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40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406U
CN212392406U CN202021274588.7U CN202021274588U CN212392406U CN 212392406 U CN212392406 U CN 212392406U CN 202021274588 U CN202021274588 U CN 202021274588U CN 212392406 U CN212392406 U CN 212392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ir
electrical connector
portions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45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永炽
郭荣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45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406U/zh
Priority to TW109210271U priority patent/TWM604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406U/zh
Priority to US17/364,250 priority patent/US1170565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01R4/72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using a heat shrinking insulating sleeve
    • H01R4/723Making a solder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heat shrin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the spr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01R4/72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using a heat shrinking insulating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6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for positioning or holding parts during soldering or weld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件和固定结构。绝缘本体具有对接槽。端子组件设置于对接槽,并且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件和一对第二端子件,一对第一端子件设置在一对第二端子件之间,每个第一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线缆连接部,每个第二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对应地抵靠在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固定结构固定一对第一端子件和一对第二端子件。线缆与每个线缆连接部直接接合。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均由个别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提供保持力,可以对每个第一端子件的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提供平均的保持力,而且线缆与每个线缆连接部直接接合,可以简化制作的工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增加端子保持力的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总线导电板上设有用于电连接的铜排或铝排,而用于总线导电板的电连接器具有两排相对设置的端子,当电连接器插接于总线导电板时,两排端子会偏压在总线导电板的铜排上,而实现可接触且可插拔的功能。现有用于总线导电板的电连接器,会在两排相对设置的端子的外侧再设置保持件,保持件可增加端子偏压在总线导电板上的保持力。但现有的保持件多使用一个金属板片覆盖所有的端子,无法针对个别端子变形的程度提供保持力。另一种现有的上下两个保持件是一整片金属板件弯折而形成C字形的组件,这会造成不易组装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的端子是分别设置上下对称的夹持结构来夹持缆线,而且需要使用扣件来扣合夹持结构才能将端子与缆线组接,使得结构过于复杂而导致组装工序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目前用于总线导电板的电连接器的保持件对端子提供的保持力不平均的问题、组装不易和组装工序繁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件和固定结构。绝缘本体具有对接槽。端子组件设置于对接槽,并且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件和一对第二端子件,第一端子件设置在第二端子件之间,每个第一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线缆连接部,每个第二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对应地抵靠在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固定结构固定一对第一端子件和一对第二端子件。线缆与每个线缆连接部直接接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件夹持铜排,通过第一端子件设置在第二端子件之间,第二端子件的第二弹性接触部对应地抵靠在第一端子件的第一弹性接触部,第二端子件可以对第一端子件施加保持力,使第一端子件保持接触于铜排,而且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均由个别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提供保持力,可以对每个第一端子件的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提供平均的保持力。另外,通过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彼此分离设置且该对第二端子件彼此分离设置,可以便于组装,而且线缆与每个线缆连接部直接接合,不需要现有上下夹持及扣合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组装不易和工序繁复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电连接器的立体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和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和多个端子组件10A。绝缘本体10具有对接槽11,更进一步说,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0具有两个对接槽11,两个对接槽11是彼此平行设置且朝第一方向L1延伸。多个端子组件10A分别与多个对接槽11组接,本实施例具有两个端子组件10A。每个端子组件10A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件20、一对第二端子件30以及固定结构40。该对第一端子件20设置于对接槽11,每个第一端子件20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第二端子件30设置于对接槽11,第一端子件20设置在第二端子件30之间,每个第二端子件30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1,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1对应地抵靠在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固定结构40固定第一端子件20和第二端子件30。
