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6295A -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6295A
CN112696295A CN202011625946.9A CN202011625946A CN112696295A CN 112696295 A CN112696295 A CN 112696295A CN 202011625946 A CN202011625946 A CN 202011625946A CN 112696295 A CN112696295 A CN 112696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manifold
mounting
shell
waste gas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59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6295B (zh
Inventor
胡松海
励超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long Automobil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long Automobil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long Automobil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long Automobil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59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6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6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6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6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6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新风进气口、废气进气口、废气出气口以及多个出气孔,壳体内还设有混合腔;壳体上还设有进气管道以及废气进气管道,新风进气口设在进气管道的一端,废气进气口设在废气进气管的一端,混合腔的出口与气流通道连通;多个出气孔内均设有用于调节出气孔开口大小的调节板;调节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各个出气孔的内腔中,混合腔内设有螺旋导流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加工定位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实现废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废气再利用率;并且进气歧管在机加工时能够稳定、精确的夹装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和油耗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作为组织进气的重要零部件,它的设计也需不断的更新。
现有进气歧管的设计相对简单,其具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其中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增压器后端上,出口直接连接到缸盖上,新鲜空气从进口进入到进气歧管中,从出口出来进入到缸盖的气道中,最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然而随着废气再循环系统(简称EGR系统)在发动机中的应用,现有的进气歧管由于其没有EGR的进气管路,也不能组织EGR废气和新鲜空气进行混合,这就需要在其它部位增加EGR的进气管路以及EGR与进气歧管相连接的管路,从而导致进气系统的布置较不紧凑。现有的进气歧管中,通常出气口的流量不可变,从而对其应用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具备更大的使用范围。
另外的现有技术中对于进气歧管的机加工时的定位机构比较复杂,或者是对于工件的定位不够稳定,位置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实现废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废气再利用率,并且出气端还具有流量调节功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气流通道,该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新风进气口、废气进气口以及废气出气口,壳体上设有与端盖连接的安装平面,安装平面上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出气孔,壳体内还设有混合腔,壳体上设有与混合腔的入口连通的进气管道以及与混合腔的入口连通的废气进气管道,新风进气口设在进气管道的另一端,废气进气口设在废气进气管的另一端,混合腔的出口与气流通道连通;多个出气孔内均设有用于调节出气孔开口大小的调节板,混合腔内设有螺旋导流板;
该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孔,且该安装通孔垂直穿过各个出气孔的侧壁,安装通孔内转动设有转轴,述调节板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与转轴配合的弧形卡槽,调节板上还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端部穿过连接块紧定在转轴的侧壁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结构中其除了具有常规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具有与进气管道连通的废气进气口以及废气出气口,使得废气能够经废气进气通道与新鲜气体混合,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管路,进而使得进气系统的布置较为紧凑;并且在壳体内还增加了一个混合腔,进一步的增强了废气与新风的混合效率,提高废气再利用率;另外的,在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中还设置了用于调节出气流量的调节板结构,并且各个调节板通过卡接以及螺钉配合即可实现快速拆装。
作为改进的,在转轴的外侧壁上与各个出气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定位凹槽。这样设置后,当该转轴穿设在壳体上的安装通孔内后,各个调节板通过连接块卡接在转轴的外侧壁,且各个连接块与转轴外侧壁上的相应定位凹槽相配合,实现轴向的有效定位,避免轴向窜动。
再改进的,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平面相垂直的安装法兰,废气进气口开设在安装法兰的端面上。
再改进的,安装平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凸耳,连接凸耳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此结构使得进气歧管的安装连接更加的方便,稳定。
再改进的,壳体上背离安装法兰的一侧且位于进气管道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凸台,且安装凸台与安装平面相平行,安装凸台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此改进结构更加方便进气歧管的安装,使得安装空间布局更加的合理,提高腔室的空间利用率。
