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0247A -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0247A
CN112770247A CN202110168935.0A CN202110168935A CN112770247A CN 112770247 A CN112770247 A CN 112770247A CN 202110168935 A CN202110168935 A CN 202110168935A CN 112770247 A CN112770247 A CN 112770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onveying
rod
storage hopper
plat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89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0247B (zh
Inventor
邓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n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n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n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n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89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0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0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0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控制柜和位于控制柜上的屏蔽箱,屏蔽箱内滑动设置有台板,屏蔽箱上开设有用于供台板穿过的窗口,台板上开设有凹槽,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待测待测麦克风压持在凹槽内的压持件,台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麦克风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还包括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架设在屏蔽箱外壁上的储料斗,储料斗的底部与储料斗连通设置有用于供单个待测麦克风通过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开关,上料装置还包括位于出料管下方的输送装置和位于台板上的移动装置;本申请具有节省人工放置待测麦克风人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麦克风(又称微音器或话筒,正式的中文名是传声器),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麦克风是由声音的振动传到麦克风的振膜上,推动里边的磁铁形成变化的电流,这样变化的电流送到后面的声音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38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麦克风测试装置,其包括控制柜,还包括设于控制柜上方为待测麦克风提供密封隔音测试场合的屏蔽箱及设于屏蔽箱内用于放置待测麦克风并对其进行测试的工作台组件,屏蔽箱内设有用于给待测麦克风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电路模块,测试电路模块与控制柜通讯连接 ;工作台组件滑设于屏蔽箱内,屏蔽箱侧壁开设有一使工作台组件滑出屏蔽箱的窗口。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放置所述待测麦克风并对其进行测试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放置待测麦克风的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测麦克风的凹槽,所述台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待测麦克风的压持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需要对麦克风测试时,需要人工将待测麦克风置于台板的凹槽内,通过压持件对待测麦克风夹持,而后测试电路模块可对麦克风进行检测,而采用人工将待测麦克风依次置于台板上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节约人工放置待测麦克风的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控制柜和位于控制柜上的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内滑动设置有台板,所述屏蔽箱上开设有用于供台板穿过的窗口,所述台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待测待测麦克风压持在凹槽内的压持件,所述台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麦克风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凹槽内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架设在屏蔽箱外壁上的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与储料斗连通设置有用于供单个待测麦克风通过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开关,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位于出料管下方的输送装置和位于台板上的移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单个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移动至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测麦克风置于储料斗内,待测麦克风可通过出料管依次输出至输送装置上,此时输送装置可将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可依次将待测麦克风移动至凹槽内,从而实现对待测麦克风的依次自动上料,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可选的,所述屏蔽箱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储料斗之间设置有缓冲杆,所述储料斗通过支撑杆和缓冲杆架设在屏蔽箱外壁上,所述缓冲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杆和插接且连接于固定杆内的移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移动杆固定设置在储料斗上,所述缓冲杆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固定杆的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移动杆的底壁上,所述储料斗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电机可带动整个储料斗振动,从而防止待测麦克风卡在储料斗或出料管内无法移动,弹簧的设置提高了储料斗的摆动幅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储料斗带动出料管的出料效果。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输送板,两侧所述输送板之间设置有两组传送机构,两组传送机构位于同一个平面且传送方向相同,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两个转动设置在两侧输送板之间的输送辊,每组传送机构的两个输送辊上均绕设有输送带,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在输送板上且用于驱动其中一个输送辊转动的输送电机,远离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靠近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出料管输出的待测麦克风可移动至其中一个传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此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另一个传送机构的输送带上,因远离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靠近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使得连续的待测麦克风可被间隔输送,从而无需将输送装置停下,使得移动装置可依次对输送带上间隔的输送的待测麦克风进行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多个待测麦克风输送时的输送效果。
