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7908A -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7908A
CN112747908A CN201910983538.1A CN201910983538A CN112747908A CN 112747908 A CN112747908 A CN 112747908A CN 201910983538 A CN201910983538 A CN 201910983538A CN 112747908 A CN112747908 A CN 112747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table
base
platform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35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7908B (zh
Inventor
周俊
张琦
王焱青
姜骏
姚烈
顾宇庆
夏连
于瑞贺
徐佳慧
邱君诚
吴敏皓
于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35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7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7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7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7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7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底座和滑台组件,该底座的升降平台配置为:在第一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升降平台可相对于底座的基座在高度方向上位移,以调整升降平台的高度位置;滑台组件配置为:在第二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绕沿左右设置的第一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滑台组件的滑台本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工作倾角;滑台本体上的滑块配置为:在第三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滑台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移,以便滑块相对于滑台本体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其中,第一铰接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滑块具有测试牵拉件的连接部。应用本方案,在有效提高测试装置的可适用性的基础上,能够合理控制相应的总体测试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耐久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两盖(前后盖)开闭耐久试验,是整车OEM配套零部件的常规试验,主要涉及两盖及附件在开闭动作下耐久情况的检测。显然,对于整车质量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整车厂家所采用的前盖、后盖或滑移门耐久开闭耐久试验台,大多为分体式结构,根据前盖、后盖或者滑移门的不同结构,针对单类型试验进行设计,功能单一,无法在同一试验台主体上实现以上不同门盖类型的试验,总体耗费较大。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解决现有分体式结构所存在的总体耗费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在有效提高测试装置的可适用性的基础上,能够合理控制相应的总体测试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滑台组件,所述底座具有升降平台,并配置为:在第一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基座在高度方向上位移,以调整所述升降平台的高度位置;所述滑台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并配置为:在第二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滑台组件可绕沿左右设置的第一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所述滑台组件的滑台本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工作倾角;所述滑台本体上设置有滑块,并配置为:在第三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移,以便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滑块具有测试牵拉件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基座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竖向设置的导柱,所述升降平台具有与相应所述导柱形成滑动副的滑动件,以相对于所述基座在高度方向上位移。
优选地,至少三个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其蜗杆和蜗轮的轮轴均枢接于所述承载台,用于动力输入的所述蜗杆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蜗轮的轮轴竖向设置;丝杆丝母传动副,其丝杆的上端经所述承载台伸出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其丝母插装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且两个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蜗杆同轴设置,两个所述蜗杆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所述滑台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和位于所述立柱顶部的安装平台,所述立柱插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前侧的所述承载台,且其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锥齿轮传动副,其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轮轴均枢接于所述滑台组件,用于动力输入的所述主动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被动轮的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副,其蜗杆枢接于所述滑台组件,并与所述被动轮的轮轴同轴固定,其蜗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并枢接于所述安装平台,所述蜗轮的轮轴与自所述滑台组件延伸形成的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蜗轮的轮轴中心线形成所述第一铰接中心线。
