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883B - 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883B
CN112739883B CN201980061845.2A CN201980061845A CN112739883B CN 112739883 B CN112739883 B CN 112739883B CN 201980061845 A CN201980061845 A CN 201980061845A CN 112739883 B CN112739883 B CN 112739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door
section
channel sec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18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9883A (zh
Inventor
克劳斯·布尔巴赫
米歇尔·科尔哈斯
于尔根·萨斯曼斯豪森
朱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genia Aubi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genia Aubi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genia Aubi KG filed Critical Siegenia Aubi KG
Publication of CN11273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9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1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by spe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fram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引入和/或引出体积流的通风装置,其为了在壁和窗或门的固定框之间显示的壁接缝中的集成,对接在所述固定框上,并且由外侧延伸进入窗或者门的内空间,通风装置具有主壳体,其分为至少三个功能性的和形状改变的通道部段,其中,第一通道部段构造为扁平通道,以平面侧贴靠在固定框的端面上,并且,第一通道部段两侧各具有的外通道部段和内通道部段构造成二个流动开口,其中,外通道部段和内通道部段以二个流动开口指向窗或者门,并且相对于扁平通道的平面侧配有弧段,并且呈弧形地构造,其中,至少内通道部段由平面侧以大于90°的钝角延伸,并且背离地远离所述窗或者门的端侧。

Description

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引入和/或引出至少一个房间的体积流的通风装置。本发明在此尤其涉及一种允许受调节的换气和隔音的通风装置。在壁和窗或门的固定框之间设置的通风装置具有主壳体,为了能实现在露天的、与天气相关的外侧和具有空气调节的且尽可能恒定的温度的、封闭的或者尽可能封闭的内空间之间的空气交换或者循环,所述主壳体具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的流出或者流入的开口。
背景技术
移置到房间里的单独的通风装置在此越来越多地在窗或者门的区域中这样布置,使得应更少地触及墙体或者壁。应用窗廓,并且在此尤其应用固定框,通风装置装入所述固定框中。由此产生用于内空间和外侧的开口,以使空气流出和流入。已知通风装置的许多种变型方案,其相对彼此地引导从所述内空间流出的空气和流入所述内空间的空气,以允许进行湿气交换。不同的时间周期中,在通道内也可能出现通向所述外侧和/或内侧的同一流动路径上的变化的空气引导方向。
在装入窗或者门或者墙体中时,已知的通风装置或者通风设备通常需要额外的处理,因为相应的铣削是必要的。由于安装通风装置,通常得出框的增大,这减小了可移动的翼扇的尺寸,从而减小所述窗或者门,即减小所述窗或者门的光照开口。此外在已知的方式中,通风装置布置于所述固定框下方,并且非常费事地撞击所述墙体。此外,所述通风装置同样可设置在墙中的窗洞上沿的下方。即使在该安装变型方案中,同样要布置平面的较小的窗或者门,这使所述窗的光照面减小,或者使加装了玻璃的所述门的光照面减小。
在所述已知的通风装置中确定不仅存在外观上的和装配耗费大的缺点,还有不充分的隔音。
EP1153250B1涉及已阐明已知缺点的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同样适合房间的同时换气和排气,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例如布置在所述窗或者门的框与所述壁之间,从而朝向外侧和内空间引导的通风通道构造出换气流或者排气流。在所述开口填充物的室内侧上,在其整个外周上或者在一部分的外周上布置有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形成所述框的附加轮廓和/或翼扇的附加轮廓,并且与其布置结构一同构造所述换气通道和隔音通道。
