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313A -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313A
CN112689313A CN202110068138.5A CN202110068138A CN112689313A CN 112689313 A CN112689313 A CN 112689313A CN 202110068138 A CN202110068138 A CN 202110068138A CN 112689313 A CN112689313 A CN 112689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equency band
terminal device
connection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81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313B (zh
Inventor
刘伟强
王同波
陈江
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81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9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当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时,确定第一AP与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当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与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终端设备在保持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第二AP建立连接;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AP发送的根据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终端设备与第二AP建立连接。能够降低切换接入点过程所需的时长,并且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技术是基于IEEE 802.11协议族下支持局域无线网络通信的技术总称。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Station,简称为“STA”)和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STA与AP之间通过空中接口即无线传输进行通信。AP将STA接入到互联网的局域网络中,从而使STA可以访问互联网。
目前双频AP的应用日益普及,双频AP可以同时工作在2.4G和5G频段。但目前大多数的STA不支持双频工作,即STA无法同时工作在2.4G和5G频段,例如STA一旦接入2.4G AP,只能工作在2.4G频段,而无法使用5G频段进行数据传输。所以需要采用切换接入点的方法使STA切换到信道条件好的AP上。
现有切换接入点的方法是先断开STA与当前AP的连接,然后在使STA连接到新AP上,这种方法切换过程需要的时长较长,且正在使用的数据业务会被中断,影响用户的体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降低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长,提高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降低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长,并且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该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该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当该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时,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当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该终端设备在保持与该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如果该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二AP发送的根据该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该终端设备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指的是终端设备与第一AP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为“TCP”)/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为“IP”)连接。第一AP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AP,第一AP可以称为原AP,第二AP为终端设备要切换到的AP,第二AP可以称为目标AP。
因此,本申请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在终端设备确定原AP和目标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终端设备可以在保持与原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与目标AP建立连接,由此在终端设备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使得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在终端设备与目标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目标AP为其分配IP地址,降低了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长,由此,提升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与第二AP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为“SSID”)和密码是否相同;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与该第二AP的SSID和/或密码不同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与第二AP是否共用同一个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服务器,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与第二AP共用同一个DHCP服务器时,终端设备在保持与第一AP的TCP/IP连接的情况下,向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AP发送的根据该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终端设备与第二AP建立连接。
由此,即使第一AP与第二AP的SSID和/或密码不同,只要第一AP和第二AP共同一个DHCP服务器,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保持与原AP的TCP/IP连接的情况下与目标AP建立连接,使得在终端设备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使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终端设备在与目标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向第二AP重新申请IP地址,降低了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长,由此,提升用户的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为“BSSID”)和该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和该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该终端设备根据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终端设备对信道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不同AP对应的接收信号指示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为“RSSI”),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不同AP对应的RSSI,确定是否要切换接入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包括: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当该终端设备对该任一信道扫描完成时,该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有待发送数据;当该终端设备确定有待发送数据时,该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频段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在该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频段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后,该终端设备继续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其他信道进行扫描。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背景扫描方式进行信道的扫描,能够保证在信道扫描过程中终端设备和原AP可以进行数据交互,终端设备不会断流,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该第一信道为该第一AP在该第一频段内的工作信道,该第二信道为该第二AP在该第二频段内的工作信道;其中,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包括: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信道和该第二信道进行扫描。
换句话说,终端设备可以在进行信道扫描时,只对原AP和目标AP的工作信道进行扫描,并根据对原AP和目标AP的工作信道的扫描结果,确定是否要切换接入点。
由此,终端设备只需要对2个信道进行扫描,而不用进行全信道的扫描,由此能够节省信道扫描的时间开销,从而降低切换过程所需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保存该第一AP的第一网络配置和该第二AP的第二网络配置,该第一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一信道,该第二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二信道;
