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7715A -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7715A
CN112737715A CN202011638732.5A CN202011638732A CN112737715A CN 112737715 A CN112737715 A CN 112737715A CN 202011638732 A CN202011638732 A CN 202011638732A CN 112737715 A CN112737715 A CN 112737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eployment
deployment direction
difference value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8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7715B (zh
Inventor
李宏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87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7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7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7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天线部署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在本申请中,由于参考了各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和增益的综合情况,可以保证最终确定的目标部署方向为信号强度和增益都较佳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了天线部署的方向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客户前置设备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无线WIFI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它也是一种将高速4G或者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可支持同时上网的移动终端数量也较多,因此,客户前置设备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但是,客户前置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准确的方向部署,而目前的部署方法的准确性不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优化天线部署的方向的准确性。
一种天线部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一种天线部署装置,包括:
强度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方向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
定向天线,用于沿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全向天线,用于沿所述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连接,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上述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天线部署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在本申请中,由于参考了各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和增益的综合情况,可以保证最终确定的目标部署方向为信号强度和增益都较佳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了天线部署的方向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与抱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为一实施例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的增益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6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7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6的子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9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客户前置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客户前置设备:10;外壳:11;电源接口:211;网线接口:212;USB接口:213;按钮:311;第一基站:20;移动客户前置:30;抱杆:40;天线部署装置:100;强度获取模块:101;差值计算模块:102;方向确定模块: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条件称为第二预设条件,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条件称为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两者都是预设条件,但其不是同一预设条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为一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10的应用场景图,其示出了一种客户前置设备10所在的网络系统架构。参考图1,客户前置设备10可以与第一网络系统中的第一基站20连接,并通过第一基站20接入核心(core)网。客户前置设备10用于实现网络接入功能,将运营商公网WAN转换到用户家庭局域网LAN,可支持多个移动客户前置30同时接入网络。此外,客户前置设备10的临近区域可能还部署有第二网络系统的小区和第二基站,也可能未部署有第二射频系统的小区和第二基站。其中,第一网络系统与第二网络系统不同,例如第一网络系统可以是4G系统,第二网络系统可以是5G系统;或者,第一网络系统可以是5G系统,第二网络系统可以是5G之后演进的未来PLMN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具体为哪种射频系统不作具体限定。
当客户前置设备10连接到5G通信系统时,该客户前置设备10可通过5G毫米波天线模块所形成的波束与对应基站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而且该波束需要对准基站的天线波束,以方便客户前置设备10向基站发射上行数据或者接收基站所发射的下行数据。
客户前置设备10用于实现网络接入功能,将运营商公网WAN转换到用户家庭局域网LAN。按目前的互联网宽带接入方式,可分为FTTH(光纤接入),DSL(数字电话线路接入),Cable(有线电视线接入),Mobile(移动接入,即无线CPE)。客户前置设备10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无线WIFI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它也是一种将高速4G或者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可支持多个移动客户前置30同时接入网络。
客户前置设备10通常被配置有多个天线用于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且客户前置设备10中的多个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定向天线和至少一个全向天线,以实现不同方向上的信号收发功能,尤其是若采用定向高增益天线,则可以使频谱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定向天线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如果没有准确地部署基站的朝向,会导致频谱效率的损失,产品的性能下降。
而且,继续参考图1,在客户前置设备10与第一基站20之间的信号收发路径上还可能存在建筑等障碍物,从而影响客户前置设备10的产品性能。尤其是对于应用于ODU(Outdoor unit,室外单元)的客户前置设备10,室外型的客户前置设备10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更加高效地提升平铺利用率,相对于室内设备减少了穿墙损耗,但是参考图2,客户前置设备10需要与抱杆40进行连接,如果客户前置设备10没有准确地对应至基站,金属抱杆40的遮挡还会进一步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客户前置设备10的部署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客户前置设备10中的天线的部署方法,以改善天线的部署方向的准确性,提升客户前置设备10的性能。
图3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一,本实施例中的天线部署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客户前置设备10上为例进行描述,以部署客户前置设备10中的天线朝向,尤其用于改善室外型的客户前置设备10的信号收发性能。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06。
步骤302,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其中,全向天线是指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的天线,定向天线是指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的电磁波较强,而在其他的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的电磁波为零或极小的天线。部署方向可以理解为客户前置设备10中一预设线的指向方向,该预设线例如可以为定向天线的波瓣的中心线,该预设线例如也可以为用于承载并带动定向天线转动的转台上的一条标示线,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也不具体限定部署方向的定义方式,只需在部署过程中采用确定不变的方式定义部署方向即可。
