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228A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51228A CN112751228A CN202011622288.8A CN202011622288A CN112751228A CN 112751228 A CN112751228 A CN 112751228A CN 202011622288 A CN202011622288 A CN 202011622288A CN 112751228 A CN112751228 A CN 1127512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body
- wire
- connection
- plate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Bases or cases for heavy duty; Bases or cases for high voltage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rona or arcing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端子本体包括插接部及连线部,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板以及第二插接板,第一插接板与第二插接板之间具有间隙并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插接对配端子的插接槽;连线部包括第一连线板、第二连线板及对位结构,第一连线板与第一插接板电性连接,第二连线板电性连接于第二插接板,第一连线板的第一内侧面与第二连线板的第二内侧面相面对设置,对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内侧面的通孔及设于第二内侧面的凸台,凸台收容于通孔并与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便能够同时与第一连线板及第二连线板均电连接,提高了连线部载流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的端子本体一般包括插接部以及与插接部电性连接的连线部,连线部与导线的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实现。使用时,外部的端子与插接部插接以实现电连接,此时对配端子通过该连接器实现与导线的电连接,插接部包括第一接触板及第二接触板,外部的端子能够插入第一接触板与第二接触板之间的空隙,并分别与第一接触板及第二接触板在最短传导路径上直接电连接,单层插接板只能与第一插接板或第二插接板中的其中一个直接电性连接,未连接的部分传导路径长,传导截面小,载流性能差。连线部若包括连接第一插接板的第一连线板以及连接第二插接板的第二连线板,第一连线板与第二连线板相贴合,在第一连线板或第二连线板与导线的线芯实施超声波焊接时,第一连线板与第二连线板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不利于第一连线板与第二连线板的电性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线部的设置结构稳定性及导电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包括:
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板以及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之间具有间隙,并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插接对配端子的插接槽;和
连线部,包括第一连线板、第二连线板及对位结构,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线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连线板具有第一外侧面及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连线板具有第二外侧面及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相面对设置,所述对位结构包括通孔及凸台,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连线板,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凸台收容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形成连接所述导线线芯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为一平面。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为所述第二连线板冲压形成的凸台。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呈间隙配合。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呈过渡配合。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面完全与所述第二内侧面相贴合并电性连接。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线板的周边和所述第二连线板的周边对齐设置。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线部呈扁平状。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线板或所述第二连线板的厚度。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线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的连接桥,所述连接桥能够塑性变形,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的插接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桥的弯折实现,所述端子本体为一体件。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一连线板之间通过弯折部相互连接,或,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通过弯折部相互连接。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线部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中的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且其中之另一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定位柱适配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并形成过盈配合。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的截面积小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
在第一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为冷卯形成的定位柱。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高压端子本体的线缆组件,包括导线,和如上所述的端子本体,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所述连线部电连接。
在第二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所述连线部焊接连接。
