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488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7488A
CN112687488A CN201910992181.3A CN201910992181A CN112687488A CN 112687488 A CN112687488 A CN 112687488A CN 201910992181 A CN201910992181 A CN 201910992181A CN 112687488 A CN112687488 A CN 112687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hole
curved
sidewall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21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7488B (zh
Inventor
郑企宏
李柏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21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7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7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包括基板、限位连接件、键帽及升降连接件。基板具有顶面与底面,顶面设有组装区,组装区内包括有贯穿孔与弯形侧墙,弯形侧墙直立设置于顶面上,弯形侧墙包括顶缘与底缘,底缘邻接于贯穿孔的孔缘,且弯形侧墙面朝向贯穿孔的一侧形成有内凹槽。限位连接件设置于组装区上,限位连接件包括内固定部及外固定部,内固定部容设于贯穿孔内,内固定部还具有凸伸部,凸伸部容设于内凹槽内,外固定部包覆于弯形侧墙外部、并与内固定部彼此连结固定。键帽设置于基板的组装区上。升降连接件连接于键帽与组装区之间,且升降连接件组接于限位连接件。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键盘为目前电子装置十分常见的输入设备之一,凡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计算机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桌面电脑或平板电脑)或者工业上的大型控制设备或加工设备,多会使用键盘进行操作或文字输入。
一般来说,键盘具有底板与设置于底板上的多个键帽,各键帽与底板之间通常设置有连接件(例如剪刀式连接件),使各键帽受压时能通过连接件的导引相对于底板进行升降运动。
然而,目前上述连接件大多都是组装于底板上一体弯折的卡勾,随着现今底板的轻量化与薄型化发展,导致卡勾的结构强度也随之降低,而容易发生受力变形甚至断裂等情形。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基板、限位连接件、键帽及升降连接件。基板具有相对的顶面与底面,顶面设有组装区,组装区内包括有贯穿孔与弯形侧墙,贯穿孔贯通顶面与底面,弯形侧墙直立设置于顶面上,弯形侧墙包括相对的顶缘与底缘,底缘邻接于贯穿孔的孔缘,弯形侧墙面朝向贯穿孔的一侧形成有内凹槽。限位连接件设置于组装区上,限位连接件包括内固定部及外固定部,内固定部对应容设于贯穿孔内,内固定部还具有凸伸部,凸伸部对应容设于内凹槽内,外固定部包覆于弯形侧墙外部、并与内固定部彼此连结固定。键帽设置于基板的组装区上。升降连接件连接于键帽与组装区之间,且升降连接件组接于限位连接件。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装置,通过限位连接件为独立构件并安装固定于基板上的贯穿孔与弯形侧墙,可达到大幅提高限位连接件的结构强度,且相较于过去由基板弯折的卡勾来说,基板的厚度可进一步缩减而不影响限位连接件的结构强度,使键盘装置整体能够更薄型与轻量化,且限位连接件也能具有更佳的拉拔力。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弯形侧墙呈弯曲状,可大幅增加弯形侧墙整体的降伏强度(或称强韧度),使弯形侧墙受到限位连接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形变限度等情形。此外,通过弯形侧墙呈弯曲状也可同时自然形成内凹槽,以供限位连接件对应容设固定,提高限位连接件与基板的固定强度,且防止限位连接件发生摇晃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键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图3的一限位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A为图5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5A-5A的剖视图。
图5B为图5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5B-5B的剖视图。
图6为图3的另一限位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A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6A-6A的剖视图。
图6B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6B-6B的剖视图。
图6C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6C-6C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C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一限位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A为图7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7A-7A的剖视图。
图7B为图7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7B-7B的剖视图。
图8为图4的另一限位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A为图8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8A-8A的剖视图。
