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8931A -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8931A
CN112738931A CN202011587681.8A CN202011587681A CN112738931A CN 112738931 A CN112738931 A CN 112738931A CN 202011587681 A CN202011587681 A CN 202011587681A CN 112738931 A CN112738931 A CN 112738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ayer
rearview mirror
heating film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76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8931B (zh
Inventor
张玲
蔡君平
张鹏
王旭飞
吴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5876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8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8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8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3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3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 H05B3/845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lecting surfaces, e.g. bathroom - or rearview 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属于汽车领域。其包括至少一块加热膜,加热膜包括保温层、加热膜层以及导热胶,加热膜层包括基层、加热层、绝缘层以及两个电极,导热胶的面积大于加热膜层的面积;基层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后视镜的背面上,加热层设置于基层的外表面上,两个电极分别平行地设置于加热层的两个对边上;绝缘层设置于加热层的外表面上;保温层盖设于整个加热膜层和未被覆盖的导热胶的外表面上;加热膜层呈正方形。该结构设计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两侧的外后视镜一般为凸面镜,能够起到观察汽车左右后方的情况的作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汽车在雨、雪、大雾天气行驶时,后视镜会遇到起雾、结霜、沾上水渍等情况,导致了后视镜变模糊,影响司机无法观察侧后方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带加热功能的后视镜除雾去霜,越来越受到司机的欢迎。
然而,现有的给后视镜除雾去霜的加热结构为两种,一种是电阻丝加热,另外一种为电热膜加热;采用电阻丝加热的方式,同一根电阻丝的电阻随着长度的增加,阻值增大,所以不同面积大小的后视镜,需要规格的电阻丝进行设计,设计难度较大;采用电热膜加热,现有技术采用和后视镜形状相似的电热膜,导致了电极在电热膜上布置较为困难,难于适合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后视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给汽车后视镜除雾去霜的加热结构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一块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包括保温层、加热膜层以及导热胶,所述加热膜层包括基层、加热层、绝缘层以及两个电极,所述导热胶的面积大于所述加热膜层的面积;所述基层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后视镜的背面上,所述加热层设置于所述基层的外表面上,两个所述电极分别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加热层的两个对边上;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加热层的外表面上;所述保温层盖设于整个所述加热膜层和未被覆盖的所述导热胶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膜层呈正方形。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膜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后视镜的背面区域的面积;所述导热胶涂抹于整个所述后视镜的背面;所述保温层的面积等于所述后视镜的背面区域的面积,且盖设于整个所述后视镜的背面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材质包括尼龙、发泡聚氨酯或者锡箔材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基层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氯乙烯材质,且厚度为10~200um;所述加热层的材质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微球或者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极的材质包括铜浆、银浆或者铜胶带。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导热胶的材质包括导热硅胶或者填充有导热粉的硅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酰亚胺。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膜层的方阻为5~100Ω/□。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膜层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膜层之间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膜层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膜层之间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中,其可以解决加热电阻丝容易断、电阻丝的电阻随长度变化而导致的功率设计困难等难点,也可以解决导电碳浆、导电银浆等为实现加热而导致其电极设计复杂等难点。该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分为保温层、加热膜层及导热胶,加热膜层又分为基层、加热层、电极以及绝缘层;为了简便电阻设计,加热膜层为正方形,且其面积小于后视镜背面区域的面积,正方形加热膜的数量为一块或者多块。先在后视镜背面的全部区域涂抹一层导热胶,然后将正方形加热膜粘贴在导热胶上,正方形加热膜只是覆盖了导热胶的正方形区域,最后将保温层粘贴在正方形以外的导热胶上,并覆盖住整个后视镜的背面,保温层的大小和后视镜背面的大小相同;该汽车后视镜加热膜电阻的设计方法为,通过汽车后视镜除雾去霜所需加热功率的范围,计算出汽车后视镜加热膜电阻的范围,可以通过调节加热膜配方及工艺设计出满足方阻需求的加热膜。