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3781A -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3781A
CN112743781A CN202110041189.9A CN202110041189A CN112743781A CN 112743781 A CN112743781 A CN 112743781A CN 202110041189 A CN202110041189 A CN 202110041189A CN 112743781 A CN112743781 A CN 112743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product
injection mold
top plate
ej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11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uang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uang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uang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uangrong Rubber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11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3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3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3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2045/4084Progressive ej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两侧用于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的多根第一顶杆、在产品从模腔中被顶出之后顶动产品并使其与第一顶杆脱离的多根第二顶杆、同步带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上运动的顶板组件,顶出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利用顶板组件提供的动力使第二顶杆加速运动的加速机构;通过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以及加速机构的设计,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第二顶杆加速运动从而使产品解除与第一顶杆的抱紧关系,即产品与第一顶杆脱离,这样拿取产品的时候,无需在用力,无需使用人工,这就为机械手自动化取料提供了前提基础,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款立式暖风机,其具有半圆弧状的外壳,现有技术中该外壳是通过注塑模具生产的,成型之后,模具打开,模具内的顶杆将外壳从模腔内顶出,为了避免顶出用力不均造成产品损坏,也为了避免刮损产品,会在外壳的两侧设置弧面顶杆,这就导致将外壳从模腔内顶出后,虽然产品与模腔脱离,但是产品却抱紧在顶杆上,即外壳两侧的内壁仍然与两侧的顶杆外壁抱紧(参见图1),需要人工用力手动将外壳取出,导致人工成本增加,且因无法采用机械手进行自动化取料工作,加长了产品生产周期。十分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两侧用于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的多根第一顶杆、在产品从模腔中被顶出之后顶动产品并使其与第一顶杆脱离的多根第二顶杆、同步带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上运动的顶板组件,顶出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利用顶板组件提供的动力使第二顶杆加速运动的加速机构。
优选地,第二顶杆在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上相对顶板组件活动的设置,在顶板组件带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加速机构使第二顶杆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且第二顶杆加速运动时的方向与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优选地,加速机构包括始终与第二顶杆底端保持抵触的传动件、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使传动件运动并带动第二顶杆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的触发件。
优选地,传动件的中部转动设于顶板组件上,传动件的一侧与第二顶杆底端始终保持抵触,传动件的另一侧能够与触发件产生抵触,当传动件的另一侧与触发件产生抵触时,传动件转动并带动第二顶杆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
优选地,触发件固定在注塑模的模板上。
优选地,加速机构还包括用于在传动件带动第二顶杆运动移位之后,使第二顶杆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件。
优选地,顶板组件包括重叠在一起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
优选地,传动件转动的设于第一顶板上,第二顶板上固定有固定块,第二顶杆滑动的穿设在固定块上,
优选地,回复件为弹簧,弹簧抵触在固定块与第二顶杆的底部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注塑模,所述注塑模包括本发明所叙述的顶出机构。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通过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以及加速机构的设计,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第二顶杆加速运动从而使产品解除与第一顶杆的抱紧关系,即产品与第一顶杆脱离,这样拿取产品的时候,无需在用力,无需使用人工,这就为机械手自动化取料提供了前提基础,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与第一顶杆配合状态下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模板、顶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速机构与第二顶杆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产品;101、模板;d1、第一顶杆;d2、第二顶杆;b1、第一顶板;b2、第二顶板;300、传动件;301、触发件;302、弹簧;30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100两侧用于将产品100从模腔中顶出的多根第一顶杆d1、在产品100从模腔中被顶出之后顶动产品100并使其与第一顶杆d1脱离的多根第二顶杆d2、同步带动第一顶杆d1和第二顶杆d2向上运动的顶板组件,顶出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顶杆d1将产品100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利用顶板组件提供的动力使第二顶杆d2加速运动的加速机构。
具体地,第二顶杆d2在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上相对顶板组件活动的设置,在顶板组件带动第一顶杆d1将产品100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加速机构使第二顶杆d2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且第二顶杆d2加速运动时的方向与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加速机构包括始终与第二顶杆d2底端保持抵触的传动件300、在第一顶杆d1将产品100从模腔中顶出之后使传动件300运动并带动第二顶杆d2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的触发件301(触发件301固定在注塑模的模板101上)。
传动件300的中部转动设于顶板组件上,传动件300的一侧与第二顶杆d2底端始终保持抵触,传动件300的另一侧能够与触发件301产生抵触,当传动件300的另一侧与触发件301产生抵触时,传动件300转动并带动第二顶杆d2相对顶板组件运动移位。
本例中,顶板组件包括重叠在一起的第一顶板b1和第二顶板b2。此外,加速机构还包括用于在传动件300带动第二顶杆d2运动移位之后,使第二顶杆d2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件。传动件300转动的设于第一顶板b1上,第二顶板b2上固定有固定块303,第二顶杆d2滑动的穿设在固定块303上,回复件为弹簧302,弹簧302抵触在固定块303与第二顶杆d2的底部之间。