图8B为图8的限位连接件处沿着线段8B-8B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键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键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键盘装置
10 基板
11 底面
12 顶面
13 组装区
131、131A 嵌合孔
132、132A 嵌合孔
14、14A~14C 贯穿孔
15、15A~15C 弯形侧墙
151 顶缘
152 底缘
153、153A~153C 内凹槽
154、154A 缺口
155 凸缘
16、16A~16C 相对侧墙
161 顶部
162 底部
163、163A~163C 内嵌槽
164、164A 缺口
17 薄膜电路板
171 破孔
20、20A~20C 限位连接件
201 枢接槽
202 直立部
203 勾部
21、21A~21C 内固定部
22、22A~22C 凸伸部
23、23A~23C 凸伸部
25、25A~25C 外固定部
251、251A 嵌入部
252、252A 嵌入部
30 键帽
40 升降连接件
41 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包括基板10、多个限位连接件(如图2所示,在此包括两限位连接件20与两限位连接件20A,但此并不局限)、多个键帽30及多个升降连接件40。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可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例如键盘装置1可作为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的输入设备,以供使用者操作而产生相应的信号。
如图1与图2所示,举例来说,键盘装置1可为一计算机键盘,基板10上可设有一薄膜电路板17、多个按键,多个按键可包括多个字母键、多个数字键、空格键(Space key)、输入键(Enter key)及大写锁定键(Caps Lock key)等,且各按键包括键帽30并且排列设置于薄膜电路板17上,各升降连接件40连接于基板10与各键帽30之间以导引键帽30进行升降(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仅以一组键帽30与升降连接件40示意),当各键帽30受压时可朝薄膜电路板17下降而触发产生信号,当各键帽30被释放时,可上升回复至未受压的位置。
如图1与图2所示,基板10可为金属(例如铁、铝或合金等)或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硬质板体。基板10具有相对的底面11与顶面12,顶面12上设有多个组装区13,所述组装区13为基板10上供键帽30及升降连接件40对应组装的区域。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薄膜电路板17设有至少一个破孔171(在此为两个破孔171),所述组装区13为基板10的顶面12对应于破孔171而未被薄膜电路板17覆盖的区域(如图2虚线框围的区域)。
请对照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3内设有供各限位连接件20安装的贯穿孔14、弯形侧墙15及相对侧墙16,以及供各限位连接件20A安装的贯穿孔14A、弯形侧墙15A及相对侧墙16A。其中图3的两限位连接件20与两限位连接件20A是以透视的方式呈现,以清楚显现上述贯穿孔14、14A、弯形侧墙15、15A及相对侧墙16、16A的具体位置与形状。所述两限位连接件20与两限位连接件20A用以供升降连接件40组接,例如本实施例的各升降连接件40为剪刀式连接件并具有多个轴杆41,升降连接件40以多个轴杆41分别枢设于限位连接件20、20A与键帽30底部,用以导引键帽30升降作动,然而本实施例仅为举例,各升降连接件40也可为其他类型的连接件(例如蝶式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连接件20、20A可有多种型态以供升降连接件40组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限位连接件20呈U型而具有枢接槽201(在此枢接槽201断面呈水滴状并凹设于限位连接件20的顶部,但此并不局限),升降连接件40的部分轴杆41可对应枢设于枢接槽201,使升降连接件40受压时,轴杆41能相对于限位连接件20转动。各限位连接件20A呈L型而具有直立部202与勾部203,其中直立部202凸出基板10的顶面12,勾部203横向延伸自直立部202的顶端,升降连接件40的部分轴杆41可设置于勾部203的底部,使升降连接件40受压时,轴杆41能相对于限位连接件20A转动并且沿着勾部203的延伸方向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限位连接件20可分别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或热熔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于贯穿孔14、弯形侧墙15及相对侧墙16。上述各限位连接件20A也可分别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射出成型(InjectionMolding)或热熔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于贯穿孔14A、弯形侧墙15A及相对侧墙16A。借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连接件20、20A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达到大幅提高结构强度,且相较于过去由基板10弯折的卡勾来说,基板10的厚度可进一步缩减而不影响限位连接件20、20A与基板10之间的结构强度,使键盘装置1整体能够更薄型与轻量化,限位连接件20、20A也能具有更佳的拉拔力。以下分别配合附图说明限位连接件20、20A固定于基板10的具体结构。