由此可见,由于加热膜为方形加热膜,方形加热膜的电阻为定值,对于同一张发热膜,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的电阻是一定的,因此整个结构的功率设计简单;同时,该加热膜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胶扩散到整个后视镜背面,其保证了后视镜背面热量的均匀;此外,方形加热膜可以根据后视镜背部面积的形状,布置一块或者多块,在整个装置的布局方面更加的简单容易,且实施起来更加便捷;再者,方形加热膜若根据后视镜背部面积的形状布置多块,多块正方形加热膜的面积可以根据后视镜的面积调整,布置起来更加容易;并且,该方形加热膜的外层有保温层,防止了热量的扩散,增大了发热膜的功率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标:1-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2-加热膜;3-加热膜层;4-导热胶;5-基层;6-加热层;7-电极;8-绝缘层;9-保温层;10-后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其整体为薄层结构,主要包括加热膜2,该加热膜2包括保温层9、加热膜层3以及导热胶4,加热膜层3包括基层5、加热层6、绝缘层8以及两个电极7;其中,导热胶4的面积大于加热膜层3的面积,在后视镜10的整个背面区域上均铺设有导热胶4;基层5通过导热胶4粘贴于后视镜10的背面区域上,加热层6设置于基层5的外表面上,两个电极7分别平行地设置于加热层6的两个对边上;绝缘层8设置于整个加热层6和电极7的外表面上;保温层9盖设于整个加热膜层3和未被覆盖的导热胶4的外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膜层3呈正方形薄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膜层3的面积小于后视镜10的背面区域的面积;导热胶4涂抹于整个后视镜10的背面;保温层9的面积等于后视镜10的背面区域的面积,且盖设于整个后视镜10的背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9的材质可以采用尼龙、发泡聚氨酯或者锡箔等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层5的材质可以采用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氯乙烯等材质,且厚度为10~200um,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不同的厚度设计;加热层6的主要发热材料可以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微球或者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既可以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微球或者石墨片,也可以为这几种中的任意组合而成的复合物;电极7的材质可以采用铜浆、银浆或者铜胶带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胶4的材质可以采用导热硅胶或者填充导热粉的硅胶等材质。绝缘层8的材质可以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酰亚胺等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膜层3的方阻为5~100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大小的方阻。
本申请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中,其可以解决加热电阻丝容易断、电阻丝的电阻随长度变化而导致的功率设计困难等难点,也可以解决导电碳浆、导电银浆等为实现加热而导致其电极7设计复杂等难点。该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分为保温层9、加热膜层3及导热胶4,加热膜层3又分为基层5、加热层6、电极7;为了简便电阻设计,加热膜层3为正方形,且其面积小于后视镜10背面区域的面积,正方形加热膜2的数量为一块或者多块。先在后视镜10背面的全部区域涂抹一层导热胶4,然后将正方形加热膜2粘贴在导热胶4上,正方形加热膜2只是覆盖了导热胶4的正方形区域,最后将保温层9粘贴在正方形以外的导热胶4上,并覆盖住整个后视镜10的背面,保温层9的大小和后视镜10背面的大小相同;该汽车后视镜10加热膜2电阻的设计方法为,通过汽车后视镜10除雾去霜所需加热功率的范围,计算出汽车后视镜10加热膜2电阻的范围,可以通过调节加热膜2配方及工艺设计出满足方阻需求的加热膜2。由此可见,由于加热膜2为方形加热膜2,方形加热膜2的电阻为定值,对于同一张发热膜,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的电阻是一定的,因此整个结构的功率设计简单;同时,该加热膜2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胶4扩散到整个后视镜10背面,其保证了后视镜10背面热量的均匀;此外,方形加热膜2可以根据后视镜10背部面积的形状,布置一块或者多块,在整个装置的布局方面更加的简单容易,且实施起来更加便捷;再者,方形加热膜2若根据后视镜10背部面积的形状布置多块,多块正方形加热膜2的面积可以根据后视镜10的面积调整,布置起来更加容易;并且,该方形加热膜2的外层有保温层9,防止了热量的扩散,增大了发热膜的功率有效利用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膜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膜层3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且多个加热膜层3之间依次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膜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膜层3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且多个加热膜层3之间依次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膜层3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1,且多个加热膜层3之间可以通过串联以及并联的方式同时进行连接,其具体的布置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的结构设计可以进行相对应地排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块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包括保温层、加热膜层以及导热胶,所述加热膜层包括基层、加热层、绝缘层以及两个电极,所述导热胶的面积大于所述加热膜层的面积;所述基层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后视镜的背面上,所述加热层设置于所述基层的外表面上,两个所述电极分别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加热层的两个对边上;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加热层的外表面上;所述保温层盖设于整个所述加热膜层和未被覆盖的所述导热胶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膜层呈正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后视镜的背面区域的面积;所述导热胶涂抹于整个所述后视镜的背面;所述保温层的面积等于所述后视镜的背面区域的面积,且盖设于整个所述后视镜的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材质包括尼龙、发泡聚氨酯或者锡箔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氯乙烯材质,且厚度为10~200um;所述加热层的材质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微球或者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极的材质包括铜浆、银浆或者铜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的材质包括导热硅胶或者填充有导热粉的硅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酰亚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层的方阻为5~100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层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膜层之间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层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膜层之间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CN202011587681.8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Active