再改进的,壳体上与安装法兰同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柱,且各个连接柱的外端面与安装平面相垂直,连接柱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此结构的个连接柱设置同样是为了实现进气歧管的便捷式安装。
另外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上述的进气歧管在机加工时能够稳定、精确的夹装定位,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以及成品合格率。
相应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工上述的进气歧管的专用加工定位装置,它包括用以与加工机床固定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在进气歧管的壳体下端的支撑机构以及用于压紧限位在壳体上的压紧机构;壳体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调整进气歧管的安装平面的平行度的调节机构。
再改进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与壳体宽度方向两侧相应的四个连接凸耳上的第一连接通孔插装配合的定位插柱。
再进一步的,压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压紧组件,且两个压紧组件分别压合在安装凸台以及与其相对的一个连接柱的上端;压紧组件包括压杆、第一连接杆以及压紧驱动缸,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压紧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压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安装底板上近第一连接杆的位置还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有联动板,联动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压杆的中部位置。
再进一步的,调节机构包括包支撑在壳体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凸耳下端的手动调节组件以及自动调节组件;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上端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
自动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安装块的上端滑动设有第二立柱,安装块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顶块以及限位驱动缸,限位顶块的一端顶靠限位在第二立柱下端的侧壁上,限位顶块的另一端与限位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转轴与调节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调节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转轴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定位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定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定位装置在未安装进气歧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自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自动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的,1-壳体,2-新风进气口,3-废气进气口,4-废气出气口,5-安装平面,6-出气孔,7-混合腔,8-进气管道,9-废气进气管道,10-调节板,11-装通孔,12-转轴,13-连接块,13.1-弧形卡槽,14-连接凸耳,14.1-第一连接通孔,15-安装凸台,15.1-第二连接通孔,16-连接柱,16.1-第三连接孔,17-固定座,18-安装底板,19-支撑杆,19.1-定位插柱,20-压杆,21-第一连接杆,22-紧驱动缸,23-第二连接杆,24-联动板,25-第一立柱,26-调节螺杆,27-安装块,27.1-容置孔,27.2-腰型孔,28-第二立柱,28.1-导向斜面,28.2-定位凸柱,29-限位顶块,30-限位驱动缸,31-定位螺钉,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外侧壁”、“下端”、“上端”、“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气流通道,壳体1上分别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新风进气口2、废气进气口3以及废气出气口4,壳体1上设有与端盖连接的安装平面5,安装平面5上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出气孔6。
壳体1内还设有混合腔7,壳体1上设有与混合腔7的入口连通的进气管道8以及与混合腔7的入口连通的废气进气管道9,新风进气口2设在进气管道8的另一端,废气进气口3设在废气进气管9的另一端,混合腔7的出口与气流通道连通;多个出气孔6内均设有用于调节出气孔6开口大小的调节板10,混合腔7内设有螺旋导流板。具体的,如图2、3所示,此结构中混合腔7与安装平面5上的其中一个出气孔6在竖向上连通,即,安装时可以通过该出气孔6将螺旋导流板伸入安装至混合腔7内,实现废气与新鲜大气的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废气再次进入到各个气缸中运行,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废气再利用的其他管路,进而使得进气系统的结构更加的简洁、紧凑。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管道8以及废气进气管9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式压铸成型,避免了后期连接产生新的泄漏点,并且,整体式压铸成型,制造方便,成本更低。
再一方面的,如图4-6所示,壳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孔11,且该安装通孔11垂直穿过各个出气孔6的侧壁,安装通孔11内转动设有转轴2,并且各调节板10上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设有与转轴12配合的弧形卡槽13.1,调节板10上还设有紧固螺钉(图中未示出),紧固螺钉的端部穿过连接块13紧定在转轴12的侧壁上。此结构中,在调节板10的端面上设有沉头螺纹孔10.1,紧固螺钉穿设在沉头螺纹孔10.1内,并且该紧固螺钉的端部抵靠定位在转轴12的侧壁上,实现调节板10余转轴12的固定连接。
更加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转轴12的外侧壁上与各个出气孔6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定位凹槽12.1,此结构主要是为了对各个调节板10的轴向进行限位,在转轴12转动时,各个调节板10不会沿轴向发生窜动。此结构中,多个调节板10分别对应的设在出气孔6中,且每个调节板10在对应的出气孔6中都能绕着转轴12转动,实际应用时,在在壳体1的外部还会设有相应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转轴12联动,当需要调节出气流量时,驱动机构驱动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板10沿着转轴12转动,调节出气孔6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出气流量的调节。