其中,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信道和该第二信道,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一信道,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二信道。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之前与第一AP和第二AP建立连接时,保存第一AP的网络配置和第二AP的网络配置,第一AP的网络配置中除包括第一AP的工作信道外,还可以包括第一AP的SSID和/或密码,第二AP的网络配置中除包括第二AP的工作信道外,还可以包括第二AP的SSID和/或密码。终端设备通过查询保存的网络配置,可以提前获知第一AP和第二AP的工作信道,在进行信道扫描时只对第一AP和第二AP的工作信道进行扫描,可以节省扫描的时间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向该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帧,该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该第一AP的BSSID。
由此,能够使网络把发往原AP的数据分组转发给目标AP,减少切换过程的分组丢失。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频段为2.4GHz,该第二频段为5GHz;或,该第一频段为5GHz,该第二频段为2.4GHz。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该存储器和该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根据该处理器的控制进行接收和发送消息,以实现该终端设备与AP之间的通信,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客户端(Station,简称为“STA”)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设备指的是具备无线至有线(Wireless-to-Wired)的桥接功能的设备。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是可以同时工作在两个频段上的无线接入设备,目前的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俗称为“热点”,是具备管理基础设施的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简称为“BSS”)的功能、使终端设备接入到分布式系统的工作站,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提供两个AP,例如,同时工作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的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提供2.4GHzAP和5GHz AP。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出的,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和5GHz频段。可以理解的是,5GHz信号具有频段宽、干扰小、吞吐率高的优点,但5GHz信道穿墙能力差,相比之下2.4GHz信号频段略窄,但穿墙性好,覆盖范围广。
随着终端设备与双频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改变,终端设备与双频无线接入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时占用的频段需要发生切换(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接入的AP发生切换)。如图1中所示出的,在终端设备距离双频无线接入设备较近(例如10米以内)时选择通过5GHz频段(接入5GHz AP)与双频无线接入设备进行信息的传输,可以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吞吐率。而在终端设备距离双频无线接入设备较远(例如,10米-100米之间)时,信道质量逐渐变差,终端设备选择切换到2.4GHz频段(接入2.4GHzAP)与双频无线接入设备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了信号的远距离覆盖。
基于此,可以提供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只要原AP与目标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就可以实现原AP到目标AP的平滑无缝切换,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升用户的体验。
下面将以无线网络的加密方式为无线保真保护接入(Wireless FidelityProtected Access,简称为“WAP”)或WAP2为例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无线网络采用其他加密方式进行加密或不加密的场景中,例如,无线网络采用有限等效加密(Wired EquivalentPrivacy,简称为“WEP”)方式进行加密的场景或开放(Open)方式进行加密的场景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具体实施例时,“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对描述的对象进行区分,而不对描述的对象构成任何限定。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1000包括:
S1100,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该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与第一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说明第一频段为第一AP的工作频段。
可选地,作为一个例子,终端设备在与第一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终端设备对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每个工作频段对应一个或多个信道,终端设备根据对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示例性的,第一频段为2.4GHz,第二频段为5GHz;或者,第一频段为5GHz,第二频段为2.4GHz。其中2.4GHz频段对应13个信道,5GHz频段对应5个信道。
具体地,终端设备对信道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终端设备周边的AP的信息,AP的信息中包括AP的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为“BSSID”)、工作信道、带宽和AP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简称为“RSSI”)等信息,终端设备根据AP的信息确定是否切换接入点。
可选地,作为一个例子,在终端设备进行信道扫描时,终端设备采用背景扫描的方式进行信道扫描,具体来说,终端设备选择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内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在完成对该信道的扫描后,会切换到第一AP的工作信道上,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有数据要收发,如果终端设备存在待发送的缓存数据,终端设备会在第一AP的工作信道上将缓存数据发送出去,或者如果终端设备存在待接收的数据,终端设备在第一AP的工作信道上接收待接收的数据,然后再切换到下一个信道进行扫描。由此保证信道扫描过程中终端设备不会断流。在进行信道扫描时,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对2.4GHz频段内的13个信道和5GHz频段内的5个信道全部都进行扫描。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进行信道扫描之前,先确定第一AP的工作信道和第二AP的工作信道,在进行信道扫描时,只对第一AP的工作信道和第二AP的工作信道2个信道进行扫描,可以节省信道扫描消耗的时间。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之前与第一AP和第二AP建立连接时,保存第一AP和第二AP的网络配置,第一AP的网络配置中包括第一AP的工作信道,第二AP的网络配置中包括第二AP的工作信道,由此终端设备只要通过查询自身保存的网络配置即可以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工作信道。
或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其他终端设备建立端到端(Device to Device,简称为“D2D”)通信,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其他终端设备在与第一AP和第二AP进行连接时保存的第一AP和第二AP的网络配置。
或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接收云端服务器下发的第一AP的网络配置和第二AP的网络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AP的网络配置中除包括第一AP的工作信道外,还可以包括第一AP的SSID和/或密码;第二AP的网络配置中除包括第二AP的工作信道外还可以包括第二AP的SSID和/或密码。
S1200,当该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时,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AP的BSSID与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判断第一AP和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当第一AP的BSSID的前16位与第二AP的BSSID的前16位相同时,终端设备认为第一AP和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根据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和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判断第一AP和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如果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和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相同,终端设备认为第一AP和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在此不限定第一AP和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的判断方法。
S1300,当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该终端设备在保持与该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终端设备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为终端设备与第一AP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为“TC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连接。
