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2752B -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2752B
CN112692752B CN202011477298.7A CN202011477298A CN112692752B CN 112692752 B CN112692752 B CN 112692752B CN 202011477298 A CN202011477298 A CN 202011477298A CN 112692752 B CN112692752 B CN 112692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upporting
assembling
main shaft
co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72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2752A (zh
Inventor
安然
彭俊才
维克兰斯·雷迪·卡塔库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eix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eix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eix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Feix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72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2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2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2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2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2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02Magnetic work hold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包括:支撑主轴,设有至少三个沿支撑主轴周向间隔分布的缺口,支撑主轴中设有安装空间,缺口从支撑主轴的外周面贯穿至安装空间;锥形轴,位于安装空间中,锥形轴与支撑主轴同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至少为三个,支撑件与缺口一一对应设置,支撑件一端位于安装空间中与锥形轴的锥形外周面抵接,另一端穿过缺口用于与套在支撑主轴上的环形工件的内周面抵接;调节组件,装配在锥形轴与支撑主轴之间,用于在支撑主轴的轴向上调节锥形轴的位置。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无需借助驱动元件实现径向移动,而由调节组件、锥形轴和支撑件之间的配合达到,结构简洁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形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设备中,一般需要对环形工件进行对中调整,以满足后续加工需求。三点定位原理是一种用于找准环形工件中心的方法,在实施此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支撑件在环形工件径向上同步移动,继而同步找准环形工件内周面上的三个接触点。而一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单个部件沿单一方向运动,若要同时控制多个支撑件沿不用方向同步运动,则需要设置中间传功机构或者需要将驱动机构设计为复杂结构。最终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采用驱动件驱动的方式中,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包括:
支撑主轴,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主轴周向间隔分布的缺口,所述支撑主轴中设有安装空间,所述缺口从所述支撑主轴的外周面贯穿至所述安装空间;
锥形轴,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锥形轴与所述支撑主轴同轴设置;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一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与所述锥形轴的锥形外周面抵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且用于与套在所述支撑主轴上的环形工件的内周面抵接;
调节组件,装配在所述锥形轴与所述支撑主轴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主轴的轴向上调节所述锥形轴的位置。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装配过程中,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调整所述锥形轴的位置,所述锥形轴在所述支撑主轴的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各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支撑主轴的径向同步移动,以适应环形工件的内径。最终使得各个支撑件抵压在环形工件的内周面上,此时所述环形工件的中心位于所述支撑主轴的轴线上,达到对中要求。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无需借助驱动元件实现径向移动,而由所述调节组件、锥形轴和支撑件之间的配合达到,结构简洁成本较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在所述锥形轴外且与各个所述支撑件连接,为所述支撑件提供抵压在所述锥形外周面上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穿孔,所述弹性圈依次穿过各个所述支撑件上的穿孔而将各个支撑件串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间贯穿所述支撑主轴的插入端的端面,所述锥形轴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抵压段和螺纹调节段,所述锥形抵压段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与所述支撑件抵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插入端,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调节段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端盖在所述支撑主轴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支撑主轴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段匹配的内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插入端连接,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插入端的端面,将所述插入端在周向上分割为多个弧形瓣,多个所述螺钉沿所述插入端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弧形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主轴与所述锥形抵压段之间,为所述锥形轴提供向靠近所述调节螺母的方向移动的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锥形轴还包括与所述锥形抵压段连接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位于所述锥形抵压段上远离所述螺纹调节段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沿所述插接段轴