另外的,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平面5相垂直的安装法兰13,废气进气口3开设在安装法兰13的端面上。安装平面5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凸耳14,连接凸耳14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4.1。壳体1上背离安装法兰13的一侧且位于进气管道8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凸台15,且安装凸台15与安装平(5相平行,安装凸台15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5.1。
壳体1上与安装法兰13同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柱16,且各个连接柱16的外端面与安装平面5相垂直,连接柱16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6.1,此结构有效增加壳体1与其他外部零件的安装方便性以及结构牢固性。
相应的,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的加工定位装置,具体的,该装置包括一固定座17,用于与机床固定连接定位,固定座17上设有安装底板18,安装底板18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在进气歧管的壳体1下端的支撑机构以及用于压紧限位在壳体1的压紧机构;壳体1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调整进气歧管的安装平面5的平行度的调节机构。
具体的,如图8、10所示,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上端设有与壳体1宽度方向两侧相应的四个连接凸耳14的第一连接通孔14.1插装配合的定位插柱19.1。
如图8、9、10所示,压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压紧组件,且两个压紧组件分别压合在安装凸台15以及与其相对的一个连接柱16的上端;压紧组件包括压杆20、第一连接杆21以及压紧驱动缸22,第一连接杆21的下端与压紧驱动缸22的活塞杆连接,压杆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上端铰接;安装底板1上近第一连接杆21的位置还设有第二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3的上端铰接有联动板24,联动板24的另一端铰接在压杆20的中部位置。
调节机构包括包支撑在壳体1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凸耳14下端的手动调节组件以及自动调节组件;其中,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柱25,第一立柱25的上端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26。调节时,只要通过专用扳手旋拧调节螺杆26即可对进气歧管实现高度方向的调整。
另外的,如图11、12所示,自动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27,安装块27的上端滑动设有第二立柱28,安装块27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顶块29以及限位驱动缸30,限位顶块29的一端顶靠限位在第二立柱28下端的侧壁上,限位顶块29的另一端与限位驱动缸30的活塞杆连接。具体的,此结构中的安装块27固定在安装底板18上,在安装块27的上端开设有容置孔27.1,第二立柱28的下端滑动配合在容置孔27.1内,并且,在第二立柱28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斜面28.1,限位顶块29近第二立柱28的一端设有与导向斜面28.1相配合的斜面。
更进一步的,此结构中在容置孔27.1的底部与第二立柱28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圆柱形弹簧,并且在第二立柱28的下端设有一定位凸柱28.2,圆柱形弹簧的上端套装固定在定位凸柱28.2的外部,圆柱形弹簧的下端顶靠在容置孔27.1的底部。
此结构中,在安装块27的侧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容置孔27.1连通的腰型孔27.2,腰型孔27.2内配合有定位螺钉31,且定位螺钉31的端部连接固定在第二立柱28的侧壁上。该定位螺钉31的作用为用于防止第二立柱28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往上窜,从而脱离安装块27。
以上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的壳体(1)上分别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新风进气口(2)、废气进气口(3)以及废气出气口(4),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端盖连接的安装平面(5),所述的安装平面(5)上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出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混合腔(7),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混合腔(7)的入口连通的进气管道(8)以及与混合腔(7)的入口连通的废气进气管道(9),所述新风进气口(2)设在进气管道(8)的另一端,废气进气口(3)设在废气进气管(9)的另一端,所述混合腔(7)的出口与气流通道连通;多个所述出气孔(6)内均设有用于调节出气孔(6)开口大小的调节板(10),所述混合腔(7)内设有螺旋导流板;
所述壳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孔(11),且所述的安装通孔(11)垂直穿过各个出气孔(6)的侧壁,所述的安装通孔(11)内转动设有转轴(12),各所述调节板(10)上设有连接块(13),所述的连接块(13)上设有与转轴(12)配合的弧形卡槽(13.1),所述调节板(10)上还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端部穿过所述的连接块(13)紧定在转轴(12)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的外侧壁上与各个出气孔(6)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的定位凹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平面(5)相垂直的安装法兰(13),所述的废气进气口(3)开设在安装法兰(13)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5)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凸耳(14),连接凸耳(14)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背离安装法兰(13)的一侧且位于进气管道(8)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凸台(15),且所述的安装凸台(15)与安装平面(5)相平行,所述安装凸台(15)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5.1)。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与安装法兰(13)同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柱(16),且各个连接柱(16)的外端面与安装平面(5)相垂直,所述连接柱(16)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6.1)。