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962A -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87962A CN112687962A CN202011583443.XA CN202011583443A CN112687962A CN 112687962 A CN112687962 A CN 112687962A CN 202011583443 A CN202011583443 A CN 202011583443A CN 112687962 A CN112687962 A CN 1126879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assembly
- bearing column
- upper cover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该电池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盖和下压柱,上盖设置于进料组件的上方,在上盖靠近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柱,下压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内;压制组件,压制组件包括保压件和承压柱,承压柱的上端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承压柱的下端穿过于保压件后抵接于上盖,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承压柱驱动上模组件相对于进料组件移动,使下压柱能够抵压于待压接介质,保压件被配置为套设于进料组件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上盖。该电池制备装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固态电池利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电解液进行生产制造,不仅安全性好,而且在比能量、比功率密度以及循环性能等方面也有更大提高空间。
现有固体电解质以及全固态电池通常采用粉末成型法构造,使集流体、电极及电解质形成层状结构。由于正负极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需要惰性气体作为保护的密闭环境,在电化学表征(例如充放电实验、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直流极化等)时,先在粉末压片冲模,使粉体成型制成层状的全固态电池,再将粉末压片放置于压片机内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各层之间良好的接触,并引入电学信号到氩气保护的手套箱内,然后再连接到粉末压片冲模的上冲模头和下冲模头上,以完成电化学表征过程。采用这种测试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由于电学信号需要引入手套箱内,需要对手套箱进行电线路做预设或改造,带来诸多不便,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在手套箱内需要给压片机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容易造成空间浪费。由于压片机对手套箱的占用,在做多个样品或者多个条件分析时,例如,多个样品的不同充放电制度下的实验,不能较好的利用电池充放电仪器的多通道功能,只能依次进行,耗费过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测试效率。
再次,电池易受外界影响,造成短路、断路等,影响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和成品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包括:
进料组件,其用于容纳待压接介质;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座和承载柱,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的下方,在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穿设于所述进料组件内并能够承载所述待压接介质;
第一密封绝缘件,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套设于所述承载柱上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进料组件之间;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盖和下压柱,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的上方,在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穿设于所述进料组件内;
压制组件,所述压制组件包括保压件和承压柱,所述承压柱的上端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所述承压柱的下端穿过于所述保压件后抵接于所述上盖,所述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所述承压柱驱动所述上模组件相对于所述进料组件移动,使所述下压柱能够抵压于所述待压接介质,所述保压件被配置为套设于所述进料组件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所述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所述上盖,用于保持所述上模组件对所述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第二密封绝缘件,其设置于所述保压件和所述上盖之间并套设于所述承压柱的外部。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口,在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口,两个极柱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口,两个所述极柱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
作为优选,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内部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底面设置于所述承载柱上,所述第二垫片的顶面抵接于所述下压柱,在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用于容纳所述待压接介质。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外筒和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穿设于所述外筒,所述绝缘筒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和所述外筒之间并分别与其相抵接,所述绝缘筒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上盖。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下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上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于所述保压件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绝缘件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筒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制备电池,所述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下模组件的承载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内并将完成组装的下模组件和进料组件整体放置于手套箱内;
将待压接介质放置于进料组件内,使待压接介质的底面设置于所述承载柱上,并将上模组件的下压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并抵接于待压接介质的顶面;
