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1843A -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1843A
CN112731843A CN202011587057.8A CN202011587057A CN112731843A CN 112731843 A CN112731843 A CN 112731843A CN 202011587057 A CN202011587057 A CN 202011587057A CN 112731843 A CN112731843 A CN 112731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ata
mode
communication module
pw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70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1843B (zh
Inventor
王浩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70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1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1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1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05B45/325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2Data acquisition inte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包括:模式控制单元,用于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计数器单元,分别与模式控制单元、PWM波发生器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实现测量、计数或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单元与外接模块进行数据交互;PWM波发生器单元与模式控制单元相连,配置为输出至少一路PWM波。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使MCU基于其中的一个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功能,降低了MCU芯片的成本,减小了MCU芯片的面积并丰富了芯片的外设功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以选择芯片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更好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计数以及各类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支持WIFI功能、蓝牙连接功能、语音识别功能等等。电子产品集成更多的功能,则需要MCU具备更丰富的外设接口,这对MCU的外设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国内MCU设计企业的不断增多以及IC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MCU市场对于芯片的成本和性能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目前市场上MCU对于不同的外设功能通常是在芯片内部集成一个相应的IP模块,比如定时器有单独的定时器模块,UART通信有单独的模块,SPI通信有单独的模块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MCU的成本,也使MCU的体积增大,不利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能够降低MCU支持多种通信模式时的成本,减小MCU的芯片尺寸并丰富了芯片的外设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MCU。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包括:模式控制单元510,用于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所述通信功能模式包括UART通信模式、SPI通信模式、定时器模式、PWM输出模式或LED驱动模式;计数器单元520,所述计数器单元520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实现定时、计数或生成时钟信号的功能;数据处理单元530,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0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的信号并与外接模块进行数据交互;PWM波发生器单元540,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分别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计数器单元520连接,配置为输出至少一路PWM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0包括: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数据缓存单元534,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双向连接,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控制发出的数据;移位寄存器单元533,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与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双向连接,用于接收或发送来自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基于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工作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指令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则配置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数据传输速率,配置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采集或发送数据;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则配置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生成至少一种频率的串口时钟信号,配置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所述串口时钟信号采集或发送数据;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则根据所述定时器模式将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定时模式、PWM模式或PWM_LED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S210、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波特率;S220、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移位寄存器单元533;S230、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S310、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生成串口时钟信号,配置所述串口时钟信号的初始相位及采样边沿;S320、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通过检测所述采样边沿信号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S330、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通过检测所述采样边沿信号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合并移位寄存器单元533与数据缓存单元534为占空比寄存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配置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输出至少一种周期的一至四路极性和占空比可配置的PWM波或输出两对互补带死区控制的PWM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配置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输出至少一种周期的固定格式的PWM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MCU,包括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CPU模块200、DMA模块400及SRAM模块300;所述CPU模块200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所述DMA模块400及所述SRAM模块300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还和外设系统实现双向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设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ART接口外设系统600、SPI接口外设系统700、电机系统800、LED呼吸灯与调色灯系统9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能够使MCU基于其中的一个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功能,降低了MCU芯片的成本,减小了MCU芯片的面积并丰富了芯片的外设功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以选择芯片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CU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ART通信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PI通信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术语解释:
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
PWM:脉冲宽度调制;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SPI: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
UST:集成了UART、SPI接口、定时器和PWM功能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一,包括:模式控制单元510,用于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通信功能模式包括UART通信模式、SPI通信模式、定时器模式、PWM输出模式或LED驱动模式;