该解决方案中此外还存在缺点,即所述隔音部外观上可见地妨碍所述窗或者门的区域。此外还由于所述通道中空气的流动过程得出固有噪音的缺点。所述通道布局同样对热量回收利用度产生不利影响。所述流动通道的设计显示对空气流动的压力的影响带有损失。
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根据EP2850272B1的通风技术的设备,所述设备设置用于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房间的换气和排气。为此将通风技术的所述设备安置到墙(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然而,所述设备并不在所述窗的平面的方向贴靠于框上,而是垂直于窗平面设置,所述窗平面通过所述框和所述关闭的翼扇形成。所述框-通风设备的主要延伸方向垂直于该平面延伸。在此,所述框-通风设备在所述框的外部贴靠或者贴附,并且在所述框上机械地固定。借此得出已提到的向边侧上的移置和向要装配的窗的墙中的移置。
结构上构成所述已知的通风装置,使得所述壳体构造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所述通风通道的走向。所述通风装置借此在所述设计方案中构建得非常巨大,并且在所述壁中需要大的结构空间,这使得安装变得昂贵并且有损外观。所述壁或者所述墙必须相应地额外打开。
此外,伴随着对有效度的不利影响,同样在空气通过所述壳体中的通道布局的设计流动时,得出固有噪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此处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始提到的所述类型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通风装置。在隔音良好、固有噪音较小和热量回收利用度较高的情况下,同时应借助所述通风装置达到较高的空气效能。
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所述通风装置形成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所述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具有流动开口,并且相对于扁平通道的平面侧具有弧段,并且所述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呈弧形地构造,所述流动开口有指向性地通到所述窗或者门,所述扁平通道具有中央的通道部段,其中,至少一个通道部段,此处优选内通道部段,由所述扁平通道的平面侧出发,以大于90°的钝角延伸,并且借此背离地在内空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窗或者门的端侧。所述通道布局的从所述扁平通道至所述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的过渡段允许空气介质以较小的阻力穿过弯曲延伸的所述过渡段,所述过渡段通过所述弧段倒圆角。因此对所述空气流的流动速度仅仅产生极其微小的影响。尽管壁接缝中的循环的通道布局由外侧到内空间围绕所述窗或者门引导,但为了保持所述空气流的流动速度和维持较小的阻力,所述弧段引导所述空气流通过所述主壳体的内通道部段中的引导通道,从所述窗或者门转移进入弯曲的区域,直至到达通到所述壁的内侧的流动开口。由于用于所述空气流的引导通道的折边被减弱,并且由于对于空气效能的阻力较小,即使所述弧段过渡到所述弯曲的区域中,也证明是有利的,以及通过所述空气流的较小的固有噪音证明是有利的。从所述窗或者门的端侧或者可见面出发,所述内通道部段的角构造为锐角,从而所述窗或者门的壁的内侧上的流动开口示出到所述通风装置的最大距离。所述空气流的有利的走向同时影响隔音部,由于所述空气流的固有噪音已经较小,所述隔音部更小地构造,这使得所述通风装置的结构尺寸较小,并且持续得到良好的隔音部。
鉴于外观和趋势,所述壁的内侧和借此相对于所述窗或者门成直角的可见侧狭长地实施。同样在所述壁的内侧狭长时,为了能够实现具有空气流动、隔音和较小固有噪音的优点的通风装置的装配,所述主壳体及其通道部段这样设置,使得在优选的构造中,所述扁平通道的平坦的端侧同样以所述固定框的端面的末端为终点,并且过渡到所述内通道部段的弧段中,所述弧段继续遵循设置为弧形的呈钝角的走向,并且最终通入所述流动开口。所述固定框的边缘上的中间的扁平通道向所述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中径直的过渡段,以指向所述窗或者门的方向的折弯实现,或者以横向于所述窗或者门的可见侧的折弯实现。于是所述设计方案借此在内空间的方向上需要较少的结构空间。
在所介绍的、当然地同样要求保护的发明中,所述窗或者门不变地停留在其原始未处理的状态。借此,所述固定框和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框移动的翼扇以有利的方式保持不变。此外,所述通风装置不嵌入所述玻璃片的外廓,从而同样无须减小玻璃制的所述光照开口。
在此规定所述通风装置的特殊的设计方案,其中所述引导通道的所有部件和隔音构件,在所述壁或者墙中被遮盖地贴靠在壁接缝中,并且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后。借此不再出现所述通风装置的构件的显然能够看到的凸出,这以有利的方式显示在外观上。通过所述窗或者门与所述通风装置的可分的建构方式和装配,此外不需要对所述窗或者门或者所述通风装置的各个构件的进一步的加工,这能够使装配耗费、技术特征和外观方面得到可能的节减。