优选地,所述滑台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铰接座自所述固定平台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主动轮、被动轮和蜗杆均枢接于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与所述固定平台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的第二端中,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滑动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平台底面的铰接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沿杆的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销轴插装于所述长槽内形成滑动配合副。
优选地,至少三个所述导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并配置为:在第四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底板及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基座在前后方向上位移。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滑轨构成滑动配合副的适配结构,以形成调整所述升降平台前后位置的第四调节机构;且所述滑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工作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传动皮带,设置在所述滑台本体上,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皮带相连,以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
优选地,所述底座具有至少三个行走轮和至少三个撑脚机构,每个所述撑脚机构的撑脚可在伸出工作位置和收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优选地,每个所述撑脚机构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回转座,可绕其与所述支座的第二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所述撑脚在水平面内的工作位置;且所述回转座具有竖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撑脚具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杆,以调整所述撑脚在高度方向的工作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台组件上,用于提供所述滑块位移的驱动力;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驱动组件的控制端,以便所述驱动组件输出驱动所述滑块往复位移的驱动力。
优选地,还包括: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滑块的连接部,以实时采集表征开关作用力的第一信号;速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待测门盖上,以实时采集表征门盖开关状态信息的第二信号;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开关力,并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待测门盖的角度、加速度和速度,并输出相应的实时数据。
优选地,所述速度传感器具体为陀螺仪。
本发明另辟蹊径地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不同门盖耐久性测试的装置,具体地,通过滑台组件上的设置的滑块对待测门盖的牵拉,实现开关耐久性测试;本方案中,该滑台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升降平台上,一方面,基于第一调节机构的作用,该升降平台可在高度方向上位移,带动滑台组件调整其施力位置的高度,另一方面,基于第二调节机构的作用,该滑台组件还能够实现其滑台本体工作倾角的调整,进而调整其具体施力位置;由此,对于不同车型、不同尺寸的两盖及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可根据不同待测门盖开闭操作在各维度方向上的具体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其施力位置满足相应待测门盖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例如但不限于前后盖、滑移门等不同类型的耐久性试验。同时,基于第三调节机构的作用,该滑块的往复滑动区域也可进行适配性的调整,从而可进一步满足不同待测门盖的耐久性测试需要,整体上可进行六自由度的调整,能够以多种姿态实现车辆的测试动作组合,完成前后盖和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在底座上增设有相适配的行走轮和撑脚机构,该撑脚机构的撑脚可在伸出工作位置和收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实际使用时,当进行耐久性测试时,相应撑脚切换至伸出工作位置,确保测试过程中整体装置处理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当需要进行转场时,可将撑脚切换至收回工作位置,此时利用行走轮的良好性能可调整装置至所需工作场地。如此设置,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转场作业效率较高,且无需借助其他辅具,进一步提高了该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机动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测试系统利用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采用测试过程中实时数据,各传感器的安装不影响待测门盖的自体结构;具体地,力传感器设置在滑块连接牵位件的连接部,以实时采集表征开关作用力的第一信号,设置在待测门盖上的速度传感器可采用粘接等非破坏性处理方式,安装过程对两盖未有任何损伤,由此,可全面反映开关过程中的具体性能,为提高客户感知提供了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可对待测门盖生命周期下的性能衰减情况进行良好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图示出了切换至收回工作位置的撑脚机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中:
底座10、升降平台11、滑动套111、基座12、导柱13、承载台14、立柱15、安装平台16、支撑杆17、长槽171、底板18、滑台组件20、滑台本体21、滑块22、传动皮带23、固定平台24,铰接座241、第三调节机构30、传动皮带31、伺服电机32、减速机33、第一调节机构40、蜗杆41、蜗轮42、丝杆43、丝母44、摇柄45、第二调节机构50、主动轮51、被动轮52、蜗杆53、蜗轮54、摇柄55、行走轮60、撑脚机构70、撑脚71、支座72、回转座73、第四调节机构80、滑轨81、锁止机构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包括作为承载基础的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滑台组件20。如图所示,该底座10具有一升降平台11,该升降平台11可相对于底座10的基座12在高度方向上位移;具体地,可在第一调节机构30的作用下调整该升降平台11的高度位置。
其中,该滑台组件20可在第二调节机构40的作用下,绕沿左右设置的第一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滑台组件20的滑台本体21相对于水平面的工作倾角;请一并参见图2,该图为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相对于底座10铰接的滑台组件20,该第一铰接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转动后可改变其滑台本体21的工作姿态。
其中,在滑台本体21上设置有滑块22,该滑块22可在第三调节机构30的作用下,相对于滑台本体21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移,以便滑块22相对于滑台本体21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滑块22具有测试牵拉件(图中未示出)的连接部。一方面,可调节滑块22往复滑动幅度,也即完成待测门盖的开闭操作;另一方面,可根据具体测试需要调整滑块22在滑台本体21上的往复滑动区域,以适应不同使用工况的具体要求。
为了有效克服气动驱动实现开闭操作故障率较高的问题,作为优选,该滑块22可采用皮带式滑台模组,第三调节机构30的执行部件采用传动皮带31,传动皮带31设置在滑台本体21上,并与滑块22相连;具体地,本方案采用伺服电机32作为动力源,输出动力至减速机33,并带动传动皮带31;由此,通过程序控制驱动滑块22在传动皮带23上移动,进而通过滑动22上的牵拉部件带动门盖动作,准确实现开关动作模拟,实现悬停、分段式动作及不同开关盖速度的变化等。具有工作噪音低,移动速度快且成本低的特点。
工作过程中,需要可靠地实现升降平台11相对于基座12的上下位移,具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本方案中,在底座10的基座12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竖向设置的导柱13,在升降平台11具有与相应导柱13形成滑动副的滑动件,以相对于基座12在高度方向上位移。例如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滑动套111,优选采用无油塑料轴套,可保证平台水平同步升降,不存在锈蚀、卡死问题。实际上,只要能够在升降平台11相对于基座12上下位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前”、“后”是以图1中所示滑台组件20的姿态为基准定义的,以清晰表达构件间相对位置关系及动态配合原理。其中,“前”是指滑台本体21的远端,“后”是指滑台本体21的近端,也即装配伺服电机32及减速机33的一端;在此基础上,操作者视角的两侧即为“左”、“右”。应当理解,上述方位词的使用并未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构成实质性的限制。
作为优选,图中所示四个导柱13分别位于升降平台11的四个角部,保证了升降平台11上下的水平度,可完全规避剪切力造成卡死等故障。可以理解的是,导柱13的数量还可以采用三个或其他三个以上的复数个。
本方案中,在各导柱1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14,以放置第一调节机构40。该第一调节机构40具有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和丝杆丝母传动副,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蜗杆41和蜗轮42的轮轴均枢接于该承载台14,具体通过设置在承载台14上的附座实现相应的枢接;其中,用于动力输入的蜗杆41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蜗轮42轮轴竖向设置。丝杆丝母传动副的丝杆43的上端经承载台14伸出与蜗轮同轴固定,其丝母44插装设置在升降平台11上。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其中,图3和图4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使用状态示意,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蜗杆41的杆端设置有摇柄45,当然,可以将摇柄更换为通用的内六角结构,利用工具进行调节驱动。进行高度位置调节时,蜗杆41带动蜗轮42转动,与此同时,与蜗轮42同轴固定的丝杆43同步转动,这样,与丝杆43适配的丝母44可带动升降平台11上下位移,通过升降平台11的高度调整实现滑台组件20工作位置的适应性改变。进一步地,该第一调节机构40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分别位于升降平台11的中部位置,且两个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蜗杆41同轴设置,两者之间设置有联轴器46,以避免两端蜗杆41可能存在的不同轴而出现卡死现象,传动杆采用半轴结构。
基于升降平台11位于承载台14下方的特点,进一步可对滑台组件20的支撑件作进一步设计。图中所示,该底座10上固定设置的支撑件,整体上包括立柱15和位于立柱15顶部的安装平台16,该立柱15插装于第一调节机构前侧的承载台15,且其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11上。这里,为了更好的兼顾整机重量及制成成本,立柱15可优选铝合金型材。此外,立柱15与承载台15之间的插装关系,是基于承载台14及设备总体尺寸的限制而形成的,可以理解的是,当承载台14与升降平台11之间具有一定的尺寸差时,立柱15则可设置在承载台14的前方。
本方案中,第二调节机构50包括锥齿轮传动副和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副。其中,锥齿轮传动副的主动轮51和被动轮52的轮轴均枢接于滑台组件20,同样可通过附座实现相应的枢接。如图所示,用于动力输入的主动轮51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被动轮52的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其中,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蜗杆53枢接于滑台组件40,并与被动轮52的轮轴同轴固定,其蜗轮54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并枢接于安装平台16,并且,该蜗轮54的轮轴与自滑台组件40延伸形成的铰接座241固定连接,以便滑台组件4相对于蜗轮的轮轴中心线形成的第一铰接中心线进行转动。
如图所示,主动轮51的轴端设置有摇柄55;同样地,摇柄55也可以更换为通用的内六角结构,也就是说,可在相应轴端开设内六角结构,利用工具代替摇柄进行调节驱动。进行滑台组件20的工作倾角调节时,主动轮51带动被动轮52转动,与此同时,与被动轮52同轴固定的蜗杆53同步转动,这样,与蜗杆53适配的蜗轮54可带动滑台组件2绕该蜗轮54的轮轴中心线转动,通过其工作倾角调整实现滑台组件20工作位置的适应性改变。如此设置,能够对同一类型的前后盖,在不同底盘高度、不同开启角度下的进行适应性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采用的蜗轮蜗杆机构中,其蜗杆为主动件,蜗轮为从动件。基于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性,调整到位后具有自保持特性。