如图2所示,绝缘本体10可以是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绝缘本体10内具有对接槽11,对接槽11的前方具有插接口12,对接槽11的相对两侧壁也分别设有开口13,而且开口13连通插接口12,使得铜排可经由插接口12及开口13插置于对接槽11中。绝缘本体10更具有容置槽14,容置槽14连通于对接槽11,使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可从容置槽14伸入而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中,可容纳第一端子件20所连接的线缆C。另外,绝缘本体10更具有防错接结构17,防错接结构17相对于对接槽11呈非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防错接结构17包括凸块,凸块设置在绝缘本体10的外侧壁,而且只设置在绝缘本体10的一个外侧壁,当本申请的电连接器对接于铜排上的对应的电连接器时,通过凸块与铜排上的对应的电连接器的凹槽的对应插接,可以避免本申请的电连接器错接。
请参阅图4、图5、图6和图7,其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1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和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请一并参阅图2,如图所示,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槽11中,且第二端子件30比第一端子件20靠近对接槽11的槽壁。第一端子件20是彼此可分离设置,且第二端子件30是彼此可分离设置。这样,在组装时可以逐一地对应组装,组装的过程较为简便。
如图2和图7所示,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是一弹性接触臂,且每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1也是一弹性接触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件20是相对于对接槽11的中线L呈对称设置,对接槽11的中线L定义为对接槽11中沿着铜排插接方向延伸且与对接槽11的上下壁面具有相等距离的线。同样地,对第二端子件30也是相对于对接槽11的中线L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二弹性接触部31抵靠在对应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上。当铜排插接于对接槽11时,第一弹性接触部21被铜排推压而产生弹性变形,而且通过弹性变形产生的弹力压抵于铜排的导电金属排上,从而与铜排达成电性连接。第二弹性接触部31也由于铜排的插置而产生弹性变形而压抵于第一弹性接触部21,从而提供保持力于第一弹性接触部21。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均由个别的第二弹性接触部31提供保持力,可以对每个第一端子件20的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提供平均的保持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分别抵靠于绝缘本体10的止挡块16的两个侧壁161。
每个第一端子件20更包括第一抵接部22,第一弹性接触部21连接于第一抵接部22,每个第二端子件30包括第二抵接部32,第二弹性接触部31连接于该第二抵接部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22呈弯折的板片状,第一弹性接触部21连接于第一抵接部22的一侧边而且自该侧边朝对接槽11的插接口12延伸,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21自第一抵接部22的该侧边逐渐接近对接槽11的中线L而呈倾斜状,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第一抵接部22相对设置。而如前所述,两个第一端子件20是相对于中线L呈对称设置,而且止挡块16夹设于两个第一抵接部22间。因此当铜排插置于对接槽11时,由于铜排的板厚而推压第一弹性接触部21使其产生弹性变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32抵接于第一抵接部22。因此除了第二弹性接触部31压抵第一弹性接触部21而提供保持力之外,通过第二抵接部32抵接于第一抵接部22,可以在另一个作用点施加保持力,使得第二端子件30整体提供第一端子件20更大的保持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第一端子件20更包括第一固定部23,第一固定部23连接于第一抵接部22。每个第二端子件30更包括第二固定部33,第二固定部33连接于第二抵接部32。第一固定部23是呈现朝中线L的方向凹陷的形状,同样第二固定部33也是呈现朝中线L的方向凹陷的形状。从而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第一固定部23可以相互抵靠,而每个第二端子件30的第二固定部33则抵靠于对应的第一端子件20的第一固定部23。固定结构40固定第一固定部23和第二固定部33。固定结构4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41,至少一个固定件41结合第一固定部23与第二固定部3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1可以是铆钉或螺栓,铆钉或螺栓穿设于第一固定部23和第二固定部33上的通孔,使两个第一端子件20彼此锁固,且使第二端子件30锁固于对应的第一端子件20上。于其他实施例,固定结构亦可以为焊接或超声波熔接结构而固定第一固定部23和第二固定部33。在第一固定部23设置第一定位孔26,第一定位孔26设置于第一固定部23的中央,而且在第二固定部33设置第二定位孔36,第二定位孔36设置于第二固定部33的中央。第一定位孔26的位置是与第二定位孔36的位置对应。第一定位孔26与第二定位孔36可以在后述的熔接制造过程中,供机台的定位杆穿入定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插置于绝缘本体10时,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3抵接于止挡块16的第二端部163。通过固定结构40使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固定结合。
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端子件20更包括线缆连接部24,线缆连接部24连接于第一固定部2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线缆连接部24是L形的板片且包括延伸区段241和结合区段242,延伸区段241是连接于第一固定部23且从第一固定部23延伸的区段,而结合区段242是与延伸区段241连接且与延伸区段241形成弯折角度的区段。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区段241与结合区段242呈正交,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成对的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的延伸区段241具有不同的长度,即一个第一端子件20的长度大于另一个第一端子件20的长度,使得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结合区段242间具有间距,而此间距刚好等于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延伸区段241的长度差,所述间距用于容置线缆C。线缆C与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连接,当第一端子件20、第二端子件30与线缆C被插置于绝缘本体10时,线缆连接部24和连接于两个线缆连接部24的线缆C是容置于绝缘本体10的容置槽14中。在本实施例中,线缆C的导线可以使用超声波熔接的制法与线缆连接部24的结合区段242熔接、从而避免传统焊接所产生的虚焊的问题。第一定位孔26与第二定位孔36可以在线缆连接部24与线缆C的导线熔接制造的过程中,供机台的定位杆穿入定位。已熔接的线缆C和线缆连接部24的连接部分可以包覆热缩套P(如图1所示),对相互熔接的线缆C的导线部分和线缆连接部24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绝缘本体10设置两个对接槽11,因此可以供两个端子组件10A插置。一个端子组件10A的一对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的结合区段242沿第二方向L2延伸,另一个端子组件10A的一对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沿第三方向L3延伸,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分别与第一方向L1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L2与第三方向L3是相反而且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分别与第一方向L1正交。
