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0313A -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0313A
CN112720313A CN202011540410.7A CN202011540410A CN112720313A CN 112720313 A CN112720313 A CN 112720313A CN 202011540410 A CN202011540410 A CN 202011540410A CN 112720313 A CN112720313 A CN 112720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urface
positioning
clamping
assembly
tor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04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0313B (zh
Inventor
施文昊
秦英
马兆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04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0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0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0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0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0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属于舵面装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舵面装配过程中扭转弹簧预紧力控制与找正困难以及舵面前后段定位与装夹要求高、狭小空间内人工操作可达性差的问题。该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夹紧结构、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和定向驱动机构。装配方法包括:采用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前段定位夹紧;采用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后段定位夹紧;将扭转弹簧定位件插入靠近舵面前段的安装孔;转动手轮丝杠,使舵面后段螺钉孔与舵面前段螺钉孔对齐;安装螺钉,完成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的安装。本发明实现了舵面前后段的定位、装夹、相对运动及可靠锁定。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舵面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飞行器的不断发展进步,舵面作为飞行器姿态调节的关键部件,其各项指标参数也不断提高。
折叠结构舵面以大扭矩扭转弹簧为折叠展开机构的主要驱动力,由于装配空间较为狭小且舵面前、后段装配接触面长于扭转弹簧安装配合面,从而无法在扭转弹簧自由状态时找正舵面后段的安装孔,进而无法在扭转弹簧预紧的同时将舵面前、后段安装到位。
在装配过程中,扭转弹簧需预先装入舵面前段,然后使用舵面后段将扭转弹簧旋转至预紧状态,而后推动舵面后段在保持扭转弹簧预紧力状态下沿直线路径装入舵面前段,由于舵面前、后段装配接触面为直角结构,需同时满足定位和夹紧,仅凭操作人员手工作业难以完成;而装配过程中频繁的敲击、振动将会导致舵面表面防护涂层的脱落,使其难以满足设计需求,影响最终舵面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1)舵面装配过程中扭转弹簧预紧力控制与找正困难;(2)舵面前后段定位与装夹要求高、狭小空间内人工操作可达性差;(3)舵面表面涂层缺少有效防护,导致舵面表面涂层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用于装配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包括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夹紧结构、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和定向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前段,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后段,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用于找正舵面前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柄和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所述定向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移动;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之间。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舵面装配工装还包括扭转弹簧找正结构,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用于找正舵面前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柄和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之间。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夹紧组件,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下部和上部,所述上部设有供舵面前段转轴插入的转轴孔,所述下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的侧壁设有定位孔。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还包括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螺杆、螺母上压板,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螺杆上。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螺杆分别位于舵面前段的两侧。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一侧板高于所述第二侧板。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还包括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用于将所述舵面后段。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定位部移动稳定性的导向杆组件。