计数器单元520,计数器单元520与模式控制单元510连接,用于接收模式控制单元510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计数器单元520实现定时、计数或生成时钟信号的功能;
数据处理单元530,数据处理单元530与计数器单元520连接,用于接收计数器单元520的信号并与外接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PWM波发生器单元540,PWM波发生器单元540分别与模式控制单元510、计数器单元520连接,配置为输出至少一路PWM波。
应该理解的是,模式控制单元根据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不同工作模式,能够配置计数器单元、PWM波发生器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实现不同功能,以此解决目前MCU集成通信模块不灵活,芯片面积大,芯片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之中,模式控制单元510用于控制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SPI通信模式、定时器模式、PWM输出模式或LED驱动模式,本发明中,UART通信模式支持单线/双线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配置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在不同的模式下,实现与不同的外部设备连接,在模块内部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复用一部分内部资源,节约了芯片内部的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以此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的功能。
如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二,图中,数据处理单元530包括: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与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
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与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
数据缓存单元534,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双向连接,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控制发出的数据;
移位寄存器单元533,移位寄存器单元533与数据缓存单元534双向连接,用于接收或发送来自数据缓存单元534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基于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工作模式选择指令,根据工作模式选择指令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若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则配置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数据传输速率,配置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数据传输速率采集或发送数据;
若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则配置计数器单元520生成至少一种频率的串口时钟信号,配置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串口时钟信号采集或发送数据;
若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则根据定时器模式将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定时模式、PWM模式或PWM_LED模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ART通信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210、控制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波特率;
S220、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移位寄存器单元533;
S230、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具体的,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在UST工作于UART模式下按照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采样数据线,获得0/1数字信号推到移位寄存器中,在UST工作于SPI工作模式下,检测spi_clk的边沿,采样数据线获得0/1数字信号推到移位寄存器中;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在UST工作于UART模式下,按照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把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送到接口,在UST工作于SPI模式下,根据时钟信号边沿,把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送到接口,其中,时钟信号的边沿可以是上升沿或下降沿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PI通信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310、控制计数器单元520生成串口时钟信号,配置串口时钟信号的初始相位及采样边沿;
S320、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通过检测采样边沿信号采集数据并发送至移位寄存器单元533;
S330、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通过检测采样边沿信号控制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如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具体的,通过模式使能指令控制UST工作在UART工作模式、TIMER工作模式或SPT工作模式下,当工作在UART模式下时,即配置相关指令标识为1,配置波特率,配置通信单元的收发模式和单线双线模式,在发送模式中,当发送缓存器为空时,将数据填入发送缓存器,在接收模式中,当接收缓存器不为空时,从接收缓存器读取数据;当工作在SPI模式下时,即配置相关指令标识为2,配置串口时钟频率,配置通信单元的收发模式和单线双线模式,配置时钟的初始相位及采样边沿,配置先发高位或者先发低位,在发送模式中,当发送缓存器为空时,将数据填入发送缓存器,在接收模式中,当接收缓存器不为空时,从接收缓存器读取数据;当工作在定时器模式下时,即配置相关指令标识为3,选择定时器的模式为定时模式、PWM模式或者PWM_LED模式,当配置为定时模式时,进行配置定时周期,配置中断使能,及启动计时;当配置为PWM模式时,配置PWM周期,占空比,PWM的极性并启动PWM发送;当配置为PWM_LED模式时,配置信号0/1的PWM占空比,配置PWM周期,配置要发送的码流,配置发送帧数和位数并启动发送。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之中,计数器单元520在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时被配置为计算并输出波特率,计数器单元520在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被配置为计数定时,计数器单元520在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时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一种频率的时钟信号,计数器单元520在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PWM输出模式时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一种周期的PWM波。
具体的,计数器单元520可以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计数器单元520在UST的所有模式中都要用到,在定时器模式中用于定时计数,在UART模式中用于计算波特率,在SPI模式中用于产生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在PWM模式中用于产生不同周期的PWM波。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之中,由于UART通信模式和SPI通信模式中,接口都是串行通信的,因此,UST模块内部设置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533用于在通信过程中进行串并转换。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之中,PWM波发生器单元540被配置为输出一至四路极性可配置且占空比可任意配置的PWM波、输出两对互补带死区控制的PWM波或输出固定格式的PWM波以驱动智能外控集成LED光源。
具体的,PWM波发生器单元540,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产生1-4路PWM,应理解,1-4路PWM信号,可以为1路,可以为2路,也可以为4路,并且每一路PWM的极性可单独配置,从而可以灵活得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在PWM模式中,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和数据缓存单元534会被合并成一个16位的寄存器,用于配置PWM波的占空比,从而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节省资源的额外开销。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之中,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PWM输出模式时,将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及数据缓存单元534合并后配置为占空比寄存器,对PWM波的占空比进行配置。
具体的,在PWM模式中,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和数据缓存单元534会被合并成一个16位的寄存器,用于配置PWM波的占空比,从而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节省资源的额外开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CU的模块结构示意框图之一,包括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CPU模块200、DMA模块400及SRAM模块300;CPU模块200与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DMA模块400及SRAM模块300依次连接,其中,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还和外设系统实现双向连接,外设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ART接口外设系统600、SPI接口外设系统700、电机系统800、LED呼吸灯与调色灯系统900。
