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1365A -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1365A
CN112681365A CN202011533898.0A CN202011533898A CN112681365A CN 112681365 A CN112681365 A CN 112681365A CN 202011533898 A CN202011533898 A CN 202011533898A CN 112681365 A CN112681365 A CN 112681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xtruded polystyrene
polystyrene board
layer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38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
何建升
樊军林
雷亚军
王瑞良
任全社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egc No7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egc No7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egc No7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egc No7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38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1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1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100),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在钢筋混凝土箱(100)内铺贴第一隔汽层(200),并在第一隔汽层(200)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3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箱、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相配合的方法,通过外层的钢筋混凝土箱对设备基础进行外部隔振,并对内层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进行包裹防止脱落分离,同时阻隔外侧水汽,保证中粗砂层的干燥;通过内层的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吸收和缓冲动力的性能,对设备基础进行降振。通过内部降振与外部隔振的双重处理,保证设备的制造精度,保护设备周边设施。

Description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制造业迅速发展,各类装备、精密仪器日益先进,这对各类制造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制造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克服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振动、噪音等。在工业生产中,任何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振动,机械振动可分为瞬态性振动、稳态性振动、随机性振动。一般情况下,工业厂房内经常面对的是稳态性振动,即有规律、周期性反复作用产生的。振动不但产生噪音危及人身健康,而且会影响工业产品的制造精度。尤其在大厂房内集中设置多台设备,极有可能产生共振现象,对机器设备和建筑物造成致命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能够实现设备基础的内层降振,外部隔振,保证设备的制造精度,保护设备周边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在钢筋混凝土箱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箱内铺贴第一隔汽层,并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
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所述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顶壁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在钢筋混凝土箱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步骤中包括:
在所述基坑内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照所述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在所述基坑内逐一安装固定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使所述基础钢筋完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坑内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照所述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的步骤中,所述基础钢筋呈开口箱状且为双层结构,所述基础钢筋的钢筋相交点处形成为使用钢丝扣固定的绑扎点,相邻的所述绑扎点的钢丝扣呈八字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所述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的步骤中包括:
将挤塑聚苯板切割下料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面材和挤塑聚苯板边材;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内周壁面依次铺贴挤塑聚苯板面材,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相邻内周壁面的棱角处铺贴挤塑聚苯板边材,所述挤塑聚苯板面材和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之间共同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
在所述挤塑聚苯板框上形成的缝隙内涂抹耐候胶作牢固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内周壁面依次铺贴挤塑聚苯板面材,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相邻内周壁面的棱角处铺贴挤塑聚苯板边材,所述挤塑聚苯板面材和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之间共同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的步骤中,相邻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之间的贴合面作切割裁口并形成为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的隔汽层贴合面之间形成为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20°且小于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箱内铺贴第一隔汽层,并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隔汽层铺贴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箱的完整内壁面并延伸至所述钢筋混凝土箱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的步骤中包括:
在所述中粗砂层上铺贴第二隔汽层A,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壁面铺贴第二隔汽层B,所述第二隔汽层A与所述第二隔汽层B共同形成为第二隔汽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粗砂层上铺贴第二隔汽层A,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壁面铺贴第二隔汽层B,所述第二隔汽层A与所述第二隔汽层B共同形成为第二隔汽层的步骤中,所述第二隔汽层A铺设于所述中粗砂层的完整顶面,所述第二隔汽层B铺设于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钢筋混凝土箱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隔汽层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的步骤中,所述中粗砂层内中粗砂的粒径小于5mm,所述中粗砂的含泥量小于3%且干密度大于1.5t/m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隔汽层的顶壁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中,所述降温钢管间隔铺设于所述设备基础口内,所述降温钢管直径20mm,相邻所述降温钢管的间距为1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采用钢筋混凝土箱、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相配合的方法,通过外层的钢筋混凝土箱对设备基础进行外部隔振,并对内层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进行包裹防止脱落分离,同时阻隔外侧水汽,保证中粗砂层的干燥;通过内层的中粗砂层和挤塑聚苯板吸收和缓冲动力的性能,对设备基础进行降振。通过内部降振与外部隔振的双重处理,保证设备的制造精度,保护设备周边设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中设备基础隔振装置的纵剖面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中设备基础隔振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钢筋混凝土箱 200 第一隔汽层
300 中粗砂层 400 第二隔汽层
500 挤塑聚苯板 600 设备基础口
700 耐候胶
410 第二隔汽层A 420 第二隔汽层B
510 挤塑聚苯板面材 520 挤塑聚苯板边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施工方法包括: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100,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在钢筋混凝土箱100内铺贴第一隔汽层200,并在第一隔汽层200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300;在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在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500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在第二隔汽层400的顶壁面与挤塑聚苯板500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600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其中钢筋混凝土箱100为隔振层,中粗砂层300和挤塑聚苯板框共同形成减振区域。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已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因机械振动而产生的制造精度问题,以及对机械设备或建筑物的振动损伤问题。工业厂房内经常面对的是各设备的稳态性振动,振动不但产生噪音危及人身健康,而且会影响工业产品的制造精度。尤其在大厂房内集中设置多台设备,极有可能产生共振现象,对机器设备和建筑物造成致命危害。因此,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和创新并设计出本发明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以便实现设备降振隔振,保证设备的制造精度,保护设备周边设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施工之前,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水准点,逐个引测并定位设备基座的位置,在设备基础周围设置测量控制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各个轴线和标高的控制工作。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将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及用具运输至施工场地。
对于基坑的开挖与夯实其施工步骤包括:在施工区域内作测量放线,并采用机械切土及人工修正的方式开挖基坑,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进行处理。当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可不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基坑的容许深度为1.00~5.00m,并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的坡度值在1:0.5~1:1.5之间。
如图2所示,钢筋混凝土箱100作为设备基础隔振设备的外侧隔振箱,既保证整个基础的水平度,又保证整个基础的完整性,对该设备隔振作用的实现和持久性至关重要。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100,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步骤中包括钢筋混凝土箱100的施工步骤;钢筋混凝土箱100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基坑内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照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在基坑内逐一安装固定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使基础钢筋完全埋设于混凝土内。浇筑过程中做好交底,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施工规范进行,避免过振、漏振出现蜂窝、麻面、渗水等质量问题,同时做好二次抹面和14d内的养护工作,达到防潮层施工的要求。
具体地,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施工步骤中,基础钢筋呈开口箱状且为双层结构,基础钢筋的钢筋相交点处形成为使用钢丝扣固定的绑扎点,相邻的绑扎点的钢丝扣呈八字形。保证基础钢筋的结构强度。钢筋混凝土箱100将设备基座紧紧的包裹在一起,平稳的坐落在素土之上,可以有效的防止设备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还可以防止内部的挤塑聚苯板500和中粗砂层300剥落分离。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阻止地下水或潮气入侵中粗砂层300,避免中粗砂层300结块失去降振作用。
在本实施了中,在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的步骤中,中粗砂层的厚度为200mm,中粗砂层300内中粗砂的粒径小于5mm,中粗砂的含泥量小于3%且干密度大于1.5t/m3。当振动传入后中粗砂层300内中粗砂相互间可以发生微小位移,实现减振的作用。为保证中粗砂层300的减振作用需防止砂粒受潮粘结,因此采用双层隔汽层设计。
具体地,在钢筋混凝土箱100内铺贴第一隔汽层200,并在第一隔汽层200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300的步骤中,第一隔汽层200和第二隔汽层400均为厚度为3mm的SBS防水卷材。第一隔汽层200铺贴于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完整内壁面并延伸至钢筋混凝土箱100的顶面,通过第一隔汽层200,防止外侧潮气渗透钢筋混凝土箱100后侵入中粗砂层300。第一隔汽层200和第二隔汽层400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并应符合所用卷材的施工要求。同时基面的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做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为300mm。基层处理剂应与隔汽层及其粘接材料的材性相容,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应露底,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基于设备基础隔振设备的特殊作用,还要求表面干燥,无湿渍,无明显积水。
