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9413B -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9413B
CN112749413B CN202110078471.4A CN202110078471A CN112749413B CN 112749413 B CN112749413 B CN 112749413B CN 202110078471 A CN202110078471 A CN 202110078471A CN 112749413 B CN112749413 B CN 112749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authorit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84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9413A (zh
Inventor
董永术
吴云亮
阳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Link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eoc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Link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eoc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Link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eoc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Link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84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9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9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至少包括云管理平台(2)、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4)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5),所述用户终端(5)和所述云管理平台(2)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5)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在验证时,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本发明通过将强度参数与验证因子进行关联,从而提高权限验证的隐私保护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2010764890.9;申请名称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申请日为2020年8月3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园区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园区建设是智慧城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园区是通过利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决策分析、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对当前互联网架构、设备传感技术、批量信息处理等信息手段进行统一集成和融合,通过监测、分析、整合等智慧响应的方式,把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应用到园区各个层面,把园区中原有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基础物理设施、基础信息设备、基础社会设备及基础商业设施联通起来,共同构建成为更加先进的智慧化信息设施集合,从而把园区提升为信息互通互联、具备高调控能力和高抗灾能力的智慧整体。
工业区的良好发展可以带动工业城市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平台,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载体。企业在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园区也面临同质化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智慧化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专利CN107977777A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一卡通系统,包括一卡通管理平台、一卡通管理中心、一卡通结算中心、一卡通卡务中心、一卡通监控中心和一卡通应用系统,所述一卡通应用系统包括商务收费系统、班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智能控水系统、会议签到系统、通道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所述一卡通管理平台是一卡通系统的核心,是确保一卡通系统运行、使用的基础配置,是管理、运行维护、结算清算的集成。本发明集成一卡通管理平台、一卡通管理中心、一卡通结算中心、一卡通卡务中心、一卡通监控中心等功能模块,使得其使用更加智能、操作更加方便,符合智慧园区的需求。
中国专利CN108154448A,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招商管理组件、客户关系管理组件、园区办公管理组件、物业资产管理组件、资讯内容管理组件和客户终端组件,招商管理组件提供对园区招商自项目洽谈、合作意向、项目签约招商业务全流程的跟踪与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组件通过园区客户的基本特征、销售分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建造园区客户数据库充分描述关系;园区办公管理组件实现园区公共信息化建设;物业资产管理组件用于实现园区对建筑、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园区内容管理组件为园区提供完整的园区外网网站和内网网站解决方案。本发明确立以园区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的产品路线;满足园区实现“自我营销”,通过互联网扩大品牌影响。
中国专利CN108091160A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停车场用的诱导和寻车系统,通过视频的智能分析判断停车场空车位的情况,将停车场的空车位及已占车位的车牌信息反馈到中心,所有数据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以便用户查询时快速寻车;根据空余车位的具体分布情况结合诱导屏对新入车辆进行正向诱导,车位摄像机的实时视频通过网络存储到后端磁盘阵列;当用户停好车后,车位摄像机对新停车辆进行抓拍,图片信息将保存在后端磁盘阵列;用户在寻车时通过查询机可输入车牌信息进行查找,查询机比对后台数据库车牌信息进行反馈并以电子地图的方式规划去停车位的路径,指引寻车。本发明给车主提供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环境,实现停车场运行的高效化和节能化。
以上现有专利都着重于智慧园区内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的便捷性,却忽略了后台以及管理环节中的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开和泄漏,使得人员在智慧园区内通过终端进行身份识别以及后台管理过程中个人信息容易被第三方看到和通过后台大量获取。某个人单一的信息不算隐私信息,但是多种信息关联在一起就构成了个人的隐私信息。例如一个人的姓名不算隐私,但是姓名+ 住址+身份证号码、姓名+出行时间+车牌号码等信息组合就构成了隐私信息。即只要有信息查看权限的终端就容易获取个人的全部信息,而不是必要信息,这就导致了个人信息被第三方通过终端获取并泄漏的问题。因此,对于智慧园区,如何在便捷的管理时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现有的智慧园区忽略了后台以及管理环节中的个人隐私信息的查看权限的分级,使得人员在智慧园区内通过终端进行身份识别以及后台管理过程中,只要有查看权限,个人信息的全部内容容易被第三方看到,即提供的信息超出了第三方所需要的信息量。在第三方对信息确实管理手段时隐私信息被扩散和盗用。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TOF图像传感器、云管理平台、至少一个管理终端、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TOF图像传感器将采集的个人的三维轮廓图像以非真实色彩的方式成像并发送至所述云管理平台存储,所述云管理平台以与个人的身份信息关联的所述三维轮廓图像作为个人监测数据监测智慧园区内的人员流动情况并统计管理数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权限验证模块通过将与其连接的TOF图像传感器实时发送的三维轮廓图像和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进行比较的方式来确认用户与用户终端持有人的一致性。