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1463B -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1463B
CN112761463B CN202110000074.5A CN202110000074A CN112761463B CN 112761463 B CN112761463 B CN 112761463B CN 202110000074 A CN202110000074 A CN 202110000074A CN 112761463 B CN112761463 B CN 112761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lifting
module
rais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00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1463A (zh
Inventor
徐占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00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1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1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1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1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1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8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5Window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本发明涉及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车窗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用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汽车一般均配置有电动车窗,需要手动按压开关以驱动车窗的升降。但在较为匆忙的情况下,驾驶员容易在离开车辆时忘记关车窗,或出现车窗未升到位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车内财物被盗,雨水、灰尘、树叶等杂物也会落进车内。而且,在驾驶员发现车窗未关时,又需重新启动汽车来关闭车窗,非常不便。
现有技术中,文献CN104608713A提出一种应用CAN总线的汽车升窗器,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用于与原车CAN总线系统的OBD接口连接通讯以读取原车信号的CAN通讯模块和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对所述原车CAN总线系统输出升窗信号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CAN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采集及处理所述CAN通讯模块读取到的原车信号并根据所述原车信号来判断车辆是否进入防盗状态及车窗是否关闭,在确定车辆进入防盗状态且车窗未关闭时,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对所述原车CAN总线系统输出升窗信号,从而原车CAN总线系统驱动原车升窗系统,使车窗升起。由此实现车辆熄火上锁后自动执行关窗操作,免除驾驶员手动关窗的麻烦,也可避免因驾驶员忘记关窗造成的损失。
然而,网络购物平台提供的类似于上述文献中的非破线式自动升窗器种类繁多,而每种自动升窗器却仅仅能够适配特定的车型,如果用户不小心购买了不适合其车型的升窗器进行安装后,由于OBD接口升窗器会更改车机程序,可能导致车机程序的混乱造成对汽车的安全性的不利影响。此外,部分升窗器是基于延时功能的,在车窗处于半关闭状态下触发升窗功能后仍然要延时整个升窗过程的时间,由此造成升窗电机在车窗关闭后持续工作而严重影响其寿命。最后,升窗器命令发出后无法暂停,在用户按错命令后也只能等到当前错误命令执行完毕后再输入新命令。可见,加装的升窗器对原车的升窗功能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待提出一种对升窗功能进行监控以保证车辆安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下模块:升窗器模块、OBD接口模块、升窗监控模块、原车CAN总线模块、升窗模块、升窗反馈模块;
所述OBD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连接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升窗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窗器模块还包括:CPU和CAN通讯模块;
所述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升窗器模块、所述OBD接口模块、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所述升窗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供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升窗器模块从所述OBD接口模块获取第一升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升窗信号生成第二升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
S2,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
S3,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
S4,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升窗操作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S5,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根据所述升窗反馈信号生成校正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模块接收到所述校正升窗信号后根据所述校正升窗信号执行升窗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从所述OBD接口模块同时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的时间差值,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1;并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
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0;并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休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模块在升窗操作完成后仍然接收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则向所述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在接收到第三升窗信号后的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内接收到第四升窗信号,则屏蔽所述第四升窗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
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三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初始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是否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如果属于,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属于,则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升窗指令序列;
如果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则将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被首次唤醒,则从车联网服务器获取并存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下模块:升窗器模块、OBD接口模块、升窗监控模块、原车CAN总线模块、升窗模块、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现有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增加了升窗监控模块和升窗反馈模块,以对用户发出的升窗指令信号进行监控、反馈和调整;其中,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可以是汽车制造商预先在车机内部安装的,从而在出厂时即具备上述升窗操作的监控、反馈和调整功能;还可以是汽车在出厂后由4S店升级安装的,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通过相应的CPU来实现其功能,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通过车窗的位置传感器和升窗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驱动参数的传感器来检测升窗模块的升窗操作,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OBD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连接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升窗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窗器模块为用户外接的升窗器,是可选模块,即用户在安装升窗器后则具备该升窗器模块;如果用户未安装升窗器,则不具有该升窗器模块。其中,OBD接口模块、升窗监控模块、原车CAN总线模块、升窗模块的结构与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同或者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虚线框所示,所述升窗器模块还包括:CPU和CAN通讯模块。其中,CPU和所述CAN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OBD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升窗信号,并由所述CPU进行处理,然后生成第二升窗信号,最后由所述CAN通讯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由此实现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控制功能。升窗器的具体功能与实现方法与现有技术文献类似,在此不同赘述。