S1400,如果该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二AP发送的根据该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该终端设备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终端设备在保持与第一AP的TCP/IP连接的情况下,向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说明终端设备在物理信道上断开与第一AP的连接,切换到第二AP的工作信道上向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并在第二AP的工作信道上接收到第二AP肯定的反馈时与第二AP建立连接。由此,终端设备在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仅断开了与第一AP物理层的连接,没有断开与第一AP协议层的连接,因此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业务不会被终止,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正在通过微信与另一用户进行视频,如果终端设备在保持与第一AP的TCP/IP连接的情况下与第二AP建立连接,终端设备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为“UI”)会卡顿一下,但UI上的视频界面不会自动中断,用户不需要重启发起视频连接。由此,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提升用户的体验。
并且,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AP的TCP/IP连接,终端设备保存有第一AP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由于第一AP和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所以第一AP和第二AP共用同一个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服务器,由此,在终端设备与第二AP建立连接时,终端设备无需向第二AP申请IP地址,节省了切换过程消耗的时间。
可选地,作为一个例子,终端设备在与第二AP建立了连接之后,可以释放与第一AP的TCP/IP连接,由此,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方法2000包括:
S2100,终端设备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并接收第二AP发送的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
图3中的第一AP与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终端设备当前与第一AP建立了连接并进行通信,终端设备通过发送Probe Request帧和接收AP发送的ProbeResponse帧进行信道扫描,终端设备具体可采用方法1000中的S1100中的方式进行信道扫描,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在赘述。
Probe Response帧中包括第二AP的信息,终端设备根据Probe Response帧中的第二AP的信息确定是否要切换接入点。例如,当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AP的ProbeResponse帧确定第二AP对应的RSSI的数值大于第一AP对应的RSSI的数值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当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Probe Response帧确定第一AP的RSSI的数值大于其他AP的RSSI的数值时,终端设备确定不需要切换接入点,仍保持与第一AP的连接。
在S2100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Probe Request帧,也可以采用单播方式向第二AP发送Probe Request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例子,在S2100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二AP发送的信标帧(Beacon)中的第二AP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例如,终端设备接收到多个Beacon帧,每个Beacon帧对应一个AP,如果对应第二AP的Beacon帧的RSSI值高于对应其他AP的Beacon帧的RSSI值,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AP的信息确定是否要切换接入点的方法为:
首先,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的SSID和密码,与第二AP的SSID和密码是否相同,且第二AP对应的RSSI的数值是否大于第一AP对应的RSSI的数值。
如果第一AP和第二AP的SSID和密码相同,第二AP对应的RSSI的数值大于第一AP对应的RSSI的数值时,则说明第一AP和第二AP为同一局域网的两个AP,可以直接启动现有技术中的漫游机制,将终端设备从第一AP漫游切换至第二AP。
如果第二AP对应的RSSI的数值大于第一AP对应的RSSI的数值,但第一AP和第二AP的SSID和/或密码不同,则进一步判断第一AP和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判断第一AP和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的方法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且第二AP对应的RSSI的数值大于第一AP对应的RSSI的数值时,则进入步骤S2200。
S2200,终端设备向第二AP发送认证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帧,并接收第二AP发送的认证响应(Authentication Response)帧;
S2300,如果Authentication Response帧确认终端设备身份认证通过,终端设备向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帧,并接收第二AP发送的重关联响应(ReAssociation Response)帧,如果ReAssociation Response帧确认第二AP接受终端设备的关联请求,终端设备与第二AP建立关联;
ReAssociation Request帧包括第一AP的地址域,第一AP的地址域中携带第一AP的BSSID,由此,网络能够根据第一AP的BSSID将发往第一AP的数据分组转发给第二AP,减少切换接入点过程中的分组丢失。
可选地,在S2300中,终端设备向第二AP发送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帧,并接收第二AP发送的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帧。
S2400,终端设备与第二AP之间通过可扩展的身份验证协议(ExtensibleAuthentication Protocol,简称为“EAP”)生成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在S2200-S2400中,终端设备始终保持与第一AP之间的TCP/IP连接,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保证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业务不会被终止,由此,在整个过程中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终端设备与第二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重新向第二AP申请IP地址,降低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长,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表1示出了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切换接入点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切换接入点时,各个流程需要消耗的时间及整个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示出的数据是单次测试的结果,在进行测试时终端设备与双频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并且环境中无其他干扰。
表1
序号 项目 现有技术(s) 本发明(s)
1 扫描 1.76 0.2
3 认证和关联 0.22 0.22
4 EPA认证 0.86 0.86
5 分配IP地址 1.58 -
总计 4.42 1.28
由表1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能够降低切换过程中的中断时长,由此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图2和图3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接入点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
处理单元11,用于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该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
该处理单元11,还用于当确定该终端设备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时,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通信单元12,用于当该处理单元11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在保持与该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该通信单元12,还用于如果接收到该第二AP发送的根据该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与该第二AP以该第二频段建立连接。