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8728A -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8728A
CN112778728A CN202110193754.3A CN202110193754A CN112778728A CN 112778728 A CN112778728 A CN 112778728A CN 202110193754 A CN202110193754 A CN 202110193754A CN 112778728 A CN112778728 A CN 112778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antioxidant
friendly plastic
degradable environm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37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水明
李金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Chu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37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87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8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872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303/02Starch;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dextr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403/02Starch;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dextr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4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nd organic or inorganic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gnesium
    • C08K2003/2224Magnesium hydr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0Phosphorus bound to carbo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08K7/28Gla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塑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所述改性淀粉为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复配改性的热塑性淀粉。本发明提供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通过采用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对热塑性淀粉进行复配改性,不仅可以引入羟丙基,还可以引入含磷基团,从而可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降解性和阻燃性能;另外,本发明还通过添加玻化微珠和氢氧化镁,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阻燃性能的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塑料薄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农、林、畜牧业,可以起到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以及包装等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塑料薄膜废弃后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通过以热塑性淀粉等可降解生物材料作为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原料,但是,该类型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存在阻燃效果较差以及降解性依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改性淀粉400~700份、聚乳酸400~700份、玻化微珠10~50份、氢氧化镁10~50份、抗氧剂1~10份、偶联剂5~15份;所述改性淀粉为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复配改性的热塑性淀粉。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改性淀粉500~600份、聚乳酸500~600份、玻化微珠20~40份、氢氧化镁20~40份、抗氧剂4~6份、偶联剂8~12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4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热塑性淀粉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将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加入至分散液后,再加热至40~60℃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改性液;
将改性液置于110~13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所述改性淀粉。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热塑性淀粉、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的质量比1:(0.01~0.05):(0.05~0.1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30%~50%,其与热塑性淀粉的质量比为(1~3):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
将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进行混合后,再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得到所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挤出吹塑处理的温度为170~200℃。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通过采用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对热塑性淀粉进行复配改性,不仅可以引入羟丙基,还可以引入含磷基团,从而可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降解性和阻燃性能;另外,本发明还通过添加玻化微珠和氢氧化镁,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阻燃性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400g、聚乳酸700g、玻化微珠10g、氢氧化镁10g、抗氧剂1g、偶联剂5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4的等质量比混合物;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等质量比混合物。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3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1000g体积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1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5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40℃,并以5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1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70℃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700g、聚乳酸400g、玻化微珠50g、氢氧化镁50g、抗氧剂10g、偶联剂15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的等质量比混合物;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等质量比混合物。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5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3000g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5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5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60℃,并以8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3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200℃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3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450g、聚乳酸650g、玻化微珠15g、氢氧化镁45g、抗氧剂2g、偶联剂6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35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1500g体积浓度为35%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2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4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45℃,并以6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0℃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650g、聚乳酸450g、玻化微珠45g、氢氧化镁15g、抗氧剂8g、偶联剂13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64;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5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500g体积浓度为45%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45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6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5℃,并以7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90℃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00g、聚乳酸600g、玻化微珠20g、氢氧化镁20g、抗氧剂4g、偶联剂8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6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600g、聚乳酸500g、玻化微珠40g、氢氧化镁40g、抗氧剂6g、偶联剂12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7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00g、聚乳酸500g、玻化微珠40g、氢氧化镁20g、抗氧剂6g、偶联剂12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8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600g、聚乳酸600g、玻化微珠20g、氢氧化镁40g、抗氧剂4g、偶联剂8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9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20g、聚乳酸580g、玻化微珠25g、氢氧化镁35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0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80g、聚乳酸520g、玻化微珠35g、氢氧化镁25g、抗氧剂5g、偶联剂9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30g、聚乳酸570g、玻化微珠40g、氢氧化镁40g、抗氧剂5g、偶联剂11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2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70g、聚乳酸530g、玻化微珠23g、氢氧化镁28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3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