此外,所述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升窗器模块、所述OBD接口模块、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所述升窗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供电;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向上述各个模块供电的电压、电流根据各模块的实际需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所述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还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燃油汽车,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升窗器模块从所述OBD接口模块获取第一升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升窗信号生成第二升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汽车的升窗与落窗信号是由汽车钥匙、车载升降窗按钮、远程控制的移动终端等发送的,然后由汽车的车机系统接收后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然后由所述OBD接口模块将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器模块,此时,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可以为未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获取的升窗信号,也可以为安装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获取的升窗信号,在此不做限制。然后,所述升窗器模块中的CPU根据所述第一升窗信号生成第二升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举例来说,在未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即为原始的升窗信号,车机中的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是可以识别并控制升窗模块直接进行升窗操作的;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为锁车信号,此时,所述OBD接口模块直接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执行的操作为锁车操作,而并不执行升窗操作,具体不做赘述。反之,在已经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即表面上为原始的升窗信号,实际中是被修改的升窗信号;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为锁车信号,此时,如果车机中的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不经过升窗器对该第一升窗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仅仅能够识别并控制升窗模块进行升窗操作的;而为了实现升窗器的升窗功能,此时,所述升窗器需要对该第一升窗信号进行“翻译”,即根据所述第一升窗信号生成第二升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例如,将上述锁车信号翻译为锁车+升窗的第二升窗信号,由此实现升窗器的功能。此外,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不限于执行升窗操作,还可以执行落窗信号、车窗悬停信号等,在此不做限制。
S2,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对外接升窗器的监控功能,本发明在所述OBD接口模块和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之间增设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以对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或者未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经由所述OBD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的升窗信号进行监控,从而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S3,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无法识别升窗信号是不是经由所述升窗器加工或者翻译过的信号,而仅仅能够对其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来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
S4,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升窗操作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原车的车机系统能够有效保护升窗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而加装升窗器后的升窗系统的安全性则很难保证,为此,本发明增设了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以对升窗模块的升窗操作的安全性进行监控与反馈;例如,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通过车窗的位置传感器和检测升窗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驱动参数的传感器来检测升窗模块的升窗操作,并据此作出反馈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在此不做限制。
S5,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根据所述升窗反馈信号生成校正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模块接收到所述校正升窗信号后根据所述校正升窗信号执行升窗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例如,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车窗已经升到最高位置,同时通过电流、电压、功率检测器检测到该车窗的升窗电机仍然在运行中,此时,为了避免电机超负荷运行造成的电机烧坏的问题,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升窗操作生成升窗电机超负荷运行的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根据所述升窗电机超负荷运行的反馈信号生成校正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模块,例如,所述校正升窗信号为停止升窗信号,所述升窗模块接收到所述校正升窗信号后根据所述校正升窗信号执行升窗操作。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OBD接口模块同时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对升窗信号的监控,优选的,本发明在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器模块的同时,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以供后续监控识别操作。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预先并不知道用户是否安装了升窗器,此时,可以通过其接收到的升窗信号来进行判断;例如,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连续接收到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如果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相同,而由于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是原始的能够被车机直接识别执行的升窗信号,此时,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或者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以执行相应的升窗操作;同时,该原始的升窗信号能够保证升窗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无需对该升窗操作进行监控,因此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以节省电能。需要强调的是,此时,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尽管连续接收到了两个相同的升窗信号,但这两个相同的升窗信号可能是在没有安装升窗器的情况下用户连续两次发送的升窗信号,也可能是用户安装了升窗器的情况下第一升窗信号经过升窗器翻译后仍然为原始的第一升窗信号;因此,此种情况下仍然无法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安装的升窗器,仍需要进行后续的进一步判断。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反之,如果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不相同,则表明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已经被翻译或者修改,即原始的升窗信号已经被加工或者翻译,此时,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以实现升窗器的升窗功能,同时,由于该升窗器的升窗功能操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需要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以反馈升窗模块的升窗操作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的时间差值,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1;并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户没有安装升窗器,则用户两次连续的升窗操作的间隔时间往往会达到0.1秒的级别,如果用户安装了升窗器,则原始的第一升窗信号和翻译后的第二升窗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会维持在0.01秒级别水平,即人工操作发送两次连续的升窗信号的时间间隔往往会明显大于升窗器对第一升窗信号的翻译加工时间。基于该时间间隔上的区别,优选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的时间差值,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1;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到达所述升窗监控模块的时间差值为0.05秒,小于第一时差阈值0.08秒;则表明该连续两个升窗信号不可能是人为触发的,即是由升窗器翻译后生成了第二升窗信号,从而表明用户已经安装了升窗器,此时将升窗器标识位置1;并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以对升窗器的升窗信号进行监控与反馈。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时间差值为0.05秒、第一时差阈值0.08秒仅仅作为示例,还可以是其他的能够区分用户的连续操作和指令处理时长的时差阈值都可,在此不做限制。
