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217B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217B
CN112767217B CN202110107635.1A CN202110107635A CN112767217B CN 112767217 B CN112767217 B CN 112767217B CN 202110107635 A CN202110107635 A CN 202110107635A CN 112767217 B CN112767217 B CN 112767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sign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76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7217A (zh
Inventor
陈焕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uhong Y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uhong Y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uhong Y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uhong Y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76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7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80Homes; Building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1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environment, e.g. temperature; relating to lo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4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personal data, e.g. biometric data, records or preferen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20Analytics; Diagno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本发明涉及智慧社区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社区管理不能够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导致用户的使用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通过环境分析单元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获取到社区环境数据,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分析,对社区进行智能化管理,增强了用户的使用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社区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智慧社区建设能够有效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社区管理不能够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导致用户的使用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通过环境分析单元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获取到社区环境数据,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分析,对社区进行智能化管理,增强了用户的使用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包括云管理平台、积水检测单元、驻车分析单元、监控检测单元、环境分析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所述积水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积水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积水信息包括数量数据、排量数据以及降雨数据,数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排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降雨数据为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将社区分为若干个区域,并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标记为Si;
步骤二、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标记为Pi;
步骤三、获取到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并将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标记为Li;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02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a3>0;
步骤五、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与积水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合格,生成合格信号并将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生成定期检查信号并将定期检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不合格,生成不合格信号并将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立即维护信号并将立即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环境数据包括人数数据、植物数据以及空气数据,人数数据为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植物数据为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空气数据为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并将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标记为RS;
步骤T2:获取到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并将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标记为ZL;
步骤T3:获取到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并将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标记为SD;
步骤T4: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031
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其中,s1、s2以及s3均为比例系数,且s1>s2>s3>0;
步骤T5:将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与环境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合格,生成环境合格信号并将环境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正常信号并将环境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驻车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驻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驻车数据为比值数据、预约数据以及注册数据,比值数据为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预约数据为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注册数据为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1:获取到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并将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标记为BZ;
步骤S2:获取到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SL;
步骤S3:获取到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WJ;
步骤S4:通过公式ZC=(BZ×b1+SL×b2+WJ×b3)eb1+b2+b3获取到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e为自然常数;
步骤S5:将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与驻车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可以进入,生成顺畅进入信号并将顺畅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不能进入,生成限制进入信号并将限制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监控数据包括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以及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标记为SLi;
步骤SS2: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标记为BZi;
步骤SS3: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标记为QYi;
步骤SS4: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05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其中,v1、v2以及v3均为比例系数,且v1>v2>v3>0;
步骤SS5: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与监控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合格,生成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后,生成监控正常信号并将监控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不合格,生成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维护信号并将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维护人员数据和管理人员数据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维护人员信息和管理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维护人员信息包括维护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管理人员信息包括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环境分析单元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获取到社区环境数据,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分析,对社区进行智能化管理,增强了用户的使用质量;
2、本发明中,通过积水检测单元对社区内积水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获取到积水信息,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不合格,生成不合格信号并将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立即维护信号并将立即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对社区内的积水进行检测,减少积水对用户的影响,增强出行的方便性,也提高了社区管理的工作效率;
3、本发明中,通过监控检测单元对社区内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获取到社区内监控数据,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不合格,生成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维护信号并将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对社区内的监控进行检测,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社区的管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包括云管理平台、积水检测单元、驻车分析单元、监控检测单元、环境分析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维护人员数据和管理人员数据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维护人员信息和管理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维护人员信息包括维护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管理人员信息包括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积水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积水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积水信息包括数量数据、排量数据以及降雨数据,数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排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降雨数据为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将社区分为若干个区域,并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标记为Si;
步骤二、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标记为Pi;
步骤三、获取到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并将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标记为Li;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08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a3>0;
步骤五、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与积水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合格,生成合格信号并将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生成定期检查信号并将定期检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不合格,生成不合格信号并将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立即维护信号并将立即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驻车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驻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驻车数据为比值数据、预约数据以及注册数据,比值数据为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预约数据为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注册数据为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1:获取到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并将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标记为BZ;
步骤S2:获取到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SL;
步骤S3:获取到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WJ;
步骤S4:通过公式ZC=(BZ×b1+SL×b2+WJ×b3)eb1+b2+b3获取到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e为自然常数;
步骤S5:将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与驻车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可以进入,生成顺畅进入信号并将顺畅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不能进入,生成限制进入信号并将限制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监控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监控数据包括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以及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标记为SLi;
步骤SS2: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标记为BZi;
步骤SS3: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标记为QYi;
步骤SS4: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10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其中,v1、v2以及v3均为比例系数,且v1>v2>v3>0;
步骤SS5: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与监控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合格,生成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后,生成监控正常信号并将监控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不合格,生成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维护信号并将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环境数据包括人数数据、植物数据以及空气数据,人数数据为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植物数据为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空气数据为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并将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标记为RS;