关于限位连接件20与基板10的固定结构,请对照图3、图5、图5A与图5B所示,其中图5为图3的限位连接件20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A为图5的限位连接件20处沿着线段5A-5A的剖视图,图5B为图5的限位连接件20处沿着线段5B-5B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3所设的贯穿孔14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4是沿Z轴方向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直立设置于顶面12上。在此,弯形侧墙15包括相对的顶缘151与底缘152,底缘152邻接于贯穿孔14的孔缘,相对侧墙16包括相对的顶部161与底部162,底部162邻接于贯穿孔14的孔缘,举例来说,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可通过对基板10进行冲压加工或抽引加工等方式,使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由贯穿孔14的孔缘的相对侧向上弯折形成而凸出基板10的顶面12并呈直立状态。
再如图3、图5、图5A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皆为弯曲墙且彼此保持间距而未相互连接,也就是说,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彼此间隔配置而于两者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对于限位连接件20来说,当限位连接件20安装于贯穿孔14、弯形侧墙15及相对侧墙16后,限位连接件20的枢接槽201能位于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之间的避让空间中以供升降连接件40的轴杆41枢接。其中弯形侧墙15面朝向贯穿孔14与相对侧墙16的一侧形成内凹槽153,且内凹槽153贯通弯形侧墙15的顶缘151与底缘152(在此内凹槽153是沿Z轴方向贯通顶缘151与底缘152)。此外,本实施的弯形侧墙15为弧形弯曲墙而构成内凹槽153呈弧形凹槽。相对侧墙16朝向贯穿孔14与弯形侧墙15的一侧同样形成内嵌槽163,且内嵌槽163贯通相对侧墙16的顶部161与底部162(在此内凹槽153是沿Z轴方向贯通顶部161与底部162)。此外,本实施的相对侧墙16同样也为弧形弯曲墙而构成内嵌槽163呈弧形凹槽。然而,本实施例仅为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也可为其他弯曲形状(例如U形或V形等),且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的弯曲程度可相同或不同。
如图3、图5、图5A与图5B所示,各限位连接件20包括有内固定部21与外固定部25,其中内固定部21对应容设于贯穿孔14内以及设置于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之间,且内固定部21的相对侧一体形成有两凸伸部22、23,两凸伸部22、23分别对应容设于弯形侧墙15的内凹槽153与相对侧墙16的内嵌槽163内,各限位连接件20的外固定部25则包覆于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外部并且与内固定部21彼此连结固定。如前所述,各限位连接件20整体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使限位连接件20的内固定部21与外固定部25呈一体连结型态。
借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呈弯曲状可大幅增加整体的降伏强度(或称强韧度),使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受到限位连接件20的作用力时,例如限位连接件20因升降连接件40的作动而产生抵压于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的作用力时(如图5A中X轴方向的作用力),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不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形变限度等情形。此外,通过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呈弯曲状也可同时形成内凹槽153与内嵌槽163,以供限位连接件20的两凸伸部22、23对应容设固定,达到提高限位连接件20与基板10的固定强度,且防止限位连接件20发生摇晃的情形。举例来说,如图5A所示,若限位连接件20受到Y轴方向的作用力时,由于限位连接件20的两凸伸部22、23对应容设固定于内凹槽153与内嵌槽163中,因此限位连接件20能够进一步受到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于Y轴方向的限位而避免受力晃动。
再如图3、图5、图5A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3于邻近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处还分别开设有两嵌合孔131、132,限位连接件20的外固定部25还包括两嵌入部251、252,两嵌入部251、252还对应容设于两嵌合孔131、132内并且与内固定部21彼此一体连结固定。借此,使限位连接件20的外固定部25、嵌入部251及内固定部21能够围绕包覆弯形侧墙15,限位连接件20的外固定部25、嵌入部252及内固定部21则围绕包覆于相对侧墙16,达到大幅增加限位连接件20对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的咬合力,从而提高限位连接件20的拉拔力。
此外,如图3、图5、图5A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嵌合孔131、132还连通于贯穿孔14,且弯形侧墙15的底缘152具有缺口154,相对侧墙16的底部162具有缺口164,两缺口154、164分别连通于嵌合孔131、132。限位连接件20的外固定部25的两嵌入部251、252还容设于两缺口154、164中,以增加限位连接件20对弯形侧墙15与相对侧墙16的包覆体积,达到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的咬合力与拉拔力。