第一顶板b1上开设有避让槽,从而让触发件301可以与转动件接触到。本发明顶板组件包括两块顶板,这样可以便于加速机构的安装与拆卸。
本发明的顶出机构工作情况如下:在产品100注塑完成且注塑模打开后,顶板组件(第一顶板b1和第二顶板b2)向上带动多根第一顶杆d1和多根第二顶杆d2同步向产品100所在侧直线运动,当运动至产品100被第一顶杆d1从模腔内顶起之后,产品100还是将两侧的第一顶杆d1抱紧的,此时,顶板组件继续带动多根第一顶杆d1和多根第二顶杆d2同步向产品100所在侧直线运动,而第二顶杆d2底部的传动件300会与触发件301(触发件301在模板101上是固定不动的)抵触,使得传动件300发生转动,从而传动件300与第二顶杆d2底端抵触的一侧带动第二顶杆d2加速运动,第二顶杆d2的运动速度快于第一顶杆d1,因此第二顶杆d2的运动距离也就长于第一顶杆d1,从而第二顶杆d2可以使产品100从第一顶杆d1上脱离。之后便机械手便可以来取下产品100。
再次注塑产品100之前,顶板组件回复原位,第一顶杆d1和第二顶杆d2也跟随回复,至转动件与触发件301脱离时,则第二顶杆d2底部在弹簧302的作用力下,反向加速运动,直至回复初始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注塑模,所述注塑模包括本发明所叙述的顶出机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通过第一顶杆、第二顶杆以及加速机构的设计,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第二顶杆加速运动从而使产品解除与第一顶杆的抱紧关系,即产品与第一顶杆脱离,这样拿取产品的时候,无需在用力,无需使用人工,这就为机械手自动化取料提供了前提基础,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位于产品两侧用于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的多根第一顶杆、在产品从模腔中被顶出之后顶动产品并使其与所述第一顶杆脱离的多根第二顶杆、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上运动的顶板组件,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利用所述顶板组件提供的动力使所述第二顶杆加速运动的加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在所述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上相对所述顶板组件活动的设置,在顶板组件带动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所述加速机构使所述第二顶杆相对所述顶板组件运动移位,且第二顶杆加速运动时的方向与顶板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机构包括始终与所述第二顶杆底端保持抵触的传动件、在所述第一顶杆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之后使所述传动件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顶杆相对所述顶板组件运动移位的触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中部转动设于所述顶板组件上,所述传动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顶杆底端始终保持抵触,所述传动件的另一侧能够与所述触发件产生抵触,当所述传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触发件产生抵触时,所述传动件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顶杆相对所述顶板组件运动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固定在所述注塑模的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机构还包括用于在传动件带动第二顶杆运动移位之后,使第二顶杆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重叠在一起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二顶板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第二顶杆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固定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抵触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顶杆的底部之间。
10.一种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叙述的顶出机构。
CN202110041189.9A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Pending CN112743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1189.9A CN112743781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1189.9A CN112743781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3781A true CN112743781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1189.9A Pending CN112743781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3781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07008U (zh) * 2017-07-29 2018-04-10 宁波和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简易顶杆加速顶出装置
CN214294272U (zh) * 2021-01-13 2021-09-28 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07008U (zh) * 2017-07-29 2018-04-10 宁波和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简易顶杆加速顶出装置
CN214294272U (zh) * 2021-01-13 2021-09-28 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19733A2 (en) Decelerated ejector p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2848532B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抽芯机构
CN214294272U (zh)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US20120100244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N109648807B (zh) 顶推机构及注塑机
CN114750370A (zh) 一种车窗玻璃托架模具
CN112743781A (zh) 一种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及注塑模
CN109676871A (zh) 注塑模具的旋转抽芯装置
CN211031091U (zh) 一种可自动脱模汽车凹类零件的注塑模具
CN205395043U (zh)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CN212219166U (zh) 顶针加速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0333910U (zh) 一种汽车滑动叉无飞边成型装置
TWM602952U (zh) 打頭裝置
CN201950771U (zh) 汽车门框条注塑模具
CN219817801U (zh) 一种冲压模延迟顶出结构
CN218366292U (zh) 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
CN214266517U (zh) 直顶顶出机构
CN214266518U (zh) 直顶模具
CN216329698U (zh) 成型装置
JP5606012B2 (ja) 射出成形機のエジェクト方法
CN211683073U (zh) 一种透镜顶出机构
CN209426107U (zh) 一种具有弹射顶出脱模机构的模具
CN209755959U (zh) 一种滑块斜顶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217346466U (zh) 一种用于多物料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20348961U (zh) 一种模具联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