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9460A -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9460A
CN112709460A CN202011599276.8A CN202011599276A CN112709460A CN 112709460 A CN112709460 A CN 112709460A CN 202011599276 A CN202011599276 A CN 202011599276A CN 112709460 A CN112709460 A CN 112709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bearing plate
vehicle base
rainwater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92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再玲
龚辉波
张启坤
浦绍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92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9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9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00General structure of permanent wa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204/00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ck and its foundations
    • E01B2204/07Drain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包括库房区和建筑单体区;所述建筑单体区与所述库房区相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有道路区,所述库房区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道路区相连并用于轨道铺设的咽喉区;所述咽喉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一承载板层;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沟,且各第一排水沟的排水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承载板层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上的雨水引入所述第一排水沟中;所述道路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二承载板层,且在所述第二承载板层上设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内预埋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的雨水管。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轨道交通扩张,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地面交通拥堵、改善人们出行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一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维护及检修等等,其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广、系统复杂、造价高等特点。
车辆基地排水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场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车辆基地根据是否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分为上盖车辆基地与非上盖车辆基地。其中,非上盖车辆基地排水分为屋面排水与室外排水,屋面排水直接通过屋面雨水系统排至建筑单体外的雨水管网系统中,室外排水是通过建筑单体外的雨水管网系统统一收集后排入周边河涌或市政管网。
由于重力流雨水管网、以及其余小型管线的覆土需求,在车辆基地的设计中,一般在地基上设置有覆土层。具体地,地基处理方式须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来选择,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车辆基地,采用换填法、强夯地基等处理方式,能够满足各种管线管沟的敷设要求;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车辆基地,常常采用桩板法进行地基处理来保持基础的稳固,即在软弱地基层打桩,浇筑路基承载板层,让桩基保持承载板层的稳定性,同时在路基承载板层上方预留一定厚度的覆土,为雨水管网、小型管线的敷设预留条件。
但由于雨水管网、小型管线敷设的覆土需求仅占整个车辆基地面积的小部分,路基承载板层上大部分覆土没有埋地管线,这使得路基承载板层除了需要承受板上构筑物、地铁车辆荷载之外,大部分承载板层还承受了多余的覆土载荷,这对路基承载板层的厚度及设计、土石方填料的选择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车辆基地的建设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有效减小覆土的使用量,以减轻承载板层的载荷,且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库房区和建筑单体区;所述建筑单体区与所述库房区相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有道路区,所述库房区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道路区相连并用于轨道铺设的咽喉区;所述咽喉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一承载板层;
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沟,且各第一排水沟的排水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承载板层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上的雨水引入所述第一排水沟中;
所述道路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二承载板层,且在所述第二承载板层上设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内预埋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的雨水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雨水管连通的湿塘,所述湿塘位于所述库房区远离所述道路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区还设有与所述雨水管连通的雨水井。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井的数量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雨水井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30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层的顶部端面高于所述第二承载板层的顶部端面,且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开口边缘形成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坡度为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开口设有用于阻挡杂物流入所述第一排水沟的阻挡件。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为钢质格栅板或混凝土格栅板。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件为采用绿植或人行道砖拼接形成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还设有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所述雨水管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车辆基地合理划分成库房区、建筑单体区、道路区及咽喉区,库房区用于存放列车等交通工具,咽喉区用于轨道铺设。