可选的,两侧所述输送板相对的面上均穿设有多个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两个用于与输送板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螺母,两侧所述输送板上的导向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导向板呈相互抵接设置,两侧所述导向板之间的间距朝向远离储料斗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导向板可对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起到导向的效果,使得待测麦克风被导向至输送带的中部,从而便于移动装置对待测麦克风抓取,并且可间接带动待测麦克风与凹槽对准,进一步提高了对待测麦克风的输送效果。
可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台板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转动杆的两侧设置有铰接板,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至两侧铰接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台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位于台板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输送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电磁铁朝向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移动,通过将电磁铁通电,使得待测麦克风吸附至电磁铁上,此时再次筒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板位于台板上转动,使得转动杆将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内,通过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对待测麦克风的依次自动上料,提高了对待测麦克风的输送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台板上的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台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驱动轴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使得第一涡轮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使得驱动轴带动连接板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板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电磁铁朝向输送带或凹槽,采用第一蜗杆驱动第一涡轮转动的方式,可实现驱动轴360°的转动,并且可带动连接板固定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提高了对转动杆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转动轴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啮合的第二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第二涡轮可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电磁铁朝向输送带或凹槽移动,采用第二蜗杆驱动第二涡轮转动的方式,可实现转动轴360°的转动,并且可带动转动杆固定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提高了对转动杆的驱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安装杆和插接且滑动设置在安装杆内的插接杆,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位于安装杆内移动的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可带动插接杆位于安装内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电磁铁进一步对准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或者台板上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对待测麦克风的输送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杆上的调节电缸,所述插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电缸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电缸带动调节板移动,使得调节板带动插接杆位于安装杆内移动,从而调节转动杆的长度,采用调节电缸驱动的方式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插接杆的驱动效果。
第二方面,为了节约人工放置待测麦克风的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方法,包括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对待测麦克风上料时,通过开启出料管上的出料开关,使得储料斗内的待测麦克风依次掉落至输送带上,因两个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同,两组输送带可将连续的待测麦克风呈间隔输送,此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使得第二涡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可带动电磁铁朝向输送带移动,使得电磁铁对输送带上输送的待测麦克风吸附,此时再次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在带动电磁铁上的待测麦克风朝向凹槽移动,并带动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内,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打车麦克风的依次输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一次性将多个待测麦克风置于储料斗内即可完成对待测麦克风的依次输送,无需操作人员将待测麦克风依次置于凹槽内,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对麦克风输送时的输送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待测麦克风置于储料斗内,待测麦克风可通过出料管依次输出至输送装置上,此时输送装置可将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可依次将待测麦克风移动至凹槽内,从而实现对待测麦克风的依次自动上料,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由出料管输出的待测麦克风可移动至其中一个传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此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另一个传送机构的输送带上,因远离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靠近储料斗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使得连续的待测麦克风可被间隔输送,从而无需将输送装置停下,使得移动装置可依次对输送带上间隔的输送的待测麦克风进行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多个待测麦克风输送时的输送效果;