在第二方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连线部的所述第一外侧面接触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壳体和如上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所述连接壳体设有容纳所述端子本体的端子容腔,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端子本体。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的第一连线板与第一插接板电连接,第二连线板与第二插接板电连接,当对配端子插接于第一插接板与第二插接板形成的插接槽时,对配端子与插接部电连接,并通过连线部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连线部设有对位结构,对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内侧面的通孔及设于第二内侧面的凸台,凸台收容于通孔,并与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与连线部连接时,不仅能够通过第一外侧面与第一连线板电连接,还能通过凸台与第二连线板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便能够同时与第一连线板及第二连线板均电连接,提高了连线部的导电性及载流性能,同时第一连线板与第二连线板的双层设置提高了端子本体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子本体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端子本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1中的端子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4中的连接端子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连接端子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图4中的连接端子的爆炸图;
图8是图4中的连接端子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种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的连接端子的爆炸图;
图11是图9中的连接端子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端子本体;10、插接部;101、插接槽;102、第一限位槽;103、第二限位槽;104、第一冲压槽;105、第二冲压槽;11、第一插接板;111、弯折部;12、第二插接板;131、第一限位耳;132、第二限位耳;141、第一限位凸起;142、第二限位凸起;15、卡接块;20、连线部;21、第一连线板;211、通孔;212、定位槽;22、第二连线板;221、凸台;222、定位柱;23、连接桥;30、限位件;301、固定孔;31、第一面板;32、第二面板;33、限位板;341、第一勾爪;342、第二勾爪;35、卡接弹片;36、导向凸条;40、弹性接触件;401、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本体100,该端子本体100能够与对配端子插接,以实现与对配端子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端子本体100可为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100,端子本体100包括插接部10及连线部20。
插接部10包括第一插接板11以及第二插接板12,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之间具有间隙,并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插接对配端子的插接槽101。插接槽101为具有开口的容腔,对配端子从容腔的开口伸入至容腔内,并与插接部10相抵触以实现与插接部10的电连接。用于插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平行且间隔设置,当对配端子插接于插接槽101时,对配端子与第一插接板11及第二插接板12均接触并电连接。其中,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大小相同且正对设置。
连线部20呈扁平状,并具有与导线的线芯连接的连接面。当导线的线芯与连接面连接后,连线部20与导线电连接,插接部10通过连线部20与导线电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连线部20包括第一连线板21、第二连线板22及连接桥23,连接桥23连接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通过连接桥23电连接。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电性连接,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电性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能够通过弯折部111实现机械连接及电性连接,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第一插接板11的水平位高于第一连线板21的水平位,弯折部1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直接相连,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电性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也能够通过弯折部111实现机械连接及电性连接,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第二插接板12的水平位高于第二连线板22的水平位,弯折部1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直接相连,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电性连接。
其中,弯折部111可只设于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之间,或,弯折部111只设于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之间,或,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之间及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之间均设有弯折部11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弯折部111可只设于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连线部20的厚度大于第一连线板21或第二连线板22的厚度。也就是说,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可选地,二者可通过台阶结构相嵌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线板21具有朝上的第一外侧面及朝下的第一内侧面,第二连线板22具有朝下的第二外侧面及朝上的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朝向第二内侧面。其中,第一连线板21的周边和第二连线板22的周边对齐设置,即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大小相同,并上下层叠设置。导线的线芯能够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与第一连线板21焊接,或与第二连线板22焊接,或与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均焊接。
