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980A -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980A
CN112767980A CN202110084777.0A CN202110084777A CN112767980A CN 112767980 A CN112767980 A CN 112767980A CN 202110084777 A CN202110084777 A CN 202110084777A CN 112767980 A CN112767980 A CN 112767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
magnetic random
random access
orbit torque
access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47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7980B (zh
Inventor
邢国忠
林淮
王迪
刘龙
张锋
谢常青
李泠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0847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7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75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emory cell structure, e.g. the layers of the ferromagnetic memory c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all/Mr Elements (AREA)
  • Mram Or Spin Memor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磁隧道结、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底部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顶部连接。本公开在全电场条件下实现无外磁场确定性自旋磁化翻转,同时具有利用非极性电流控制阻态变化的特性,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构成的阵列可在外围电路控制下,实现存算一体的异或逻辑,进而可用于可重构高并行计算的硬件实现中,如存内的汉明权重以及汉明距离运算。

Description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汉明权重定义为二进制字符串中非零字符的数目,汉明距离定义为两个等长二进制字符串之间,对应位置的不同字符的个数,其在图像识别、信息编码以及信息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在数据处理需求量日益加大,处理速度要求日益提高的信息化时代中,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系统的发展,日益受到内存与处理器速度差距导致的“内存墙”问题,限制数据处理速度与带宽的进一步提升。
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利于突破内存墙限制的基于非易失存储器设计的存算一体架构,以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以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磁隧道结、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磁隧道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磁隧道结的顶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隧道结自下而上包括:自旋轨道耦合层、铁磁自由层、隧穿层、铁磁参考层、顶电极层;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自旋轨道耦合层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顶电极层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铁磁自由层与所述铁磁参考层均为垂直各项异性的磁性材料,所述垂直各项异性的磁性材料为CoFeB、Co2FeAl、Co、CoFe、Fe3GeTe2和Ni3GeTe2中任一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旋轨道耦合层和所述铁磁自由层间的反对称交换作用系数为0.1-1mJ/m2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包括:m条写字线、m条读字线、n条写位线、n条读位线、n条源线以及m行n列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为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m和n为正整数;
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位线,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位线,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源线;
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字线,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字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晶体管,注入初始化电流,使所述磁隧道结产生自旋转矩效应,使所述磁隧道结初始化为高阻态;
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分别被编码于所述写位线与所述源线,开启第一晶体管,对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进行存内异或运算,并将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
所述读位线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根据所述源极线和所述读位线间存在的电压差,读取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的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汉明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对角线所在的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包括N位字符,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晶体管,注入初始化电流,使所述磁隧道结产生自旋转矩效应,使所述磁隧道结初始化为高阻态;
采用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一列的N位写字线,将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的汉明权重写入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再采用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一列的N位写字线,对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通过同样方式写入,以此进行两个字符串存内异或运算,并将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其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包括N位字符,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读位线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根据所述源极线和所述读位线间存在的电压差,读取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的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汉明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的汉明权重写入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包括:
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一个字符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写电流注入该字符信息对应的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一个字符信息为“0”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能够在全电场条件下实现无外场确定性自旋磁化翻转,同时具有纳秒级写入速度,进而基于独特的电路设计可用于纳秒级高速、低写延时存算一体阵列的实现中,且具有较低功耗。