具体的,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的MCU的整体结构,其中,CPU模块200用于调动外设模块工作以及处理通过外设模块收发的数据,SRAM模块300,用于缓存数据。DMA模块400是外设模块和SRAM模块300之间的数据通信接口模块,UST模块即集成了UART、SPI接口和TIMER/PWM功能的模块,UART接口外设系统600是芯片外部的UART接口应用系统,SPI接口外设系统700是芯片外部的SPI接口应用系,电机系统800是芯片外部的电机驱动应用系统,LED呼吸灯、调色灯系统900是芯片外部的LED呼吸灯、调色灯等应用系统。
根据不同的外部应用场景,MCU内部可以通过CPU程序把UST模块配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当需要与外部进行UART通信时,UST模块配置成UART功能,需要进行SPI通信时,UST模块配置成SPI功能,需要驱动电机系统时,UST模块配置成PWM模式,需要驱动LED灯时,UST模块配置成LED模式,UST模块也可以配置成TIMER模式,单独作为一个内部定时器的功能使用。
相对现有技术的设计,本发明充分整合利用了MCU模块内部资源,使得在任意一种模式下,MCU模块内部都没有空闲的资源,近似于用一个模块的资源实现了多个模块的功能,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将不同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模块中对于应用方案工程师也有极大的便利,一方面,应用工程师只需要熟悉这个模块的操作,避免在应用开发过程中了解和调用多个模块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模块集成了多种功能,能够灵活的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因此提高了芯片的应用领域范畴。
通过本发明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能够使MCU基于其中的一个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功能,降低了MCU芯片的成本,减小了MCU芯片的面积并丰富了芯片的外设功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以选择芯片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更好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尽管本文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许多其它修改或另选的实施方案同样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结合特定设备或组件描述的功能和/或处理能力中的任一项可以由任何其它设备或部件来执行。另外,虽然已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描述了各种例示性具体实施和架构,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本文的例示性具体实施和架构的许多其它修改也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上文参考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的系统、方法、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流程图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应当理解,框图和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块以及框图和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可分别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来实现。同样,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框图和流程图中的一些块可能无需按示出的顺序执行,或者可以无需全部执行。另外,超出框图和流程图中的块所示的那些部件和/或操作以外的附加部件和/或操作可存在于某些实施方案中。
因此,框图和流程图中的块支持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装置的组合、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元件或步骤的组合以及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程序指令装置。还应当理解,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可以由执行特定功能、元件或步骤的专用硬件计算机系统或者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控制单元(510),用于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所述通信功能模式包括UART通信模式、SPI通信模式、定时器模式、PWM输出模式或LED驱动模式;
计数器单元(520),所述计数器单元(520)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实现定时、计数或生成时钟信号的功能;
数据处理单元(530),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0)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的信号并与外接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PWM波发生器单元(540),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分别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510)、计数器单元(520)连接,配置为输出至少一路PWM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0)包括:
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
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与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发送的信号;
数据缓存单元(534),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双向连接,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与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单向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控制发出的数据;
移位寄存器单元(533),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与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双向连接,用于接收或发送来自所述数据缓存单元(534)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
3.一种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工作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指令配置至少一种通信功能模式;
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则配置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数据传输速率,配置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速率采集或发送数据;
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则配置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生成至少一种频率的串口时钟信号,配置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及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根据所述串口时钟信号采集或发送数据;
若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则根据所述定时器模式将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定时模式、PWM模式或PWM_LED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UART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210、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计算波特率;
S220、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移位寄存器单元(533);
S230、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基于固定的波特率时间间隔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SPI通信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310、控制所述计数器单元(520)生成串口时钟信号,配置所述串口时钟信号的初始相位及采样边沿;
S320、所述数据接收控制器单元(531)通过检测所述采样边沿信号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
S330、所述数据发送控制器单元(532)通过检测所述采样边沿信号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533)发送数据至数据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合并移位寄存器单元(533)与数据缓存单元(534)为占空比寄存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配置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输出至少一种周期的一至四路极性和占空比可配置的PWM波或输出两对互补带死区控制的PWM波。
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工作于定时器模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还包括:若所述计数器单元(520)配置为PWM模式,则配置所述PWM波发生器单元(540)输出至少一种周期的固定格式的PWM波。