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还包括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二夹紧部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且靠近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舵面后段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部之间,所述第二夹紧部的外型面与所述舵面后段外型面的形状相匹配。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组件包括导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和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之间;所述推力座和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杆的孔,所述定位部的第三侧板设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包括扭转弹簧定位件和扭转弹簧杠杆,所述扭转弹簧定位件设有与舵面前段的第一安装孔相应的通孔,以及用于与所述扭转弹簧找正杠杆的一端连接的销孔。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舵面前段包括舵面前段转轴、舵面前段对接面和舵面前段分离面,扭转弹簧从所述舵面前段对接面伸出,所述舵面前段分离面上设有三个安装孔,靠近所述舵面前段对接面的安装孔为第一个安装孔,所述扭转弹簧包括扭转弹簧安装柄。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舵面后段包括舵面后段对接面和舵面后段分离面,所述舵面后段分离面上设有与舵面前段分离面上的三个安装孔相对应的三个安装孔,所述舵面后段对接面上设有延伸进入所述舵面后段内的扭转弹簧安装孔,所述扭转弹簧安装柄进入所述扭转弹簧安装孔,所述舵面后段分离面低于所述舵面后段的表面。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按照距离所述定位部由远及近的顺序,所述定向驱动机构包括手轮丝杠、手轮底座、推力座和顶紧杆,所述手轮底座固定在所述推力座上,所述推力座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手轮丝杠与所述手轮底座之间为轴孔配合,所述手轮丝杠与所述顶紧杆连接,所述顶紧杆与所述定位部的第三侧板连接,手轮丝杠带动所述定位部运动。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板的下表面设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用于防止夹紧过程中对舵面前段造成破坏。
基于上述装配工装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紧部的表面设有保护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叠舵面装配方法,采用上述装配工装完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前段定位夹紧;
步骤2:转动手轮丝杠,使定位部远离舵面前段;
步骤3:采用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后段定位夹紧:
步骤4:将扭转弹簧定位件插入靠近舵面前段的安装孔;
步骤5:转动手轮丝杠,使舵面后段靠近舵面前段,至舵面前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柄与舵面后段对接面齐平;
步骤6:继续转动手轮丝杠,使舵面后段进一步靠近舵面前段,至舵面后段螺钉孔与舵面前段螺钉孔对齐;
步骤7:安装螺钉,完成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的装配。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舵面前段转轴插入安装座的转轴孔内,并插入定位插销。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将上压板安装到两侧螺杆上,并通过螺母固定。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逆时针转动手轮丝杠,顶紧杆带动定位部沿导向杆运动,至定位部与舵面前段相距最远。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将舵面后段安装在第二夹紧部与第一侧板之间,之后拧紧压紧部上的螺钉。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将扭转弹簧定位件安装到靠近舵面前段对接面的第一个安装孔,并固定。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将装配完成的折叠舵面取下。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折叠舵面的装配采用装配工装完成。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夹紧结构、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和定向驱动机构。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夹紧组件,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旋松压紧部上的固定螺钉,使第二夹紧部与定位部的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变大。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扳动扭转弹簧找正杠杆,至扭转弹簧安装柄与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对齐;
步骤b:继续顺时针转动手轮丝杠,至舵面后段与扭转弹簧定位件接触;
步骤c:松开扭转弹簧定位件上的螺钉,将扭转弹簧定位件从舵面前段上取下。
基于上述装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将装配完成的折叠舵面取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松开压板上的固定螺钉,使得第二夹紧部完全脱离舵面后段;
步骤ii:松开上压板上的螺母,将上压板从螺杆中抽出;
步骤iii:抽出安装座中的定位插销;
步骤iv:整理舵面装配工装各零件,归位收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在定位部(定位板)有限的腔体空间内设计第二夹紧部(夹紧块),并使用压紧部(压板)将舵面后段固定在定位板的侧板和夹紧块之间,实现了舵面后段的有效定位及夹紧功能;
(2)通过设置扭转弹簧找正杠杆,使原本施加在扭转弹簧安装柄上的扭矩转化为人工扳动扭转弹簧找正杠杆的作用力,并通过扭转弹簧找正杠杆角向位移找正扭转弹簧的安装位置(即通过扳动扭转弹簧找正杠杆调整扭转弹簧安装柄的位置,使其对准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从而实现扭转弹簧预紧力的施加及定向找正;
(3)通过设置定向驱动机构促使舵面后段沿直线状态前行并装配到位,最终实现舵面前、后段的定位、装夹、相对运动及可靠锁定;
