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526B -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4526B
CN112714526B CN202011529074.6A CN202011529074A CN112714526B CN 112714526 B CN112714526 B CN 112714526B CN 202011529074 A CN202011529074 A CN 202011529074A CN 112714526 B CN112714526 B CN 112714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oling
fixedly connected
ring
he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9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4526A (zh
Inventor
王吴松
陈明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xin Fosh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xin Fosh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xin Fosh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xin Fosh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90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4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4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C21D1/42Induct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H05B6/42Cooling of co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且冷却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设备主体前端外表面上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加热线圈中两根输出铜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有效的减少因杂质附着加热线圈而导致的高频磁场传递效果降低的影响,提高加热线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工维护清理的难度以及时间,由于U型清理块由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其能更大面积更好的贴合加热线圈表面,及时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扩张收缩依然能够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磁性材料可以经耦合到其上的高频交变磁场被感应加热,该磁场由加在工作线圈上的交流电压产生,工作线圈由若干匝电导线或其他细长的电导体构成。当工作时,感应线圈起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作用,而工件起次级绕组的作用。被加热的材料不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热的产生是由于工件中流动的感应电流。
尤其针对于高频淬火设备中,其加热金属工件所用的构件大多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进行,利用高频电流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其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摄氏度。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高频淬火工序中,通过对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通入高频交流电,对内部放置的金属构件进行高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瞬间通过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实现高频淬火的过程,然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冷却水喷洒金属工件表面,冷却水高温蒸发向上升腾,长时间使用,不仅会导致电磁感应线圈表面会附着大量水垢或其他附着性杂质,影响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高频磁场传递,导致金属工件加热效率降低,同时特别针对于截面为方形结构的铜管线圈,此类现象在长时间的高频淬火之后越发明显,杂质的附着不仅仅影响磁场传递,同时也会缩小线圈内部间距,导致工件无法插入,传统大多采用人工敲击的方式,通过振动将其表面杂质脱离,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容易导致电磁感应线圈受到损伤无法使用,增加使用者的投入成本;2.同时传统高频淬火所用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种类繁多,针对于不同金属工件形状设计出了许许多多类型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用于高频淬火,然而针对于柱形金属工件进行高频淬火加热过程中,同一批次的金属工件往往直径尺寸差别很小,为了更好的高频淬火效果,使用者常常需要采用多组适用于工件直径尺寸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用于淬火加热,或者在同一台机组上进行更换,上述方式无论哪一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大大降低工件加工效率,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为此,提出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感应线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且冷却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设备主体前端外表面上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加热线圈中两根输出铜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环形活动槽、冷却固定环、半环存储块、容腔、喷嘴;所述冷却固定环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远离冷却固定环的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且冷却固定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形活动槽的内部设置半环存储块,所述半环存储块与冷却固定环内部纵向截面成方形结构相互匹配并活动连接,所述半环存储块的内部开设容腔,所述冷却固定环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出口并与内部中空连通,所述半环存储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喷嘴,且喷嘴与容腔相通并通过环形出口延伸至冷却固定环外部,所述喷嘴位于加热线圈外沿下侧,所述冷却固定环的上端外表面开设环形活动槽;所述冷却固定环环形侧面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