向设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安装空间的底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导向套筒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周面设有台肩,所述导向套筒上位于所述台肩靠近所述锥形抵压段的部分为装配段,所述装配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槽此部分的孔径,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插接段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锥形抵压段抵接,另一端套在所述装配段上与所述台肩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轴向限位组件和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吸附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之间,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组件抵压在所述环形工件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限位组件包括垫圈和轴向限制端盖,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垫圈套在所述插入端和/或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轴向限制端盖套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底壁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的底壁上,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对应吸附,使得所述垫圈挤压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与所述环形工件之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上环形元件后所述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对中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2所示对中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C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对中机构;11、支撑主轴;111、缺口;112、安装空间;113、插入端;1131、弧形瓣;114、安装槽;12、锥形轴;121、锥形抵压段;122、螺纹调节段;123、插接段;13、支撑件;131、导向斜面;132、穿孔;14、调节组件;141、第一端盖;142、调节螺母;143、弹性复位件;144、导向套筒;1441、台肩;1442、装配段;1443、辅助段;15、弹性圈;16、螺钉;17、轴向限位组件;171、垫圈;172、轴向限制端盖;18、磁吸组件;181、第一磁铁;182、第二磁铁;19、支撑环;191、让位口;20、环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20的对中机构10,包括:
支撑主轴11,所述支撑主轴11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主轴11周向间隔分布的缺口111,所述支撑主轴11中设有安装空间112,所述缺口111从所述支撑主轴11的外周面贯穿至所述安装空间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缺口111沿支撑主轴1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锥形轴12,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12中,所述锥形轴12与所述支撑主轴11同轴设置;
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件13与所述缺口1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13一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12中与所述锥形轴12的锥形外周面抵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111用于与套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上的环形工件20的内周面抵接;
调节组件14,装配在所述锥形轴12与所述支撑主轴11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上调节所述锥形轴12的位置。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20的对中机构10,装配过程中,通过所述调节组件14调整所述锥形轴12的位置,所述锥形轴12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各个所述支撑件13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径向同步移动,以适应环形工件20的内径。最终使得各个支撑件13抵压在环形工件20的内周面上,此时所述环形工件20的中心位于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线上,达到对中要求。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无需借助驱动元件实现径向移动,而由所述调节组件14、锥形轴12和支撑件13之间的结构配合将环形工件20的中心调整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线上,结构简洁成本较低。
对于同一型号的环形工件20而言,在首次装配环形工件20时,需要调整所述调节组件14,使得各个所述支撑件13抵接到所述环形工件20的内周面上。之后在更换环形工件20的过程中,无需再调整所述调节组件14,各个支撑件13的位置已基于先前调整过程而符合各个环形工件20的装配要求。更换环形工件20的过程中直接将已处理的环形工件20从所述支撑主轴11上抽下,插上新的待处理的环形工件20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所述缺口111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周向上不是均匀间隔布置时,多个所述缺口111的布置位置并不聚集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任一直径的同一侧。换言之,环形工件20上与各个支撑件13抵接的位置不聚集在所述环形工件20任一直径的同一侧,需要各个支撑件13能够为环形工件20提供不同方向上的支撑力,各个支撑力之间能够相互抵消最终使得合力能够为零,确保各个支撑件13与所述环形工件20抵接后能够固定找准所述环形工件20的中心。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所述对中机构10还包括弹性圈15。所述弹性圈15套在所述锥形轴12外且与各个所述支撑件13连接,为所述支撑件13提供抵压在所述锥形外周面上的作用力。