关于限位连接件20A与基板10的固定结构,请对照图3、图6、图6A、图6B及图6C所示,其中图6为图3的限位连接件20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A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20A处沿着线段6A-6A的剖视图,图6B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20A处沿着线段6B-6B的剖视图,图6C为图6的限位连接件20A处沿着线段6C-6C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处至少在于,基板10的组装区13所设的贯穿孔14A同样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直立设置于顶面12上并邻接于贯穿孔14A的孔缘,举例来说,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可通过对基板10进行冲压加工或抽引加工等方式,使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由贯穿孔14A的孔缘的向上弯折形成而凸出基板10顶面12并呈直立状态。
再如图3、图6、图6A、图6B及图6C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差异处至少在于,本实施例的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是共同围绕形成一环型墙,其中弯形侧墙15A面朝向贯穿孔14A与相对侧墙16A的一侧形成内凹槽153A,相对侧墙16A朝向贯穿孔14A与弯形侧墙15A的一侧形成内嵌槽163A,且内凹槽153A与内嵌槽163A共同形成立向贯通孔(在此内凹槽153A与内嵌槽163A是沿Z轴方向贯通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
再如图3、图6、图6A、图6B及图6C所示,各限位连接件20A的直立部202包括有内固定部21A与外固定部25A(请对照图2与图6B所示,直立部202包覆弯形侧墙15A),其中内固定部21A对应容设于贯穿孔14A内,且内固定部21A的相对侧具有两凸伸部22A、23A,两凸伸部22A、23A分别对应容设于弯形侧墙15A的内凹槽153A与相对侧墙16A的内嵌槽163A内,限位连接件20A的外固定部25A则包覆于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外部并且与内固定部21A彼此一体连结固定。借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呈弯曲状同样可大幅增加整体的降伏强度(或称强韧度)而不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形变限度等情形,且限位连接件20A的两凸伸部22A、23A分别容设于弯形侧墙15A的内凹槽153A与相对侧墙16A的内嵌槽163A内,可提高限位连接件20A与基板10的固定强度,且防止限位连接件20A发生摇晃的情形。
再如图3、图6、图6A、图6B及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3于邻近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处还分别开设有两嵌合孔131A、132A,限位连接件20A的外固定部25A还包括两嵌入部251A、252A,两嵌入部251A、252A还对应容设于两嵌合孔131A、132A内并且与内固定部21A彼此一体连结固定。借此,限位连接件20A的外固定部25A、嵌合孔131A及内固定部21A能够围绕包覆弯形侧墙15A,外固定部25A、嵌合孔132A及内固定部21A则围绕包覆相对侧墙16A,达到大幅增加限位连接件20A对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的咬合力,从而提高限位连接件20A的拉拔力。
此外,如图3、图6、图6A、图6B及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嵌合孔131A、132A还连通于贯穿孔14A,且弯形侧墙15A具有缺口154A,相对侧墙16A具有缺口164A,两缺口154A、164A分别连通于嵌合孔131A、132A。限位连接件20A的外固定部25A的两嵌入部251A、252A还分别容设于两缺口154A、164A中,以增加限位连接件20A对弯形侧墙15A与相对侧墙16A的包覆体积,达到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A的咬合力与拉拔力。
如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20A的弯形侧墙15A朝向贯穿孔14A的一侧还设有一凸缘155而形成阶梯状表面,使限位连接件20A的部分的内固定部21A能够嵌合固定于凸缘155下方而受到凸缘155加强限位,达到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A的拉拔力。此外,本实施例的凸缘155可为一环状凸缘并延伸至相对侧墙16A朝向贯穿孔14A的一侧,以提高内固定部21A嵌合固定于凸缘155下方的面积,但此并不局限。
如图6D所示,为图6C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图6C的实施例的至少一差异在于,限位连接件20A的弯形侧墙15A的内凹槽153A与相对侧墙16A的内嵌槽163A皆具有推拔斜度。举例来说,内凹槽153A与内嵌槽163A所共同形成的立向贯通孔可呈锥状通孔而具有推拔斜度,使限位连接件20A的内固定部21A能够受到内凹槽153A与内嵌槽163A的推拔斜度加强限位,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A的拉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也可仅包括一种限位连接件,例如基板10的组装区13仅安装有上述多个限位连接件20或多个限位连接件20A,上述图2与图3的实施例中同时包括有两种限位连接件(限位连接件20与限位连接件20A)仅为举例,此并不局限。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键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3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基板10的组装区13上设有两限位连接件20B与两限位连接件20C,基板10的组装区13内设有供各限位连接件20B安装的贯穿孔14B、弯形侧墙15B及相对侧墙16B,以及供各限位连接件20C安装的贯穿孔14C、弯形侧墙15C及相对侧墙16C,其中图4的两限位连接件20B与两限位连接件20C以透视的方式呈现,以清楚显现上述贯穿孔14B、14C、弯形侧墙15B、15C及相对侧墙16B、16C的具体位置与形状。