如图2和图3所示,对应于前述两个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朝着相反的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延伸,绝缘本体10还具有一对侧向开口151,一对侧向开口151与容置槽14连通且分别朝向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开设,在本实施例中,一对侧向开口151设置在绝缘本体10的相对两表面上,多根线缆C通过一对侧向开口151分别连接于沿第二方向L2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的结合区段242和沿第三方向L3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的结合区段242。
另外,绝缘本体10还具有后端开口152,后端开口152与容置槽14连通且朝向第四方向L4开设,第四方向L4与第一方向L1为相反方向。后端开口152与对接槽11设置在绝缘本体10的相对表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后端开口152也与一对侧向开口151连通。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后盖件50,其封闭后端开口152。后盖件50包括后盖件本体51、一对支持部52和多个卡接部53。如图6和图7所示,当后盖件本体51覆盖后端开口152时,一对支持部52和多个卡接部53从后盖件本体51朝第一方向L1延伸,支持部52设置在沿第二方向L2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和沿第三方向L3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之间,且分别支持沿第二方向L2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和沿第三方向L3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后盖件本体51呈平板状,从而抵接于绝缘本体10而覆盖后端开口152。支持部52从后盖件本体51直立,每个支持部52分别具有容置凹部521,且一对支持部52的容置凹部521分别朝向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以容置沿第二方向L2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和沿第三方向L3延伸的线缆连接部24。一对支持部52之间具有间隙G,当后盖件本体51覆盖后端开口152时,绝缘本体10的突肋R插置于间隙G,支持部52承靠于突肋R。当线缆C承受外力而推压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时,线缆连接部24通过承靠于支持部52可以支持线缆连接部24而防止其受力变形。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卡接部53具有弹臂531和卡合凸部532,弹臂531连接于后盖件本体51,卡合凸部532设置在弹臂531的自由端,当后盖件本体51覆盖后端开口152时,弹臂531延伸进入容置槽14且卡合凸部532与绝缘本体10的卡槽18卡接。
如图7所示,在对接槽11的内部设有止挡块16,止挡块16设置在对接槽11与容置槽14间,且止挡块16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6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62及第二端部163,两个侧壁161呈倾斜状,以便于端子装入对接槽11。第一端部162朝向对接槽11,第二端部163朝向容置槽14且远离对接槽11。
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个第二端子件30包括至少一个凸肋34,凸肋34设置于第二抵接部32且朝绝缘本体10凸起。当固定结合后的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插置于对接槽11时,第二端子件30的凸肋34抵接于对接槽11的槽壁,而且如前所述,第一端子件20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分别抵靠于绝缘本体10的止挡块16的两个侧壁161。从而可以对固定结合后的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在垂直于中线L的方向上产生限位的效果。
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个第二端子件30包括至少一个弹扣部35,弹扣部35设置于第二抵接部32且朝绝缘本体10延伸,绝缘本体10具有至少一个卡槽19,弹扣部35卡合于卡槽19。卡槽19设置在对接槽11的槽壁,弹扣部35设置于第二抵接部32的相对两侧边且朝远离第二抵接部32的方向突起。当固定结合后的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插置于对接槽11时,弹扣部35卡合于绝缘本体10的卡槽19,从而使固定结合后的第一端子件20与第二端子件30在沿着中线L的方向上达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8和图9,其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和图8的电连接器的立体部分分解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呈平板状且相互叠合,而且一对第一端子件20的线缆连接部24’都朝第四方向L4延伸,也就是线缆连接部24’与第一弹性接触部21的延伸方向是相反,而且线缆C通过绝缘本体10的后端开口152与线缆连接部24’接合。线缆连接部24’可以使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结合于线缆C,从而避免传统焊接所产生的虚焊的问题。
本申请的电连接器通过第一端子件设置在第二端子件之间,第二端子件的第二弹性接触部对应地抵靠在第一端子件的第一弹性接触部,第二端子件可以对第一端子件施加保持力,使第一端子件保持接触于铜排,而且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均由个别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提供保持力,可以对每个第一端子件的每个第一弹性接触部提供平均的保持力。另外,通过该对第一端子件彼此分离设置且该对第二端子件彼此分离设置,可以便于组装,另外,由于线缆连接部是以例如熔接的方式直接与线缆连接,不需要使用扣件等其他的零附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组装不易的问题而且可以简化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具有对接槽;
端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对接槽,并且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件和一对第二端子件,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二端子件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和线缆连接部,每个所述第二端子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接触部与第二固定部,多个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对应地抵靠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
固定结构,固定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和一对所述第二端子件,所述固定结构结合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