本发明通过使用TOF图像传感器来代替传统的视频监控,使得采集的个人面部信息被不能直观确认,从而在不影响园区监控的情况下减少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存储有与用户真实姓名具有唯一关联的至少一个自定义姓名,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的自定义验证权限等级与身份信息类别的关联关系向所述权限验证模块反馈与其验证权限等级对应的含有自定义姓名/真实姓名的身份信息。本发明将个人的身份信息实现了虚实结合,使得信息的查看终端只能得到权限许可的必要信息,避免权限验证模块获取不必要的身份信息。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管理平台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通过验证因子的设置以及自定义权限的设置,避免了权限验证方通过查看途径获取多余且不必要的信息,也就减少了不具有信息严格管理水平的权限验证方获取全部的身份验证信息,也减少了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优选的,在用户自定义地将信息的详细程度与权限验证等级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反馈具有对应的信息详细程度的身份信息。在实际智慧园区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管理的工作范围是有区别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员工的隐私信息的全部详细内容。基于其需要的内容的详细程度设置权限等级,能够有效避免其获知员工的个人隐私,同时也不影响管理部门的工作运行。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基于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显示用户的真实姓名或者自定义姓名。自定义姓名的设置,使得获取身份信息的一方不能够完全确定信息的真正当事人。即使被泄露扩散,也能够避免个人隐私信息造成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显示部同步显示所述权限验证模块接收的信息内容,信息内容包括身份信息以及查询结果,便于用户知晓查看方查看的信息以及信息详细程度,也有利于用户对权限验证权限进行自定义调整。未来的智慧园区的管理,也必然是尊重个人隐私信息的管理。
显示部基于所述权限验证模块发送的专用验证因子显示与其关联的信息内容。例如,在急救需要的情况下,持证人难以通过权限验证设备来提供必要的身份信息。此时,医护人员通过具有专用验证因子的权限验证模块来获取用于急救的医疗信息来对患者进行急救,从而避免不当的医疗措施加重病情。因此,本发明能够满足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取必要身份信息需要,从而保证持证人的健康和安全。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设置有含有身份信息且不能由眼睛直接识别信息内容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设置在用户终端表面,或者所述身份标识由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身份标识有利于避免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直接泄漏。在权限验证模块不能够与用户终端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情况下,通过扫描身份标识也能够获取必要的身份信息。在身份证件或身份设备丢失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身份信息被非善意读取,特别是重要的身份信息类别,由于缺乏验证因子、面部信息以及权限等级信息的情况下难以被非善意读取。
优选的,在用户终端具有三维轮廓图像采集功能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及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终端输入的验证因子和实时三维轮廓图像更新其存储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其中,云管理平台在实时三维轮廓图像和历史三维轮廓图像的相似度大于相似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更新。在用户整容的情况下,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特征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对三维轮廓图像的更新是必要的,但是也需要避免他人利用更新进行用户的非善意变更,从而通过权限非善意进入重要场所。因此,相似度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这一缺陷。
所述云管理平台至少包括权限确认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库,权限确认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分别与数据库以单向摆渡的方式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权限确认单元基于自定义权限和/或验证因子向发出查看请求的至少一个查看终端进行查看权限验证,响应于所述权限确认单元的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单元基于所述查看终端的请求信息向所述查看终端反馈对应的信息类别或查询结果。云管理平台的设置,特别是验证因子的设置,使得查看终端或的查询结果成为可能。正常情况下,查看终端需要获取的信息都是单一的,例如智慧园区管理部门对员工发放福利,仅需要核对其工作企业是否在园区内等等。因此,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查看终端的信息请求反馈查询结果,而不是直接提取相关信息展示,进一步避免了隐私信息泄漏的可能。例如,对于是否为本园区员工,数据分析单元仅反馈企业名称,或者直接反馈“是”“否”,既实现了信息查询,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误差,又减少了隐私信息的泄漏。相对于先由管理方将福利分发至企业,企业再分发至员工的繁琐程序,由管理方直接发放福利,员工携带用户终端去管理方直接进行领取更便捷、效率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云管理平台、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管理平台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在验证时,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
优选的,在用户终端具有三维轮廓图像采集功能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及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终端输入的验证因子和实时三维轮廓图像更新其存储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TOF图像传感器,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个人图像显示为不能直接识别个人身体特征信息的三维轮廓图像,其中,所述不能直接识别个人身体特征信息的三维轮廓图像为不能够通过三维轮廓图像直接确定出个人的细节特征,所述细节特征至少包括脸部图像、毛发颜色、衣服颜色和身体纹身,所述权限验证模块通过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身份标识的双重验证来进行身份验证。
优选的,所述三维轮廓图像包括由非真实色彩的点集形成的三维轮廓图像。
优选的,所述权限验证模块设置有TOF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持有用户终端的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以进行验证。
优选的,所述云管理平台至少包括彼此以数据单向传输的方式连接权限确认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库,所述权限确认单元用于对权限验证模块进行权限等级验证和确认,根据权限验证模块的验证权限等级以及查询请求信息向数据分析单元发送是否反馈的指令,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若干TOF 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以及控制指令的发送,并且分析处理待反馈的信息和查询结果,数据库用于存储园区内员工的身份信息和园区资产信息。