将所述通风装置优选地安置到壁中或者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在此,所述通风装置在贴靠于所述固定框上的同时,不是在所述窗或者门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而是垂直于所述窗平面延伸,所述窗平面通过所述固定框和所述关闭的翼扇形成。在此,所述主壳体在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深度方向上形成,其中,固定部段或者带状区域在横向方向上在所述扁平通道的中间的所述第一通道部段的长度上,大致地在所述纵向方向的中轴线的高度上延伸,所述固定部段或者带状区域将直到所述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的所述体积流局部地划分。所述固定部段可优选地用于将所述通风装置机械地固定在所述扁平通道的贴靠或者贴附在所述固定框上的区域中。另一方面,所述窗或者门可锚固在所述壁或者墙中。尤其在可能根据通风装置实施方式在纵向方向上过分地朝向所述窗或者门很长地构造的通风装置中,通过所述窗或者门的锚固,将所述纵向方向进行划分的所述固定部段作为所述壁中或者墙中的稳定固定的布置结构,同样地防止所述外侧的影响,并且同样在所述通风装置的布置结构的区域中抵抗可能的侵入企图。
所述窗或者门的尺寸即使伴随所述通风装置的安装也未受触及地保持不变,其中,所述通风装置在所述窗或者门的旁侧,设置于其中一个垂直的固定框上,并且在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的壁接缝中深埋于墙体中。
对于所述壁中的通风装置所要求的空间不是沿所述窗或者门的总高度延伸,而是仅占据所述高度的一小部分,并且即使在深度方向上,也由于所述通风装置的扁平通道的细长形状而同样需要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或者所述壁中的较小的深度。所述通风装置的主要延伸是在所述垂直方向的纵向方向上,即在横向于所述流动方向和固定部段在属于固定框的扁平面上的装配面的方向上。基于所述窗或者门的厚度和基于在中间的所述通道部段的每一侧上设置的朝向所述内空间和外侧的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得出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所述横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壁或者墙的厚度。所述固定部段优选地由形状稳定的材料构成,和/或在结构上形状稳定地构造,例如作为肋状轮廓成型,其中,所述固定部段并不超越所述扁平通道的厚度突出。
借助于所述通风装置在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的壁接缝中的集成,以空气通流的主壳体两件式地构造。因此,通到所述外侧的并且属于第一半部分壳体的第一流动开口和向内引导的所述第二流动开口,能够在所述扁平通道的中间的通道部段中可伸缩地在横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流动开口通到所述内空间并且属于第二半部分壳体。因此同样可对所述窗或者门的变化的厚度进行调整,如同壁厚度不一致时的调整。在所述通风装置的已安装状态中,尤其规定所述调节区域被遮盖地位于所述壁中的壁接缝内。
对所述空气流的调节使利用压力差变得必要,所述对压力差的利用是为了随增大的压差将标准横截面收窄。为此,朝向所述内空间设置的所述内通道部段,在空的操作区域中具有操作器,所述操作器用于控制所述空气流的调节设备,所述调节设备优选地由通风活门和/或滑阀构造,并且调节所述空气流的体积流。优选地,所述通风活门在矩形的扁平通道中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扁平通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通风活门在所述操作器上连接,并且借助于例如转动头的操作,引起所述通风活门的活门侧扇的转动,其中,活门侧扇的自由端贴靠在扁平通道的对面的内壁上,封闭所述扁平通道,并且借此封闭所述空气流横截面。在该位置,所述通风活门的活门侧扇几乎横向于所述扁平通道壁和所述空气流动。通过所述转动头不仅能够打开和封闭所述流体横截面,而且还能够借助于对所述通风活门的无级的调节,减小并且借此调节所述空气流。
为了实现加强的隔音性和对现有所需空间的充分利用,以使所述功能构件尽可能大地发挥作用,主壳体在指向内空间的外层的内通道部段上被遮盖地位于所述壁接缝内,并且支撑隔音泡沫和/或隔音模块。涂镀的所述隔离层将设置在所述内空间中的内通道部段覆盖,并且将通入所述内空间的流动开口包围,而不受所述壁或者墙的指向所述窗或者门的内侧的干扰。
所述通风装置能够在装配中成本低廉并且简单地通过简单的转动定位在所述窗或者门的两侧上,而不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借助于所述通风装置的相同的构件的应用,随着所述构件的相同的设置,同样在隔音相同时得出相同的安装情形和相同的气体流动情况。