(2)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可利用电压控制,在2-3个操作周期内实现字符串的汉明权重存储以及汉明距离计算。
(3)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结构简单,材料体系与CMOS工艺可兼容,利于大规模制备和集成。
(4)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对外磁场的依赖,可重构逻辑运算提高了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存算一体阵列的灵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能够在更小的面积开销下实现高速的汉明距离计算以及结果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隧道结中铁磁自由层实现全电控自旋磁化翻转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版图设计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方法框图。
图6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结果读取数据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结果读取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磁隧道结、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底部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顶部连接。本公开在全电场条件下实现无外磁场确定性自旋磁化翻转,同时具有利用非极性电流控制阻态变化的特性。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公开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磁隧道结、第一晶体管106和第二晶体管107,第一晶体管106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底部连接,第二晶体管107的漏极端与磁隧道结的顶部连接。其中,磁隧道结为自旋轨道矩磁隧道结(SOT-MTJ)。
其中关于磁隧道结的结构具体自下而上包括:自旋轨道耦合层105、铁磁自由层104、隧穿层103、铁磁参考层102、顶电极层101;第一晶体管106的漏极端与自旋轨道耦合层105连接,第二晶体管107的漏极端与顶电极层101连接。
其中,铁磁自由层104与铁磁参考层102的材料均选用CoFeB、Co2FeAl、CO、或二维铁磁材料Fe3GeTe2、Ni3GeTe2中任一种,具有垂直于面内的易磁化方向,有利于器件尺寸的微缩以及快速磁化翻转。
在写入过程中,第一晶体管106的栅电压置于高电平,此时若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两端存在压降,则有写入电流脉冲通过自旋轨道耦合层105,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层105中重金属具有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注入的电流会对铁磁自由层104产生自旋轨道力矩的作用,通常用类场力矩以及类阻尼力矩之比描述。通过DM(Dzyaloshinskii-Moriya,反对称)相互作用与自由层类场力矩和类阻尼力矩的比值λFLDL,两者共同作用可以实现的自由层中磁化方向的无外场翻转。具体操作现象将在图2中进行描述。当铁磁自由层104的磁化方向与铁磁参考层102相同时,MRAM呈现低阻态,可以用二进制信息“1”表示;当铁磁自由层104的磁化方向与铁磁参考层102相反时,MRAM呈现高阻态,可以用二进制信息“0”表示。
在读取过程中,第二晶体管107栅电压置于高电平,第二晶体管107打开,此时顶电极与自旋轨道耦合层105之间产生读电压差,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所存阻态的不同,高阻态和低阻态分别产生不同的电流值。
具体的写入过程如图2所示。通过mumax3软件仿真,调制DM相互作用系数D=0.3mJ/m2,图中无外场翻转时所需λFLDL为0.02。为了描述翻转过程,将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起始转态设置为高阻态,铁磁自由层104垂直磁化分量与饱和磁化分量之比Mz/Ms为1。此时在铁磁自由层104中注入第一脉冲,其中第一脉冲的电流密度Jc=-2.78×108A/cm2,第一脉冲的电流方向从第一晶体管106到磁隧道结为正(反之为负),第一脉冲的脉宽为0.3ns。第一脉冲施加的过程中,铁磁自由层104的磁化方向从自旋向上变化到平面内,即Mz/Ms=0,并在脉冲施加完毕后驰豫到与初始时刻相反的位置,即磁化方向向下,即Mz/Ms=-1,实现了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阻态从高阻到低阻的变化,且整体切换时间<2ns。第4ns时施加与第一脉冲完全相同的第二脉冲,磁化方向切换回原来的高阻态,验证了负向电流情况下,无外场辅助SOT-MRAM的阻态切换。第8ns时,施加正向的第三脉冲,电流幅值、脉宽与第一脉冲、第二脉冲相同,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磁化变化显出了与第一脉冲完全相同的施加效果,将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从高阻态切换到低阻态。最后施加与第三脉冲相同的第四脉冲,同样实现阻态的变化。上述电流操作进一步验证了该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非极性写入操作,本公开使得阻态的切换只取决于脉冲的有无,而不依赖于电流脉冲的幅值或是电流的极性。相比较于幅值决定或是极性决定的忆阻器而言,设计更加简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参数根据材料体系以及物理尺寸等条件而存在差别,不作为具体限定。
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版图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第一晶体管106的栅极端与写字线WWL相连,第二晶体管107的栅极与读字线RWL相连,磁隧道结未连接第一晶体管106和第二晶体管107的一端与与源极线SL相连。
在本公开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图4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包括:m条写字线WWL、m条读字线RWL、n条写位线WBL、n条读位线RBL、n条源线SL以及m行n列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为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m和n为正整数。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位线WBL,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位线RBL,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源线SL。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字线WWL,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字线RWL。
在本公开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图5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方法框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包括:
操作S510,开启第二晶体管,注入初始化电流,使磁隧道结产生自旋转矩效应,使磁隧道结形成高阻态。结合图6a所示,存储单元进行写入以及计算前需要进行初始化,此时读字线RWL置于高电平,在第二晶体管外加栅压,开启第二晶体管。此时的初始化电流通过磁隧道结,并通过自旋转移矩效应,翻转铁磁自由层104的磁化方向,使其与参考层磁化方向相反,将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选中的磁隧道结写“0”,即此时的磁隧道结处于高阻态HRS。