优选的,权限验证模块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的同时,利用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三维轮廓图像与身份标识中含有的三维轮廓图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验证人与用户终端的持有人是否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管理平台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在验证时,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终端具有三维轮廓图像采集功能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及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终端输入的验证因子和实时三维轮廓图像更新其存储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体温预警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TOF图像传感器、云管理平台、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管理平台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在所述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体温信息情况下,所述云管理平台能够基于管理终端的管理指令,指示若干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体温特征并且上传至云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从而形成与时间、地点、三维轮廓图像关联的体温信息,在体温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身份标识基于云管理平台的指令变更颜色、形状、文字和/或图案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的逻辑模块图;
图2是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其中一种三维轮廓图像示例图;
图3是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另一种三维轮廓图像示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TOF图像传感器;2:云管理平台;3:管理终端;4:权限验证模块;5:用户终端;11:发光部;12:感光部;13:处理部;21:权限确认单元;22:数据分析单元;23: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园区主要以芯片式卡片作为用户终端来对园区内的员工进行活动限制。芯片式卡片或者射频卡片存储有大量员工的身份信息。园区内的员工基于一卡式的身份验证在智慧园区内活动、进行车辆出入等行为,工作卡的表面印刷了个人信息作为区别,防止混淆并且便于丢失后认领。但是如此设置的弊端在于,第一,对于上万人活动的智慧园区,陌生人大量存在且人员关系复杂,工作卡表面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头像信息泄漏了个人隐私信息。第二,在工作卡丢失的情况下,陌生人持有获得的工作卡容易进入持卡人的工作场所及园区其他活动范围。第三,通过验证终端甚至读取芯片内的全部数据,从而获得个人的全部隐私信息。因此,如何避免个人的隐私信息泄漏是在智慧园区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或者一种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至少包括若干TOF图像传感器1、云管理平台2、若干管理终端3、若干权限验证模块4和若干用户终端5。TOF图像传感器1、管理终端3、若干权限验证模块4和用户终端5分别与云管理平台2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数据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传输。若干权限验证模块4和用户终端5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管理终端3建立数据连接。
其中,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图像传感器1用于采集园区内的场景以及个人的三维轮廓图像。若干个TOF图像传感器1能够设置于园区内。例如,TOF图像传感器1可以设置于园区的出入口、主干道、办公楼出入口、厂房出入口等处,进而TOF图像传感器1能够采集园区内不同位置处的场景数据以及以三维轮廓图像显示的个人信息。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个人图像显示为不能直接识别个人身体特征信息的三维轮廓图像。例如,不能够通过三维轮廓图像直接确定出个人脸部图像、毛发颜色、衣服颜色、身体纹身等细节特征。如图2所示,三维轮廓图像包括由非真实色彩的点集形成的三维轮廓图像。如图3所示,三维轮廓图像包括仅包含人体姿势轮廓的三维轮廓图像。优选的,三维轮廓图像能够与体温信息关联显示。例如,三维轮廓图像的空白区域按照表示体温的颜色显示,或者三维轮廓图像的点集或轮廓线条按照表示体温的颜色显示。在人脸支付、人脸挂号、人脸识别等将脸部图像作为识别特征涉及生活多个领域的情况下,个人的面部图像信息特别是面部的三维轮廓信息作为隐私信息保管至关重要。本发明采用TOF图像传感器采集园区信息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直接采集含有个人隐私面部图像的个人信息,使得个人的数据在传输过程或者云管理平台存储后,即使被第三方窃取也难以分析个人的行为规律、个人的生活习惯等隐私信息。本发明的优势还在于,在监控终端负责查看监控视频的工作人员也难以通过园区监控视频识别个人特征并且掌握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律。 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个人信息的优势还包括,第一,工作距离远,可以获得 5m内的有效&实时深度信息;第二,适用场景广,无论被摄物体有无特征点,无论环境光较强(如:日光)或较弱,都可获得有效的景深信息;第三,较远距离精度高,TOF在传感器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相对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的水平。
TOF图像传感器1优选为红外传感器,能够在采集三维轮廓图像的同事监测体温特征。优选的,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使用不同颜色的像素点区分物体的不同距离,从而能够确定不同个体的三维轮廓图像之间的距离。在传染性疫情防控的情况下,能够快速与确诊者密切接触范围内的人员,不需要向现有技术那样根据视频图像去估算距离和寻找密切接触者。
TOF图像传感器1包括发光部11、感光部12和处理部13。发光部11 包括照射红外线脉冲光的激光二极管(LD)或发光二极管(LED)等组件。感光部 12包括接收从拍摄对象反射后的脉冲光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组件。处理部13去掉感光部,包括根据感光部12的测定信号来计算至拍摄对象的距离。通过在感光部12对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进行拍摄,处理部13 输出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的距离数据,即三维轮廓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TOF传感器中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或者相机。在云管理平台反馈三维轮廓图像不具有对应的身份标识时,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基于云管理平台发送的拍摄指令拍摄与指定三维轮廓图像对应的至少一面部图像。并且,图像采集装置以加密的方式单向将面部图像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2。在有必要查看个人图像的情况下,相关部门通过输入指定的验证因子来查看到个人的图像信息。例如相关部门对不良人员进行查找,通过输入验证因子来获得查看个人图像的查看权限。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防止管理能力不足的机构查看非必要的个人隐私信息,例如面部图像信息,又能够在需要某个人的面部图像信息时通过足够的权限来查看,避免由于没有存储个人信息导致无法追查不良人员。
管理终端3用于园区管理人员查看管理信息、输入管理指令以及录入园区企业信息以及企业员工信息。在录入企业员工身份信息时,员工的三维轮廓图像以及面部图像信息通过TOF图像传感器采集并作为身份信息的一部分录入。员工的身份信息由管理终端3上传至云管理平台2进行加密存储。本发明的权限验证模块4至少包括用于验证授权人员或人员身份的若干种装置,例如门禁装置、智能锁、支付装置等等查看是否授权的身份验证装置。三维轮廓图像特征能够测出个人的身高、肩宽等等多处细节特征。即每个人的三维轮廓图像特征都不会完全相同。管理终端3能够基于云服务平台2统计并反馈的进出园区的三维轮廓图像获得园区内停留的人员数量和流动规律,从而根据人员的流动规律发出相应的管理指令。