(4)通过在第二夹紧部(夹紧块)表面设置保护部(如粘接随形橡胶垫),防止舵面后段移动过程中舵面表面涂层与金属件直接接触而产生磕碰及损伤,有效保护了舵面表面涂层;
(5)通过在下压板的下表面设置保护部(如粘接随形橡胶垫),防止夹紧过程中对舵面前段表面涂层造成破坏;
(6)通过采用特定的驱动方式(即手轮丝杠驱动),使定位部在安装带有预紧力的扭转弹簧后能够克服移动过程中的扭转力矩与摩擦力造成的阻力,使定位部带动舵面后段稳定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锁紧;
(7)通过设置导向杆组件,增加了可移动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8)本发明的装配工装实现了扭转弹簧预紧力的控制及找正,舵面前后段的定位、装夹、相对运动及可靠锁定,保护了舵面表面涂层,减少了装配操作人员配备数量,降低了装配操作难度,提高了狭小空间内装配可达性,保证了装配质量;
(9)采用本发明的装配方法装配后的折叠结构舵面具备优良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效果。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舵面装配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图1的装配工装装配舵面的示意图;;
图3为扭转弹簧找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舵面前段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舵面后段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撑板;3-扭转弹簧找正杠杆;4-压紧部;5-夹紧块;6-导向杆;7-手轮丝杠;8-手轮底座;9-推力座;10-顶紧杆;11-第一侧板;12-扭转弹簧定位件;13-螺杆;14-橡胶垫;15-螺母;16-上压板;17-安装座;18-定位插销;19-螺钉;20-扭转弹簧安装柄;21-舵面前段对接面;22-第一个安装孔;23-舵面前段分离面;24-扭转弹簧安装孔;25-舵面后段对接面;26-舵面后段分离面;27-舵面前段转轴;28-转轴孔;29-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31-通孔;32-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发明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舵面通常由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装配而成,在装配舵面后段时,舵面前段应可靠固定,舵面后段与舵面前段按理论位置对正,满足舵面前、后段有效定位与装夹;扭转弹簧由自由状态调整至预紧状态时,操作人员需能够根据实际装配状态灵活调整扭转弹簧安装柄位置,实现扭转弹簧预紧力控制与找正;此外,装配舵面后段时需具备定向驱动机构促使舵面后段沿直线状态移动并装配到位,最终实现舵面前、后段的定位、装夹、相对运动及可靠锁定;同时,工装还需具备舵面表面涂层防护措施,避免磕碰及损伤。
舵面前段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舵面前段包括舵面前段转轴27、舵面前段对接面21和舵面前段分离面23,扭转弹簧从所述舵面前段对接面21伸出,舵面前段分离面23上设有三个安装孔,靠近舵面前段对接面的安装孔为第一个安装孔22,扭转弹簧包括扭转弹簧安装柄20。
如图6所示,舵面后段包括舵面后段对接面25和舵面后段分离面26,舵面后段分离面26上设有与舵面前段分离面23上的三个安装孔相对应的三个安装孔,舵面后段对接面25上设有延伸进入舵面后段内的扭转弹簧安装孔24,扭转弹簧安装柄20进入扭转弹簧安装孔24,舵面后段分离26面低于舵面后段的表面。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舵面装配工装,用于装配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如图1所示,该舵面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夹紧结构、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和定向驱动机构。
下面对该舵面装配工装中每一部分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前段,并为后续结构提供基础。该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夹紧组件和第一夹紧部。
如图1所示,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底座1、安装座17、定位插销18和螺钉19。安装座17包括下部和上部,下部通过4处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上部设有供舵面前段转轴27插入的转轴孔28,舵面前段转轴27插入转轴孔28后,通过定位插销18限制舵面前段位置,避免装配过程中舵面前段发生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7上部的侧壁设有贯通的定位孔,定位插销18穿过定位孔定位舵面前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部包括螺杆13、橡胶垫14、螺母15和上压板16。其中,螺杆13通过螺母15固定在底座1上,上压板16通过螺母15固定在两根螺杆13上,上压板16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14,防止夹紧过程中对舵面造成破坏。示例性地,螺杆13的数量为两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舵面前段定位夹紧的稳定性,支撑面采用两处分布支撑,与夹紧点位置对称设计。具体来说,是将两根螺杆13分别位于舵面前段的两侧,保证舵面受力均匀,避免单侧受力导致舵面倾斜。
使用上述定位夹紧组件定位夹紧舵面前段的过程中,以舵面前段的舵轴为固定中心,舵面前段下表面作为支撑面,舵面前段上表面作为夹紧面,定位锁紧舵面前段。
参考图1和图2,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后段,并与定向驱动机构连接,实现舵面后段的定向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部、第二夹紧部和压紧部,定位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29,以及第三侧板30。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29和第三侧板30围成腔体,第一侧板11高于第二侧板29。示例性地,第二夹紧部可以为夹紧块5。
夹紧块5位于腔体内,并且靠近第二侧板29,舵面后段安装于第一侧板11和夹紧块5之间,夹紧块5的外型面与舵面后段外型面的形状相匹配,通过舵面后段外型面与安装孔联合定位模式,将舵面后段稳定夹紧。
压紧部4设于第二侧板29的外壁,用于固定舵面后段。示例性地,压紧部4可以为压板。
为了实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的移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定位部的底部设有凸起,该凸起与底座1的凹槽配合,与导向杆组件的导向杆6一起作为定位部运动的限位装置,从而保证定位部始终沿直线状态运动。
