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7229A -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7229A
CN112727229A CN202011551219.2A CN202011551219A CN112727229A CN 112727229 A CN112727229 A CN 112727229A CN 202011551219 A CN202011551219 A CN 202011551219A CN 112727229 A CN112727229 A CN 112727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rod
vehicle body
fix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12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Xiaofan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Xiaofan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Xiaofanr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Xiaofan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12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7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722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4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or lowering towers, masts, poles, chimney stacks, or the like
    • E04H12/345Arrangements for tilting up whole structures or sec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包括车体、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拉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侧,该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实现通信杆的竖立,通过固定机构实现车体的固定,与现有的升降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缓冲组件对通信杆的移动进行阻尼,使得通信杆缓慢下降,对通信杆进行保护,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通过将插杆插入地下,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从而避免通信杆竖立过程中,车体发生移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插杆插入地下时,转杆对插杆有一个冲压的过程,使得插杆更好的插入地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也称为:信息工程、电信工程,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一般是以通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输送,光纤在安装时,需要通过架设通信杆进行支撑。
传统的立杆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立杆,消耗较大的人力,且安全性不高,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立杆装置,而现有的立杆装置一般没有设置较好的固定装置,装置在竖立通信杆的时候,由于通信杆的重量较大,装置容易发生移动,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现有的立杆装置一般没有设置较好的阻尼装置,通信杆在下落的过程中,直接冲击地面,容易造成通信杆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包括车体、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车体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拉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电机、线盘、拉绳、定位轮、固定杆、转板、夹板、第一螺栓和套环,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线盘安装在电机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定位轮设置在固定杆远离车体的一端,所述转板设置在车体靠近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转板与车体铰接,所述夹板设置在转板上,所述夹板的一端与转板铰接,所述夹板有两个,两个夹板正对设置,所述夹板的截面为弧形,两个夹板的弧形截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夹板上,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线盘连接,所述套环与拉绳远离线盘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绕设在线盘上,所述拉绳绕过定位轮,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顶板、压杆、套管、固定块、第二螺栓和缓冲单元,所述顶板设置在夹板的一端,所述顶板与转板铰接,所述固定块设置在转板上,所述固定块位于转板远离夹板的一侧,所述压杆设置在定板上,所述压杆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压杆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顶板与转板的铰接处,所述压杆穿过转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二螺栓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压杆,所述套管套设在压杆上,所述压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单元有若干,各缓冲单元沿着套管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固定管、卡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管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固定管内,所述卡块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外,所述压杆上设有若干卡槽,各卡槽沿着压杆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卡块位于固定管外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卡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管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压组件和插地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限位单元和转动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限位块、电磁铁、永磁铁和第四弹簧,所述限位杆设置在车体上,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永磁铁设置在限位块上,所述永磁铁与电磁铁正对设置,所述第四弹簧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杆、固定柱、挡柱和第二弹簧,所述转杆的中部与车体铰接,所述固定柱和挡柱分别设置在转杆的两端,所述固定柱有两个,两个固定柱分别设置在转杆的两侧,所述挡柱有两个,两个挡柱分别设置在转杆的两侧,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挡柱和其中一个固定柱抵靠,所述转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转杆靠近固定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插地组件包括定位管、插杆、定位块和第三弹簧,所述定位管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插杆穿过定位管,所述插杆与定位管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插杆上,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插杆上,所述第三弹簧位于定位管和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定位块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块连接,所述插杆靠近定位块的一端与转杆抵靠。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车体上设有PLC,所述电机、车体和电磁铁均与PLC电连接。