进一步地,四个导柱1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18,形成一整体部件;在第四调节机构80的作用下,底板18及升降平台11可相对于底座10的基座12在前后方向上位移。这里,第四调节机构80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实现方式,例如但不限于以滑轨作为适配基础的方式。
作为优选,在基座1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81,相应地,底板18上具有与滑轨81形成滑动配合副的适配结构,以形成调整升降平台11前后位置的第四调节机构80;进一步地,在滑轨81与底板18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82,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工作位置。这里,该锁止结构82可以具体为置于附座上的螺柱,利用螺柱压抵滑轨81的轨面实现锁止,松开螺柱即可进行前后工作位置的调整。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方案的整体装配工艺性,可以在滑台组件2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平台24,铰接座241自该固定平台24向下延伸形成,相应地,第二调节机构50主动轮51、被动轮52和蜗杆53均枢接于该固定平台24的底面。
此外,在固定平台24与安装平台16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支撑杆17,具体地,支撑杆17的第一端为铰接端,用于与固定平台24底面的铰接座连接;支撑杆17的第二端为滑动端,用于与安装平台16连接,其第二端具有沿杆的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171,相应地,设置在安装平台16的销轴插装于该长槽171内形成滑动配合副。随着滑台本体21工作倾角的变化,支撑杆17一并随动,且基于曲柄滑块原理,其第二端相对于其与安装平台16的销轴滑动。支撑杆17的设置,增强了整个滑台模组20的刚性,如此设置,可有效提高滑台模组20工作姿态的整体稳定性。
通常,耐久测试装置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转场,或者进行工作位的调整。为了便于执行上述转场操作,可以在底座10上设置行走轮60及相适配的撑脚机构70,图中所示,行走轮60和撑脚机构70均设置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相应位置处,应当理解,设置为至少三个即可满足基本功能需要。这里,每个撑脚机构70的撑脚71可在伸出工作位置和收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当进行耐久性测试时,相应撑脚71切换至伸出工作位置,确保测试过程中整体装置处理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当需要进行转场时,可将撑脚71切换至收回工作位置,此时利用行走轮60的良好性能可调整装置至所需工作场地。
作为优选,每个撑脚机构70包括作为基础构成的支座72及回转座73,该支座72固定在底座10的基座12上;其回转座73设置在支座72上,并可绕其与支座的第二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该撑脚71在水平面内的工作位置;且回转座73具有竖向设置的螺纹孔,相应地,撑脚71具有与该螺纹孔适配的螺杆,并可相对于螺纹孔上下滑动,以调整撑脚71在高度方向的工作位置。同样地,撑脚71的高度调整即可手动施力进行,也可在螺杆顶端设置内六角结构,采用工具提供转动驱动力。请一并参见图6,该图示出了切换至收回工作位置的撑脚机构示意图。
本方案提供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实现前后盖、滑移门耐久试验,并满足多种类型的前、后盖(掀背式、扭簧式、气弹簧式、电撑杆形式),以及滑移门耐久测试,能够全程获取测试数据。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测试环境无特别限制性要求,高低温环境湿度下也不会影响具体测试可靠性。
除前述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包括该装置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的控制装置PLC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第三调节机构(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以便第三调节机构(伺服电机)输出驱动滑块22往复位移的驱动力,解决了气动驱动压力不足的缺陷,故障率得以有效控制。
本方案的检测单元主要采用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其中,力传感器设置在滑块22的连接部,以实时采集表征开关作用力的第一信号,有效防止开关力过大、门锁故障等实现突发情况对门盖的损坏;速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待测门盖(试验对象)上,以实时采集表征门盖开关状态信息的第二信号;基于上述检测结果,控制装置PLC还根据第一信号确定开关力,并根据第二信号确定所述待测门盖的角度、加速度和速度,并输出相应的实时数据,以此实现开关门盖速度的闭环控制。请一并参见图7,该图示出了测试系统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具体地,该速度传感器优选采用陀螺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实现全方位检测,精确获取耐久试验中的检测性能数据,通过实时检测开关性能,如开关力、开关角度等,以及检测门盖在生命周期下的性能衰减情况,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传感器安装过程中,对试验对象无任何损伤。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装置作为描述基础,具体构件的形状及尺寸仅为优选示例性示明。应当理解,只要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并适用于不同车型、不同尺寸的两盖及滑移门的开闭耐久试验的情形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具有升降平台,并配置为:在第一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基座在高度方向上位移,以调整所述升降平台的高度位置;