操作S520,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分别被编码于所述写位线与所述源线,开启第一晶体管,对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进行存内异或运算,并将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结合如图6b所示,当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或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的一位字符为“0”代表低电平,一位字符为“1”代表高电平。则如果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对字符相同,即同为“0”或者同为“1”,则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自旋轨道耦合层105两端不存在电势差,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当中存储的数据保持不变,依然为高阻态。如果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对字符不相同,即一个字符为“0”,另一个字符为“1”,则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自旋轨道耦合层105两端产生电势差,电流流经电阻较小的自旋轨道耦合层105,通过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产生自旋流,对磁隧道结的铁磁自由层104的铁磁材料产生力矩的作用,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当中存储的数据产生切换,从高阻态变化为低阻态。
以N=8的八位字符串为例,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1=“01101001”,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2=“11010011”,上述的操作实现了等长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1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2之间各个字符的XOR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结果“10111010”存储在MRAM阵列的对角线存储单元之中,其中运算结果“1”的数目即为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1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2的汉明距离。
操作S530,读位线控制第二晶体管打开,根据所述源极线和所述读位线间存在的电压差,读取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的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汉明距离。
如图6c所示,读取操作时,写字线WWL置于低电平,而读字线RWL置于高电平,第一晶体管关断,第二晶体管导通,此时在源线SL施加读电压,则在读位线RBL与源线SL之间产生电压降,根据流过磁隧道结的读电流,可以读取磁隧道结存储的阻态。结合图7所示,高阻态(HRS)、低阻态(LRS)分别对应单个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在高阻态和低阻态的读电流,通过外围放大电路可以对两者进行读取与区分,从而实现汉明该SOT-MRAM所存汉明距离运算结果的读取。上述操作皆可并行进行,且阵列数目不局限于8×8,加快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本公开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相比,本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异步被编码于写字线中。具体的,第一个周期里,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某一列的m位写字线,一位字符信息为“1”时,第一晶体管导通,写电流注入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而一位字符信息为“0”时,第一晶体管关断,无电流通过MRAM,其原有信息保持不变。由此将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1的汉明权重写入MRAM阵列中。第二个周期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存储阵列某一列的写字线,实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的异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对应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
如图8a所示,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进行写入以及计算前需要进行初始化,该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字符串作为写字线WWL信号,通过控制第一晶体管的栅压,进行写入与计算,如图8b所示:
字符为“0”时,写字线WWL位于低电平,第一晶体管关断;字符为“1”时,写字线WWL位于高电平,第一晶体管导通。在第一个写入周期内,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首先输入同列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每个字符对应一个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当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的字符为“0”时,对应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第一晶体管关断,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当中存储的数据保持不变,依然为高阻态;当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的字符为“1”时,第一晶体管导通,电流流经自旋轨道耦合层105,通过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产生自旋流,对磁隧道结中铁磁自由层104的铁磁材料产生力矩的作用,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产生切换,从高阻态变化为低阻态,该操作存储了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汉明权重的信息(即“1”的数目)。第二个写入周期,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作为栅控电压,写入上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当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的字符为“0”时,对应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的第一晶体管关断,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存储的数据不变,与第一个写入周期结束后,所存阻态相同。当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的字符为“1”时,第一晶体管导通,电流流经自旋轨道耦合层105,通过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产生自旋流,对磁隧道结的铁磁自由层104的铁磁材料产生力矩的作用,此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产生切换,与第一个写入周期结束后的结果相异。从而实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与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对应字符的异或运算操作。
同样以N=8的八位字符串为例,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1=“01101001”,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S2=“11010011”。第一写入周期结束后,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存储信息为“01101001”;第二写入周期结束后,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存储信息为“10111010”,其中,第二周期结束后,所存“1”的个数即为两个字符串的汉明距离。
在读取时,进行计算的所在列的写字线WWL置于低电平,而读字线RWL置于高电平,第一晶体管关断,第二晶体管导通,在源线施加读电压,则在读位线与源线之间产生电压降,根据流过磁隧道结的总电流(如图8c中箭头所示),可以反映磁隧道结存储的低阻态数目,从而得出汉明距离。