其中,本发明对设置在车辆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在咽喉区的第一承载板层上设置有第一排水沟,道路区上设置有雨水管,通过第一排水沟收集位于咽喉区的雨水,雨水管收集位于道路区的雨水并连通第一排水沟,以将第一排水沟收集的雨水沿雨水管排入周边河涌或市政管网,以完成非上盖车辆基地的室外排水工作。由于第一排水沟是裸露在路面,使得咽喉区的第一承载板层上不需要设有覆土层,减小了第一承载板层的载荷及覆土的使用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及提高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排水沟、雨水管和湿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排水沟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承载板层与第二承载板层连接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咽喉区的剖视图;
图中,1-库房区;2-建筑单体区;3-道路区;4-咽喉区;5-第一承载板层、51-突起部;6-第一排水沟;7-第二承载板层;8-覆土层;9-雨水管;10-湿塘;11-阻挡件;12-桩体;13-轨道;14-雨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优选的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发明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包括库房区1和建筑单体区2;建筑单体区2与库房区1相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有道路区3,库房区1的一侧设有与道路区3相连并用于轨道13铺设的咽喉区4;咽喉区4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一承载板层5;第一承载板层5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沟6,且各第一排水沟6的排水方向与轨道13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承载板层5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排水沟6之间设有突起部51,该突起部51用于将第一承载板层5上的雨水引入第一排水沟6中;道路区3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二承载板层7,且在第二承载板层7上设有覆土层8,覆土层8内预埋有与第一排水沟6连通的雨水管9。
基于上述方案,将车辆基地合理划分成库房区1、建筑单体区2、道路区3及咽喉区4,库房区1用于存放列车等交通工具,咽喉区4用于轨道13铺设。其中,本发明对设置在车辆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在咽喉区4的第一承载板层5上设置有第一排水沟6,道路区3上设置有雨水管9,通过第一排水沟6收集位于咽喉区4的雨水,雨水管9收集位于道路区3的雨水并连通第一排水沟6,以将第一排水沟6收集的雨水沿雨水管9排入周边河涌或市政管网,以完成非上盖车辆基地的室外排水工作。由于第一排水沟6是裸露在路面,使得咽喉区4的第一承载板层5上不需要设有覆土层8,减小了第一承载板层5的载荷及覆土的使用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及提高经济效应。
其中,参考图1,咽喉区4呈三角形状,且库房区1设置在咽喉区4的三角形的一边,用于供轨道13上的列车进入库房区1。
进一步地,第一承载板层5和第二承载板层7均由钢筋及混凝土浇筑而成,同时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持基础的稳固,同时在第一承载板层5和第二承载板层7的底部采用桩板法设有桩柱,以保持第一承载板层5和第二承载板层7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咽喉区4的第一承载层上没有覆土层8的载荷压力,使得在建设第一承载层时可以减小钢筋或混凝土的使用量或强度,以进一步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覆土层8包括依次叠放的素土层、水稳层及透水层。
进一步地,参考图5,咽喉区4的第一排水沟6是由第一承载板层5通过折板的方式形成,即在第一承载板层5在浇筑过程中,形成有呈凹槽结构的第一排水沟6,使得第一排水沟6与第一承载板层5形成一体化结构,同时第一排水沟6的开口端面与第一承载板层5的顶部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将第一承载板上的雨水直接汇入第一排水沟6内。
进一步地,参考图4,由于第二承载板层7上设有覆土层8,为了使车辆基地整体呈水平结构,以防止雨水在因存在高度差而出现积水现象,本申请的第一承载板层5的顶部端面高于第二承载板层7的顶部端面,且第一承载板层5与第二承载板层7相连,以使覆土层8设在第二承载板层7上后咽喉区4的路面与道路区3的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雨水汇入第一排水沟6或雨水管9。
进一步地,参考图5,为了使咽喉区4的雨水快速汇入第一排水沟6,突起部51与任意一个第一排水沟6的开口边缘形成斜坡结构,相邻两个第一排水沟6之间的雨水利用地势高度差的原理汇入第一排水沟6内,排水效率高,可有效避免积水现象。进一步地,在考虑轨道13铺设要求,本申请的斜坡结构的坡度为2‰-5‰,其中,斜坡结构的坡度优选为2‰,以减小斜坡结构对轨道13的干扰,同时确保咽喉区4上的雨水可快速汇入第一排水沟6后排走。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排水沟6的开口被污物或杂物堵塞,参考图5,在第一排水沟6的开口设有用于阻挡杂物流入第一排水沟6的阻挡件11。其中,阻挡件11的结构或材质根据第一排水沟6在咽喉区4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阻挡件11可以是钢质格栅板或混凝土格栅板,也可以是采用绿植或人行道砖拼接形成的盖板。
进一步地,咽喉区4上设有路缘石(图中未显示),当路缘石与第一排水沟6相邻时,可以通过降低路缘石的高度以使雨水不被路缘石阻挡,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使得雨水排放更加流畅。
为了进一步提高咽喉区4的排水效果,第一承载板层5还设有沿轨道13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排水沟(图中未显示),第二排水沟与雨水管9连通。第二排水沟优选设置在咽喉区4的边缘,以避免第二排水沟干扰轨道13的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排水沟6和第二排水沟的端部可通过管道与雨水管9连通。
进一步地,参考图1、2,本申请还包括湿塘10,湿塘10与雨水管9连通,且湿塘10位于库房区1远离道路区3的一侧。湿塘10用于汇集雨水管9排出的雨水,,在达到一定水量后再排入河涌,实现调蓄、蓄水、防涝等功能,同时湿塘10内的雨水也可以经雨水回用系统(图中未示出)处理后再次利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地清晰、车辆清洗、园林灌溉等功能,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道路取得排水效率,道路区3还设有与雨水管9连通的雨水井14。同时,雨水井14的数量为多个,且任意相邻两个雨水井14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30m。同时,为了避免污物或杂物堵塞雨水井14的入水口,在雨水井14的入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箅子(图中未显示),其中雨水箅子为本领域常规结构,此处省略说明其具体结构。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将车辆基地合理划分成库房区1、建筑单体区2、道路区3及咽喉区4,库房区1用于存放列车等交通工具,咽喉区4用于轨道13铺设。其中,本发明对设置在车辆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在咽喉区4的第一承载板层5上设置有第一排水沟6,道路区3上设置有雨水管9,通过第一排水沟6收集位于咽喉区4的雨水,雨水管9收集位于道路区3的雨水并连通第一排水沟6,以将第一排水沟6收集的雨水沿雨水管9排入周边河涌或市政管网,以完成非上盖车辆基地的室外排水工作。由于第一排水沟6是裸露在路面,使得咽喉区4的第一承载板层5上不需要设有覆土层8,减小了第一承载板层5的载荷及覆土的使用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及提高经济效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库房区和建筑单体区;所述建筑单体区与所述库房区相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有道路区,所述库房区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道路区相连并用于轨道铺设的咽喉区;所述咽喉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一承载板层;