半环存储块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也呈半环状与半环存储块相互匹配,且冷却固定环内壁开设有滑道,滑轨位于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滑轨与滑道滑动连接对半环存储环在冷却固定环内部位移精确导向;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撑张杆、传动盘、夹板、滚珠、伺服电机、固定机构、弧形槽,所述伺服电机的上端外表面设置传动盘,且传动盘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外表面设置固定机构,且伺服电机通过固定机构与冷却固定环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的环形侧面对称开设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部设置撑张杆,且撑张杆的一端嵌入式连接滚珠,所述撑张杆通过滚珠贴合弧形槽内壁并与传动盘滑动连接,所述撑张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板,所述夹板呈U型结构卡合包裹加热线圈外壁,所述夹板由高韧性金属构成,且其上下两端外表面通过螺丝与加热线圈固定连接;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座、支架一、支架二、限位座、缓冲机构、清理块;所述环形活动槽的内部设置T型结构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冷却固定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架一,且支架一的一端设置支架二,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设置缓冲机构,所述支架二远离支架一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U型结构清理块,且支架二的上端与清理块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清理座,所述清理块包括加热线圈外表面,且清理块由两组规格相同的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耳板、固定套筒、散热孔、安装孔;所述固定套筒上端开口状态下端闭合,且其通过上端开口套接在伺服电机下端,所述固定套筒的下端外表面边缘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六组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呈Z形结构分布,且其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套筒的下端外表面开设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之间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贯穿螺丝将固定套筒与伺服电机固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齿轮、传动轴、副齿轮、通槽、盒体;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冷却固定环,且盒体内部中空并前端外表面开设散热孔,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主齿轮,所述盒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盒体并延伸至盒体内部与传动轴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轴承,轴承外表面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固定环外表面靠近主齿轮的位置开设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设置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所述半环存储块外表面呈齿牙状分布,且半环存储块、副齿轮、主齿轮三者相互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方形管、缓冲弹簧、导向滑块、导向槽;所述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固定安装缓冲弹簧,且支架一与支架二外表面套接方形管,所述方形管通过螺丝与支架一固定连接,且方形管内表面靠近支架二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导向滑块,且支架二的外表面与导向滑块对应位置开设导向槽,所述导向滑块位于导向槽的内部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靠近支架一的一端为闭合状态。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螺旋橡胶软管,螺旋橡胶软管的一端与容腔连接相通,另一端经固定支架延伸至外部并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理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状结构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层,且抛光层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调节机构,使用时,使用者控制伺服电机转动,此时传动盘旋转,撑张杆通过滚珠端在弧形槽内部滚动位移,由于弧形槽弧形结构开设,其内部弧形槽深度逐渐减小,因此撑张杆在弧形槽内部位移时,夹板与传动盘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从而通过夹板以及撑张杆两者配合对两侧加热线圈输出的方向管线进一步撑张呈,从而使得环形结构的加热线圈处撑张变大,以满足与同一批次柱形工件不同直径高频淬火需求,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外部控制设备精准控制伺服电机正反转动角度,调节撑张杆在弧形槽内部深度,以此达到调节加热线圈圈口内部直径的目的,有效提高工件加工效率,使用者无需进行反复更换或者多台机组加工;
2、通过在添加清理机构,使用者在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冷却固定环内部半环存储块通过滑道与滑轨滑动连接精准导向位移,从而利用T型限位座在环形活动槽内部进行移动,实现清理机构在冷却固定板上环形运动,从而利用U型结构的清理块对加热线圈表面进行擦拭,擦拭的同时配合冷却机构中的喷嘴喷洒冷却水进一步擦拭清理其表面附着灰尘杂质,有效的减少因杂质附着加热线圈而导致的高频磁场传递效果降低的影响,提高加热线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工维护清理的难度以及时间,由于U型清理块由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其能更大面积更好的贴合加热线圈表面,及时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扩张收缩依然能够正常使用;