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加工定位装置,包括用以与加工机床固定的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上设有安装底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8)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在进气歧管的壳体(1)下端的支撑机构以及用于压紧限位在壳体(1)上的压紧机构;所述壳体(1)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调整进气歧管的安装平面(5)的平行度的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上端设有与壳体(1)宽度方向两侧相应的四个连接凸耳(14)上的第一连接通孔(14.1)插装配合的定位插柱(19.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压紧组件,且两个压紧组件分别压合在安装凸台(15)以及与其相对的一个连接柱(16)的上端;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杆(20)、第一连接杆(21)以及压紧驱动缸(22),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下端与压紧驱动缸(2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杆(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上端铰接;所述安装底板(1)上近第一连接杆(21)的位置还设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上端铰接有联动板(24),所述联动板(24)的另一端铰接在压杆(20))的中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包支撑在壳体(1)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凸耳(14)下端的手动调节组件以及自动调节组件;所述的手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柱(25),所述第一立柱(25)的上端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26);
所述自动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27),所述安装块(27)的上端滑动设有第二立柱(28),所述安装块(27)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顶块(29)以及限位驱动缸(30),所述限位顶块(29)的一端顶靠限位在第二立柱(28)下端的侧壁上,所述限位顶块(29)的另一端与限位驱动缸(30)的活塞杆连接。
CN202011625946.9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Active CN112696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946.9A CN1126962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946.9A CN1126962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6295A true CN112696295A (zh) 2021-04-23
CN112696295B CN112696295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51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5946.9A Active CN11269629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62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864A (zh) * 2017-11-27 2018-02-16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发动机节温器下壳体气密性检测工装
CN107971791A (zh) * 2017-11-27 2018-05-01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发动机节温器下壳体夹紧工装
CN209129768U (zh) * 2018-11-20 2019-07-19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864A (zh) * 2017-11-27 2018-02-16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发动机节温器下壳体气密性检测工装
CN107971791A (zh) * 2017-11-27 2018-05-01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发动机节温器下壳体夹紧工装
CN209129768U (zh) * 2018-11-20 2019-07-19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6295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7826B (zh) 用于内燃机的增压器模块
US20040206339A1 (en) V-engine supercharging device
CN101636573A (zh) 进气装置
WO2019217311A1 (en)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throttle body assembly
CN107900753A (zh) 一种全自动四轴涡轮增压壳夹紧装置
EP3822488B1 (en) Cylinder head assembl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AU2006200225B2 (en) Intake flow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23103399A1 (zh) 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112696295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其加工定位装置
CN209398495U (zh) 增压发动机排气系统以及增压发动机
CN112727645B (zh) 发动机进气接管及其加工定位工装
JP2008544148A (ja) 新ガス設備用のバルブアッセンブリ
CN112727905A (zh) 曲轴总成及发动机
CN110873010B (zh) 一种塑料进气歧管弹性卡扣连接机构
CN218971312U (zh)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安装结构
US7634982B2 (en) Intake manifold
CN217029127U (zh) 燃气发电机执行器
CN220452053U (zh) 化油器怠速检测用调节装置
CN22008172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风机
CN217417397U (zh) 一种避免卡工件的吸料装置
CN219035557U (zh) 电子膨胀阀转子组件
CN2737967Y (zh) 叉车用发动机限速器
CN217481418U (zh) 一种电控转阀膜片式化油器
CN216477600U (zh) 一种汽车缸盖用密封装置
CN108915988A (zh) 一种电动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