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0;并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休眠。需要说明的是,反之,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到达所述升窗监控模块的时间差值为0.2秒,大第一时差阈值0.08秒;则表明该连续两个升窗信号很可能是人为触发的,即不是由升窗器翻译后生成的第二升窗信号。尽管此时仍然无法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已经安装了升窗器,但由于升窗器没有通过翻译的方式对升窗指令进行修改,即即使已经安装了升窗器,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并未进入工作状态,因此,此时默认为没有安装升窗器或者忽略升窗器的存在,从而将升窗器标识位置0;并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休眠,以节省电量消耗。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测量OBD接口的电压、电流、功率的方式来检测是否外接了用电设备,但这种测量耗电参数的方法仍然无法识别外接用电设备是否为升窗器,例如,用户可能通过OBD接口安装行车记录仪等设备;同时,这种测量耗电参数的方法仍然要设置耗电参数检测设备来持续消耗车机的电池电量,从而会严重影响车载电池的寿命,同时增加了硬件成本;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发明优选的提出了上述创创造性的改进措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模块在升窗操作完成后仍然接收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则向所述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辆在升窗前的车窗位置高度是随机的,即有的车窗可能处于最低位置,有的处于半开位置,有的处于最高位置;而外接的升窗器处于成本考虑等原因,大部分都是时间驱动型的,即为所有车窗都设置了最大的升窗时间例如5秒以保证所有车窗都能够升到最高处。然而,对于处于半开状态和最高位置的车窗来说,升窗时间为3秒或者0秒即可完成升窗操作,剩余的2秒或者5秒内升窗电机则会在升窗最高位置持续超负荷工作,长期以往则可能会造成对应的车窗电机烧坏的问题。对此,优选的,如果所述升窗模块在升窗操作完成后即升窗到最高位置后仍然接收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则向所述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此时,升窗完成操作可以由限位开关进行检测,即检测到车窗升到最高位置时即认为升窗完成。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接收到升窗反馈信号后,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例如,将接受到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进行屏蔽,以避免升窗模块无效的电机驱动操作,由此节约电量和避免升窗电机的损坏。需要强调的是,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车窗的升窗信号,还可以是针对所有车窗的升窗信号,在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在接收到第三升窗信号后的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内接收到第四升窗信号,则屏蔽所述第四升窗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由于上述第二升窗信号已经对升窗电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该升窗器与该车辆的车机是无法良好匹配的,即该升窗器安装在该车辆上会对车辆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该升窗器发送的升窗信号进行屏蔽。例如,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在接收到第三升窗信号后的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内接收到第四升窗信号,即该第三升窗信号经由升窗器进行翻译得到了第四升窗信号,此时屏蔽所述第四升窗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三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以维持车机的原始的升窗功能,避免对车机安全性造成影响。优选的,可以将屏蔽升窗器的消息通过车机的显示屏或者车辆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给用户,以对用户进行提醒,避免误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初始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是否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如果属于,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车辆的车机程序安全,同时兼顾升窗器能够尽可能的工作,优选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初始升窗指令集,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可以为车辆出厂时已经固化在车机内部的能够被车机正常识别、执行的升窗指令的集合,这些指令对车机的安全运行是由保证的;此时,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是否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如果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为“升窗指令”,则表明该指令是能够被车机正常识别、执行的升窗指令,从而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以节省电量。
如果不属于,则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反之,如果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不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例如,所述第一升窗信号为“锁车指令”,则表明该指令是需要经过翻译或者修改的指令,例如,翻译后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为锁车+升窗指令, 从而将获取的翻译后的指令中的“升窗指令”作为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同时,表明用户已经安装了升窗器,从而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升窗指令序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升窗器对升窗指令的多样化需求,尽可能兼容升窗器的工作,改善用户的升窗体验,同时保证升窗系统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可以是用户在购买车辆后对车机进行升级时获得的,以对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的升窗功能进行扩展。例如,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可以包括升窗指令A,即该升窗指令A=升窗+关闭天窗指令。如果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即存在升窗+关闭天窗指令,则将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同时,由于该指令序列中的每个指令都是升窗模块能够识别的原始指令,从而不存在安全性问题,此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反之,如果不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例如,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可以包括升窗指令B,即该升窗指令B=升半窗指令,即升窗到最高高度的一半;该指令需要在升窗到特定高度时再执行停止升窗指令。此时,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B发送给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即不对所述第二升窗信号B分解处理以避免分解错误造成的升窗失败;同时为了保证升窗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被首次唤醒,则从车联网服务器获取并存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被首次唤醒则表明用户安装了升窗器并启用了升窗器的功能,此时需要对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进行唤醒以对升窗模块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与反馈,避免升窗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例如,从车联网服务器获取并存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以对车机内存储的升窗指令集进行升级。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实施例三: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实施例四: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所述车机内的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执行上述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车机内置升窗监控模型和升窗反馈模块来监控用户是否通过OBD接口模块外接升窗器,然后对外接升窗器的升窗指令进行监控与调整,从而在用户外接升窗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车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升窗电机烧坏、程序错乱、升窗指令失效等问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 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采用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下模块:升窗器模块、OBD接口模块、升窗监控模块、原车CAN总线模块、升窗模块、升窗反馈模块;所述OBD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连接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升窗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升窗器模块从所述OBD接口模块获取第一升窗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升窗信号生成第二升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OBD接口模块;
S2,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
S3,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