图9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汉明距离计算结果读取数据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均为N=8的八位字符串,其所有字符对应相同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计算结果为“00000000”,皆为高阻态,所得到的总电流约60μA,此时,对应汉明距离为“0”。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所有字符对应不相同时,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计算结果为“11111111”,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皆为低阻态,所得到的总电流约90μA,此时,对应汉明距离为“8”;其余中间情况,产生的电流以及电流反映的汉明距离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利用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某列进行计算,相比于第一实施例中利用对角线所在单元操作的方法,在并行写入字符串的同时,增加了阵列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技术特征叙述皆并于此,无需再重复相同叙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存储单元形状还可以以长方体、环形等形状做简单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能够在更小的面积开销下实现高速的汉明距离计算以及结果存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公开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
磁隧道结;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磁隧道结的底部连接;以及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磁隧道结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磁隧道结自下而上包括:自旋轨道耦合层、铁磁自由层、隧穿层、铁磁参考层、顶电极层;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自旋轨道耦合层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所述顶电极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铁磁自由层与所述铁磁参考层均为垂直各项异性的磁性材料,所述垂直各项异性的磁性材料为CoFeB、Co2FeAl、Co、CoFe、Fe3GeTe2和Ni3GeTe2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其中,所述自旋轨道耦合层和所述铁磁自由层间的反对称交换作用系数为0.1-1mJ/m2
5.一种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包括:m条写字线、m条读字线、n条写位线、n条读位线、n条源线以及m行n列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为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m和n为正整数;
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位线,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位线,位于同一列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源线;
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写字线,位于同一行的每个所述存储单元连接同一条读字线。
6.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晶体管,注入初始化电流,使所述磁隧道结产生自旋转矩效应,使所述磁隧道结初始化为高阻态;
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分别被编码于所述写位线与所述源线,开启第一晶体管,对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进行存内异或运算,并将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以及
所述读位线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根据所述源极线和所述读位线间存在的电压差,读取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的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汉明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对角线所在的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包括N位字符,其中,N为正整数。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晶体管,注入初始化电流,使所述磁隧道结产生自旋转矩效应,使所述磁隧道结初始化为高阻态;
采用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一列的N位写字线,将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的汉明权重写入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再采用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并行控制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一列的N位写字线,对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通过同样方式写入,以此进行两个字符串存内异或运算,并将存内异或运算结果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其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和所述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信息包括N位字符,其中,N为正整数;以及
所述读位线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根据所述源极线和所述读位线间存在的电压差,读取存储在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的所述存内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汉明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汉明距离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的汉明权重写入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阵列中包括:
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一个字符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写电流注入该字符信息对应的所述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中;所述第一二进制字符串信息中一个字符信息为“0”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
CN202110084777.0A 2021-01-21 2021-01-21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Active CN112767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4777.0A CN112767980B (zh) 2021-01-21 2021-01-21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4777.0A CN112767980B (zh) 2021-01-21 2021-01-21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980A true CN112767980A (zh) 2021-05-07
CN112767980B CN112767980B (zh) 2022-10-04

Family

ID=7570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4777.0A Active CN112767980B (zh) 2021-01-21 2021-01-21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98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327A (zh) * 2021-07-09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相变存储单元实现快速逻辑计算装置及数据检索方法
CN113782078A (zh) * 2021-09-18 2021-12-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磁隧道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64827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sot-mram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存储器及操作方法