上述限位连接件20B、20C可有多种型态以供升降连接件40(绘示于图2)组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限位连接件20B呈U型,各限位连接件20C呈L型,但不以此为限。限位连接件20B、20C两者的结构分别相似于前述的限位连接件20、20A,故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限位连接件20B可分别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或热熔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于贯穿孔14B、弯形侧墙15B及相对侧墙16B,上述各限位连接件20C也可分别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或热熔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于贯穿孔14C、弯形侧墙15C及相对侧墙16C。过往由基板10弯折的卡勾在基板10的厚度进一步缩减后,其结构强度会随之降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连接件20B、20C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达到大幅提高结构强度,且相较于过去通过由基板10弯折的卡勾来说,基板10的厚度可进一步缩减而不影响与升降连接件40枢接的限位连接件20B、20C的结构强度,使键盘装置1整体能够更薄型与轻量化,限位连接件20B、20C也能具有更佳的拉拔力。以下分别配合附图说明限位连接件20B、20C固定于基板10的具体结构。
关于限位连接件20B与基板10的固定结构请对照图4、图7、图7A与图7B所示,其中图7为图4的限位连接件20B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7A为图7的限位连接件20B处沿着线段7A-7A的剖视图,图7B为图7的限位连接件20B处沿着线段7B-7B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处至少在于,基板10的组装区13所设的贯穿孔14B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4B是沿Z轴方向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直立设置于顶面12上,举例来说,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可通过对基板10进行冲压加工或抽引加工等方式,使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由贯穿孔14B的孔缘的相对侧向上弯折形成而凸出基板10顶面12并呈直立状态。
再如图4、图7、图7A与图7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差异处至少在于,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皆为U形弯曲墙且彼此保持间距,构成弯形侧墙15B面朝向贯穿孔14B与相对侧墙16B的一侧形成U形的内凹槽153B,相对侧墙16B朝向贯穿孔14B与弯形侧墙15B的一侧形成U形的内嵌槽163B。然而,本实施例仅为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也可为其他弯曲形状,且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的弯曲程度可相同或不同。
如图4、图7、图7A与图7B所示,各限位连接件20B包括有内固定部21B与外固定部25B,其中内固定部21B对应容设于贯穿孔14B内,且内固定部21B的相对侧具有两凸伸部22B、23B,两凸伸部22B、23B分别对应容设于弯形侧墙15B的内凹槽153B与相对侧墙16B的内嵌槽163B内,限位连接件20B的外固定部25B则包覆于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外部并且与内固定部21B彼此连结固定。借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弯形侧墙15B与相对侧墙16B呈U形弯曲状同样可大幅增加整体的降伏强度(或称强韧度)而不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形变限度等情形,且限位连接件20B的两凸伸部22B、23B分别容设于弯形侧墙15B的内凹槽153B与相对侧墙16B的内嵌槽163B内,可提高限位连接件20B与基板10的固定强度,且防止限位连接件20B发生摇晃的情形。
再如图7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20B的弯形侧墙15B的内凹槽153B与相对侧墙16B的内嵌槽163B还具有推拔斜度,使限位连接件20B的内固定部21B能够受到内凹槽153B与内嵌槽163B的推拔斜度加强限位,达到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B的拉拔力。
关于限位连接件20C与基板10的固定结构请对照图4、图8、图8A与图8B所示,其中图8为图4的限位连接件20C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A为图8的限位连接件20C处沿着线段8A-8A的剖视图,图8B为图8的限位连接件20C处沿着线段8B-8B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7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处至少在于,基板10的组装区13所设的贯穿孔14C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4是沿Z轴方向贯通基板10的底面11与顶面12),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直立设置于顶面12上,举例来说,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可通过对基板10进行冲压加工或抽引加工等方式,使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由贯穿孔14C的孔缘的相对侧向上弯折形成而凸出基板10的顶面12并呈直立状态。