具体地,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同步转动并始终位于同一部署方向上,可以先在一个部署方向上分别获取全向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定向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在完成当前部署方向的检测后,再转动至下一部署方向进行检测,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中可以分别配置有一个强度检测组件,则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可以同步接收信号,并同步进行信号强度的检测,从而提升信号强度的获取速度。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也可以共用同一个强度检测组件,则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分时进行信号强度的检测,从而减少客户前置设备10中的组件数量,以提供一种更加轻量级的客户前置设备10。
步骤302,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具体地,获取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可以是两个信号强度直接相减获得的数值,也可以是两个信号强度相减获得的数值的绝对值。其中,采用绝对值方式获取的强度差值在后续分析过程中的计算逻辑更加简单,从而提升天线的部署速度。
步骤302,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具体地,强度差值越大说明定向天线在该部署方向上接收到的信号越强,即信号接收的效果越好。可以理解的是,从理论上讲,定向天线在一个方向上的增益越大,相应的信号强度也应当越大,但是,若在增益最强的方向上存在楼宇或抱杆40等障碍物时,则会减弱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基于以上原因,接收信号强度最大的方向不一定是增益最强的方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参考了各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和增益的综合情况,可以保证最终确定的目标部署方向为信号强度和增益都较佳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了天线部署的方向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强度差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上的增益差值,所述增益差值为所述定向预设增益和全向预设增益之间的差值;
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其中,增益差值和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是增益差值和强度差值满足预设的映射条件,该映射条件例如可以为一函数关系,当增益差值和强度差值满足该函数关系时,即判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增益差值和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可以是增益差值和强度差值满足预设的数值关系,例如增益差值为强度差值的预设倍数等。
具体地,图4为一实施例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的增益图,参考图4,增益与角度具备映射关系,即不同的角度下增益不同。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增益相近,因此,全向天线的增益曲线近似为一个圆形,而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增益相差较大,因此,在进行天线部署时,需要将定向天线增益最强的方向朝向基站,从而获得最佳的信号接收强度。但是,继续参考图4的全向天线增益曲线可以发现,由于制造工艺、硬件结构等原因,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增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而该差异也会对接收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与部署方向一一对应的增益差值,可以有效去除上述差异对天线部署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部署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其中,所述综合差值为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之间的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天线而言,信号强度与增益是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强度的单位为dBm,增益的单位为dBi,因此,信号强度与增益可以直接进行数值上比较和对应,从而进一步简化判断规则,提高天线部署方法的检测和分析速度。
图5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部署方法包括步骤502至步骤506。
步骤502,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步骤504,分别获取多个部署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强度差值,所述强度差值与所述部署方向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步骤304的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具体为本实施例的步骤504。具体地,通过获取多个部署方向上的多个强度差值,可以全面地获悉客户前置设备10在当前位置上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情况,从而实现更加准确、全面的分析。进一步地,多个部署方向可以是等距设置的多个方向,优选为覆盖360°范围内等距设置,例如0°、45°、90°、135°、180°、225°、270°和31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覆盖部分角度范围,以针对该角度范围进行检测。
步骤506,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其中,各所述综合差值分别与一个所述强度差值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步骤的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具体地为本实施例的步骤506。可以理解的是,若综合差值为最小值,则说明在该方向上增益差值与强度差值的匹配度最高,即,天线在该部署方向上不存在障碍物,相应地没有对信号接收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选择该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即为最佳的部署方向,设置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可以实现较低损失甚至无损的信号收发功能。
图6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三,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部署方法包括步骤602至步骤606。
步骤602,分别获取所述定向天线的定向信号强度集和所述全向天线的全向信号强度集,各信号强度集分别包括对应的天线在多个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步骤502的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具体为本实施例的步骤60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在360°范围内多个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并形成信号强度集。例如,若配置有四个部署方向0°、90°、180°和270°。可以通过测试获得下述结果,在0°方向上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a1,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b1;在90°方向上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a2,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b2;在180°方向上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a3,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b3;在270°方向上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a4,全向天线的信号强度为b4。则定向信号强度集为{a1,a2,a3,a4},全向信号强度集为{b1,b2,b3,b4}。
步骤604,根据所述定向信号强度集和所述全向信号强度集获取多个强度差值,每一所述强度差值分别与一个所述部署方向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步骤504的分别获取多个部署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强度差值具体为本实施例的步骤604。具体地,多个强度差值可以分别为a1-b1,a2-b2,a3-b3和a4-b4,且a1-b1与部署方向0°相对应,a2-b2与部署方向90°相对应,a3-b3与部署方向180°相对应,a4-b4与部署方向270°相对应。