请参阅图1和图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线板21开设有贯通第一外侧面与第一内侧面的通孔211,第二内侧面凸出设有凸台221,凸台221穿过通孔211并与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连接。也就是说,导线的线芯通过第一外侧面与第一连线板21连接,并通过凸台221与第二连线板22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便能够同时与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直接电连接,提高了导电性及载流性能,同时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双层设置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当对配端子插接于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形成的插接槽101时,对配端子与插接部10电连接,并通过连线部20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其中,凸台221可通过第二连线板22冲压形成,以使得凸台221快速成型,节省物料及成本。
优选地,凸台221的上表面与第一外侧面共同形成用于连接导线线芯的连接面,连接面为平面,以便于导线的线芯能够在同一平面进行与凸台221及第一外侧面的连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可相间隔。此时第二连线板22仅通过凸台221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至少部分第二连线板22接触连接。即至少部分第一内侧面与至少部分第二内侧面接触连接,部分第一连线板21和部分第二连线板22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连接,以提高连线部20的载流性能,防止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相对上下运动。请参阅图1和图3,优选地,第一内侧面完全与第二内侧面相贴合并电性连接,以进一步提高载流性能,同时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发生变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部分第二连线板22层叠设置并接触连接。也就是说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部分第二连线板22上下叠放,至少部分第一内侧面与至少部分第二内侧面接触连接。层叠设置便于实现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部分第二连线板22的接触连接,同时相较于非层叠设置减小了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211的设置可设于第一连线板21的中部区域,也可设于第一连线板21的周边,并与其侧端面相贯通,类似于第一连线板21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连线部20的截面积,此时凸条设于第二连线板22的边缘,类似于第二连线板22的卷边,或与第二连线板22形成台阶状结构。
本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100的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电连接,第二连线板22与第二插接板12电连接,当对配端子插接于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形成的插接槽101时,对配端子与插接部10电连接,并通过连线部20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连线部20设有对位结构,对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内侧面的通孔211及设于第二内侧面的凸台221,凸台221收容于通孔211,并与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与连线部20连接时,不仅能够通过第一外侧面与第一连线板21电连接,还能通过凸台221与第二连线板22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便能够同时与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均电连接,提高了连线部20的导电性及载流性能,同时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双层设置提高了端子本体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台221与通孔211的孔壁之间呈间隙配合。也就是说,凸台221的侧壁与通孔2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凸台221的截面为方形,通孔211的截面也相应为方形,因此,凸台221具有四个侧壁,其中至少一个侧壁与对应通孔211的侧壁相间隔,这样便降低了对凸台221及通孔211加工精度的要求,便于凸台221与通孔211对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凸台221与通孔211可形成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凸台221的截面积略大于通孔211的截面积,凸台221通过轻微的挤压变形插接于通孔211内,以实现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固定连接,这样不仅实现了凸台221与导线的线芯的电连接,还限制了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相对位移。
在再一实施例中,凸台221与通孔211的孔壁之间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是指通孔211与凸台221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通孔211的公差带与凸台221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这样便进一步放宽了凸台221与通孔211的公差范围,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但是凸台221为了实现与导线的线芯的电连接,通常将其截面设置较大,由于冲压技术的限制,凸台221尺寸的精确度难以保证,导致通孔211与凸台221的配合具有较大公差,而无法满足过盈配合的需求。对此,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端子本体100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222及定位槽212,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分别设置与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12开设于第一连线板21的第一内侧面,定位柱222凸设于第二连线板22的第二内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212也可开设于第二连线板22的第二内侧面,定位柱222凸设于第一连线板21的第一内侧面。定位柱222适配插接于定位槽212并形成过盈配合。上述过盈配合指的是定位柱222的截面积略大于定位槽212,以使得定位柱222被挤压并发生轻微变形进入定位槽212内,通过摩擦力卡接于定位槽212。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的过盈配合实现了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位置的固定,防止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分离并限制二者出现相对晃动。
