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0638B -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0638B
CN112780638B CN202110105315.2A CN202110105315A CN112780638B CN 112780638 B CN112780638 B CN 112780638B CN 202110105315 A CN202110105315 A CN 202110105315A CN 112780638 B CN112780638 B CN 112780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ath
test
jack
piston rod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53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0638A (zh
Inventor
姜仁坤
关闯
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53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0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0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Testing; Calibrating; 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27Check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0/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Applications of safety devices in fluid actuator systems; Emergency measure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1Removal or measurement of solid or liquid contamination, e.g.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 F15B21/0423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8Servomotor systems incorporating electrically operated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其中液压系统包括:箱体,用于容纳工作介质;试验千斤顶,第一无杆腔与第一有杆腔均与箱体相连;电液主控阀,设于第一液路与第二液路上;加载缸,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铰接,第二无杆腔与第二有杆腔均与箱体相连。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模拟液压支架工作循环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千斤顶密封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即耐久性试验,提高快速验证能力,缩短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周期,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另外,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铰接,第二活塞杆对第一活塞杆施加轴向、径向载荷,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的受力情况,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液压元件耐久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一种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综采设备的推移千斤顶主要对液压支架进行推拉,确保液压支架拉架以及推溜的功能。工作过程中推移千斤顶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目前还没有测试推移千斤顶耐久性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包括:箱体,用于容纳工作介质水;试验千斤顶,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无杆腔与箱体通过第一液路相连,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有杆腔与箱体通过第二液路相连;电液主控阀,设于第一液路与第二液路上;加载缸,加载缸的第二活塞杆的端部与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与箱体相连,加载缸的第二有杆腔与箱体相连。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实施例,模拟液压支架工作循环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千斤顶密封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即耐久性试验,提高快速验证能力,缩短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周期,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另外,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铰接,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会对第一活塞杆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包括箱体、试验千斤顶、电液主控阀以及加载缸。其中,箱体用于容纳工作介质。试验千斤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为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设于第一缸体内,且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的内部分隔出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第一活塞杆穿过第一有杆腔伸出第一缸体外。进一步地,第一无杆腔与箱体通过第一液路相连,即工作介质经过第一液路由箱体流向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无杆腔,第一液路上设有主泵,主泵提供动力,第一液路中的工作介质能够流入第一无杆腔中,第一无杆腔的体积增大,第一有杆腔体积减小且活塞杆处于顶推状态。进一步地,第一有杆腔通过第二液路与箱体相连。可以理解为,试验千斤顶的控制回路主要由第一液路和第二液路组成,且试验人员能够控制主泵调整输出流量和压力。
进一步地,电液主控阀设于第一液路和第二液路上。具体地,电液主控阀可以理解为电磁换向阀,当电液主控阀的电磁铁SY1通电,此时工作介质进入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无杆腔,第一有杆腔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这个过程中试验千斤顶完成顶推动作;当电液主控阀的电磁铁SY2通电,此时工作介质进入试验千斤顶的第一有杆腔,而第一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这个过程中第一有杆腔的体积增大,第一无杆腔的体积减小,试验千斤顶完成收缩动作。通过控制电液主控阀的通断可以实现试验千斤顶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加载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具体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为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于第二缸体内,且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的内部分隔出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第二活塞杆穿过第二有杆腔伸出第二缸体外。