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第一AP与终端设备期望切换到的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与第二AP建立连接,由此在终端设备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使得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在终端设备与目标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目标AP为其分配IP地址,降低了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长,由此,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方面,该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和该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根据该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该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方面,该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根据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该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当对该任一信道扫描完成时,确定是否有待发送数据;该通信单元12具体用于:当该处理单元11确定有待发送数据时,通过该第一频段发送该待发送数据;该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在该通信单元12通过该第一频段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后,继续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其他信道进行扫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1还用于: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该第一信道为该第一AP在该第一频段内的工作信道,该第二信道为该第二AP在该第二频段内的工作信道;其中,在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该处理单元1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信道和该第二信道进行扫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该处理单元11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之前,该通信单元12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AP的第一网络配置和所述第二AP的第二网络配置,该第一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一信道,该第二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二信道;其中,在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方面,该处理单元12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一信道;根据该第二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二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向该第一AP发送连接请求方面,该通信单元12具体用于:向该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帧,该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该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频段为2.4GHz,该第二频段为5GHz;或,该第一频段为5GHz,该第二频段为2.4GHz。
应理解,这里的终端设备1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1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方法1000和方法2000中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该终端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电路103,该RF电路103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该处理器101,用于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该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该处理器101,还用于当确定该终端设备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时,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如果该处理器101确定该第一AP与该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在保持与该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该RF电路103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AP建立连接;如果该RF电路103接收到该第二AP发送的根据该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该处理器101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第一AP与终端设备期望切换到的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与第二AP建立连接,由此在终端设备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使得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在终端设备与目标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目标AP为其分配IP地址,降低了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长,由此,提升用户的体验。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1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象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RF电路103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3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简称为“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3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简称为“SMS”)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2,处理器101读取存储器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确定该第一AP和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方面,该处理器10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和该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和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根据该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该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确定该第一AP和该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方面,该处理器10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根据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该第二AP建立连接。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该处理器10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当对该任一信道扫描完成时,确定是否有待发送数据;当该处理器101确定有待发送数据时,该RF电路103通过该第一频段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在该RF电路103通过该第一信道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后,该处理器101继续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其他信道进行扫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01还用于: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该第一信道为该第一AP在该第一频段内的工作信道,该第二信道为该第二AP在该第二频段内的工作信道;其中,在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该处理器101具体用于:对该第一信道和该第二信道进行扫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该处理器101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之前,该存储器102还用于:保存该第一AP的第一网络配置和该第二AP的第二网络配置,该第一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一信道,该第二网络配置中包括该第二信道;
其中,在确定该第一信道和该第二信道方面,该处理器101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一信道;根据该第二网络配置确定该第二信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向该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方面,该RF电路103具体用于:向该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帧,该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该第一AP的BSSID。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频段为2.4GHz,该第二频段为5GHz;或该第一频段为5GHz,该第二频段为2.4GHz。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并可以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1000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1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和图3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第一AP与终端设备期望切换到的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与第二AP建立连接,由此在终端设备切换接入点的过程中用户的上层应用程序的IP连接没有断开,使得用户感知不到切换过程的发生,并且在终端设备与目标AP建立连接时,不需要目标AP为其分配IP地址,降低了切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长,由此,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所述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不同;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在保持与所述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AP发送的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和所述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所述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