定位槽212的截面积小于通孔211的截面积,以便于定位柱222的加工,从而实现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的过盈配合。其中,定位柱222可通过第二连线板22冷卯形成,以实现定位柱222的快速成型,并保证定位柱222尺寸的精确度。其中,定位槽212的槽底可不贯通,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12的槽底贯通设置,以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12开设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定位柱222设有多个,各定位柱222均与一定位槽212适配插接。多个定位柱222与多个定位槽212的一一连接实现了对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定位作用,防止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发生相对晃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至少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至少部分第二连线板22层叠设置并接触连接。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部分接触连接,则可不设置凸台221与通孔211,也不设置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的部分接触连接提高了连线部20的导电性及载流性能。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端子本体100还可只设置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用于限制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相对运动,在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导线时,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的设置提高了连线部20的结构稳定性,防止连线部20发生断裂。至少部分第一连线板21与至少部分第二连线板22层叠设置并接触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电连接,这样导线的线芯便能够同时与第一连线板21及第二连线板22均电连接,提高了连线部20的导电性及载流性能,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层叠设置不仅减小了连线部20所占用的空间,还提高了连线部20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插接板11、第一连线板21、连接桥23、第二连线板22及第二插接板12依次相连并一体成型。连线部20及弯折部111均能够进行塑性变形,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的对接能够通过连接桥23的弯折实现,第一连线板21与第一插接板11通过弯折部111的变形实现水平方向上及竖直方向上的错位。在加工时,可将片料设置为U型,并分别包括第一插接板11、第一连线板21、连接桥23、第二连线板22及第二插接板12,再通过弯折连线部20将凸台221与通孔211插接,定位柱222与定位槽212插接,从而实现连线部20的加工,再通过将弯折部111进行弯折实现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间隔设置,从而实现插接部10的加工。在本实施例中,片料为金属材料,以实现良好的导电性及塑性变形能力。
请参阅图4和图7,为实现端子本体100与限位件30的安装,端子本体100于其插接部10设有安装结构,限位件30通过安装结构与端子本体100相连。安装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上,用于固定限位件30。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插接板11边沿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102和设置在第二插接板12边沿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103,第一限位槽102及第二限位槽103用于卡接限位件30。限位件30可通过安装结构连接于端子本体100,限位件30用于限制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分离或张开,和/或,限制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靠近或闭合。限位件30可通过安装结构与插接部10实现连接。第一限位槽102与第二限位槽103为限位件30提供了连接位置,并用于限制限位件30与插接部10的相对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11具有朝前的第一前端面、朝左的第一左端面及朝右的第一右端面,第二插接板12具有朝前的第二前端面、朝左的第二左端面及朝右的第二右端面,上述第一插接板11边沿指的是第一左端面及第一右端面,即第一左端面及第一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限位槽102,上述第二插接板12边沿指的是第二左端面及第二右端面,即第二左端面及第二右端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二限位槽103。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左端面设有一第一限位槽102,第一右端面设有一第一限位槽102,第二左端面设有一第二限位槽103,第二右端面设有一第二限位槽103。限位件30能够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02及第二限位槽103,具体为卡接于第一限位槽102及第二限位槽103,以防止限位件30相对于端子本体100前后移动。
由于端子本体100的体积较小,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第一限位槽102与第二限位槽103的槽底一般呈凹弧面,当限位件30与第一限位槽102及第二限位槽103连接时无法与凹弧面相接触,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限位槽102的槽底凸设有第一限位耳131,第一限位耳131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限位槽102的槽深,第二限位槽103的槽底凸设有第二限位耳132,第二限位耳132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槽103的槽深,第一限位耳131及第二限位耳132均用于供限位件30包覆。
第一插接板11位于第一连线板21前方,第一插接板11具有朝向左的第一左端面及朝向右的第一右端面,第一限位槽102设有两个且分别开设于第一左端面和第一右端面,第二插接板12位于第二连线板22前方,第二插接板12具有朝向左的第二左端面及朝向右的第二右端面,第二限位槽103设有两个且分别开设于第二左端面和第二右端面。
插接部10的前端面凸设有限位凸起,具体而言,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插接板11还具有朝向前的第一前端面,第二插接板12还具有朝向前的第二前端面,第一插接板11于第一前端面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41,或,第二插接板12于第二前端面凸设有第二限位凸起142,或,第一插接板11于第一前端面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41且第二插接板12于第二前端面凸设有第二限位凸起142。第一限位凸起141与第二限位凸起142均用于供限位件30包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端子本体100的片料,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端子本体100,片料呈平面状并能够进行塑性变形,包括插接部10以及连线部20,片料于插接部10开设有朝向连接部延伸的间隔槽,间隔槽将插接部10分隔成为第一插接板11以及第二插接板12,连线部20包括与第一连线板21、第二连线板22以及与间隔槽相对应的连接桥23,连接桥23位于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之间并能够进行塑性变形,第一插接板11自第一连线板21连续延伸,第二插接板12自第二连线板22连续延伸。