当需要对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输送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电磁铁朝向输送带上的待测麦克风移动,通过将电磁铁通电,使得待测麦克风吸附至电磁铁上,此时再次筒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板位于台板上转动,使得转动杆将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内,通过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对待测麦克风的依次自动上料,提高了对待测麦克风的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上料装置和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弹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柜;11、屏蔽箱;12、台板;13、窗口;14、凹槽;15、储料斗;151、支撑杆;152、缓冲杆;153、出料管;154、出料开关;155、固定杆;156、移动杆;157、弹簧;158、振动电机;16、输送板;161、架设杆;162、输送辊;163、输送带;164、输送电机;165、衔接板;166、导向杆;167、螺母;168、导向板;17、连接板;171、驱动轴;172、转动杆;173、转动轴;174、电磁铁;175、第一涡轮;176、安装杆;177、插接杆;178、调节电缸;179、调节板;18、第一蜗杆;181、第一电机;182、第二涡轮;183、第二蜗杆;184、第二电机;19、铰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结合图1和图2,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控制柜1和位于控制柜1上的屏蔽箱11,屏蔽箱11内滑动设置有台板12,屏蔽箱11上开设有用于供台板12穿过的窗口13,台板12上开设有凹槽14,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待测待测麦克风压持在凹槽14内的压持件,台板12上设置有用于对麦克风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结合图2和图3,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凹槽14内的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架设在屏蔽箱11外壁上的储料斗15,屏蔽箱11上设置有支撑杆151,支撑杆151和储料斗15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杆152,储料斗15通过支撑杆151和缓冲杆152架设在屏蔽箱11外壁上,储料斗15的底部与储料斗15连通设置有用于供单个待测麦克风通过的出料管153,出料管153上设置有出料开关15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完成出料管153的自动启闭,将出料管153设置为气动蝶阀,为了提高待测麦克风位于储料斗15内的移动效果,将储料斗15的横街面设置为圆形,将储料斗15的底部的直径朝向靠近出料管153的方向逐渐减小。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防止待测麦克风卡在储料斗15或出料管153内,将缓冲杆15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杆155和插接且连接于固定杆155内的移动杆156,固定杆155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51上,移动杆156固定设置在储料斗15上,缓冲杆152内设置有弹簧157,弹簧157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固定杆155的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移动杆156的底壁上,储料斗15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158;振动电机158可带动储料斗15振动,从而使得储料斗15带动移动杆156位于固定杆155内抵抗弹簧157的弹力移动,使得出料管153振动下料。
结合图2和图4,为了将出料管153输出的待测麦克风依次移动至凹槽14内,将上料装置还包括位于出料管153下方的输送装置和位于台板12上的移动装置,输送装置用于将单个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移动至凹槽14内。
结合图2和图4,输送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输送板16,两侧所述输送板16相背离的面上设置有架设杆161,架设杆161远离输送板16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储料斗15的侧壁上,输送板16通过架设杆161架设在储料斗15下方,两侧输送板16之间设置有两组传送机构,两组传送机构位于同一个平面且传送方向相同,其中一个传送机构位于出料管153下方,另一个传送机构位于储料斗15和台板12之间,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两个转动设置在两侧输送板16之间的输送辊162,每组传送机构的两个输送辊162上均绕设有输送带163,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在输送板16上且用于驱动其中一个输送辊162转动的输送电机164;为了将位于出料管153下方输送带163上的连续输送的输送带163更改为间隔输送,将远离储料斗15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靠近储料斗15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为了提高待测麦克风由其中一个传送机构移动至另一个传送机构上的移动效果,在两侧输送板16之间且位于两个传送机构衔接的位置设置有衔接板165,衔接板165与输送带163的带面位于同一高度。
如图2所示,为了将待测麦克风导向至输送带163的中部,在两侧输送板16相对的面上均穿设有多个导向杆166,每个导向杆166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两个用于与输送板16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螺母167,两侧输送板16上的导向杆166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板168,连接板17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导向板168呈相互抵接设置,两侧导向板168之间的间距朝向远离储料斗15的方向逐渐减小;由出料管153输出的待测麦克风通过两侧导向板168被导向,待测麦克风通过衔接板165输送至另一个传送机构的输送带163上,带动待测麦克风被导向至输送带163的中部。
结合图2和图4,为了将输送带163上的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14内,将移动装置包括位于台板12上的连接板17,连接板17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台板12上的驱动轴171,为了通过驱动轴171带动连接板17转动,在台板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17位于台板12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板17背离台板12的面上设置有转动杆172,连接板17上且位于转动杆172的两侧设置有铰接板19,转动杆17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至两侧铰接板19上的转动轴173,为了驱动转动轴173带动转动杆172转动,在连接板1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73带动转动杆17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为了将待测电磁铁174固定至转动杆172上,在转动杆17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174。
结合图2和图4,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的第一电机181,驱动轴171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175,第一电机181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175啮合的第一蜗杆18;通过第一电机181带动第一蜗杆18转动,使得第一涡轮175带动驱动轴171转动,从而使得驱动轴171带动连接板17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一蜗杆18和第一涡轮175替换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将其中一个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驱动轴171上,将另一个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81的驱动端上,使得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同样可带动驱动轴171转动,使得驱动轴171带动连接板17转动。