再如图4、图8、图8A与图8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图7的实施例的差异处至少在于,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皆为弧形弯曲墙且彼此保持间距,其中弯形侧墙15C面朝向贯穿孔14C与相对侧墙16C的一侧形成弧形内凹槽153C。相对侧墙16C朝向贯穿孔14C与弯形侧墙15C的一侧形成弧形内嵌槽163C。然而,本实施例仅为举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也可为其他弯曲形状,且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的弯曲程度可相同或不同。
如图4、图8、图8A与图8B所示,限位连接件20C包括有内固定部21C与外固定部25C,其中内固定部21C对应容设于贯穿孔14C内,且内固定部21C的相对侧具有两凸伸部22C、23C,两凸伸部22C、23C分别对应容设于弯形侧墙15C的内凹槽153C与相对侧墙16C的内嵌槽163C内,限位连接件20C的外固定部25C则包覆于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外部并且与内固定部21C彼此连结固定。借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弯形侧墙15C与相对侧墙16C呈弯曲状同样可大幅增加整体的降伏强度(或称强韧度)而不易发生断裂或超出弹性形变限度等情形,且限位连接件20C的两凸伸部22C、23C容设于弯形侧墙15C的内凹槽153C与相对侧墙16C的内嵌槽163C内,可提高限位连接件20C与基板10的固定强度,且防止限位连接件20C发生摇晃的情形。
再如图8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20C的弯形侧墙15C的内凹槽153C与相对侧墙16C的内嵌槽163C还具有推拔斜度,使限位连接件20C的内固定部21C能够受到内凹槽153C与内嵌槽163C的推拔斜度加强限位,达到进一步提高限位连接件20C的拉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也可仅包括单一种限位连接件20B或限位连接件20C,上述图4的实施例中同时包括有两种限位连接件(限位连接件20B与限位连接件20C)仅为举例,此并不局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3内也可仅设有上述各实施例的弯形侧墙15、15A~15C而不具有相对侧墙16、16A~16C。例如图9所示,基板10的组装区13内可仅设有多个弯形侧墙15、15A~15C以分别供上述限位连接件20、20A~20C安装。或者,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对侧墙16、16A~16C也可为平直侧墙,例如图10所示,基板10的组装区13内设有多个弯形侧墙15、15A~15C与多个相对侧墙16、16A~16C,其中,多个弯形侧墙15、15A~15C呈弯曲状,多个相对侧墙16、16A~16C则为平直侧墙而呈非弯曲型态。于相对侧墙16、16A~16C为平直侧墙的实施例中,相对侧墙16、16A~16C则未形成内嵌槽163、163A~163C,内固定部21、21A~21C仍设置于弯形侧墙15、15A~15C与相对侧墙16、16A~16C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的弯形侧墙15、15A~15C与相对侧墙16、16A~16C可为相同结构(例如弯曲程度与形状相同),且弯形侧墙15、15A~15C与相对侧墙16、16A~16C彼此可对称设置(例如对称设置于贯穿孔14、14A~14C的相对侧)。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顶面设有一组装区,该组装区内包括有一贯穿孔与一弯形侧墙,该贯穿孔贯通该顶面与该底面,该弯形侧墙直立设置于该顶面上,该弯形侧墙包括相对的一顶缘与一底缘,该底缘邻接于该贯穿孔的孔缘,该弯形侧墙面朝向该贯穿孔的一侧形成有一内凹槽;
一限位连接件,设置于该组装区上,该限位连接件包括一内固定部及一外固定部,该内固定部对应容设于该贯穿孔内,该内固定部还具有一凸伸部,该凸伸部对应容设于该内凹槽内,该外固定部包覆于该弯形侧墙外部、并与该内固定部彼此连结固定;
一键帽,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组装区上;以及
一升降连接件,连接于该键帽与该组装区之间,且该升降连接件组接于该限位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区于邻近该弯形侧墙处还开设有一嵌合孔,该外固定部还包括一嵌入部,该嵌入部对应容设于该嵌合孔内、并与该内固定部彼此连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孔还连通于该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形侧墙的该底缘具有一缺口,该缺口连通于该嵌合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形侧墙的该内凹槽具有一推拔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形侧墙朝向该贯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一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形侧墙为一弧形侧墙或一U型侧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区内还设有一相对侧墙,该相对侧墙直立设置于该顶面上,且该相对侧墙与该弯形侧墙分别位于该贯穿孔的相对侧,该限位连接件的该内固定部固定于该相对侧墙与该弯形侧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侧墙与该弯形侧墙彼此间隔配置,该限位连接件包括一枢接槽,该枢接槽位于该相对侧墙与该弯形侧墙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侧墙为一平直侧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侧墙为一弯曲墙,且相对侧墙朝向该贯穿孔的一侧形成一内嵌槽,该限位连接件的该内固定部还具有另一凸伸部,该另一凸伸部容设于该内嵌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侧墙与该弯形侧墙还共同围绕形成一环型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连接件呈L型并具有一直立部与一勾部,该直立部凸出该基板的该顶面并包括该内固定部与该外固定部,该勾部横向延伸自该直立部的顶端。