3、在清理机构的基础上添加清理座,在滑座与滑槽的作用下利用设备主体内部升降机构控制冷却机构以及加热线圈向下位移进行高频加热,使得金属工件高频淬火结束后冷却过程中,冷却箱体中的固定座用于承接固定柱形金属工件,并通过内部驱动保持柱形金属工件缓慢的自转,此时清理机构运动方向与之相反,然后利用清理座中的抛光层贴合冷却后的金属工件并在相反方向的摩擦转动作用下对其表面进一步抛光清理,将其表面因高频淬火后冷却产生的铁屑清除,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减少后续产品加工步骤,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线圈与冷却机构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热线圈与调节机构的结合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盘与撑张杆的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加热线圈与清理机构的结合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冷却机构与清理机构的剖面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清理座与抛光层的结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设备主体;11、滑座;2、加热线圈;3、冷却机构;31、固定支架;32、环形活动槽;33、冷却固定环;34、半环存储块;35、容腔;36、喷嘴;37、滑道;4、冷却箱体;41、固定座;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主齿轮;53、传动轴;54、副齿轮;55、通槽;56、盒体;6、调节机构;61、撑张杆;62、传动盘;63、夹板;64、滚珠;65、伺服电机;66、固定机构;661、固定耳板;662、固定套筒;663、散热孔;664、安装孔;67、弧形槽;7、清理机构;71、清理座;711、抛光层;712、固定板;72、支架一;721、支架二;722、导向槽;73、限位座;74、缓冲机构;741、方形管;742、缓冲弹簧;743、导向滑块;75、清理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4,且冷却箱体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41,所述设备主体1前端外表面上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座11,所述滑座1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2,所述加热线圈2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加热线圈2中两根输出铜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
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固定支架31、环形活动槽32、冷却固定环33、半环存储块34、容腔35、喷嘴36;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31,且固定支架31远离冷却固定环33的一端与滑座11固定连接,且冷却固定环3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形活动槽32的内部设置半环存储块34,所述半环存储块34与冷却固定环33内部纵向截面成方形结构相互匹配并活动连接,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内部开设容腔35,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出口并与内部中空连通,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内表面螺纹连接喷嘴36,螺纹连接的喷嘴36便于使用者拆卸安装更换,以满足于不同情况下冷却需求,且喷嘴36与容腔35相通并通过环形出口延伸至冷却固定环33外部,所述喷嘴36位于加热线圈2外沿下侧,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环形活动槽32;所述冷却固定环33环形侧面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也呈半环状与半环存储块34相互匹配,且冷却固定环33内壁开设有滑道37,滑轨位于滑道37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滑轨与滑道37滑动连接对半环存储环在冷却固定环33内部位移精确导向;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撑张杆61、传动盘62、夹板63、滚珠64、伺服电机65、固定机构66、弧形槽67,所述伺服电机6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传动盘62,且传动盘62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与伺服电机65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固定机构66,且伺服电机65通过固定机构66与冷却固定环33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62的环形侧面对称开设弧形槽67,且弧形槽67的内部设置撑张杆61,且撑张杆61的一端嵌入式连接滚珠64,所述撑张杆61通过滚珠64贴合弧形槽67内壁并与传动盘62滑动连接,所述撑张杆61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板63,所述夹板63呈U型结构卡合包裹加热线圈2外壁,所述夹板63由高韧性金属构成,且其上下两端外表面通过螺丝与加热线圈2固定连接;
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清理座71、支架一72、支架二721、限位座73、缓冲机构74、清理块75;所述环形活动槽32的内部设置T型结构的限位座73,所述限位座73与冷却固定环3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座7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架一72,且支架一72的一端设置支架二721,所述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之间设置缓冲机构74,所述支架二721远离支架一72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U型结构清理块75,且支架二721的上端与清理块75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清理座71,所述清理块75包括加热线圈2外表面,且清理块75由两组规格相同的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66包括固定耳板661、固定套筒662、散热孔663、安装孔664;所述固定套筒662上端开口状态下端闭合,且其通过上端开口套接在伺服电机65下端,所述固定套筒662的下端外表面边缘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六组固定耳板661,所述固定耳板661呈Z形结构分布,且其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套筒662的下端外表面开设若干个散热孔663,所述散热孔663之间开设安装孔664,所述安装孔664内部贯穿螺丝将固定套筒662与伺服电机65固定。