优选的,权限验证模块4能够通过与用户终端5的身份标识进行身份验证,也能够通过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身份标识的双重验证来进行身份验证。优选的,本发明的用户终端能够与电子设备进行关联。例如,在用户终端为非手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与手机以触点接触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以激光通信接口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以近场无线电的方式进行连接。优选的,用户终端与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连接端口根据至少一个密码信息进行一对一的安全认证。例如,通过与SIM卡建立信息关联,手机将特定的密钥信息写入 SIM卡或者特设的SIM卡。或者,用户终端基于其他专用接口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关联,或者,用户终端内设置有用于写入密钥的第二介质,以用于用户终端能够与电子设备进行关联。
优选的,权限验证模块4设置有TOF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持有用户终端5的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以进行验证。用户终端5包括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智能芯片,设置有存储介质的卡片等。优选的,用户终端5不局限于形状,满足便于携带、不易丢失的条件即可。例如由智慧园区来进行生产、设计和发放的戒指形状、手环形状或其他形状的存储设备。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户终端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用户的身份标识、身份查询结果、权限验证模块4自动登记的信息等内容。
云管理平台2至少包括权限确认单元21、数据分析单元22和数据库 23。权限确认单元21、数据分析单元22和数据库23彼此以数据单向传输的方式连接,有利于数据的单向发送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优选的,权限确认单元21、数据分析单元22和数据库23彼此以单向摆渡的方式连接。权限确认单元21包括专用集成芯片、服务器或服务器群组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分析单元22包括专用集成芯片、服务器或服务器群组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库23用于存储园区数据,可以是专用服务器群组中的一种或几种。数据分析单元22包括专用集成芯片、服务器或服务器群组中的一种或几种。权限确认单元21用于对权限验证模块4进行权限等级验证和确认,根据权限验证模块的验证权限等级以及查询请求信息向数据分析单元22发送是否反馈的指令。数据分析单元22用于对若干TOF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以及控制指令的发送,并且分析处理待反馈的信息和查询结果。
数据库23用于存储园区内员工的身份信息和园区资产信息。员工身份信息是指在智慧园区内上班的员工的身份数据、居住地址、图像数据、企业信息、账户余额、园区权限信息等。身份数据至少包括真实姓名、自定义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和若干验证因子等信息。验证因子具有唯一性。身份数据甚至可以包括得到用户授权的学历信息、医疗信息、学习培训信息、保险信息、车辆登记信息等其他信息。优选的,身份信息还包括用户在生活的行为中临时输入的临时数据,例如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在权限验证模块的验证时间等。
优选的,本发明的自定义姓名与真实姓名存在唯一的关联关系。优选的,自定义姓名不限于一个,可以是几个,但是每个自定义姓名与真实姓名存在唯一的关联关系。自定义姓名能够以数字编码、文字和/或文字符号的方式显示。用户终端5设置有显示部。显示部能够基于用户的设置显示为自定义姓名或真实姓名。例如,在会议场所设置显示为真实姓名,在园区内其他场所显示为自定义姓名。优选的,用户终端5可以为具有显示部的电子卡片,也可以式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环、等便携电子设备。设置自定义姓名的优势在于,第一,自定义姓名的显示能够避免用户隐私信息的泄漏。自定义姓名+其他信息能够避免个人隐私的信息的泄漏和冒用。第二,自定义姓名不会阻碍工作卡的使用和丢失寻回。即使在工作卡丢失后,也能够被送还公司或者管理终端3所在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能够基于用户授权的自定义姓名获取联系方式来通知员工取回工作卡。
优选的,用户终端5设置有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可以是二维码、条码、防伪标识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权限验证模块4对用户终端5的身份标识进行识别,能够获取用户授权查看的面部图像、身份信息中的几种类别信息、三维轮廓图像等信息,从而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进入指定场所。身份标识的设置,使得人眼不能够直接获取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避免了在身份验证过程中旁观的第三者查看到验证人的个人隐私信息。优选的,权限验证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终端提供的身份标识图案向云管理平台查询或验证相关信息。
优选的,用户通过用户终端5或者管理终端3能够自定义与身份信息类别关联的自定义权限等级和/或信息反馈方式。自定义权限等级包括若干级权限。自定义权限等级与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的划分方式一致。例如,相关部门的权限验证模块的等级最高,能够查看用户终端存储的全部信息,或者查看云管理平台中数据库内的全部数据信息;园区管理方设置的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次高,园区内企业自己设置的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更低,没有在智慧园区管理终端注册过的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最低。信息反馈方式包括直接反馈信息内容和反馈查询结果。例如,权限验证模块向用户终端或者云管理平台发送信息请求“是否为该公司员工”,在验证权限等级不低于自定义权限等级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反馈的查询结果为“是”或“否”,从而权限验证模块在不读取详细信息的情况下获得验证结果,避免了用户的身份信息留存在权限验证模块中,也避免了在管理不严谨时信息被非善意泄漏的问题。
优选的,权限验证模块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的同时,利用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三维轮廓图像与身份标识中含有的三维轮廓图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验证人与用户终端的持有人是否一致。在验证人与持有人一致的情况下,权限验证模块对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用户终端被他人冒用来进行身份验证。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不仅包括自定义姓名,还包括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用户能够自定义地将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的种类和/或信息详细程度进行关联。
在用户自定义与信息类别关联的验证权限等级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等级不低于对应的自定义权限等级时反馈或显示对应的身份信息或查询结果。
在用户自定义与信息类别关联的验证权限等级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等级不低于对应的自定义权限等级时反馈真实姓名。