弹性圈15确保所述支撑件13始终抵压在所述锥形轴12上,当锥形轴12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移动时,锥形轴12上与所述支撑件13抵接部分的外径发生变化,进而所述支撑件13进行所述支撑主轴11径向上的移动。当所述锥形轴12上与所述支撑件13抵压部分的外径逐渐减小时,在所述弹性圈15的作用下,所述支撑件13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径向逐渐向靠近所述支撑主轴11轴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锥形轴12上与所述支撑件13抵压部分的外径逐渐增大时,所述锥形轴12为所述支撑件13提供外扩的作用力,克服所述弹性圈15作用力,所述支撑件13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径向逐渐向远离所述支撑主轴11轴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所述锥形轴12移动过程更加顺畅,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3上抵压在所述锥形轴12上的端面的转角处设有倒角,形成导向斜面131,所述导向斜面13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锥形轴12的锥形外周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所述弹性圈15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12中。换言之,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圈15位于所述锥形轴12与所述安装空间112的侧壁之间。所述支撑件13上设有穿孔132,所述弹性圈15依次穿过各个所述支撑件13上的穿孔132而将各个支撑件13串起。支撑件13的位置与缺口111的位置对应,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支撑件13沿所述弹性圈1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3为三个,三个支撑件13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15套在所述支撑主轴11外,各个所述支撑件13上远离所述锥形轴12的端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支撑主轴11的周向布置,各个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撑主轴11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弹性圈15压紧在各个所述限位槽中,为各个所述支撑件13提供向靠近所述锥形轴12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作用力。
具体地,所述弹性圈15可以为弹簧圈。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锥形轴12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抵压段121和螺纹调节段122,所述锥形抵压段121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12中与所述支撑件13抵接。当所述弹性圈15位于所述锥形轴12与所述安装空间112的侧壁之间时,具体地,所述弹性圈15位于所述锥形抵压段121与所述安装空间112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空间112贯穿所述支撑主轴11的插入端113的端面。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第一端盖141和调节螺母142,所述第一端盖141设置在所述插入端113,所述第一端盖141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调节段122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调节螺母14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端盖141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支撑主轴11固定连接,进而限位于所述调节螺母142靠近所述插入端113的一侧。
调节的过程中,相对于所述螺纹调节段122旋拧所述调节螺母142,基于所述第一端盖141限位于所述调节螺母142靠近所述插入端113的一侧,而所述第一端盖141设置在所述插入端113,从而所述调节螺母142无法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上移动,只能所述锥形轴12在所述支撑主轴11的轴向上移动。
而且所述第一端盖141的设置将所述锥形抵压段121限位在所述第一端盖141的底壁与所述支撑主轴11之间,确保所述锥形轴12相对于所述支撑主轴11位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锥形抵压段121靠近第一端盖141一侧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从而确保所述锥形抵压段121只能在所述第一端盖141的底壁与所述支撑主轴11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段122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提高所述锥形轴12运动的流畅性。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端盖141通过多个螺钉16与所述插入端113连接。所述缺口111延伸至所述插入端113的端面,将所述插入端113在周向上分割为多个弧形瓣1131,多个所述螺钉16沿所述插入端113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钉16穿过所述第一端盖141与所述弧形瓣1131连接。
当多个所述支撑件13被所述弹性圈15串在一起时,多个所述支撑件13可以从所述插入端113的端面一侧对应放入各个所述缺口111中,同时使得所述弹性圈15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12中,装配过程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调节组件14还包括弹性复位件143,所述弹性复位件143设置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与所述锥形抵压段121之间,为所述锥形轴12提供向靠近所述调节螺母142的方向移动的复位力。
特别是,当所述调节螺母142从所述螺纹调节段122上卸下后,所述弹性复位件143将所述锥形轴12推移至所述锥形抵压段121与所述第一端盖141的底壁抵接的位置,以便后续再次安装所述调节螺母142。
具体地,所述弹性复位件143可以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锥形轴12还包括与所述锥形抵压段121连接的插接段123,所述插接段123位于所述锥形抵压段121上远离所述螺纹调节段122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14还包括沿所述插接段123轴向设置的导向套筒144,所述安装空间112的底壁设有安装槽114,所述导向套筒144位于所述安装槽114中。所述导向套筒144的外周面设有台肩1441,所述导向套筒144上位于所述台肩1441靠近所述锥形抵压段121的部分为装配段1442,所述装配段1442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槽114此部分的孔径,换言之所述装配段1442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槽114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插接段123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锥形抵压段121抵接,另一端套在所述装配段1442上与所述台肩1441抵接。
所述插接段123和所述装配段1442均为所述压缩弹簧起到了导向作用,而且如图6所示,当所述锥形轴12向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2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插接段123可以与所述导向套筒144的中间孔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114的深度满足,当所述锥形轴12向远离所述调节螺母142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安装槽114能够容纳下所述插接段123,而不会阻碍所述锥形轴12的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导向套筒144上位于所述台肩1441另一侧的部分为辅助段1443。所述安装槽114为阶梯槽,且在靠近所述安装槽114底壁的这段槽的内径较小,所述台肩1441抵压在所述阶梯槽中内径发生变化的位置,所述辅助段1443插在所述阶梯槽中孔径较小的这段槽中。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对中机构10还包括轴向限位组件17和磁吸组件18。所述磁吸组件18吸附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之间,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抵压在所述环形工件20的端面。