滑台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并配置为:在第二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滑台组件可绕沿左右设置的第一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所述滑台组件的滑台本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工作倾角;所述滑台本体上设置有滑块,并配置为:在第三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移,以便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滑块具有测试牵拉件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基座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竖向设置的导柱,所述升降平台具有与相应所述导柱形成滑动副的滑动件,以相对于所述基座在高度方向上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其蜗杆和蜗轮的轮轴均枢接于所述承载台,用于动力输入的所述蜗杆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蜗轮的轮轴竖向设置;
丝杆丝母传动副,其丝杆的上端经所述承载台伸出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其丝母插装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且两个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副的蜗杆同轴设置,两个所述蜗杆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所述滑台组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和位于所述立柱顶部的安装平台,所述立柱插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前侧的所述承载台,且其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锥齿轮传动副,其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轮轴均枢接于所述滑台组件,用于动力输入的所述主动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被动轮的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
第二蜗轮蜗杆传动副,其蜗杆枢接于所述滑台组件,并与所述被动轮的轮轴同轴固定,其蜗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并枢接于所述安装平台,所述蜗轮的轮轴与自所述滑台组件延伸形成的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蜗轮的轮轴中心线形成所述第一铰接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铰接座自所述固定平台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主动轮、被动轮和蜗杆均枢接于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与所述固定平台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的第二端中,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滑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平台底面的铰接座,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沿杆的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销轴插装于所述长槽内形成滑动配合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导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并配置为:在第四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底板及所述升降平台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基座在前后方向上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滑轨构成滑动配合副的适配结构,以形成调整所述升降平台前后位置的第四调节机构;且所述滑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工作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
伺服电机;
减速机,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传动皮带,设置在所述滑台本体上,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皮带相连,以相对于所述滑台本体往复滑动并调整其往复滑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至少三个行走轮和至少三个撑脚机构,每个所述撑脚机构的撑脚可在伸出工作位置和收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撑脚机构包括:
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回转座,可绕其与所述支座的第二铰接中心线转动,以调整所述撑脚在水平面内的工作位置;且所述回转座具有竖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撑脚具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杆,以调整所述撑脚在高度方向的工作位置。
14.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还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控制端,以便所述驱动组件输出驱动所述滑块往复位移的驱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滑块的连接部,以实时采集表征开关作用力的第一信号;
速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待测门盖上,以实时采集表征门盖开关状态信息的第二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开关力,并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所述待测门盖的角度、加速度和速度,并输出相应的实时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门盖耐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传感器具体为陀螺仪。
CN201910983538.1A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747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3538.1A CN11274790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3538.1A CN11274790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7908A true CN112747908A (zh) 2021-05-04
CN112747908B CN112747908B (zh) 2023-03-17

Family