步骤606,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示例性地,若a2-b2为四个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则确定a2-b2对应的部署方向90°为目标部署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602至步骤606,可以先检测获取多个方向上的综合差值,再进行相应的比较,能够根据全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天线部署方法的准确性,提高了客户前置设备的频谱利用率。
图7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6的子流程图,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步骤606的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包括步骤702至步骤706。
步骤702,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较小值时,确定所述较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备选部署方向,其中,根据M个所述综合差值确定N个备选部署方向,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且M>N。
可以理解的是,仅设置单次测试会有一定的测试误差,并存在影响最终的目标部署方向的准确性的风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先通过一次测试和分析筛选出备选部署方向,以剔除必然不是目标部署方向的部分方向,并对备选部署方向再次进行测试和分析,从而提高部署方法的准确性。示例性地,第一次测试和分析时设置有8个部署方向0°、45°、90°、135°、180°、225°、270°和315°,且在上述8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一一对应分别为0.01、0.07、0.3、0.7、0.02、0.05、0.5和0.9,则可以选择0.01对应的0°、0.02对应的180°和0.05对应的225°共三个方向作为备选部署方向。
步骤704,重新测试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N个所述备选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以重新获取N个所述综合差值。
步骤706,确定重新获取的N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具体地,重新获取N个所述综合差值的方法、以及根据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的方法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备选部署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测试误差对部署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部署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客户前置设备的频谱利用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更多的备选循环次数,例如,可以先从50个部署方向中选择10个部署方向,再从10个部署方向中选择5个部署方向,最后从5个部署方向中确定目标部署方向,基于上述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部署的可靠性,但相应的部署时长也会进一步延长,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备选步骤的循环次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部署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综合差值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全向天线和所述定向天线旋转至新的部署方向直到所述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其中,所述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当在当前部署方向上的所述综合差值小于差值阈值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具体地,图8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四,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部署方法包括步骤802至步骤810。
步骤802,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步骤804,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步骤806,当前部署方向上的所述综合差值是否小于差值阈值;
步骤808,当当前部署方向上的所述综合差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控制所述全向天线和所述定向天线旋转至新的部署方向;
步骤810,当当前部署方向上的所述综合差值小于差值阈值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802至步骤804与图3实施例的步骤302至步骤304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每测试一个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就对该部署方向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信号收发需求设置对应的差值阈值,当综合差值小于差值阈值时,即可满足客户前置设备10对于信号收发的要求,因此也无需对后续的部署方向再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上述部署方式,可以有效缩短部署过程的时长,而且对客户前置设备10的收发性能的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步骤808中旋转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操作可以由用户执行,例如由用户手动转动客户前置设备10的朝向;上述操作也可以由客户前置设备10中的机械结构自动执行,例如客户前置设备10中设置有转台结构,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与转台相固定,转台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转动,从而带动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机械结构自动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更高,但相应的机械结构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从而造成客户前置设备10的体积相对手动转动的客户前置设备10较大。
图9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流程图之五,参考图9,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部署方法包括步骤902至步骤908。
步骤902,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步骤904,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步骤906,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步骤908,控制所述定向天线指向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目标部署方向后,控制定向天线自动指向目标部署方向,可以进一步减少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确定目标部署方向后,向用户发出提示信号,用户手动确认后再控制所述定向天线指向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9,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910,生成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完成天线部署。具体地,提示用户完成天线部署是指告知用户当前已完成天线部署,用户获悉该消息后,可以关闭客户前置设备10的部署状态或关闭终端中的天线部署软件,并正常使用该客户前置设备10。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3、图5至图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3、图5至图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部署装置100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0,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部署装置100包括强度获取模块101、差值计算模块102和方向确定模块103。强度获取模块101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差值计算模块102用于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方向确定模块103用于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天线部署装置100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天线部署装置100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天线部署装置100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关于天线部署装置100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天线部署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天线部署装置1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11为一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10的立体结构图,参考图11,客户前置设备10包括外壳11、存储器(其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外围设备接口、射频(Radio Frequency,RF)系统、输入/输出(I/O)子系统。这些部件任选地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所示的客户前置设备10并不构成对客户前置设备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11中所示的各种部件以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