工作时,针对于柱形金属工件,对其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对其进行表面加热实现高频淬火工序过程中,需要在滑座11与滑槽的作用下利用设备主体1内部升降机构控制冷却机构3以及加热线圈2向下位移对柱形金属工件表面全面的进行高频加热,因此加热线圈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上下位移,因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其上下位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惯性而导致调节机构6可能出现抖动,一旦抖动幅度过大则有可能导致调节机构6损伤,因此通过在调节机构6中伺服电机65下端添加固定机构66对调节机构6进一步固定,通过高韧性金属材质的固定耳板661以及夹板63两者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缓冲其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抖动,且通过固定机构66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机构6进行安装固定,拆卸,满足使用时的使用需求,使调节机构6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主齿轮52、传动轴53、副齿轮54、通槽55、盒体56;所述盒体56固定连接冷却固定环33,且盒体56内部中空并前端外表面开设散热孔663,所述盒体56的内部设置传动轴53,且传动轴5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主齿轮52,所述盒体5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盒体56并延伸至盒体56内部与传动轴53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3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轴承,轴承外表面与盒体56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固定环33外表面靠近主齿轮52的位置开设通槽55,且通槽55的内部设置副齿轮54,所述副齿轮54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所述半环存储块34外表面呈齿牙状分布,且半环存储块34、副齿轮54、主齿轮52三者相互啮合传动连接。
工作时,使用者通过外界控制设备控制驱动电机51转动,在主齿轮52、副齿轮54以及外表面呈齿牙状分布的半环存储块34的作用下,为半环状存储块在冷却固定环33内部位移提供动力来源,并利用滑轨与滑道37精准位移,然后能够使喷嘴36旋转式喷洒,对加热后的金属工件表面全面的进行冷却,同时为清理机构7位移提供动力来源,以便于清理机构7对金属工件以及加热线圈2表面进行擦拭清理,其对称分布的两组驱动电机51同步为其提供动力来源,避免后续清理过程中金属工件对其反向冲击造成单个驱动电机51过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缓冲机构74包括方形管741、缓冲弹簧742、导向滑块743、导向槽722;所述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之间固定安装缓冲弹簧742,且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外表面套接方形管741,所述方形管741通过螺丝与支架一72固定连接,且方形管741内表面靠近支架二721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导向滑块743,且支架二721的外表面与导向滑块743对应位置开设导向槽722,所述导向滑块743位于导向槽722的内部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722靠近支架一72的一端为闭合状态。
工作时,首先由于柱形金属工件的自转动力来源位于其下端的固定座41,其次由于柱形金属工件长度较长,在旋转过程中容易导致金属工件轴向角度偏差,从而在后续清理座71对其进行清理过程中出现冲击,若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固定连接,则容易造成支架部分扭曲变形甚至断裂,为了进一步缓冲柱形金属工件转动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击,通过缓冲机构74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支架部分损伤,同时针对调节机构6,一旦对加热线圈2扩张则本身直径发生变化,因此U型结构的清理块75则会抵至固定,同时清理块75本身也要随着加热线圈2的扩张而进行位移,通过缓冲机构74中的缓冲弹簧742则可以实现位移并利用缓冲弹簧742的反向作用下挤压迫使清理块75贴合固定加热线圈2,从而在后续清理过程中完成对加热线圈2表面的擦拭清理,有效的提高清理机构7的清理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螺旋橡胶软管,螺旋橡胶软管的一端与容腔35连接相通,另一端经固定支架31延伸至外部并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
工作时,螺旋橡胶软管为驱动机构5驱动半环存储块34在冷却固定环33内部位移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拉伸,使得容腔35内部冷却水供水系统正常使用,从而在喷嘴36位移过程中仍能够正常提高冷却水供水需求,从而提高冷却机构3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清理座7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状结构的固定板712,且固定板712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板71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层711,且抛光层711与固定板71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工作时,高韧性金属材质的固定板712能够一定程度的缓冲柱形金属工件对抛光层711的冲击,且抛光层711提高螺丝与固定板712连接固定,考虑日常打磨损耗的原因,方便使用者后续拆卸更换,保证清理机构7中打磨抛光的正常运行,减少柱形金属工件后续加工步骤。
工作原理: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调节机构6,使用时,使用者控制伺服电机65转动,此时传动盘62旋转,撑张杆61通过滚珠64端在弧形槽67内部滚动位移,由于弧形槽67弧形结构开设,其内部弧形槽67深度逐渐减小,因此撑张杆61在弧形槽67内部位移时,夹板63与传动盘6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从而通过夹板63以及撑张杆61两者配合对两侧加热线圈2输出的方向管线进一步撑张呈,从而使得环形结构的加热线圈2处撑张变大,以满足与同一批次柱形工件不同直径高频淬火需求,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外部控制设备精准控制伺服电机65正反转动角度,调节撑张杆61在弧形槽67内部深度,以此达到调节加热线圈2圈口内部直径的目的,有效提高工件加工效率,使用者无需进行反复更换或者多台机组加工;通过在添加清理机构7,使用者在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5驱动冷却固定环33内部半环存储块34通过滑道37与滑轨滑动连接精准导向位移,从而利用T型限位座73在环形活动槽32内部进行移动,实现清理机构7在冷却固定板712上环形运动,从而利用U型结构的清理块75对加热线圈2表面进行擦拭,擦拭的同时配合冷却机构3中的喷嘴36喷洒冷却水进一步擦拭清理其表面附着灰尘杂质,有效的减少因杂质附着加热线圈2而导致的高频磁场传递效果降低的影响,提高加热线圈2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工维护清理的难度以及时间,由于U型清理块75由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其能更大面积更好的贴合加热线圈2表面,及时其在调节机构6的作用下扩张收缩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在清理机构7的基础上添加清理座71,在滑座11与滑槽的作用下利用设备主体1内部升降机构控制冷却机构3以及加热线圈2向下位移进行高频加热,使得金属工件高频淬火结束后冷却过程中,冷却箱体4中的固定座41用于承接固定柱形金属工件,并通过内部驱动保持柱形金属工件缓慢的自转,此时清理机构7运动方向与之相反,然后利用清理座71中的抛光层711贴合冷却后的金属工件并在相反方向的摩擦转动作用下对其表面进一步抛光清理,将其表面因高频淬火后冷却产生的铁屑清除,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减少后续产品加工步骤,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4),且冷却箱体(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座(41),所述设备主体(1)前端外表面上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座(11),所述滑座(1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2),所述加热线圈(2)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加热线圈(2)中两根输出铜管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