示例性地,该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称为矩形键块,相应的凹槽称为矩形键槽。
下面介绍定向驱动机构。定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移动。按照距离定位部由远及近的顺序,该定向驱动机构包括手轮丝杠7、手轮底座8、推力座9和顶紧杆10,手轮底座8通过螺钉固定在推力座9上,手轮丝杠7与手轮底座8之间为轴孔配合,手轮丝杠7与顶紧杆10通过螺纹连接,顶紧杆10与定位部的第三侧板30通过销钉连接,转动手轮丝杠7时,通过螺纹连接带动定位部作直线运动。
定向驱动机构采用手轮丝杠驱动,使定位部在安装带有预紧力的扭转弹簧后能够克服移动过程中的扭转力矩与摩擦力造成的阻力,使定位部带动舵面后段稳定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锁紧。
考虑到定位部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晃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舵面前段定位夹紧组件上设有导向杆组件。通过设置导向杆组件,增加了可移动舵面后段定位块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导向杆组件包括导向杆6和支撑板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也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
推力座9和支撑板2上设有同轴孔,该同轴孔用于安装导向杆6.导向杆6穿过第三侧板30上的导向孔。
接着,参考图3,介绍扭转弹簧找正结构。该扭转弹簧找正结构用于找正舵面前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柄和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找正结构包括扭转弹簧定位件12和扭转弹簧找正杠杆3,扭转弹簧定位件12设有与舵面前段的第一安装孔相应的通孔31,以及用于与扭转弹簧找正杠杆的一端连接的销孔32。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扭转弹簧找正杠杆的过程中,扭转弹簧需预先装入舵面前段,与舵面前段轴向相对静止,施加预紧力时需要使扭转弹簧安装柄沿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因此选择舵面前段与舵面后段的安装孔作为施力点,设计扭转弹簧找正杠杆结构,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装配状态灵活调整杠杆位置,使扭转弹簧安装柄对正舵面后段的安装孔,实现扭转弹簧预紧力控制与找正。
为了避免舵面后段装配过程中表面涂层脱落,在夹紧块5的表面粘接随形橡胶垫,从而有效防止舵面后段移动过程中表面涂层与金属件直接接触而产生磕碰及损伤,保护了舵面表面防护涂层。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舵面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适用于含有大扭矩扭转弹簧元件的折叠结构舵面装配过程。具体来说,该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舵面前段转轴27插入安装座17转轴孔内,调整舵面前段角向位置,并插入定位插销18进行约束,插入舵面前段的过程中注意避让两侧螺杆13,防止螺杆括蹭舵面表面涂层;
(2)将上压板16安装到两侧螺杆13上,并通过螺母15固定,安装前检查上压板16底面的橡胶垫14是否存在,检查无误后方可安装,避免损坏舵面表面涂层;
(3)逆时针转动手轮丝杠7,此时顶紧杆10带动定位部沿导向杆运动,使其逐渐远离舵面前段,至最大距离处;
(4)松开压板上的固定螺钉,使得夹紧块5与第一侧板11之间的距离变大;
(5)舵面后段安装在夹紧块5与第一侧板11之间,保证型面完全贴合,此时拧紧压板上的固定螺钉,使得夹紧块5与定位板11将舵面后段紧紧的固定住;
(6)靠近舵面前段对接面21的第一个安装孔22安装扭转弹簧定位件12,并用螺钉固定;扭转弹簧定位件12与扭转弹簧找正杠杆3之间已经通过销钉固定连接,此时扳动扭转弹簧找正杠杆3,能够顺畅转动;
(7)顺时针转动手轮丝杠7,顶紧杆10带动定位部沿导向杆6运动,使得定位部上固定的舵面后段逐渐接近舵面前段,待运动至舵面前段上扭转弹簧安装柄20与舵面后段对接面25齐平时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舵面前段分离面23应与舵面后段分离面26完全接触;
(8)扳动扭转弹簧找正杠杆3,带动扭转弹簧安装柄20位置变动,使其与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24对齐;
(9)继续顺时针转动手轮丝杠7,使得舵面后段进一步靠近舵面前段,此时扭转弹簧安装柄20应逐步插入舵面后段上的扭转弹簧安装孔24,至舵面后段与扭转弹簧定位件12接触时停止运动;
(10)此时松开扭转弹簧定位件12上的固定螺钉,将其从舵面前段上取下;
(11)继续顺时针转动手轮丝杠7,使得舵面后段进一步靠近舵面前段,至舵面后段与舵面前段对接面接触时停止运动,此时应能观察到舵面后段螺钉孔与舵面前段螺钉孔对齐;
(12)安装舵面前、后段固定螺钉,使得舵面后段完全固定在舵面前段上;
(13)松开压板上的固定螺钉,使得夹紧块5完全脱离舵面后段;
(14)松开上压板16上的两处固定螺母,将上压板16和橡胶垫14从螺杆13中抽出;
(15)抽出安装座17中用于约束舵面前段的定位插销18;
(16)将舵面从安装座17中取下,取下过程中注意避让定位板11和螺杆13,避免刮蹭表面涂层;
(17)整理舵面装配工装各零件,归位收纳,至此舵面装配完成。
与传统的采用纯人工装配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的装配方法装配后的折叠结构舵面具备优良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效果,并且本发明的装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大幅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包括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和定向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前段,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定位夹紧舵面后段;
所述定向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夹紧组件,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底座(1)和安装座(17);