具体地,射频系统包括多个天线,且至少包括一个定向天线和至少一个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用于沿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全向天线也用于沿所述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一步地。天线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形成。例如,天线可以包括由以下天线结构形成的具有谐振元件的天线:阵列天线结构、环形天线结构、贴片天线结构、缝隙天线结构、螺旋形天线结构、带状天线、单极天线、偶极天线中的至少一种等。不同类型的天线可以用于不同的频段和频段组合。在客户前置设备10中可以存在多个天线,例如,可包括多个用于收发sub-6GHz频段的5G天线。
其中,全向天线可以为一单独的偶极子天线,也可以为多个定向天线构成的全向覆盖天线组件。具体地,全向天线可以包括N支天线,且N支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10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且N支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每支天线具有辐射面,该辐射面可以理解为该天线用于辐射天线信号的辐射体所在的平面。其中,N支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方向,以实现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天线的辐射面的朝向方向不同,且对应的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也就不同。可将N支天线分别设置在客户前置设备10的不同位置,使其N支天线的辐射面且至少朝向三个方向使得各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能够实现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
本实施例的客户前置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连接,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目标部署方向信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完成天线部署,所述客户前置设备10还包括提示组件,提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提示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提示,所述提示组件包括语音元件、灯光元件、震动元件和终端软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终端软件设置于手机等终端中,手机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客户前置设备10接收上述提示信号,并可以在提示信号的指示下通过webUI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提示组件可以设置于I/O子系统。具体地,I/O子系统任选地包括触摸屏、按钮311、控制杆、触控板、键区、键盘、音调发生器、加速度计(运动传感器)、周围光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发光二极管以及其他状态指示器、数据端口等。示例性的,外壳11还可以设置按钮311等结构,按钮311用于控制客户前置设备10的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经由I/O子系统供给命令来控制客户前置设备1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I/O子系统的输出资源来从客户前置设备10接收状态信息和其他输出。例如,用户按压按钮311即可启动客户前置设备10或者关闭客户前置设备10。当然,外壳11还可以设置指示灯等器件以用于提示客户前置设备10的工作状态。
再进一步地,客户前置设备10还包括外壳11,外壳11大致呈圆筒状,客户前置设备10的外观主要由外壳11来呈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11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棱柱形等。外围设备接口、外部端口外露于该外壳11。外围设备接口包括电源接口211、USB接口213、网线接口212等。电源接口211用于接通外部电源以利用外部电源为客户前置设备10供电,USB接口213可用于客户前置设备10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当然,USB接口213和电源接口211可以集成为一体,以简化客户前置设备10的外围设备接口的布置。网线接口212可以进一步包括有线网络接入端以及有线网络输出端。客户前置设备10可通过有线网络接入端连入网络,再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有线网络输出端连接至其他设备。当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有线网络输出端可以缺省,即客户前置设备10采用有线网络输入端接入网络后,利用射频系统将有线网络转化为无线网络(例如WIFI)以供外部设备接入网络。当然,有线网络接入端和有线网络输出端均可以省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客户前置设备10可通过射频系统接入蜂窝网络(又称移动网络),再转化为WiFi信号以供外部设备接入网络。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客户前置设备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客户前置设备10包括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还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客户前置设备10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天线部署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客户前置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天线部署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强度差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上的增益差值,所述增益差值为所述定向预设增益和全向预设增益之间的差值;
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其中,所述综合差值为所述增益差值和所述强度差值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包括:
分别获取多个部署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强度差值,所述强度差值与所述部署方向一一对应;
所述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其中,各所述综合差值分别与一个所述强度差值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定向天线的定向信号强度集和所述全向天线的全向信号强度集,各信号强度集分别包括对应的天线在多个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所述分别获取多个部署方向上的多个所述强度差值,包括:
根据所述定向信号强度集和所述全向信号强度集获取多个强度差值,每一所述强度差值分别与一个所述部署方向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当一个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为多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较小值时,确定所述较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备选部署方向,其中,根据M个所述综合差值确定N个备选部署方向,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且M>N;
重新测试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N个所述备选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以重新获取N个所述综合差值;
确定重新获取的N个所述综合差值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综合差值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全向天线和所述定向天线旋转至新的部署方向直到所述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同一部署方向上的综合差值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包括:
当在当前部署方向上的所述综合差值小于差值阈值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定向天线指向所述目标部署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完成天线部署。