将压制组件的保压件套设于进料组件的外部后,将承压柱穿设于保压件并抵接于上盖的顶部;
将整个电池制备装置从手套箱内取出并放置于压力可控设备内,压力可控设备抵接于承压柱并推动上模组件下压,使得下压柱抵压于待压接介质;
将保压件相对于进料组件移动,使保压件抵接于上盖,以保持所述上模组件对所述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极柱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底座的第一电极连接口和上盖的第二电极连接口,并将两个极柱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制备装置,进料组件用于容纳待压接介质,在压制组件的作用下,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可以进行合拢,实现对待压接介质进行压制,以保证压实效果。
上模组件的上盖起到限位的作用。在上盖靠近进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柱,下压柱穿设于进料组件内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下压柱能够抵接于待压接介质,下压柱起到了压制待压接介质的作用。在承载柱和下压柱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待压接介质的压接效果。
由于人为下压承压柱的压力比较有限,并且压力大小难以控制,利用压力可控设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压力可控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对承压柱进行较大的下压力,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压力可控设备的下压力。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承压柱驱动上模组件相对于进料组件移动,使下压柱能够抵压于待压接介质,保压件被配置为套设于进料组件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上盖,用于保持上模组件对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如果没有设置保压件,当压力可控设备移除之后,承载柱的上端没有压力可控设备的受压,难以保证对上模组件的下压力,通过设置保压件,在压力可控设备移除之后,旋拧保压件,使保压件的内壁抵接于上模组件的上盖,此时即使压力可控设备停止运行及承载柱从保压件内取出,保压件依然能够对上盖可持续施加预设压力,以保证对待压制介质的恒压稳定环境。
第一密封绝缘件套设于承载柱上并设置于底座和进料组件之间,用于底座和绝缘筒之间的密封和绝缘,第二密封绝缘件设置于保压件和上盖之间并套设于承压柱的外部,用于上盖和保压件之间的密封。在第一密封绝缘件和第二密封绝缘件的配合作用下,以为待压制介质提供了密封和绝缘的环境,从而能够替代手套箱内惰性气体环境,使得在待压制介质在压制时,整个电池制备装置可以放置于手套箱的外部,手套箱无需提供额外的空间,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无需受到手套箱内部空间的限制,该电池制备装置可以外置,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待承压件的压接和测试等,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制备方法,操作方法简单,自身密封绝缘效果好,无需在手套箱内压制成型,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且无需对手套箱进行复杂的改造,降低加工难度,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下模组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下模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保压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中保压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制备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组件;2、下模组件;3、上模组件;4、压制组件;5、第一密封绝缘件;6、第二密封绝缘件;7、第一垫片;8、第二垫片;9、极柱;
11、外筒;12、绝缘筒;
21、底座;211、第一电极连接口;22、承载柱;
31、上盖;311、第二电极连接口;32、下压柱;
41、保压件;42、承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制备装置,用于电池的生产制造。如图1所示,该电池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组件1、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3及压制组件4,进料组件1用于容纳待压接介质,待压接介质具体可以为固体电解质粉体或固态电池组件,在进料组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模组件2和上模组件3,上模组件3位于下模组件2的上方,下模组件2能够承载待压接介质,在压制组件4的作用下,上模组件3和下模组件2可以进行合拢,实现对待压接介质进行压制,以保证压实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下模组件2包括底座21和承载柱22,底座21相对于水平面的截面为六边形结构,底座21相对于竖直面的截面为U形结构,底座21设置于进料组件1的下方,底座21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在底座21上靠近进料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柱22,承载柱22穿设于进料组件1内并能够承载待压接介质,承载柱22起到了承接待压接介质的作用。底座21顶面的外缘凸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和承载柱22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为进料组件1的下端提供了容纳空间。
具体地,如图1和4所示,进料组件1包括外筒11和绝缘筒12,外筒11采用不锈钢制成,刚度好,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外筒11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外筒11的下端设置于环形槽内,在外筒11内设置有绝缘筒12,外筒11起到了对绝缘筒12保护的作用。
绝缘筒12穿设于外筒11,绝缘筒12的下端设置于底座21和外筒11之间并分别与其相抵接,绝缘筒12的上端抵接于上盖31。绝缘筒12为中空结构,在绝缘筒12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为待压接介质提供了容纳空间。绝缘筒1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通过在外筒11内设置绝缘筒12,绝缘筒12为待压接介质提供了绝缘环境,避免制作完成的电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造成断路、短路等情况,以保证成品电池质量。
由于下模组件2相对于进料组件1为固定设置,上模组件3相对于进料组件1为活动设置,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上模组件3包括上盖31和下压柱32,上盖31设置于进料组件1的上方,上盖31的直径大于进料组件1的外筒11的内径,上盖31能够抵接于外筒11的端面上,上盖31起到限位的作用。在上盖31靠近进料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下压柱32,下压柱32穿设于进料组件1内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下压柱32能够抵接于待压接介质,下压柱32起到了压制待压接介质的作用。在承载柱22和下压柱32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待压接介质的压接效果。