当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任一信道扫描完成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有待发送数据;
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有待发送数据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后,所述终端设备继续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其他信道进行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AP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的工作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二AP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工作信道;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保存所述第一AP的第一网络配置和所述第二AP的第二网络配置,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中包括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中包括所述第二信道;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网络配置确定所述第二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向所述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帧,所述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所述第一AP的BSSID。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2.4GHz,所述第二频段为5GHz;或,所述第一频段为5GHz,所述第二频段为2.4GHz。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当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点AP以第一频段传输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所述第二AP的工作频段为第二频段;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时,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通信单元,用于当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时,在保持与所述第一AP的协议层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二AP发送的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反馈的成功消息,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AP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和所述第二AP的BSSID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或,
根据所述第一AP的默认网关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所述第二AP的默认网关的MAC地址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AP与所述第二AP是否对应于同一个双频无线接入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
根据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与所述第二AP建立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任一信道进行扫描;当对所述任一信道扫描完成时,确定是否有待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有待发送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后,继续对所述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所述第二频段内的信道中的其他信道进行扫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该第一信道为该第一AP在该第一频段内的工作信道,该第二信道为该第二AP在该第二频段内的工作信道;
其中,在对该第一频段内的信道和该第二频段内的信道进行扫描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进行扫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第二AP建立连接之前,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保存所述第一AP的第一网络配置和所述第二AP的第二网络配置,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中包括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二网络配置中包括所述第二信道;
其中,在确定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配置确定所述第一信道;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配置确定所述第二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AP发送连接请求方面,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AP发送重关联请求帧,所述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所述第一AP的BSSID。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2.4GHz,所述第二频段为5GHz;或,所述第一频段为5GHz,所述第二频段为2.4GHz。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收发器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进行接收和发送消息,以实现所述终端设备与AP之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68138.5A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2689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138.5A CN112689313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138.5A CN112689313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CT/CN2016/084136 WO2017206067A1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680010930.2A CN107852655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930.2A Division CN107852655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313A true CN112689313A (zh) 2021-04-20
CN112689313B CN112689313B (zh) 2022-02-08

Family

ID=6047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930.2A Active CN107852655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2110068138.5A Active CN112689313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930.2A Active CN107852655B (zh) 2016-05-31 2016-05-31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0880795B2 (zh)
EP (1) EP3457756B8 (zh)
JP (1) JP6622428B2 (zh)
KR (1) KR102169437B1 (zh)
CN (2) CN107852655B (zh)
WO (1) WO20172060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36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切换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无线网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8730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asuring channel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11343674B (zh) * 2018-12-18 2022-05-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多频段切换方法和装置
JP6888830B2 (ja) * 2018-12-20 2021-06-1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9951881B (zh) * 2019-03-26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路由设备
US20220278699A1 (en) * 2019-05-23 2022-09-0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177384B (zh) * 2019-07-15 2022-02-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点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461B (zh) * 2019-08-08 2023-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TWI693838B (zh) * 2019-09-25 2020-05-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裝置及其測試方法