60g、聚乳酸540g、玻化微珠38g、氢氧化镁32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4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40g、聚乳酸560g、玻化微珠31g、氢氧化镁21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施例15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玻化微珠30g、氢氧化镁3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1(相比于实施例15,缺少玻化微珠组分)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氢氧化镁6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2(相比于实施例15,缺少氢氧化镁组分)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玻化微珠6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3(相比于实施例15,缺少玻化微珠和氢氧化镁组分)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71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和10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4(相比于实施例15,改性淀粉为三(3-羟基丙基)膦改性的热塑性淀粉)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玻化微珠30g、氢氧化镁3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130g的三(3-羟基丙基)膦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5(相比于实施例15,改性淀粉为卵磷脂改性的热塑性淀粉)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改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玻化微珠30g、氢氧化镁3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另外,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g热塑性淀粉以400rpm的搅拌速度分散于2000g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将130g的卵磷脂加入至上述分散液后,再加热至50℃,并以65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混合1h,得到改性液。
(3)将上述改性液置于12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水和乙醇,即可得到改性淀粉。
S2、将上述称取的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对比例6(相比于实施例15,将改性淀粉替换为未经改性的热塑性淀粉)
该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热塑性淀粉550g、聚乳酸550g、玻化微珠30g、氢氧化镁30g、抗氧剂5g、偶联剂10g,备用;其中,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偶联剂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S2、将上述称取的热塑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置于高速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吹膜机以185℃的温度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即可得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实验例:
一、按照标准ASTM D2683分别测试上述实施例11~15以及对比例1~6制得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极限氧指数,其结果如表1所示。
二、按照标准GB/T 1040.1-2018分别测试上述实施例11~15以及对比例1~6制得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
三、按照标准GB/T 20197-2006分别测试上述实施例11~15以及对比例1~6制得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30天降解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对热塑性淀粉进行复配改性,不仅可以引入羟丙基,还可以引入含磷基团,从而可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降解性和阻燃性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添加玻化微珠和氢氧化镁,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以提高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阻燃性能的力学性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改性淀粉400~700份、聚乳酸400~700份、玻化微珠10~50份、氢氧化镁10~50份、抗氧剂1~10份、偶联剂5~15份;所述改性淀粉为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复配改性的热塑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改性淀粉500~600份、聚乳酸500~600份、玻化微珠20~40份、氢氧化镁20~40份、抗氧剂4~6份、偶联剂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4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淀粉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热塑性淀粉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将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加入至分散液后,再加热至40~60℃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改性液;
将改性液置于110~130℃的温度下进行蒸发处理,得到所述改性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淀粉、三(3-羟基丙基)膦和卵磷脂的质量比1:(0.01~0.05):(0.05~0.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30%~50%,其与热塑性淀粉的质量比为(1~3):1。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
将改性淀粉、聚乳酸、玻化微珠、氢氧化镁、抗氧剂、偶联剂进行混合后,再进行挤出吹塑处理,得到所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挤出吹塑处理的温度为170~20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
CN202110193754.3A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27787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754.3A CN112778728A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754.3A CN112778728A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8728A true CN112778728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3754.3A Withdrawn CN112778728A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872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876A (zh) * 2010-05-12 2011-11-16 邹俊 高强度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39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5626A (zh) * 2018-02-07 2018-07-17 缪琼 一种聚乳酸阻燃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20028188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Terpene Therapeutics Inc. Edible Film Comprising Adjacent Conjoined Strip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876A (zh) * 2010-05-12 2011-11-16 邹俊 高强度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39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5626A (zh) * 2018-02-07 2018-07-17 缪琼 一种聚乳酸阻燃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20028188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Terpene Therapeutics Inc. Edible Film Comprising Adjacent Conjoined Strip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力等: "不同聚乳酸对聚乳酸/淀粉共混复合膜的影响", 《包装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4361A (zh) 一种热塑性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566A (zh) 一种低翘曲无卤膨胀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804A (zh) 一种阻燃塑料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161A (zh) 一种耐析出增韧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1592B (zh) 一种阻燃纤维素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05713315A (zh) 一种高分子纤维复合新材料的合成配方
CN105885378A (zh) 一种低析出高填充高模量阻燃pc/abs组合物
CN106349631A (zh) 一种阻燃可降解纳米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128B (zh) 一种环保型pvc共挤彩色免漆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555A (zh)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的阻燃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435A (zh) 一种耐高温可降解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190A (zh) 一种具有协同阻燃效果的含磷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728A (zh)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766A (zh) 一种无纤阻燃不滴落改性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3916A (zh) 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无卤阻燃耐热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802A (zh) 一种聚丙烯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3044796B (zh) 一种环氧树脂增强聚苯乙烯无卤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102B (zh) 增韧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31049A (zh) 一种高强度无卤阻燃tpe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842A (zh) 一种高耐水木塑复合材料
CN106084685A (zh) 一种低浮纤高阻燃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073A (zh) 一种防水防霉复合低烟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9010A (zh) 一种超高比重的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7346A (zh) 一种制备阻燃抑烟碳纤维增强pet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6003923B (zh) 一种低烟阻燃橡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