WO2024040643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存储结构、磁性存储阵列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及存储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2525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amming distance computation
CN107316936A (zh) * 2017-06-20 2017-11-0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自旋霍尔效应的磁性非易失存储单元结构
CN107919375A (zh) * 2016-10-06 2018-04-1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变电阻装置、物理性不可复制功能电路与控制方法
CN109979503A (zh) * 2019-03-22 2019-07-05 安徽大学 一种在内存中实现汉明距离计算的静态随机存储器电路结构
CN110890115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上海磁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旋轨道矩磁存储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2525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amming distance computation
CN107919375A (zh) * 2016-10-06 2018-04-1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变电阻装置、物理性不可复制功能电路与控制方法
CN107316936A (zh) * 2017-06-20 2017-11-0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自旋霍尔效应的磁性非易失存储单元结构
CN110890115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上海磁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旋轨道矩磁存储器
CN109979503A (zh) * 2019-03-22 2019-07-05 安徽大学 一种在内存中实现汉明距离计算的静态随机存储器电路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327A (zh) * 2021-07-09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相变存储单元实现快速逻辑计算装置及数据检索方法
CN113782078A (zh) * 2021-09-18 2021-12-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磁隧道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82078B (zh) * 2021-09-18 2023-10-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磁隧道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64827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sot-mram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存储器及操作方法
WO2024040643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存储结构、磁性存储阵列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及存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980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7980B (zh) 自旋轨道矩磁随机存储单元、阵列及汉明距离计算方法
Zhang et al. Stateful reconfigurable logic via a single-voltage-gated spin hall-effect drive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in a spintronic memory
Sengupta et al. A vision for all-spin neural networks: A device to system perspective
Trinh et al. Magnetic adder based on racetrack memory
Shim et al. Ising computation base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using spin-Hall effect (SHE) induced stochastic magnetization reversal
Zhao et al. Domain wall shift register-based reconfigurable logic
CN112599161B (zh) 多阻态自旋电子器件、读写电路及存内布尔逻辑运算器
CN112802515B (zh) 三态自旋电子器件、存储单元、存储阵列及读写电路
Patil et al. Spintronic logic gates for spintronic data using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CN111986717A (zh) 无外磁场定向自旋翻转的sot-mram及阵列
Xiao et al. Energy and performance benchmarking of a domain wall-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ultibit adder
CN100550458C (zh) 存储元件和存储器
Zhang et al. Spintronic processing unit within voltage-gated spin Hall effect MRAMs
Ali et al. Memristive computational memory using memristor overwrite logic (MOL)
WO2022073311A1 (zh) 一种自参考存储结构和存算一体电路
Wang et al. Reconfigurable bit-serial operation using toggle SOT-MRAM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in memory architecture
Huang et al. A low power and high sensing margin non-volatile full adder using racetrack memory
Shreya et al. Computing-in-memory using voltage-controlled spin-orbit torque based MRAM array
Agrawal et al. Magnetoresistive circuits and systems: Embedded non-volatile memory to crossbar arrays
Parveen et al. IMCS2: Novel device-to-architecture co-design for low-power in-memory computing platform using coterminous spin switch
Nehra et al.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in-memory architecture using STT-/SOT-based series triple-level cell MRAM
Fan Low power in-memory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four terminal magnetic domain wall motion devices
Shim et al. Ising spin model using spin-hall effect (she) induced magnetization reversal in magnetic-tunnel-junction
US20230280978A1 (en) Spin orbit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spin orbit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rray,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hamming distance
Wang et al.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based integrated logics and computational circ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