效、低功耗、高保障的交互。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一种终端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云端进行手机跟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时,需要手机和智能设备同时处于联网状态,而且需要服务器作为中转,其中,手机下发的控制指令需要经过网络路由器、服务器,再到智能设备连接的路由器,最终才传给智能设备,信息交互的链路较长。同样的,在使用局域网进行交互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不再依赖服务器,压缩了交互链路,但实质上手机和智能设备的交互仍然需要联网,且不可避免的需要路由器作为中转。上述通信方式使得手机通信功能受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制约,难以满足信息传递的安全、隐私以及流畅性等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也即需要进行终端与智能设备的信息交互时,优先通过WiFi Aware无线通信方式,也即邻近感知网络(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NAN)进行通信,从而无需通过中继设备,即可实现终端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彼此间的信息交互,大大缩短了交互的链路,在减少数据传输时间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电量,有利于提升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交互实时性和节能性。
进一步地,考虑到使用邻近感知网络协议进行信息交互时,要求终端和智能设备保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信距离受限,而且易受到介质和其他通信信号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为此,终端在检测到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也即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质量较差后,更换无线通信方式,利用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保证通信质量,有利于提升终端和智能设备的响应及时性,使得终端和智能设备通过更多链路进行更高效、低功耗、高保障的交互。
具体地,WiFi Aware能够帮助智能设备感知周边的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点对点(Peer to Peer,P2P)消息、游戏和媒体共享等方面的功能需求。WiFi Aware是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的认证服务,通过WiFi Aware技术可以让多个设备互相感知到彼此的存在,并连接在一起。当终端和智能设备互相靠近时,尤其是在物联网控制场景下,建立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进行信息共享,可以互相传送指令、信息、图片、视频等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信方法还包括:广播通信请求,通信请求携带有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基于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时,终端向外广播通信请求,其中,通信请求携带有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记不同的智能设备。当通信请求广播范围内的智能设备接收到该通信请求之后,智能设备解析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并对比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和智能设备自身的标识信息,在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为通信请求中指示的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至终端,以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
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则说明在能够建立邻近感知网络的范围内存在目标智能设备,且终端与指定的目标智能设备配对成功,则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以通过邻近感知网络实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此时终端可通过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向目标智能设备传输数据,也可以通过监听来接收目标智能设备通过通信信道向终端传输的数据。从而优先选择判断邻近感知网络是否建立,也即邻近感知网络信道的建立状态,建立成功后对邻近感知网络信道进行监听动作和下发指令,无需中继设备转发,提高信息交互效率和安全性。
若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说明邻近感知网络的范围内不存在目标智能设备,或出现用于WiFi Aware通信的组件故障等问题。此时,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建立失败,也即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无法建立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则确定通信失败,以便于及时切换其它无线通信方式来保证交互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之前,先判断通信信道是否已经被监听,若基于邻近感知网络通信信道已经处于监听状态,则无需重复执行启动监听的操作,维持通信信道的监听状态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基于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需要传输数据至目标智能设备时,通过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的情况下会向终端发送接收消息,该接收消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目标信息。若第二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说明存在通信信道受到干扰等问题,导致第一目标信息无法传输,则确定通信失败,以便于及时切换其它无线通信方式来保证交互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信方法还包括: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且通信信道处于监听状态,取消对通信信道的监听。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说明邻近感知网络建立失败或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受干扰或断开。若此时检测到通信信道处于监听状态,则取消对通信信道的监听。从而降低终端消耗,同时在变更通信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同时对不同网络进行监听时造成的信息混乱,提高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质量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继网络包括局域网和/或广域网。
在该技术方案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设备互联成的群组。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内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的转发。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设备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地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内需要服务器作为中继进行数据的转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继网络包括局域网;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发送通信请求至路由器,以使路由器转发通信请求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基于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二确认消息,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局域网的监听。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中继网络为局域网的情况下,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受到干扰或断开时,通过局域网完成信息交互任务。