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1425A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91425A CN113891425A CN202111276349.4A CN202111276349A CN113891425A CN 113891425 A CN113891425 A CN 113891425A CN 202111276349 A CN202111276349 A CN 202111276349A CN 113891425 A CN113891425 A CN 1138914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system
- system network
- network
- data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这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行业应用中,一些类型终端通常仅支持单一制式的通信网络,例如采用WiFi等非蜂窝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些类型终端所支持制式的通信网络中断时,该如何继续数据传输,一直是业界所普遍考虑到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案复杂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问题,实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借助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卸载流量,提升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及时性,数据传输效率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包括:
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优选地,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
优选地,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之前,还包括:
测量与目的终端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传输时延;
在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
优选地,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向候选节点终端发送临近通信请求;
接收候选节点终端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信息将候选节点终端作为目标节点终端。
优选地,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与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安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优选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网络,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蜂窝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优选地,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包括:
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向目的终端发送数据传输建立请求;
在接收到目的终端对数据传输建立请求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与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目标节点终端,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目的终端,从目标节点终端接收源自源终端的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包括:
节点终端发现模块,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请求发送模块,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应用于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通信连接建立模块,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数据转发模块,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这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六;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图之三;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运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转发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此外,附图中所示的流程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可以分解,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且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具体描述时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以蜂窝网络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英文全称: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为例,其定义了非3GPP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技术。非3GPP终端需要接入3GPP蜂窝网络时,需要通过3GPP标准约定的认证过程接入已部署于3GPP蜂窝网络的互操作实体或接入网关,再通过该实体或网关接入至3GPP核心网。
采用上述技术,能够解决异构网络接入蜂窝网络的问题,实现非3GPP终端跨网络制式的数据传输。但是,这也存在实体的部署灵活性存在不足而影响业务的开通时效性的问题,以及终端需额外预置3GPP协议栈造成终端复杂性的问题。
所以,如何提升终端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考虑到课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建立与目标节点终端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源终端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数据转发请求,由该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就近发现的目标节点终端实现跨通信网络的异构网络完成数据传输,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数据传输效率高。另外,本实施例方案能够实现无需在源终端预置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就能够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实现数据传输,不会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110、目标节点终端120和目的终端130;
源终端110用于,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120,与目标节点终端120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120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目标节点终端120用于,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130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130转发数据;
目的终端130用于,从目标节点终端120接收源自源终端110的转发数据。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为使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能够安全接入第二通信制式网络,需通过一个与源终端临近的、已经注册于归属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内的目标节点终端作为中继。
目标节点终端与源终端支持相同的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协议,源终端支持基于临近通信节点发现的通信机制,目标节点终端支持数据缓存和转发能力。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其中,源终端是数据传输的发起终端,这不限定终端类型。源终端能够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并支持基于临近通信节点发现的通信机制。目的终端为数据接收方,并支持数据缓存和转发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源终端可以是无人机、机器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目标节点终端可以为业务服务器等,在此不作限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步骤220: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这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具体可以包括:
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源终端与目的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断触发发现目标节点终端。当源终端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时,可以即时恢复中断的数据传输,进而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具体可选地,参考图3,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310:测量与目的终端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传输时延;
步骤320:在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
步骤330: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启动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步骤340: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源终端通过测量多点通信时延判定何时启动临近发现机制,可使初始未工作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简化源终端测量,灵活选择第二通信制式网络。
在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4,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向候选节点终端发送临近通信请求;
步骤420:接收候选节点终端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信息将候选节点终端作为目标节点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源终端部署临近通信节点发现机制,通过临近通信请求启动临近的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节点终端的发现过程。接收该临近通信请求的候选节点终端根据自身能力判断是否响应该临近通信请求。
在本可选实施例中,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与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安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如果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通信网络,如WiFi网络,则对应的安全认证可以是Wi-Fi访问保护WPA(英文全称:Wi-Fi Protected Access)认证方式。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对应的安全认证方式不同。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网络,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蜂窝网络。