在用户自定义地将信息的详细程度与验证权限等级关联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等级不低于对应的自定义权限等级时反馈具有对应的信息详细程度的身份信息。例如,用户的学历信息为本科,更详细的学历信息为XX大学、XX专业、本科。详细地址为XX省XX市XX区XX 街道XX小区,更详细地址为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小区XX栋 XX单元。在人事部门的权限验证模块向云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查询某个企业的人员学历分布信息时,得到的反馈结果为“自定义姓名+本科”。在人事部门的权限验证模块向云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查询某个企业的人员专业和学历统计分布信息时,得到的反馈结果为“自定义姓名+专业+本科”。在人事部门的权限验证模块需要用户终端的持有人授权获得最详细的学历信息时,持有人在用户终端或者权限验证模块输入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权限验证模块收到用户终端或者云管理平台发送的“真实姓名+XX大学+XX专业+ 本科”信息。例如,在智慧园区内商店以对会员赠送生日的名义获取生日信息时,现有技术中总是能够轻易通过用户终端获取到个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或者进行身份证号码的登记,个人的隐私信息被贩卖的不当行为屡禁不止。本发明中,在商店具有权限验证模块的情况下,在其权限验证模块的权限验证等级低于用户设定的自定义验证等级时,其只能够获得生日日期的查询结果“自定义姓名+X月X日”,而不能够获得全部的身份号码信息。或者,由于用户的终端设置有身份标识,基于自身的验证权限等级,商店的权限验证模块根据扫描的身份标识读取到的身份日期为“自定义姓名+X月X 日”。商店的权限验证模块例如为具有验证程序的电脑终端和电子扫描仪。因此,本发明的智慧园区系统的优势在于,在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时,基于用户自定义权限等级获得不涉及隐私的必要信息,并且在需要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时获得用户的授权,从而避免了用户的隐私信息被工作人员随意查看、获取和扩散的风险。更进一步地,若某个企业的原信息被全部泄漏,则企业有可能会被不良人员施加不良行为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不管是企业的身份信息还是员工的个人身份信息,本发明都能够通过关联验证权限等级和验证因子的方式保护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实现既不影响身份验证又能够保护隐私的良好效果。
优选的,在权限验证模块4向用户终端反馈由持有人输入的至少一个验证因子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因子的强度参数及其种类反馈与验证强度参数关联的至少一类身份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中的验证因子M1、M2……Mn与强度参数关联。本发明的验证因子的强度参数是根据行为人行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的。即,本发明的验证因子的强度参数能够对个人的身份信息进行不同强度的认证。例如,在进入公司上班时,只需要对个人进行相对较弱的认证。对于进入智慧园区的重要部门,则需要对个人进行强度最高的认证。但是,无论认证强度参数多高,验证因子都必须是唯一的,并且与隐私信息中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常住地等数据进行唯一关联。
其中,本发明的验证因子,可以是具有验证功能的参数。强度参数是指该验证因子的唯一性保证和可被破解的概率。强度参数可以为具体值,也可以是破解难度等级的语言描述,例如较强、强、中等强度、弱、较弱等表示难度等级的评估结果。强度参数也可以是破解难度等级的数字描述,例如用 1~5表示难度等级的增加或者难度等级的减少。强度参数也可以是破解难度等级的颜色、形状及其结合的描述,例如从绿色向红色渐变表示难度等级的增加或者难度等级的减少。
例如,将一段计算代码作为验证因子,该代码的长度及复杂度决定了这段代码可能出现的重复的可能性和可被破解的可能性。一个长度为六位数的二进制代码,具有26=64个组合种类。如果上万人都用6位数的代码,重复率就会非常之高,破解了会非常容易。如果是128位代码,则具有2128个组合种类,同样数量的人群使用,重复率就会降低,破解的难度加大了,即强度参数较高。如果是指纹作为验证因子,属于生物特征,出现重复的可能性就极低,即破解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此,本发明的验证因子与其自身的强度参数相关联,能够通过提高验证因子的难度等级来提高重要的信息种类的安全程度,进一步减少信息被非善意窃取和泄漏的可能性。
优选的,本发明中的具有不同强度参数的验证因子,不局限于一段代码,可以是非对称加密的私钥或公钥,或者是指纹、声纹,虹膜特征、手势特征等等所有类能标明唯一特征的生物因子。验证时,可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即,本发明通过对验证因子的强度参数进行评估,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安全等级的限定,在不泄露个人全部的隐私信息的情况下使得个人的隐私信息避免被冒充使用,特别是避免重要的隐私信息泄漏,维护智慧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在本发明广泛使用三维轮廓图像特征作为验证内容的基础上,使用单个验证因子就具有较强的验证安全性。若使用多个验证因子,则验证的安全性更高。相对于验证因子,本发明的三维轮廓图像更难以模仿、伪造,安全性更高。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的显示部的内容可由经认证的权限验证模块来指定。显示内容可同时显示给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和用户自身。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只显示需要验证的信息种类,并且不显示不必要的其他身份信息,从而避免在验证过程中的身份信息的多余部分由于显示而泄漏。
优选的,用户终端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可由数据库服务器依据外部指令来给出。例如,在急救需要的情况下,用户难以通过验证设备来提供必要的身份信息。此时,医护人员通过具有专用验证因子的终端来获取用于急救的医疗信息,对患者进行急救,从而避免不当的医疗措施加重病情。因此,本发明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取必要身份信息,从而保证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能够采集身体生理信息的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连接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将接收的生理信息以及异常生理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的对应账户以进行存储。其中,在用户终端基于用户的选择向指定的至少一个社区医院发送查询信息的情况下,社区医院的管理终端基于用户终端发送的身份表示信息和查询信息反馈相关的信息。其中,社区医院的管理终端基于接收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身体症状信息和生理信息反馈至少一个在线医生的在线终端或者反馈至少一个坐诊医生的患者排队情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患者就医需要重新注册电子医疗卡的弊端,本发明的身份标识信息能够直接为社区医院的管理终端提供患者的相关身份信息、症状信息以及最新的生理信息,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就医程序以及病症的清晰描述,使得患者的症状更清晰。
优选的,在患者进行急诊等待的情况下,社区医院的管理终端基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异常的生理信息来区分患者的紧急等级。在患者的紧急等级基于异常生理信息快速提高至需要紧急急救的生理状态时,社区医院的管理终端基于紧急急救状态同时向至少一个医生终端和患者的用户终端发送预警启动指令。用户终端相应与所述预警启动指令以及随附的专用验证因子来直接发出声音预警,以提示患者所在的位置。医生终端的医生在接收到预警启动指令的预警声音后根据急诊等待室内的声音预警来确定急救患者。即在专用验证因子与信息的作用下,用户终端能够直接以信任等级的方式来直接执行预警启动指令,此时不需要患者对用户终端进行相应的确认指令,从而节省了寻找患者以及确认患者身份的时间。
优选的,管理终端设置有与灾难险情关联的险情专用验证因子。在险情发生的情况下,所述管理终端3通过将危险警示指令信息与险情专用验证因子共同发送至权限验证模块4。权限验证模块4基于险情专用验证因子向所有园区内用户5发送危险警示指令信息。用户终端5响应于危险警示指令信息而发出警示声音、警示信息等等,从而利于智慧园区内人员快速避险。本发明的险情专用验证因子适用于地震、火灾、洪水、战争等险情的发生。
例如,现有技术中工厂内和办公区域不会设置电视终端,不能够进行电视预警,手机终端也需要安装地震预警应用程序才可以实现,而不是所有工作人员的手机都安装有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地震预警存在难度。本发明在管理终端与地震系统关联的情况下,管理终端将园区所在区域的地震预警和险情专用因子通过权限验证模块一次性向所有园区内用户终端发送地震预警指令,排除了人为低效的险情提示。
例如,现实中火灾发生时,警示音响起,园区内的工作人员会由于不明确火灾位置而慌乱避险,其避险效果较差。本发明中在火灾系统与管理终端连接的情况下,管理终端能够基于火灾系统传输的信息确定火灾位置。管理终端将火灾位置与险情专用因子直接通过权限验证模块一次性向所有园区内的用户终端进行直接的地震预警,园区内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向远离火灾的方向避险,这对于楼宇起火的浓烟环境的险情尤其有效,尤其避免了用户向火灾楼层靠近的危险情况。即,本发明通过智慧园区系统实现了园区内人员的分区域预警,快速高效。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向全部登记人员的手机号码发送警示信息,本发明能够避免向不在智慧园区内的人员发送警示信息的干扰情况,也避免了管理终端的人员知晓关于具体哪些人员不在智慧园区内的隐私信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进一步保护人员隐私信息,从而保护人员由于病情、具体事由请假的隐私情况的扩散。