CN112738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681.8A CN11273893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681.8A CN11273893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931A true CN112738931A (zh) 2021-04-30
CN112738931B CN112738931B (zh) 2022-04-01

Family

ID=75607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7681.8A Active CN112738931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89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3234A1 (en) * 2011-08-18 2013-02-21 Ming-Wei Tsai Heat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203766626U (zh) * 2014-04-11 2014-08-13 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有热除冰装置的汽车后视镜
CN105517215A (zh) * 2015-04-24 2016-04-20 冯冠平 一种低电压透明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高温电热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10418442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华瑞墨石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纳米片柔性加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9795124U (zh) * 2019-04-11 2019-12-1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及电容开关的汽车玻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3234A1 (en) * 2011-08-18 2013-02-21 Ming-Wei Tsai Heat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203766626U (zh) * 2014-04-11 2014-08-13 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有热除冰装置的汽车后视镜
CN105517215A (zh) * 2015-04-24 2016-04-20 冯冠平 一种低电压透明电热膜及其制备工艺、高温电热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10418442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华瑞墨石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纳米片柔性加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9795124U (zh) * 2019-04-11 2019-12-1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及电容开关的汽车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931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43466A (en) Bus bar arrangement for uniformly heating a trapezoidally-shaped electrically heated windshield
JP6116688B2 (ja) 電気的な接触接続部を備える複合ガラス板
JP5557910B2 (ja) 電気的に広範囲に加熱可能な透明物品、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US8431869B2 (en) Defrosting, defogging and de-icing structures
RU2551441C2 (ru) Остекление с подогревом
JP3072657U (ja) 車両用積層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US7129444B2 (en) High performance defrosters for transparent panels
ES2720492T3 (es) Cristal con capa de calentamiento eléctrica
KR101004171B1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485061B2 (en) Heatable laminated side pane
CA2969367C (en) Heatable laminated side pane
KR101668136B1 (ko) 전기적으로 광범위하게 가열가능한 투명체,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KR101970075B1 (ko) 전기 가열 층을 갖는 투명 판유리,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CN106465485B (zh) 具有电加热层的透明玻璃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04919893A (zh) 具有电加热层的玻璃板
US20180267296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film
WO2015189890A1 (ja) 発熱体
KR20170116056A (ko) 윈드쉴드 와이퍼 대기 위치용 히터
CN112738931B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结构
JP2017532727A (ja) 加熱被覆を備えた透明のウィンドガラス
KR20070022332A (ko) 투명한 패널용 고성능 서리제거장치
CN107484280A (zh) 一种可加热的侧窗玻璃
CN105357784A (zh) 雨刷静止位置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CN103228069A (zh) 一种可加热的透明窗板
EP0359369B1 (en) Bus ba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vision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