进一步地,第二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换言之,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二活塞杆的轴线与第一活塞杆的轴线重合,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相连,在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会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或者,第二活塞杆的轴线与第一活塞杆的轴线平行,且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相连,在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又或者是,第一活塞杆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的轴线存在夹角,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会对第一活塞杆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与箱体相连,且第二有杆腔与箱体相连。在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的过程中,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以及第二有杆腔的体积会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地,当第二无杆腔的体积减小时,加载缸收缩,第二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补水泵将一部分工作介质泵入到第二有杆腔内;当第二无杆腔的体积增大时,补水泵会将工作介质泵入到第二无杆腔内,第二有杆腔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通过设置加载缸,能够对试验千斤顶施加载荷,进而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液压元件进行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动力介质为水,纯水介质具有阻燃、清洁、成本低等优势,在实际煤矿生产中有助于降低液压零部件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液压零部件的寿命,进而降低备件损耗。推移千斤顶是综采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保证液压支架的拉架、推溜的功能。工作过程中推移千斤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本申请中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能够模拟液压支架工作循环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实现推移千斤顶密封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提高快速验证能力,缩短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周期,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
值得说明的是,箱体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当箱体的数量为两个时,试验千斤顶的控制回路对应一个箱体,加载缸的控制回路对应另一个箱体。另外,本申请中的工作介质可以为水,即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是水,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工作介质,比如:乳化液等。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液路,第三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无杆腔相连通;第四液路,第四液路的一端与第三液路的另一端相连通,第四液路的另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第五液路,第五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三液路和第四液路相连的位置与第五液路的另一端相连通;第六液路,第六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无杆腔相连通;第七液路,第七液路的一端与第六液路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七液路的另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第八液路,第八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六液路和第七液路相连的位置与第八液路的另一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三液路、第四液路、第五液路、第六液路、第七液路以及第八液路。第三液路的一端与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相连通,第四液路的一端与第三液路远离加载缸的一端相连,第四液路的另一端与箱体相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与箱体通过第三液路以及第四液路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工作介质由第二无杆腔流回箱体的液路。进一步地,第五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五液路的另一端与第三、四液路相连的位置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的第二有杆腔与箱体通过第五液路以及第四液路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工作介质由第二有杆腔流回箱体的液路。换言之,第四液路为一条汇合液路,具体是指工作介质由加载缸流回箱体的液路。
进一步地,第六液路的一端与第二无杆腔相连通,第七液路的一端与第六液路远离加载缸的一端相连通,第七液路的另一端与箱体相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的第二无杆腔与箱体通过第六液路以及第七液路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补水泵将工作介质补充到第二无杆腔的液路。进一步地,第八液路的一端与加载缸的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八液路的另一端与第六、七液路相连的位置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的第二有杆腔与箱体通过第八液路以及第七液路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补水泵将工作介质补充到第二有杆腔的液路。换言之,第七液路为一条汇合液路,具体是指工作介质由箱体流向加载缸的液路。
试验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的运动会导致第二无杆腔以及第二有杆腔的体积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地,第二无杆腔的体积增大且第二有杆腔体积减小时,工作介质能够依次经过第七液路、第六液路进入到第二无杆腔内,第二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五液路、第四液路流回箱体中;当第二无杆腔的体积减小且第二有杆腔的体积增大时,工作介质能够依次经过第七液路、第八液路进入到第二有杆腔中,第二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三液路、第四液路流回至箱体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液路上设有第一安全阀;和/或第五液路上设有第二安全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三液路上设置第一安全阀,加载缸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有杆腔体积增大,第二无杆腔体积减小,直至第二无杆腔的体积减小到一定程度,内部压力足够打开第一安全阀后,第二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三液路、第四液路流回至箱体中。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五液路上设置第二安全阀,加载缸处于顶推状态时,第二无杆腔体积增大,第二有杆腔的体积减小,直至第二有杆腔的体积减小到一定程度,内部压力足够打开第二安全阀后,第二有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五液路以及第四液路流回至箱体中。