具体地,当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所述第一端盖141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组件18吸附在所述第一端盖141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之间,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抵压在所述环形工件20的端面。
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先将所述支撑件13和锥形轴12安装到所述支撑主轴11上,然后将所述第一端盖141设置在所述插入端113,随后将环形工件20套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上与所述支撑件13对应的位置。然后将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141上,利用所述磁吸组件18将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吸附在所述第一端盖141上,同时调节所述调节螺母142,使得所述支撑件13抵压在所述环形工件20的内周面。
对于同一型号的环形工件20而言,当安装第一个环形工件20时调整好所述调节螺母142的位置后,在之后此型号的环形工件20装配过程中不用调整所述调节螺母142的位置,只用拆卸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即可。基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是通过磁吸的方式装配的,因此拆卸过程较方便,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包括垫圈171和轴向限制端盖172。所述垫圈171套在所述插入端113和/或所述第一端盖141上,所述轴向限制端盖172套在所述第一端盖141上。所述磁吸组件18包括第一磁铁181和第二磁铁182,所述第一磁铁181位于所述第一端盖141的底壁上,所述第二磁铁182设置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172的底壁上。当所述轴向限制端盖172对应到所述第一端盖141上时,所述第一磁铁181与所述第二磁铁182对应吸附,使得所述垫圈171挤压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172与所述环形工件20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对中机构10还包括支撑环19,所述支撑环19套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上设置所述缺口111的位置外,所述支撑环19与所述支撑主轴11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支撑环19上与所述支撑件13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支撑件13穿过的让位口191。环形工件20套在所述支撑主轴11上时,具体套在所述支撑环19外,所述环形工件20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撑环19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19上远离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的端面设有限位挡肩,所述限位挡肩和所述轴向限位组件17分别抵接在所述环形工件20的两端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轴,设有至少三个沿所述支撑主轴周向间隔分布的缺口,所述支撑主轴中设有安装空间,所述缺口从所述支撑主轴的外周面贯穿至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贯穿所述支撑主轴的插入端的端面;
锥形轴,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抵压段和螺纹调节段,所述锥形抵压段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锥形轴与所述支撑主轴同轴设置;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一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与所述锥形抵压段的锥形外周面抵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且用于与套在所述支撑主轴上的环形工件的内周面抵接;
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插入端,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径与所述插入端的外径一致;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调节段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配合,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螺纹调节段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端盖在所述支撑主轴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支撑主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在所述锥形轴外且与各个所述支撑件连接,为所述支撑件提供抵压在所述锥形外周面上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穿孔,所述弹性圈依次穿过各个所述支撑件上的穿孔而将各个支撑件串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抵压段靠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插入端连接,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插入端的端面,将所述插入端在周向上分割为多个弧形瓣,多个所述螺钉沿所述插入端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弧形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主轴与所述锥形抵压段之间,为所述锥形轴提供向靠近所述调节螺母的方向移动的复位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锥形轴还包括与所述锥形抵压段连接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位于所述锥形抵压段上远离所述螺纹调节段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沿所述插接段轴向设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安装空间的底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导向套筒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周面设有台肩,所述导向套筒上位于所述台肩靠近所述锥形抵压段的部分为装配段,所述装配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槽此部分的孔径,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插接段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锥形抵压段抵接,另一端套在所述装配段上与所述台肩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上位于所述台肩另一侧的部分为辅助段,所述安装槽为阶梯槽,且在靠近所述安装槽底壁的这段槽的内径较小,所述台肩抵压在所述阶梯槽中内径发生变化的位置,所述辅助段插在所述阶梯槽中孔径较小的这段