为了减小摩擦,所述插杆与转杆抵靠的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转杆滚动连接。
为了对滑轮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转杆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滑轮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滑轮与条形槽滚动连接。
为了使得转板更好的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转板与车体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使得顶板更好的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顶板与转板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实现更好的阻尼效果,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为了实现更好的下压效果,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为了实现更好的插地固定效果,所述插杆的端部为锥形。
为了提高拉绳的拉力,所述拉绳为刚丝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实现通信杆的竖立,通过固定机构实现车体的固定,与现有的升降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缓冲组件对通信杆的移动进行阻尼,使得通信杆缓慢下降,对通信杆进行保护,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通过将插杆插入地下,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从而避免通信杆竖立过程中,车体发生移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插杆插入地下时,转杆对插杆有一个冲压的过程,使得插杆更好的插入地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的限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电机,3.线盘,4.拉绳,5.定位轮,6.固定杆,7.转板,8.夹板,9.第一螺栓,10.套环,11.顶板,12.压杆,13.套管,14.固定块,15.第二螺栓,16.固定管,17.卡块,18.第一弹簧,19.限位杆,20.限位块,21.电磁铁,22.永磁铁,23.第四弹簧,24.转杆,25.固定柱,26.挡柱,27.第二弹簧,28.定位管,29.插杆,30.定位块,31.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包括车体1、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车体1上;
该装置使用时,运行车体1,将装置移动至预设点,通过固定机构实现车体1的固定,通过升降机构实现通信杆的竖立。
如图2-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拉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电机2、线盘3、拉绳4、定位轮5、固定杆6、转板7、夹板8、第一螺栓9和套环10,所述电机2水平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线盘3安装在电机2上,所述固定杆6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定位轮5设置在固定杆6远离车体1的一端,所述转板7设置在车体1靠近固定杆6的一侧,所述转板7与车体1铰接,所述夹板8设置在转板7上,所述夹板8的一端与转板7铰接,所述夹板8有两个,两个夹板8正对设置,所述夹板8的截面为弧形,两个夹板8的弧形截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栓9设置在夹板8上,所述拉绳4的一端与线盘3连接,所述套环10与拉绳4远离线盘3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4绕设在线盘3上,所述拉绳4绕过定位轮5,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顶板11、压杆12、套管13、固定块14、第二螺栓15和缓冲单元,所述顶板11设置在夹板8的一端,所述顶板11与转板7铰接,所述固定块14设置在转板7上,所述固定块14位于转板7远离夹板8的一侧,所述压杆12设置在定板上,所述压杆12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压杆12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顶板11与转板7的铰接处,所述压杆12穿过转板7和固定块14,所述第二螺栓15设置在固定块14上,所述第二螺栓15穿过压杆12,所述套管13套设在压杆12上,所述压杆12与套管13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单元有若干,各缓冲单元沿着套管13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固定管16、卡块17和第一弹簧18,所述固定管16设置在套管13内,所述卡块17的一端位于固定管16内,所述卡块17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16外,所述压杆12上设有若干卡槽,各卡槽沿着压杆1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卡块17位于固定管16外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第一弹簧18设置在固定管16内,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一端与卡块17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6连接;
将通信杆的一端放置在两个夹板8内,通过第一螺栓9将两个夹板8固定,通信杆的端部与顶板11抵靠,将套环10套设在通信杆的另一端,运行电机2,电机2驱动线盘3旋转,将拉绳4绕上线盘3,拉绳4拉动套环10移动,使得定位轮5与套环10之间的拉绳4距离变短,从而使得套环10拉动通信杆旋转,从而使得通信杆竖立,同时通信杆驱动夹板8旋转,夹板8驱动转板7旋转,从而使得转板7竖立,通信杆竖立后,重力对顶板11产生压力,顶板11对压杆12产生压力,此时压杆12通过螺栓固定,从而使得压杆12保持固定状态,从而使得顶板11保持对通信杆的托举状态,当需要放下通信杆时,拔出螺栓,此时压杆12受不到阻挡,在通信杆重力的作用下,就会推动顶板11旋转,顶板11推动压杆12旋转,此时第一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18的回复力对卡块17产生向外的推力,使得卡块17始终抵靠在压杆12上,从而增大与压杆1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从而使得卡块17对压杆12的移动进行阻尼,这里通信杆的重力要大于各个第一弹簧18的回复力之和,从而使得通信杆能推动顶板11缓慢移动,从而避免通信杆突然掉下,对通信杆实现保护。
通信杆竖立后,拧开第一螺栓9,打开两个夹板8,同时取下套环10,即可完成整个操作。
如图4-5所示,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压组件和插地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限位单元和转动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9、限位块20、电磁铁21、永磁铁22和第四弹簧23,所述限位杆19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限位杆19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20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20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21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永磁铁22设置在限位块20上,所述永磁铁22与电磁铁21正对设置,所述第四弹簧23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四弹簧23的一端与限位槽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3的另一端与限位块20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杆24、固定柱25、挡柱26和第二弹簧27,所述转杆24的中部与车体1铰接,所述固定柱25和挡柱26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端,所述固定柱25有两个,两个固定柱25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侧,所述挡柱26有两个,两个挡柱26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侧,所述转杆24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挡柱26和其中一个固定柱25抵靠,所述转杆24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一端与转杆24靠近固定柱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的另一端与限位块20连接,所述插地组件包括定位管28、插杆29、定位块30和第三弹簧31,所述定位管28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插杆29穿过定位管28,所述插杆29与定位管28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30设置在插杆29上,所述第三弹簧31套设在插杆29上,所述第三弹簧31位于定位管28和定位块30之间,所述第三弹簧31的一端与定位块30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1的另一端与定位块30连接,所述插杆29靠近定位块30的一端与转杆24抵靠。