具体地,发送通信请求至路由器,路由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若第三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二确认消息,说明终端和目标智能设备已接入同一局域网,则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局域网的监听,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根据局域网查询智能设备的在线情况,并进行局域网监听状态上报及下发指令,能够保证终端在局域网范围内更快地与智能设备交互,而且由于终端和智能设备的数据可以上报到局域网中,进而在较小范围的网络中快速下发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继网络还包括广域网,通信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通过广域网进行通信;或通过局域网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基于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通过广域网进行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中继网络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情况下,若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说明局域网范围内不存在目标智能设备,或出现用于局域网通信的组件(例如,路由器)故障等问题。此时,终端无法通过局域网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可拒绝接入局域网,并通过广域网是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进行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保证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同样的,在确定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终端可通过路由器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指定的第一目标信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信息交互。目标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的情况下会向路由器发送接收消息,并经由路由器将该接收消息转发至终端。其中,接收消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目标信息。若第四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说明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受到干扰,导致第一目标信息无法传输。则通过广域网是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进行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而在终端与智能设备的NAN通信信道断开及不在同一局域网时,将广域网交互通信作为最终的交互方式,保证终端可以在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状态数据,保证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继网络包括广域网;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发送通信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转发通信请求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基于第五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通过广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广域网的监听。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中继网络为广域网的情况下,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受到干扰或断开时,通过广域网来完成信息交互任务。具体地,发送通信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若第五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说明终端和目标智能设备在广域网范围内均处于在线状态,则通过广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广域网的监听,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根据广域网查询智能设备的在线情况,并进行广域网监听状态上报及下发指令,能够保证终端在广域网范围内与智能设备交互,保证终端在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若第五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说明目标智能设备在广域网范围内均处于离线状态,无法进行广域网连接,此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终端无法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和服务器之间,以及智能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网络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邻近感知网络或中继网络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对第二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在终端和智能设备将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智能设备能够通过邻近感知网络或中继网络向终端传输数据(第二目标信息)。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后对第二目标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目标信息可以是智能设备主动发送给终端的,也可以响应终端的第一目标信息再发送给终端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通信组件;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组件连接,处理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提出的通信方法。因此该终端具备第一方面提出的通信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通信组件包括基于邻近感知网络协议的通信组件和用于局域网/广域网交互的通信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提出的通信方法。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第一方面提出的通信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不再过多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时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交互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步骤104,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也即需要进行终端与智能设备的信息交互时,优先通过WiFi Aware无线通信方式,也即邻近感知网络(NeighborAwareness Network,NAN)进行通信,从而无需通过中继设备,即可实现终端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彼此间的信息交互,大大缩短了交互的链路,在减少数据传输时间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电量,有利于提升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交互实时性和节能性。
进一步地,考虑到使用邻近感知网络协议进行信息交互时,要求终端和智能设备保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信距离受限,而且易受到介质和其他通信信号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为此,终端在检测到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也即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质量较差后,更换无线通信方式,利用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保证通信质量,有利于提升终端和智能设备的响应及时性,使得终端和智能设备通过更多链路进行更高效、低功耗、高保障的交互。
具体地,WiFi Aware能够帮助智能设备感知周边的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点对点(Peer to Peer,P2P)消息、游戏和媒体共享等方面的功能需求。WiFi Aware是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的认证服务,通过WiFi Aware技术可以让多个设备互相感知到彼此的存在,并连接在一起。当终端和智能设备互相靠近时,尤其是在物联网控制场景下,建立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进行信息共享,可以互相传送指令、信息、图片、视频等内容。
另外,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终端可以是具备邻近感知网络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智能设备可以是具备邻近感知网络通信能力的电器设备或电子设备,例如,智能冰箱、智能烹饪器具等。