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限位组件和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吸附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之间,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组件抵压在所述环形工件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组件包括垫圈和轴向限制端盖,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垫圈套在所述插入端和/或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轴向限制端盖套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底壁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的底壁上,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对应吸附,使得所述垫圈挤压在所述轴向限制端盖与所述环形工件之间。
CN202011477298.7A 2020-12-15 2020-12-15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Active CN112692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7298.7A CN112692752B (zh) 2020-12-15 2020-12-15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7298.7A CN112692752B (zh) 2020-12-15 2020-12-15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2752A CN112692752A (zh) 2021-04-23
CN112692752B true CN112692752B (zh) 2022-06-17

Family

ID=7550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7298.7A Active CN112692752B (zh) 2020-12-15 2020-12-15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275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83981A (en) * 1950-08-31 1952-12-10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chucks
CN203019099U (zh) * 2012-12-27 2013-06-26 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异形工件的弹性夹具
CN204686515U (zh) * 2015-06-25 2015-10-0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工件定心装置
CN105881054A (zh) * 2016-06-02 2016-08-24 长葛市尚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治具
CN206734840U (zh) * 2017-03-22 2017-12-12 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茶叶罐
CN107486800A (zh) * 2017-10-12 2017-12-19 浙江尚元塑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圆环形木制品弧面钻孔夹具
CN209800768U (zh) * 2019-04-15 2019-12-17 苏州悦达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堵塞的磁性闸阀
CN209989904U (zh) * 2019-04-01 2020-01-24 广东安格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互补偿磁悬浮地漏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83981A (en) * 1950-08-31 1952-12-10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chucks
CN203019099U (zh) * 2012-12-27 2013-06-26 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异形工件的弹性夹具
CN204686515U (zh) * 2015-06-25 2015-10-0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工件定心装置
CN105881054A (zh) * 2016-06-02 2016-08-24 长葛市尚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治具
CN206734840U (zh) * 2017-03-22 2017-12-12 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茶叶罐
CN107486800A (zh) * 2017-10-12 2017-12-19 浙江尚元塑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圆环形木制品弧面钻孔夹具
CN209989904U (zh) * 2019-04-01 2020-01-24 广东安格尔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互补偿磁悬浮地漏
CN209800768U (zh) * 2019-04-15 2019-12-17 苏州悦达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堵塞的磁性闸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2752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67291A1 (en) Swaging process for improved compliant contact electrical test performance
WO2018121725A1 (zh) 舵机齿轮轴压轴装置
US11518357B2 (en) Hydraulic control unit with piston pump
CN112692752B (zh) 用于装配环形工件的对中机构
CN112032267A (zh) 一种行星滚柱丝杠及其装配方法
US20190123487A1 (en) Circular connectors
US4524854A (en) Adjustable air gap and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clutch
CN104338852B (zh) 一种模具
CN210731773U (zh) 夹具
CN211072624U (zh) 定位涨紧装置及套筒定位设备
DE102010038103A1 (de) Kontaktloser Schalter
JP2015200375A (ja) ボールねじナット
CN210633219U (zh) 吸嘴组件
CN220551405U (zh) 一种嵌线机的刹车组件
CN210335250U (zh) 电磁活塞式换刀装置
CN220637753U (zh) 一种减速机输出轴装配工装
CN109845417B (zh) 一种遥控器及其壳体组件
CN114888545B (zh) 一种浮动压头
EP3603885A1 (en) 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ball burnishing tool
JP2020193655A (ja) ガスケット
KR102559347B1 (ko) 부싱 및 부싱 조립 장치
CN111336199B (zh) 制动弹簧固定装置
CN214604057U (zh) 真空吸嘴
CN218525713U (zh) 腔体滤波器
CN217428225U (zh) 一种调焦环组件及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