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2881A -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2881A
CN112682881A CN202011548917.7A CN202011548917A CN112682881A CN 112682881 A CN112682881 A CN 112682881A CN 202011548917 A CN202011548917 A CN 202011548917A CN 112682881 A CN112682881 A CN 11268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shaped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8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明
高鸿伟
袁刚永
王利明
张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89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2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2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包括:切割合金板:组装制得冷风机机壳;制作换热管:在U型管内插入扰流板,对U型管进行胀管,胀管后将两U型管通过弯管焊接连接,形成S型的换热管;气密检测:取一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在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连接用于检测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气压差的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输出压差;判断待测换热管是否合格;将合格的换热管装配到冷风机机壳上,安装叶片。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的工艺生产冷风机步骤少,效率高,且本申请利用标准换热管作为基准物,观察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的压差传感器输出,基准物的存在使外界环境及工作本身差异时测试的影响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风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冷风机是一种利用蒸发降温原理,具有降温和增湿双重功能的机械设备,常用在纺织、针织等车间,能降低车间内温度,由于空气始终是从室外引进室内这时候叫正压系统,所以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增加空气湿度,迫使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沉降,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在对冷风机的换热管气密性检测时,通常是在换热管中加压后浸没在水中15-20mins,观察换热管的焊接处是否产生气泡,若产生气泡,则表示换热管的气密性不佳,若不产生气泡,则表示换热管的气密性良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将换热管浸没在水中观察气泡来判断换热管的气密性,在很多情况下极小的气泡不容易被肉眼察觉,非常依赖认为判断;由于水具有张力,微漏时不一定产生气泡;相关技术中的气密性判断工艺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冷风机的换热管气密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包括:
切割合金板:组装制得冷风机机壳;
制作换热管:
在U型管内插入扰流板,对U型管进行胀管,胀管后将两U型管通过弯管焊接连接,形成S型的换热管;
气密检测:
取一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在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连接用于检测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气压差的压差传感器;
将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座密封处理之后,向相同规格的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中加注等量的气体,在模拟工作环境下,将环境温度降低到4-8摄氏度之间,将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的气体分别通入到标准换热管内与待测换热管内,静止保持10--15mins;
压差传感器输出压差;
判断待测换热管是否合格;
将合格的换热管装配到冷风机机壳上,安装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的工艺生产冷风机步骤少,效率高,且本申请利用标准换热管作为基准物,观察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的压差传感器输出,基准物的存在使外界环境及工作本身差异时测试的影响降低;
考虑到U型管焊接是产生的热胀冷缩的情况,模拟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4-8摄氏度之间,减小了焊接点的材料在低温下收缩而产生的缝隙的可能,提高换热管的气密性精度;
本申请通过简化的工艺生产冷风机,提高冷风机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在U型管内插入扰流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扰流板制备的步骤:
将切割铝合金板成宽度小于U型管内径的矩形板材,在矩形板材上间隔均匀地以U型切割形成若干个U型缝隙,U型缝隙的开口平行于所述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将每个U型缝隙形成的阻隔板向矩形板材外侧推出,每两个相邻的阻隔板位于矩形板材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扰流板上切割U型缝隙从而形成阻隔板,阻隔板与扰流板一体形成,提高阻隔板的韧性,使得换热介质能够顺着阻隔板将阻隔板下压而通过换热管,防止换热介质倒流。
可选的,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利用氮气加压到2.5-3.0MP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规格相同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别向标准换热管和待测换热管内通入压力,方便控制通入气体量,提高测量和对比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判断待测换热管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在将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的气体分别通入到标准换热管内与待测换热管内并且稳定后,获取单位时间△t内压差传感器的变化值△p,计算压差传感器的变化速率△v=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若△v>0,则判断当前换热管不合格;