通过设置安全阀,加载缸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会增大第二活塞杆移动时的阻力,从而加载缸对试验千斤顶施加的载荷能够更加接近实际工况。另外,安全阀还可以对液压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仅在第三液路或者第五液路的一个设置安全阀;或者,第三液路上设有安全阀的同时,第五液路上也设有安全阀,位于不同液路上的两个安全阀配合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六液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和/或第八液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六液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液口靠近第二无杆腔,且进液口靠近箱体,由于单向阀只能由进液口流向出液口,因此工作介质仅能够通过第七液路、第六液路流入第二无杆腔,第二无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不能由第六液路、第七液路流回箱体,在第二无杆腔的体积持续减小且腔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设置在第三液路上的安全阀打开,工作介质由第三液路、第四液路流回箱体中。
通过在第八液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液口靠近第二有杆腔,且进液口靠近箱体,由于单向阀只能由进液口流向出液口,因此工作介质仅能够通过第七液路、第八液路流入第二有杆腔,第二有杆腔内的工作介质不能由第八液路、第七液路流回箱体,在第二有杆腔的体积持续减小且腔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设置在第五液路上的安全阀打开,工作介质由第五液路、第四液路流回箱体中。
通过设置单向阀,能够对加载缸进液、出液的液路进行控制,避免进液与出液的液流相冲。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仅在第六液路或者第八液路的一个设置安全阀;或者,第六液路上设有安全阀的同时,第八液路上也设有安全阀,位于不同液路上的两个安全阀配合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塞杆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的轴线不共线且不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活塞杆的轴线不共线且不平行,第一活塞杆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铰接,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会对第一活塞杆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液路上设有过滤器,过滤器设于电液主控阀与箱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液路上设置过滤器,能够对电液主控阀以及箱体之间的液路进行过滤,将纯水介质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截留,并且截留的颗粒杂质由排污口排出,从而提高工作介质的清洁性,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有利于提高液压系统中各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液路上设有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设于电液主控阀与箱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液路上设置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能够对电液主控阀与箱体之间的液路进行降温,缓解纯水工作介质的温升速度,进而可以提升试验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液路上设有第二冷却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四液路上设置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能够将由加载缸流回箱体的工作介质进行降温,缓解纯水工作介质的温升速度,进而可以提升试验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液路上设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设于第一冷却器与箱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液路上设置第三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设于第一冷却器与箱体之间,能够防止主泵对箱体中的工作介质进行抽取时,一部分工作介质会通过液体回路流向试验千斤顶,避免进液、出液的液流相冲,有利于对液压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的流动液路进行精确控制。
值得说明的是,第三单向阀为回液断路阀。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设于试验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试验装置的实施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和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通过将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设于试验台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使试验千斤顶进行往复运动,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中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对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的千斤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实现试验千斤顶控制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另外,液压系统中的工作介质为水,还可以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