进一步地,中继网络包括局域网和/或广域网。具体地,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设备互联成的群组。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内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的转发。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设备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地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内需要服务器作为中继进行数据的转发。
进一步地,在终端和智能设备将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智能设备能够通过邻近感知网络或中继网络向终端传输数据(第二目标信息)。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后对第二目标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目标信息可以是智能设备主动发送给终端的,也可以响应终端的第一目标信息再发送给终端的。例如,在物联网场景下,终端向智能设备下发运行状态的查询指令,智能设备接收到查询指令后将运行状态(第二目标信息)上报给终端,终端根据该运行状态下发对应的控制指令。再例如,在文件分享场景下,智能设备向终端发送一张图片,终端接收到该图片后,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该图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广播通信请求;
其中,通信请求携带有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通过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读取得到,也可以由终端对不同智能设备预先设定。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时,终端向外广播通信请求,其中,通信请求携带有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记不同的智能设备。当通信请求广播范围内的智能设备接收到该通信请求之后,智能设备解析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并对比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和智能设备自身的标识信息,在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为通信请求中指示的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发送第一确认消息至终端,以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
步骤204,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206,若否,进入步骤208;
步骤206,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则说明在能够建立邻近感知网络的范围内存在目标智能设备,且终端与指定的目标智能设备配对成功,则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以通过邻近感知网络实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此时终端可通过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向目标智能设备传输数据,也可以通过监听来接收目标智能设备通过通信信道向终端传输的数据。从而优先选择判断邻近感知网络是否建立,也即邻近感知网络信道的建立状态,建立成功后对邻近感知网络信道进行监听动作和下发指令,无需中继设备转发,提高信息交互效率和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之前,先判断通信信道是否已经被监听,若基于邻近感知网络通信信道已经处于监听状态,则无需重复执行启动监听的操作,维持通信信道的监听状态即可。
步骤208,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并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若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说明邻近感知网络的范围内不存在目标智能设备,或出现用于WiFi Aware通信的组件故障等问题。此时,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建立失败,也即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无法建立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则确定通信失败,以便于及时切换其它无线通信方式来保证交互质量。
具体实施例中,以终端为手机,智能设备为空调器为例,手机上安装有用于通过邻近感知网络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APP),APP通过手机判断NAN信道连接中后,用户通过APP订阅指定的空调器的服务名称(标识信息),也即监听手机和空调器间的通信信道。当空调器上报状态指令时,通过NAN信道直接将数据上报到手机,由手机做状态指令处理。由于NAN信道是手机跟空调器直接通信的技术,相比局域网及广域网能在没有中继设备的链路上完成数据通信,APP能在最短时间内与空调器交互。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广播通信请求;
步骤304,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306,若否,进入步骤308;
步骤306,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并通过局域网和/或广域网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步骤308,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步骤310,通过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
步骤312,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若是,进入步骤314,若否,进入步骤306;
步骤314,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在终端需要传输数据至目标智能设备时,通过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的情况下会向终端发送接收消息,该接收消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目标信息。若第二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说明存在通信信道受到干扰等问题,导致第一目标信息无法传输,则确定通信失败,以便于及时切换其它无线通信方式来保证交互质量。
具体地,在物联网场景下,当确定终端和智能设备能够通过邻近感知网络进行通信时,终端可以通过NAN通信信道主动下发控制指令(第一目标信息),也可以通过对监听通信信道得到智能设备上报的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再下发状态数据对应的控制指令。同样的,智能设备可以在受用户控制或自身运行产生状态更新时上报状态数据,也可以响应终端下发控制指令上报状态数据。
其中,第一目标信息包括终端对智能设备的指令,需要传输的信息、图片、视频等内容。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4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广播通信请求;
步骤404,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未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406,若否,进入步骤414;
步骤406,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
步骤408,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是否处于监听状态,若是,进入步骤410,若否,进入步骤412;
步骤410,取消对通信信道的监听,进入步骤412;
步骤412,通过局域网和/或广域网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步骤414,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步骤416,通过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
步骤418,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若是,进入步骤420,若否,进入步骤406;
步骤420,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说明邻近感知网络建立失败或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受干扰或断开。若此时检测到通信信道处于监听状态,则取消对通信信道的监听。从而降低终端消耗,同时在变更通信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同时对不同网络进行监听时造成的信息混乱,提高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质量和安全性。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5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广播通信请求;
步骤504,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506,若否,进入步骤508;
步骤506,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步骤508,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并发送通信请求至路由器;
步骤510,第三预设时长内是否未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二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512,若否,进入步骤514;