11.一种天线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强度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方向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12.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向天线,用于沿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全向天线,用于沿所述部署方向接收信号并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连接,用于分别获取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同一部署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获取两个所述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当所述强度差值和所述定向天线在对应部署方向上的定向预设增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当前部署方向为目标部署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客户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目标部署方向信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完成天线部署,所述客户前置设备还包括:
提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提示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提示,所述提示组件包括语音元件、灯光元件、震动元件和终端软件中的至少一种。
14.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部署方法的步骤。
CN202011638732.5A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37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8732.5A CN112737715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8732.5A CN112737715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715A true CN112737715A (zh) 2021-04-30
CN112737715B CN112737715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608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8732.5A Active CN112737715B (zh) 2020-12-31 2020-12-31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77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613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1364A2 (en) * 1999-02-26 2000-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antenna gain acquisi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US20040242273A1 (en) * 2003-05-30 2004-12-02 Corbett Christopher J.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to enhance throughpu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50032531A1 (en) * 2003-08-06 2005-02-10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ocation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1277293A (zh) * 2020-01-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天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1858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及终端设备
WO2020155445A1 (zh) * 2019-01-30 2020-08-0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1364A2 (en) * 1999-02-26 2000-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antenna gain acquisi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US20040242273A1 (en) * 2003-05-30 2004-12-02 Corbett Christopher J.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to enhance throughpu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50032531A1 (en) * 2003-08-06 2005-02-10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ocation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0118585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及终端设备
WO2020155445A1 (zh) * 2019-01-30 2020-08-0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1277293A (zh) * 2020-01-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天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613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715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843B (zh) 定位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EP2559168B1 (en) Omni-directional sensing of radio spectra
US8446318B2 (en) Controlling a beamforming antenna using reconfigurable parasitic elements
CN112805936B (zh) 小区间干扰减轻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JP7282385B2 (ja) 電波監視装置および電波監視方法
CN112737715B (zh) 天线部署方法及其装置、客户前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6284382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5722204A (zh) WiFi接入点信号覆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58781B (zh) 毫米波信号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055063B (zh) 一种可重构的柔性节点及节点重构方法
US20210058740A1 (en) Indoor positioning for mobile devices
JP2007151120A (ja) 無線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基地局及び端末、無線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基地局によってカバーされ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エリア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無線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端末によって情報を報告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30023218A1 (en) Adaptively optimized method and system of parasitic element selection for smart beam steering
WO2023103798A1 (zh) 功率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US20220263562A1 (en) Transmission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72457B (zh) 天线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26177B (zh) 无线设备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6637A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模组和通信设备
CN111683403B (zh) 基站注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38051B2 (en) Preconfigured antenna beamforming
CN111106864B (zh) 上行波束训练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3940011B (zh) 预配置的天线波束形成
CN112688743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31187B (zh) 自动天线波束对准
CN112532257B (zh) 广播信号控制方法、装置、信号发射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