优选的,用户终端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可依据用户行为来调整。例如,在疫情管控期间,依据用户是否前往疫区而以绿色或红色示出。在具有重大社会管理事件或者疫情监控的情况下,如此设置有利于避免疫情的扩散,或者避免危险人员的超范围活动,使得通过身份验证实现快速监管的作用。本发明中,云管理平台能够基于用户终端与验证终端的交互验证历史来确定用户终端所经过的位置区域。具体地,云管理平台基于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验证的验证终端来确定用户终端的区域轨迹。从而在疫情追溯时,能够根据交互验证历史快速确定在限定时间内到过疫情区域的人员。
不仅如此,在本发明的TOF图像传感器具有采集体温信息的优势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能够基于管理终端的管理指令,指示若干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体温特征并且上传至云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从而形成与时间、地点、三维轮廓图像关联的体温信息。在体温异常的情况下,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身份标识基于云管理平台的指令变更颜色、形状、文字和/或图案信息。云管理平台能够向建立数据连接的至少一个管理终端进行体温预警,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监测个人体温的人力和物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至少一个TOF图像传感器(1)、云管理平台(2)、至少一个管理终端(3)、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4)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5),
所述用户终端(5)和所述云管理平台(2)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
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5)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
在验证时,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
所述TOF图像传感器(1)将采集的个人的三维轮廓图像以非真实色彩的方式成像并发送至所述云管理平台(2)存储,所述云管理平台(2)以与个人的身份信息关联的所述三维轮廓图像作为个人监测数据监测智慧园区内的人员流动情况并统计管理数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通过将与其连接的TOF图像传感器(1)实时发送的三维轮廓图像和所述用户终端(5)发送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进行比较的方式来确认用户与用户终端持有人的一致性;
所述用户终端(5)存储有与用户真实姓名具有唯一关联的至少一个自定义姓名,所述用户终端(5)基于用户的自定义验证权限等级与身份信息类别的关联关系向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反馈与其验证权限等级对应的含有自定义姓名/真实姓名的身份信息;
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个人图像显示为不能直接识别个人身体特征信息的三维轮廓图像,其中,
所述不能直接识别个人身体特征信息的三维轮廓图像为不能够通过三维轮廓图像直接确定出个人的细节特征,所述细节特征至少包括脸部图像、毛发颜色、衣服颜色和身体纹身,
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通过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身份标识的双重验证来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云管理平台至少包括权限确认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库,权限确认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分别与数据库以单向摆渡的方式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权限确认单元基于自定义权限和/或验证因子向发出查看请求的至少一个查看终端进行查看权限验证,响应于所述权限确认单元的验证结果,数据分析单元基于所述查看终端的请求信息向所述查看终端反馈对应的信息类别或查询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用户终端(5)具有三维轮廓图像采集功能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2)及用户终端(5)基于用户终端输入的验证因子和实时三维轮廓图像更新其存储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轮廓图像包括由非真实色彩的点集形成的三维轮廓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设置有TOF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持有用户终端(5)的用户的三维轮廓图像以进行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2)至少包括彼此以数据单向传输的方式连接权限确认单元(21)、数据分析单元(22)和数据库(23),
所述权限确认单元(21)用于对权限验证模块(4)进行权限等级验证和确认,根据权限验证模块的验证权限等级以及查询请求信息向数据分析单元(22)发送是否反馈的指令,
数据分析单元(22)用于对若干TOF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以及控制指令的发送,并且分析处理待反馈的信息和查询结果,
数据库(23)用于存储园区内员工的身份信息和园区资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权限验证模块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的同时,利用TOF图像传感器采集的三维轮廓图像与身份标识中含有的三维轮廓图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验证人与用户终端的持有人是否一致。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进行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5)和所述云管理平台(2)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
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5)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
在验证时,根据认证的强度参数来确定根据单一验证因子进行单一认证或者根据多验证因子进行联合认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5)具有三维轮廓图像采集功能的情况下,云管理平台(2)及用户终端(5)基于用户终端输入的验证因子和实时三维轮廓图像更新其存储的历史三维轮廓图像。
9.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的体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TOF图像传感器(1)、云管理平台(2)、至少一个权限验证模块(4)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5),
所述用户终端(5)和所述云管理平台(2)分别存储有与强度参数关联的验证因子,在用户将自定义姓名、所述验证因子与身份信息类别或身份信息详细程度进行自定义关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5)基于由所述权限验证模块(4)输入的验证因子或自身输入的验证因子反馈至少一个与所述验证因子关联的身份信息类别;
在所述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体温信息情况下,所述云管理平台能够基于管理终端的管理指令,指示若干TOF图像传感器采集体温特征并且上传至云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从而形成与时间、地点、三维轮廓图像关联的体温信息,
在体温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身份标识基于云管理平台的指令变更颜色、形状、文字和/或图案信息。
CN202110078471.4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749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8471.4A CN11274941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890.9A CN11173767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