优选地,构成所述通风装置的主壳体的通道部段形状配合地接合,或者一件式地构造。所有功能构件均能够简单地并且快速位置固定地装配和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中集成的功能构件借助于遮挡的防风雨部,以有利的方式通过可取下的防风雨盖板,完全被遮盖地设置在外侧上和所述流动开口的内空间中的遮挡罩上。通过所述防风雨盖板和所述遮挡罩的密闭的连接,排除了可促使所述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的可能的污染。
为了可能的维护,同样能够简单地借助于解除所述防风雨盖板或者所述遮挡罩的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将所述调节设备的功能构件或者所述通道部段拆除,并且必要时进行清洁。所述防风雨盖板和所述遮挡罩可以构造为遮光板、穿孔金属板、网格元件或者作为薄片或者百叶窗形元件。
尤其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通风装置设计成,使由天气决定的任何类型的引入湿度向外导出,所述引入湿度可在大风雨、大风雪天气时或者通过所述冲击水流产生。对此,外部的所述防风雨盖板或者所述外通道部段,相对于具有倾斜的走向的所述过渡段开口,具有特殊的、向外引导的第一流动开口。这意味着,所述防风雨盖板或者所述外通道部段在所述流动开口的下方水平区域中可以是斜切的。以此方式,当所述主壳体处于已安装的状态时,可在所述主壳体内产生坡度落差。在此优选地规定,所述坡度落差在外部的可见的所述防风雨盖板的方向上延伸,从而从外面通过所述流动开口进入能够以空气通流的所述主壳体中的湿气,立即再次通过所述流动开口自由地流出。能够在将空气从内空间向外导出时产生的冷凝水同样能以简单的方式在外部的所述第一空气开口的方向上流出。借此可免去复杂的和通常显著较大的、必要的天气防护措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坡度落差的特定的度数。然而,应通过在所述通风装置的已安装的状态中调节防冲击水流的坡度落差,来构造所述倾斜的走向。
附图说明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由附图给出。图中:
图1以水平方向的截面示出通风装置,其中可见通风装置具有主壳体和两个流动开口,并且安装于具有可移动的翼扇的窗或者门的固定框和建筑物的壁或者建筑物的墙之间,所述通风装置具有立面掩盖或者覆盖的外侧和内空间中的壁遮挡层,
图2示出所述通风装置的立体图,包括正视角、侧视角、俯视角、扁平通道的设置在中心的部段、附在旁侧的内通道部段和外通道部段和通到那里的流动开口,不包括所述窗或者门和所述壁,
图3示出图1的放大的截面图,不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壁或者墙,
图4以正视图示出从所述内空间观察的所述窗或者门的视图、透过所述玻璃观察所述外侧的视图和根据图1的所述窗或者门和所述通风装置的俯视图及截面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通风装置符合功能要求地装配在所述固定框和所述壁之间的壁接缝中,
图5以所述外侧上的流动开口的放大的一部分示出图2的立体图,和冷凝液体/水排出口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通风装置1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窗或者门2中的安装位置的设计,已经能够借助附图清楚地得到。对此优选地参照图1与图2。图1示出在所述通风装置1的高度上图4的横截面,尤其在所述通风装置1的中轴线3的上方或者下方。
图1中可清晰地看出,用于引入和/或引出空气流的通风装置1在壁4和窗或门2的固定框5之间显示的壁接缝6中贴靠在固定框5上,由外侧7延伸进入所述窗或者门2的内空间8,所述通风装置1具有主壳体9,所述主壳体9分为至少三个功能性的和形状改变的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所述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又形成整个空气流动路径。在此,第一通道部段11构造为扁平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部段11以平面侧13贴靠在固定框5的端面外通道部段10和内通道部段12形成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
参照图1或者图3所示,外通道部段10和内通道部段12具有指向性地通到所述窗或者门2的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呈弧形地构造并且相对于扁平通道11的平面侧13配有第一弧段17和第二弧段18,其中,至少所述内通道部段12由扁平通道的平面侧13出发,以大于90°的钝角19延伸,并且借此背离所述窗或者门2的端侧20地朝向内空间8远离。