S4,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升窗操作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S5,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根据所述升窗反馈信号生成校正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模块,所述升窗模块接收到所述校正升窗信号后根据所述校正升窗信号执行升窗操作;
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从所述OBD接口模块同时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升窗器模块和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是否相同,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比较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和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的时间差值,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1;并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
如果所述时间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则将升窗器标识位置0;并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休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唤醒,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模块在升窗操作完成后仍然接收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则向所述升窗反馈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升窗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报警信号生成升窗反馈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升窗监控模块;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停止接收所述第二升窗信号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在接收到第三升窗信号后的所述第一时差阈值内接收到第四升窗信号,则屏蔽所述第四升窗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
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根据所述第三升窗信号控制所述升窗模块执行升窗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经由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初始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一升窗信号是否属于所述初始升窗指令集;如果属于,则将所述第一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属于,则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还包括:
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所述升窗监控模块获取到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后,识别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升窗指令序列;
如果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则将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关闭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如果不存在所述升窗指令序列,则将所述第二升窗信号发送给所述原车CAN总线模块,并启动所述升窗反馈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存储有升级升窗指令集,还包括:
如果所述升窗监控模块和所述升窗反馈模块被首次唤醒,则从车联网服务器获取并存储所述升级升窗指令集。
CN202110000074.5A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761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0074.5A CN112761463B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0074.5A CN112761463B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1463A CN112761463A (zh) 2021-05-07
CN112761463B true CN112761463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69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0074.5A Active CN112761463B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146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727A (zh) * 2013-07-19 2013-11-13 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微型诊断装置及汽车诊断方法
CN103386950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山菲柯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外置式汽车防解码双频语音提醒监控与升窗系统
CN104608713A (zh) * 2014-12-09 2015-05-13 中山市佐敦音响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can总线的汽车升窗器
CN208027166U (zh) * 2018-04-19 2018-10-30 深圳市瀚思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38863B2 (en) * 2018-01-26 2021-10-05 Sky Light Electronic (Shenzhen) Limited Corporation Vehicle condition rem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6950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山菲柯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外置式汽车防解码双频语音提醒监控与升窗系统
CN103389727A (zh) * 2013-07-19 2013-11-13 北京一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微型诊断装置及汽车诊断方法
CN104608713A (zh) * 2014-12-09 2015-05-13 中山市佐敦音响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can总线的汽车升窗器
CN208027166U (zh) * 2018-04-19 2018-10-30 深圳市瀚思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1463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9466B (zh) 蓄电池补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126545B2 (en) Vehicle systems activ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W201620744A (zh) 車輛引擎狀態偵測裝置及方法
CN112380045A (zh) 车辆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049929A1 (ja) 車両用通信装置
CN105317258A (zh) 智能车位锁
CN112558590A (zh) 网络管理异常监测方法、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01701B (zh) 车载网络设备和车载网络实现方法
CN109296284B (zh) 一种车窗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48325A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汽车门锁控制器
CN113763592B (zh) 车辆馈电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918410A (zh) 一种汽车控制器供电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0203157B (zh) 电池异常溃电辅助诊断装置、服务器及包含其的系统
US9817707B2 (en) Controller for reducing power
CN112761463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602114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module wake up in response to communication activity
CN114919415A (zh) 一种电池包热失控监测方法及系统
KR20190000199A (ko) 캔 통신을 이용한 자동차 문 열림 감지 장치와 그 방법
KR101693885B1 (ko) 캔통신을 이용한 암전류 발생 유닛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08241361B (zh) 一种车辆电源控制方法、控制器及车辆
CN211956579U (zh) 可扩展钥匙管理机
CN114909059A (zh) 车窗控制方法、装置、车身控制器、车辆和介质
CN105653289B (zh) 车载软件控制管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KR101815954B1 (ko) 스마트 키 스캐닝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2817531A (zh) 一种磁场防干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7

Address after: 13 / F, block B, Shenye u center, Hezhou stone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ING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2470 No.8, Shiyou Road, Nancao Township,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u Zhanq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