步骤512,通过广域网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步骤514,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局域网的监听;
步骤516,通过局域网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目标智能设备;
步骤518,第四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若是,进入步骤520,若否,进入步骤512;
步骤520,通过局域网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在中继网络为局域网的情况下,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受到干扰或断开时,通过局域网完成信息交互任务。具体地,发送通信请求至路由器,路由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若第三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二确认消息,说明终端和目标智能设备已接入同一局域网,则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局域网的监听,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根据局域网查询智能设备的在线情况,并进行局域网监听状态上报及下发指令,能够保证终端在局域网范围内更快地与智能设备交互,而且由于终端和智能设备的数据可以上报到局域网中,进而在较小范围的网络中快速下发数据。
其中,第二确认消息可以是路由器下发的,也可以是有路由器转发的。具体地,路由器在接收到通信请求后,对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若检测到局域网范围内目标智能设备在线,也即目标智能设备接入局域网,路由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并返回第二确认消息。或者路由器转发通信请求至目标智能设备后,目标智能设备接收到该通信请求之后,解析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并对比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和智能设备自身的标识信息,在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为通信请求中指示的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确认消息至路由器,并通过路由器将第二确认消息转发给终端。
若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说明局域网范围内不存在目标智能设备,或出现用于局域网通信的组件(例如,路由器)故障等问题。此时,终端无法通过局域网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可拒绝接入局域网,并通过广域网是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进行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保证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同样的,在确定通过局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终端可通过路由器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指定的第一目标信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信息交互。目标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的情况下会向路由器发送接收消息,并经由路由器将该接收消息转发至终端。其中,接收消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目标信息。若第四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路由器返回的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说明局域网内的通信链路受到干扰,导致第一目标信息无法传输。则通过广域网是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进行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而在终端与智能设备的NAN通信信道断开及不在同一局域网时,将广域网交互通信作为最终的交互方式,保证终端可以在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状态数据,保证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602,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广播通信请求;
步骤604,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606,若否,进入步骤608;
步骤606,建立终端与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步骤608,确定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并发送通信请求至服务器;
步骤610,第五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若是,进入步骤612,若否,进入步骤614;
步骤612,通过广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广域网的监听;
步骤614,输出提示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中继网络为广域网的情况下,当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受到干扰或断开时,通过广域网来完成信息交互任务。具体地,发送通信请求至服务器,服务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若第五预设时长内终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说明终端和目标智能设备在广域网范围内均处于在线状态,则通过广域网建立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广域网的监听,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根据广域网查询智能设备的在线情况,并进行广域网监听状态上报及下发指令,能够保证终端在广域网范围内与智能设备交互,保证终端在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若第五预设时长内终端未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说明目标智能设备在广域网范围内均处于离线状态,无法进行广域网连接,此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终端无法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其中,第三确认消息可以是服务器下发的,也可以是有服务器转发的。具体地,服务器在接收到通信请求后,对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若检测到广域网范围内目标智能设备在线,也即目标智能设备接入广域网,服务器将通信请求转发至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并返回第三确认消息。或者服务器转发通信请求至目标智能设备后,目标智能设备接收到该通信请求之后,解析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并对比通信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和智能设备自身的标识信息,在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该智能设备为通信请求中指示的目标智能设备,目标智能设备发送第三确认消息至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将第三确认消息转发给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和服务器之间,以及智能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网络连接。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702,智能设备上电联网,并与智能手机建立NAN信道;
步骤704,APP优先选择NAN信道交互;
步骤706,NAN信道是否连接成功,若是,进入步骤708,若否,进入步骤718;
步骤708,APP通过NAN信道下发查询/控制指令,并接收NAN信道返回的下发状态;
步骤710,下发状态是否成功,若是,进入步骤712,若否,进入步骤718;
步骤712,是否已经监听NAN信道,若否,进入步骤714,若是,进入步骤716;
步骤714,启动对NAN信道的监听操作;
步骤716,监听NAN信道上智能设备上报的状态指令;
步骤718,优先选择局域网进行交互;
步骤720,是否已经监听NAN信道,若是,进入步骤722,若否,进入步骤724;
步骤722,取消NAN信道上的监听操作;
步骤724,查询智能设备是否局域网在线,若是,进入步骤726,若否,进入步骤736;
步骤726,APP通过局域网下发查询/控制指令,智能设备通过局域网接收数据并响应后,返回状态指令通过局域网传给APP;
步骤728,APP接收局域网返回的状态是否成功,若是,进入步骤730,若否,进入步骤736;
步骤730,是否已经监听局域网上报,若否,进入步骤732,若是,进入步骤734;
步骤732,启动对局域网的监听操作;
步骤734,接收状态指令;
步骤736,选择广域网进行交互;
步骤738,是否已经监听局域网上报,若是,进入步骤740,若否,进入步骤742;
步骤740,取消局域网上的监听操作;