其中,由于试验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千斤顶和加载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10:箱体;120:试验千斤顶;121:第一缸体;122:第一活塞杆;123:第一无杆腔;124:第一有杆腔;130:电液主控阀;140:加载缸;141:第二缸体;142:第二活塞杆;143:第二无杆腔;144:第二有杆腔;151:第一液路;152:第二液路;153:第三液路;154:第四液路;155:第五液路;156:第六液路;157:第七液路;158:第八液路;161:过滤器;162:第一冷却器;163:第三单向阀;164:第一安全阀;165:第二冷却器;166:第二安全阀;167:第一单向阀;168:第二单向阀;170:连接件;181:第一压力表;182:第二压力表;183:第三压力表;184:第四压力表;200:试验装置;210:试验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和试验装置20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包括箱体110、试验千斤顶120、电液主控阀130以及加载缸140。其中,箱体110用于容纳工作介质。试验千斤顶120包括第一缸体121和第一活塞杆122。第一活塞杆122的一端为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设于第一缸体121内,且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121的内腔分隔出第一无杆腔123和第一有杆腔124,第一活塞杆12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有杆腔124伸出第一缸体121外。进一步地,第一无杆腔123与箱体110通过第一液路151相连,即工作介质经过第一液路151由箱体110流向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无杆腔123,第一液路151上设有主泵,主泵提供动力,第一液路151中的工作介质能够流入第一无杆腔123中,第一无杆腔123的体积增大,第一有杆腔124体积减小,活塞杆处于顶推状态。进一步地,第一有杆腔124通过第二液路152与箱体110相连。可以理解为,试验千斤顶120的控制回路主要由第一液路151和第二液路152组成,且试验人员能够控制主泵调整输出流量和压力。
进一步地,电液主控阀130设于第一液路151和第二液路152上。具体地,电液主控阀130可以理解为电磁换向阀,当电液主控阀130的电磁铁SY1通电,此时工作介质进入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无杆腔123,第一有杆腔124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110,这个过程中试验千斤顶120完成顶推动作;当电液主控阀130的电磁铁SY2通电,此时工作介质进入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有杆腔124,而第一无杆腔123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110,这个过程中第一有杆腔124的体积增大,第一无杆腔123的体积减小,试验千斤顶120完成收缩动作。通过控制电液主控阀130的通断可以实现试验千斤顶120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加载缸140包括第二缸体141和第二活塞杆142。具体地,第二活塞杆142的一端为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于第二缸体141内,且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141的内腔分隔出第二无杆腔143和第二有杆腔144,第二活塞杆14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有杆腔144伸出第二缸体141外。进一步地,第二活塞杆142的端部与第一活塞杆122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铰接。换言之,第二活塞杆142与第一活塞杆1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第二活塞杆142的轴线与第一活塞杆122的轴线重合,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相连,在试验千斤顶120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122会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或者,第二活塞杆142的轴线与第一活塞杆122的轴线平行,且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相连,在试验千斤顶120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122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又或者是,如图2所示,第一活塞杆122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142的轴线存在夹角,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铰接,试验千斤顶120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122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第二活塞杆142会对第一活塞杆122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120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与箱体110相连,且第二有杆腔144与箱体110相连。在第一活塞杆122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的过程中,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以及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会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地,当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减小时,加载缸140收缩,第二无杆腔143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110,补水泵将一部分工作介质泵入到第二有杆腔144内;当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增大时,补水泵会将工作介质泵入到第二无杆腔143内,第二有杆腔144内的工作介质流回箱体110。通过设置加载缸140,能够对试验千斤顶120施加载荷,进而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120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液压元件进行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动力介质为水,纯水介质具有阻燃、清洁、成本低等优势,在实际煤矿生产中有助于降低液压零部件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液压零部件的寿命,进而降低备件损耗。推移千斤顶是综采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保证液压支架的拉架、推溜的功能。工作过程中推移千斤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本申请中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能够模拟液压支架工作循环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实现推移千斤顶密封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提高快速验证能力,缩短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周期,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
值得说明的是,箱体1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当箱体110的数量为两个时,试验千斤顶120的控制回路对应一个箱体110,加载缸140的控制回路对应另一个箱体110。另外,本申请中的工作介质可以为水,即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是水,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工作介质,比如:乳化液等。