ID=7564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3538.1A Active CN112747908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79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1254A (zh) * 2021-06-02 2021-08-06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尾门电撑杆车身侧开闭耐久仿真分析方法
CN115436075A (zh) * 2022-11-07 2022-12-06 连云港玮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耐久试验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2500Y (zh) * 2008-07-31 2009-05-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门总成的耐久试验装置
KR101395323B1 (ko) * 2013-02-18 2014-05-16 (주) 다알 도어 개폐 시험기
CN204575322U (zh) * 2015-05-25 2015-08-19 安徽顺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盖耐久性测试装置
JP2016161465A (ja) * 2015-03-04 2016-09-05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の耐久試験装置
CN108181114A (zh) * 2018-03-13 2018-06-19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后盖耐久性试验装置
CN208187717U (zh) * 2018-05-24 2018-12-04 苏州苏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后盖开闭耐久性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2500Y (zh) * 2008-07-31 2009-05-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门总成的耐久试验装置
KR101395323B1 (ko) * 2013-02-18 2014-05-16 (주) 다알 도어 개폐 시험기
JP2016161465A (ja) * 2015-03-04 2016-09-05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の耐久試験装置
CN204575322U (zh) * 2015-05-25 2015-08-19 安徽顺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盖耐久性测试装置
CN108181114A (zh) * 2018-03-13 2018-06-19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后盖耐久性试验装置
CN208187717U (zh) * 2018-05-24 2018-12-04 苏州苏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后盖开闭耐久性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伟等: "汽车侧滑门疲劳耐久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工程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1254A (zh) * 2021-06-02 2021-08-06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尾门电撑杆车身侧开闭耐久仿真分析方法
CN115436075A (zh) * 2022-11-07 2022-12-06 连云港玮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引擎盖耐久试验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7908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9037B (zh) 多自由度悬架运动学与弹性运动学特性试验台
CN112747908B (zh) 一种汽车门盖耐久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03278316B (zh) 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的疲劳试验装置
CN201382843Y (zh) 燃油箱翻转试验机构
RU2008110952A (ru) Подъемное и/или стабил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подъемная, стабилизирующая и выравнивающая систем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одъ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помощью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11238846A (zh) 一种火星车移动系统振动加载机构及性能测试装置
CN111238849B (zh) 一种火星车移动系统性能测试装置
CN113865837B (zh) 挂车牵引测试装置
CN210071328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自动换挡装置
CN210665079U (zh) 用于自动驾驶测试中的悬挂式可移动假人
KR100685835B1 (ko) 가이드 검사를 겸한 가이드 삽입시스템
CN209765889U (zh) 感应雨刮实训台架
CN203719909U (zh) 一种汽车模型离地间隙调整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汽车模型
CN103257084B (zh) 适用于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的提拉装置
CN217560595U (zh)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仪
CN113310709A (zh)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多向加载试验装置
CN214894020U (zh) 一种汽车连杆耐久试验装置
CN219757703U (zh) 电动尾门测试用台架及电动尾门测试系统
CN215025963U (zh) 一种车厢升降机构
CN219178417U (zh) 用于检测对象的安装孔位评估检测器具
CN114264488B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x型控制臂的试验装置
CN218211850U (zh) 车身刚度测试装置
CN219084351U (zh) 一种拍打式弹簧疲劳测试装置
CN219495653U (zh) 一种手套箱疲劳试验装置
CN114141091B (zh) 基于pid控制的自适应仿真测试用驾驶舱台架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