借助于所述第一弧段17和第二弧段18产生从扁平通道至外通道部段10和内通道部段12的通道引导部的柔和的倒圆的过渡。借此允许空气介质在弯曲走向的阻力较小时,几乎无过渡地穿过主壳体9。由此空气流的进入或者离开的流动速度仅受到极其微小的影响。尽管具有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的环绕的通道引导部在壁接缝6中由外侧7到内空间8围绕窗或者门2引导,但流动速度随着阻力维持在较小水平而保持几乎不受波及。在此,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优选地在横截面方面相同地构造,例如构造为矩形。有利的效果可通过所选择的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的轮廓实现,所述轮廓通过具有到弯曲的区域的过渡的第二弧段18,转送所述空气流,使其几乎无障碍地并且无噪音地通过引导通道,进入主壳体9的内通道部段12,直至第二流动开口16,并且根据图1或者图2在所述壁4的指向窗或者门2设置的内侧21上,通入地流进所述内空间8。由于用于空气流的内通道部段12中的引导通道的折边被减弱,并且由于对于空气效能的阻力较小,根据图1或者图3的第二弧段18和所述弯曲的区域因此证明是有利的,以及通过空气流的较小的固有噪音证明是有利的。额外地,如图1和图3中所示,第二弧段18构造成相应地适配于内通道部段12的两个平面侧13。
如图3所示,从所述窗或者门2的可见面20的内空间8出发,在内通道部段12中产生锐角22。与此对应地,从窗或者门2出发,第二流动开口16在壁4的内侧21上具有通风装置1的最大的间距。空气流的有利的走向同时影响图3中可见的隔音部23,由于所述空气流的固有噪音已经较小,所述隔音部23更小地构造,这使得所述通风装置1的结构尺寸较小,并且持久地得到良好的隔音部23。
鉴于外观和趋势,壁4的内侧21进而与窗或者门2成直角的可见侧根据图1和图4狭窄地实施。为了通风装置1也可以无问题地安装在壁4或者墙的狭窄的内侧21中,主壳体9及其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这样设置,使得在优选的构造中,扁平通道的或者中间的通道部段的平坦侧同样以固定框5的端面14的末端为终点过渡到内通道部段12的第二弧段18中,所述第二弧段18进一步紧接设置为弧形且呈钝角19的走向,并且最终通入第二流动开口16。尽管特性有利,扁平通道在边缘处的径直的过渡连同从端面14到固定框5的端侧20进而到内通道部段12中的过渡,因此还是在内空间8的方向上需要较少的结构空间。
根据图1,窗或者门2与通风装置1的结构无触碰地保持在其原始未经处理的状态。不存在装入顺序上和窗或者门2的移动自由上的限制。翼扇24可以在预定的打开方向上不受限地调节。图4中示出,不需要由于通风装置1而减小配有玻璃25的透光口。
同样在图4中示出,通风装置1的所有构件,尤其是具有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的主壳体9和隔音部23,在壁4或者墙中在壁接缝6中被遮盖地贴靠在固定框5后。此外从图4可看出,分别相邻于壁4的内侧21的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与防风雨部26齐平地贴靠在壁4的内侧21上。
图2的通风装置1一体式集成的结构方式和在装配到建筑物中时对于窗或者门2的分开的操纵,为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通风装置1的使用需求留下自由的选择。同样也可以自由选择通风装置1的数量和在窗或者门2上或左或右的位置。
将通风装置1优选安置到壁4或者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在此,通风装置1不是贴靠于固定框5朝向窗或者门2的平面延伸,而是根据图4垂直于窗平面延伸,所述窗平面通过固定框5和关闭的翼扇24形成。在此,根据图2,在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深度方向L、Q、T上描绘主壳体9,其中,固定部段27或者带状区域在横向方向Q上在扁平通道的中间的第一通道部段11的长度上大致在纵向方向L的中轴线3的高度上延伸,所述固定部段27或者带状区域将体积流在扁平通道内直至各个通道部段10、12内部按区域划分。
固定部段27可优选地用于将所述通风装置1机械地固定在扁平通道的贴靠或者贴附在固定框5上的区域中。另一方面,窗或者门2可锚固在壁4或者墙中,而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不被所述窗或者门2的锚固螺栓切断。两个变型方案不在图中进一步示出。尤其在可能根据实施方式在纵向方向L上过分地朝向所述窗或者门2很长地构造的通风装置1中,通过所述窗或者门2的锚固,将纵向方向L进行划分的固定部段27作为壁4或者墙中的稳定固定的布置结构,同样地防止外侧的影响,并且同样在所述通风装置1的布置结构的区域中抵抗可能的侵入企图。
所述窗或者门2的尺寸即使伴随通风装置1的装配也未受触及地保持不变。根据图1,通风装置1在所述窗或者门2的旁侧,设置于其中一个垂直的固定框5上,并且在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的壁接缝6中深埋于壁4或墙体中。
根据图2,对于壁4中的通风装置1所要求的空间不是沿所述窗或者门2的总高度延伸,而是仅占据所述高度的一小部分,并且即使在深度方向T上,也由于所述通风装置1的扁平通道11的细长形状而需要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或者壁4中的较小的深度。通风装置1的主要延伸是在垂直方向的纵向方向L上,即在横向于流动方向和固定部段27在属于固定框5的平面侧的装配面的方向上。基于窗或者门2的厚度和在中间的所述通道部段11的或者扁平通道的每一侧上设置的分别朝向外侧7和内空间8的外通道部段10和内通道部段12,得出在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横向方向Q的长度小于壁4或者墙的厚度(图1)。