若△v=0,继续静止保持到预设时间,则判断当前换热管合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差传感器的变化速率大于0时直接判定为换热管不合格,不需要持续保持到预设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在压差传感器的变化速率等于0时,暂时判定为换热管合格,继续保持到预设时间,减小在持续过程中换热管内的压力把焊接处撑破的可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对U型管进行胀管具体包括:
将U型管的两端接分别与胀管器的端口上,在胀管进行到一半时调换U型管的两端与胀管器的端口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胀管到一半时候调换U型管与胀管器的对接口,减小U型管以一个方向受压而导致U型管破裂的可能。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冷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相应于进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平行于进风口所在平面的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若干第一U型管,相邻两第一U型管的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弯管,第一U型管的直管部分之间形成用于与第一U型管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
所述第二换热层包括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若干第二U型管,相邻两第二U型管的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弯管,第二U型管的直管部分之间形成用于与第二U型管换热的第二换热通道;
所述第一U型管的直管部分与第二换热通道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用于第一U型管、第二U型管内冷却介质流通的循环组件;
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空气形成气流的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述的冷风机的第一换热层与第二换热层分别包括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第一U型管的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U型管的直管部分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一U型管的直管部分与第二换热通道位于同一高度上,空气在进风口进入到机壳内部之后,首先经过第一换热通道后冲击到第二U型管的直管部分上,降低了空气的流速,增加空气与U型管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提高冷风机的制冷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U型管内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阻隔板,每两个相邻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扰流板的两侧,每两个所述相邻所述阻隔板之间的扰流板的区域上开设有扰流孔,所述阻隔板与所述第一U型管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U型管内设置有扰流板,防止换热介质导流,提高换热管内换热介质与空气的换热效率,提高冷风机的制冷效果。
可选的,在所述机壳内部进风口到出风口的区域内形成气流通道,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面,所述弧形相对于所述气流通道向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壳内设置有呈弧形的导流面,用于对机壳内形成的气流进行导流,减小了气流的死角,有效减小风阻从而较小风压损失,极大提高制冷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的工艺生产冷风机步骤少,效率高,且本申请利用标准换热管作为基准物,观察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的压差传感器输出,基准物的存在使外界环境及工作本身差异时测试的影响降低;
考虑到U型管焊接是产生的热胀冷缩的情况,模拟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4-8摄氏度之间,减小了焊接点的材料在低温下收缩而产生的缝隙的可能,提高换热管的气密性精度;
本申请通过简化的工艺生产冷风机,提高冷风机的生产效率。
2、本申请所述的冷风机的第一换热层与第二换热层分别包括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第一U型管的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U型管的直管部分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一U型管的直管部分与第二换热通道位于同一高度上,空气在进风口进入到机壳内部之后,首先经过第一换热通道后冲击到第二U型管的直管部分上,降低了空气的流速,增加空气与U型管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提高冷风机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第一换热层与第二换热层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扰流板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扰流板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所述冷风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机壳;102、进风口;103、出风口;2、第一换热层;200、第一换热管;201、第一U型管;202、第一弯管;203、第一换热通道;3、第二换热层;300、第二换热管;301、第二U型管;302、第二弯管;303、第二换热通道;4、循环组件;401、介质箱;402、动力泵;403、第一管;404、第二管;5、扰流板;501、阻隔板;502、扰流孔;6、气流通道;7、导向面;8、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
如图1所示,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包括:
1)切割合金板:
将整块厚度在0.5--1cm之间的合金板固定于激光切割机上,对激光切割的参数调整,选择合适的割嘴切割合金板,得到用于组装冷风机机壳101的合金板材;
对合金板材边缘进行抛光打磨、打孔;通过每块合金板材上开设的孔和螺丝将合金板材预组装成冷风机机壳101,在通过对合金板材衔接边缘进行焊接处理,得到冷风机机壳101。
2)制作换热管:
去若干规格相同的U型管和规格相同的弯管作为制备换热管的原材料。
扰流板5制备,将厚度在0.3--0.5cm之间的合金板切割成若干矩形板材,矩形板材的宽度小于U型管的内径以便将扰流板5通入到U型管内,在切割的得到矩形板材之后,在矩形板材上利用激光切割机以U型并以间隔均匀地切割得到若干个U型缝隙,在U型缝隙的U型区域内形成可通过合金自身变形而转动的阻隔板501;将每个阻隔板501朝扰流板5的两侧向外推出,每两个相邻的阻隔板501位于扰流板5的两侧,则在阻隔板501推出的原位上形成扰流孔502。
U型管胀管,通过胀管模具旋转到胀管器的端头后,在将U型管的两端分别套入胀管模具的胀口上并旋紧旋钮;在胀管进行到一半时间后,将U型管的两个端口与胀管模具的胀口对调,防止铜管裂开。
将扰流板5通入U型管的直管部分,通过气焊将弯管焊接到两个U型管的直管上,得到S型换热管。
3)气密检测
取一标准换热管,标准换热管是指气密性合格的换热管;在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连接压差传感器,本实施例中,选取精度程度在0.5%FS压差传感器。
取两规格相同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规格相同是指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的大小、容积形状均形同。
在模拟工作环境下,环境温度降低到4-8摄氏度之间进行以下操作:
将第一容器与标准换热管的两端均连通,并在第一容器与标准换热管的两端之间均设置阀门,在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向第一容器中通入氮气到气压在2.5-3.0MPa;
将第二容器与待测换热管的两端均连通,并在第二容器与待测换热管的两端之间均设置阀门,在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向第二容器中通入氮气到气压在2.5-3.0MPa;
在同时打开阀门,将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中的氮气分别通入到标准换热管、待测换热管中。
计算机获取观察压差传感器的输出,经过2-3mins稳定后,计算机获取单位时间△t内压差传感器的变化值△p,计算压差传感器的变化速率△v=(△p)/(△t);
若△v>0,则判断当前换热管为不合格,并发出中断信号;
若△v=0,继续静止保持到预设时间,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控制在10-15mins之间,若在预设时间结束后,若△v=0,则判断当前换热管合格。
4)装配
在机壳101上装配换热管、用于提供换热管内换热介质循环的循环组件4以及叶片8,冷风机成品。其中循环组件4详见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分别向标准换热管和待测换热管通入气体形成气压,标准换热管作为对照的基准物,获取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的压差体现待测换热管是否漏气。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风机。
一种冷风机,如图2、3所示,包括机壳101,机壳101呈长方体,内部呈空腔,在机壳101的侧边开设有进风口102,顶部开设有出风口103,出风口103上设置有用于在空腔内形成负压而形成气流的叶片8,在机壳101内部进风口102的位置上从进风口102到机壳101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层2和第二换热层3。
如图3、4所示,第一换热层2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二换热层3,且平行于进风口102所在平面。
如图5、6所示,第一换热层2包括第一换热管200,第一换热管200包括若干第一U型管201,每两个相邻的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弯管202,使得若干第一U型管201与第一弯管202形成S型的第一换热管200,在同一个U型管的直管之间或良心的两个U型管的直管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通道203,第一换热通道203用于空气从中流过并与第一换热管200之间实现换热。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直径与第一换热通道203的宽度相对。
第二换热层3包括第二换热管300,第二换热管300包括若干第二U型管301,每两个相邻的第二U型管301的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弯管302,使得若干第二U型管301与第二弯管302形成S型的第二换热管300,在同一个U型管的直管之间或良心的两个U型管的直管之间形成有第二换热通道303,第二换热通道303用于空气从中流过并与第二换热管300之间实现换热。第二U型管301的直管直径与第二换热通道303的宽度相对。
第一换热通道203的高度与第二换热通道303的高度互相交错,即,第一换热管200的直管部分与第二换热通道303位于同一高度,第一通道与第二换热管300的直管部分位于同一高度。
如图7、8所示,在第一U型管201内设置有扰流板5,扰流板5的宽度小于第一U型管201的内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部分,在扰流板5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阻隔板501,阻隔板501与扰流板5为一体,任意两个相邻阻隔板501位于扰流板5的两侧,阻隔板501与扰流板5之间存在夹角α,α角度在30-60°之间。使得扰流板5在通入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部分内时,阻隔板501与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内壁抵触,在换热介质经过时,换热介质的流动将阻隔板501向夹角α减小的方向下压,产生换热介质倒流时,换热介质的流动将阻隔板501向夹角α增大的方向上折。
在两个阻隔板501之间的扰流板5区域上开设有扰流孔502,用于换热介质流通。
相同地,第二U型管301内设置有相同结构的扰流板5。
如图9所示,在机壳101内设置有循环组件4,循环组件4用于第一换热管200、第二换热管300内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循环组件4包括设置于机壳101内底部的介质箱401,介质箱401用于储存换热介质,在介质箱401内设置有动力泵402,动力泵402用于将换热介质向第一换热管200、第二换热管300内输送。
动力泵402上连接有第一管403,第一管403连接至第一换热管200的一端,第一换热管200的另一端通回到介质箱401内;动力泵402上连接有第二管404,第二管404连接至第二换热管300的一端,第二换热管300的另一端通回到介质箱401内。
在机壳101内部,进风口102到出风口103之间形成气流通道6,气流通道6内设置有导向面7,导向面7呈弧面,弧面相对于气流通道6向外凸。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冷风机的实施原理为:
空气在从进风口102进入机壳101内部时,首先经过第一换热层2和第二换热层3,空气与第一换热管200接触实现换热,并在第一换热通道203中经过,由于第一换热管200的直管第二换热通道303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换热通道203与第二换热管300的直管位于同一高度,即经过第一换热通道203的空气冲击在第二换热管300的直管上,减小了空气的流速,增加空气与第二换热管300的接触时间,在经过第二换热通道303并在导向面7上经过加速从出风口103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合金板:组装制得冷风机机壳(101);