所述安装座(17)包括下部和上部,所述上部设有供舵面前段转轴插入的转轴孔(28),所述下部与所述底座(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侧壁设有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紧结构还包括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螺杆(13)、螺母(15)和上压板(16),所述螺杆(1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上压板(16)固定在所述螺杆(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螺杆分别位于舵面前段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29),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29)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一侧板(11)高于所述第二侧板(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夹紧结构还包括压紧部(4),所述压紧部(4)设于所述第二侧板(29)的外壁,用于固定所述舵面后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定位部移动稳定性的导向杆组件。
10.一种折叠舵面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配工装完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第一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前段定位夹紧;
步骤2:采用第二定位夹紧结构将舵面后段定位夹紧;
步骤3:将扭转弹簧定位件插入靠近舵面前段的安装孔;
步骤4:转动手轮丝杠,使舵面后段螺钉孔与舵面前段螺钉孔对齐;
步骤5:安装螺钉,完成舵面前段和舵面后段的装配。
CN202011540410.7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Active CN112720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0410.7A CN11272031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0410.7A CN11272031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0313A true CN112720313A (zh) 2021-04-30
CN112720313B CN112720313B (zh) 2022-10-14

Family

ID=7560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0410.7A Active CN11272031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03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4983A1 (en) * 2009-12-08 2012-09-20 Eric Wildman Control surface assembly
CN205166825U (zh) * 2015-12-09 2016-04-20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舵面骨架与衬套装配装置
CN207026867U (zh) * 2017-05-25 2018-02-23 江苏友信车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安装装置
CN109732328A (zh) * 2019-03-14 2019-05-10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舵翼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0908869U (zh) * 2019-10-28 2020-07-03 苏州新宏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装配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4983A1 (en) * 2009-12-08 2012-09-20 Eric Wildman Control surface assembly
CN205166825U (zh) * 2015-12-09 2016-04-20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舵面骨架与衬套装配装置
CN207026867U (zh) * 2017-05-25 2018-02-23 江苏友信车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安装装置
CN109732328A (zh) * 2019-03-14 2019-05-10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舵翼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0908869U (zh) * 2019-10-28 2020-07-03 苏州新宏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管装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0313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9825B (zh) 建筑用铝模板机器人焊接系统工装及其工作方法
JP2617534B2 (ja) 増力型機械バイス
CN112659062B (zh)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方法
CN101132891B (zh) 用于木工刀具的夹紧组件
CN100545002C (zh) 抗振动的车辆后视镜连接组件
CN112720313B (zh)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JP3146774B2 (ja) 締付装置
CN213646204U (zh) 锁片加工装置
CN210411386U (zh) 点胶机、压电喷射阀及其快速装卸式流道装置
CN212706860U (zh) 一种快换装配
CN212240133U (zh) 一种适配转向节的夹具
CN218079768U (zh) 揻板辅助工具
JPS5839618B2 (ja) 工作物締付装置
CN114291194B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折叠车
CN217485624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储能装置和电动工具
CN218591897U (zh) 一种翻转式联动夹紧钻模
CN212470079U (zh) 一种攻丝辅助夹具
CN215093343U (zh) 一种拆卸安装工具
CN219767483U (zh) 汽车转向节铣削夹具
CN219004046U (zh) 一种用于转向机壳体的夹紧固定装置
CN219818592U (zh)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焊接工装
CN214641852U (zh) 一种t形槽加工装置
CN214393985U (zh) 扳手
CN217122506U (zh) 一种汽车转向横拉杆臂加工夹具
CN214868251U (zh) 用于车身零部件的定位压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