CN113518339B (zh) 2020-04-10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56285B2 (ja) * 2020-05-26 2024-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1970750A (zh) * 2020-08-18 2020-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频WiFi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1212683B1 (en) * 2020-08-24 2021-12-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for prioritized connection of a multi-core chipset to external access points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12040525B (zh) * 2020-09-24 2023-07-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漫游方法及装置
CN11433990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85028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2788710B (zh) * 2020-12-30 2023-10-03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CN115087073A (zh) * 2021-03-10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认证Wi-Fi连接的方法、无线终端、接入节点及存储介质
KR102471682B1 (ko) 2021-03-29 2022-11-29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액세스 포인트 간의 로밍 방법 및 로밍을 제공하는 단말기
CN115314966A (zh) * 2021-05-06 2022-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6210A (zh) * 2021-05-28 2021-08-27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信号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27323B (zh) * 2021-07-28 2024-03-29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客户端的通信方法、设备、双频客户端和通信系统
EP4391653A1 (en) * 2021-12-10 202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canning channels of frequency bands
WO2023229341A1 (en) * 2022-05-24 2023-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e hot spot auto band selection
CN117062175B (zh) * 2023-10-13 2024-04-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ap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5457A1 (en) * 1999-05-28 2002-08-28 Nec Corpo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soft handover from a GSM network to a UMTS network
CN101083833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不同通信网络间实现无缝切换的终端及方法
CN101257429A (zh) * 2008-04-14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漫游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090316654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assisted node identifier confusion resolution using a time gap
CN10181492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频段切换方法
US20100332822A1 (en) * 2009-06-24 2010-12-30 Yong Liu Wireless multiband security
CN101998689A (zh) * 2009-08-14 2011-03-30 联想(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多频段天线及移动终端
US8160664B1 (en) * 2005-12-05 2012-04-17 Meru Networks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suppor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multiple radios with narrow frequency separation
CN103561449A (zh) * 2013-11-08 2014-02-0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WO2014138131A1 (en) * 2013-03-08 2014-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mless data stream transfer during band switch between wireless stations
CN104640166A (zh) * 2014-10-29 2015-05-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80592A (zh) * 2015-04-22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822168A (zh) * 2015-04-22 2015-08-05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频段切换的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05027664A (zh) * 2013-01-03 2015-11-04 英特尔公司 在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连接
CN105933942A (zh) * 2016-06-16 2016-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4268B2 (en) * 2002-04-22 2008-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EP1574097A1 (en) 2002-12-19 2005-09-1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mechanism in frequency multiple band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therefor
US7613160B2 (en) * 2002-12-24 2009-11-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277379C (zh) 2003-05-23 2006-09-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关联的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WO2006049235A1 (ja) 2004-11-04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インタフェース通信装置、端末、および経路切替方法
US7529203B2 (en) * 2005-05-26 2009-05-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ing of wireless switches to support layer 3 roam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US20060268799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Fi TERMINAL WITH DUAL MAC STRUCTURE THAT ENABLES SEAMLESS VOICE COMMUNICATIONS HANDOVER
US8472359B2 (en) * 2009-12-09 2013-06-25 Meru Networks Seamless mobility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80069065A1 (en) * 2006-09-20 2008-03-20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seamlessly roaming betwee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wireless network adaptor
US8451752B2 (en) * 2007-05-21 2013-05-28 Arrowspan, Inc. Seamless handoff scheme for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
JP5115561B2 (ja) 2008-01-17 2013-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765170B (zh) * 2008-12-25 2013-08-21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射频模块wlan终端快速漫游的切换方法
CN102457866B (zh) * 2010-10-29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中建立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61770A2 (en) * 2010-11-05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ity for multipoint operations
FR2979784A1 (fr) * 2011-09-02 2013-03-08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selection de canal, equipement wifi et programme d'ordinateur correspondants
US9026099B2 (en) 2011-12-08 2015-05-05 Apple Inc. Mechanisms to improve mobile device ro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358800B1 (ko) 2012-04-23 2014-02-10 에스케이브로드밴드주식회사 듀얼밴드의 와이파이를 이용한 인터넷 전화기 및 이의 와이파이 로밍 방법
US9503927B2 (en) * 2012-06-13 2016-11-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Multiple-use wireless network
US8565689B1 (en) * 2012-06-13 2013-10-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Optimized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through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 server