步骤742,APP将查询/控制指令通过请求发送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处理过的指令下发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接收数据并响应后,返回状态指令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指令处理后返回APP,APP接收状态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智能手机(终端)跟智能设备建立NAN信道,智能手机跟智能设备也可以通过路由器联网时,APP优先选择判断NAN信道的建立状态,确认建立成功后,先对NAN进行监听动作和下发指令(第一目标信息),具体地,将指令通过NAN信道下发给智能设备,并接收下发指令成功的信息(第一确认消息)。若接收下发指令失败的信息,则APP通过路由器查询智能设备局域网是否在线,并取消NAN信道上的监听动作。APP根据路由器返回的智能设备局域网在线状态,将指令通过局域网下发给智能设备,并监听局域网中智能设备主动上报的状态指令,并做状态指令处理;若查询到智能设备局域网不在线时,则APP将指令通过广域网发给服务器,并取消局域网上的监听动作。服务器将指令下发给智能设备,接收到智能设备返回的状态指令后再返回给APP。
通过本实施例,当智能设备上报状态指令时,通过NAN信道直接将数据上报到智能手机,由于NAN信道是智能手机跟智能设备直接通信的技术,相比局域网及广域网能在没有中继设备的链路上完成数据通信,使得APP能在最短时间内与智能设备交互。并且在NAN信道通信受干扰或断开时,根据局域网查询设备在线的情况下进行局域网监听状态上报及下发指令,由于APP与智能设备的数据可以上报到局域网中,在较小范围的网络中快速下发数据,保证APP能在局域网范围内更快与智能设备交互。另外,在智能手机与智能设备的NAN信道断开及不在同一局域网时,广域网交互通信作为兜底的交互方式可以保证智能手机可以在更大的网络范围中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进而结合NAN、局域网和广域网,让支持NAN的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更多链路进行更高效,低功耗,高保障的交互。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智能设备通过NAN信道接收到查询/控制指令后,或智能设备受用户控制或自身运行产生状态更新时,在NAN信道连接期间通过NAN信道上报状态指令,例如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APP通过NAN信道的监听接收上报的状态指令进行处理。智能设备通过局域网接收到查询/控制指令后,或设备端受用户控制或自身运行产生状态更新时,在局域网监听时通过局域网上报状态指令,APP通过局域网的监听接收上报的状态指令进行处理。APP确定NAN信道无法连接且不再同一个局域网内时,可定期通过广域网下发查询指令到智能设备端,智能设备将当前状态上报到APP。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交互系统包括:智能手机(终端900)、智能设备910、路由器920和服务器930。其中,智能手机支持NAN,Wi-Fi联网功能,并能检测NAN状态。智能设备910支持通过NAN及Wi-Fi发送及接收指令。路由器920用于智能设备910和智能手机联网,并建立局域网。服务器930用于数据存储与处理,网络请求处理。
实施例8: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900,包括:存储器902、处理器904、通信组件906。
具体地,存储器902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通信组件906能够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904与存储器902、通信组件906连接,处理器9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响应于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通过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也即需要进行终端与智能设备的信息交互时,优先通过WiFi Aware无线通信方式,也即邻近感知网络进行通信,从而无需通过中继设备,即可实现终端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彼此间的信息交互,大大缩短了交互的链路,在减少数据传输时间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电量,有利于提升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交互实时性和节能性。
进一步地,考虑到使用邻近感知网络协议进行信息交互时,要求终端和智能设备保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信距离受限,而且易受到介质和其他通信信号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为此,终端在检测到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也即基于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质量较差后,更换无线通信方式,利用中继网络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保证通信质量,有利于提升终端和智能设备的响应及时性,使得终端和智能设备通过更多链路进行更高效、低功耗、高保障的交互。
具体地,通信组件906包括基于邻近感知网络协议的通信组件和用于局域网/广域网交互的通信组件。
实施例9: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与智能设备的通信指令,通过邻近感知网络与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基于所述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通过中继网络与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广播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携带有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确定所述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所述邻近感知网络,并启动对所述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信道的监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返回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确定所述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邻近感知网络的通信失败,且所述通信信道处于监听状态,取消对所述通信信道的监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网络包括局域网;所述通过中继网络与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
发送通信请求至路由器,以使所述路由器转发所述通信请求至所述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路由器返回的第二确认消息,通过所述局域网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所述局域网的监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网络还包括广域网,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消息,通过所述广域网进行通信;或
通过所述局域网发送第一目标信息至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基于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路由器返回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的接收消息,通过所述广域网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网络包括广域网;所述通过中继网络与所述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
发送通信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通信请求至所述通信请求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第五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第三确认消息,通过所述广域网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启动对所述广域网的监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邻近感知网络或所述中继网络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