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固定支架(31)、环形活动槽(32)、冷却固定环(33)、半环存储块(34)、容腔(35)、喷嘴(36);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31),且固定支架(31)远离冷却固定环(33)的一端与滑座(11)固定连接,且冷却固定环(3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形活动槽(32)的内部设置半环存储块(34),所述半环存储块(34)与冷却固定环(33)内部纵向截面成方形结构相互匹配并活动连接,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内部开设容腔(35),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出口并与内部中空连通,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内表面螺纹连接喷嘴(36),且喷嘴(36)与容腔(35)相通并通过环形出口延伸至冷却固定环(33)外部,所述喷嘴(36)位于加热线圈(2)外沿下侧,所述冷却固定环(3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环形活动槽(32);所述冷却固定环(33)环形侧面前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半环存储块(34)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也呈半环状与半环存储块(34)相互匹配,且冷却固定环(33)内壁开设有滑道(37),滑轨位于滑道(37)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滑轨与滑道(37)滑动连接对半环存储环(34)在冷却固定环(33)内部位移精确导向;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撑张杆(61)、传动盘(62)、夹板(63)、滚珠(64)、伺服电机(65)、固定机构(66)、弧形槽(67),所述伺服电机(6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传动盘(62),且传动盘(62)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与伺服电机(65)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固定机构(66),且伺服电机(65)通过固定机构(66)与冷却固定环(33)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62)的环形侧面对称开设弧形槽(67),所述弧形槽(67)的宽度逐渐增大,两个所述弧形槽(67)呈中心对称;且弧形槽(67)的内部设置撑张杆(61),且撑张杆(61)的一端嵌入式连接滚珠(64),所述撑张杆(61)通过滚珠(64)贴合弧形槽(67)内壁并与传动盘(62)滑动连接,所述撑张杆(61)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板(63),所述夹板(63)呈U型结构卡合包裹加热线圈(2)外壁,所述夹板(63)由高韧性金属构成,且其上下两端外表面通过螺丝与加热线圈(2)固定连接;
清理机构(7)包括清理座(71)、支架一(72)、支架二(721)、限位座(73)、缓冲机构(74)、清理块(75);所述环形活动槽(32)的内部设置T型结构的限位座(73),所述限位座(73)与冷却固定环(3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座(7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架一(72),且支架一(72)的一端设置支架二(721),所述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之间设置缓冲机构(74),所述支架二(721)远离支架一(72)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U型结构清理块(75),且支架二(721)的上端与清理块(75)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清理座(71),所述清理块(75)包括加热线圈(2)外表面,且清理块(75)由两组规格相同的弧形板状高密度橡胶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6)包括固定耳板(661)、固定套筒(662)、散热孔(663)、安装孔(664);所述固定套筒(662)上端开口状态下端闭合,且其通过上端开口套接在伺服电机(65)下端,所述固定套筒(662)的下端外表面边缘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六组固定耳板(661),所述固定耳板(661)呈Z形结构分布,且其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套筒(662)的下端外表面开设若干个散热孔(663),所述散热孔(663)之间开设安装孔(664),所述安装孔(664)内部贯穿螺丝将固定套筒(662)与伺服电机(6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主齿轮(52)、传动轴(53)、副齿轮(54)、通槽(55)、盒体(56);所述盒体(56)固定连接冷却固定环(33),且盒体(56)内部中空并前端外表面开设散热孔(663),所述盒体(56)的内部设置传动轴(53),且传动轴(53)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主齿轮(52),所述盒体(5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盒体(56)并延伸至盒体(56)内部与传动轴(53)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3)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轴承,轴承外表面与盒体(56)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固定环(33)外表面靠近主齿轮(52)的位置开设通槽(55),且通槽(55)的内部设置副齿轮(54),所述副齿轮(54)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所述半环存储块(34)外表面呈齿牙状分布,且半环存储块(34)、副齿轮(54)、主齿轮(52)三者相互啮合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4)包括方形管(741)、缓冲弹簧(742)、导向滑块(743)、导向槽(722);所述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之间固定安装缓冲弹簧(742),且支架一(72)与支架二(721)外表面套接方形管(741),所述方形管(741)通过螺丝与支架一(72)固定连接,且方形管(741)内表面靠近支架二(721)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导向滑块(743),且支架二(721)的外表面与导向滑块(743)对应位置开设导向槽(722),所述导向滑块(743)位于导向槽(722)的内部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722)靠近支架一(72)的一端为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螺旋橡胶软管,螺旋橡胶软管的一端与容腔(35)连接相通,另一端经固定支架(31)延伸至外部并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座(7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状结构的固定板(712),且固定板(712)由高韧性金属材质构成,所述固定板(71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层(711),且抛光层(711)与固定板(71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CN202011529074.6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Active