为了保证待压接介质压接的平整度,如图1所示,在进料组件1内部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一垫片7的底面设置于承载柱22上,第二垫片8的顶面抵接于下压柱32,在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之间用于容纳待压接介质。利用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起到了承载柱22和下压柱32对待压接介质隔绝的作用,实现对待压接介质的保护。同时,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的表面平整光滑,提高待压接介质压接的平整度,成品电池质量高。
为了进一步保证压制效果,如图1、图6及图7所示,压制组件4包括保压件41和承压柱42,保压件41和承压柱42的材质为不锈钢,结构强度好。保压件41的外轮廓为多边形,保压件41的内壁和外筒11的外壁螺纹连接,可通过扳手等进行旋拧和固定。在保压件4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承压柱42穿设的过孔。
承压柱42相对于竖直面的截面为T形结构,承压柱42的上端能够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承压柱42的下端穿过于保压件41后抵接于上盖31。由于人为下压承压柱42的压力比较有限,并且压力大小难以控制,利用压力可控设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压力可控设备具体可以为液压机,不仅可以实现对承压柱42进行较大的下压力,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压力可控设备的下压力。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承压柱42驱动上模组件3相对于进料组件1移动,使下压柱32能够抵压于待压接介质,保压件41被配置为套设于进料组件1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保压件41的内壁抵接于上盖31,用于保持上模组件3对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如果没有设置保压件41,当压力可控设备移除之后,承载柱22的上端没有压力可控设备的受压,难以保证对上模组件3的下压力,通过设置保压件41,在压力可控设备移除之后,旋拧保压件41,使保压件41的内壁抵接于上模组件3的上盖31,此时即使压力可控设备停止运行及承载柱22从保压件41内取出,保压件41依然能够对上盖31可持续施加预设压力,以保证对待压制介质的恒压稳定环境。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承压柱42相对于竖直面的截面为T形结构,承载柱22的大端和压制组件4相接触,优选地,承载柱22的小端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外筒11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在成品电池制造完成之后,承载柱22的小端可以伸入绝缘筒12内并抵接于成品电池,此时承载柱22相当于脱模器,能够将成品电池顶出,便于成品电池的取出。
由于现有技术只有手套箱能够提供保护环境,增加了手套箱的加工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8所示,该电池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第二密封绝缘件6,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第二密封绝缘件6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第一密封绝缘件5套设于承载柱22上并设置于底座21和进料组件1的绝缘筒12之间,用于底座21和绝缘筒12之间的密封和绝缘,第二密封绝缘件6设置于保压件41和上盖31之间并套设于承压柱42的外部,用于上盖31和保压件41之间的密封。在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第二密封绝缘件6的配合作用下,以为待压制介质提供了密封和绝缘的环境,从而能够替代手套箱内惰性气体环境,使得在待压制介质在压制时,整个电池制备装置可以放置于手套箱的外部,手套箱无需提供额外的空间,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无需受到手套箱内部空间的限制,该电池制备装置可以外置,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待承压件的压接和测试等,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外筒11下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于第一密封绝缘件5的内壁,可以理解的是,外筒11和第一密封绝缘件5之间的螺纹为密封螺纹,实现进料组件1和下模组件2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节省维护成本,且还可以保证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外筒11之间的密封效果。
由于在成品电池制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电化学表征,为了方便测试,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底座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在上盖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口311,两个极柱9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第二电极连接口311,两个极柱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极柱9分别是正极柱9和负极柱9,极柱9具有大端和小端,极柱9的小端便于插入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第二电极连接口311,极柱9的大端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方便与测试设备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制备电池,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下模组件2的承载柱22穿设于进料组件1内并将完成组装的下模组件2和进料组件1整体放置于手套箱内;
将待压接介质放置于进料组件1内,使待压接介质的底面设置于承载柱22上,并将上模组件3的下压柱32穿设于进料组件1并抵接于待压接介质的顶面;
将压制组件4的保压件41套设于进料组件1的外部后,将承压柱42穿设于保压件41并抵接于上盖31的顶部;
将整个电池制备装置从手套箱内取出并放置于压力可控设备内,压力可控设备抵接于承压柱42并推动上模组件3下压,使得下压柱32抵压于待压接介质;
将保压件41相对于进料组件1移动,使保压件41抵接于上盖31,以保持上模组件3对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制备方法,操作方法简单,自身密封绝缘效果好,无需在手套箱内压制成型,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且无需对手套箱进行复杂的改造,降低加工难度,节省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测试时,将承压柱42从保压件41上拔出后,旋拧并放松保压件41,使保压件41和外筒11脱离,此时将两个极柱9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第二电极连接口311,并将两个极柱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从而完成测试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制备方法的如下:
一、制备固体电解质片
1、将下模组件2的承载柱22穿设于进料组件1的绝缘筒12内并将完成组装的下模组件2和进料组件1整体放置于手套箱内;
2、在手套箱内,将固体电解质粉体(例如:LPSCl粉体)放置于绝缘筒12的腔体内,并将第一垫片7设置于承载柱22上,再将固体电解质粉体均匀铺平在第一垫片7的上方后放入第二垫片8,然后将上模组件3的下压柱32插入绝缘筒12内并抵接于第二垫片8;
3、在将外筒11的上端旋拧上保压件41后,将承压柱42穿设于保压件41并抵接于上盖31的顶部;
4、将整个电池制备装置从手套箱内取出并放置于压力可控设备内,压力可控设备抵接于承压柱42并推动上模组件3下压,施加大约300MPa的预设压力,使得下压柱32抵压于第二垫片8;