CN202110078471.4A CN11274941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4890.9A Division CN11173767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9413A CN112749413A (zh) 2021-05-04
CN112749413B true CN112749413B (zh) 2023-03-31

Family

ID=7265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8471.4A Active CN11274941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CN202110072276.0A Active CN112861170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保护隐私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CN202010764890.9A Active CN11173767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2276.0A Active CN112861170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保护隐私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CN202010764890.9A Active CN11173767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园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749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825B (zh) * 2021-02-26 2022-09-20 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运维预警防范系统
CN113438272A (zh) * 2021-05-20 2021-09-24 江苏谷德运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监控系统
CN113554790A (zh) * 2021-06-16 2021-10-26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进出核电厂要害区域的智能身份核验系统和方法
CN113411335B (zh) * 2021-06-18 2022-03-08 滁州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CN115100702A (zh) * 2022-01-11 2022-09-23 广东东软学院 一种电学技术的手势感应人脸识别系统
CN114510703A (zh) * 2022-04-20 2022-05-17 尚班(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身份标识认证方法及通信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313A (zh) * 2017-12-12 2018-06-05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双员认证门禁系统
CN110335386A (zh) * 2019-06-25 2019-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7135A1 (en) * 2001-03-02 2003-02-06 Ecker David J. Method for rapi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agents
EP1868132A4 (en) * 2005-03-23 2014-06-18 Ihc Corp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8447986B2 (en) * 2010-06-23 2013-05-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ing restricted content based on proximity
US9501882B2 (en) * 2010-11-23 2016-11-22 Morphotrust Usa, Llc System and method to streamline identity verification at airports and beyond
CN103164894A (zh) * 2011-12-08 2013-06-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票闸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607371B (zh) * 2013-07-02 2016-12-28 燕山大学 一种通过第三方平台保护互联网用户隐私的方法
KR101836434B1 (ko) * 2013-10-25 2018-03-09 인텔 코포레이션 통신 스테이션, 통신 스테이션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방법, 보안형 위치 결정 시스템, 및 머신 판독가능 매체
CN105913528B (zh) * 2016-05-25 2019-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门禁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467468B1 (ko) * 2016-08-05 2022-11-15 아싸 아브로이 에이비 태그 인증과 결합된 생체 인식을 사용한 자동화된 물리적 액세스 제어 시스템에 대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769635B2 (en) * 2016-08-05 2020-09-08 Nok Nok Labs, Inc.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speech and/or lip movement analysis
US10275610B2 (en) * 2016-11-28 2019-04-30 Stmicroelectronics, Inc. Time of flight sensing for providing security and power savings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7358039A (zh) * 2017-07-01 2017-11-17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慢病管理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8108686A (zh) * 2017-12-18 2018-06-0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8306A (zh) * 2017-12-30 2018-06-22 南京陶特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验证通道的门禁系统
CN108418676A (zh) * 2018-01-26 2018-08-17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权限的数据脱敏方法
CN108427871A (zh) * 2018-01-30 2018-08-21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快速身份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8647504B (zh) * 2018-03-26 2020-07-24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信息安全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29573A (zh) * 2018-04-08 2018-10-09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助购物方法及系统
CN108600213B (zh) * 2018-04-19 2020-02-11 孔德键 复合型身份认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复合型身份认证系统
CN110581831B (zh) * 2018-06-11 2021-1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6833A (zh) * 2018-08-01 2019-01-2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一种基于ros的机器人巡逻消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44169A (zh) * 2018-11-02 2020-05-12 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672858A (zh) * 2018-11-23 2019-04-23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识别监控系统