制作换热管:
在U型管内插入扰流板(5),对U型管进行胀管,胀管后将两U型管通过弯管焊接连接,形成S型的换热管;
气密检测:
取一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在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连接用于检测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之间气压差的压差传感器;
将标准换热管与待测换热管座密封处理之后,向相同规格的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中加注等量的气体,在模拟工作环境下,将环境温度降低到4-8摄氏度之间,将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的气体分别通入到标准换热管内与待测换热管内,静止保持10--15mins;
压差传感器输出压差;
判断待测换热管是否合格;
将合格的换热管装配到冷风机机壳(101)上,安装叶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U型管内插入扰流板(5)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扰流板(5)制备的步骤:
将切割铝合金板成宽度小于U型管内径的矩形板材,在矩形板材上间隔均匀地以U型切割形成若干个U型缝隙,U型缝隙的开口平行于所述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将每个U型缝隙形成的阻隔板(501)向矩形板材外侧推出,每两个相邻的阻隔板(501)位于矩形板材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利用氮气加压到2.5-3.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待测换热管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在将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内的气体分别通入到标准换热管内与待测换热管内并且稳定后,获取单位时间△t内压差传感器的变化值△p,计算压差传感器的变化速率△v=(△p)/(△t);
若△v>0,则判断当前换热管不合格;
若△v=0,继续静止保持到预设时间,则判断当前换热管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U型管进行胀管具体包括:
将U型管的两端接分别与胀管器的端口上,在胀管进行到一半时调换U型管的两端与胀管器的端口对接。
6.一种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1),所述机壳(101)上开设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所述机壳(101)内相应于进风口(102)的位置上设置有平行于进风口(102)所在平面的第一换热层(2)和第二换热层(3),所述第一换热层(2)包括经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检测后的第一换热管(200),所述第一换热管(200)包括若干第一U型管(201),相邻两第一U型管(201)的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弯管(202),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部分之间形成用于与第一U型管(201)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203);
所述第二换热层(3)包括经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检测后的第二换热管(300),所述第二换热管(300)包括若干第二U型管(301),相邻两第二U型管(301)的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弯管(302),第二U型管(301)的直管部分之间形成用于与第二U型管(301)换热的第二换热通道(303);
所述第一U型管(201)的直管部分与第二换热通道(303)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机壳(101)内还设置有用于第一U型管(201)、第二U型管(301)内冷却介质流通的循环组件(4);
所述出风口(10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空气形成气流的叶片(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管(201)内设置有扰流板(5),所述扰流板(5)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阻隔板(501),每两个相邻所述阻隔板(501)位于所述扰流板(5)的两侧,每两个所述相邻所述阻隔板(501)之间的扰流板(5)的区域上开设有扰流孔(502),所述阻隔板(501)与所述第一U型管(201)内壁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01)内部进风口(102)到出风口(103)的区域内形成气流通道(6),在所述机壳(101)内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面(7),所述弧形相对于所述气流通道(6)向外。
CN202011548917.7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2682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917.7A CN112682881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917.7A CN112682881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2881A true CN112682881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8917.7A Pending CN112682881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28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214A (zh) * 2021-07-02 2021-07-30 南通宝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金属毛细管换热器的冷风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109831U1 (de) * 2001-06-14 2001-10-18 KLH Kältetechnik GmbH, 18209 Bad Doberan Flüssigkeitskühlsatz mit luftgekühlter Kältemaschine
GB2471275A (en) * 2009-06-22 2010-12-29 Gbr Ind Ltd Controlling air draught through an air cooler / cooling tower