固定部段27由形状稳定的材料构成,和/或在结构上形状稳定地构造,例如作为肋状轮廓成形。由图2中可见,固定部段27并不超过扁平通道的厚度。虽未示出但同样可想到的是用于固定螺栓的预制的孔用以在窗或者门2上装配通风装置1。
图1和图3示出具有两部分的主壳体9的、位于壁接缝6中或者窗或门的洞开口的内侧面中的、以横截面呈现的通风装置1,所述通风装置能够以空气通流。所述分界点位于所述横向方向Q的大约中心处,其中,分出的第一半部分壳体28和分出的第二半部分壳体29一起形成可移动的覆盖的区域30。通到外侧7的第一流动开口15属于分出的第一半部分壳体28,并且向内引导的第二流动开口通到内空间8并且属于分出的第二半部分壳体29,所述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因此能够在所述扁平通道的中间的通道部段11中可伸缩地在横向方向Q上移动。因此同样可对所述窗或者门2的变化的厚度进行调整,如同所述壁或者墙4的壁厚度不一致时的调整。
对所述空气流的调节使利用压力差变得必要,所述对压力差的利用是为了随着增大的压差将标准横截面收窄。为此,根据图3,朝向内空间8设置的内通道部段12,在空的操作区域中具有操作器31,用于控制空气流的调节设备32,所述调节设备优选地由通风活门33和/或滑阀构造,并且调节空气流的体积流。优选地,通风活门33在内通道部段12的在横截面上呈矩形的通道部段中,可转动地置于通道部段的内壁34上,其中,通风活门33在操作器31上连接,并且借助于例如转动头的操作,产生关于通风活门33的活门侧扇36的转动轴线35的转动,并且利用活门侧扇36的自由的端部37贴靠在内通道部段12的对面的内壁38上,并且封闭所述通道部段,并且借此封闭空气流横截面。在该位置,通风活门33的门扇36(未示出)几乎横向于扁平通道壁和空气流动。通过转动头31不仅能够打开和封闭流体横截面,而且还能够减小进而调节空气流。为了达到最大效率并且使所述通风装置1达到满负荷,所述通风活门33如图3所示地保持在完全打开的空气流横截面中。
尽管空气的流动走向被所述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减弱,所述通道部段通过设置的第一弧段17和第二弧段18和通过分开的角度19在内通道部段12中减弱的走向,产生较小的噪音,根据图3,基于现有的空间容积,主壳体9在壁接缝6内被遮盖地贴靠在指向内空间8外层的内通道部段12上并且支撑隔音部或者隔音泡沫和/或隔音模块。借此,所述隔离材料至少内衬于内通道部段12。此外,主壳体9和内侧21上的第二流动开口16至少部分地以所述隔离材料覆盖。通过隔离,所述通风装置1在声音方面(为了避免固体传声)并且在机械方面和热方面起隔离作用。因此,通过涂镀的隔离层将设置在内空间8中的内通道部段12覆盖,并且将通入所述内空间8的第一流动开口15包围,而不受所述壁4或者墙的指向所述窗或者门2的内侧21的干扰。
所述通风装置1能够在装配中成本低廉并且简单地通过简单的转动定位在所述窗或者门2的两侧上,而不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借助于所述通风装置1的相同的构件的应用,随着所述构件的相同的设置,同样在隔音相同时得出相同的安装情形和相同的气体流动情况。
如从图2的透视图和图3的示图中可知,所述通风装置1的主壳体9由所述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构成,所述通道部段作为形状配合的连接体或者同样通过分为三个部段的一件式的形状部段区分。所有功能构件均能够简单地并且快速位置固定地装配和固定。在所述主壳体9中集成的功能构件借助于遮挡的防风雨部26,通过可取下的防风雨盖板39,借助于朝向所述外侧7的第一流动开口15,并且通过朝向所述内空间8的遮挡罩40,根据图2和图3完全被遮盖地设置。通过所述防风雨盖板39和所述遮挡罩40的密闭的连接,排除了可促使所述通风装置1的使用寿命降低的可能的污染。为了可能的维护,同样能够借助于解除所述防风雨盖板39或者所述遮挡罩40的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将所述调节设备32的功能构件或者所述外通道部段10、第一通道部段11和内通道部段12简单地拆除,并且必要时进行清洁。所述防风雨盖板39和所述遮挡罩40可以构造为遮光板、穿孔金属板、网格元件或者作为薄片或者百叶窗形元件。
尤其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通风装置1设计成,使由天气决定的任何类型的引入湿度向外导出,所述引入湿度可在大风雨、大风雪天气时或者通过冲击水流产生。对此,外部的所述防风雨盖板39或者所述外通道部段10,相对于具有水平上倾斜的走向41的所述过渡段开口,具有特殊的、向外引导的第一流动开口15。这意味着,所述防风雨盖板39或者所述外通道部段10在所述第一流动开口15的下方区域42中,斜切地延伸。上方区域43优选地与所述下方区域42相同。因此,所述窗或者门2的安装能够可左可右地实施,而无需进一步处理。以此方式,当所述主壳体9处于已安装的状态时,可在所述主壳体9内产生坡度落差。在此优选地规定,所述坡度落差在外部的可见的所述防风雨盖板39的方向上延伸,从而从外面通过所述第一流动开口15进入能够以空气通流的所述主壳体9中的湿气,立即再次通过所述第一流动开口15自由地流出。能够在将空气从内空间向外导出时产生的冷凝水同样能以简单的方式在外部的所述第一空气开口的方向上流出。
在下方区域42和上方区域43中,垂直地附接于所述防风雨盖板39的第一清洁边44和第二清洁边45形成所述防风雨盖板39的尾端和所述外通道部段10的尾端。
附图标记列表
1 通风装置
2 窗或者门