在另一个是实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液路151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81,且第一压力表181位于试验千斤顶120与电液主控阀130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液路152上设有第二压力表182,且第二压力表182位于试验千斤顶120与电液主控阀130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还包括第三液路153、第四液路154、第五液路155、第六液路156、第七液路157以及第八液路158。第三液路153的一端与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相连通,第四液路154的一端与第三液路153远离加载缸140的一端相连,第四液路154的另一端与箱体110相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与箱体110通过第三液路153以及第四液路154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工作介质由第二无杆腔143流回箱体110的液路。进一步地,第五液路155的一端与第二有杆腔144相连通,第五液路155的另一端与第三、四液路相连的位置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140的第二有杆腔144与箱体110通过第五液路155以及第四液路154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工作介质由第二有杆腔144流回箱体110的液路。换言之,第四液路154为一条汇合液路,具体是指工作介质由加载缸140流回箱体110的液路。
进一步地,第六液路156的一端与第二无杆腔143相连通,第七液路157的一端与第六液路156远离加载缸140的一端相连通,第七液路157的另一端与箱体110相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与箱体110通过第六液路156以及第七液路157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补水泵将工作介质补充到第二无杆腔143的液路。进一步地,第八液路158的一端与加载缸140的第二有杆腔144相连通,第八液路158的另一端与第六、七液路相连的位置连通,可以理解为,加载缸140的第二有杆腔144与箱体110通过第八液路158以及第七液路157相连通,这条组合液路为补水泵将工作介质补充到第二有杆腔144的液路。换言之,第七液路157为一条汇合液路,具体是指工作介质由箱体110流向加载缸140的液路。
试验过程中,第一活塞杆122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第二活塞杆142的运动会导致第二无杆腔143以及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地,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增大且第二有杆腔144体积减小时,工作介质能够依次经过第七液路157、第六液路156进入到第二无杆腔143内,第二无杆腔143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五液路155、第四液路154流回箱体110中;当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减小且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增大时,工作介质能够依次经过第七液路157、第八液路158进入到第二有杆腔144中,第二无杆腔143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三液路153、第四液路154流回至箱体110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液路153与第六液路156相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压力表183,第三压力表183位于第一安全阀164与加载缸140之间,且第三压力表183位于第一单向阀167与加载缸140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五液路155与第八液路158相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第四压力表184,第四压力表184位于第二安全阀166与加载缸140之间,且第四压力表184位于第二单向阀168与加载缸140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第三液路153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164,通过在第三液路153上设置第一安全阀164,加载缸140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有杆腔144体积增大,第二无杆腔143体积减小,直至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减小到一定程度,内部压力足够打开第一安全阀164后,第二无杆腔143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三液路153、第四液路154流回至箱体110中。
进一步地,第五液路155上设置有第二安全阀166,通过在第五液路155上设置第二安全阀166,加载缸140处于顶推状态时,第二无杆腔143体积增大,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减小,直至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减小到一定程度,内部压力足够打开第二安全阀166后,第二有杆腔144内的工作介质会依次经过第五液路155以及第四液路154流回至箱体110中。
通过设置安全阀,加载缸14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会增大第二活塞杆142移动时的阻力,从而加载缸140对试验千斤顶120施加的载荷能够更加接近实际工况。另外,安全阀还可以对液压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仅在第三液路153或者第五液路155的一个设置安全阀;或者,第三液路153上设有安全阀的同时,第五液路155上也设有安全阀,位于不同液路上的两个安全阀配合使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第六液路156上设置第一单向阀167,第一单向阀167的出液口靠近第二无杆腔143,且进液口靠近箱体110,由于单向阀只能由进液口流向出液口,因此工作介质仅能够通过第七液路157、第六液路156流入第二无杆腔143,第二无杆腔143内的工作介质不能由第六液路156、第七液路157流回箱体110,在第二无杆腔143的体积持续减小且腔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设置在第三液路153上的安全阀打开,工作介质由第三液路153、第四液路154流回箱体110中。
第八液路158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68,通过在第八液路158上设置第二单向阀168,第二单向阀168的出液口靠近第二有杆腔144,且进液口靠近箱体110,由于单向阀只能由进液口流向出液口,因此工作介质仅能够通过第七液路157、第八液路158流入第二有杆腔144,第二有杆腔144内的工作介质不能由第八液路158、第七液路157流回箱体110,在第二有杆腔144的体积持续减小且腔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设置在第五液路155上的安全阀打开,工作介质由第五液路155、第四液路154流回箱体110中。
通过设置单向阀,能够对加载缸140进液、出液的液路进行控制,避免进液与出液的液流相冲。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仅在第六液路156或者第八液路158的一个设置安全阀;或者,第六液路156上设有安全阀的同时,第八液路158上也设有安全阀,位于不同液路上的两个安全阀配合使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第四液路154上设置第二冷却器165,第二冷却器165能够将由加载缸140流回箱体110的工作介质进行降温,缓解纯水工作介质的温升速度,进而可以提升试验时长。