5、将保压件41相对于进料组件1移动,使保压件41抵接于上盖31,以保持上模组件3对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6、如果不需要测试,取下承载柱22,承载柱22可以充当脱模器,以将固体电解质片取出;如果需要测试,将两个极柱9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底座21的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上盖31的第二电极连接口311,并将两个极柱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从而完成测试过程。
二、制备固态电池
制备固态电池和制备固体电解质片的方法类似,区别仅在于,第一,待压接介质不是固体电解质粉体,而是固态电池组件,将正极片、固体电解质片、负极片依次放置于绝缘筒12的腔体内;第二,压力可控设备施加的预设压力不是300MPa,压力可控设备施加的预设压力大约为100MPa,其他步骤类似,故不再详细赘述。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组件(1),其用于容纳待压接介质;
下模组件(2),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底座(21)和承载柱(22),所述底座(21)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1)的下方,在所述底座(21)上靠近所述进料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柱(22),所述承载柱(22)穿设于所述进料组件(1)内并能够承载所述待压接介质;
第一密封绝缘件(5),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5)套设于所述承载柱(22)上并设置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进料组件(1)之间;
上模组件(3),所述上模组件(3)包括上盖(31)和下压柱(32),所述上盖(31)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1)的上方,在所述上盖(31)靠近所述进料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下压柱(32),所述下压柱(32)穿设于所述进料组件(1)内;
压制组件(4),所述压制组件(4)包括保压件(41)和承压柱(42),所述承压柱(42)的上端抵接于压力可控设备,所述承压柱(42)的下端穿过于所述保压件(41)后抵接于所述上盖(31),所述压力可控设备通过所述承压柱(42)驱动所述上模组件(3)相对于所述进料组件(1)移动,使所述下压柱(32)能够抵压于所述待压接介质,所述保压件(41)被配置为套设于所述进料组件(1)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其滑动,使所述保压件(41)的内壁抵接于所述上盖(31),用于保持所述上模组件(3)对所述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第二密封绝缘件(6),其设置于所述保压件(41)和所述上盖(31)之间并套设于所述承压柱(4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在所述上盖(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口(311),两个极柱(9)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口(311),两个所述极柱(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1)内部的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所述第一垫片(7)的底面设置于所述承载柱(22)上,所述第二垫片(8)的顶面抵接于所述下压柱(32),在所述第一垫片(7)和所述第二垫片(8)之间用于容纳所述待压接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1)包括外筒(11)和绝缘筒(12),所述绝缘筒(12)穿设于所述外筒(11),所述绝缘筒(12)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所述外筒(11)之间并分别与其相抵接,所述绝缘筒(12)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上盖(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下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5)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上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于所述保压件(4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5)和所述第二密封绝缘件(6)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9.一种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制备装置制备电池,所述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下模组件(2)的承载柱(22)穿设于进料组件(1)内并将完成组装的下模组件(2)和进料组件(1)整体放置于手套箱内;
将待压接介质放置于进料组件(1)内,使待压接介质的底面设置于所述承载柱(22)上,并将上模组件(3)的下压柱(32)穿设于进料组件(1)并抵接于待压接介质的顶面;
将压制组件(4)的保压件(41)套设于进料组件(1)的外部后,将承压柱(42)穿设于保压件(41)并抵接于上盖(31)的顶部;
将整个电池制备装置从手套箱内取出并放置于压力可控设备内,压力可控设备抵接于承压柱(42)并推动上模组件(3)下压,使得下压柱(32)抵压于待压接介质;
将保压件(41)相对于进料组件(1)移动,使保压件(41)抵接于上盖(31),以保持所述上模组件(3)对所述待压接介质的施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极柱(9)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底座(21)的第一电极连接口(211)和上盖(31)的第二电极连接口(311),并将两个极柱(9)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测试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3443.XA CN11268796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3443.XA CN11268796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7962A true CN112687962A (zh) | 2021-04-20 |
CN112687962B CN112687962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545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83443.XA Active CN11268796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87962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36A (zh) * | 1993-05-07 | 1996-05-15 | 勃拉斯考普有限公司 | 对温度敏感的电池测试器 |
JP2003331820A (ja) * | 2002-05-16 | 2003-11-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鉛蓄電池 |
US20050262960A1 (en) * | 2004-03-11 | 2005-12-01 | Cymbal William D | Multi piece bearing for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JP2007131158A (ja) * | 2005-11-10 | 2007-05-31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バッテリ固定装置 |