蜂窝网络(英语:Cellular network),又称移动网络(mobile network),是一种移动通信硬件架构,分为模拟蜂窝网络和数字蜂窝网络。由于构成网络覆盖的各通信基地台的信号覆盖呈六边形,从而使整个网络像一个蜂窝而得名。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出图,本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目标节点终端,参考图5,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步骤520: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标节点终端提供跨异构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转发功能,实现对源终端的数据进行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这能够实现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6,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0: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向目的终端发送数据传输建立请求;
步骤620:在接收到目的终端对数据传输建立请求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数据转发请求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目的终端信息可以包括目的终端的标识,如地址信息,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目的终端信息识别数据接收方,并通过发送数据传输建立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在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在源终端与目的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转发。
数据传输建立请求中可以携带源终端信息,使得目的终端能够利用源终端信息识别数据源头,从而验证该数据源是否安全有效,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发送响应信息。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源终端,本方法中,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网络,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蜂窝网络,本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0:发现支持非蜂窝网络及蜂窝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非蜂窝网络的通信连接;
步骤720: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蜂窝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为使非蜂窝类型的源终端能够安全接入蜂窝网络,需通过一个与源终端临近的、已经注册于归属蜂窝网络内的目标节点终端作为中继。
目标节点终端与源终端支持相同的非蜂窝通信协议(如WLAN/UWB等),并支持该通信协议下的安全认证机制。源终端支持基于临近通信节点发现的通信机制,目标节点终端支持数据缓存和转发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行业应用场景下异构通信系统间终端实现复杂、数据传输接入和带宽受限等情况,提出通过源终端通过临近发现和认证,获取可信蜂窝网络接入中继,并通过该中继完成蜂窝通信系统可信接入的方法,实现在跨两种通信系统终端间的通信(如5G和WLAN),以保证大带宽业务的传输质量并提升用户体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时序图,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10:节点终端8a和目的终端8b分别通过3GPP约定的安全认证功能向蜂窝网络归属核心网8c进行注册,该归属核心网可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核心网5GC(5GCore)或4G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注册,其中5GC和EPC对应上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
步骤820:源终端8d执行临近通信节点发现判定;
步骤830:根据临近通信节点发现判定准则,启动临近蜂窝节点发现过程;
步骤840:节点终端8a根据自身能力响应源终端8d的临近通信请求,自身能力是指节点终端支持蜂窝通信网络;
步骤850:节点终端8a通过非蜂窝安全认证,如非3GPP认证方式,如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英语: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约定的WPA认证方式等与源终端8d进行安全认证;
步骤860:源终端8d向节点终端8a发起携带目的终端8b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步骤870:节点终端8a通过蜂窝网(LTE/5G)向目的终端8b发起数据传输建立请求;
步骤880:在目的终端8b回应数据传输建立请求后向源终端8d确认数据转发请求;
步骤890:节点终端8a与目的终端8b建立蜂窝网内基于蜂窝网PC5接口的端到端数据连接;
步骤8100:源终端8d通过节点终端8a与目的终端8b建立端到端通信链路,并能够进行数据转发。
在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临近通信节点发现判定准则具体可以是,源终端设置基于时延的节点终端发现机制C(d1…dn),dn代表源终端与第n个业务服务器(目的终端)的传输时延;
源终端设置启动节点终端发现时延阈值t0,当dn>t0时,启动临近节点发现,若发现失败,源终端在tm+tΔ时刻再次尝试,其中tΔ为固定偏移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源终端进行临近发现前,由源终端通过测量多点通信时延判定是否启动临近发现机制的方法,可使源终端在近域通信手段无法可靠传输视频等大流量数据时,即时将近域通信流量通过蜂窝网络进行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
因此,源终端通过测量多点通信时延判定何时启动临近发现机制,可使初始未工作于蜂窝网络的终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灵活选择通信网络。考虑移动网络环境快速变化,提出将临近发现机制判定条件确定为业务侧时延,而非链路层测量结果,可简化终端测量实现、照顾实际业务体验。
并且,源终端一旦需借助蜂窝网络卸载流量,可借助于节点终端的接入能力进行蜂窝网络接入,无需预置复杂的蜂窝网络协议栈,从而使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具有接入无关等优点。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包括:
节点终端发现模块910,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请求发送模块920,基于通信连接向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目标节点终端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上述模块的实现原理参见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可选实施例中,节点终端发现模块910具体可以用于:
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
在可选实施例中,节点终端发现模块910具体可以用于:
向候选节点终端发送临近通信请求;
接收候选节点终端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信息将候选节点终端作为目标节点终端。
在可选实施例中,节点终端发现模块910具体可以用于:
在与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安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与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网络,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蜂窝网络。
在可选实施例中,与图9相比,图10所示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
传输时延测量模块1010,在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之前,测量与目的终端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中断确定模块1020,在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目的终端之间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应用于目标节点终端,具体可以包括:
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110,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建立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接收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数据转发模块1120,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在可选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模块1120具体用于:
响应于数据转发请求,根据目的终端信息向目的终端发送数据传输建立请求;
在接收到目的终端对数据转发请求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图12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200。图12显示的电子设备1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2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220、连接不同平台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220和处理单元1210)的总线1230、显示单元1240等。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12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1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1210可以执行如图2-图7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1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2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2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223。
存储单元1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5的程序/实用工具1224,这样的程序模块1225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5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6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7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1270可以通过总线1230与电子设备1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数据传输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处理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据输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源终端具有节点发现机制,能够就近发现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借助于该目标节点终端提供的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即时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网络进行数据卸载和分流,从而提升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提升业务体验。这无需在源终端本地部署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协议栈,从而使源终端更易于异构融合,避免增加源终端的系统冗余,实现高效及时的跨异构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包括:
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所述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目标节点终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在与所述目的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目的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下,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之前,还包括:
测量与目的终端基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传输时延;