步骤T2:获取到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并将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标记为ZL;
步骤T3:获取到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并将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标记为SD;
步骤T4: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918160460000111
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其中,s1、s2以及s3均为比例系数,且s1>s2>s3>0;
步骤T5:将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与环境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合格,生成环境合格信号并将环境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正常信号并将环境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本发明工作原理: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在工作时,通过环境分析单元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获取到社区环境数据,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合格,生成环境合格信号并将环境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正常信号并将环境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通过积水检测单元对社区内积水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获取到积水信息,通过公式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合格,生成合格信号并将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生成定期检查信号并将定期检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不合格,生成不合格信号并将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立即维护信号并将立即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管理平台、积水检测单元、驻车分析单元、监控检测单元、环境分析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所述积水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积水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积水信息包括数量数据、排量数据以及降雨数据,数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排量数据为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降雨数据为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将社区分为若干个区域,并标记为i,i=1,2,……,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的排水口数量标记为Si;
步骤二、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内排水口的最大排量标记为Pi;
步骤三、获取到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并将社区所属地域的单次平均降雨量标记为Li;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25464276000001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a3>0;
步骤五、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与积水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合格,生成合格信号并将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生成定期检查信号并将定期检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积水检测系数Xi<积水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积水检测不合格,生成不合格信号并将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立即维护信号并将立即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所述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内的环境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环境数据包括人数数据、植物数据以及空气数据,人数数据为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植物数据为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空气数据为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T1:获取到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并将社区内平均每天早上的活动人数标记为RS;
步骤T2:获取到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并将社区内种植的植物种类总数量标记为ZL;
步骤T3:获取到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并将社区内的全天平均空气流动速度标记为SD;
步骤T4: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254642760000021
获取到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其中,s1、s2以及s3均为比例系数,且s1>s2>s3>0;
步骤T5:将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与环境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合格,生成环境合格信号并将环境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正常信号并将环境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的环境检测系数HJ<环境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社区内的环境检测不合格,生成环境不合格信号并将环境不合格信号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环境不合格信号,生成环境整顿信号并将环境整顿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所述驻车分析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驻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驻车数据为比值数据、预约数据以及注册数据,比值数据为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预约数据为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注册数据为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1:获取到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并将社区内驻车空闲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标记为BZ;
步骤S2:获取到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预约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SL;
步骤S3:获取到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并将社区内注册登记车辆中未进入的总数量标记为WJ;
步骤S4:通过公式ZC=(BZ×b1+SL×b2+WJ×b3)eb1+b2+b3获取到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e为自然常数;
步骤S5:将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与驻车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可以进入,生成顺畅进入信号并将顺畅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的驻车分析系数ZC<驻车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未预约车辆不能进入,生成限制进入信号并将限制进入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所述监控检测单元用于对社区内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社区进行检测,社区内的监控数据包括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以及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并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标记为SLi;
步骤SS2: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的监控覆盖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值标记为BZi;
步骤SS3:获取到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并将各个区域摄像头内覆盖面积包含的区域数量标记为QYi;
步骤SS4: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254642760000041
获取到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其中,v1、v2以及v3均为比例系数,且v1>v2>v3>0;
步骤SS5:将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与监控检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合格,生成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合格信号后,生成监控正常信号并将监控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社区内各个区域监控检测系数JKi<监控检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监控检测不合格,生成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并将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和对应的区域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接收到监控检测不合格信号后,生成维护信号并将维护信号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维护人员数据和管理人员数据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维护人员信息和管理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维护人员信息包括维护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管理人员信息包括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CN202110107635.1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Active CN112767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635.1A CN11276721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635.1A CN11276721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217A CN112767217A (zh) 2021-05-07
CN112767217B true CN112767217B (zh) 2021-11-30

Family

ID=7570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7635.1A Active CN11276721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4351A (zh) * 2021-05-27 2021-09-03 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智慧园区的物联网感知和应急处置系统
CN113554404A (zh) * 2021-05-31 2021-10-26 郭金卫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旅建设用智慧管理系统
CN113421170B (zh) * 2021-06-16 2022-02-01 广东诚誉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质量综合优化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13705992A (zh) * 2021-08-17 2021-11-26 万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人工神经网络的边缘控制算法及系统
CN114724355B (zh) * 2021-12-23 2023-03-21 韶关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道路交通智能化分析装置及分析系统
CN114095279B (zh) * 2022-01-20 2022-05-31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图像加密技术的加密安全分析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4622A (zh) * 2020-07-03 2020-09-29 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物联网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7683B2 (en) * 2016-12-23 2020-04-28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mart city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208012649U (zh) * 2018-01-26 2018-10-26 北京昱栎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城市环境综合数据监测的物联网设备
CN110779573A (zh) * 2019-10-30 2020-02-11 重庆瑞坤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小区物联网数据采集箱
CN110837925B (zh) * 2019-11-04 2023-09-15 浙江贵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内涝预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4622A (zh) * 2020-07-03 2020-09-29 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物联网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217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721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CN113899872A (zh) 基于水质监测的污染源溯源系统
CN112884325A (zh) 一种客站设备应用分析及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8777637A (zh) 一种支持服务器异构的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78183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云平台
CN11618943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
CN11309598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021954A (zh) 基于互联网的社区线上服务管理平台和服务方法
CN111222784A (zh) 一种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安防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2383630A (zh) 一种基于生产线切面的分布式可插拔工序数据上报系统
CN112802560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329688A (zh) 一种公共场合用智能风险管控系统
CN114021946A (zh) 一种企业环保管家管理系统
CN11241882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机械车位施工安装管理系统
CN115564077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政务服务机器人
CN112185108A (zh) 基于时空特征的城市路网拥堵模式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5017244A (zh) 一种地理信息大数据与人口数据融合服务社区治理的方法
CN109767124B (zh) 一种基站的台风预警方法及装置
RASHIDI et al. Approximation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bus dwell time using AVL data
CN114299746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公交车辆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488338B (zh) 应用于风控决策流的模型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3691629A (zh) 基于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
CN108596473B (zh) 一种流域污染管理系统和新核算方法
CN116664095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安保巡检预测方法
Zheng et al. Carrying capacity reliability of railway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430061 rooms 02 and 03, 19th floor, tower of V + partner building, No. 371, Youyi Avenue,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Shuhong Y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4-311, No. 6, Dashadi Wes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Senluoyu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