CN112714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9074.6A CN112714526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9074.6A CN112714526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526A CN112714526A (zh) 2021-04-27
CN112714526B true CN112714526B (zh) 2023-11-17

Family

ID=7554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9074.6A Active CN112714526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45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6039B (zh) * 2021-12-07 2023-04-07 瀚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丢失自发电的电动卷闸门遥控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27420A (ja) * 1985-11-27 1987-06-09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焼入れ機の加熱コイル清掃方法
JPH01131093A (ja) * 1987-11-18 1989-05-23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誘導加熱コイル
CN102636035A (zh) * 2012-05-22 2012-08-15 五力机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感应线圈自动清洗装置
CN206385203U (zh) * 2017-02-04 2017-08-08 衡水运达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音频炉的免维护装置
CN211445816U (zh) * 2020-01-13 2020-09-08 江门国韵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处理加工的高频淬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27420A (ja) * 1985-11-27 1987-06-09 High Frequency Heattreat Co Ltd 焼入れ機の加熱コイル清掃方法
JPH01131093A (ja) * 1987-11-18 1989-05-23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誘導加熱コイル
CN102636035A (zh) * 2012-05-22 2012-08-15 五力机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感应线圈自动清洗装置
CN206385203U (zh) * 2017-02-04 2017-08-08 衡水运达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音频炉的免维护装置
CN211445816U (zh) * 2020-01-13 2020-09-08 江门国韵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处理加工的高频淬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526A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4526B (zh) 一种电磁感应线圈
CN101249520A (zh) 一种无模拉丝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11744978A (zh) 一种连续退火拉丝机的加热系统
CN105328091A (zh) 一种大模数圆柱齿轮近净热轧成形装置
CN101503756A (zh) 金属杆件热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JP2004268145A (ja) 加工片を変形する方法及び圧延機
RU14655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деталей машин двумя инструментами
CN104308209A (zh) 磁流变柔性夹具系统及夹紧方法
CN212894833U (zh) 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
CN210104006U (zh) 一种辊子表面淬火设备
CN112642948A (zh) 一种用于管件端口的高效扩口机
EP3440419B1 (en) Railless support of billets within electric induction heating coils
CN102922217B (zh) 精轧强化双滚压头滚平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US2423932A (en) Gear rolling machine
CN111430146B (zh) 一种感应加热用感应线圈组件及其加工装置和方法
EP11476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eating
CN205464115U (zh) 一种大模数圆柱齿轮近净热轧成形装置
CN21741194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拉拔机导轨机构及其拉拔机
CN114769346B (zh) 一种连续挤压拉伸的铝线生产方法
CN218452887U (zh) 一种用于圆钢机械抛光加工用零件夹持装置
CN115042024B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表面加工系统
CN219032254U (zh) 一种半自动立式高频淬火设备
CN110343822B (zh) 一种位置可移动电缆铜线退火设备的热管加热机构
CN220788411U (zh) 一种双钢中空玻璃生产防偏移镀膜装置
CN220812526U (zh) 汽车推杆两端连续感应淬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No. 5, Zone A, Xiaotang Third Ring West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Applicant after: Aixin (Fosha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building 11, wannianhuacheng community, No.8 courtyard, shoujingmao North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Wang Wus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