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两个活塞杆的轴线不共线且不平行,第一活塞杆122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142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铰接,试验千斤顶120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122带动第二活塞杆142运动,第二活塞杆142会对第一活塞杆122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120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路151上设置有过滤器161,通过在第一液路151上设置过滤器161,能够对电液主控阀130以及箱体110之间的液路进行过滤,将纯水介质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截留,并且截留的颗粒杂质由排污口排出,从而提高工作介质的清洁性,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有利于提高液压系统中各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液路152上设置有第一冷却器162,通过在第二液路152上设置第一冷却器162,第一冷却器162能够对电液主控阀130与箱体110之间的液路进行降温,缓解纯水工作介质的温升速度,进而可以提升试验时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液路152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63,通过在第二液路152上设置第三单向阀163,且第三单向阀163设于第一冷却器162与箱体110之间,能够防止主泵对箱体110中的工作介质进行抽取时,一部分工作介质会通过液体回路流向试验千斤顶120,避免进液、出液的液流相冲,有利于对液压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的流动液路进行精确控制。
值得说明的是,第三单向阀163为回液断路阀。
实施例五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200,包括试验台210和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通过将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设于试验台210上,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使试验千斤顶120进行往复运动,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中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对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的千斤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实现试验千斤顶120控制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另外,液压系统中的工作介质为水,还可以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
根据本发明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的实施例,模拟液压支架工作循环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千斤顶密封系统的加速疲劳试验即耐久性试验,提高快速验证能力,缩短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周期,加快纯水介质密封系统的开发。另外,两个活塞杆的端部铰接,试验千斤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杆运动,第二活塞杆会对第一活塞杆施加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进而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试验千斤顶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10),用于容纳工作介质;
试验千斤顶(120),所述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无杆腔(123)与所述箱体(110)通过第一液路(151)相连,所述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有杆腔(124)与所述箱体(110)通过第二液路(152)相连;
电液主控阀(130),设于所述第一液路(151)与所述第二液路(152)上;
加载缸(140),所述加载缸(140)的第二活塞杆(142)的端部与所述试验千斤顶(120)的第一活塞杆(122)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70)铰接,所述加载缸(140)的第二无杆腔(143)与所述箱体(110)相连,所述加载缸(140)的第二有杆腔(144)与所述箱体(110)相连;
第三液路(153),所述第三液路(1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无杆腔(143)相连通;
第四液路(154),所述第四液路(1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液路(153)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液路(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10)相连通;
第五液路(155),所述第五液路(15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有杆腔(144)相连通,所述第三液路(153)和所述第四液路(154)相连的位置与所述第五液路(155)的另一端相连通;
第六液路(156),所述第六液路(15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无杆腔(143)相连通;
第七液路(157),所述第七液路(157)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液路(156)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七液路(157)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10)相连通;
第八液路(158),所述第八液路(15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有杆腔(144)相连通,所述第六液路(156)和所述第七液路(157)相连的位置与所述第八液路(158)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第三液路(153)上设有第一安全阀(164);和/或所述第五液路(155)上设有第二安全阀(166);
所述第六液路(156)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67);和/或所述第八液路(158)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8);
所述第一活塞杆(12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活塞杆(142)的轴线不共线且不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路(151)上设有过滤器(161),所述过滤器(161)设于所述电液主控阀(130)与所述箱体(1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路(152)上设有第一冷却器(162),所述第一冷却器(162)设于所述电液主控阀(130)与所述箱体(1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路(154)上设有第二冷却器(16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路(152)上设有第三单向阀(163),所述第三单向阀(163)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器(162)与所述箱体(110)之间。
6.一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台(210);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100),设于所述试验台(210)上。
CN202110105315.2A 2021-01-26 2021-01-26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Active CN112780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5315.2A CN112780638B (zh) 2021-01-26 2021-01-26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5315.2A CN112780638B (zh) 2021-01-26 2021-01-26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638A CN112780638A (zh) 2021-05-11