车体1移动至预设点后,PLC控制电磁铁21运行,电磁铁21产生吸力,使得永磁铁22向着电磁铁21移动,永磁铁22驱动限位块20移动,使得第二弹簧27进一步拉伸,第二弹簧27就会拉动转杆24靠近固定柱25的一端向着限位块20靠近,从而使得第二弹簧27拉动转杆24向着另一个固定柱25旋转,从而使得转杆24与定位管28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转杆24压动插杆29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插杆29插入地下,实现对车体1的固定,这里第三弹簧31的回复力要远小于第二弹簧27的回复力,从而使得转杆24能压动插杆29向下移动,同时,转杆24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二弹簧27有一个进一步拉伸的过程,从而对转杆24产生一个蓄力的过程,从而使得转杆24对插杆29产生更大的推力,从而使得插杆29更好的插入地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
当需要移开车体1时,停止运行电磁铁21,此时第四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第四弹簧23的回复力对限位块20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推动限位块20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块20驱动第二弹簧27再次拉伸,从而使得第二弹簧27拉动转杆24反向旋转,从而使得转杆24回复到初始位置,这里第四弹簧23的回复力大于第二弹簧27的回复力,从而使得第四弹簧23能够驱动限位块20移动,转杆24回复到初始位置后,转杆24与定位管28之间的距离变大,插杆29受不到转杆24的阻挡,在第三弹簧31的回复力作用下,就会驱动插杆29反向移动,从而使得插杆29由地下移出,从而解除对车体1的固定状态。
所述车体1上设有PLC,所述电机2、车体1和电磁铁21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插杆29与转杆24抵靠的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转杆24滚动连接。
所述转杆24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滑轮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滑轮与条形槽滚动连接。
所述转板7与车体1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所述顶板11与转板7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所述第一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弹簧27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插杆29的端部为锥形。
所述拉绳4为刚丝绳。
该装置使用时,运行车体1,使得装置移动至预设点,PLC控制电磁铁21运行,从而驱动限位块20移动,限位块20使得第二弹簧27进一步拉伸,从而驱动转杆24旋转,转杆24压动插杆29,使得插杆29插入地下,从而实现车体1的固定,从而避免竖立通信杆时,车体1发生移动,提高了安全性,这里第二弹簧27有一个进一步拉伸的过程,从而使得转杆24对插杆29有一个蓄力然后冲压的过程,从而使得插杆29更好的插入地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然后将通信杆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夹板8和套环10内,运行拉动组件,拉动组件拉动套环10移动,从而实现通信杆的竖立,然后拧开第二螺栓15,使得压杆12受不到阻挡,从而使得通信杆在重力的作用下,顶开顶板11,这里第一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18的回复力对卡块17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使得卡块17贴紧压杆12,增大了与压杆12的接触面积,同时对压杆12有一个夹持的效果,从而增大与压杆12的摩擦力,从而对压杆12的移动进行阻尼,从而使得通信杆缓慢下降,从而避免通信杆的突然落下,对通信杆实现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实现通信杆的竖立,通过固定机构实现车体1的固定,与现有的升降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缓冲组件对通信杆的移动进行阻尼,使得通信杆缓慢下降,对通信杆进行保护,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通过将插杆29插入地下,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从而避免通信杆竖立过程中,车体1发生移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插杆29插入地下时,转杆24对插杆29有一个冲压的过程,使得插杆29更好的插入地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车体(1)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拉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电机(2)、线盘(3)、拉绳(4)、定位轮(5)、固定杆(6)、转板(7)、夹板(8)、第一螺栓(9)和套环(10),所述电机(2)水平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线盘(3)安装在电机(2)上,所述固定杆(6)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定位轮(5)设置在固定杆(6)远离车体(1)的一端,所述转板(7)设置在车体(1)靠近固定杆(6)的一侧,所述转板(7)与车体(1)铰接,所述夹板(8)设置在转板(7)上,所述夹板(8)的一端与转板(7)铰接,所述夹板(8)有两个,两个夹板(8)正对设置,所述夹板(8)的截面为弧形,两个夹板(8)的弧形截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栓(9)设置在夹板(8)上,所述拉绳(4)的一端与线盘(3)连接,所述套环(10)与拉绳(4)远离线盘(3)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4)绕设在线盘(3)上,所述拉绳(4)绕过定位轮(5),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顶板(11)、压杆(12)、套管(13)、固定块(14)、第二螺栓(15)和缓冲单元,所述顶板(11)设置在夹板(8)的一端,所述顶板(11)与转板(7)铰接,所述固定块(14)设置在转板(7)上,所述固定块(14)位于转板(7)远离夹板(8)的一侧,所述压杆(12)设置在定板上,所述压杆(12)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压杆(12)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顶板(11)与转板(7)的铰接处,所述压杆(12)穿过转板(7)和固定块(14),所述第二螺栓(15)设置在固定块(14)上,所述第二螺栓(15)穿过压杆(12),所述套管(13)套设在压杆(12)上,所述压杆(12)与套管(13)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单元有若干,各缓冲单元沿着套管(13)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固定管(16)、卡块(17)和第一弹簧(18),所述固定管(16)设置在套管(13)内,所述卡块(17)的一端位于固定管(16)内,所述卡块(17)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16)外,所述压杆(12)上设有若干卡槽,各卡槽沿着压杆(1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卡块(17)位于固定管(16)外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第一弹簧(18)设置在固定管(16)内,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一端与卡块(17