CN201910992181.3A 2019-10-17 2019-10-17 键盘装置 Active CN112687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181.3A CN112687488B (zh) 2019-10-17 2019-10-17 键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181.3A CN112687488B (zh) 2019-10-17 2019-10-17 键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488A true CN112687488A (zh) 2021-04-20
CN112687488B CN112687488B (zh) 2024-03-12

Family

ID=75444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2181.3A Active CN112687488B (zh) 2019-10-17 2019-10-17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74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9752A (ja) * 2002-10-15 2004-05-1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US6969815B1 (en) * 2004-11-24 2005-11-29 Zippy Technology Corp. Keyboard key capable of lowering its overall height
US20140110234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206076126U (zh) * 2016-10-08 2017-04-05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底板结构
CN107134387A (zh) * 2017-06-13 2017-09-0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9752A (ja) * 2002-10-15 2004-05-1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US6969815B1 (en) * 2004-11-24 2005-11-29 Zippy Technology Corp. Keyboard key capable of lowering its overall height
US20140110234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206076126U (zh) * 2016-10-08 2017-04-05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底板结构
CN107134387A (zh) * 2017-06-13 2017-09-0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488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7145B (zh) 键盘装置
US7670150B2 (en) Low profile board-mounted connector
US8278579B2 (en) Thin key structure for keyboards/keypads
KR101155798B1 (ko) 단자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커넥터
US8052491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having upper contact with thickened base portion
TWI691989B (zh) 鍵盤裝置
US81870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board lock
JP5558235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7789693B2 (en) Socket assembly with easily assembled loading mechanism
US20120001775A1 (en) Keyboard Insert
CN110890246B (zh) 按键装置
CN112687488B (zh) 键盘装置
TW202101496A (zh) 鍵盤
US11776774B2 (en) Keyboard
TWI698894B (zh) 鍵盤裝置
US7902473B2 (en) Key switch with exhaust structure
CN111986944B (zh) 按键结构
US20200365341A1 (en) Key structure
JP4342979B2 (ja) 座標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キーボード入力装置
CN112151294A (zh) 键盘
CN112748808B (zh) 键盘装置
TWM541604U (zh) 按鍵裝置及鍵盤
CN115132515A (zh) 按键模块
CN111834156A (zh) 按键结构
US2007023688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eat s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