3 中轴线
4 壁/墙
5 固定框
6 壁接缝
7 外侧
8 内空间
9 主壳体
10 外通道部段
11 中间的通道部段/扁平通道
12 内通道部段
13 侧(扁平通道侧)
14 端面(固定框)
15 第一流动开口
16 第二流动开口
17 第一弧段
18 第二弧段
19 钝角
20 端侧
21 内侧
22 锐角
23 隔音部
24 翼扇
25 玻璃片
26 防风雨部
L 纵向方向
Q 横向方向
T 深度方向
27 固定部段
28 半部分壳体(第一)
29 半部分壳体(第二)
30 区域
31 操作器/转动头
32 调节设备
33 通风活门
34 内壁
35 转动轴线
36 活门侧扇
37 端部
38 内壁
39 防风雨盖板
40 遮挡罩
41 倾斜的走向
42 下方区域
43 上方区域
44 第一清洁边
45 第二清洁边

Claims (9)

1.一种用于引入和/或引出体积流的通风装置(1),其为了在壁(4)和窗或门(2)的固定框(5)之间显示的壁接缝(6)中的集成,对接在所述固定框(5)上,由外侧(7)延伸进入所述窗或者门(2)的内空间(8),所述通风装置(1)具有主壳体(9),所述主壳体(9)分为至少三个功能性的和形状改变的通道部段(10、11、12),其中,第一通道部段(11)构造为扁平通道,以平面侧(13)贴靠在所述固定框(5)的端面(14)上,并且,在所述第一通道部段(11)一侧具有的外通道部段(10)和在所述第一通道部段(11)另一侧具有的内通道部段(12)构造成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通道部段(10)和所述内通道部段(12)以第一流动开口(15)和第二流动开口(16)指向所述窗或门(2)并且相对于扁平通道的平面侧(13)各配有第一弧段(17)和第二弧段(18),并且呈弧形地构造,其中,至少所述内通道部段(12)由所述平面侧(13)以大于90°的钝角(19)延伸,并且背离地远离所述窗或者门(2)的端侧(20),
并且其中,所述内通道部段(12)的第二流动开口(16)通到所述壁(4)的布置有窗或门(2)的内侧(21),并且其中,所述壁(4)的内侧(21)上的内通道部段(12)的第二流动开口(16)由所述窗或者门(2)出发,具有到所述通风装置(1)的最大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通道部段(12)的第二弧段(18)以所述固定框(5)的端面(14)的末端紧接具有平坦侧的扁平通道,并且继续呈弧形地过渡,通入所述第二流动开口(16)的所述钝角(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装置(1)被遮盖地设置在所述壁接缝(6)中,并且形成整体的结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体(9)在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深度方向(L、Q、T)上延伸,其中,固定部段(27)在横向方向(Q)上在所述扁平通道的中间通道部段的长度上,大致地在所述纵向(L)的中轴线(3)的高度上延伸,所述固定部段(27)将所述体积流局部地划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段(27)具有形状稳定的壁,所述壁与所述扁平通道的厚度相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壳体(9)构造为两件式的,并且能够在中间通道部段中可伸缩地在横向方向(Q)上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指向所述内空间(8)的所述内通道部段(12)在空的操作区域中具有操作器(31),所述操作器用于控制空气流的调节设备(32),所述调节设备(32)调节所述空气流的体积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设备(32)由通风活门(33)和/或滑阀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1),
其特征在于,
指向所述内空间(8)的所述内通道部段(12)被遮盖地位于所述壁接缝(6)内,并且支撑隔音模块形式的由隔音泡沫构成的隔音部(23)。
CN201980061845.2A 2018-10-05 2019-09-25 通风装置 Active CN112739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007864.8 2018-10-05
DE102018007864.8A DE102018007864A1 (de) 2018-10-05 2018-10-05 Lüftungsvorrichtung
PCT/EP2019/075781 WO2020069927A1 (de) 2018-10-05 2019-09-25 Lüft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883A CN112739883A (zh) 2021-04-30
CN112739883B true CN112739883B (zh) 2022-12-06

Family

ID=6810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1845.2A Active CN112739883B (zh) 2018-10-05 2019-09-25 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861189B1 (zh)