CN204301584U (zh) * 2014-12-09 2015-04-29 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网板毛刺式扰流片的散热管及换热器
CN204679232U (zh) * 2015-06-26 2015-09-30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测试装置
CN204806953U (zh) * 2015-02-16 2015-11-25 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带扰流片的换热管
CN205784764U (zh) * 2016-05-11 2016-12-07 江苏日高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热管式热交换器
CN209910489U (zh) * 2019-01-31 2020-01-07 北京依冠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的扰流片
CN210051499U (zh) * 2019-06-21 2020-02-11 长春市华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验装置
CN210399661U (zh) * 2019-09-02 2020-04-24 全谷制冷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用带控制高效冷风机
CN111520840A (zh) * 2020-03-20 2020-08-11 嵊州蓝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机高效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109831U1 (de) * 2001-06-14 2001-10-18 KLH Kältetechnik GmbH, 18209 Bad Doberan Flüssigkeitskühlsatz mit luftgekühlter Kältemaschine
GB2471275A (en) * 2009-06-22 2010-12-29 Gbr Ind Ltd Controlling air draught through an air cooler / cooling tower
CN204301584U (zh) * 2014-12-09 2015-04-29 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网板毛刺式扰流片的散热管及换热器
CN204806953U (zh) * 2015-02-16 2015-11-25 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带扰流片的换热管
CN204679232U (zh) * 2015-06-26 2015-09-30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测试装置
CN205784764U (zh) * 2016-05-11 2016-12-07 江苏日高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热管式热交换器
CN209910489U (zh) * 2019-01-31 2020-01-07 北京依冠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的扰流片
CN210051499U (zh) * 2019-06-21 2020-02-11 长春市华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验装置
CN210399661U (zh) * 2019-09-02 2020-04-24 全谷制冷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用带控制高效冷风机
CN111520840A (zh) * 2020-03-20 2020-08-11 嵊州蓝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机高效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214A (zh) * 2021-07-02 2021-07-30 南通宝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金属毛细管换热器的冷风机
CN113188214B (zh) * 2021-07-02 2021-09-14 南通宝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金属毛细管换热器的冷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8731B (zh) 用于间接地冷却切削刀具元件的装置
CN202581982U (zh) 热交换器及安装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KR101279767B1 (ko) 열교환기
CN112682881A (zh) 一种冷风机及生产工艺
CN109163596A (zh) 一种新型扰流翅片
CN115655592A (zh) 基于氦质谱的微流道换热器泄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20210325127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fin thereof
KR20120125186A (ko) 열 교환기 조립체
CN107247067B (zh) 一种微通道相变传热实验台和测试平台
CN103884220B (zh) 适用于结霜工况下的翅片管式制冷换热器用椭圆穿孔翅片
CN107328807B (zh) 一种机柜散热测试装置
CN110879159B (zh) 一种高温高湿度气溶胶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CN208887443U (zh) 一种新型扰流翅片
US20220392776A1 (en) Chip Cooler with High Pressure Bearing Capacity
CN116907756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壳体气密性模拟检测设备
CN109443782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空冷涡轮导叶冷却空气流量测量的装置
JP6044477B2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
TW200506299A (en) Fiber coolant system including improved gas seals
US20210285725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21104392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荧光轮
CN211452752U (zh) 一种换热器隔板检漏装置
CN108956692B (zh) 干度跃变式蒸发器热力性能计算方法及其干度测量装置
CN202789088U (zh) 一种车用动力系统的涡轮中冷器
CN220437210U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
CN212362901U (zh) 一种带翅片的小通道并行管路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