US9084143B2 (en) * 2012-06-13 2015-07-14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Network migration queu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82901B2 (en) * 2012-07-22 2015-03-17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Limited Counter based fairness scheduling for QoS queues to prevent starvation
CN103582053B (zh) 2012-07-23 2016-09-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256323A1 (en) * 2012-09-27 2015-09-10 Telefonica,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two independent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n access point
EP2974518A4 (en) * 2013-03-15 2017-03-01 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ultiband operation of a single wi-fi radio
US9629071B2 (en) * 2013-09-25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coordinated re-associ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US20150207578A1 (en) 2014-01-17 2015-07-23 Apple Inc. Multichannel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4797011B (zh) 2014-01-20 2018-11-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双频移动WiFi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移动WiFi终端
JP2015162861A (ja) * 2014-02-28 2015-09-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65017B2 (ja) * 2014-06-30 2018-08-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60027861A (ko) * 2014-09-02 2016-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채널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9723639B2 (en) * 2014-10-29 2017-08-01 Xiaomi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5457A1 (en) * 1999-05-28 2002-08-28 Nec Corpo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soft handover from a GSM network to a UMTS network
US8160664B1 (en) * 2005-12-05 2012-04-17 Meru Networks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suppor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multiple radios with narrow frequency separation
CN101083833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不同通信网络间实现无缝切换的终端及方法
CN101257429A (zh) * 2008-04-14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漫游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090316654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assisted node identifier confusion resolution using a time gap
CN10181492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频段切换方法
US20100332822A1 (en) * 2009-06-24 2010-12-30 Yong Liu Wireless multiband security
CN101998689A (zh) * 2009-08-14 2011-03-30 联想(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上的多频段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5027664A (zh) * 2013-01-03 2015-11-04 英特尔公司 在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连接
WO2014138131A1 (en) * 2013-03-08 2014-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mless data stream transfer during band switch between wireless stations
CN103561449A (zh) * 2013-11-08 2014-02-0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4640166A (zh) * 2014-10-29 2015-05-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80592A (zh) * 2015-04-22 2015-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822168A (zh) * 2015-04-22 2015-08-05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频段切换的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05933942A (zh) * 2016-06-16 2016-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段切换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小蕾: "WCDMA切换算法及网络优化方案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合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36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切换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无线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7756A1 (en) 2019-03-20
EP3457756A4 (en) 2019-03-20
KR102169437B1 (ko) 2020-10-23
US20230125004A1 (en) 2023-04-20
US20200154322A1 (en) 2020-05-14
CN107852655B (zh) 2021-02-09
EP3457756B8 (en) 2021-06-16
JP6622428B2 (ja) 2019-12-18
US20210144598A1 (en) 2021-05-13
CN107852655A (zh) 2018-03-27
US10880795B2 (en) 2020-12-29
EP3457756B1 (en) 2021-05-05
CN112689313B (zh) 2022-02-08
KR20190010882A (ko) 2019-01-31
JP2019520749A (ja) 2019-07-18
WO2017206067A1 (zh) 2017-12-07
US11558792B2 (en)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9313B (zh)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2824870B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EP1721477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mac layer handoff lat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1786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support inter-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210250824A1 (en)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Mobile Terminals with Respect to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20050025181A1 (en) Service advisor
US20140071942A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floading data traffic
US20060098610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bile station with seamless coverage in a 2G/3G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WLAN
CN102273311A (zh) 自组织网络启动
US9730252B2 (en) Quick connection between customized softap and STA
US20170064760A1 (en) Assisted wireless connection setup
US9883439B2 (en) Offlo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87744B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EP2894889B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metho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US110577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connection in wireless LAN
CN116233942A (zh) 单频段无线接入点的对等辅助带外发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