其中线缆与每个所述线缆连接部直接接合且所述线缆连接部呈平板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和所述端子组件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端子组件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对接槽连接,所述对接槽沿第一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中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中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多个所述对接槽连通,所述线缆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端子组件的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线缆连接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另一个所述端子组件的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线缆连接部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是相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一对侧向开口,一对所述侧向开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开设,多根所述线缆通过一对所述侧向开口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后端开口,所述后端开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且朝向第四方向开设,所述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为相反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件,封闭所述后端开口,所述后盖件包括后盖件本体、一对支持部和多个卡接部,所述后盖件本体覆盖所述后端开口且一对所述支持部和多个所述卡接部从所述后盖件本体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一对所述支持部设置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之间,且分别支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卡槽卡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本体的突肋插置于所述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持部分别具有容置凹部,且一对所述支持部的所述容置凹部分别对应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所述线缆连接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组件的一对所述第一端子件的所述线缆连接部都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反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后端开口,所述后端开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且朝向所述第四方向开设,多根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后端开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线缆连接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缩套,所述热缩套包覆所述线缆与所述线缆连接部的接合处。
CN202021274588.7U 2020-07-03 2020-07-03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2392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588.7U CN2123924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电连接器
TW109210271U TWM604978U (zh) 2020-07-03 2020-08-07 電連接器
US17/364,250 US11705657B2 (en) 2020-07-03 2021-06-30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588.7U CN2123924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406U true CN212392406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4588.7U Active CN2123924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5657B2 (zh)
CN (1) CN212392406U (zh)
TW (1) TWM60497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178A (zh) * 2021-03-08 2022-09-13 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流传输组件与电流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042B (zh) * 2013-12-06 2022-12-30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组件
CN205724101U (zh) 2016-04-11 2016-11-23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型大电流连接器
CN108346869B (zh) * 2017-01-24 2020-07-0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US10396482B2 (en) * 2017-12-20 2019-08-27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with locked spring member
CN207994129U (zh) 2018-02-06 2018-10-19 安费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电流高性能接触件结构
CN208256918U (zh) 2018-03-14 2018-12-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05657B2 (en) 2023-07-18
US20220006225A1 (en) 2022-01-06
TWM604978U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79773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JP418733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37780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US1156328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US9608353B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3161788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3753127U (zh) 电连接装置
KR20050061581A (ko) 편평 가요성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H04277471A (ja) 電線用コネクタ
WO2020230533A1 (ja) 接続装置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12392406U (zh) 电连接器
US20230084529A1 (en) Connector
KR101043528B1 (ko) 케이블의 단자 결합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케이블 결합방법
KR20040098568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EP0152690B1 (en) Multi-wir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JPS6227508B2 (zh)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214013246U (zh) 电连接器
EP0549908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with terminal lock
CN111934112B (zh) 电连接器
CN214505784U (zh) 刺破式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与线缆接合用治具
CN220155781U (zh)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
CN219892468U (zh) 高功率电连接器组合及其高功率线端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