CN201575983U (zh) * | 2009-10-27 | 2010-09-08 | 南昌大学 | 两电极模拟电池模具 |
CN104656028A (zh) * | 2014-12-11 | 2015-05-27 | 吴坚 | 一种磷酸铁锂电性测试专用模具 |
CN205826000U (zh) * | 2016-06-01 | 2016-12-21 | 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压力可控型电池组装套件 |
CN108387797A (zh) * | 2018-02-06 | 2018-08-10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电极材料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
CN208173730U (zh) * | 2018-05-21 | 2018-11-30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充放电夹具 |
CN111122626A (zh) * | 2020-01-02 | 2020-05-08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一种对电池进行ct测试的装置 |
CN210609718U (zh) * | 2019-12-18 | 2020-05-2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保压工装 |
CN210953899U (zh) * | 2019-08-30 | 2020-07-07 |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粉末电阻率测试载具 |
CN211954937U (zh) * | 2020-04-14 | 2020-11-1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固态电解质电导率变温测试模具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11583443.XA patent/CN1126879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36A (zh) * | 1993-05-07 | 1996-05-15 | 勃拉斯考普有限公司 | 对温度敏感的电池测试器 |
JP2003331820A (ja) * | 2002-05-16 | 2003-11-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鉛蓄電池 |
US20050262960A1 (en) * | 2004-03-11 | 2005-12-01 | Cymbal William D | Multi piece bearing for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JP2007131158A (ja) * | 2005-11-10 | 2007-05-31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バッテリ固定装置 |
CN201575983U (zh) * | 2009-10-27 | 2010-09-08 | 南昌大学 | 两电极模拟电池模具 |
CN104656028A (zh) * | 2014-12-11 | 2015-05-27 | 吴坚 | 一种磷酸铁锂电性测试专用模具 |
CN205826000U (zh) * | 2016-06-01 | 2016-12-21 | 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压力可控型电池组装套件 |
CN108387797A (zh) * | 2018-02-06 | 2018-08-10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电极材料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
CN208173730U (zh) * | 2018-05-21 | 2018-11-30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充放电夹具 |
CN210953899U (zh) * | 2019-08-30 | 2020-07-07 |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粉末电阻率测试载具 |
CN210609718U (zh) * | 2019-12-18 | 2020-05-2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保压工装 |
CN111122626A (zh) * | 2020-01-02 | 2020-05-08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一种对电池进行ct测试的装置 |
CN211954937U (zh) * | 2020-04-14 | 2020-11-1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固态电解质电导率变温测试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87962B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10810B2 (en)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including holes penetrating a nega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 |
CN113125959B (zh) | 电池测试辅助装置及测试用电池组装方法 | |
CN109585932B (zh) | 一种对称电池的制作方法及对称电池 | |
CN203242710U (zh) | 加压夹具 | |
CN106099164B (zh) | 一种圆柱型电池三电极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364676A (zh) | 一种扣式锂二次电池 | |
CN21053428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锂电池测试试验箱 | |
CN202839857U (zh) | 一种用于软包二次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电池托盘 | |
CN113745640A (zh) | 一种高功率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加工工艺 | |
CN106848441B (zh) | 一种镀银圆端子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工艺 | |
CN209133596U (zh) | 锂离子电池及其壳体、顶盖、铝极柱 | |
CN112687962B (zh) | 一种电池制备装置及电池制备方法 | |
WO2003026046A1 (fr) | Materiau actif pour cellu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 |
CN216526203U (zh) | 电池测试辅助装置及电池测试装置 | |
CN210442465U (zh) | 一种卷绕后芯子耐压测试设备 | |
CN217021539U (zh) | 配合电池材料学性能检测的全固态电池压制模具 | |
KR101499493B1 (ko) | 열전지 전극 제작용 분말의 압축성형 장치 | |
CN107579295A (zh) | 一种负极对壳低压电池的修复方法及其修复装置的结构 | |
CN113625169A (zh) | 一种固态电池试压控温多通道测试系统和方法 | |
CN204632878U (zh) | 安全锂离子电池 | |
CN217278831U (zh) | 全固态电池测试用辅助装置及电池测试装置 | |
CN104882640A (zh) | 安全锂离子电池 | |
CN102035052A (zh) | 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化成分容方法及所用的电池夹持装置 | |
CN221883845U (zh) | 一种测试模具 | |
EP0475999B1 (en) | A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ly treating battery plate stoc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