CN (1) CN112739883B (zh)
DE (1) DE102018007864A1 (zh)
PL (1) PL3861189T3 (zh)
WO (1) WO20200699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3250B1 (de) * 1999-02-03 2005-04-27 Milan Nemcek Öffnungsfüllung mit einer belüftungs- und schalldämpfungseinrichtung für räume
WO2004070155A1 (en) * 2003-02-07 2004-08-19 Jane Cynthia Margaret Harding Window vent
DE102011055522B4 (de) * 2011-11-18 2013-09-26 Hautau Gmbh Lüftungsgerät für den profilierten Blendrahmen eines Flügels (Fenster-Lüftungsgerät) und Luft-Austauschverfahren
AT512198B1 (de) * 2011-11-18 2015-11-15 Ifn Holding Ag Fenster
DE102012104198A1 (de) * 2012-05-14 2013-11-14 Hautau Gmbh Rahmenlüftungsgerät, Fensteranordnung und eingebautes Fenster mit Lüftungsgerät zum Lüften und zum Erhalt der regulären Verglasungsgröße und auch Rahmenmaße
PL230006B1 (pl) * 2015-12-01 2018-09-28 Cwikilewicz Marek Brevis Spolka Cywilna Nawiewnik powietrz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1189A1 (de) 2021-08-11
WO2020069927A1 (de) 2020-04-09
CN112739883A (zh) 2021-04-30
PL3861189T3 (pl) 2022-08-16
DE102018007864A1 (de) 2020-04-09
EP3861189B1 (de)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8882B2 (en) Integral-type air conditioner
EP1752713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13123537B (zh) 具有邻近屋顶窗户安装的通风单元的屋顶窗户系统及其提供和改装方法、包括其的屋顶结构
EP2317026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and roof window system
CN112739883B (zh) 通风装置
SE457548B (sv) Foenster med luftkonditionerings- och uppvaermningsanordningar
RU2523224C2 (ru) Клапан приточной вентиляции
CN113123538A (zh) 具有邻近于屋顶窗户安装的通风单元的屋顶窗户系统、以及为建筑物提供通风的方法
US10436473B2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RU2781080C2 (ru)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2197170B1 (ko) 실외기-외부 창 구조물 연결조립체
GB2441179A (en) A ventilation system for windows and doors
JP4704200B2 (ja) 換気装置
KR20060098281A (ko) 환기시스템
KR20190130113A (ko) 창문 개폐 정도에 따라 기밀성이 조절되는 창호 구조체
KR102028905B1 (ko) 환기 가능한 창틀
KR101716286B1 (ko) 창호용 자연환기장치
GB2383124A (en) An air pressure operated ventilator device
GB2571072A (en) Air-flow control memb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647611B1 (ko) 실외기실 자동 환기시스템
KR20050111149A (ko) 미세 조절이 가능한 환기 문
KR101713288B1 (ko) 창호용 자연환기장치
KR100942529B1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송풍장치
KR102365016B1 (ko) 차량용 공조기의 송풍장치
JP2022189612A (ja) 仕切部材、パネル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