CN112780638B true CN112780638B (zh) 2024-05-14

Family

ID=7575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5315.2A Active CN112780638B (zh) 2021-01-26 2021-01-26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0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2571A (zh) * 2024-02-28 2024-03-29 山西泰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支架纯水密封模拟试验台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005A (en) * 1974-03-20 1976-05-04 Ccl Systems Limited Proof loading apparatus for testing rod-like articles
JP2012068052A (ja) * 2010-09-21 2012-04-05 Asahi Kasei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地盤特性試験装置
CN203837903U (zh) * 2013-09-12 2014-09-17 鄂尔多斯市巨鼎煤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立柱、千斤顶试验台
CN104865056A (zh) * 2015-04-21 2015-08-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大流量安全阀试验装置
CN105152070A (zh) * 2015-07-10 2015-12-16 徐州市建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桩基静载荷试验一体化千斤顶
CN105758752A (zh) * 2014-12-16 2016-07-13 哈尔滨通用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式地锚疲劳特性测试装置
CN106949118A (zh) * 2017-05-16 2017-07-14 蚌埠液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缸耐久性试验台
CN110646179A (zh) * 2019-08-27 2020-01-0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支架顶底板比压测量装置
CN211504689U (zh) * 2020-01-16 2020-09-15 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多工位试验台
CN214304656U (zh) * 2021-01-26 2021-09-2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005A (en) * 1974-03-20 1976-05-04 Ccl Systems Limited Proof loading apparatus for testing rod-like articles
JP2012068052A (ja) * 2010-09-21 2012-04-05 Asahi Kasei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地盤特性試験装置
CN203837903U (zh) * 2013-09-12 2014-09-17 鄂尔多斯市巨鼎煤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立柱、千斤顶试验台
CN105758752A (zh) * 2014-12-16 2016-07-13 哈尔滨通用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式地锚疲劳特性测试装置
CN104865056A (zh) * 2015-04-21 2015-08-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大流量安全阀试验装置
CN105152070A (zh) * 2015-07-10 2015-12-16 徐州市建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桩基静载荷试验一体化千斤顶
CN106949118A (zh) * 2017-05-16 2017-07-14 蚌埠液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缸耐久性试验台
CN110646179A (zh) * 2019-08-27 2020-01-0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支架顶底板比压测量装置
CN211504689U (zh) * 2020-01-16 2020-09-15 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多工位试验台
CN214304656U (zh) * 2021-01-26 2021-09-2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638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810B (zh) 用于测试液压缸密封件耐久性的试验设备
CN112780638B (zh)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CN203404164U (zh) 用于测试液压缸密封件耐久性的试验设备
CN103939421B (zh) 一种用于液压缸的疲劳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343829B (zh) 一种平衡阀及其试验系统
CN112594233B (zh) 一种增压供油系统
CN214304656U (zh) 推移千斤顶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试验装置
CN101936857B (zh) 岩石三轴蠕变试验机的围压保持系统
CN107218260A (zh) 一种对高压油液进行加热和冷却的液压系统
CN204805189U (zh) 四足机器人电动伺服液压源
CN109696308B (zh) 振动环境下航空作动器加载试验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CN115507071A (zh) 一种压铸机压射流量阀先导控制油路
CN105971868B (zh) 一种用于轴向浮力泵的自动循环仿真测试装置
CN111413128B (zh) 一种利用增压缸的试件外压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2780639A (zh) 立柱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耐久性试验装置
CN214304655U (zh) 立柱耐久性试验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耐久性试验装置
CN106089820B (zh) 一种基于顺逆载分段控制的结构试验加载作动系统
CN209278233U (zh) 一种被动式自动阻力施加机构
CN209398906U (zh) 一种直行程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4251327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浮力调节系统的性能测试装置
CN102777431B (zh) 液压增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进行增压、测压的方法
CN112032133A (zh) 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车辆
CN109404352A (zh) 一种被动式自动阻力施加机构及方法
CN217327941U (zh) 一种用于超低静压试验的液压系统
CN102032224B (zh) 一种充氮蓄能紧急收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