进一步地,在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的步骤中包括第二隔汽层400的施工步骤;第二隔汽层400的施工过程中,在中粗砂层300上铺贴第二隔汽层A410,在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壁面铺贴第二隔汽层B420,第二隔汽层A410与第二隔汽层B420共同形成为第二隔汽层400。第二隔汽层A410铺设于中粗砂层300的完整顶面,第二隔汽层B420铺设于第一隔汽层200的内侧壁并延伸至钢筋混凝土箱100的顶面。铺贴时,应加热均匀,避免加热不足或烧穿隔汽层。隔汽层搭接宽度为100mm,在搭接部位更应焊接牢固,并保证焊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第二隔汽层400主要是防止地面水流入中粗砂层300。中粗砂层300表面的两道隔汽层的设置可以保证中粗砂层300的干燥,颗粒之间不粘结,当振动传入后相互间可以发生微小位移,实现减振的作用。
在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500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的步骤中包括挤塑聚苯板框的施工步骤;挤塑聚苯板框的施工过程中,将挤塑聚苯板500切割下料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和挤塑聚苯板边材520;其中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可以裁剪为Z形板材,与相邻挤塑聚苯板面材510相互搭接,连接性好。在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壁面依次铺贴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在第二隔汽层400的相邻内周壁面的棱角处铺贴挤塑聚苯板边材520,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和挤塑聚苯板边材520之间共同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在挤塑聚苯板框上形成的缝隙内涂抹耐候胶700作牢固粘接。进一步地,在挤塑聚苯板框的施工步骤中,相邻挤塑聚苯板边材520之间的贴合面作切割裁口并形成为切割面,切割面与挤塑聚苯板边材520的隔汽层贴合面之间形成为夹角α,夹角α大于20°且小于90°。
如图3所示,挤塑聚苯板500散块安装紧贴四周墙面,相邻块材之间的纵缝和横缝用耐候胶700粘接牢固。相邻的挤塑聚苯板边材520的夹角α可以分别为30°与60°,共同形成90°夹角,夹角α优选为45°,便于统一剪裁,外大内小,最终使挤塑聚苯板形成一个稳定的紧靠外侧侧壁的矩形,避免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移位。挤塑聚苯板500具有良好的吸收和缓冲动力的性能。挤塑聚苯板500与中粗砂层300吸收动能都是在平面与平面之间的接触,吸收后不会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而是反复作用的弹性变形,经久耐用。
此外,在第二隔汽层400的顶壁面与挤塑聚苯板500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600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中,在设备基础口600的开口处边侧向内收口,用于和四周地面的柔性连接,并在该柔性连接处顶部用嵌缝油膏封堵。并将降温钢管间隔铺设于设备基础口600内,严格控制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和应力裂缝,保证设备基础不因产生裂缝而使地面水渗入减振区域内。降温钢管直径20mm,相邻降温钢管的间距为1m,设备基础深度小于等于2m时,中间设置一道直径20mm钢管,间距1m,用于混凝土降温。设备基础的深度每增加1m,增设一道降温钢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可知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100),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箱(100)内铺贴第一隔汽层(200),并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300);
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500)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所述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顶壁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500)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600)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内布设钢筋混凝土箱(100),在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内壁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步骤中包括:
在所述基坑内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照所述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在所述基坑内逐一安装固定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使所述基础钢筋完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坑内画出钢筋位置线,并按照所述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的步骤中,所述基础钢筋呈开口箱状且为双层结构,所述基础钢筋的钢筋相交点处形成为使用钢丝扣固定的绑扎点,相邻的所述绑扎点的钢丝扣呈八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侧壁面铺贴挤塑聚苯板(500)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所述挤塑聚苯板框的缝隙处采用胶粘接牢固的步骤中包括:
将挤塑聚苯板(500)切割下料并形成为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和挤塑聚苯板边材(520);
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壁面依次铺贴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相邻内周壁面的棱角处铺贴挤塑聚苯板边材(520),所述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和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520)之间共同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
在所述挤塑聚苯板框上形成的缝隙内涂抹耐候胶(700)作牢固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内周壁面依次铺贴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相邻内周壁面的棱角处铺贴挤塑聚苯板边材(520),所述挤塑聚苯板面材(510)和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520)之间共同形成为挤塑聚苯板框的步骤中,相邻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520)之间的贴合面作切割裁口并形成为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边材(520)的隔汽层贴合面之间形成为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20°且小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箱(100)内铺贴第一隔汽层(200),并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顶面铺设中粗砂层(300)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隔汽层(200)铺贴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箱(100)的完整内壁面并延伸至所述钢筋混凝土箱(100)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的步骤中包括:
在所述中粗砂层(300)上铺贴第二隔汽层A(410),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壁面铺贴第二隔汽层B(420),所述第二隔汽层A(410)与所述第二隔汽层B(420)共同形成为第二隔汽层(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粗砂层(300)上铺贴第二隔汽层A(410),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壁面铺贴第二隔汽层B(420),所述第二隔汽层A(410)与所述第二隔汽层B(420)共同形成为第二隔汽层(400)的步骤中,所述第二隔汽层A(410)铺设于所述中粗砂层(300)的完整顶面,所述第二隔汽层B(420)铺设于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钢筋混凝土箱(100)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汽层(200)的内周壁面与所述中粗砂层(300)的顶壁面之间形成的内箱体内铺贴第二隔汽层(400)的步骤中,所述中粗砂层(300)内中粗砂的粒径小于5mm,所述中粗砂的含泥量小于3%且干密度大于1.5t/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汽层(400)的顶壁面与所述挤塑聚苯板(500)的壁面之间形成的设备基础口(600)内铺设降温钢管并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中,所述降温钢管间隔铺设于所述设备基础口(600)内,所述降温钢管直径20mm,相邻所述降温钢管的间距为1m。
CN202011533898.0A 2020-12-22 2020-12-22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681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3898.0A CN112681365A (zh) 2020-12-22 2020-12-22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3898.0A CN112681365A (zh) 2020-12-22 2020-12-22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365A true CN112681365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3898.0A Pending CN112681365A (zh) 2020-12-22 2020-12-22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136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01643U (zh) * 2014-12-16 2015-06-17 甘肃省地震局 一种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桩筏式预埋构件减隔振反力基础
CN106869171A (zh) * 2017-03-31 2017-06-20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管廊砂垫层隔震减震装置及其建造方法
CN107524158A (zh) * 2017-09-29 2017-12-29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设备使用的隔振基础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08650372U (zh) * 2018-08-01 2019-03-26 长安大学 一种结构保温屋面板的屋脊连接结构
CN208899797U (zh) * 2018-08-02 2019-05-24 诸城亿沣新型建材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聚苯板
CN109930631A (zh) * 2019-04-10 2019-06-25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建筑基础隔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72996A (zh) * 2019-05-16 2019-08-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设备基础隔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28585U (zh) * 2019-11-21 2020-08-11 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仪器被动隔振平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01643U (zh) * 2014-12-16 2015-06-17 甘肃省地震局 一种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桩筏式预埋构件减隔振反力基础
CN106869171A (zh) * 2017-03-31 2017-06-20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管廊砂垫层隔震减震装置及其建造方法
CN107524158A (zh) * 2017-09-29 2017-12-29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设备使用的隔振基础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08650372U (zh) * 2018-08-01 2019-03-26 长安大学 一种结构保温屋面板的屋脊连接结构
CN208899797U (zh) * 2018-08-02 2019-05-24 诸城亿沣新型建材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聚苯板
CN109930631A (zh) * 2019-04-10 2019-06-25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建筑基础隔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72996A (zh) * 2019-05-16 2019-08-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设备基础隔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28585U (zh) * 2019-11-21 2020-08-11 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仪器被动隔振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4036B (zh) 用于外墙板的alc板的施工方法
CN102758456B (zh)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CN211113772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构造
CN207228171U (zh) 一种钢立柱下穿混凝土底板防水节点
CN110185135B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524174B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CN112411564A (zh) 一种格构柱贯穿底板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39729A (zh) 已施工屋面后开洞穿管修复的施工方法
CN110541431A (zh) 一种管廊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365A (zh) 设备基础隔振施工方法
CN103205986A (zh) 混凝土筏基施工缝处注浆装置及方法
CN103397637B (zh) 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
CN105735206B (zh) 严寒地区病态混凝土重力坝的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804419U (zh) 砼腰梁嵌入结构侧墙的榫式接头防水结构
CN212248384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封闭装置
KR102153438B1 (ko) 옥상슬라브의 방수층 보수보강방법 및 방수구조
CN104213515B (zh) 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修复波纹钢埋置式结构的方法
CN207160083U (zh)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JP3664166B2 (ja) 鋼製壁の製造方法
CN203990270U (zh) 脱硫喷淋塔的重型防腐结构
CN104658625A (zh) 一种质子废束站施工技术
CN220644342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底部的防水结构
CN213867825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抗振缝结构
CN215210835U (zh) 寒冷环境混凝土坝迎水面水位变动区保温抗冰挤压结构
CN112095935B (zh) 钢结构厂房出屋面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