在加工时,先通过连接桥23的弯折使得第一连线板21与第二连线板22对叠并相贴合,再将第一插接板11与第一连线板21的连接处或第二插接板12于第二连线板22的连接处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111,从而实现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间隔设置,并形成插接槽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11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111,弯折后第一插接板11的边沿与第二插接板12的边沿上下对齐。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端子本体100的加工节省物料,同时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便于快速成型。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限位件30和上述实施例中提高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100。其中,该端子本体10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到的端子本体100结构相同,所起的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
请参阅图8和图11,限位件30包括限位结构和对配结构,对配结构与端子本体100上的安装结构固定配合,限位件30通过对配结构与安装结构的连接来固定于端子本体100,限位结构跨越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之间的间隙设置,以限制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张开,其中,限位结构避让容腔的开口,以使得对配端子能够通过容腔的开口插接于容腔内,从而实现对配端子与插接槽101的插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8和图11,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面板31、限位板33和第二面板32,对配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勾爪341及第二勾爪342,第一面板31与第二面板32相对且间隔设置,限位板33用于连接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第一勾爪341连接于第一面板31,第二勾爪342连接于第二面板32。第一勾爪341和第二勾爪342钩分别钩挂于安装结构,以限制限位件30与端子本体100脱离。请参阅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勾爪341设有两个,并分别连接于第一面板31的左右两侧,第一勾爪341与第一限位槽102相适配,第一勾爪341能够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02,第一勾爪341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102适配,第一限位槽102的两侧壁能够限制第一勾爪341前后运动。第二勾爪342设有两个,并分别连接于第二面板32的左右两侧,第二勾爪342与第二限位槽103相适配,第二勾爪342能够插设于第二限位槽103,第二勾爪342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103适配,第二限位槽103的两侧壁能够限制第二勾爪342前后运动。这样第一勾爪341与第二勾爪342便对限位件30起到了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请参阅图6,具体地,第一勾爪341能够钩挂于第一限位耳131,第二勾爪342能够钩挂于第二限位耳132。上述钩挂指的是第一勾爪341弯折为C形并包裹住第一限位耳131,第二勾爪342弯折为C形并包裹住第二限位耳132。也就是说,第一勾爪341与第二勾爪342的截面均呈C形,以使得第一勾爪341钩挂住第一插接板11的朝向第二插接板12的一侧面,第二勾爪342钩挂住第二插接板12朝向第一插接板11的一侧面,以限制限位件30上下移动。优选地,第一勾爪341可通过C形结构夹持第一限位耳131,第二勾爪342可通过C形结构夹持第二限位耳132。第一限位耳131的设置为第一勾爪341提供了夹持支撑点,第二限位耳132的设置为第二勾爪342提供了夹持支撑点,夹持设置提高了限位件30与端子本体1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加工时,第一勾爪341机第二勾爪342的初始状态均可为长条状,分别通过向内弯折包裹住第一限位耳131及第二限位耳132。
请参阅图5,插接部10位于第一面板31与第二面板32之间,即第一面板31贴合于第一插接板11背向第二插接板12的侧面,第二面板32贴合于第二插接板12背向第一插接板11的侧面,第一面板31与第二面板32能够限制插接部10张开。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端子本体100及限位件30的体积较小,第一限位槽102与第一勾爪341的精度无法保证,为了使得第一勾爪341钩挂于第一限位耳131,第一限位槽102的宽度一般略大于第一勾爪341的宽度,对此,请参阅图4和图9,第一左端面与第一右端面分别开设有冲压形成的第一冲压槽104,第一冲压槽104靠近第一限位槽102开设,具体为第一冲压槽104位于第一限位槽102后部,当第一勾爪341钩挂于第一限位耳131后,在第一限位槽102后侧开设第一冲压槽104。
在冲压作用下,第一限位槽102与第一冲压槽104之间的部分受到冲压的压力作用朝向第一限位槽102的方向挤压,从而使得第一限位槽102的宽度减小,即第一冲压槽104的开设用于缩小第一限位槽102的宽度,第一限位槽102的两槽壁得以夹持住第一勾爪341;第二左端面与第二右端面分别开设有冲压形成的第二冲压槽105,第二冲压槽105靠近第二限位槽103开设,具体为第二冲压槽105位于第二限位槽103后部,第二冲压槽105的开设用于缩小第二限位槽103的宽度,第二冲压槽105的开设与第一冲压槽104的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31、限位板33及第二面板32共同形成U型,在装配时,端子本体100插接于限位件30的U型槽内,其中,限位板33位于端子本体100的前端,即限位板33遮蔽插接部10朝前的开口。此时插接部10具有朝左或朝右的开口,对接端子能够通过左侧开口或右侧开口插入至容腔内,即对接端子能够向左或向右插入至插接槽101内。
请参阅图4和图7,限位件30开设有固定孔301,插接部10前端面的限位凸起适配插接于固定孔301内。限位件30能够通过限位凸起与固定孔301的插接配合实现左右方向的定位,防止限位件30左右晃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301开设有两个,两固定孔301分别与第一限位凸起141及第二限位凸起142适配,第一限位凸起141与第二限位凸起142对限位件30的安装起到了定位作用,安装限位件30时,先将第一限位凸起141及第二限位凸起142与两固定孔301对配插接,然后再将对配结构与安装结构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5,优选地,限位板33与端子本体100的前端面间隔设置。也就是说,限位板33到对配结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前端面到第一限位槽102之间的距离,这样便为对配结构与安装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余量,避免由于加工误差造成对配结构与安装结构无法对位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的限位件30可为一体件,由能够进行塑性变形的平面状物料弯折而成,该平面状物料呈长条形,其两延伸端向宽度方向延伸有条状物料,将平面状物料的两端部进行90°弯折,弯折后的两平行面板为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垂直于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的中间段为限位板33,条状物料向内侧弯折成弯钩状,形成第一勾爪341及第二勾爪342。