CN109636960A (zh) * 2018-11-23 2019-04-16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及3d人脸解锁方法
CN109727345A (zh) * 2018-11-29 2019-05-07 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景区实名的游客圈定系统及方法
CN209231947U (zh) * 2018-12-29 2019-08-0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波人脸扫描识别装置
CN110222495A (zh) * 2019-06-10 2019-09-10 苏州随身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识别进行讲解触发的方法、讲解权限认证方法
CN110458985A (zh) * 2019-07-19 2019-11-1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570551A (zh) * 2019-08-01 2019-12-13 重庆远通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安防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1179484B (zh) * 2019-10-30 2021-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访客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08518B (zh) * 2019-11-05 2021-05-25 北京深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流分析预警疏导方法及系统
CN111177771B (zh) * 2019-11-28 2022-09-1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简历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402480A (zh) * 2020-02-29 2020-07-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01159A (zh) * 2020-03-03 2020-07-1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酒店鉴权管理方法、系统、酒店管理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CN111314389A (zh) * 2020-03-27 2020-06-19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认证方法、人脸认证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8342A (zh) * 2020-07-07 2020-10-20 德能森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社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313A (zh) * 2017-12-12 2018-06-05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双员认证门禁系统
CN110335386A (zh) * 2019-06-25 2019-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Damping Coefficient Estimation from EMG based on ANFIS to Optimize Human Exoskeleton Interaction;Tanvir Anwar等;《网页在线公开:https://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7045664》;20150223;第1-6页 *
一种面向遥感影像内容认证的多级权限管理方法;丁凯孟等;《地球信息科学》;20150116;第17卷(第1期);第7-14页 *
基于三重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的门禁管理系统设计;孙伟等;《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0225(第02期);第241-243页 *
带属性策略的RBAC权限访问控制模型;李唯冠等;《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0508;第34卷(第2期);第328-33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1170A (zh) 2021-05-28
CN111737674B (zh) 2021-02-09
CN112861170B (zh) 2023-03-31
CN111737674A (zh) 2020-10-02
CN112749413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9413B (zh)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管理的权限验证装置及方法
US109978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 facial recognition-base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building
US9830504B2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grated workforce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KR101419794B1 (ko) 학교 방문자의 얼굴인식을 통한 학교 출입자 관리 방법
US2021019616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Employee Moods
CN111538970B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物联网的云平台系统
JP2007272320A (ja) 入場管理システム
CN113792836B (zh) 多层级安全智慧园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89795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安防系统
CN111798342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社区系统
WO2019017440A1 (ja) 入場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場管理方法
CN111652781A (zh) 基于社区码的服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279991A1 (en) Advanced access control using biometric data
CN111541780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网关
CN114882974A (zh) 一种心理诊断数据库访问人工智能验证系统及方法
Ruhrmann Facing the future: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 policy strategies for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law enforcement
US20230342440A1 (en) System for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storing verified digital identities
TWI824593B (zh) 智慧門禁監控方法
Introna et al.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CN114862630B (zh) 一种基于可信条码的网约房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230297897A1 (en) Decentralized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EP40021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for large numbers of enrolled persons
Singh et al. IoT Based System for Smart Policing in India
CN117012352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医患无感同行方法
CN114367976A (zh) 一种具有检测和安防功能的门厅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