结合图2和图4,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7上的第二电机184,转动轴173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182,第二电机184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182啮合的第二蜗杆183;通过第二电机184带动第二蜗杆183转动,使得第二涡轮182带动转动轴173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73带动转动杆172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二蜗杆183和第二涡轮182替换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将其中一个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73上,将另一个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84的驱动端上,使得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同样可带动转动轴173转动,使得转动轴173带动转动杆172转动。
结合图2和图4,为了进一步带动电磁铁174上的待测麦克风对准凹槽14,将转动杆17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安装杆176和插接且滑动设置在安装杆176内的插接杆177,转动轴173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76上,电磁铁174固定设置在插接杆177侧壁上且位于远离连接板17的位置,安装杆17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177位于安装杆176内移动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杆176上的调节电缸178,插接杆177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板179,调节电缸178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调节板179上;通过调节电缸178带动调节板179移动,使得调节板179带动插接杆177位于安装杆176内移动,从而进一步调节电磁铁174上待测麦克风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调节电缸178替换为气缸,采用气缸同样可完成对转动杆172长度的调节。
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方法,包括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对待测麦克风上料时,通过开启出料管153上的出料开关154,使得储料斗15内的待测麦克风依次掉落至输送带163上,因两个输送带163的输送速度不同,两组输送带163可将连续的待测麦克风呈间隔输送,此时通过第二电机184带动第二蜗杆183转动,使得第二涡轮182带动转动杆172转动,转动杆172可带动电磁铁174朝向输送带163移动,使得电磁铁174对输送带163上输送的待测麦克风吸附,此时再次通过第二电机184带动第二蜗杆183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81带动第一蜗杆18转动,使得转动杆172在带动电磁铁174上的待测麦克风朝向凹槽14移动,并带动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14内,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打车麦克风的依次输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控制柜(1)和位于控制柜(1)上的屏蔽箱(11),所述屏蔽箱(11)内滑动设置有台板(12),所述屏蔽箱(11)上开设有用于供台板(12)穿过的窗口(13),所述台板(12)上开设有凹槽(14),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待测待测麦克风压持在凹槽(14)内的压持件,所述台板(12)上设置有用于对麦克风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凹槽(14)内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架设在屏蔽箱(11)外壁上的储料斗(15),所述储料斗(15)的底部与储料斗(15)连通设置有用于供单个待测麦克风通过的出料管(153),所述出料管(153)上设置有出料开关(154),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位于出料管(153)下方的输送装置和位于台板(12)上的移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单个待测麦克风依次输送至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待测麦克风依次移动至凹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11)上设置有支撑杆(151),所述支撑杆(151)和储料斗(15)之间设置有缓冲杆(152),所述储料斗(15)通过支撑杆(151)和缓冲杆(152)架设在屏蔽箱(11)外壁上,所述缓冲杆(15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杆(155)和插接且连接于固定杆(155)内的移动杆(156),所述固定杆(155)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51)上,所述移动杆(156)固定设置在储料斗(15)上,所述缓冲杆(152)内设置有弹簧(157),所述弹簧(157)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固定杆(155)的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移动杆(156)的底壁上,所述储料斗(15)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1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输送板(16),两侧所述输送板(16)之间设置有两组传送机构,两组传送机构位于同一个平面且传送方向相同,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两个转动设置在两侧输送板(16)之间的输送辊(162),每组传送机构的两个输送辊(162)上均绕设有输送带(163),每组传送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在输送板(16)上且用于驱动其中一个输送辊(162)转动的输送电机(164),远离储料斗(15)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大于靠近储料斗(15)的传送机构的输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输送板(16)相对的面上均穿设有多个导向杆(166),每个所述导向杆(166)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两个用于与输送板(16)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螺母(167),两侧所述输送板(16)上的导向杆(166)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导向板(168),所述连接板(17)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导向板(168)呈相互抵接设置,两侧所述导向板(168)之间的间距朝向远离储料斗(15)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台板(12)上的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上设置有转动杆(172),所述连接板(17)上且位于转动杆(172)的两侧设置有铰接板(19),所述转动杆(17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至两侧铰接板(19)上的转动轴(173),所述转动杆(17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174),所述台板(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17)位于台板(12)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1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173)带动转动杆(17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7)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台板(12)上的驱动轴(17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台板(12)上的第一电机(181),所述驱动轴(171)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175),所述第一电机(181)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175)啮合的第一蜗杆(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7)上的第二电机(184),所述转动轴(173)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182),所述第二电机(184)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182)啮合的第二蜗杆(18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7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安装杆(176)和插接且滑动设置在安装杆(176)内的插接杆(177),所述安装杆(17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接杆(177)位于安装杆(176)内移动的调节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杆(176)上的调节电缸(178),所述插接杆(177)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板(179),所述调节电缸(178)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板(179)上。