9.一种MCU,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CPU模块(200)、DMA模块(400)及SRAM模块(300);所述CPU模块(200)与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所述DMA模块(400)及所述SRAM模块(300)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还和外设系统实现双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CU,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ART接口外设系统(600)、SPI接口外设系统(700)、电机系统(800)、LED呼吸灯与调色灯系统(900)。
CN202011587057.8A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Active CN112731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057.8A CN11273184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057.8A CN11273184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843A true CN112731843A (zh) 2021-04-30
CN112731843B CN112731843B (zh) 2022-05-24

Family

ID=7560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7057.8A Active CN112731843B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18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617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上海钧嵌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车用控制器pwm通信和uart通信复用的装置、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4507A (ja) * 1995-01-17 1996-07-30 Daikin Ind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CN101023403A (zh) * 2004-06-30 2007-08-22 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时钟的微控制单元
CN201021996Y (zh) * 2007-02-14 2008-02-13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8位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微控制器
CN103324143A (zh) * 2012-03-19 2013-09-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通过io单元进行时间测量的数值控制系统
CN205038478U (zh) * 2015-09-25 2016-02-1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uart接口的波形发生应用ip核
CN205139636U (zh) * 2015-11-23 2016-04-06 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控制器及其定时计数器
US2017003916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data-link selection over common physical interface
US20180034389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otor driver with multipurpose pin
US20180364667A1 (en) * 2016-07-29 2018-12-20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otor driver with multipurpose pin
US20190079573A1 (en) * 2017-09-12 2019-03-14 Ambiq Micro, Inc. Very Low Power Microcontroller System
CN112051758A (zh) * 2019-06-06 2020-12-08 广东省大金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io扩展芯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4507A (ja) * 1995-01-17 1996-07-30 Daikin Ind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CN101023403A (zh) * 2004-06-30 2007-08-22 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 具有实时时钟的微控制单元
CN201021996Y (zh) * 2007-02-14 2008-02-13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8位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微控制器
CN103324143A (zh) * 2012-03-19 2013-09-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通过io单元进行时间测量的数值控制系统
US2017003916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data-link selection over common physical interface
CN205038478U (zh) * 2015-09-25 2016-02-1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uart接口的波形发生应用ip核
CN205139636U (zh) * 2015-11-23 2016-04-06 深圳市博巨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控制器及其定时计数器
US20180034389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otor driver with multipurpose pin
US20180364667A1 (en) * 2016-07-29 2018-12-20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otor driver with multipurpose pin
US20190079573A1 (en) * 2017-09-12 2019-03-14 Ambiq Micro, Inc. Very Low Power Microcontroller System
CN112051758A (zh) * 2019-06-06 2020-12-08 广东省大金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io扩展芯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先博: "基于FPGA与MCU的多串口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王继业,丁仁伟,宋伟编著: "电路系统综合实验技术", 《电路系统综合实验技术 *
范德和等: "基于DSP和FPGA的运动控制器高速串行通信设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617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上海钧嵌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车用控制器pwm通信和uart通信复用的装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843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8610B1 (en) Camera control interface extension bus
US10872055B2 (en) Triple-data-rate technique for a synchronous link
EP3268868B1 (en) Farewell reset and restart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legacy and next generation devices over a shared multi-mode bus
US20200050575A1 (en) Flexible protocol and associated hardware for one-wire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interface
CN102263634A (zh) 外围单元、与其交换数据的控制单元和数据交换的方法
US10139875B2 (en) Farewell reset and restart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legacy and next generation devices over a shared multi-mode bus
CN112731843B (zh)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与mcu
WO2015127282A1 (en) Coexistence of legacy and next generation devices over a shared multi-mode bus
US10402365B2 (en) Data lane validation procedure for multilane protocols
CN213987489U (zh) 多功能复用通信模块与mcu
WO2021197044A1 (zh) 一种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N102143109A (zh) 调制解调器架构
CN211015499U (zh) 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
CN102355394A (zh) 针对多路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18083A (zh) 一种单线半双工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设备
JP2002135177A (ja) 電力線搬送システム
WO2005117482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54382C (zh) 帧同步方法及帧同步装置
CN219181725U (zh) Can数据帧同步结构及氛围灯光流帧同步控制系统
JP2004266335A (ja) 調歩同期式シリアル通信回路及び調歩同期式シリアル通信回路を有する半導体集積回路
KR101377066B1 (ko) 멀티 채널 시리얼 통신 장치
CN212364992U (zh) 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
US20150168991A1 (en) CCIe RECEIVER LOGIC REGISTER WRITE ONLY WITH RECEIVER CLOCK
CN115766332A (zh) 串行通信装置、串行通信系统及串行通信方法
JP2000349834A (ja) 非同期式直列情報受信装置および非同期式直列情報送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