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沟,且各第一排水沟的排水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承载板层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上的雨水引入所述第一排水沟中;
所述道路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二承载板层,且在所述第二承载板层上设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内预埋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的雨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雨水管连通的湿塘,所述湿塘位于所述库房区远离所述道路区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区还设有与所述雨水管连通的雨水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数量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雨水井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30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层的顶部端面高于所述第二承载板层的顶部端面,且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与所述第二承载板层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开口边缘形成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坡度为2‰-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开口设有用于阻挡杂物流入所述第一排水沟的阻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钢质格栅板或混凝土格栅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采用绿植或人行道砖拼接形成的盖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还设有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所述雨水管连通。
CN202011599276.8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Pending CN112709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276.8A CN112709460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276.8A CN112709460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9460A true CN112709460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6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9276.8A Pending CN112709460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946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344A (zh) * 2018-06-22 2018-11-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线布置结构
CN108951355A (zh) * 2018-08-03 2018-1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有轨电车车辆基地抗内涝构造及方法
CN110761261A (zh) * 2019-09-19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软弱地层的车辆段库房架空防沉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344A (zh) * 2018-06-22 2018-11-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线布置结构
CN108951355A (zh) * 2018-08-03 2018-1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有轨电车车辆基地抗内涝构造及方法
CN110761261A (zh) * 2019-09-19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软弱地层的车辆段库房架空防沉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桂桂: "基于架空板结构形式的车辆基地室外综合管线设计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540B2 (en) Transport corridor infiltration system
CN211036590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CN109826065B (zh)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72884B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及施工方法
CN210177294U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
CN215518442U (zh) 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
CN112709460A (zh) 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
CN214574059U (zh) 户外变电站电缆沟
CN209873496U (zh) 高速公路蒸发结构
CN210916868U (zh) 一种新型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10766240U (zh) 一种海绵型城市道路结构
CN218756821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装置
CN218323040U (zh) 一种适应商业街区的海绵排水系统
CN219342723U (zh) 公路用排水结构以及高水位地区公路
CN218951878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下沉式绿化带结构
CN217579586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下沉式绿化带结构
CN216074555U (zh) 一种预防软土地基沉降的结构
CN218345843U (zh) 一种市政路面人行道雨水收集装置
CN217104575U (zh) 一种校园用海绵型跑道铺装结构
CN212801076U (zh) 沥青道路结构
CN21720345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人行道排水系统
CN210856835U (zh) 用于城市道路的分隔带排水结构
CN213772763U (zh) 一种防沉降的公路路基结构
CN212426596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海绵型道路铺装结构
CN210946366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