这种设置不仅节省物料,便于限位件30的加工生产,同时使得限位板33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板33且与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之间均不存在焊点,提高了限位板33的结构稳定性,防止限位板33由于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张开力度过大而从焊点处断裂。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其中另一实施例中,限位板33设有两个,第一面板31、第二面板32及两限位板33共同围设形成环状,两限位板33分别位于插接部10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第一面板31、限位板33、第二面板32、限位板33依次连接形成环状,此时两限位板33避让朝前的容腔开口,对配端子能够从前向后由开口插入容腔内,实现了对配端子与插接部10的插接配合。
请参阅图9,其中,对配结构位于限位件30的后端,限位板33位于对配结构的前部,限位板33的朝前的端面可以与插接部10朝前的端面平齐,不仅能够保护限位凸起,防止限位凸起磨损,同时对插接部10的前端进行了限位,进一步限制了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的张开。第一勾爪341的朝后的端面与第一面板31朝后的端面平齐,第二勾爪342朝后的端面与第二面板32朝后的端面平齐,以便于形成限位件30的平面状片料的切割,节约了加工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的限位件30可为一体件,由能够进行塑性变形的平面状物料弯折而成,该平面状物料呈方形锯齿状,该平面状片料具有两锯齿及两凹陷部,两锯齿与两凹陷部交错设置,锯齿的两侧沿宽度方向延伸有条状物料,平面状物料沿锯齿的宽度方向弯折,弯折点为锯齿及凹陷部的交接处,且两延伸端对位焊接形成环状,此时限位件30的截面呈方形,此时两锯齿分别为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两凹陷部均为限位板33。条状物料向内侧弯折成弯钩状,形成第一勾爪341及第二勾爪342。这种设置节省物料,便于限位件30的加工生产。
上述端子本体100能够供多种不同的限位件30进行对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本体100可供两种不同限位件30进行对配连接,从而满足对配端子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插接,该端子本体100的适用性强,便于批量化生产。现有的限位件30一般单独配合不同的端子本体100设置,并将插接部10进行包裹以实现对端子本体100的限位作用,在本实施例,限位件30所使用的物料较少,同时限位件30为一体式结构,不必将插接部10全部包裹,便于加工,节省物料,结构稳定性强。
请参阅图4和图9,为便于实现对配端子与插接部10的接触连接,连接端子还包括位于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之间的弹性接触件40,弹性接触件40可连接于第一插接板11并与第一插接板11电连通,弹性接触件40也可连接于第二内侧面并与第二插接板12电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插接板11与第二插接板12也可均连接有弹性接触件40,在对配端子插接于插接槽101时,插接于两弹性接触件40之间,弹性接触件40发生弹性变形,以弹性抵触于对配端子的上下两侧面,从而实现与对配端子的紧密接触,弹性接触件40与插接部10电连接,弹性接触件40通过与对配端子的弹性抵接实现了与对配端子的电连接。这样对配端子便通过弹性接触件40实现了与插接部10的电连接,弹性抵接的方式避免出现电连接时接触不良的情况。
请参阅图7和图10,其中,弹性接触件40开设有卡接孔401,连接端子还包括卡接块15,卡接块15凸设于第一插接板11朝向第二插接板12的一侧或凸设于第二插接板12朝向第一插接板11的一侧,卡接块15插接于卡接孔401,并形成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11及第二插接板12均设有卡接块15,弹性接触件40设有两个,并分别通过卡接孔401卡接于卡接块15,以实现与端子本体100的可拆卸连接,便于连接端子的快速组装。
为实现连接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快速连接,限位件30还包括卡接弹片35,卡接弹片35可连接于第一面板31、第二面板32或限位板33,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弹片35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卡接弹片35能够通过弹性变形与连接器壳体内的对配插孔卡接。
为便于连接端子与连接器壳体进行对位,请参阅图8和图11,限位件30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连接于第一面板31、第二面板32或限位板33,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向凸条36,两导向凸条36可分别位于卡接弹片35左右两侧,导向凸条36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器壳体内设有滑道,导向凸条36滑接于滑道,以对端子本体100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设有两个并分别连接于第一面板31及第二面板32,第一面板31上的两导向凸条36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面板32上的两导向凸条36之间的距离不等。对应的,连接器壳体的对配插孔内的滑道也设置不同间距,这样在连接端子进行安装时,便能够通过区分导向组件是否与滑道对配来识别连接端子是否装配正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高压端子本体100的线缆组件,线缆组件包括导线和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端子本体100,导线的线芯与端子本体100的连线部20电连接。其中,该端子本体10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到的端子本体100结构相同,所起的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线的线芯可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与连线部20的焊接,从而实现与连线部20的电连接。导线的线芯与端子本体100的连线部20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实现焊接连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的线芯可与连线部的第一外侧面接触连接,从而实现导线的线芯与端子本体的电连接。上述接触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为活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壳体和上述实施例中提高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100,连接壳体设有容纳端子本体100的端子容腔,用于固定安装端子本体100。其中,该端子本体10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到的端子本体100结构相同,所起的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板以及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之间具有间隙,并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插接对配端子的插接槽;和