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组件;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连接,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110209138.2A 2021-02-25 2021-02-25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88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9138.2A CN112788700A (zh) 2021-02-25 2021-02-25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9138.2A CN112788700A (zh) 2021-02-25 2021-02-25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700A true CN112788700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1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9138.2A Pending CN112788700A (zh) 2021-02-25 2021-02-25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7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425A (zh) * 2021-10-29 2022-01-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9360A (zh) * 2023-06-06 2023-07-11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通感一体化系统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6578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iscovery location and ranging within a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
US20170353381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mesh data path between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nan) devices
US20170353981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890039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00385A (zh) * 2018-07-24 2018-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40050A (zh) * 2018-07-25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51779A (zh) * 2018-07-2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邻近感知网络nan接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68184A (zh) * 2018-07-25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邻近感知网络nan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46658A (zh) * 2017-06-30 2019-01-18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流量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05681A (zh) * 2020-03-18 2020-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 Aware的建链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6578A1 (en) * 2015-06-15 2016-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iscovery location and ranging within a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
US20170353981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353381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mesh data path between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nan) devices
CN109246658A (zh) * 2017-06-30 2019-01-18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流量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890039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51779A (zh) * 2018-07-2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邻近感知网络nan接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00385A (zh) * 2018-07-24 2018-11-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40050A (zh) * 2018-07-25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68184A (zh) * 2018-07-25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邻近感知网络nan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05681A (zh) * 2020-03-18 2020-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 Aware的建链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425A (zh) * 2021-10-29 2022-01-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9360A (zh) * 2023-06-06 2023-07-11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通感一体化系统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19360B (zh) * 2023-06-06 2023-09-19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通感一体化系统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9987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oute search method
EP1675322B1 (en) Controller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445355B2 (en) Multi-interface terminal, and neighbor topology discovery an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e
EP1819099B1 (en)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CN109845332A (zh) 用于可靠的物联网的移动设备中继服务
EP1620974A1 (en) Route discovery device and method in a mobile ad-hoc network
WO2006049235A1 (ja) マルチインタフェース通信装置、端末、および経路切替方法
JP2008035371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788700A (zh)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1150707A1 (zh) 一种m2m业务中终端状态或事件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74073A (zh) 一种家用基站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JPWO2009130905A1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1757413B (zh) 无线Mesh网络中的广播与路由混合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471983A (zh)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04202B (zh) 一种确定中继设备的方法、站点、接入点、中继设备及系统
GB2455771A (en) Data collection system employing a network of sensor nodes
CN112954072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执行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516039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省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省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684021A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17200233A (ja) ビーコンの待ち受けを制御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4374639A (zh) 基于空中唤醒的LoRa-Mesh组网方法及移动终端入网方法
US20090210556A1 (en) Time division address management device and time division rou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US8824431B2 (en)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KR101329155B1 (ko) 통신망 정보 획득 장치
TWI803582B (zh) 通訊裝置、通訊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