)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6)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压组件和插地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限位单元和转动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9)、限位块(20)、电磁铁(21)、永磁铁(22)和第四弹簧(23),所述限位杆(19)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限位杆(19)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20)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20)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21)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永磁铁(22)设置在限位块(20)上,所述永磁铁(22)与电磁铁(21)正对设置,所述第四弹簧(23)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四弹簧(23)的一端与限位槽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3)的另一端与限位块(20)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杆(24)、固定柱(25)、挡柱(26)和第二弹簧(27),所述转杆(24)的中部与车体(1)铰接,所述固定柱(25)和挡柱(26)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端,所述固定柱(25)有两个,两个固定柱(25)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侧,所述挡柱(26)有两个,两个挡柱(26)分别设置在转杆(24)的两侧,所述转杆(24)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挡柱(26)和其中一个固定柱(25)抵靠,所述转杆(24)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一端与转杆(24)靠近固定柱(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的另一端与限位块(20)连接,所述插地组件包括定位管(28)、插杆(29)、定位块(30)和第三弹簧(31),所述定位管(28)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插杆(29)穿过定位管(28),所述插杆(29)与定位管(28)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30)设置在插杆(29)上,所述第三弹簧(31)套设在插杆(29)上,所述第三弹簧(31)位于定位管(28)和定位块(30)之间,所述第三弹簧(31)的一端与定位块(30)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1)的另一端与定位块(30)连接,所述插杆(29)靠近定位块(30)的一端与转杆(24)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PLC,所述电机(2)、车体(1)和电磁铁(21)均与PLC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9)与转杆(24)抵靠的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转杆(24)滚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4)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滑轮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滑轮与条形槽滚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7)与车体(1)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与转板(7)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27)处于拉伸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9)的端部为锥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4)为刚丝绳。
CN202011551219.2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Withdrawn CN112727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1219.2A CN11272722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1219.2A CN11272722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7229A true CN112727229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1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1219.2A Withdrawn CN11272722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72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753A (zh) * 2020-12-18 2021-04-13 潘春燕 一种电网架设混凝土电线杆安装施工方法
CN114856291A (zh) * 2022-05-10 2022-08-05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线路施工的线路杆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753A (zh) * 2020-12-18 2021-04-13 潘春燕 一种电网架设混凝土电线杆安装施工方法
CN114856291A (zh) * 2022-05-10 2022-08-05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线路施工的线路杆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4856291B (zh) * 2022-05-10 2023-05-05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线路施工的线路杆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27229A (zh)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CN110601052A (zh) 一种变电站变配电室开关柜的安装方法
CN110984587B (zh) 一种建筑领域用的钢筋捆绑装置
CN217307121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N110775881B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电缆线盘运输机械
CN101862778B (zh) 旋转折叠式液压滚槽机
CN113073564A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桩柱扶正装置
CN109002093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减震装置
CN108708600B (zh) 一种停车设备用地坑钢丝绳传动机构
CN213783754U (zh) 一种工业网络安全控制设备的防护装置
CN109573109B (zh) 一种用于火箭回收的悬吊落体测试装置
CN112661075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用于通信电缆维修的提升装置
CN209698950U (zh) 拆装扳手
JPH08336068A (ja) カメラ昇降式支柱
CN218971739U (zh) 一种带有减震防护的车载电子监控设备
CN115110838B (zh) 一种建筑施工区安全围挡装置
CN201590617U (zh)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线卡安装装置
CN217424137U (zh) 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移动式地雷
CN220798732U (zh) 一种拼装式主板安装架
CN22110268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光纤激光器底座
CN219449042U (zh) 一种机车减震器专用吊具
CN209520888U (zh) 长臂工具钳
CN115781737B (zh) 一种无缝气瓶生产用的机械手
SU1491798A1 (ru) Грузозахв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1170997U (zh) 一种钢丝绳破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