连线部,包括第一连线板、第二连线板及对位结构,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线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连线板具有第一外侧面及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连线板具有第二外侧面及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相面对设置,所述对位结构包括通孔及凸台,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连线板,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凸台收容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共同用于与导线的线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形成连接所述导线线芯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为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所述第二连线板冲压形成的凸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呈间隙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呈过渡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完全与所述第二内侧面相贴合并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板的周边和所述第二连线板的周边对齐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部呈扁平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线板或所述第二连线板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的连接桥,所述连接桥能够塑性变形,所述第一连线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的插接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桥的弯折实现,所述端子本体为一体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一连线板之间通过弯折部相互连接,或,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第二连线板通过弯折部相互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部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中的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且其中之另一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定位柱适配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并形成过盈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截面积小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冷卯形成的定位柱。
15.一种带有高压端子本体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本体,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所述连线部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所述连线部焊接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线芯与所述连线部的所述第一外侧面接触连接。
1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所述连接壳体设有容纳所述端子本体的端子容腔,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端子本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2794.3A CN117913571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
CN202011622288.8A CN112751228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DE102021134118.3A DE102021134118A1 (de) | 2020-12-30 | 2021-12-21 | Anschlusskörper zur Hochspannungsverbindung, Kabelbaugruppe und Verbinder |
US17/560,467 US11799237B2 (en) | 2020-12-30 | 2021-12-23 | Terminal body for high-voltage connection, cable assembly and connector |
JP2021212389A JP2022104904A (ja) | 2020-12-30 | 2021-12-27 | 高電圧接続用端子本体、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コネクタ |
FR2114587A FR3118542B1 (fr) | 2020-12-30 | 2021-12-28 | Corps de borne pour connexion haute tension, ensemble de cable et connecteur |
KR1020210191646A KR20220097309A (ko) | 2020-12-30 | 2021-12-29 | 고전압 연결용 단자 본체, 케이블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22288.8A CN112751228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2794.3A Division CN117913571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1228A true CN112751228A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5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2794.3A Pending CN117913571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
CN202011622288.8A Pending CN112751228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2794.3A Pending CN117913571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99237B2 (zh) |
JP (1) | JP2022104904A (zh) |
KR (1) | KR20220097309A (zh) |
CN (2) | CN117913571A (zh) |
DE (1) | DE102021134118A1 (zh) |
FR (1) | FR3118542B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138224A1 (en) * | 2021-08-16 | 2023-02-22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ad contact butt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WO2023098855A1 (zh) * | 2021-12-02 | 2023-06-08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插端子及线缆连接组件 |