10.一种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方法,包括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对待测麦克风上料时,通过开启出料管(153)上的出料开关(154),使得储料斗(15)内的待测麦克风依次掉落至输送带(163)上,因两个输送带(163)的输送速度不同,两组输送带(163)可将连续的待测麦克风呈间隔输送,此时通过第二电机(184)带动第二蜗杆(183)转动,使得第二涡轮(182)带动转动杆(172)转动,转动杆(172)可带动电磁铁(174)朝向输送带(163)移动,使得电磁铁(174)对输送带(163)上输送的待测麦克风吸附,此时再次通过第二电机(184)带动第二蜗杆(183)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81)带动第一蜗杆(18)转动,使得转动杆(172)在带动电磁铁(174)上的待测麦克风朝向凹槽(14)移动,并带动待测麦克风放置在凹槽(14)内,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打车麦克风的依次输送。
CN202110168935.0A 2021-02-07 2021-02-07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770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935.0A CN112770247B (zh) 2021-02-07 2021-02-07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935.0A CN112770247B (zh) 2021-02-07 2021-02-07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247A true CN112770247A (zh) 2021-05-07
CN112770247B CN112770247B (zh) 2022-04-01

Family

ID=7570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8935.0A Active CN112770247B (zh) 2021-02-07 2021-02-07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02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25489A (en) * 1964-03-23 1966-04-14 Vacu Blast Ltd Abrasive blasting apparatus for the cleaning of tubes
CN203044362U (zh) * 2012-11-28 2013-07-10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外壳引脚变形自动筛选机
CN203423802U (zh) * 2013-07-03 2014-02-05 格云特自动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装置
CN206215544U (zh) * 2016-11-17 2017-06-06 深圳市富泰和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内孔直径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10721933A (zh) * 2019-11-14 2020-01-24 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全自动测试机
CN211868614U (zh) * 2020-02-21 2020-11-06 佛山市南海万发化工塑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吹膜机用自动下料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25489A (en) * 1964-03-23 1966-04-14 Vacu Blast Ltd Abrasive blasting apparatus for the cleaning of tubes
CN203044362U (zh) * 2012-11-28 2013-07-10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外壳引脚变形自动筛选机
CN203423802U (zh) * 2013-07-03 2014-02-05 格云特自动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装置
CN206215544U (zh) * 2016-11-17 2017-06-06 深圳市富泰和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内孔直径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10721933A (zh) * 2019-11-14 2020-01-24 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全自动测试机
CN211868614U (zh) * 2020-02-21 2020-11-06 佛山市南海万发化工塑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吹膜机用自动下料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247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8627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异形电子元件插装生产的自动插件机
CN109244548B (zh) 一种锂电池平衡入壳机
CN203423902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异形电子元件插装生产的自动插件机
CN110064929A (zh)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设备
CN209912855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电池片aoi上料机
CN112770247B (zh) 麦克风灵敏度自动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12192207A (zh) 一种电源盒自动组装设备
CN214107934U (zh) 检测装置
CN114408500A (zh) 一种仪器仪表生产加工用自动化壳体安装装置
CN110102504A (zh) 一种微型电机故障自动检测装置
CN209796574U (zh) 一种精密机械用传动装置
CN111940333A (zh) 一种用于蓝牙耳机的检测系统
CN117023064A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送料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4424310U (zh) 一种带取料机构的led插件机
CN110366364B (zh) 一种具有物料固定功能的接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04194A (zh) 玻璃垫片输送装置
CN110238648A (zh)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排出方法
CN112530510B (zh) 电脑内存条自动化检测设备
CN108526872A (zh)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检测输出设备及方法
CN211507859U (zh) 一种环行器的组装设备
CN113333317A (zh) 一种锰锌铁氧体磁芯配对检测设备
CN112845140B (zh) 驻极体话筒全自动分选机及分选方法
CN206460892U (zh) 一种接线盒自动插铁扣机
CN21773819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形变检测装置
CN217388723U (zh) 一种5g通讯模组加工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