在所述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目的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数据传输中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向候选节点终端发送临近通信请求;
接收所述候选节点终端的响应消息,并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将所述候选节点终端作为所述目标节点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安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为非蜂窝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为蜂窝网络。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响应于所述数据转发请求,根据所述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所述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转发请求,根据所述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转发请求,根据所述目的终端信息向所述目的终端发送数据传输建立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目的终端对所述数据传输建立请求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之间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转发请求,根据所述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所述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所述目的终端,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接收源自所述源终端的转发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包括:
节点终端发现模块,发现支持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及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目标节点终端,并与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
请求发送模块,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节点终端发送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所述数据转发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目标节点终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向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11.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节点终端,包括:
通信连接建立模块,与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源终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携带目的终端信息的数据转发请求;
数据转发模块,响应于所述数据转发请求,根据所述目的终端信息与目的终端建立基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通信连接向所述目的终端转发数据。
12.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6349.4A CN113891425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6349.4A CN113891425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91425A true CN113891425A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01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6349.4A Pending CN113891425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9142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06396A (zh) * | 2022-04-01 | 2022-07-05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可移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可移动设备 |
WO2023225820A1 (zh) * | 2022-05-23 | 2023-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96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局域网及其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
CN103369705A (zh) * | 2012-03-26 | 2013-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4935375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为第一制式终端进行业务中继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
US20160007271A1 (en) * | 2014-07-02 | 2016-01-07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6717043A (zh) * | 2015-04-07 | 2017-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988222A (zh) * | 2020-08-31 | 2020-11-24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88700A (zh) * | 2021-02-25 | 2021-05-11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76349.4A patent/CN1138914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96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局域网及其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
CN103369705A (zh) * | 2012-03-26 | 2013-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链路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4935375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为第一制式终端进行业务中继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
US20160007271A1 (en) * | 2014-07-02 | 2016-01-07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6717043A (zh) * | 2015-04-07 | 2017-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988222A (zh) * | 2020-08-31 | 2020-11-24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88700A (zh) * | 2021-02-25 | 2021-05-11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06396A (zh) * | 2022-04-01 | 2022-07-05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可移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可移动设备 |
WO2023225820A1 (zh) * | 2022-05-23 | 2023-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4459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routing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AU2015203887B2 (en) | Mobile dynamic mesh cluster brid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incident scenes | |
US8155645B2 (en) | Bypass routing to a mobile device | |
CN104796955A (zh) | 用于网络环境中的无缝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 |
US8077684B2 (en) | Personal area network implementation within an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
KR101375540B1 (ko) | 이종망에서 인접 탐색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891425A (zh)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022203A1 (en) | Method for deactivat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and network entity for controll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deactivation in network | |
US2007021302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of Emergency Calls in a Shared Resource Network | |
JP2008546272A (ja) | Sctp基盤のハンドオーバ機能を具備した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
CN102196520A (zh) | 遗留和先进接入服务网络网际互连 | |
TWI799064B (zh) | 一種金鑰標識的生成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 |
TR201901953T4 (tr) | Mobil Haberleşme Yöntemi, Mobil Yönetim Düğümü Ve Servis Veren Ağ Geçidi Aygıtı. | |
WO2022083323A1 (zh) | Mac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 |
WO2017168999A1 (ja) | 無線通信装置、サーバ及び方法 | |
KR20210010574A (ko) | 서비스 품질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및 장치 | |
CN110831005A (zh) | 一种Mesh网的设备添加方法、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703462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JP3960963B2 (ja) | 移動通信端末、移動通信管理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移動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 |
EP3562260B1 (en) |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mesh network role of network device | |
CN111491370A (zh) | 一种通信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4902628B (zh) | 用于无线接入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支持 | |
WO2017217379A1 (ja) |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 |
KR100526549B1 (ko) | 단축된 데이터 프레임을 통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무선랜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US11800578B2 (en) |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tunnel errors for multi-tunnel sess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