CN116404448A (zh) * | 2023-04-11 | 2023-07-07 |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流片式端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31024A (en) * | 1989-09-13 | 1990-06-05 | Hubbell Incorporated | Contact clip for wiring devices |
JP5381492B2 (ja) * | 2009-08-19 | 2014-01-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雌端子金具 |
JP5872970B2 (ja) * | 2012-06-13 | 2016-03-0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このコネクタ端子と相手端子との接続構造 |
JP6369029B2 (ja) * | 2014-01-28 | 2018-08-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DE102015201694A1 (de) * | 2015-01-30 | 2016-08-04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Elektrische Kontaktvorrichtung |
US10784595B2 (en) * | 2016-08-01 | 2020-09-22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Power terminal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DE102016221351A1 (de) * | 2016-10-28 | 2018-05-03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Flachkontaktbuchse mit Ausleger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410172794.3A patent/CN11791357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30 CN CN202011622288.8A patent/CN112751228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2-21 DE DE102021134118.3A patent/DE102021134118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12-23 US US17/560,467 patent/US11799237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27 JP JP2021212389A patent/JP2022104904A/ja active Pending
- 2021-12-28 FR FR2114587A patent/FR3118542B1/fr active Active
- 2021-12-29 KR KR1020210191646A patent/KR20220097309A/ko unkno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138224A1 (en) * | 2021-08-16 | 2023-02-22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ad contact butt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WO2023098855A1 (zh) * | 2021-12-02 | 2023-06-08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插端子及线缆连接组件 |
CN116404448A (zh) * | 2023-04-11 | 2023-07-07 |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流片式端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799237B2 (en) | 2023-10-24 |
KR20220097309A (ko) | 2022-07-07 |
JP2022104904A (ja) | 2022-07-12 |
DE102021134118A1 (de) | 2022-06-30 |
FR3118542B1 (fr) | 2024-10-04 |
US20220209457A1 (en) | 2022-06-30 |
CN117913571A (zh) | 2024-04-19 |
FR3118542A1 (fr) | 2022-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12339U (zh)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
CN112751228A (zh)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
JP4372138B2 (ja) | 電気接点 | |
CN111771306B (zh) | 阴端子 | |
CN214797803U (zh) | 端子本体、连接端子及用于制作端子本体的片料 | |
CN112736524B (zh) |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 |
JP7339018B2 (ja) | 圧接端子、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コネクタ | |
CN214849169U (zh) | 用于高压连接的端子本体、线缆组件及连接器 | |
EP4117123B1 (en) |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 |
CN217306798U (zh) | 电连接器 | |
JP3671619B2 (ja) | コンセント | |
JP2001110466A (ja) | 圧接コネクタ | |
WO2014068847A1 (ja) | 圧接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 |
CN212392406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193192B (zh) | 电连接器 | |
JPH0644495B2 (ja) | 分割式コネクタ | |
US20060154512A1 (en) | Pressure-weld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6436316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1916927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16563594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20710680U (zh) | 电连接器 | |
EP1199773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 |
CN219643158U (zh) |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插接结构及一种连接器 | |
CN111934112B (zh) | 电连接器 | |
GB2603638A (en) | Terminal body for high-voltage connection, cable assembly and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